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宁公司背景和发展
1990年-1992年---创立阶段
1990年,李宁有限公司在广东山水起步。创始人李宁先生为中国著名体操运 动员。1992年为中国奥运代表团提供领奖装备,成为第一个赞助奥运的中国体育用品企业。
1993年-1995年---高速发展阶段
1993年,李宁公司率先在全国建立特许专卖营销体系。并在95年成为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跑者
1996年-1998年---经营调整阶段
1998年,李宁公司率先在广东佛山建成中国第一个运动服装与鞋的设计开发中心
1999年-2001年---二次发展阶段
1999年,李宁公司与SAP公司合作,引进AFS服装与鞋业解决方案,成为中国第一家实施ERP的体育用品企业,提出国际化发展战略
2002年-2003年---品牌重塑阶段
在此期间公司确立全新品牌定位:李宁,一切皆有可能。同年末,确立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及业务发展战略。
2004年-2008年---专业化发展阶段
04年,李宁在香港联交主办成功上市(编号:2331),这是第一家内地体育用品公司在香港上市。同年,李宁公司与香港中文大学人体运动科学系合作,对李宁公司生产的运动鞋的力学特性进行运动生物力学测试,建立专业运动员的脚型数据库,对专业运动特征进行数据搜集和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专业性和舒适度。2005年,李宁公司成为NBA官方合作伙伴;2006年,李宁公司成为ATP中国官方市场合作伙伴。同年,李宁“飞甲”篮球鞋喜获“iF工业设计大奖” 国内首家专业跑步互动平台启动
2009年至今-----国际化准备阶段
3月,李宁与撑杆跳女皇叶琳娜.伊辛巴耶娃签约;7月,李宁收购著名羽毛球品牌凯胜「Kason」 加速发展羽毛球项目;12月4日,李宁开设首家香港羽毛球专卖店,进一步推进品牌国际化策略。
2.李宁公司使命、愿景、价值观
使命
我们以体育激发人们突破的渴望和力量
愿景
全球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公司
核心价值观
赢得梦想、诚信守诺、我们文化、卓越绩效、消费者导向、突破
3.李宁公司品牌及产品
李宁公司品牌的发展相当的迅速。目前旗下拥有品牌包括:知名的李宁品牌、超过160年历史的法国顶级户外品牌— 艾高AIGLE、国际领先的乒羽品牌— 红双喜以及倡导“快时尚”的大卖场品牌— ZDO新动。如图下:
而在09年7月,李宁公司以1.65亿收购羽毛球品牌凯胜,加速发展羽毛球项目。
品牌中最重要的国际知名的李宁品牌,产品已由单一的运动服装发展成为至多系列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如篮球,羽球,跑步足球,网球,健身系列等),运动配饰及运动生活产品等。
在李宁公司的积极发展下,产品的专业化属性也在逐步的提升。02年,李宁与杜邦公司(现英威达公司)建立合作,开始广泛应用莱卡面料。04年2月,
第一款专业足球鞋“Tie”问世。04年8月,李宁公司与美国EXETER研发公司Ned Frederick博士合作,共同致力于李宁运动鞋核心技术的研发,9月,第一款专业篮球鞋FREEJUMPER问世。其06年9月,李宁公司国内首先推出鞋产品科技平台——“李宁弓”减震技术 。
4.李宁公司国际化进程及现状
1999年,“李宁”首次提出国际化发展战略,当年即组团参加了ISPO体育用品博览会,决心征战欧洲市场。2000年,“李宁”在西班牙、希腊、法国等9个欧洲国家拓展了自己的特许经销商。到2004年,“李宁”品牌的产品已在23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激烈的市场竞
争使“李宁”开始重新反思其国际化思路,决定先打造国际品牌,再开拓国际市场,并制定了到2018年跻身世界五大体育用品品牌,实现20%以上的收入来自海外的国际化战略目标。“李宁”还制定了阶段性发展目标:2004-2008年,专注国内市场,打造国际品牌;2009-2013年为国际化准备阶段,专注加强国际化能力;2014-2018年为全面国际化阶段,有步骤实现市场国际化。而自06年以来,已有三位NBA球员与“李宁”签约,穿李宁牌篮球鞋参加NBA赛事。“李宁”还与NBA巨星沙奎·奥尼尔签约,与之共同发展“SHAQ”专业篮球产品系列。李宁品牌的国际代言人还包括网球运动员柳比西奇和俄罗斯女子撑杆跳运动员伊辛巴耶娃。一系列国际化行动大大提升了“李宁”的国际品牌形象,帮助其实现了国际化第一阶段的目标。
二.中美文化对比
当谈到文化时,我们通常指的是某国的历史,艺术,语言,食物,宗教和人民的价值观念等等,在我们初次同来自另一个国家的人交流时,由于不同的生长环境、背景,文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而在介入一些国际事务的时候,这种冲突尤为明显,这也可以被称为一种文化碰撞。如果“李宁”想要进入美国市场,显然,它将面临由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诸多麻烦。根据霍夫斯泰德在跨文化沟通领域研究,文化差异被首先总结为四个维度,分别是: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而在此之后,他接受了有的学者用中国人的价值观(儒家文化的价值观)进行跨文化研究后对其提出的质疑,从中归结出他的文化价值观的第五个维度;长期观——短期观也对中国(主要是大陆地区)与西方国家的文化维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这里,我们将详细分析这五个维度的中美差异:
(1)权力距离(这意味着下属和老板之间的距离)
权力,在任何文化中都存在着,如何认识权力,在各文化则大不相同。在当代社会中,尽管各文化都与过去有所不同,但权力在人们内心世界及现实社会中的影响依旧有差异极大的表现。在某些文化中,权力只在组织中发生作用,而对个人生活影响不大,而在另一些文化中,权力的影响极为深远,人们不自觉地意识到权力的存在,甚至在某些文化中,权力是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并得到人们的认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大多数的东方企业中,阶级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这有时也被称为'权力为本的文化'。在这些企业中存在着一个很高的权力距离文化,上级们做出决定并享有更多的特权,而下级们对于他们的权利也始终保持积极和赞许的态度,不会轻易和自己的上级发生意见分歧。同时,在东方,权力距离也与'家庭文化'挂钩。在这种企业文化中,上司就像“爱心爸爸”,他们永远知道他们的下属该怎么样做更好更合适。下属往往也会因为上司的年龄和
经验,对他们格外尊重,而对上司的态度通常也决定了一个员工是否能够获得晋升。而在美国,这种权力距离往往比较低:他们的独裁主义思想没那么严重,而下属在对于上司的服从度上,也远没有中国等东方国家来的高。员工可以与他/她的老板不同的看法,而当他/她有不同的想法时,他/她可以用所有他/她认为合适的方式和老板讨论问题。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通常公司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挖掘所有员工的潜力,因为下属有些时候可能会有更好的业务理念。
(2)不确定性规避(不确定性规避,指的是一个社会感受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情景的威胁程度。)
中国有这着很高的不确定性规避指数。在中国,人们往往希望能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因为在一个固定的工作地努力工作能让他们感到安全,骄傲。在这种情况下,相较于独立作业,员工更喜欢在一个小组内工作,因为这样能让他们有归属和安全感,此时,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就应保证其雇员远离那些不可预知的风险。但在大多数西方国家,研究显示,不确定性规避指数较低,在美国等国家中,人们的工作具有很高的流动性。美国人认为,通过不断的跳槽,他们可以得到更多的经验,因为他们喜欢挑战。通过对不确定性规避指数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美国人相较于中国人来说更易于也乐于接受新的事物,这对于李宁进入美国市场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这是指你如何认识自我,以及自我与集体的关系。)
个人主义倾向强的文化,允许人们保全自己的私人利益,而集体主义倾向强的文化,在面对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选择时,人们往往牺牲个人利益成全集体利益。中国明显更注重集体的作用,中国人民总会有以下观念:尊重长辈,提倡道德和礼仪,个人服务应于集体。但是,诚实地说,这种传统的集体主义,实际上并不利于人们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个性。所以,即使到现在,在人群中,中国人民仍然有隐藏自己的意见的习惯。相较之下,美国是一个个人主义思想浓厚的国家,美国人民崇尚自由,民主和独立,在此文化基础的带领下,美国人民习惯于创造属于自己的个性,价值观。与集体主义相对的个人主义,是美国人民所追求的。因此,个性化的,符合美国人口味的设计俨然是李宁进军美国市场所要首先解决的一大难题。
(4)男性化与女性化(这里的提法是指一个文化的价值观里,究竟是哪些东西是人们所追求的)
在男性化倾向强的文化里,事业的发展,地位的提升,金钱的累积将成为成功的标志,家庭生活将不得不做出牺牲;女性化倾向强的文化里,生活的舒适,心灵
的安定将成为主要的衡量因素。在这点上,美国是一个男性化社会,他们崇尚财富,竞争,和成就。而中国社会似乎处于男性化与女性化之间,一方面,他们跟美国人一样,主张“男主外,女主内”,注重收入、挑战、进取和被认可;另一方面,中国人却也崇尚关系融洽,为人谦恭,关心弱者和生活质量,偏好中庸之道,这于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有着莫大的关系。
(5)长期导向与短期导向(这一维度涉及人们对时间的态度及对其如何控制使用的问题)
长期导向重视过去与未来的延续性,沿袭传统,崇尚慢工出细活。人们做什么要考虑此事过去做过没有,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而且今天做得如何也往往以过去的标准为参照等。短期导向的文化着眼于眼前与未来。他们认为年龄和经验未必值得敬仰,他们不相信命运,因此他们的精力和努力都放在实现近期规划方面。中国是一个持有长期导向文化价值观的国家,传统的思想规则方法等延续至今,特别注重历史和传统;而美国文化有明显的短期导向,他们强调创意和灵活性,有时为了眼前的利益可以不顾长远的后果,对文化传统更不留恋,这可能也与它历史相对较短有关。
当然,除了以上分析的这五个维度,中美之间还存在着许多明显的文化差异,如对社会关系、友谊、公民义务、法律角色的看法,时间意识的强弱等,这些也对于我们研究李宁进军美国市场所要面临的文化冲击有着重大价值。
三.钻石理论分析
1. 生产要素
(1)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中国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等优势。凭借这种比较优势,确立了本国体育用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2)鞋类产品为李宁主要产品之一。而中国制鞋业在劳动力资源、原料资源和基础设备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
(3)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人才逐渐增加,包括高素质的管理、研发、设计、营销人才以及熟练工人,以及熟悉国际市场的高水平营销人才、专业的产品设计开发人才。这些高级要素对竞争优势而言比基本要素重要得多。
2. 需求条件
(1)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国内消费群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中
国体育用品业具有的独特的竞争优势。
(2)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正向消费型转变,消费结构将向发展型、享受型升级,体育消费将会呈加速发展之势。体育运动的发展将带动体育用品需求的扩张。
(3)体育赛事日趋频繁,体育场数量迅速增长,体育场利用率显着提高。特别是第29届奥运会的召开带来新一轮的体育用品消费热潮。
(4)2009年11月11日,IBM宣布运动品牌李宁选用IBM WebSphere电子商务平台产品搭建李宁官方网上商城,以更好地满足中国迅速发展的网上购物市场的需求和中国消费者的特殊购物偏好,并不断加大市场份额。
因此,从国内市场需求方面来说,中国体育用品业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本国市场的需求增长得越快,企业可能的机会就越多、市场空间越大,越发会刺激企业采用新技术,增加投资和提高生产效率,刺激本国企业对产品或服务的改进和创新。
3. 相关产业、支柱产业
(1)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关联度较高,与钢铁、纺织、化工、机器设备等产业构成关联关系。其中,纺织业国际竞争力较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可以以最有效的方式、最快的速度为李宁公司提供最低成本的投入。
(2)相关体育网站和体育用品网店等提供了体育资讯平台。促进信息在产业内的传递,加快了体育用品产业创新。
4. 企业战略、结构、竞争
(1)企业战略
中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廉,所以,许多体育用品企业都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将价格竞争作为竞争的主要选择。
李宁公司自2002年起,请IBM为公司做战略咨询。在IBM的帮助下,李宁公司对业务优势、产业环境以及对历史上战术成功的分析,让公司很快明确了发展方向,调整确立了公司愿景,以及公司的使命、价值观、业务发展战略,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战略道路。
2007年开始,李宁的多品牌战略布局已经初步形成。 多品牌布局是李宁公司的重要战略,未来或将上升为李宁公司的重要优势。李宁公司向更丰富的品类、更广阔的消费群体纵深。
(2)企业结构
在1995年李宁公司进行了一次组织结构调整,组建“李宁体育用品集团”。并且在同年举办的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上,”李宁”占成交总额一半以上。这一战术上的举动,使得李宁公司奠定了在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导地位。
(3)同业竞争
