教师如何因材施教
实施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获得最佳的发展。
那么,教师怎样实施因材施教?(1)、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对上、中、下的学生典型作重点的个案研究,然后由点到面逐步推进。
研究和了解的方式主要通过课内外活动进行观察,也可以通过对学生作业分析,与其他任课教师交谈、家访、“教育会诊”或心理测试等。
(2)、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这里“共同的基本要求”是指国家统一规定的教育目的、教学计划。
这是使教学达到国家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保证。
教师要教育和要求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各门功课与发展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的关系,使他们努力学好国家为中小学开设的各门基础课。
在这个前提下,根据个别差异进行重点指导,使学生充分发展个人的潜在能力和特长。
(3) 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学生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影响个别差异的因素又相当复杂。
一个学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现出长处,而在另一些方面有短处。
或善于观察,或长于记忆,或擅长思维。
从思维类型上讲,也有长于形象思维和善于逻辑推理之分。
教师必须对学生表现出的差异特点进行全面而具体地分析,以发展的眼光区别对待,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对那些成绩优异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也要一分为二,为充分发展他们的才能应提出更高的要求。
而后进学生,要给予热情关怀和照顾,深入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特点,从实际出发,制定一套适合他们特殊情况的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以此为鉴,争取最大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1.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训练的层次性。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非常注重分组讨论和质疑问难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活他们的思维,展现学生的个性和能力。
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之后,分别给予积极的精当的评价,能构成师生的直接交流,因材施教就蕴含其中了。
同时,在布置课堂练习时,我还经常设计几道附加题,鼓励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
比如在讨论第15课《孔子语录》中“温故而知新,不亦说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时,学生朱希就提出“孔子为什么把这两句话放在一起,作为一段独立的语录?”结果学生讨论热烈,各抒己见,有的说“孔子把学习中获得新感受等同于老朋友从远方来相会,都是令人愉快的。
”有的说“孔子认为有朋友来与他一起分享获得新知的快乐,这是一件愉快的事。
”还有的说“孔子认为用新知识来结交新朋友,这是天下第一美事”,真是众说纷纭,精彩粉呈。
这时我就对这些见解分别作了点评,在求知、交友、修身养性等方面作了不同的阐述,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拓展了知识面,同时有效地进行了因材施教。
2.在班队活动中注意分工的明确性。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在班队工作中做到“人尽其才”,这是因材施教的最终目的。
比如蒋斓同学学习成绩不佳,可做事细心负责,我就委派她负责卫生角每天的清理工作,替换纸篓和垃圾袋,结果她做得尽心尽责,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又如冯琨同学热情奔放,在校运动会时委任她做班级的“啦啦队”队长,结果她的加油声感染了其他同学。
至于根据学有所长,明确每位学生的工作职责,那更是责无旁贷的事。
3.在个别矫治中注意奖惩的针对性。
学生难免犯错,如何将不利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因素,这又是因材施教的一大课题。
恰当地处理好奖和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比如我班的张思熠同学,是个才气和心气都很高的女孩子,可她由于受到“韩寒现象”的影响,待人处事往往比较偏激和苛刻,尤其是对她看不顺眼的一位女同学,进行孤立,嘲讽和打击,情节比较严重。
如果按一般处罚的方法,撤了她的班长职务,这也不为过,可这又会更加加重她性格中的叛逆因素,使事情更为不利。
所以,在进行严厉批评的同时,也疏导她清楚认识到对方的优秀之处,以及她的行为给对方所造成的危害,唤起她的良知,然后就要求她和我一起去登门道歉,并代表全班同学让她送去一束鲜花。
对方的感动的泪花也感动了张思熠同学,结果两位女孩子的手紧紧拉在了一起。
但事后也明确地告诉她,要扣她的操行分,她还是十分乐意地接受了。
这样,因材施教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心理学教师如何因材施教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外表过于恭顺之人,内心必然刻薄;当面奉承别人的,背后势必喜欢议论别人的是非,任意诽谤;擅长议论的.评价的.指点别人的,肯定自己都没有做好.古人说正人先正己就是说这些人.刻意中伤,攻击别人者,其定有什么阴谋,其谚语也不可能如行云流水般畅快,而必然有破绽可寻...言语谨慎,不苟谈吐者,所说的话大都经得起推敲,可以如石头般经典.而口若悬河,口才绝佳者,说话往往不付责任;喜欢吹毛求疵者喜欢打听别人影私;性格倔强者思想传统而固化;突然对人表示好感者,必然有求于人;外在表现凶恶者,其实内心一篇慌乱;性子急噪者,必然忽略细节的作为... 推卸责任于人,抢夺功劳在己,是小人行为;掩饰过失,夸耀自己,是俗人表现;谦让美名和成绩,是君子之性;分担果实.责任并勇于承担批评指责,是道德高尚的人.草之坚,历危难才识人之节.判断一个人是好 待人傲慢,以为人不如己,这样的人必然见识浅薄;怀疑别人行为不正的人,其本身思想就有问题. 观察一个人的操守,应该在有利害冲突的时候,观察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办事,应该在他经理疲惫的时候;观察一个人是否有宽大的胸怀和度量,应该在他情绪失去控制德望时候,观察一个人的处事能力,应该是在大是大非的时候... 随随便便就承诺的人给人印象是为人爽快,实际上这种人很少有信用;什么事情都要插上一腿的人给人印象是为人聪明,但是这种人却很少有什么专长,做什么都不行...锐意进去的人似乎精诚专一,但是这种人热勤到底能够持续多久?吹毛求疵的人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只会添麻烦...草之坚,历危难才识人之节.判断一个人是好 所以,聪明的人不会凭借一面致辞去褒贬一个人,也不会凭借表面的认识批评人,而要通过长久的研究和认识,对比,才能真正的认识,明白一个人...
