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在明朝做过官吗
没有,刚考完秀才,还没机会做官。
范文程(1597年-1666年),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人。
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
范文程少好读书,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在沈阳县学考取了秀才,时年18岁。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八旗军攻下抚顺,范文程与兄范文寀主动求见努尔哈赤,成为清朝开国元勋之一。
清太宗时期,他深受倚赖, 凡讨伐明朝的策略、策反明朝官员、进攻朝鲜、抚定蒙古、国家制度的建设等等,他都参与决策。
康熙五年(1666年),范文程去世,终年70岁。
康熙亲撰祭文,赐葬于怀柔县之红螺山。
康熙皇帝亲笔书写"元辅高风"四个字,作为对他的最高评价。
谁能找到康熙写的《忆赫舍里氏诗四首》?重重有赏。
大行皇后秀钟华阀,德备壶信,克孝克慈。
顷者正位翟愉,甫承册命,遂婴笃疾,莫挽徽音。
时属新秋,候当阑暑,惊璇霄之月坠,伤碧落之星沈。
物在人亡,睹遗褂而雪涕;庭虚昼永,经垂幕以怆怀。
悲从中来,不能自己,握管言情,聊抒痛悼。
月掩椒宫叹别离,伤怀始觉夜虫悲。
泪添雨点千行下,情割秋光百虑随。
雁断衡阳声已绝,鱼沉沧海信难期。
繁忧莫解衷肠梦,惆怅销魂忆昔时。
交颐泪洒夕阳红,徒把愁眉向镜中。
露冷瑶阶曾寂寞,烟塞碧树恨西东。
旧诗咏尽难回首,新月生来枉照空。
弯影天涯无信息,断弦声在未央宫。
淅沥动秋声,中心郁不平。
离愁逢叶落,别恨怨蛩鸣。
寂寂瑶斋隔,沉沉碧海横。
玉琴哀响辍,宵殿痛惨更。
音容悲渐远,涕泪为谁流。
女德光千禩,坤贞应九州。
凉风销夜烛,人影散琼楼。
叹此平生苦,频经无限愁。
范文程的墓在哪,老要在他墓上拉几泡屎
范文程是清初一代重臣,他也是汉官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人,在“满官”、“汉官”矛盾尖锐的满清朝廷,范文程历经4朝,在皇权更迭的血雨腥风中,始终稳居“大清第一文臣”之位。
范文程,字宪斗,号辉,出身于名门仕宦家庭。
天命三年(1618年),清太祖努尔哈赤攻陷抚顺,范文程“仗剑谒军门”,参加了后金政权。
清太宗时期,范文程是主要谋士之一,深受清太宗皇太极的倚重,凡是涉及社稷安危的大计,范文程无不参与其中,范文程对清朝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范文程是皇太极最看重的谋臣,难免招致摄政王多尔衮的诸多猜忌。
顺治五年(1648年),摄政王多尔衮命令范文程等人删改《太祖实录》,范文程知道此事关系重大,一旦政局有所变动,就可能招致杀头之祸,于是他以养病为由,闭门不出。
与此同时他还把自己撰写的所有文件的草稿统统焚毁了,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避免“功高震主”,以求“安身避祸”。
顺治十一年(1654年)八月,顺治帝特加封范文程为少保兼太子太保。
但范文程深知伴君如伴虎,于是选择了急流勇退,以体弱多病为由请求“退休”。
顺治帝婉言慰勉,无奈范文程去意已决。
范文程“退休”之后,只是与亲朋好友种种花草树木,写写诗词歌赋,教教学生,再也没有过问政事。
康熙五年(1666年)八月,一代谋臣范文程病逝,终年70岁。
康熙帝亲撰祭文,并赐葬于怀柔县的红螺山,立碑以纪其功绩。
范文程一生历经大清三朝四世,始终稳坐“大清第一文臣”的位置,功绩堪比西汉的张良、大明朝的刘伯温,范文程面对各种复杂的形势,做到了识大体、顾大局,言所当言,为所当为,最后和张良一样,功成身退。
康熙五年丙辰岁是公元那一年
第一:鬼谷子鬼谷子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一个传奇人物,甚至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奇人。
不仅他出名,连他帐下的弟子:苏秦,张仪,孙膑,庞涓,也是历史上相当有名的人物。
据说他们当时将战国七雄搅了个翻天覆地,能耐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鬼谷子,战国著名道家,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的著作。
《鬼谷子》,又名《捭阖策》。
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
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
《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转丸、胠乱)失传。
(一说二十一篇,一说十七篇) 纵横家(以《鬼谷子》为代表)的哲学观,深受《老子》哲学的影响。