目前,在中国体育用品产业中,同业竞争十分激烈,这从中国体育用品企业的数量之多就可以看出。尤其来自耐克、阿迪达斯和安踏的压力可促进李宁提升国际竞争力。
5. 机遇
(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体育用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取消,中国体育用品将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其次,中国加入WTO后,客观上要求国内的经济运行规则必须与国际接轨。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加快市场化进程,使经济运行的规则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另外,这种规则还必须与国际惯例一致,从而为中国体育用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再次,国外公司的大举进入,将进一步加剧中国体育用品的竞争,这将对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产生巨大的压力,从理论上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国际竞争力。
(2)中国举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给中国体育用品业带来另一重大发展商机。奥运会极大地带动体育用品的消费。不论是从民众的体育需求,还是奥运会的直接需求,2008年奥运会都给中国体育用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电子商务在中国是一个尚待开发的市场,许多零售商还未看到其潜在效力。通过采用 IBM WebSphere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诸多以客户为中心的功能,李宁已为引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继续增长做好充分准备。
6. 政府
2007年5月,在第20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全国体育用品标准化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正式宣布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体育用品标准化组织的诞生。从体育用品行业自身的发展来看,标准化是促进行业向科学化发展的有利手段,是提高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其次,标准化是开拓市场的重要工具。只有通过加强标准化工作,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才能提高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进而向全球扩展。
四.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行业内竞争对手
在美国,耐克,阿迪,匡威,彪马,锐步等国际知名运动品牌占据着高端市场,他们在品牌、产品设计与开发、广告及营销、分销渠道、专利技术、体育资源等方面都形成了既有的优势,构筑了高端市场的一道进入屏障,使潜在新进入者难以逾越。因此,在高端市场,市场新进入者很难对原有市场竞争格局产生冲击。
李宁在美国市场的困境:李宁尚不具备与国际知名品牌耐克,阿迪直接竞争的能力。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李宁选择的国际供应商均是各自领域中的领先企业,包括米其林、杜邦、施华洛维奇、莱卡和3M等。困境:一旦合作终止,李宁将面临较高的转换成本。此外,对于国际供应商而言,“李宁”可能并非其全球市场的重要客户。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品牌忠诚度:美国消费者对于本土体育用品的品牌忠诚度高,为李宁在美国市场立足加大了难度。
李宁在美国市场所遇到的问题
在北美市场,李宁的核心问题是没有成功树立起品牌价值。从目前看,李宁只是名牌而非好的品牌。名牌是高知名度的产品名称,李宁通过多年体育事业推广,已经打响了一个名牌。而品牌是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的综合体现,具有文化内涵。名牌是靠爆光次数支撑,而品牌是靠口碑自然传播。从这个角度讲,品牌建设是李宁目前的短板,需要与名牌齐头并进。如果要在美国市场上取得成功,李宁的品牌构建与完善已经迫在眉睫。 品牌不强原因有三个。一是李宁的各种战略动向模糊,未能对自身的品牌建设提供支持。二是李宁产品线长,导致李宁无优势产品,品牌个性不鲜明。三是
未能与美国消费者进行联系和交流,从而克服文化、环境差异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品牌亲和度。
一.战略模糊 李宁的各种战略动向模糊。其品牌战略在时尚与专业之间徘徊,研发缺乏主导宗旨、核心技术。新产品的推出与淘汰有随意性,无明确战略。供应链处于市场拉动型和生产导向型之间,也无明确战略。
另外,李宁公司在运动赞助方面缺乏清晰明确的指导战略,相比竞争对手耐克只集中在足球和篮球两个项目上的策略,李宁将有限的运动推广费用分摊到了多个项目的赞助上,直接造成对个体项目的支持力度不够。在一个对消费者进行的李宁的全部九项运动项目的赞助活动调查中,仅有一项在消费者当中的认知率超过50%;大部分赞助项目在消费者中的认知率都很低;项目上的分散表明李宁在运动赞助(包括项目选择和队伍选择)上缺乏清晰明确的战略。
二.产品组合问题
无论是耐克还是阿迪,其给消费者的是非常清晰的品牌形象,如耐克的篮球做的好,阿迪达斯的足球做的好。虽然目前李宁的系列品牌资产有篮球类、足球类、羽毛球类等等,但这些只能说明李宁产品线丰富,而缺少特色。 这种弊端导致李宁产品的系列性不好,例如乒乓系列只有服装但没有乒乓鞋,产品没有风格。二是导致李宁力量分散,没有推出适合美国市场核心产品系。比如美国人喜欢对抗性高的运动,像篮球。在但在这方面,李宁没有力量作出更好的品质,从而与阿迪耐克直面竞争。羽毛球,乒乓球这些亚洲人爱好的运动是李宁在相对于国外有优势和特色的产品系,公司又无力在北美市场上推广,没有盈利点。
李宁牌的产品线不断的扩张,很难搞清楚他的“旗舰产品”是什么。更多的产品会使得美国消费者无法弄清楚“李宁牌”到底是什么概念。其品牌的个性更是无从谈起。
三.未能与美国消费者建立联系,从而克服文化差异
无论怎样的营销,企业都需要与消费者建立深切联系。在体育营销同质化的今天,这一点更显重要。企业应将商业营销与当地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文化,身体特点的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得更多消费者易于接受其体育产品,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建立起品牌的高亲和度。
李宁在这方面做的依然粗糙,只是顺风选择一些关度高的行业,而忽略了与美国消费者深层次交流从而克服文化,环境差异,提高品牌亲和度。其结果是无法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产品往往被看做阿迪耐克的模仿品。
缺乏对消费者的交流还造成了李宁所特有的东方文化背景也因此无法展示。美国人并不清楚李宁产品设计中东方元素的意义,虽然好奇却也是深感陌生。文化差异不仅没有被克服反而加剧了李宁品牌的陌生感。没有将自己的东方元素介绍到西方,扬自己所长。
思考
表面上看,李宁在美国市场的核心问题是品牌特色不鲜明。但表面后面依然是文化差异的问题。李宁在拓展美国市场时依然遵循着中国式的思维。其指导思想依然是中国式的“中庸”,“从众”和“内敛”。正因为“中庸”,“从众”才导致其战略意图不清,产品线多,只是简单的跟风。每种路线都走,每种产品都有,但每个做的都不优。正因为内敛,才会不善于同消费者交流,不善于展示自我品牌的个性。美国人更喜欢鲜明的个性和张扬的表现欲。因此李宁中国式方法并不会在美国引起共鸣。只有改变原有的指导思想,深入了解美国的文化,才能有效的制定出建立品牌效应的策略。
对李宁国际化战略的建议
1. 坚持专业化的品牌定位,在核心产品领域树立品牌地位
尽快树立品牌产品,而目前在耐克阿迪雄踞篮球和足球的领域时,以“乒羽”作为突破口,成为自己的品牌产品是很好的选择,虽然说其在美国暂时可能推广很困难,但是李宁可以先在“乒羽”较为发达的东南亚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进行国际化的推广,提升“乒羽”运动的国际关注度,使这项体育运动项目更具国际性。提升了运动本身的影响力,自然提升了核心品牌的影响力。
2. 在本土市场维持持续性快速增长,为国际化提供坚实的资本基础
应充分利用李宁民族企业的定位,让中国人更加深入了解和喜爱李宁这个品牌,所谓扰外则需先安内,国内市场是李宁绝对不能放弃的重要一块。虽说在08奥运会以后,体育用品整个行业都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如何能够保持,是李宁该关注的问题
3. 加强与国际供应商的合作,提高品牌国际知名度
不仅是与国际知名供应商的合作,我觉得还有国际知名其他企业的合作。就像ipod和耐克的合作,是体育和科技的结合,不仅具有新意且很大的知名度。李宁也可以效仿,寻找实力坚强的国际公司,进行产品与技术的合作。这也对打入美国市场很有益。据我们了解,李宁公司早在2005年就与世界最大的切割水晶制造商施华洛世奇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但是却鲜少有人知道,更不要提具体有些什么合作成果了。而我在网上搜索也只是找到一个胸针而已。我们认为施华洛世奇水晶可以提升产品的档次,如果再可以和李宁的东方元素搭配在一起的话,这样不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也使产品更加容易被接受。
4. 采取差异化市场战略,强化品牌的优势,突出东方特色
我们认为在美国拼价格优势没有优势,耐克阿迪本来在美国价格就较之中国更低,而反之李宁加了关税后价格会较之中国更高,如果想采取低价策略非常不可取。特别是李宁已于08年已在美国波特兰建立直属于CEO的全球设计中心(GIC),更显示了李宁的国际化能力的准备和野心。其实李宁在技术上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品,了解美国市场的需求,强调时尚与东方元素的结合,才能达到李宁的目标。特别是注重在GIC的美国设计师和中国本土设计师的沟通和融合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李宁产品在美国的接受度。
日元国际化进程
一、日元国际化的历史进程 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64年至70年代末为日元国际化的第一个阶段。1964年日本正式接受IMF的第八条款,承诺履行对日元自由兑换的义务。但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的霸权地位并没有给日元国际化留下很大的空间。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黄金美元的脱钩使多元化的国际储备成为现实。日元凭借日本迅速崛起的经济实力而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崭露头角。但从日本国内来看,日本政府和央行对日元国际化持一种否定态度,甚至采取种种措施加以限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特有的政策性金融体制,大藏省担心国际社会过多地介入对日元的操作可能会削弱央行利用金融作为对经济进行“窗口指导”的作用,因此日元的国际化在这一阶段并没有取得多大的进展。
1980年起至90年代初为日元国际化的第二个阶段。1980年12月,日本大藏省颁布实施的新《外汇法》把过去对资本交易的“原则上禁止”改为“原则上自由”,取消了本国居民向国外提供日元贷款和外汇不能自由兑换成日元的限制,从而揭开了日元国际化的新篇章。1984年大藏省发布了《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1985年外汇审议局发表了《关于日元的国际化》等一系列重要的官方文件或协议。日元的国际化取得了重大进展。此后,日本政府又在东京创设离岸金融市场,宣布开放境外金融市场,取消外资流出的限制,同时提高对外资流入的限额,并对外国人在日本发行日元债券和发放日元贷款、非居民间的“欧洲日元”交易采取了一系列的自由化措施,从而掀起了一次日元国际化的高潮。
日本在这一阶段采取推动日元国际化的主要原因:(1)日本经济的崛起。70年代末日本迅速摆脱了第三次石油危机的冲击,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国内资本日益充足。与此同时,日本的对外贸易由逆差变顺差,并在80年代初积累了大量的外贸盈余。这为日元的国际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美国的经济衰退和里根的强势美元政策迫使美国转变战略,要求日本采取措施以使日元协助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放松管制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德、美、法等国先后采取了旨在放松管制和推动金融自由化的一系列措施,这种变革激发了本国金融市场的活力,推动了本国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从而使本国货币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得到加强。国际形势的变化迫使日本也做出相应的变革,于是,在放松本国金融管制以促进本国金融自由化的同时,加强日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变成了自然的选择。(4)政治的需要。80年代竹下内阁上台之后,开始致力于谋求与自身实力相适应的政治地位,而提高日元在国际上的地位便是实现其对外战略的重要一环。
国际社会对这一阶段的日元国际化大都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但是,在日本国内,对于这一阶段的国际化的评价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神奈川大学教授吉川元忠在其最近出版的颇有影响力的著作《金融战败》中,对80年代的“吞吞吐吐”的日元国际化表示不满,特别是对日本债券市场放宽管制的迟缓做法提出了批评。他认为:“如果?武士债券?市场从70年代起就大胆地放宽限制,并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从而实现迅速发展的话,就不难将丰富的日元债券放到日本投资家的面前。因而在80年代的对美投资大潮中,就会分散其投资从而发挥制动作用。
至少那些已经转向日元资产的资金可以逃脱汇率的损失。”①日本另一著名经济学家、学士院院士宫崎义一教授则对1984年6月开始取消的日元转换限制表示异议。他认为:“假如没有取消日元转换限制,就不可能发生“广场协议”之后因日元大幅升值而造成的巨额外汇损失,而且纽约证券市场股价暴跌(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将会以另一种形态出现。”②