浅谈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因材施教
(1)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等,可以通过课内外活动进行观察,也可以通过对学生作业分析,与其他任课教师交谈、家访等方式。
(2)正确对待学生的不同差异采取不同措施。
(3)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共同的基本要求。
...
老师应努力的了解学生,对学生做到因材施教;那么学生也应...老师
传统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单一的、机械的模式化教育,面对兴趣爱好、知识基础、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千差万别的学生,他们忽视孩子们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制定统一的目标,采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做同样的练习,要求同样的步伐,布置同样的作业,从而导致差生消化不了,而优生却吃不饱。
学生在教师面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原有的个性,这样显然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这种教学很容易扼杀孩子的创新能力,打击学生的求知欲,因而产生厌学心理,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了原有的活力。
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应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做到有针对性,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个性和知识的全面发展。
一、因材施教的定义。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过程和课外辅导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个性、兴趣爱好和能力等的差异,对不同学生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以满足个别学生差别需求的过程。
二、因材施教的基本原理。
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和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在同一班级的小学生,虽然有着共同的年龄特征,但是在学习的成绩、学习态度和方法、兴趣和爱好、气质和性格、禀赋和潜能方面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异。
教师是对由个性完全不同的学生组成的集体教学,因材施教不是要求所有学生达到统一的规格和标准,而是适应每个学生的不同需要及可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在研究儿童发展的过程中,瑞士心理学家、哲学家皮亚杰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皮亚杰在《结构主义》和《发生认识论原理》等著作中,以儿童认识能力的发展为基本线索,探讨了儿童发展过程中遗传、环境和儿童自身作用的关系问题,得出了具有说服力和广泛影响力的结论。
皮亚杰的研究结论表明:儿童的发展是以发展主体的自我调节为机制的自我演变过程。
遗传是构成儿童发展的身体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但不是决定因素。
环境因素作为客观存在,也不能自动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
环境对儿童的作用,产生于儿童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活动之中。
也就是说,只有儿童把环境因素选作自己的反应对象,借此来构造过改变自己的认识结构和反应方式时,这一环境因素对儿童发展才是有意义的。
三、因材施教基本原则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这一原则,对于教师有以下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
在共同的年龄特征基础上,儿童的差异是绝对存在的。
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须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
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各个方面、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都是教师因材施教的重要基础。
因此,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把握每个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
(2)尊重学生的差异。
学生的差异不仅是客观存在,而且是合理的,因材施教的含义不仅包括承认差异,而且包括尊重差异。
在达到基本标准的前提下,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存在不同方面、不同水平的差异。
并且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条件帮助他们得到最适宜的个性发展。
良好教育的结构是大批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标准件。
正如杜威所说:如果从儿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的集体。
(3)面向每一个学生。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观念是,每一个儿童有权利得到适合于自己的教育,教师不能以任何理由忽视任何学生。
四、因材施教的教学实践。
在因材施教过程中,在把握上述原则的基础上,要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差异的各个方面有针对性的采取合适的方法。
具体而言,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主要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第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差异。