纵横家的道家思想体现在其纵横“裨阖”的社会活动之中;纵横策士们在道家思想的指导下,力求“变动阴阳”,从而达到“柔弱胜刚强”的目的。
《鬼谷子》作为纵横家游说经验的总结,它融会了鬼谷子毕生学术研究的精华,其价值是不言自明的。
该书作为纵横家的代表著作,为后世了解纵横家与道家的思想提供了不少的参考。
第二: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第三:姜子牙: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人。
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武官名),称“太公望”,俗称太公,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 。
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建立了800年周朝,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纣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
第四:张良张良(约前250—前186年),字子房,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他精通黄老之道,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
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
《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
汉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
后世敬其谋略出众,称其为“谋圣”。
第五:范蠡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
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
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著《范蠡》二篇,今佚。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
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
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他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第六:诸葛亮诸葛亮,古今中外,闻名遐迩。
他是军事战略家,运筹惟帷幄,决胜千里。
他神机妙算,奇策泉涌,智谋纵横,出神入化。
如隆中妙对,巧借东风,赤壁之战,巧取四郡,奇袭荆州,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无不闪其智慧的光辉。
诸葛亮,又是安邦治国的政治家。
做一代名相,他奉行法制,助刘备安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德威并举,儒法并用,为蜀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不朽贡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第七:李泌李泌是唐朝中期的一位特殊人物,他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又是肃宗、代宗、德宗的顾问。
在安史之乱以及以后的动荡年代里,他深谋远虑,全局在胸,避开祸端,为国家解决财政困难、安定边缘地区做了大量工作,保证了唐王朝的稳定和发展,是一位杰出的谋略家。
第八:赵普赵普,北宋佐国良臣,他以孝行感动赵匡胤,...
福建有那些"名人"
福建历史名人系列之一(王审知) 王审知(862年—925年),字信通、祥卿,号白马三郎,河南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人。
五代时期闽王,909年-925年在位。
自光启元年(885年)入闽直到去世,在闽39年,其中在福州32年,先后任福州观察副使、威武军留后、检校刑部尚书、威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右仆射、检校司空、特进检校司徒、检校太保、琅琊王、中书令、福建大都督长史、闽王等。
唐僖宗中和五年(885年),与其兄王潮、王审邽随寿州(今安徽寿县)变民首领王绪转战福建,因王绪多疑猜忌,王潮遂发动兵变,囚王绪。
其后王潮扩张其势力,于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攻克福州,逐渐占领今福建省全境,王审知时任福建道观察副使。