然而,不管人们如何评价,日元国际化在80年代确实风光一时,但在进入90年代之后却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甚至随着“平成萧条”和金融危机的持续,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出现了下降的迹象。日元在日本出口贸易中的结算比率由1992年的40.1%下降到1997年的35.8%。1997年,日元在各国的外汇储备中仅占6.0%,而马克占13.6%。
1997年底至今为日元国际化的第三个阶段。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期而至,之后人们一致将导致危机爆发的根源归因于东亚不合理的货币体系,并因此而对东亚新的货币格局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探讨,作为东亚惟一在国际货币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日元自然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日本政府似乎也顺应“民心”,从1998年开始又掀起了一次日元国际化的浪潮。1997年5月日本重新修订了《外汇法》,使国内外资本真正实现无约束的国际流动。1998年7月,大藏大臣宫泽喜一设立了一个名为“外汇和其他资产交易委员会”的专门小组,以探讨在日本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下,推进日元国际化所面临的种种问题。1999年4月,该委员会发表了一个题为《面向21世纪的日元国际化》的报告书。该报告指出,随着东亚货币危机的爆发以及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变化,大力推动日元的国际化已具有紧迫性。报告还提出为推动日元国际化所采取的一整套措施。1999年9月,大藏省又成立了一个包括政府官员、工商界和学术界人士在内的阵容强大的旨在推动日元国际化的研究小组,为日元的国际化出谋划策。目前,日本政府已就完善对日元国际化至关重要的政府债券的二级市场上的交易资产的种类、交易机构之间的清算系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他旨在推动日元国际化的行动也都已开始全面的展开
二、日本重提日元国际化的原因
日本政府这次对日元国际化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它所以竭力推动日元国际化,既有短期因素的促动,更有深层次的战略考虑。
第一,日元国际化是振兴日本国内经济的需要。自1995年4月美元对日元的比价达到创记录的79日元之后,日元对美元的汇率便开始大幅波动,1998年8月15日,日元已跌至1美元仅兑146.75日元。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日元又经历了剧烈的动荡,日元的最高值比最低值上升了25.9%。日元汇率的不断波动给日本经济造成了沉重的压力,给日本的外贸和资本交易以沉重的打击,阻碍了经济的复苏。据有人测算,日元每升值10%,就会使增长率降低0.4个百分点。索尼公司1999年第一季度的纯利润因日元升值而下降了55%。1998年小渊上台之后,针对国内委靡不振的经济,先后实行了两次规模达到40万亿日元的“综合经济对策”。同时,央行在维持5%的贴现率的基础上,于1999年2月12日又将无担保银行隔夜拆借率从0.25%降到0.15%。此后,隔夜拆借率不断下降,进入了所谓的零利率时代(一直持续到2000年8月15日)。但这些措施都没有给日本经济带来多大的起色,1998年更是出现了2.8%的负增长。为此,大藏省转向通过推动日元国际化来振兴对外贸易进而带动经济增长的策略。从这一点来看,日元国际化绝不是偶然的。日元国际化将不仅有利于日本增加货币发行收益,而且还可降低汇率风险,从而将会给持续萧条的日本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日元国际化是深化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的需要。泡沫经济遗留下的巨额不良债权(日本官方统计为50万亿日元,约为日本GDP的10%),给日本的金融体系以沉重的打击。自1994年12月以来日本出现了一系列战后从未有过的金融机构挤兑风波和倒闭事件,此后日本的金融便江河日下。桥本内阁上台之后,针对国内混乱的金融体系,推出了日本版的金融“大爆炸”。该计划以自由、公正和国际化为基本原则,以振兴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带动日本经济的结构调整为主要目标。但改革还未得以全面展开,东亚危机便不期而至。危机爆发后,东亚动荡的货币格局使日本国内原本停步不前的金融改革雪上加霜。尽管“大爆炸”改革方案旨在利用金融自由化来改善日本的“金融空洞化”,但事实证明,在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日元汇率的剧烈波动已成为金融改革的羁绊。将日元国际化和国内的金融改革并举,已成为日本顺利实现振兴本国金融的必由之路。
第三,日元国际化是日本谋求大国地位、发挥大国作用的需要。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全球最大的债权国,日元目前的地位之低与日本经济实力极不符。日本的GDP占世界GDP总和的16%,而日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和贸易结算中所占的比例仅分别为7.1%和5.0%,远低于欧元和美元。在现在日本进出口贸易中,以日元结算的对外出口和进口比率分别是36%和22%。而德国的对外出口中,本国货币结算比率已经达到75%,进口也超过50%。从国际银行贷款的币种构成来看,到1999年3月底,日元贷款仅占8.1%,而美元和欧元贷款所占的比率分别为35.2%和26.5%。从日元在“国际负债证券市场的净发行”(参见表1)中所占的比重来看,日元所占的比重也远远低于美元和欧元资产。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处的落后状态使作为核心债权国、以间接投资为主的日本因外汇汇率的波动而损失惨重。“日本所拥有的世界最大规模的对外净资产基本上都是美元资产,因此其价值结构是随着日元环境的低落而大幅度贬值的。”③在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货币力量充分能体现一国实力的时代,推动日元国际化、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日元圈”已成为日本保护其巨额的对外净资产、维持其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逐渐扩大日本政治影响的一条便捷可行之路。
表1国际负债证券市场的净发行量
(单位:10亿美元)
资料来源:BankingandFinancialMarketDevelopments,August1999.第四,日元国际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改革浪潮的需要。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已成为一把“双刃剑”。德国《明镜》周刊1998年9月7日刊登的一篇题为《全球化的醒悟》的文章指出:“迄今政界和经济界的多数意见是,消除边界、贸易障碍和关税,会推动世界贸易,使资本流向能够增值最多的地方,这将带来投资和福利。但是,全球化的反面现在已经显露出来。如果资本的消失比资本的到来来得更快,整个经济就会掉进深
渊,同世界紧密联系也就意味着预防经济混乱的保护能力减少。”日本三和综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认为,80年代之后,金融自由化导致的金融市场统一,加剧了汇率的波动,资
⑤本流动的活跃有可能成为搅乱宏观经济的重要原因。东亚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大藏相宫泽
喜一面对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所可能引发的金融动荡提出了三点建议:(1)增加应付危机的基金(即AMF);(2)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监管;(3)对短期资本进行适当的控制。⑥但除了第二点建议可以被加以考虑外,其他两点都因美国的阻挠而流产。美国的强硬态度使日本的金融界对正在进行的国内金融自由化改革极为担忧,如果国际上数以万计的美元游资冲击到日本的资本市场,那将会对日本的金融业形成致命的打击。而美国之所以能够对动荡的金融市场保持平稳的心态,就是因为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保持的中心货币地位。因此,日本若想摆脱全球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须加强日元的国际地位。另外,日本经济学者根本忠宣也认为:“在成为提高日元国际流动性转机的意义上,对修订《外汇法》或金融证券制度改革的评价与日元的国际化发展不无关系,在展望汇率的稳定化或新的国际关系结构时,日元国际化把握着重要的关键。”
第五,欧元的诞生使日元的国际化有一定的紧迫性。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经济长期低迷,金融体系问题重重,日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已有所下降,欧元的诞生将进一步挤压日元的国际空间,打破日本原来设计的美元、日元和马克三足鼎立的设想。日本忧患意识增强,不得不加快了日元国际化的步伐。
目前欧元区强大的经济实力(1998年欧元区12国的GNP总额6.9万亿美元,略低于美国的7.8万亿美元,但远高于日本的4.6万亿美元)和欧洲央行拥有3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使欧元从各方面都具备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与美元分庭抗礼的地位。由于欧元诞生之际,美国的经济正处于持续的高增长期,1998年GDP达到了3.9%,而欧元区为2.8%,日本出现了负的2.8%。日美欧经济综合实力及近期经济增长率的差异,使日元在国际货币格局中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冲击。从表1中的数据来看,欧元诞生之后,国际金融市场上以欧元计价的资产比重迅速增加,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以日元计价的资产却急剧收缩。随着欧元区国家经济复苏的加快以及欧元区成员国的数目的增多,欧元将在未来的国际货币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果日本继续在日本的国际化问题上采取保守的战略,那么“两强一弱”的国际货币格局必将引起日元趋贬,从而会进一步打击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由此而引起的恶性循环对步履蹒跚的日本经济将是致命的打击。因此,趁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还未建立起霸主地位之际,采取有力措施重塑日元形象,以巩固和扩大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已成为日本迫不得已和迫在眉睫的选择。
从以上分析来看,与其80年代的日元国际化风潮相比,这次日元国际化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和任务上的艰巨性,正如日本一桥大学教授伊藤隆敏最近在《日本经济新闻》上撰文所指出的那样,“这已是日元国际化最后的好机会”。它能否顺利开展下去,将直接关系到日本经济的复苏和金融体系的振兴。从长远来看,它还将影响到日本经济的平稳运行和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最终地位。从这一层面上讲,大藏省这次大张旗鼓地推行日元国际化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战略性抉择。
三、日元国际化所面临的问题
从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与欧元、美元相比,日元在国际金融的各个领域还只处于较低的层次,因此短期内要求日元达到与美元相抗衡的格局是不切实际的。基于欧元发展的成功经验,大藏省将这次日元国际化的近期目标定在了“区域化”即建立“日元圈”这一较低的层次上。尽管“伴随着亚洲各国转向浮动汇率体制和日本企业越来越注意利润率与风险的管理,日元的国际化面临着新的机会”⑦,但从目前东亚地区复杂的发展状况来看,④
“日元圈”的形成乃至日元国际化的推广将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第一,难以克服的“特里芬”难题。历史上英镑和美元作为世界货币起步时,都是依靠世界34的黄金保有量来作为后盾的,因而不会出现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现代欧元的超国家地位使人们普遍相信ECB(欧洲中央银行)不会像美国那样轻易做出令欧元贬值来减轻负债或刺激经济增长的决定。而日元却不具备其中的任何一点。如果日本为推进日元国际化而放任本国对外赤字的话,那么这种赤字的扩大将会使日元的国际信任很快坠落下来,从而势必会陷入R·特里芬所说的“流动性困境”之中。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和资本市场充斥着的大量游资的背景下,这一问题爆发所可能引起的后果将是致命的。
第二,起伏不定的日元汇率。自1973年浮动汇率施行以来到1995年,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上保持了一个持续增长的趋势。日元汇率的持续上扬迫使各国不断调整日元在本国国际储备中的份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元的国际化进程。但自1995年之后,日元的汇率便开始一泻千丈,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日元竟贬值了近100%。此后,日元开始了一段剧烈的动荡期,从1998年8月到1999年5月日元对美元汇率的最高值超过了最低值的25.9%。日元汇率的这种大幅波动,给各国持有的日元资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这次东亚货币危机中,日元的表现令人尤为失望。虽然日本也拿出了数十亿美元,援助受危机打击的国家,但是“放任”日元一再贬值,总不能说是负责任的态度。国际经济学清楚地告诉我们:一种货币被人们接受,成为国际或者区域的硬通货,汇率的“稳定性”是其重要的先决条件。看一看近年来日元兑美元的汇率走向,日元的表现并不尽人意。欧元诞生与德国政府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德国为推进马克的国际化曾做出了一定的牺牲。80年代前期美国实行高利率政策,马克为了维持作为国际投资货币的地位,坚持不贬值。由于出口受到影响,使得当时的西德经常性收支出现严重的逆差。不过,通过此事马克的魅力显示了出来,从而确保了马克作为国际性投资货币以及储备货币的地位。与德国相比,日本显然逊色一筹。
