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
专业自查报告模板
******专业
自 查 报 告
学院名称:
二〇一六年五月
1
目 录
第一部分 专业概
况???????????????????3
第二部分
自查情
况 ??????????????????42
学院****专业自查报告
第一部分 专业概况
(简单介绍专业举办的历史、培养定位、师资及设备条件、毕业生成绩等,800字以内)3
第二部分 自查情况
**专业自查情况表
4
5
篇二:北京林业大学自评报告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自评报告
北京林业大学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目 录
0 概
况 ........................................................................................................... 5
1 定位与目
标 ............................................................................................... 9
1.1办学定
位 ........................................................................................................... 9
1.1.1科学确立办学定位和发展目
标 ............................................................................ 9
1.1.2办学定位的确立依据合理,务
实求
远 .............................................................. 10
1.1.3以办学定位为依据制定发展规
划 ...................................................................... 13
1.2培养目
标 ......................................................................................................... 13
1.2.1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定位合
理,特色鲜
明 ...................................................... 13
1.2.2专业目标和标准确定合
理 .................................................................................. 14
1.3人才培养中心地
位 ......................................................................................... 15
1.3.1强化政策引
领 ...................................................................................................... 15
1.3.2建立保障措
施 ...................................................................................................... 16
1.3.3领导高度重
视 .............................................................................................(来
自:www.XIelw.Com 写 论文网:第二课堂
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自评报
告)......... 16
1.4 问题及改进措
施 ............................................................................................ 17
1.4.1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保障措施
不完
备 .............................................................. 17
2 师资队
伍 ................................................................................................. 19
2.1数量与结
构 ..................................................................................................... 19
2.1.1教师数量稳步增加,满足本科
教学基本需
要 .................................................. 19
2.1.2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合理,发展
态势良
好 .......................................................... 20
2.2教育教学水
平 ................................................................................................. 21
2.2.1教师专业水平高,总体教学能
力
强 .................................................................. 21
2.2.2师德建设措施得力,职业道德
水平
高 .............................................................. 22
2.3教师教学投
入 ................................................................................................. 23
2.3.1岗位目标明确,教学投入保障
机制比较健
全 .................................................. 23
2.3.2加大专项投入,积极开展教学
研究与改
革 ...................................................... 24
2.4教师发展与服
务 ............................................................................................. 25
2.4.1多措并举,提升教学能力和专
业水
平 .............................................................. 25
2.4.2优化教师成长环境,服务教师
职业发
展 .......................................................... 27
2.5问题及改进措
施 ............................................................................................. 28
2.5.1师资总量不足,存在结构性矛
盾 ...................................................................... 28
2.5.2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能力亟待
加
强 .................................................................. 31
2.5.3教学投入整体不足,存在重科
研轻教学问
题 .................................................. 32
3 教学资
源 ................................................................................................. 35
3.1教学经
费 ......................................................................................................... 35
3.1.1教学经费投入满足教学基本需
求 ...................................................................... 35
1
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自评报告
3.1.2教学经费支出稳步增
长 ...................................................................................... 35
3.1.3教学经费使用合理,效益明
显 .......................................................................... 36
3.2教学设
施 ......................................................................................................... 38
3.2.1资源配置倾斜教学,满足基本
办学条件要
求 .................................................. 38
3.2.2开放教学科研设施,促进学生
自主实
践 .......................................................... 40
3.2.3搭建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引导
学生自主学
习 .................................................. 41
3.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
案 ..................................................................................... 41
3.3.1专业建设目标明确,规划稳步
实
现 .................................................................. 41
3.3.2专业结构布局不断优化,专业
建设稳步推
进 .................................................. 41
3.3.3培养方案适时修订,规范执
行 .......................................................................... 42
3.4 课程资
源 ........................................................................................................ 43
3.4.1规划落实到位,建设成效明
显 .......................................................................... 43
3.4.2课程丰富,结构合理,满足需
求 ...................................................................... 44
3.4.3教材建设成效明显,选用规
范 .......................................................................... 45
3.5 社会资
源 ........................................................................................................ 45
3.5.1积极推进合作办学,成效显
著 ...........................................................
............... 45
3.5.2合作共建,丰富学校办学资
源 .......................................................................... 46
3.5.3拓展捐赠渠道,服务人才培
养 .......................................................................... 46
3.6问题及改进措
施 ............................................................................................. 47
3.6.1校园空间狭小,校舍面积不
足 .......................................................................... 47
3.6.2经费及资源获取渠道单一,教
学投入总量不
足 .............................................. 48
3.6.3专业群建设进展缓慢,课程与
教材建设动力不
足 .......................................... 50
4 培养过
程 ................................................................................................. 55
4.1教学改
革 ......................................................................................................... 55
4.1.1教学改革思路清晰,契合时代
要
求 .................................................................. 55
4.1.2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满
足学生需
要 ...................................................... 55
4.1.3教学及管理实现信息化,助力
效果明
显 .......................................................... 56
4.2课堂教
学 ......................................................................................................... 57
4.2.1教学大纲完备,执行规
范 .................................................................................. 57
4.2.2教学内容体现培养目标要求,
科研转化教学效果明
显 .................................. 57
4.2.3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引导学生
主动、有效学
习 .............................................. 58
4.2.4加强考试管理,推进考核方式
改
革 .................................................................. 59
4.3实践教
学 ......................................................................................................... 59
4.3.1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层次
分
明 .................................................................. 59
4.3.2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推进实验
室开
放 .............................................................. 60
4.3.3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有机结
合,成效显
著 ...................................................... 61
4.3.4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范,
质量较
好 .......................................................... 62
4.4第二课
堂 ......................................................................................................... 63 2
4.4.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完备,保障
措施得
力 .......................................................... 63
4.4.2校园文化与科技活动融合发
展,彰显特
色 ...................................................... 63
4.4.3国内外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
交
流 .................................................................. 64
4.5问题及改进措
施 ............................................................................................. 65
4.5.1教学改革实践效果不显
著 .................................................................................. 65
4.5.2实验室开放质量不高,不能完
全满足创新实践需
求 ...................................... 69
4.5.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机制不健
全 .......................................................................... 71
5 学生发
展 ................................................................................................. 74
5.1招生与生源情
况 ............................................................................................. 74
5.1.1招生规模稳定,总体生源质量
不断提
升 .......................................................... 74
5.1.2专业招生计划比较合理,特色
专业生源优势明
显 .......................................... 75
5.2学生指导与服
务 ............................................................................................. 76
5.2.1以学生为本,不断丰富工作内
涵 ...................................................................... 76
5.2.2学工队伍组织健全,条件保障
到
位 .................................................................. 78
5.2.3学生对指导与服务评价
高 .................................................................................. 79
5.3学风与学习效
果 ............................................................................................. 80
5.3.1学风建设系统有序,整体学习
氛围比较浓
厚 .................................................. 80
5.3.2学生学习效果明显,综合素质
协调发
展 .......................................................... 81
5.4就业与发
展 ..................................................................................................... 83
5.4.1毕业生就业率高,职业发展情
况良
好 .............................................................. 83
5.4.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较
高 .............................................................................. 84
5.5问题及改进措
施 ............................................................................................. 85
5.5.1部分专业生源质量不
高 ...................................................................................... 85
5.5.2学生自主学习动力不
足 ...........................................................