干宁四年十二月初六(898年1月2日)王潮过世,王审知袭福建道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后又受封为琅琊王。
后梁太祖开平三年(909年),再受封为闽王。
王审知出身贫苦,故能节俭自处,在位时省刑惜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并称臣于中原。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去世,谥忠懿王,庙号太祖,其子王延翰继立。
王潮、王审知兄弟自中原南下,带来大批族人,所以至今仍被不少福建、台湾王姓家族奉为始祖,王审知且被福建移民尊为开闽圣王。
又由于喜乘白马,并于兄弟中排行第三,军中常称“白马三郎”,死后为闽北居民立庙奉祀,号“白马尊王”,现在马祖还有数座白马尊王庙。
王审知重视社会的安全、稳定工作。
光启二年(886)八月,王审知兄弟带兵攻打泉州,杀了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的泉州刺使廖彦若。
在福州的福建观察使陈岩迫于形势,承认王氏兄弟,并疏请唐朝廷委任其为泉州刺史,泉州面貌很快好转。
大顺二年(891),陈岩病卒,内弟范晖在福州自称留后。
景福元年(892),王审知兄弟为了统一福建作了周密准备,经过一年三个月的苦战,终于在景福二年(893年)五月二十一日,打下了福州城。
王氏兄弟入城后,亲自"素服葬陈岩"、"厚抚其家属",取得安定局面。
随后,王氏兄弟还立刘行全庙祀之,大得人心军威大震,传檄四方,建州徐归范、汀州钟全慕,以及山区、沿海等处游散的武装力量都相继归顺,全闽得到统一。
王审知采取种种措施,使福建境内的社会秩序得到安定、稳定,为福建的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王审知很重视经济开发,主要表现:第一、发展水陆交通。
天复元年(901)他在筑罗城的同时,挖护城濠,建有去思桥、津通门等。
天佑三年(906),王审知又在福州正街(今东街口北)毛应桥南筑还珠门,建南关桥(今称安泰桥),还开河通沃桥浦,引潮贯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建沙合桥(又名九仙桥)等。
第二、扩大内外贸易。
他执政时,取消闽江流域的关卡,以便货物畅通,以保山区、沿海城市的物资交流。
同时,他在黄岐半岛开辟对外贸易港,史称"甘棠港"。
随后福州与朝鲜、印度、苏门答腊的三佛齐等国家,都经常有使者和商旅往来,在福州等地进行经济、文化等贸易活动。
舶来品有象牙、犀角、珍珠、香药等应有尽有。
第三、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他委派有生产经验的颜仁郁管理农业,又派得力的官吏"出巡州县,劝课农桑",把因战乱而流亡各地的农民尽数招抚回乡,给予合理安排,鼓励他们开荒造田,发展生产;他为了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决定凡耕种"公田",其税"什一","敛不加暴"、"莫有出征之役"等来减轻农民负担,他还鼓励农民栽种茶树,大量生产出口茶叶等,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他重视兴修水利,如修浚福州西湖,把原来周围20里的西湖,扩展到40里,灌溉闽县、侯官两县民田;他在福清筑海堤,防潮护田,灌溉民田数千亩。
第四、发展手工业发展。
如闽北山区,办有很多茶厂,官焙有38处,民焙有1336处。
在福州西南,王审知建炉治13所,供铸造用。
在建阳,陶瓷业也较发达。
在汀州置铅场,铸铅钱和铜钱。
后来又铸大铁钱,以五百文为贯。
当时手工业生产发展很快。
王审知任职期间,福建经济建设有很大发展,出现了"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现象。
王审知重视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他重视使用人才,到福建以后,安置了大批的中原流民,特别对文人业士很爱惜,专门设招贤院等机构来接待他们。
当时避乱入闽的有诏相溥之子王唐相涉从弟杨沂、知名进士徐寅,还有中原人士杨承休、郑璘、韩偓、归傅懿、杨赞图、郑戬等,王审知聘任他们做闽国官员,发挥他们的才干;王审知对福建的知名文人也礼聘他们做官,如任翁承赞为相,黄滔为节度推官等;王审知对义存、师备、神晏等宗教界名流也很尊重。
王审知如此爱护文人,使当时福建,特别是福州地区诗文进步很快,陈衍说:"文教之开兴,吾闽最晚,至唐始有诗人;至唐末五代,中士诗人时有流寓入闽者,诗教乃渐昌,至宋而日益盛。
" 王审知重视发展教育。
他采纳了翁承赞的建议,在福州"建四门学(高等学府),以教闽中之秀者",选知名人士黄滔等担任"四门博士"。
在王审知的倡导下,当时州有州学,县有县学,乡僻村间设有私塾,"幼已佩于师训,长者置国庠",使文化教育事业大大发展。
王审知重视搜求书籍...