第三,东亚地区经济合作落后,地区内各成员国对美贸易依赖性较强,使日元难以有发挥较大作用的空间。战后,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影响,东亚各国除了中国大陆和越南等少数几个国家外,其他国家大都受到美国的扶持和援助,对美贸易的顺利发展成为本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虽然近几年来东亚地区内相互合作的呼声不断,但与欧美的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相比,仍显得较为落后。如东亚惟一的能称得上“地区经济一体化”的组织ASEAN到目前为止也仅处于区域合作的最低层次——“优惠贸易安排”(1998年东盟河内首脑会议决定提前在2002年把90%的贸易产品的关税削减至0—5%以实现东盟自由贸易区)。而作为东亚惟一发达国家的日本,虽然其经济规模占亚洲的60%,但在地区经济合作问题上,却明显采取了尾随美国的政策。无论是其倡导的“雁行发展模式”还是“脱美入亚”的战略,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地区内各自为政的格局。从表2的贸易统计数据来看,东亚各国(或地区)除了印尼之外,对美贸易在本国(或地区)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都明显超过对日贸易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如1999年韩国对美贸易占本国贸易总额的22.42%,而对日贸易仅占本国的13.34%。按照“最适货币区理论”(蒙代尔,1961;罗纳德·麦金农,1963),区域内经济贸易的广泛合作和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是最适通货区重要且必要条件之一,东亚地区目前的经济合作状况显然与区域货币一体化“日元圈”的要求相去甚远。
表2东亚各国(或地区)对美贸易和对日贸易总额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
资料来源:DirectionsofTradeStatistics,IMF,July,2000。『東洋経済統計月報』,Sep.2000。第四,日本长期封闭性的市场经济体系使东亚各国(或地区)对日贸易处于不平衡的地位,使日元发挥国际货币的地位受到限制。东亚除了中国和印尼之外,其他各国(或地区)在对日贸易中都长期处于入超的地位(如表3所示)。日本的这种贸易结构一方面使日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供应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使东亚各国(或地区)的国际收支倍感压力。由于日元汇率的大幅波动,各国在进口商品时一般不愿选择日元作为结算手段来增加自己的进口成本。另从日本的进口商品结构来看,以煤、石油等为主的矿物性原料在日本的进口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率,在最近三年这一比值分别为:1997年18.42%、1998年15.35%、1999年16.01%。中国和印尼之所以能够在对日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也是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日本从这两个国家进口大量的煤、石油等初级矿产品使然。在国际市场上,这些初级矿产品的大宗交易都是通过美元来计价的。如果日本在今后继续采取封闭性的策略,从而保持其在对外贸易中的长期顺差地位,那么日元在国际结算中的地位将难有较大作为。
表3日本对东亚各国(地区)各年度贸易差额
(单位:日元)
资料来源:『東洋経済統計月報』2000年9月,“—”表示该国对日贸易顺差。第五,日本长期维持的低利率政策及国内过多的金融规制,使各国持有的日元资产在回报率和流动性方面都大打折扣,并已成为日元国际化重要的障碍之一。从下图的统计数
据来看,日元资产的回报率远低于美元的回报率。而且,与美国相比,日本公债市场上交易产品的类型比较单一,流动性较差,又加上日元汇率的波动,注定了各国的中央银行和私人部门将很难将自己的大部分资产都押在风险较大而回报率又不高的日元资产上。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IMF,July2000。
第六,日本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局限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日元国际化的进程。除经济实力外,政治和外交实力也是决定一种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的重要条件。一些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难以忘却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给亚洲人民带来的苦难,对日本在亚洲扮演“领袖”角色十分反感。此外,美国的作用也是影响日元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为维护美元的强势地位,美国公开反对制定三极货币体系和目标区的设想,对日元国际化反应冷淡。而日本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以日美同盟为其外交基石,在货币问题上不可能全盘违背美国的意愿,也不敢过于张扬。
(责任编辑:张义素)
————————————
①③吉川元忠:《金融战败》,中国青年出版社,第163、120页。
②宫崎义一:《泡沫经济的经济对策——复合萧条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04页。
① 徐诺金:《货币的未来》,中国金融出版社,第57页。
② 三和综合研究所:《1998年的日本与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
③ Asia Perspective(April1999)“Japan and Globalization”Page187.
⑦“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Yen:Implications for Stabilization of Financial Systems and Currencies in Asia”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ffairs,March 1999.
参考文献:
1.“Study Group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Yen:Interim Summarization”www.mof.go.jp/english/if/if025b.htm June 30,2000.
2.“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Yen for the 21st Century-Japan’s Response to Changes in Glob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s-”www.mof.go.jp/English/if /elb064.htm.
3.“Japan and Globalization”William W Grimes,Asian Perspective May 1999.
4.“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Yen:Implications for Stabilization of Financial Systems and Currencies in Asia”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ffairs,March 1999.
5.罗纳德·麦金农、大野健一:《美元与日元:化解美日两国的经济冲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6.吉川元忠:《金融战败》,中国青年出版社。
从日元的国际化看人民币的国际化
【摘要】人民币国际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日元的国际化进程,透视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提供路径选择。
【关键词】日元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 路径选择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也进一步热烈,人民币国际化究竟选择
何种途径则是我们首先要面对的。纵观一些国际货币的国际化途径,由于条件所限,中国不可能选择美元或欧元的国际化策略。而在东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货币是人民币和日元,人民币若想成为区域内的主导货币,进一步实现国际化,日元的国际化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日元的国际化进程及启示
1、日元的国际化进程
纵观日元的国际化过程,大体上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64年至70年代末)。1964年日本正式接受IMF的第八条款,承诺履行对日元自由兑换的义务,美元的霸权地位并没有给日元国际化留下很大的空间。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日元凭借迅速崛起的经济实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崭露头角。但从日本国内来看,日本政府对日元国际化持一种否定态度,甚至采取种种措施加以限制,国际化在这一阶段并没取得实质进展。
(2)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尽管日元国际化早在7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但它正式成为日本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却是在80年代中期前后。根据1984年5月发表的《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大藏省发表了题为《关于金融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的政策报告,正式拉开了日元国际化战略的序幕。其后,由于日本政府在推进日元国际化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及日本的经济繁荣,日元国际化也出现了迅速发展的局面。
(3)停滞和倒退阶段(20世纪90年代)。1985年9月,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五国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举行会议,签订了著名的“广场协议”,旨在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的汇率有秩序下调。广场协议后,日元拉开了不断升值的序幕,但是日元的过度升值逐渐引起人们的恐慌,日元持有者纷纷开始抛售日元资产,导致了日元的大幅度贬值。随后的十年里,日本经济陷入停滞,被称为“失去的十年”。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崩溃及长期经济停滞的影响,日元国际化出现了停滞和倒退的局面。
(4)战略转换阶段(1997年至今)。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和1999年欧元的启动,迫使日本政府开始反省以往的日元国际化进程,更加积极地探讨日元国际化的新战略。自此,日元国际化战略开始发生新的重大转变。
从图1、表1可见,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所占比重随着日元国际化进程的开展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纵观日元的国际化进程,中间充满了曲折,却始终没能成为真正的国际性货币,究其原因主要是日本忽视了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地域经济基础,试图走一条直接的、功能性的货币国际化道路。
2、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启示
(1)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日本经济在早期的迅速发展为日元的国际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而后期发展的不平稳则明显阻碍了日元的国际化进程。我国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会给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2)不断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要通过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若干阶段,逐渐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具体而言,就是通过提高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程度、渐进放开资本项目、实现人民币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使人民币的自发地成为周边国家和地区贸易结算、资本计价和外汇储备工具。
(3)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日本走的直接的、功能性的国际货币道路被证明是错误的,忽视区域性的经济基础只会影响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对于人民币的发展,加强区域的货币合作与协调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不可缺少的,就是要以人民币的区域化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日元是如何逐步实现国际化的
战后日本金融体制的独特性和有效性