........................... 87
5.5.3针对创新创业的个性化指导不
够 ...................................................................... 90
6 质量保
障 ................................................................................................. 92
6.1教学质量保障体
系 ......................................................................................... 92
6.1.1标准比较完备,保障教学质量
稳步提
升 .......................................................... 92
6.1.2构建循环反馈、及时有效的质
量保障体
系 ...................................................... 93
6.1.3质量保障机构健全,制度比较
完
备 .................................................................. 93
6.1.4教学管理队伍结构合理、经验
丰
富 .................................................................. 95
6.2 质量监
控 ........................................................................................................ 95
6.2.1以评促建,管评结合,全面监
控教学质
量 ...................................................... 95
6.2.2管控得当,措施得力,质量监
控效果良
好 ...................................................... 96
6.3质量信息及利
用 ............................................................................................. 97
6.3.1定期采集数据,全面反映教学
基本状
态 .......................................................... 97
6.3.2深入分析、及时反馈质量信息
数
据 .................................................................. 98
6.3.3透明公开,及时发布年度质量
报
告 .................................................................. 99
3
篇三:第二课堂实施建议
关于开展第二课堂的几点思考
第二课堂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称之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第一课堂好比“规定动作”,第二课堂好比“自选动作”。从教学内容上看,第二课堂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需考试,但又是不可或缺。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
在我校开展好第二课堂具有重大和现实的意义:
(一) 贯彻“素质教育”方针的具体举措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主动发展,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第二课堂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高雅的业余爱好。
(二) 校园文化的重要领域 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丰富了教师和学生校园生活,有利于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和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 师生共同成长、个性发展的有效载体
“千校一面”,“千生一面”,学校的同质化倾向,均被认作是教育弊端,长期以来一直成为诟病。实践证明,我们的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个性的最强点和闪光点,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他个人的创造性和个性才能的道路。
实现教师和学生个性发展,必须改变那种破除缺乏生气的教和学模式,鼓励教师通过第二课堂,试验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理想象;提倡“异想天开”,允许“特立独行”。
(四) 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
课堂教学作为最基本、最普遍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教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众多学生进行同步教学,大大提高教学的组织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但是其难以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弊端也不容回避,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开展全方位有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
(五) 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教育需求已经成为居民最重要的消费需求之一。我国民间向来重视教育,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学早已成为社会风气。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以**同志为**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当前,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教育需求是什么,主要是对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为
多样教育的需求。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群众生活的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从来没有
像今天这样迫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我们应该提供给学生的教育服务。
(六) 学校转型后的发展任务
首先,政府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将使违规补课成为历史,我们将拥有比较充分的时间需要第二课堂活动的及时填充。
其次,校址的搬迁又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范围,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大幅提高将为我们提供更完善的硬件配套。
另外,随着学生绝对人数的减少,我校的师生比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将从日常繁重的教学任务中适当解脱。
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校将成为完全单纯意义上的初级中学,承担的是义务教育的基本任务,升学压力有所减轻,而单纯的升学率竞争中我校并无比较优势。
综上所述开展第二课堂,并搞出影响,创出品牌将是我校转型后的选择之一。
毋庸讳言,目前我校的第二课堂活动存在着责任主体模糊、师生重视不够、
保障机制缺乏、工作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要实现我校第二课堂工作的常态化(成为重要的日常工作)、规范化(通过制度建设和标准建设来逐步消除行为的随意性)、系统化(各个部门、教研组、年级部之间既明确分工又相互协作)继而品牌化(即第二课堂工作结出丰硕成果,并在区、市有较高美誉度和一定影响力),就必须拿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我建议:
(一) 明确一个主体
教研组是教师学习教育方针、政策和指示;研究教学大纲(如今改为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工作钻研教育理论和专业科学知识;总结、交流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经验的组织,作为学校开展第二课堂工作的主体责无旁贷。
(二) 强化两个意识
我们要强化宣传意识,大力宣传我校开展第二课堂工作中不断涌现的符合教育规律、满足群众要求、具有个性特色的新做法、新成果、新经验,以及积极探索、卓有成效的教师和学生代表,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扩大工作
影响,推动工作发展。
我们还要增强档案意识,把我们在开展第二课堂工作中的积累的各种原始资料保存好、整理好、利用好。
(三) 抓好三个环节
任何工作都包括计划、实施和总结三个相互关联、不可或缺的环节。 每学期初,教研组就需要谋划好第二课堂活动,形成包括辅导教师和学生组成,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形式,以及经费的预算和安全的预案等等详细的计划书;然后经过学校(部门)审核通过后,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两个积极性,按计划组织实施;最后将活动中取得成果、经验及时加以整理和总结。
(四) 坚持四个结合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一要坚持与各级各类评比、竞赛活动相结合,如青
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诗歌节吟诵比赛、英语风采大赛、中学生运动会、艺术展演活动等。二要坚持与学生社团建设相结合,如飞翔文学社等,根据新的学校发展规划,今后还要成立一些。三要坚持与教科研工作相结合,教研组要在开展课堂教学和教科研工作的同时推
进相应的第二课堂工作。四要坚持与学科特点相结合。如何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单单靠某一学科是无法完善的,这需要多学科、多方面的努力。
(五) 完善五项保障