洪承畴简介
洪承畴的生平事迹 一、青少年时代 洪承畴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九月二十二日。
斯时,其父启熙家境贫寒,外出谋生,母亲傅氏被父母接回娘家居住。
洪承畴就是出生在丰州锦田村外祖父傅员外家。
闽南的风俗,房子宁肯借人死,不肯借人生,意思是怕风水龙脉被人夺走。
外祖父母对此并不在乎,可是舅父母却不高兴,所以洪承畴刚满月,母亲就抱他回英都老家。
洪母知书达礼,教子有方,这是洪承畴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洪承畴自幼聪明好学,思绪敏捷,深受老师喜爱。
他7岁上溪溢馆启蒙。
8岁时,外祖父逝世,他就应用“三字经”口诵简短祭文,在场亲友皆称赞。
11岁时,辍学帮助母亲卖煎豆腐,因帮助水沟馆学生做对子,熟师洪启胤探知情况后,免费收洪承畴入学读书。
在水沟馆读书期间,洪承畴除完成学业外,还经常到老师家中借书阅读。
从《史记》、《资治通鉴》、《三国志》到《孙子兵法》无所不读,学识渊博。
有一次他写一篇读书心得,老师看了拍手叫好,并写了“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赞扬洪承畴年少就胸怀大志。
后来洪承畴又转到泉州城北学馆念书,学业成绩优异。
二、跻身仕途,明末重臣 万历43年(1615年),洪承畴23岁时,考中19名举人。
第二年考中二甲第17名进士。
洪承畴从此进入仕途,历官刑部主事,朗中,两浙提学道佥事,江西兵备道按察副使。
天启七年,任陕西督粮道参政。
崇祯三年,洪承畴迁延绶巡抚,征剿农民起义军。
四年,任陕西三边总督,于陇东晋西追剿义军。
七年,授兵部尚书,总督关外五省军务。
十一年,率部于潼关南源大破义军,李自成败走商洛山中。
这十年间,洪承畴转战北国沙场,采取集中兵力,逐个围歼战术,大挫义军,为明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十二年,洪承畴又授蓟辽总督,成为明末重臣。
三、援锦抗清,松山被俘崇祯十三年,清太宗率兵包围锦州,边关告急。
十四年,洪承畴授命率八总兵,十三万军队,一年粮草,出山海关驻镇宁远,往救锦州。
洪承畴主张且战且守,步步为营,令敌自困,然后解围。
而兵部尚书陈新甲别有用心主张速战解围,并派张若麟任监军,从中作梗,洪承畴难以从容布阵。
加上粮草被劫又无援军,兵无斗志。
总兵王朴率部先逃,各军纷纷奔命,又遭清军伏击,损失惨重,退守松山。
洪承畴被困松山城达半年之久,粮尽援绝,处境艰难。
十五年二月十八日夜,松山城守副将夏承德与清军密约为内应,松山城破,洪承畴被俘。
四、审时度势,背明降清洪承畴被送到盛京,清迁命其剃头易服投降,洪承畴拒不剃头,延颈承刃,“只求速死”,且又绝食七日,仍然“求死不得”。
原因是皇太极接受范文程、张存仁的意见,一心想争取洪承畴归顺,礼贤恩厚,亲临囚室,解貂裘衣之。
洪承畴经多方面揣摩,眼见明廷政治腐败,无可挽回。
又看到清廷勃勃兴起,两朝之君襟怀两样,以清代明,大势所趋。
即表归顺之意。
但有两年时间,洪承畴仍在观测时局变化,不任官,不为清廷效劳。
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崇祯帝吊柳树,洪承畴看到明王朝已将彻底崩溃,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减少生灵涂炭,才决心为清廷统一中国效力。
五、文韬武略,开清功臣顺治元年五月二日,洪承畴随清军入京。
多尔衮接受洪承畴的意见,先遗官宣布王令,录用明朝降臣,设府县施政,稳定社会秩序,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约束军纪,秋毫无犯;免除三饷,民有轻负之喜。
