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县陶庄小学 张明康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打造学校教育科研,促进学校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的内涵式发展。学校工作的目标坚持以学生为主题,学校工作主体坚持以教师为本,形成教育科研贯穿学校、教师和学生,做到“三个贴近”,优化学校管理,促进学校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育科研 内涵式发展
一、内涵式发展的含义
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内涵式发展道路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
什么是学校内涵发展,很难找到一个明确的解释。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使用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概念,我认为更多地是从隐喻的意义上来讲的,前者表示内容和实质,后者表示外观和形式。一段时间以来,学校发展比较注重外在形式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楼一幢幢拔地而起,学校规模不断扩张、占地面积不断扩大、绿化面积不断增多、橱窗不断改变、马路越来越宽、各种文体活动和庆典活动越来越勤越来越隆重,结果是“硬件硬了,软件却软了,学校美观了,教学质量却下来了”。
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第一要务是发展教师,根本措施是提高科研实力,根本内容是学校文化建设,根本途径是提高管理水平,硬件支持不可或缺。
二、学校进行内涵式发展的主要途径
1、追求“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内涵式发展”的本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学校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学校教育的归宿;人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把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我们的教育不仅关注物、更关注人,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的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价值追求,它应该是统帅全校师生思想和行为的灵魂和精髓。就其内涵来说,它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价值取向和共同的心理追求,是激励全校员工为
实现自己的美好目标积极奋进的精神动力,是学校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从其外延看,它体现在每位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之中,体现在员工的共同理想信念、道德品格、价值准则和性格特征之中,体现在学校的政治生活和文化形态之中。“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想基础。
2、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先导;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队伍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转变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科研水平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内涵式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低耗费”,学校教育的发展不是建立在对有限的教育资源的无限耗费上,而是通过减少投入,降低损耗,提高效率来促进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只有通过科研来反思教育行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探索新途径,总结新规律,才能改变“日光加灯光,时间加汗水”、“耗时、耗量、耗精力”的外延式发展。 三、加强学校管理,建设科研型师资队伍
从学校管理来说,主要依靠学校的干部队伍;从学生管理来说,主要依靠班主任队伍;从各科教学管理来说,主要依靠学科组长队伍;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来说,主要依靠一支教科研队伍。为了打造这样四支精锐队伍,我们坚持科学管理,走科研兴校之路,采取了以下几种措施:
1、创设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环境和平台。
普通教师的境界无非三个层次:一是在做好分内事的前提下,努力追求专业上的突破;二是兢兢业业想着把分内的工作做好;三是本职工作得过且过,知足常乐。理想的制度体系下,大部分教师会努力追求第一种境界;在以监控为目的、并得以公正执行的制度下,大部分人可以做到第二个境界;如果制度是若有若无的、或者是为某些人服务的,大部分人都会停留在第三个境界,甚至更糟糕。
因此,我们为了建设一个理想的制度体系,形成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先后制定了《教师教科研管理制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等,重点抓好教学研讨活动,坚持开展“三课”“三评”活动。“三课”,即公开课、示范课、随堂听课。各年级已经形成惯例,每周必有。“三评”,指教学评课、优秀教师评选、论文评比。
2、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前进。
我们一直坚持开展以老带新结对帮教活动,可一徒多师,也可一师多徒。指导教师要定期队新教师的教案编写、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处理教学反思等方面
进行指导。新教师在老教师的帮教下,要求“一年合格”、“三年成熟”、“六年骨干”、“十年名师”。学校鼓励和支持参加省级以上的:(1)高规格的校外培训;(2)高水平的教学比赛;(3)高层次的科研课题研究;(4)高级别的名誉、荣誉、有影响力的活动,力促成为一方名师。老教师也在指导新教师的同时,吸收一些新思想新理念,以达到互帮互学共同促进的作用。
3、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种学习和教育活动。
学校组织教师尤其是新上岗的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领会《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条例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学习和了解学校关于教师方面的相关政策和规则。始终贯穿"以人为本,敬业奉献"这样一个核心内容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强化了这样一种认识,即:在承认"知识就是力量"的同时,也认识到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情感都可以产生力量。在全校启动了"树形象、铸师魂"工程,在全校教职工中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高尚师德,为学校发展做出新贡献”征文活动和“教师素质的内涵与教师形象的树立”专题大讨论,交流师德经验,加强了师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抢占信息技术培训的制高点,我们明确提出了“建网就是建学校”的理念,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给每个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购置教学应用软件,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对全体教师进行电脑技术培训,鼓励教师制作课件和利用课件上课。为使教师迅速抢登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头班车,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教师全部参加教师继续教育,形成先进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扎实稳妥地推进新课改革的进程。
4、加强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不研则浅,学不深则浮。为了推动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我们根据学校实际提出了几点新思路:(1)发挥团队精神,构建学习型教研组、学科组。充分发挥教研组、学科组的作用。学校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教研、合作交流、行为反思,共同成长。(2)创设校本教研氛围,焕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在课改理念下,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给他们以开放的自主权,鼓励教师推出校本课程。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创设了人人是研究之人,处处是研究学习之地,时时是研究学习之时的良好氛围。(3)创新教研活动形式,提高教研质量。骨干引领示范,同伴互助提高。完善备课组“研讨课”制度,发挥评价作用,为教师开辟了共同成长提高的“沙龙”平台。并通过以上措施的贯彻落实,我们学校教研氛围浓厚,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的同时,更增加了深度和厚度,教师和学生都受益匪浅。