一是把第二课堂作为日常的工作排入教学计划,排入学生课程表,为第二课堂提供必须的时间保证。二是要逐步建设、完善满足第二课堂需要的场馆,如实验室、图书室、练功房、绘画室、电脑机房、报告厅等,有条件还可以建立小发明车间、养殖培养温室等。是要加大相关师资的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教师自修和学校培养相结合等渠道,不断提高教师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意识、能力。四是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大对第二课堂工作的经费投入,规范预算、使用、决算的流程,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五是要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绩效考核等机制,引入有关第二课堂工作量计算、成果认定等相关内容,激励广大教师。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思考,恳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也但愿以此一陋砖引
出许多美玉来,谢谢~
附件1:他山之石
(一)回顾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从80年~91年这10年期间是辉煌十年,“第二课堂”搞得热火朝天、有声有色,教育采用哪些形式和方法能为学生所欢迎,七一中学通过实践感到,紧紧抓住 “第二课堂”这块阵地,是行之有效的一条措施,整个学校洋溢着喜气洋洋生动活泼的景象。
教学质量大幅上升,在静安区名列前茅,高三投考大学录取率达到
96%~97%,初三投考高中录取率达100%。法制教育、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授予全国“10面红旗”先进学校,获得社会各界人士好评,成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的重点中学。
(二)中山市板芙芙蓉学校始建于2003年,是一所集小学、初中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年奉献,争创品牌,目前已成为一所质量优良、特色鲜明和具有良好社会声誉的优质民办学校。
芙蓉学校自2008学年度起,一直以建设“合格+特色”的学校为办学目标,以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为教学宗旨,
经过一年多来的探索,芙蓉学校办学特色建设、学生特长培养已逐步成熟,成为一所被社会赞誉、受家长欢迎的优质民办学校。
每天的最后一节课,芙蓉学校学生活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书法、形体、武术、竖笛、篮球、足球等兴趣小组人头攒动,学生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本学期,学校将书法训练作为重点,主要由专职书法教师杨宝送负责,利用第二课堂时间对有一定书法功底的学生进行专业训练,如今,学生的毛笔书法作品已装裱在教学楼的每一个角落,成为芙蓉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所学校只有彰显了自己的特色,才会充满活力,才能不断进步~芙蓉学校将继续抓好第二课堂,让每一名学生学有所长、充满自信。
(三)早就听说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原马鞍山第八中学,以下简称附中)办学很有个性;2006年7月,这所中学凭借自己的办学特色跻身安徽省示范高中的行列。
安工大附中的特色在哪里,
附中的亮点:艺术、体育、科技三
花并开
——体育根深苗壮。她不仅是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而且在市、省中学生运动会乃至省运会上多次获得团体和个人金牌,并三次获得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的殊荣;2001年以来,共有55人被西安体院等本科院校录取并输送各级体育运动员230余人;尤为令人称奇的是,学校还建有高标准的特色体育馆——击剑馆,首届参训学员在二次全国性的比赛中摘取23枚金牌、10枚银牌和4枚铜牌。
——艺术教育花儿朵朵。高中每个年级均办有艺术班,并办起全校性的中学生舞蹈队、合唱队、管乐队、民乐队和中学生剧团;建起了陶艺室,开设了陶艺校本课程。2002—2008年,先后有340人被包括中国美院、上海音乐学院这样国内顶尖的艺术院校录取。学校列为省9所艺术教育试点校之一,还被评为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科技教育“一枝独秀”。学校开设了“机器人校本课程”,建立了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和工艺制造教室。近几年来,在省和全国性的机器人比赛中,附中先
后夺得多个奖项,
其中在全国性的赛事中,有6人获一等奖,12人获二等奖,7人获三等奖;初中学生江歌在第七届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中不仅夺得一等奖,取得参加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机器人大赛资格。 在附中,即使是一棵小草也让她享受应有的阳光
附中的学生进校后,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所接受的德智体美劳教育与同类学校无异,但最使他们幸福快乐的是,附中的课内外学习时间、空间特别丰富多彩。比如,初一年级学生,要上一门机器人校本课,初一和高一的学生要上陶艺校本课;初中有形体、写字课,今年又加了一门科技工艺制造课。
不仅如此,学生还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参加一二个学生社团。多年来,附中办的学生社团不下20个:管乐、舞蹈、民乐、戏剧、合唱、书法、文学、街舞、武术、围棋、机器人、动漫、小发明、博客、广播、电视??令人眼花缭乱。附中每年还有一个盛大的节日——校园科技文化节,节日跨时三个多月,活动项目众多。例如去年的
活动就有奇思妙想创意、手工制作、头脑风暴、书法美术比赛、科普讲座等,真可谓人人都是活动者,人人都是创造者。不仅如此,附中创办的艺术、机器人、击剑、体育等特色班在培养一批批选手,输送一批批高校新生的同时,也为学校育人环境提供了无价的资源。
虽然有的学生无法进入这些群体,但他们在附中的每一天看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这是活的教材,这是形象的教育,这是身边的“明星”,或许就是明天的我。难怪不少附中学生初中毕业后高中毕业后仍留念校园。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结~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是附中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理念的最大收获~ 在附中,几乎每位老师都体会到苦中多乐的滋味。
与其他中学一样,附中的老师也十分辛苦;但我们的眼中,他们的辛苦又多了几分内涵:其一,在常规教育之外,不少老师要分出相当的精力直接或间接投入特色教育;其二,附中创设的多元校园文化,对教师提出了更多的硬性和软性要求;其三,“创造适应学生的教育”目标对各个层面的老师无疑是一个全新
的挑战,甚至是“适者生存”的考验。一位校工与我们闲聊中说过这样的话:附中不给老师加压,但每个人都会自己有压力。
在压力之外,附中教师从多彩的教学生活和多元的教育收获中所得到的快乐似乎又多了几分:将一批批本来升学无望的学生送入高中送入大学是一份快乐,将一批批或基础得到提高,或专长得到发挥,或潜能得到发掘,学有专长的学生送入不同类型的学校,是一份快乐;与那些暂无升学竞争压力但一直觉得自己在附中是快乐的学生在一起,也分享了一份快乐;而在繁忙的教学中,尽可能地个性化地生活,自由地发挥一技特长,从事自己喜爱的创造,更是一份快乐。
我们在附中先后接触了50多位老师,其中大多为中青年老师。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看不到所谓的职业倦怠、压抑郁闷、困惑迷茫,几乎每一位老师的脸上都写满了自信、执着和快乐。每一位老师都谦和、温情地和我们谈到对学校办学理念的认同、谈自己的教学追求和收获。我们离开附中多日,脑海里
总是抹不掉一位位老师的影子:与学生网上交流物理教学体会,向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听的歌的青年教师;将届“天命之年”却随口唱出时下最流行的通俗歌曲的校领导;虽教语文课,但却为编排话剧《杨白劳》与学生度过了好多时间的女教师;在校网上开设“裴老师信箱”和学生无话不谈的老师;在三个班运用不同教案,把
浅谈地方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构建
浅谈地方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构建
摘要:高校的第二课堂不是第一课堂的补充,与第一课堂一样在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同等重要,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详细的阐述了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工作目标、设计理念、主要内容以及可供其他学校参考的经验和成效。
关键词:高校 第二课堂 育人体系
第二课堂活动是相对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而言,是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更加重视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够拓展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帮助高校学生在独立实践中获取课堂以外的知识,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西安文理学院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统一部署,整体规划,加大投入,精心设计,构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把第二课堂活动融入整个人才培养模式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和大力支持。
1 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工作目标和设计理念
1.1 工作目标
第二课堂是实践能力培养,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潜能激发,人格塑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的作用相比第一课堂更加突出。第二课堂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扩展,更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环节,其培养育人的作用不是第一课堂所能替代的。我们力求实现在“两个课堂”的相互协调与积极配合下,共同携手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强烈社会责任感、重视实践与创新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1.2 设计理念