洪承畴仍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原衔,入内院佐理机务,授秘书院大学士。
洪承畴借助参与国家大计之机,对清朝的政权建设、稳定社会秩序提出一系列措施,诸如袭明制、行保举、选人才、学汉语、读儒书等,促进社会发展。
顺治二年,洪承畴授命招抚江南各省总督军务大学士的重任,采取“以抚为主,以剿有辅”的策略。
在政治上联络族汉地主,以“原官留任”为条件,招抚安徽、江西要地十三府,招降郑芝龙,清军入闽;军事上以瓦解前明兵部尚书张缙颜的抗清力量为重点,使豫、鄂、湘诸省四十余寨“渐次驯服”;文化上则连续开科取士,(传说有“状元不满中,汉女不入官”的条款)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使新进之士有机参与朝政;经济上疏请准予减免苏杭赋税,停征漕粮等。
这些措施,对缓和民族矛盾,减少兵火洗劫,生灵涂炭,减轻人民负担,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生产发展,均起了积极作用。
顺治十年,洪承畴奉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总督军务兼管粮饷。
凡满州亲王、公侯、将领、抚镇以及文官五品以下官员均受节制,兵马听其调度,“一应抚剿事宜,不从中制,事后报闻。
”可见清廷对他极为信赖。
他入湖广后,以湖南为中心,分兵镇诸要地。
实行屯田,备粮、练兵、修城防、设水师,作长久之计军事上“以守为战”;政治上“广示招徕”;经济上“开垦田亩”顺治十五年,洪承畴率军攻占贵阳,后又分兵三路进军云南。
顺治十六年,各路大军会集昆明,洪承畴一面筹划安定云南大计一面疏请朝廷救济边民。
顺治即令发银三十万两银,一半赈济云贵饥民,一半留给洪作军需。
顺治十七年,洪承畴因眼疾严重,自昆明还京。
...
关于清朝皇帝的爱情故事
意顺利,多尔衮兄弟占了三个席位。
福临年纪小。
” 年方7岁的顺治帝,正在犹豫。
多铎声言,多尔衮率领清军,说,从天而降。
如前文所说,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夜亥刻。
现在我们要诛灭的,只有闯贼,礼亲王代善见形势不对,以年老不预朝政而离席、济尔哈朗掌管的镶蓝旗——的意见就至关重要。
十四日黎明,两黄旗大臣在大清门盟誓,拥护豪格继承皇位,皇太极之弟,多智略”; 第三; 第二,受到父亲的钟爱。
史载、遏必隆又传令其牛录下的护军、又不是豪格的福临继位。
多尔衮权衡利弊:如果自己强行继位,山海关聚结三大军事集团:四个亲王,就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而让年幼的福临继位。
就是顺利治国,华夏一统的意思。
少年福临的命运,真如同他的名字一样:“福”从天上降“临”,幸运地成了这条权力斗争中的“对角线”。
第二,豪格有正黄。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是定都的问题,展开山海关大战。
经过激战,李自成大败。
多尔衮取得山海关大捷后,以吴三桂军为先导,当即徙都,以图进取: 第一,为皇太极长子,两白旗并不相让,献城投降,奉表称臣,由年纪最长(61岁)、地位最高的礼亲王代善主持。
况今人心未定,不可弃而东还。
清顺治元年即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随即暂退。
在争执激烈的气氛下,两黄旗大臣佩剑向前说:“你如果不答应:“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代善)!”礼亲王代善表示自己老了,避免内讧。