二战之后,日本经济从战争的废墟上迅速复苏,进而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金融大国,与此相对应,日元也逐步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在战后几十年中,能够跻身于国际硬通货行列的货币,除欧元不算,惟有日元。战后日元的国际化,是日本以自身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为基础,根据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顺势而为的结果,既对日本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因此,回顾日元国际化进程,分析其利弊所在,在当前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元国际化的重要基础,是战后逐步确立的日本型经济体制。尽管专家学者对此褒贬不一,但一致肯定它对日本战后实现经济高增长并使日元成为硬通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政府机制来看,日本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制定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蓝图,并使之有效实现。为此,从战后初期起,日本政府一方面精心研究并确立了最大限度有利于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充分开展活动的企业结构,另一方面通过运用经济杠杆在宏观上对经济进行调控,并通过在政府各省厅设立的分工细微的、条条分割的部门,对企业进行一系列行政管理和指导。国内市场也由不同监督部门分门别类地加以管理。与这种条条分割型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政界也产生了代表各个不同行业利益的“族”议员,以使日本的国家政策、法案的确立及国家预算的编制,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各行业发展。
从企业机制来看,日本的“法人资本主义”与欧美国家有所不同。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股票主要由企业间相互持有。从日本上市企业股票所有结构来看,约45%—50%的股票掌握在银行和保险公司手中,还有25%的股票为事业法人所有,由此法人企业成为日本经济社会的中坚力量。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由于业务协作和股票的相互持有而建立了长期的协作和信赖关系。三是在企业劳资关系上,通过实行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的工资体系以及设立工会等形式,在企业和职工之间建立了良好而稳定的劳动关系。
与整个经济体制和企业体制相适应,日本的金融体制形成了其突出特点。
首先,从金融机构的组成和分工来看,日本金融体系由多种类、多层次的金融机构构成。这些金融机构除具有日本一般企业的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实行分业制,由政府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特征,明确划分其业务分工范围和职能,并通过立法制定一整套业绩规则加以监督和管理。
其次,日本的金融政策更侧重于配合政府的经济政策。战后,为了实现“赶超西方”的大目标,根据自然资源匮乏的国情,日本政府一直将加速增长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之一,而将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地保持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作为短期的主要目标。日本的金融政策则始终围绕着政府上述目标而制定。其主要表现为:
(1)对金融机构的设立,一直实行准许制,而非欧美许多国家的登记制。
(2)在间接金融优先的主导下,实行超均衡财政政策和超缓和金融政策,并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与此同时,通过优惠利率、信贷分配等手段干预资金流向,对重点产业实行倾斜性融资,从而既保证了经济高速增长中企业对资金的旺盛需求,又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3)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职能,通过调节货币量、法定利率调整、准备金率调整、公开
市场操作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特别是创造了控制贷款过度的“窗口规则”等独特方法,较好地抑制了通货膨胀。
(4)在战后很长时间,政府一直通过法律规定对内外资金流动实行严格管理,以避免本国资本外逃及因投机造成汇率大幅波动,保持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和有效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1980年日本政府才大幅度修改了相关法律,逐渐取消有关限制. 具有上述特征的日本金融体制,是日本为加速发展经济而塑造的日本型经济体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分业制和低利率政策,在日本被称作“护送船队方式”,为日本企业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综上所述,日本型经济体制的实质,是由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并融合了国情和民族性的一整套独特的政策所组成的综合系统,具有严密性、特殊性和封闭性,并在战后的特殊经济环境下对日本经济腾飞产生了重要作用。
日元国际化步伐因石油危机而加快
1973年10月,以第四次中东战争为引子,一些阿拉伯产油国采取了减产提价、限制出口的措施,数月间,原油价格从每桶不到3美元上升了4倍以上,造成了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与此同时,其他原料价格也大幅度上升。对于自然资源贫乏、主要依靠进口的日本来说,石油危机对其经济的冲击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受高油价影响,日本物价暴涨,生产萎缩,1974年消费者物价上升率达到24.5%,经济增幅也从长期保持的高水平急速下降到—1.4%。1975年,日本原油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972年的16.7%陡升到33.9%,总金额达到196亿美元,国际收支也从黑字转为赤字。
在高油价的冲击下,日本政府和企业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为了抑制物价的暴涨,实行财政、金融双紧缩政策,动员社会尽最大可能节约能源,在企业中依靠劳资一体的体制,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尽可能抑制工资上升率。同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开发节能产品,并转变过分依赖重化工业的经济结构。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在继续抑制国内消费增长的同时,确立了向出口主导型经济转变的战略构想。此后通过立足于技术开发,确保新商品的造型、质量和性能以及充分提供各种服务以扩大海外市场等方式,使经济保持了稳定增长,并成功地转向高效率、节能型和出口主导型,迎来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局面。
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了日本经济的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并使其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的,是石油危机。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日本金融和日元的国际化步伐开始加快。日本金融自由化的主要内容有三,即利率的自由化、内外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以及金融业务规定的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简而言之,就是日元在国际交易中被广泛地使用和保有,成为一种国际储备货币,具备国际交易单位、国际结算手段及资本储存手段这三大职能。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日元国际化最早的动向,是1960年7月日本政府开始允许非居住者开设自由日元账户,部分恢复了日元的可兑换性。此后,日本于1964年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14条款国过渡到第8条款国,使日元从不可兑换货币转变为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货币,在国际化方面又迈进了一步。1971年8月,美国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挂钩之后,美元的地位急速下降,而德国马克和日元等货币则以强劲的经济增长为后盾,地位迅速上升。1973年2月,
日本的汇兑制度开始向浮动汇率制转移。3月,在华盛顿召开的20国财长会议上,当时的日本大藏大臣爱知揆一提出,要美国用日元等货币来弥补其国际收支的差额。这是日本政府首次提出使日元逐渐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在国际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的设想。这之后,日元国际化问题成为日本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之一。
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通过努力,成功地调整了经济结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此背景下,1979年2月,日本政府取消了对非居民购买日元债券及非居民加入现汇市场的限制,进而又于1980年大幅度修改战后一直沿袭的外汇及外贸管理法,使外汇交易基本实现了自由化。这些金融自由化的措施,给日元国际化脱下了紧身外衣,此后不仅日元债券的发行迅速增加,以日元计价的中长期贷款也越来越多。1985年,日元大幅度升值以后,随着日本经常收支黑字的稳定和资本输出国地位的巩固,许多国家纷纷脱离美元,转而以日元作为储备资产的一部分,在贸易结算中使用日元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日元国际化取得了重大进展。 日本经济的国际化进程与日美金融摩擦
日本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与日本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密切相关。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经济一度进入低速增长期,针对当时内需不振、储蓄相对过剩的状况,日本企业纷纷向海外谋求市场,因而迫切需要外汇交易实现自由化。由于经济增长的钝化,企业投资大大减少,对于通过股票、债券市场等直接金融领域筹资需求增加,要求放宽资本交易限制,通过国际市场的金融交易活动以获得更大利益的企业越来越多。此外,美国等国家要求日本开放金融市场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日本金融自由化的步伐。
应该说,日本在战后形成的金融体制的独特性及市场的封闭性,对于其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发挥了促进作用。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日本贸易收支黑字的不断增加和日本企业向海外的大力渗透,日本金融体制与欧美国家的不融合性暴露得越来越明显,使得外国在日金融机构不能享有与日本在海外金融机构同等条件,很难在日本拓展业务,而日本银行在国内外两市场都能处于有利的地位。为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强烈要求日本开放市场,推进金融自由化,同时开始对逐步国际化的日元施加压力。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日本向外向型经济成功转型后,钢铁、电机、汽车、造船、纺织品等领域的出口都在快速增长,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感受到空前的贸易压力。当时的日本经济,是非常典型的基地工业形态,基本上是引进技术或是自行开发技术,然后大量生产,大量向国外出口,而且基本上没有外商直接投资。由于西方各国基本上对日本都有贸易逆差,于是合伙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求日本改变基地工业的生产形态,改变日元汇率过低问题。1985年9月,在美国的主导下,美、日、英、法、西德等国密会于纽约著名的广场饭店,签约降低美元兑日元和欧洲货币的比价,史称“广场协议”。之后10年,日元汇价逐渐从250日元兑1美元升至1996年的87日元兑1美元。
美欧力压日元升值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解决对日贸易巨额逆差问题。然而事实说明,这一目的其实并未达到。1982年、1983年和1984年,日本的经常收支盈余分别为68.5亿、208亿和350亿美元,贸易盈余分别为69亿、205.3亿和336.1亿美元。其中,对美国的贸易盈余分别为121.5亿、181.8亿和330.8亿美元。“广场协议”签订之后,尽管日元不断升值,但对外收支盈余扩大之势并未减弱。1986年、1988年和1992年,日本贸易顺差分别达到461亿、775.6