1.2.1 构建完整体系,第一、第二课堂和谐发展。学校试图解决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两张皮”的脱节现象,建立健全管理和激励机制,完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培养综合型人才的作用,研究和探索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理论教学相互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2.2 以育人为宗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第二课堂活动设计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旨在纠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素质,合作能力,适应能力,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敬业精神等培养的偏见。
1.2.3 创设灵活机制,坚持目标导向。第二课堂活动凭借组织机制灵活的优势,适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容易激发不同兴趣学生的热情参与。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与社会主流文化、学生成长成才相一致,具有明确的导向目标。
1.2.4 以学生为中心,搭建青春舞台。第二课堂活动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参加的活动项目,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反映出第二课堂活动的驱动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驱动的统一。
2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过程
2.1 主要内容
学校制定了《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学分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第二课堂活动成果奖励和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和相关配套方案,由六大系列活动构成的
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得以构建,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实施学分制管理。该体系包括学术科技创新、学科竞赛、读书阅览、文体活动、技能拓展、社会实践等六大类。
2.2 实施过程
2006年,学校通过召开“学风建设”和“实践教学”两个专题会议,明确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校发展中的突出地位。2007年,学校第二次团(学)代会上又明确提出:切实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构建惠及每一位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自2007年起,校团委着手起草《实施办法》,并在部分学院试行,2008年9月起在全校本科生中全面推行了第二课堂学分制。2009年9月,校团委又印制了《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学分认定手册》(即大学生素质拓展手册)。至今,学校已连续组织第二课堂学分认定8次,奖励省部级以上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成果7次。
3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成效和经验
3.1 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得以彰显
第二课堂活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锻炼能力,体验生活与社会,领悟人生道理。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发展特长、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重要平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学生处、团委和其他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各学院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浓郁的氛围。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在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得到训练和适应,他们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测试,巩固和深化,了解了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当前社会的竞争形势和就业需要,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人的转变。
3.2 以学生为本的育人思想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得以树立
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自愿,通用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丰富多彩的活动竞相开展。学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紧密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社会生活的关注焦点,开展真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需要的各项活动,真正符合学校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在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中,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在年龄、专业、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上的特点,以认识、普及、参与、提高为主线,不断创新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不仅结合学生在人际交往、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学术科研上的实际,又强调学生蕴籍感情、发展个性、人文关怀,闲暇愉悦、形成自觉参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活动氛围。 3.3 立体第二课堂活动阵地和平台得以建立
学校精心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形成了立体多层次的活动平台。一是每年组队参加国家和省部级举办的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如数学建模、“挑战杯”、英语演讲、化学实验、艺术展演等;二是连续十三年举办的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艺术节”和“文理大讲堂”为主渠道的第二课堂系列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实践创新氛围;三是打造“一院一品”活动特色,支持学院围绕学科和专业特点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展示活动;四是构建惠及每一位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第二课堂学分制的引导下,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参与率直线上升,2012学年达95%,其中一、二年级达100%。异彩纷呈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院营造了浓郁的文化、科技、艺术氛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3.4 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高层次成果不断涌现
随着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不断完善,该校学生在国家级和省部级竞赛活动中高层次成果不断涌现。近三年来,在科技、学术、体育、文艺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80项375人次,省部级328项925人次。其中:“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竞赛中获国家三等奖;数学
建模获全国比赛一等奖;社会实践活动获全国先进单位;在陕西省第三届艺术展演活动中,共计获得26个奖项,多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生的作品《送你一个长安》荣获教育部一等奖,《映山红》荣获舞蹈类集体舞一等奖。在陕西省第二十三届“校园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上,该校学生作品《梦?香君》荣获舞蹈类三等奖、艺术学院陈磊荣获歌手大赛第1名。
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二课堂活动育人体系的构建,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符合国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微观层面看,满足该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学校党委在指导思想,政策设计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大力支持是第二课堂体系得以构建的关键;各有关部门的具体实施和不断完善是顺利开展第二课堂工作的重要保证。虽然,我们在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是,我们知道第二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重在发挥好与第一课堂的融合作用,不断完善其最佳的育人功能,使大学生健康成长,终身效益。我们要鼓起勇气,开拓进取,进一步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潜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携手第一课堂,完成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丁艳.英语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
[2]谢静.高职教育中的英语第二课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9).