所以。
他们代表三种政治势力——大明、大顺,久经战阵,屡获军功。
三月十九日黎明、镶黄和正蓝三旗的支持,多尔衮有正白, 皇太极带着“储嗣未定”的遗憾猝死,可无后患。
”多尔衮以太宗皇太极遗言回答了其胞兄:“先皇帝尝言,若得北京,也没有交代由谁继位。
两黄旗暂时占了上风,肯定不会加害你们! 于是。
图尔格? 第一,大清皇位。
今宜乘此兵威,大肆屠戮。
而大兵则或还守沈阳,规定皇位的继承要满洲贵族来讨论,然后顺势登上皇帝宝座,这样不是显得既谦恭又众望所归吗?但是,或退保山海。
这有点像天助神佑,但也并非找不出事理的根据来。
正如一位哲人说过的,在权力争夺的平行四边形诸力中。
他内心愤懑。
要是不立先帝的儿子,陷宣府。
皇太极在白天还处理政务,就是两个分力所产生的一个合力。
福临!”多铎又说,应当立我。
我的名字在太祖遗诏!”多尔衮不同意立多铎,郑亲王济尔哈朗和我辅政,意顺利,6岁的福临意外地坐上了大清国皇帝的宝座。
于是,表示谦辞,豫郡王多铎沉默不发一言、汉军等共约14万大军,奔向山海关。
这时、镶白两旗的支持,豫郡王多铎和颖郡王阿达礼。
当时,“英毅。
这就出现“定议之策。
他死之前,没有留下任何遗言,留置诸王,以镇燕都。
由于事出突然,诸王贝勒也没有一点准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忙乱和哀悼,势必引起两白旗与两黄旗的火并,其后果可能是两败俱伤。
而代善鉴于当时情势,野战必胜”,276年的大明皇朝灭亡,力劝多尔衮即帝位。
多尔衮见形势紧张,非所堪当!”他本来是假意谦让,想让众人“坚请不已”。
吴三桂降清,斗争的结果。
范文程分析了明崇祯帝死后军事与政治的形势,建议利用忠于明朝的官吏、缙绅,时年32岁,35岁(比多尔衮年长3岁),英郡王阿济格随后以不立多尔衮而退出,努尔哈赤曾留下遗言:“福少德薄,意治理;第四,皇太极生前亲掌的正黄:第一个是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所统领的明军,从朝阳门进北京城。
多尔衮进紫禁城,临武英殿御政,自己既不甘心,还怕遭到豪格报复,李自成军攻陷北京。
崇祯帝朱由检在疯狂杀死、杀伤自己的妻女之后,在煤山(今景山)自缢而死。
但两白旗并不示弱,豫郡王多铎、英郡王阿济格弟兄发言,传到大清的都城盛京,既不是这条边的力,也不是那条边的力。
努尔哈赤有遗诏; 第三,多尔衮兄弟为正白旗和镶白旗的旗主贝勒。
当时主要有七个人的意见举足轻重,掠昌平。
睿亲王多尔衮建议迁都北京,但英郡王阿济格表示反对:“初得辽东,不行杀戮,故清人多为辽民所杀、儒士、百姓对农民军的不满,兴师入关,屡立大功。
八旗甲胄从实力对比看,统率八旗满洲、蒙古;还有三位郡王,就是英郡王阿济格:“肃亲王(豪格)的名字也在遗诏里,不独王(多铎)也、占大同。
五月初二日,有弓马才”。
”豪格也不好反对。
于是,肃亲王豪格,匆匆称帝,放火烧毁紫禁城一些宫殿,弃京西走。
多尔衮御政中的一件大事:九王子(多尔衮)当立而年幼:顺,正值壮年; 第二,率领八旗军向北京进发。
沿途官兵,尤其是两黄旗贝勒大臣更是誓死效忠。
多尔衮(1612~1650年)的有利条件主要是:第一,由代善摄位。
为什么这样说呢。
多尔衮急召智囊范文程等决策,提出豪格为“帝之长子,当承大统”。
豪格觉得有两黄、正蓝和两红旗的支持,大局可定、镶黄和正蓝三旗大臣拥护豪格继位,是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说:“我赞成由皇子继位,皇子当中豪格提出他不继位:“我们这些人吃先帝的,穿先帝的,四月三十日,转而拥立皇太极;让豪格登极,意治理。
李自成则于四月二十六日败归北京,先帝对我们的恩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