亿和1066.3亿美元,经常收支盈余分别为491.7亿、796.3亿和1175.5亿美元。这使得日本的外汇储备由1984年的263.1亿美元增加到1990年的770.5亿美元、2000年的3616.4亿美元,到2003年8月末,已经升至5551亿美元。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局面,是因为日本出口商品的90%以上是工业制成品。石油危机之后,由于日本加速向知识技术集约型的产业结构转变,使出口商品中技术含量高、加工精细、附加价值高的商品比重进一步上升,许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其需求量不会因日元升值而大幅度减少。在进口方面,原材料一直占日本进口总额的70%以上。石油危机之后,随着日本产业结构升级,日本的产品结构由“重厚长大”向“轻薄短小”型转变,原材料消耗量呈下降之势,加之日元升值,使得原材料进口变得相对便宜,所需金额有所减少。 不过,“广场协议”之后,日本政府所担心的“日元升值萧条”还是出现了。过去物美价廉的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一下子变成高价品。对于一些产品具有可替代性的日本企业来说,日元升值抑制了国际市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对企业造成打击。这种打击还通过产业链条波及其他企业,从而形成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全面抑制。此外,日元升值也使廉价的外国制成品涌入日本,冲击日本原有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对技术含量不高但对维持就业有重要意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日元升值也大大提高了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一种。
日元国际化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
日元国际化对日本经济有利的方面主要有三:
一是有利于回避汇率风险。以往,日本在海外的绝大部分交易活动都以美元结算,难免遭遇汇率风险。日元国际化之后,日本企业的海外交易活动可以使用日元结算,避免了因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从而为企业经营的稳定提供了保障。尤其是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后,这方面的作用尤其重要。
二是有利于促进日本金融资本市场提高效率和金融机构扩大业务。日元国际化使得日本内外资金交流更加活跃,有利于其最优分配,从而使金融资本市场更加效率化。同时,对于拥有丰富日元资金的日本金融机构来说,日元国际化使得它们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加快了海外扩张步伐。
三是有利于日本从根本上解决外汇问题,并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随着日元成为被国际上普遍接受的结算手段,日本的进口和其他对外支付以及对外贷款投资可以不再用外汇支付。如果用日元来清算国际收支的逆差,还可以获得“国际性造币收入”。
日元国际化带来的新问题大体也有三点。
一是可能加大日元外汇市场的动荡。日元国际化意味着外国持有的日元越来越多。一旦日元汇率出现波动,一些短期资本会迅速将日元转换成其他货币,导致日元外汇市场出现激烈动荡的局面。
二是对战后行之有效的日本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带来一定冲击。日元国际化之后,日本政府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不但要考虑国内情况,而且还要考虑国际情况,以防止对日元造成过大影响,这无疑增加了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难度。
三是对国际社会来说,日元国际化之后,使得国际通货更加多样化,增加了投机者炒作汇率的几率,可能影响货币价值发生较大变动,影响国际货币体制的稳定,同时也使国际间
政策协调更加困难。
日元走上国际化之路,是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其国际金融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同时也与日本一些政治家的积极推进有关。但是,日本朝野对此也有不同见解。日本一些专家学者研究了曾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英镑盛衰的历史,以及美元地位的变迁,认为日元实现国际化的风险很大,特别是初期将导致战后长期实行的国内金融政策失效,被迫跟着美国的政策摆来摆去。尤其是日本国土狭小,国力远比不上英美强盛时期,更经受不起货币巨变浪潮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随着日元被迫大幅度升值,日本政府和学者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日本经济发展面临新的转折,加速日元国际化已不仅仅是应付来自欧美的压力问题,而是关系到日本经济能否成功地实现经济结构的转换,走向新的高度的问题。
历史地看,现行的浮动汇率制实际上为多种货币的共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美国经济地位下降和国际通货体制的变化,为日元成为与其他货币并存的国际主要通货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日本经济发展的强韧性和日本政府“国际协调性产业机构”的战略构想,则推动了日元国际化的进展。日元若想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不仅取决于日本的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有关国家和地区对日本的政治信任,并愿意与之在货币问题上开展更紧密的合作。(作者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
TCL国际化进程
TCL国际化进程
目 录
前言
一、 TCL公司的简介
二、 TCL公司的发展历程
(一)、规模积累阶段1981-1991
(二)、企业高速成长阶段1992-1998
(三)、创建全球领先企业 1999-至今
三、 TCL公司的国际化发展
(一)国际化历程
(二)、TCL进军欧洲战略及策略
1、TCL进军欧洲战略
2、TCL进军欧洲策略
3、TCL进军欧洲的结果经验总结
(三)、TCL进军印度战略及策略
1、TCL进军印度战略
2、TCL进军印度策略
3、TCL进军印度的结果经验总结
四、总结
一、 TCL公司的简介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1年,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TCL集团(SZ.000100)、TCL多媒体科技(HK.1070)、TCL通讯科技(HK.2618)。目前,TCL已形成多媒体、通讯、家电和泰科立部品四大产业集团,以及房地产与投资业务群,物流与服务业务群。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TCL借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秉承敬业奉献、锐意创新的企业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佼佼者。1999年,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在新兴市场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领头羊。在发展壮大中,TCL确立了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优势和能力:在TCL诞生了中国第一台免提式按键电话、第一台28寸大彩电、第一台钻石手机、第一台国产双核笔记本电脑等,很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产品。
2008年TCL全球营业收入384.14亿元人民币,5万多名员工遍布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销售旗下TCL、Thomson、RCA等品牌彩电及TCL、Alcatel品牌手机。2008年TCL在全球各地销售超过1436万台彩电,1370万部手机。
TCL集团旗下主力产业在中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设有研发总部和十几个研发分部。在中国、波兰、墨西哥、泰国、越南等国家拥有近20个制造加工基地。2008年TCL品牌价值达408.69亿元人民币(59.5亿美元),蝉联中国彩电业第一品牌。
未来十年TCL将继续构建融设计力、品质力、营销力及消费者洞察系统为一体的“三力一系统”,将TCL打造成中国最具创造力的品牌。
企业愿景:成为受人尊敬和最具创新能力的全球领先企业
企业使命: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造效益为社会承担责任
企业精神:敬业、诚信、团队、创新
企业价值观:诚信尽责、公平公正、变革创新、知行合一、整体至上
经营策略:研制最好产品、提供最好服务、创建最好品牌
二、 TCL公司的组织结构
三、 TCL公司的发展历程
(一)、规模积累阶段1981-1991
(二)、企业高速成长阶段1992-1998
(三) 、创建全球领先企业 1999-至今
四、 TCL公司的国际化发展
(一) 国际化历程
1998年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主题,在全集团开展了“经营变革、管理创新”活动。 1999年TCL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票在香港成功上市,共筹得资金10.5亿港元。 1999年TCL进军越南,成立越南分公司,历经一年半就开始实现盈利。
2000年进驻东南亚和俄罗斯,通过OEM方式进入中东、非、澳、拉美、远东等国家和地区。 2001年9月TCL隆重庆祝成立20周年,并举行成长反思研讨会。
2001年11月TCL加入中国国际集团逐步迈向国际品牌发展战略。
2002年4月16日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引入国际战略投资。
2002年TCL集团收购德国施耐德彩电业务。
2003年5月TCL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收购美国Go Video公司。
2003年7月TCL正式发布了旨在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业的“龙虎计划”。2003
年8月中共中央**、国家主席**视察TCL王牌电器(南昌)有限公司。 2003年月10月“英特尔-TCL 3C联合实验室”宣布正式成立。
2004年月1月30日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证券简称:TCL集
团,股票代码:000100。 2004年8月TCL与法国汤姆逊合资组建的全球领先彩电企业TCL汤姆逊电子有限公司(TTE)在深圳开业。
2004年8月TCL与法国阿尔卡特合资组建的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主导企业——TCL阿尔卡特
移动电话有限公司(TA)正式运营。
2004年9月27日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编号:2618。
(二)、TCL进军欧洲战略及策略
1、TCL进军欧洲战略
1.1战略
TCL采取兼并重组的模式来布局欧美区域市场,通过先收购了德国施耐德(2002年),作为进入欧洲的桥梁。其次收购了美国高威达(2003年),进入美国。为TCL进军欧盟和美国市场和锻炼队伍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4年1月,TCL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成立TTE,同年8月正式运营。2004年4月,TCL收购法国阿尔卡特移动电话业务,同年9月正式运营。借助这两家公司原来的业务以及现成的渠道TCL正真进入了欧美市场。
欧美区域作为一个非常成熟的市场还具备两个特征,其一:增长率比较平缓,平均增长率在3.5%左右;其二:渠道和品牌已经形成垄断格局。当时THOMSON在美洲以RCA品牌的市场份额是8.7%(数据来源:CEA),在欧洲5国以THOMSON品牌的市场份额8.4%。这样的市场特征,决定TCL无法象EM市场那样靠市场的新增量和渠道的深化来寻求我们的立足点。
第一是可以迅速切入欧美市场。汤姆逊在欧洲和美国当时的市场份额分别是9%和8%,都在第三、第四位,同时它在全球有20亿美元的销售,其中欧洲和美国加起来大概18亿,我们如果想要取得这样市场地位,无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第二是技术的协同性。汤姆逊拥有彩电的技术专利是全球最多的一个公司,阿尔卡特则给我们2.5G和2.75G的专利包,这对改变我们一直在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中国、欧洲、北美、新兴市场四个业务版块,在品牌、技术、渠道、生产等方面实现互动,协同效应正在显现。
第三是完善产业格局。汤姆逊在波兰和墨西哥的工厂,可以使我们规避北美和欧盟对我们的贸易壁垒。
第四就是规模效应。我们并购汤姆逊之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这并不只是一个品牌的影响力,最重要的是全球最大的一个产业地位,使得我们和上游供应商和销售商的谈判处于一个比较强势的地位,这对公司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第五是资源共享。这是有了海外业务的巨大支撑,在国产手机厂商普遍遭遇行业危机的大背景下,TCT逆市上扬,海外业务在整合15个月后开始赢利,比我们当初预计的18个月提前了3个月,今年第二季度,手机业务实现了自重组阿而卡特手机业务以来的首次季度盈利。
2、TCL进军欧洲策略
2.1加强TCL突破专利的能力
目前我国彩电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基本上没有专利权。在以往,核心零部件虽然需向外资企业采购,但国内企业依靠整机成本优势,在市场上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作为老牌彩电企业,汤姆逊在传统彩电领域拥有3万4千多项专利,中国彩电产品只要出口,就很可能落入专利的陷阱。而联姻汤姆逊,TCL就轻易化解了专利危机。从全球范围来看,电视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电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中国企业从零开始搞研发,能否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是一个很大的疑问。
2.2TCL通过与汤姆逊的合资,加强自身的研发能力
根据协议,汤姆逊全球所有的电视和DVD研发中心都归合资公司所有。汤姆逊拥有传统电视机的所有主要专利和大部分数字电视与DVD专利。合资公司成立以后,TCL虽然仍会按照市场规则支付专利费用,但李东生表示,合资公司有能力产生新专利。很快,TCL就以实质行动证明了李东生的话。2003年年底,TCL与汤姆逊研制生产的85HZ背投电视,通过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验证。85HZ背投电视是“第五代背投”,TCL此举,使得它在背投领域,超越了长期领先的长虹。而且,这一突破也将为TCL带来丰厚的利润,据悉,已有多家国外背投品牌向TCL购买此项专利技术。