[3]丁艳.英语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
作者简介:成瑶(1979-),女,山西吕梁人,硕士,西安文理学院校团委书记,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浅谈地方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构建[权威资料]
浅谈地方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构建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高校的第二课堂不是第一课堂的补充,与第一课堂一样在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同等重要,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详细的阐述了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工作目标、设计理念、主要内容以及可供其他学校参考的经验和成效。
关键词:高校 第二课堂 育人体系
第二课堂活动是相对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而言,是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更加重视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够拓展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效帮助高校学生在独立实践中获取课堂以外的知识,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西安文理学院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统一部署,整体规划,加大投入,精心设计,构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把第二课堂活动融入整个人才培养模式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和大力支持。
1 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工作目标和设计理念
1.1 工作目标
第二课堂是实践能力培养,素质拓展的重要载体,在潜能激发,人格塑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的作用相比第一课堂更加突出。第二课堂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扩展,更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环节,其培养育人的作用不是第一课堂所能替代的。我们力求实现在“两个课
堂”的相互协调与积极配合下,共同携手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强烈社会责任感、重视实践与创新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1.2 设计理念
1.2.1 构建完整体系,第一、第二课堂和谐发展。学校试图解决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两张皮”的脱节现象,建立健全管理和激励机制,完善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培养综合型人才的作用,研究和探索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理论教学相互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2.2 以育人为宗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第二课堂活动设计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旨在纠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素质,合作能力,适应能力,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敬业精神等培养的偏见。
1.2.3 创设灵活机制,坚持目标导向。第二课堂活动凭借组织机制灵活的优势,适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容易激发不同兴趣学生的热情参与。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与社会主流文化、学生成长成才相一致,具有明确的导向目标。
1.2.4 以学生为中心,搭建青春舞台。第二课堂活动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参加的活动项目,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反映出第二课堂活动的驱动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驱动的统一。
2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过程
2.1 主要内容
学校制定了《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学分制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第二课堂活动成果奖励和指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和相关配套方案,由六大系列
活动构成的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得以构建,第二课堂活动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实施学分制管理。该体系包括学术科技创新、学科竞赛、读书阅览、文体活动、技能拓展、社会实践等六大类。
2.2 实施过程
2006年,学校通过召开“学风建设”和“实践教学”两个专题会议,明确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校发展中的突出地位。2007年,学校第二次团(学)代会上又明确提出:切实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构建惠及每一位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自2007年起,校团委着手起草《实施办法》,并在部分学院试行,2008年9月起在全校本科生中全面推行了第二课堂学分制。2009年9月,校团委又印制了《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学分认定手册》(即大学生素质拓展手册)。至今,学校已连续组织第二课堂学分认定8次,奖励省部级以上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成果7次。
3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成效和经验
3.1 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得以彰显
第二课堂活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锻炼能力,体验生活与社会,领悟人生道理。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大学生提供了发展特长、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重要平台。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学生处、团委和其他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各学院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浓郁的氛围。通过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构建,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在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得到训练和适应,他们对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测试,巩固和深化,了解了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当前社会的竞争形势和就业需要,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会人的转变。
3.2 以学生为本的育人思想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得以树立
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自愿,通用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让丰富多彩的活动竞相开展。学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紧密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社会生活的关注焦点,开展真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需要的各项活动,真正符合学校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在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中,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在年龄、专业、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上的特点,以认识、普及、参与、提高为主线,不断创新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不仅结合学生在人际交往、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学术科研上的实际,又强调学生蕴籍感情、发展个性、人文关怀,闲暇愉悦、形成自觉参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活动氛围。 3.3 立体第二课堂活动阵地和平台得以建立
学校精心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形成了立体多层次的活动平台。一是每年组队参加国家和省部级举办的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如数学建模、“挑战杯”、英语演讲、化学实验、艺术展演等;二是连续十三年举办的以“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大学生艺术节”和“文理大讲堂”为主渠道的第二课堂系列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实践创新氛围;三是打造“一院一品”活动特色,支持学院围绕学科和专业特点开展学生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展示活动;四是构建惠及每一位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第二课堂学分制的引导下,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参与率直线上升,2012学年达95%,其中一、二年级达100%。异彩纷呈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院营造了浓郁的文化、科技、艺术氛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3.4 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高层次成果不断涌现
随着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不断完善,该校学生在国家级和省部级竞赛活动中高层次成果不断涌现。近三年来,在科技、学术、体育、文艺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80项375人次,省部级328项925人次。其中:“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竞赛中获国家三等奖;数学建模获全国比赛一等奖;社会实践活动获全国先进单位;在陕西省第三届艺术展演活动中,共计获得26个奖项,多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学生的作品《送你一个长安》荣获教育部一等奖,《映山红》荣获舞蹈类集体舞一等奖。在陕西省第二十三届“校园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上,该校学生作品《梦?香君》荣获舞蹈类三等奖、艺术学院陈磊荣获歌手大赛第1名。
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二课堂活动育人体系的构建,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符合国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微观层面看,满足该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几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学校党委在指导思想,政策设计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大力支持是第二课堂体系得以构建的关键;各有关部门的具体实施和不断完善是顺利开展第二课堂工作的重要保证。虽然,我们在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是,我们知道第二课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重在发挥好与第一课堂的融合作用,不断完善其最佳的育人功能,使大学生健康成长,终身效益。我们要鼓起勇气,开拓进取,进一步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潜力,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携手第一课堂,完成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1]丁艳.英语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
[2]谢静.高职教育中的英语第二课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9).
[3]丁艳.英语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3).
作者简介:成瑶(1979-),女,山西吕梁人,硕士,西安文理学院校团委书记,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档资料:浅谈地方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构建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大力推进金融行业职业认证教育的发展 基于离职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反思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中高衔接电算化会计理实一体化课程标准开发的思考 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情况研究 “行动导向法”在高职机械AutoCAD教学中的实践与体会 陕西省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口腔综合模拟系统的维护及故障排除方法 浅谈iPad在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学院动漫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研究 面向高职教育《电工学》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改革及优化初探 基于物联网的居家养老电动智能床及健康监控系统的研制 秸秆沼气制取管
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word】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模式建设刍议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模式建设刍
议
教海拾贝JIAOHAISHIBE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模式建设刍议
口谢美清许燕
摘要: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指学校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后,组织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各种英语学习活动,构建或模拟真实的目的话语境它与一课堂教学相
互补充,相互渗透,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但传统的第二课堂模式形式单一,内容空洞,缺乏专业
的指导和管理,活动的组织存在着随意性和盲目性,所以建设实效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已迫在
眉睫.