由于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认知方式等差异,在一个班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一样的,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和特别差的人数相对要少,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容易犯这样的认识错误,即认为学习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学习差的就是差生,从而特别重视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而对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往往不够重视,甚至还有一定的心理歧视。
这个观念一定要纠正过来。
对于优等生,当然要重视,要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任务要求,让他们精益求精,继续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而对于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心,经常鼓励和表扬这些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重视,重新找回自信心,重新培养学习的兴趣。
第二,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差异。
学生的气质和性格千差万别,有的好动,有的文静,有的大方,有的害羞。
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往往自律性不太好,容易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等,但这类学生思维往往比较活跃,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担任班干部,让他们有一定的责任感,让他们起带头作用,这样的效果要比单纯地管教要好很多,也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而对于比较内向、胆小的学生,对人对事比较敏感,一般自尊心特别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他们,并时常鼓励他们表现自己。
特别是在公开的教学场合,不要轻易地批评他们,即使是他们回答错误或是表现不佳,也要给予勉励。
第三,学生的兴...
如何落实班主任工作中的因材施教
浅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在性格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个性不同的学生,其内心世界的反映也千差万别。
因此,班主任工作应深入实际,耐心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一、深入了解每个学生,并非容易之事,需要耗费教育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事实证明,需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细心观察学生各种表现,才能真正全面地了解每位学生。
1、细心观察由于学生的性格不同,因此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表现也必然不同,班主任只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位学生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
例如,有的学生很内向,有的学生开朗,有的学生很活泼,有的学生很粗心大意,有的学生沉稳等等。
因此,作为教育者应具体深入地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2、谈话交流这是教育者了解学生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作为班主任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在谈话前应确定此次的谈话的目的,谈些什么内容,在谈话的过程中,应充许学生大方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有的学生可能会很直率,有的学生可能会不敢大胆说话。
据此,班主任就可以通过谈话去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
3、进行必要的家访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举止会铭记在孩子的心里,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孩子会在有意无意中进行模仿,同时,父母对于自己孩子的脾气、性格爱好又是最清楚的,教师进行必要的家访,就能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情况,听取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从而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
4、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了解学生性格的一种好方法,特别是对于新的班主任来说,问卷调查可以使教师及时获得一些信息。
如:你最喜欢上什么课?课余你经常做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对于新班主任,你有什么要求?了解这些情况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二、针对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了解了学生的性格特点,就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1、扬长避短学生的性格不同,也必有各自的优缺点。
作为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发扬自己性格中的优点,克服性格中的弱点,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具体措施,帮助学生扬长避短,例如:我班的邓艳芳同学,学习很认真,成绩优异,作为班干部能大胆去管理班里的事务,但不讲究方式方法,结果得罪了不少同学,针对她在处理问题上的弱点,我及时进行了教育,指出她坚持原则是对的,同时也告诉她,你作为班干部,处理问题应讲究方法,以理服人。
此后,她慢慢地改变了工作方法,对班中出现的不良现象能认真处理好。
2、提供机会教师要验学生多提供机会,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弱点,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
我班的邝宇宙同学,在初三的一次模拟考试中,考出不理想的分数,结果很悲观,在教师面前好象无地自容,认为自己就没希望了,中考必定会失败了。
针对他心理不过硬的这一性格弱点,我主动找他谈心,鼓励他一次失败不算什么,笑到最后的才是成功者,并鼓励他机会是自己创造的,去把握的。
结果在今年的中考中,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我始终认为,班主任只有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才能更成功地教育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