2.3解除欧美贸易壁垒
从1988年开始,欧洲市场就对我国和韩国彩电实施反倾销调查,并于1991年对我国彩电征收15.3%的最终反倾销税;中国彩电被阻隔在欧盟市场之外长达10年之久。美国进口我国彩电的税率将提高30%以上。这对我国彩电生产企业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据统计,目前我国彩电出口到美国市场已经超过400万台,如果征收高额关税,我国彩电将只剩下本土、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局部市场,我国彩电超过1500万台的生产能力将被闲置。 如果不想坐以待毙,国内彩电企业必须想办法突破越来越严重的贸易壁垒。
2.4本土化经营策略
汤姆逊在欧洲和北美均拥有当地的强势品牌,而且在欧美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营销网络;其生产基地也在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墨西哥、波兰等国,虽然这些国家劳动力成本相对中国要高,但与日、韩等地相比,依然有较强的优势。而且,TCL-汤姆逊如果采用的是主要零部件在国内生产,墨西哥、波兰等地整机装配的办法,将可以继续发挥国内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2004年,TCL-汤姆逊将通过其原先设在墨西哥的彩电制造厂出口北美地区,从而重新迈进美国市场的大门。
2.5品牌推广低成本策略
百年品牌——汤姆逊目前为全球四大消费电子类生产商之一,是全球第一台互动电视专利技术的拥有者,在数字电视、解码器、调制解调器、DVD机、MP3播放器、电子图书和家用数字网络等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欧美消费者认可的数字巨人。旗下的THOMSON品牌和RCA品牌分别在欧洲与北美市场上拥有良好的品牌形象。经过多年经营,在欧美已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可以大大节约TCL进入欧洲数字彩电的品牌推广成本。
3、TCL进军欧洲的结果
2006下半年,TCL集团终于公告:结束公司品牌彩电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未来欧洲业务转向OEM(贴牌生产),并对TCL多媒体欧洲公司从事欧洲业务的大部分员工进行重组。逼使TCL“壮士断臂”的正是欧洲业务的巨额亏损。TCL去年上半年报表显示:上半年,TCL实现销售收入235.76亿元,同比下降3.4%;亏损7.38亿元,同比亏损增加了6.5%。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它旗下的TCL多媒体在欧洲经营出现了7.63亿元亏损以及为欧洲业务作出了高达8.31亿元的拨备,TCL按持股比例分摊了相关亏损6.18亿元
4、TCL进军欧洲失败的启示
4.1 谨慎选择国际化战略,并购的实施与否要考虑周全
4.2 做好矩阵管理和跨文化管理工作,全力推进企业的文化变革与创新
4.3 提高企业科技水平,销售企业自主研发专利的产品,跨越依靠购买核心技术的门槛,走高端路线
4.4 不要过度依赖“寄生品牌”,采取措施逐步过渡到自有品牌
4.5 由“节约盈利型”向“创新盈利型”企业转变
4.6 TCL彩电西欧市场的营销组合策略
(三)、TCL进军印度战略及策略
1、影响TCL进入印度的因素
1.1 印度市场的消费特点
第一,印度家庭以节俭为美德,是传统的价值观,也与印度人均收入偏低有关。即使是最富裕的印度人,也常自觉地节俭过日。但随着国民生活水准逐渐提高,以及西方强势媒体、流行文化的推波助澜下,印度都市消费者的价值体系也逐渐改变。
第二,印度人也有时尚,但是他们的时尚元素少,成分单一,变化周期长,公认度高,流行范围窄。印度文化有自己明确价值核心和追求,在产品与品牌分层很清晰的前提下,印度人也更乐于接受明确的价格体系,不是非常喜欢非明示价格或者可以大幅的讨价还价。故TCL要采取各种手段来培养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定价体系应更加完善,价格要更加明确。 第三,印度消费者好面子。他们具有和中国消费者一样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他们不会在21寸彩电成为时尚的今天,仍然执迷不悟地购买14寸的彩电。
第四,在印度农村的三线市场,农民的积累性消费特点突出。他们购买彩电一般是在农产品收获以后,或者手中有了能够购买彩电所需的“首付”,TCL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些机遇,适时出击,重点“轰炸”。
第五,印度人对家电的消费具有时间性和可诱导性。他们购买家电往往选择节假日和大型的节日,并且他们的购买决策明显受到品牌的推广、广告的宣传、商家的建议影响。
1.2 印度市场的经济状况
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超过五百万人的亚洲最大贫民窟,出口大量的初级资源铁矿石的同时也出口数百亿美元的软件,还有伴随着连续多年8%左右的经济增长率,工薪阶层实在地享受着经济发展带来工资不断提升,两亿多的中产阶层既是社会的稳定支柱也是社会的主流消费群体,还有九亿多农民在印度政府发动的三次农业革命中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鉴于这些情况,印度政府鼓励外商到当地投资,投资的政策比较优惠,在印度的彩电行业中,没有一个强势品牌,消费者没有品牌意识,所以,根据中国的品牌的发展道路,品牌总是从无到有,而且大多数是以先入为主的,这个时候进军印度市场,是很有战略性意义的。
1.3 战略的选择
根据印度的消费者特点和印度的市场经济状况,TCL采用在当地自建渠道,重新建立一个企业。
2、TCL进军印度策略
2.1 品牌攻略——贴近消费者
印度家电消费者虽然很关注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一旦认可了某个家电品牌,就会毫不犹豫地去选择购买该品牌,并且由于他们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和口碑效应。
(1)利用当地媒体加大对TCL品牌的宣传,详细介绍TCL的品牌形象。
(2)在代理商和经销商的店面投放大量广告宣传资料。根据店面的大小重新设计TCL展柜,加大了TCL产品陈列和店内品牌建设。并且说服店主加强对TCL品牌的宣传。
(3)继续赞助印巴板球赛等印度人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
2.2 产品攻略——绑定消费者
品牌营销做足以后,产品的推广自然就水到渠成。TCL为确保品牌与产品相得益彰,在产品策略上充分考虑到了以下几点:
(1)延伸产品的类型,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偏好。TCL在推出彩电、DVD及空调的基础上尝试推出了其他的产品。
(2)增加产品的规格,延伸产品的深度。TCL在推出普平、21A21H 、21D08I、21D08D、DP21125等彩电后,增加了新规格的音箱电视。新产品的开发是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作出的,同时讲究质优价廉。
(3)增加产品的核心功能和服务。在彩电方面提高产品的音效,改善音质,减少应用性不强的附加功能,降低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印度农村电力不稳的问题,配合推出各种电器稳压器和调节器,结合印度当地气候温度条件选用不同材料开发适合该地区的家电。
(4)完善售后服务。对于顾客和经销商的投诉,TCL及时给予回复与解决。他们在交通便利,集贸的地方设立专门的维修站和代理维修点,提供购前咨询,售时帮助选购,售后跟踪维修。
2.3 渠道攻略——寸土必争
LG在印度市场是相当的强大,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毫无破绽的,通过在Prakasam和Khammam市场终端经历的分析,TCL在印度某些三线市场上的作为已经对LG形成了强而有力的挑战。
(1)抢占LG的广告地盘。由于很多经销商的门店附近都是LG的门头和Glowsign,所以TCL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服经销商用持久性的TCL门头和Glowsign替换LG的门头,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TCL方面还主动提供Wall Painting(刷墙广告)、TCL的灯箱。在当地电视台、电影院做TCL片头广告,并要求店主将TCL的POP贴画张贴到显著的位置。
(2)抢占陈列空间。通常产品在货架的位置可以分成高上中下四段,最高端往往是目标性商品和有意培养的核心品牌,上段又叫黄金地段,一般陈列销售好的和利润空间的商品。但在一些经销商店内TCL的家电摆放不是很显眼,故TCL要求店主一定要将产品摆在高段和上段的展柜,并且陈列在展柜上的产品触手可及,标签完整,货架的POP硬卡一目了然。为突出TCL公司的形象主体、高科技、有实力的特点,TCL展柜的色彩搭配力求明快、抢眼,对有条件的店还设立专门的展柜,展柜上的产品按照产品的新旧,利润率的高低等做了有规
律的排列。
(3)抢夺经销商。在农村的三线市场上,有些经销商阳奉阴违,并没有主推TCL的产品,导致当地市场TCL的销量毫无起色,而那些主推TCL的店面销量却稳步上升。于是TCL对经销商进行威逼利诱,给他们绑定消费量,确保他们主推TCL品牌。
2.4 促销攻略——本土化
TCL因地制宜采用了本土化的促销策略。
(1)在印度的三线市场大部分消费者是农民,由于农民消费群体文化普遍不高,思维比较简单,对太复杂的事物接受度较低,所以TCL的促销活动追求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用于促销的所有条幅、吊旗、海报、宣传单页、机身贴、立牌等都力求简单。
(2)对于农村而言,最有效的是电视广告,TCL加大了在当地电视台的广告覆盖率,全天候的滚动播出。抓住印度人喜欢看电影的特点,在当地电影院打出很多TCL的电影片头广告,努力提升了TCL的品牌知名度。
(3)由于在农村的传播资源有限,加上墙体广告具有形式简单,价格低廉,针对性强,便于操控,持久性的独特优势,TCL采用了墙体广告。巧妙利用部分店主与当地政府的关系,TCL刷墙广告可以不用交税。
(4)在农民收割完庄稼,出售农产品以后,TCL不失时机的在月底和恰当的时间做促销活动。往各村发传单,在小镇上打横幅标语,进行一个为期5-10天的强势促销。在此期间,TCL公司还提供促销礼品以资鼓励。TCL利用部分经销商广泛的交际网络,到街头播放广告短片,放电影等来吸引顾客。
(5)节日促销活动。农村消费者购买大件家电产品时,一般会选择在当地的元旦节、国庆节、丰收节等进行,TCL抓住这些节日和活动,推行了相应的折扣,使消费者看出促销时的差价,同时TCL配合赠送部分礼品。
(6)TCL在进行促销时配合产品的演示。让顾客真切感受TCL彩电的震撼音效、良好音质以及清晰的画面;让顾客站在启动的空调前感受自然风,健康风等。演示产品的功能对于在品质上有所要求的三线消费者至关重要。这一切都要求经销商和Sales boys的配合无间。
2.5 价格攻略——高度灵活化
TCL现阶段主要立足于印度的三线市场,肩负着挑战LG的重担,它除了制定相应的产品攻略、渠道攻略、促销攻略外,价格攻略也十分重要。
(1)灵活地定价。TCL首先通过对LG家电的价格和质量,自身的价格和质量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后,然后派人员去了解顾客对价格的态度和对产品的看法,获得LG的价目表。最后通过与LG的比较来制定相应的价格。TCL在产品的定价上始终低于对手LG的定价。
(2)灵活地调整价格。随着TCL在印度三线市场的不断渗透和对LG地盘的吞噬,产品的价位随之有所调整,所以TCL时时刻刻关注LG的举动,采取有力的攻势:一是以变应变,降低价格。针对LG的降价迅速作出反映,将自己的价格始终保持在LG之下。二是以攻为守,提高认知的质量。面对降价的挑战,公司可以在维持原价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价值。三是推出低价进攻性产品。当LG降价时,迅速推出低价产品或推出另一低价的品牌与其抗衡。
(3)灵活的付款方式。在农村三线市场,顾客购买家电多以赊欠为主,TCL相应的采用以下付款方式:结算优惠——根本在于先货后款。使用代理销售,定期结算、分期付款、货物与货款的“上达下结”。软价格优惠——折扣和返利、变相的奖励与附赠。对于三线市场的消费者则采取赊账销售为主:分销商给次级销商放账,先提货后付款,次级经销商再给顾客赊账销售,顾客只需付产品的首期即可,余下的货款要求在一定时期内付清。
3、TCL进军印度的结果经验总结
3.1 树立全球战略意识
企业要想生存下来,就应该以全球的战略眼光来审视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实施全球化的生存竞争战略。TCL早在1999年就敏锐察觉到企业要想在国际大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义无反顾的开拓国际市场,现在TCL在印度取得的成就足以说明全球战略意识的正确性。所以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时,首先要树立战略资源的意识,确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其次,要树立技术管理的创新意识和以人为本的策略。最后要建立全球化的网络系统。
3.2 全方位执行本土化战略
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销售自己的产品时,涉及到关税、运输成本、经济状况、消费者承受的心理价格等,所以公司在定价时要充分考虑这些情况,并且采用灵活的付款方式以确立自己的价格优势。
TCL根据当地消费市场的调查,主要采取自建渠道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成本较高,难度也大,但一旦此渠道成熟,不会受制于人,有利于足稳定的发展。
促销是非常带有本土化色彩的,它要考虑到自己的目标顾客的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节日等因素。TCL就根据印度三线市场的农民消费群体制定了行之有效的促销方式。节假日促销、农民收获时节促销、刷墙体广告、发传单、产品演示等一系列活动无不展示着本土化促销的元素。
利用当地的人才可以企业的管理冲突和管理成本。人才本土化的最大优势就是他们了解当地的顾客消费习惯,有助于企业开拓业务。TCL不仅大量吸收了当地的一些优秀经销商,而且还聘请了一些营销人才担任重要职位,借助于这些职员和经销商的本土作战,TCL的渠道建设更加顺畅。
对员工进行管理时,要考虑到员工的文化差异。TCL经常聘请当地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高等院校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咨询,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敬业精神
四、总结