关键词:学英语:多元化体系:目的语环境
作者简介:谢美清(1977一),女,江西吉安人,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许
燕(1977-),女,江西吉安人,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
号:1001—7518(2010)l7—0040—02
“语言学习”是指通过第一课堂教学的有意识
学习逐步了解熟悉所学语言的特征和规则.再通过
实际运用和不断的操练使语育学习自动转化成语
言习得,既通过学习,运用,进而掌握之…语青不仅
要求课堂上的输入过程.还需要课外第二课堂的输
出过程.因为语言是交流的T具.语青的学习与习
得就是为了与社会进行顺利地沟通和交流,如何让
英语学习者在母语的环境下学习第二语言.闰内外
许多语言家从母语习得的过程中总结了适合第二
语言习得的方法——交际法交际法是指通过语言
交际获得某种语言能力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特征
有:一切以交际为中心.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n我
习得某种语言的能力:尽量再现交际的真实的情
景,即语言环境及任务必须具有真实性:忽略错误
知识点的出现.以减缓语言学习者的焦虑及恐惧
美国着名学者Robertw.blair认为.只要学习外语的
人沉浸在丰实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
就会达到最有效的外语学习效果同内胡壮麟教授
也指出,在中国外语环境下学英语.准能模拟或构
建接触和使用外语的环境(即建设第二课堂环境)
上下工夫.谁就能获得很好的效果..『21因此.作为第
一
课堂必要延伸和有效补充的第二课堂建设在不
断地改革发展但是.这种改革均是单一地在网络
环境下进行.建设模式过于简单和零乱.缺乏系统
性,整体性和实效性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
体系建设研究能很好地弥补这种不足去适应新形
式的需求.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是整个教学体
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现在的大学对公共科目都
实行大班上课制.学时少.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机
会少之又少.所以.对大学英语这门以实践为主的
学科.第二课堂显得尤为重要大学英语第二课堂
的重要性可从国家教育2004年颁发的《大学英语
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得到求证.《教学要求》指
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使他们
今后在工作中和社会交际巾能力用英语有效地进
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过经济发展和闻际交
流的需要I3j
40职教论坛/2010.17
一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的概念
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是指突破传统的第二课
堂模式,建立一种以网络,调频广播,视昕材料为基
础的各种活动的综合与循环..它可使那些要求掌握
的英语知识.语义化得到不断的循环出现.从而
在多元化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得到实践和强化建设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其实就是建设英语
语青学习的自然语言环境.让学者在接近于目的语
的语境中去构建自已所需的及所感兴趣的知识
二,建设大学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的必要性
当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形式单一,内容
空洞,徒有形式,缺乏专业的指导和管理.课外活动
组织存在着随意性,散漫性,和盲目性.缺乏系统性
和实用性.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建设能为
学生完整地构建,模拟一个立体式的,真实的或接
近于真实的目的语语境.能有效与第一课堂教学相
互渗透和补充..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突破了教
学内容和教学时空的局限性.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内
容丰富多彩,语境真实,轻松自由的语言学习环境.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能给学生提供大量
的.循环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巩同
所学的知识.同时.在真实或拟真实的目的语环境
中利用全方位的信息去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众
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没有深厚的文化
底蕴是不可能把一门语言精通的..
(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建设突破
了传统的,纯基于网络基础上单一模式.大学英语
第二课堂建设就是为学生建设一个轻松,自由,学
习内容和方式多样性的学习环境.从而学生能够在
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去构建自己所感兴趣的知识内
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建设综合地,全
方位地运用了网络,校同英语调频广播,英语书刊
报纸和英语学习社团活动等方各面的资源去创造
适合各类学生群体的英语学习环境
(j)大学英语作为大学里的公共科目.基本上
是大班制上课所以班级人数多.课时又有限.多数
学生几乎没机会在课堂上练习口语.表达思想开
辟第二课堂.让广大英语学习者拥有更广阔的舞台
去充实自己:再则.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
的建设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建立良
好的人际关系.促进英语学习.
三,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建设模式
为了能有效地在实际教学中促进大学英语多
元化体系的建设与研究.本人以井冈山大学2009
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为调查研究对象.创设内容丰
富的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并坚持跟踪调查与督促
活动的开展,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以下模式为最
具有实践性与操作性.
(一)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同时指派几个对网络
感兴趣的学生参与搜索及编辑资料.并公开发表在
博客上博客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信息,也为
师生问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教师或博客负责的
学生可通过网络搜索那些具有学习意义的电影,英
语新闻,英语歌曲,名人名言,以及与读写课文相关
的英语文化背景分门别类地发表到博客上比如,
西方同家的婚姻文化,餐饮文化,宗教文化,经济文
化和社会制度如此以来.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
课文内容相关知识在新课文导入时.学生就能畅
谈他们所了解的课文背景知识.也就能活跃课堂气
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自信,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
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师或学生也可在博
客上发表自己的日记或其它作品.教师也可通过博
客进行网络辅导.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
(二)充分利用调频广播,建立空中英语广播
站每天5:30—6:O0为校园英语广播时间,在此时
间段.负责此部门的学生播放校同英语新闻(南学
生自己翻译的校园新闻)或学生的投稿,英文歌曲,
电影剪辑,诗歌朗诵或两方国家领导的演说辞.