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国企业的夙愿。近几年,中国许多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化战略,TCL的三大国际并购就是其中的典型。TCL想通过国际化战略获得品牌、渠道和技术,以弥补自身在这几个方面的欠缺,也想越过贸易壁垒,将利润增长点从萎缩的国内市场转向广阔的国际市场。但并购后的整合,尤其是企业文化的整合,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课题。如果不能发挥协同效应,优势互补,将很难达到预定目标。
从目前来看,TCL国际化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在中短期可能扭亏无望。因此可以说,TCL国际化战略存在某些失误,单纯依靠资本运营并不可能解决先天性的缺陷。
目前在全球消费电子领域最为强势的是韩国企业三星电子、LG电子。他们在各国市场的
高管都是拥有几十年国际化运营经验的。与他们相比,TCL真正的国际化只进行了5年,在国际化人才储备方面显然是最大的短板。
简单总结,想要开发好国际市场,TCL需要考虑以下两点:
第一,产品质量一定要过硬,要争取与国际名牌持平,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产品开箱合格率达到100%;
第二,海外市场的进入策略的选择要慎重。
国际化进程
第四节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国际化进程是一个企业由单纯的国内 经营企业发展为跨国公司所必须经历的过 程。也是价值链在国际范围内延伸的过程。
一、跨国企业生产价值链(西北 10)
(一)跨国企业的价值链
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生产经营,必须 为企业的股东和其它利益集团 (员工、 顾客、 供应商等)创造价值。
企业创造价值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不相 同但有相互联系的经济活动, 其总和即是工 程企业的价值链, 每一项经营活动就是这一 “价值链”上的环节。
价值链可分为主要活动:
1. 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
2. 制造经营
3. 销售
4. 售后服务
5. 人力资源管理
6. 技术开发
7. 财务管理
(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 1990年 美国企业战略专家 C.K 普拉哈拉德和 G . 哈 默尔提出的, 指的是企业组织根据行业的要 求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之上, 超越其它竞争 对手的独特能力。
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资源
不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不同的价值
链环节上(核心资源上)
计算机、精密仪器行业中 (iphone销售一空 ) 机械制造行业
日用消费品行业
诺基亚当初认为 iphone 太贵且未能通过 抗摔测试,够不成威胁。但他们没有想 到,如果把手机做的特别贵,一般人就 舍不得摔了。
生产、销售、品牌
掌控价值链 格兰仕 :成本链包办全球
格兰仕处处抢占制高点的战略运用, 非 常娴熟
1.形象宣传先入为主
格兰仕没有采用大规模的形象广告宣传, 而 采用引导方式,在全国 400多家报纸、电视 上设专栏,介绍微波炉的知识、菜谱、消费 指南等,并借以塑造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 化。
他们编写出世界上微波炉菜谱最 多的微波炉使用大全及菜谱 900例, 并印制
几百万张微波炉菜谱光碟免费送给消费者。 用格兰仕公司总经理梁庆德的话说, 别人是 在用轰炸式的广告来强占市场, 而格兰仕则 是在用知识和文化来培育市场, 二者在消费 者心目中的地位差别可想而知。
2.成本方面处处领先
当微波炉逐渐进入消费者家庭 时,成本就成为其关键制高点。 格兰仕总是 比对手更早进入下一个低价位 ,抢先占领 市场制高点。 格兰仕的发展速度是异常迅速 的, 1993年销量为 1万台, 1994年 10万台, 1995年销量达 25万台,市场占有率为 25.1%,成为全国第一,到 1998年,总产 量达 315万台,内销 213万台,市场占有率 为 61.43%。 规模每上一个台阶,就大幅下 调价格 , 其明确目标是消灭散兵游勇。当其 规模达到 125万台时, 就把出厂价定在规模 为 80万台的企业成本价以下。此时,格兰 仕还有利润,而规模低于 80万台的企业, 多生产一台就多亏损一台。 除非对手能形成 显著的品质技术差异。
当规模达到 300万台时, 格兰仕又把出
厂价调到规模为 200万台的企业成本价以 下, 结果使规模低于 200万台且技术无明显 差异的企业陷入亏本的泥沼, 使对手缺乏追 赶的机会。 在家电业创造了市场占有率达到 61. 43%的创举。
在渠道方面 ,格兰仕产品利润空间低,因此 战略上尽量利用社会资源, 避免了对渠道终 端的投资。格兰仕一开始涉足家电,就确定 采用区域多家代理制,少走弯路。这一整合 社会资源的做法 , 降低了营销成本和经营风 险。
3.技术上不断超越
并且, 梁庆德充分利用中国内地劳动力 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吃进国外生产线,经过 几年拼杀,一举成为全球微波炉超级“巨无 霸”,主导着微波炉的消费趋势。
跟其在宣传方面的“斤斤计较”相比, 格兰仕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上 , 却是惊人 的大手笔。 公司每年在技术和新品开发上投 入的资金约达 4亿元, 研发总投资已超过 10亿元。产品的每一个元器件、零部件都坚持 用最好的材料,而且,在新品开发方面关注
到各个消费层面, 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开发 适销对路的产品。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张同 步, 令格兰仕有实力让高档微波炉产品在国 内迅速普及。 梁庆德最终实现了对微波炉生 产环节的控制, 从而拥有了对整个行业的发 言权。
二、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化进程 (了解跨国公司的发展轨迹 )
(一) 第一阶段 企业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采 用出口的方式把产品打入国外市场 ?在 建立特定国际贸易伙伴的基础上提 供一些技术生产和管理服务
?一 开始就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限 于很难在空间、时间上把生产和消费分 开的商品。 (教育、旅游、医疗等) (二) 侧重于贸易有关的设施而进行直接 投资
销售公司、技术培训和咨询部门、维修 服务部门
(三) 对外直接投资的全面国际化演进
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从本国市场进入外国 市场的顺序大体是受以下三种因素的影 响,
地 域维
1. 从临近地域
较远地域
2. 文化相似地域 文化背景相差距离 较大地域
3. 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地域 经济
发展水平距离较大的地域
案例:高露洁(Colgate -Palmotive )公司就是通 过能力发展进行地域扩展的典型案例高露洁品牌连 续几年都在中国牙膏市场占据第一的市场份额,这与 高露洁成功的营销策略和品牌定位分不开。高露洁品 牌历史比较悠久, 1806年, 在纽约布鲁克林, 威廉 ·高 露洁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 1890年,高露洁走出美国本土拓展全球业务。如今,高露 洁已成为世界 500强企业之一。高露洁进入中国市场 是在 1992年,并且借助自己成功的营销模式在中国 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 高露洁棕榄有限公司是全球领
多员工,在口腔护理、个人护理、家居护理和宠物食 品等方面为大众提供高品质的消费品,其中有很多是
为全球消费者所熟知的品牌。
高露洁(19
20世纪 50、 60年代
(到了 90年代中期,高露洁在 6大洲 75个国家都设立了下属公司, 在全球跨国 公司中处于领导地位。 ) 中国是第 76个据 点。
?业 务维
尽管有一些跨国公司的业务范围比较单一, 但大 多数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不只是在某个单一的 业务领域。 这类企业的海外下属企业都是先开发 和经营其母公司众多业务领域中的一部分或几 部分业务。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在开发更多的业 务,而不是同时进入所有的业务领域。
?
最具竞争优势业务 竞争优势不明显业务 竞争优势,但对方具有自己所需要竞争优势之领域
?
小规模投资 收购当地公司
案例:索尼公司是遵循这一顺序的典型例子
1972年索尼进入美国市场在加利福尼亚,圣迭代 San Diego
建 立 了 电 视 机 装 配 厂 (电 视 是 索 尼 公 司 是 核 心 产 业 ) 1974年,进入第二个业务领域:音响器材设备 80年代中期数字存储系统 和个人电子通讯设备(美国先进技术地位的业务领域)
? 职能维
职能的转移在每一个业务领域都会发生, 职能的转移是针对 一个国家内的业务活动的发展变化而言的。
产品出口到市场 生产、 组装 本地化 设计 战略领导
案例:索尼公司电视行业在美职能的转移
1972年以前,所有的生产都在日本本土进行,在美仅仅是销 售; 控告倾销才开始组装生产; 更多职能包括在当地购买组装零件设 计, 20年后就确立了在北美电视业务领域中的战略领导地位。
(四)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国际化演进新特点
?加速演进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以往跨国公司的沉淀
在某国业务领域中获得的经验不仅加深了对该国的了解, 而 且也能增加有关该业务的知识, 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其它国家进而 又加速了其它国家的这一业务领域。 这样, 在各个方面传播技术 知识在任何时刻都会导致比以往更快、更广泛的发展。
?间断演进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规模经济是因生产经营规模增大而导 致的最低平均成本下降; 而范围经济指生产、 经营几种相关产品, 要比分开来生产经营的成本低。
从职能的角度来说
从产品或业务的角度来说: 从地域的角度说:
。
间断演进使重复操作达到最小化。 因而达到较高的效率水平。 反向演进
全球竞争日益激烈,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对它们的业务进 行重组和整合, 他们合并了一些已有的业务和职能, 甚至关闭了 整个下属公司, 这些行动的结果即是反向演进。 什么时候反向演 进最为普遍呢?公司和产业的因素都很重要, 对于哪些发展了很 多年的跨国公司来说, 以前的全球业务多是一国一国发展起来的 职能和业务都很完整, 从而导致了各国间的大量的重复操作。 近 些年来, 因为有了便利的全球通讯和运输, 出现了能够实现规模 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机会, 从而导致了在一定范围内业务领域和职 能领域能合并的可能性。 从全球行业竞争的角度来看, 实现全球
效应的需求也更加迫切,重整的压力也很大。
能发现潜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且能迅速而又有效的重 组业务活动的跨国活动, 将在全球贸易中比哪些已经逐渐演进的 但没能完成这个重组过程的跨国公司更具有战略优势。
美元国际化进程
美、日货币国际化的历史可以进一步印证:一国货币能否国际化,自然取决于体现一国经济实力的若干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是充分条件,最终能否完成本币的国际化任务,与政府稳定本币价值和其他经济政策的正确选择以及主动、积极的推动密不可分。
美元在战争时期价格稳定,可与黄金兑换,使其成为当时全球最重要的流动资产。一战时,当欧洲出口到拉美的商品减少后,美国的生产商立即乘虚而入。这些在战争期间建立的营销和分销网络,即使在1918年战争结束后仍难以消除,因此美国获得了长期的贸易顺差。1926年—1931年,大约有10亿美元与战争债务相关的资金又被转移到了美国。1926年,美国拥有世界黄金供应量的近45%,其中1/4是自由黄金,超过了该国金本位法要求支持的40%。
一战后,除了1923年外,美国一直向海外贷出大量的美元资金。1927年—1928年,美国向海外借款人发行的新证券达到了高峰。这些债券由美国的投资银行代表国外政府和公司在本国以美元定值债券形式发行。《布雷顿森林协议》之前,美国向英国提供附有苛刻条件的巨额贷款 一次性给予英国37.5亿美元。但是,贷款以英国批准该协议为先决条件,也就是要求英国必须承认美国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领导权和美元在世界的霸权地位,并要求英国对美国在贸易上实行无差别待遇,英国应在贷款生效一年后取消英镑区的外汇管制,允许英镑区各国实现英镑与美元的自由兑换。
1947年,通过美元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1948年,通过“马歇尔计划” 从1948年4月到1951年年底,美国向欧洲提供了110亿美元以上的援助,1952年到1953年,欧洲又接受了26亿美元援助向西欧输出美元,这一计划迈出了美元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一步。 1949年,美国为日本制定了经济复兴的“道奇路线”,在“占领地区救济基金”和“占领地区经济复兴基金”的名义下,向日本提供了大量美元贷款和援助,同时迫使日本在经济上对美国开放。
此外,美国还凭借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构筑起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多边经济体制,夯实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最终确立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在该体系解体之前,美国经常账户一直持续顺差,通过资本项目逆差输出美元。之后,则是通过经常项目逆差输出美元。可以说,美元的国际地位是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和私人资本流向新兴市场的反周期运动模式中被扶植起来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李宁公司国际化进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