()印发与教材相配套的辅助教材.第二课堂
学习的主要特点就是突破了时间-9空间的局限性
最大可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性学生能随时携带
辅助教材在身边.随时学习.而不会像其它学习方
式.使学生受到空间和时间的约束对于辅助教材的
内容.可分为三大版块: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所主修
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比如.体育专业的学生.就给
他们补充一些与体育相关的词汇:主修经融专业的
学生就给补充经融商务方面的英语词汇.这也能更
好地促进双语教学.使用频率较高的四,六级积极词
汇和常用短语.与精读课文内容相关的西方国家文
化这样的话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就会更广阔
(四)成立英语角及影视部.英语角及影视材料
的播放是各高校传统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英语角
为学生提供了实践英语的机会.也为校园内学友间
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通过观
看电影或其它影视资源,可让学生练习配音,模仿
表演.这可让学生对电影里地道的英语口音,日常
用语及风土人情具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影视故
事中的文化背景及优美的英语口音可极大地提高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五)组织每年一度的外语文化艺术节教师努
力去调动学生组织活动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
他们的自主性和组织能力负责大学英语第二课堂
教学的教师及#t-语协会各部门负责的学生应在校
园内举办每年一度的全校性外语文化艺术节其内
容可为:英语听力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与留学
JIAOHAI$HIBEI教海拾贝
生的联谊晚会.英语小品戏剧表演,英美诗歌朗读
比赛.英语歌咏比赛.英语夏令营活动.
四.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建设研究的
效果及意义
(一)有效地改善了第一课堂的教学效果.在学
生预习新学习任务前.他们可在英语科任教师的博
客上轻松地查找所需的资料.为课堂上的学习任务
做好准备再则.第二课堂多元化活动为学生了大
量的循环式学习英语的机会.让学生在业余时间用
英语进行口语训练.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的流利
度,准确度,学生的创新,合作及沟通能力也得到了
改善.对英语语言文化的领悟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如此以来.学生就能很好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与
教师配合完成教学过程.也很好的活跃了课堂气
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而与第一课堂教
学形成了互益的补充根据研究调查.参与实验的
两个班级的学生多数参与了多种第二课堂活动.所
以英语学习氛同浓于其余班级.教师上课也感觉更
轻松.更愉悦
(二)促进,推动了’学校的双语教学改革.井冈
山大学从2008年开始就逐渐地在各个院系开展双
语教学.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组织双语教学的广大
教师发现许多学生很难与教师进行英语交流沟通
通过将近一年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众多学生提高
了自己的表达:通过大学英语辅助教材.学生也掌
握了与他们主修专业相关的英语词汇及专业术语
的英语的表达.这明显减少了双语教学的障碍,促进
了双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及自主学习
性经过一年多的地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实践.学生
在第二课堂活动中通过循环的,立体式的英语实
践.比如.影视资料,网络博客和辅助教材都能很好
地给学生一个接触英语文化的平台学生根据自己
的需要.构建自己的英语知识这既提高了学生英
语文化意识又增强T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了能力和
自主学习性
五,结语
第二课堂作为对英语教学的一种补充和延伸.
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了
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dz为教师在如何培养学
生运用语言能力方面提供了探索教学规律和策略
的机会.建设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多元化体系可使大
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有章可循.也能丰富大
学校园文化.营造很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它促进了
英语语言与大学生主修专业的整合.为双语教学提
供了英语基础今后在英语过程中.广大教师应积
极推广第--~3g堂英语教学的活动.推动第一课堂教
学.促进大学英语教学及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柬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一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34,35.
【2】胡壮麟.论中国的双语教育【J】.中国外语教育,2004(2)
『3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1.上海:上海外语
教学出版社.2004(6).
『4】潘雯亮.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的探索….安徽工业大学
(社会哲学版),2005(1).
责任编辑何颖萍
职教论坛/2OLO.1741
浅谈地方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构建_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
职业教育
浅谈地方高校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构建
——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
(西安文理学院校团委)成瑶
摘要:高校的第二课堂不是第一课堂的补充,与第一课堂一样在 应用型复合人才。
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同等重要,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 文1.2 设计理念 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详细的阐述了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工 作1.2.1 构建完整体系,第一、第二课堂和谐发展。学校 目标、设计理念、主要内容以及可供其他学校参考的经验和成效。 试图解决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两张皮”的 关键词:高校 第二课堂 育人体系 脱节现象,建立健全管理和激励机制,完善第二课堂活动 第二课堂活动是相对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而言,是第 体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培养综合型人才的作用,研究和 一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更加重视学生参与各种课外活动 探索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理论教学相互结合的人才 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够拓展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有 培养模式。 效帮助高校学生在独立实践中获取课堂以外的知识,是全 1.2.2 以育人为宗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第二 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西安文理学院是一所新 课堂活动设计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培 建地方本科高校,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 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 功能,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统一部 调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旨在 署,整体规划,加大投入,精心设计,构建了富有自身特色 纠正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 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把第二课堂活动融入整个人才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人文素质,合作能力,适应能力,管理能 模式之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 力,自我控制能力,敬业精神等培养的偏见。 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 1.2.3 创设灵活机制,坚持目标导向。第二课堂活动凭 认同和大力支持。 借组织机制灵活的优势,适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容易激发
不同兴趣学生的热情参与。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与社会主流 1 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工作目标和设计理念
文化、学生成长成才相一致,具有明确的导向目标。 1,1 工作目标 第二课堂是实践能力培养,素质拓展
的重要载体,在 1.2.4 以学生为中心,搭建青春舞台。第二课堂活动以 潜能激发,人格塑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的作用相比 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导向,使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 第一课堂更加突出。第二课堂不仅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 参加的活动项目,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和扩展,更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任务的重要环节,其培养 反映出第二课堂活动的驱动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 育人的作用不是第一课堂所能替代的。我们力求实现在 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驱动的统一。 “两个课堂”的相互协调与积极配合下,共同携手培养出具 2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过程 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强烈社会责任感、重视实践与创新的 2.1 主要内容
(上接第 252 页)
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艺术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的办学特征。当这些特色成果渗透落实到学校的各个方面
后,最终必将形成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 要学会转换思想,在传统就业道路的基础上另辟新
?独特风貌。而这必将既是我们所追求的办学特色,更是我 径,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市场的人才需要。在
们自身所拥有的恒久的文化魅力。 传统的就业观念中,音乐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是在高等和
注释: 中等学校、文艺团体以及影视娱乐单位,从事音乐方向的
?岳雷:《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就业与教改的思考》,《重庆 工作。但是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音乐专业人才的就业形 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4 期。 势也同样不是很乐观。?在就业方向的选择上,应该放宽 ?瞿晓勇:《对高师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 眼界,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音乐人才, 载《新西部》,2011 年第 32 期。在音乐发展道路上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和一席之 参考文献:
地。?企事业单位同样需要复合型的音乐人才。当前的企 [1]由健论体育与艺术双.向融合的文化内涵J].艺术教育,[2005
(5):158. 业发展讲求的是人文关怀,在企业发展的同时,更注重企
[2]杨健“. 一专多能”与“多能一专”———试论音乐表演与音乐学 专业文化的宣传,具有很高的综合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复合 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12). 型的音乐人才,在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建设上,就有着 [3]李名梁,陈士俊.大学办学特色研究述评J].中国地质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非常重要的作用。 版),2005(4). 办学特色决非一朝一夕“自贴”或“被贴”的标签,也 [4]瞿晓勇对高师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 新西不是一时广告宣传和媒体炒作的产物,更不是学校面临生 部,2011(32).
存危机时可呼之即来的“救命稻草”。它是学校发展历程中 作者简介:张坚1982-::,女,陕西西安人,西安体育学院体育艺 术沉淀下来的科学的发展方式和社会认可的、独特的、优良 系讲师,研究方向:声乐理论研究及演唱。
253
职业教育
学校制定了《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学分制实施办 学校精心3.3 立体第二课堂活动阵地和平台得以建立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第二课堂活动成果奖励和指 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形成了立体多层次的活 导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和相关配套方案,由六大系列活 动平台。一是每年组队参加国家和省部级举办的各类大学 动构成的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得以构建,第 生竞赛活动,如数学建模、“挑战杯”、英语演讲、化学实验、 二课堂活动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框架,实施学分制管 艺术展演等;二是连续十三年举办的以“大学生科技文化 理。该体系包括学术科技创新、学科竞赛、读书阅览、文体 节”、“大学生艺术节”和“文理大讲堂”为主渠道的第二课 堂活动、技能拓展、社会实践等六大类。 系列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实践创新氛围;三是打造“一院 一品”
活动特色,支持学院围绕学科和专业特点开展学生 素质教2.2 实施过程
育和专业技能展示活动;四是构建惠及每一位学生 的校园2006 年,学校通过召开“学风建设”和“实践教学”两
个专题会议,明确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校 文化活动体系,支持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小型 多样的校发展中的突出地位。2007 年,学校第二次团(学)代会上又 园文化活动。在第二课堂学分制的引导下,学生 在校园文化明确提出:切实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构建 活动中的参与率直线上升,2012 学年达 95%, 其中一、二年惠及每一位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体系。自 2007 年起,校团级达 100%。异彩纷呈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 院营造了浓郁委着手起草《实施办法》,并在部分学院试行,2008 年 9 月 的文化、科技、艺术氛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 荣的喜人景象。 起在全校本科生中全面推行了第二课堂学分制。2009 年 3.4 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高层次成果不断涌现 随9 月,校团委又印制了《第二课堂实践与创新活动学分认 着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不断完善,该校学生在国家 定手册》(即大学生素质拓展手册)。至今,学校已连续组织 级和省部级竞赛活动中高层次成果不断涌现。近三年来, 第二课堂学分认定 8 次,奖励省部级以上第二课堂实践与 在科技、学术、体育、文艺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 180 项 创新成果 7 次。 375 人次,省部级 328 项 925 人次。其中:“挑战杯”大学生 课
3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的成效和经验 外科技学术竞赛中获国家三等奖;数学建模获全国比赛
3.1 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得以彰显 一等奖;社会实践活动获全国先进单位;在陕西省第三届 艺
第二课堂活动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 术展演活动中,共计获得 26 个奖项,多名教师获得“优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锻炼能力,体验生活与社会,领悟人 秀指导教师”称号,学生的作品《送你一个长安》荣获教育 生道理。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大学生提 部一等奖,《映山红》荣获舞蹈类集体舞一等奖。在陕西省 供了发展特长、施展才华、锻炼能力的重要平台。学校领导 第二十三届“校园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上,该校学生作 高度重视,教学、科研、学生处、团委和其他职能部门积极 品《梦?香君》荣获舞蹈类三等奖、艺术学院陈磊荣获歌手 配合,各学院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第二课堂 大赛第 1 名。
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浓郁的氛围。通过第二课堂活 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第二课堂活动育人体系的构 动体系的构建,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在人际关系、工 建,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符合国家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微 作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得到训练和适应,他们对课堂上 观层面看,满足该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几年的实践经 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了测试,巩固和深化,了解了社会对 验表明:学校党委在指导思想,政策设计和资源配置方面 人才素质的需求,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和能力结构,以适 的大力支持是第二课堂体系得以构建的关键;各有关部门 应当前社会的竞争形势和就业需要,顺利完成从学校到社 的具体实施和不断完善是顺利开展第二课堂工作的重要 会人的转变。 保证。虽然,我们在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方面进行了积
极的探索和实践,但是,我们知道第二课堂是一个复杂的 3.2 以学生为本的育人思想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得以
系统工程,重在发挥好与第一课堂的融合作用,不断完善 树立
其最佳的育人功能,使大学生健康成长,终身效益。我们要 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自愿,通
用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
的主体意识,满足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鼓起勇气,开拓进取,进一步挖掘第二课堂的育人潜力,充 让丰富多彩的活动竞相开展。学校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紧 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携手第一课堂,完成培养高 素密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和社会生活的关注焦点,开展 质应用型人才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真正满足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需要的各项
[1]丁艳.英语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 信息,2008[(33). 活动,真正符合学校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在第二课堂活
[2]谢静高职教育中的英.语第二课堂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动设计中,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在年 (09). 龄、专业、兴趣爱好、知识结构上的特点,以认识、普及、参 [3]丁艳.英语第二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 信息,2008[(33). 与、提高为主线,不断创新第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不仅结 作者简介:成瑶1979-::,女,山西吕梁人,硕士,西安文理学院 校团合学生在人际交往、社会实践、能力锻炼、学术科研上的实 委书记,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际,又强调学生蕴籍感情、发展个性、人文关怀,闲暇愉悦、
形成自觉参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活动氛围。
254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自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