5、设立教学成果奖,在教育教学中作出特殊贡献者,学校给予特殊奖励。
我校在各项制度的基础上,为激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积极参与,快速成长,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发展潜力,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制度。 (1) 教科研奖励办法
(2) 辅导学生奖励办法
(3) 振兴家乡教育奖励办法
教科研要为学校内涵式发展领航
教科研要为学校内涵式发展领航
西夏区教研室 卜中海
《现代汉语词典》里,内涵有两层意思:一层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另一层是指内在的涵养。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通过内部深化改革,结构优化,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来实现人的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学校教科研必须站在“为人的发展需要”服务的前沿引领教学,发挥领航作用,从一节课一个习惯一种行为来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学校的文化精神。
人的发展是学校教育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促进人的发展既是学校教育的起点,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归宿。学校教科研始终要站在这个高度,审视教科研行为,要把是否体现学校的发展规划,是否为学生老师找到最佳发展途径,是否切实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作为衡量教科研成效的标准。学校的教科研不只是研究教学,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学校文化,学校精神。
学校教育发展随着数量增长、规模扩张、条件改善,必然要求提高质量,增高效益,必须追求内涵式发展。这就要求教科研要不断深化研究,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数量的增长它不能直接导致质量的提高,质量的提高往往依靠的是科学的思想内容和方法,即学校的“内涵式发展”。质量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本质,提高质量要借助于教科研的力量。学校教科研要从效益的角度研究学校教育的发展,看投入与产出的比,如果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取得较高的效益就是发展。近年来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巨大,但有些学校没有很好地利用这些投入来提高办学效益,个别学校,优良的办学条件只是摆设,根本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研究表明,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水平、学校的教育设施、学校的规模等因素与学生的进步并不成正相关,而良好的校风、浓厚的学风、严明的组织纪律,开放、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等与学生的进步更为密切。如何提高对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投入,降低损耗,扩大效益是学校教科研必须研究的问题。
在学校内涵式发展中教科研应当从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是要研究确立并形成“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人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统率全校师生思想和行为的灵魂,是
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思想基础。学校教科研要研究如何把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二是提高教科研实力。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的第一生产力;是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先导;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队伍向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转变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教育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科研水平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通过科研来反思教育行为,分析、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探索新途径,总结新规律,才能改变 “耗时、耗量、耗精力”的发展弊端。
三是研究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文化是学校最丰富、最迷人的内涵。校园文化是师生以校园为背景,围绕教育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造并共享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精神文化包括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风、教风、学风等无形环境。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校园文化的无形资产,与学校的办学质量紧密相连,是学校教科研重点挖掘研究的内容。
四是研究提高管理水平,形成管理文化。内涵式发展强调学校教育的内在禀赋、内部动力、内部潜力和内部创造力的不断优化重组,注重对教育资源整合力、组织执行力、教学力、科研力等的整体提高,通过学校自发组织、自觉调控、结构优化来提高工作质量和教育效益。优秀的学校不是被管出来的,而是靠制度和文化发展起来的。管理文化不仅表现在师生日常不易觉察的语言和行为中,更表现在师生对“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幸福和爱”的自觉追求中。内涵式发展就是要建设科学、人本的管理文化,使师生都能自觉地遵守规则,积极幸福地工作或学习,这就要求学校教科研必须进行追踪研究。
走内涵式发展
走内涵式发展,创品牌学校
一八三团中学 徐新伟
大学一定有大师、一定有自己的理念特色。一个学校是否能有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能否有竞争力。一定要有自己积淀特色。
近年来,一八三团中学始终坚持立足于特色办学及书香校园的打造,积极推进校园生态文化内涵建设,致力于校园思想、制度、环境和活动文化建设,提高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校现在有了自己的文化基石
校训:厚德、乐学、求真、和谐
办学理念:梦想在这里启航
办学目标:学习与快乐同行
1、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一八三团中学在推出由严冬老师编写的《我的团场我的家》校本教材之后,又编写出王行栋老师编写的《让母校为我骄傲》校本教材,介绍学校的文化内涵发展历程,是生动的“爱家乡,爱团场,爱边疆”爱国主义教育典范。
2、书香校园,以文化人。学校坚持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秉承优良传统,将1984年创刊的校园文学刊物?蓓蕾?坚持不懈地办了下来,2008年团中学又创办了教师读书刊物?园丁刊?。学校的教学区成为德育、美育的走廊。一幅幅精美的展板让观看者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生活的无限美好和极大的美的享受。通过世界读书日,学校开展了“让读书成为习惯,改变从阅读开始”系列活动。整洁优美的校
园外部环境,沁人心脾的艺术芳香,使德育、美育“润物细无声”。
为建设书香校园的阅读文化,拓展儿童阅读量,学校计划开展“晨读 午练暮省”活动。晨读(夏季)时间为每天早上9:00-9:20,倡导回归朴实的生活方式,立足实际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丰富知识底蕴,营造“书香校园”;午练:利用每天中午4:00到4:15这段时间,指导孩子按照低中高的年级特点,循序渐进的开展硬笔书法、软笔书法的学习。让孩子们在横平竖直、纸墨飘香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养成干净整洁、端正工整的书写习惯。暮省,指的是学生每天在完成学业以后,思考与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并且用随笔和日记等形式记录下来,同时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日记、书信、批注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
3、针对记忆力强、可塑性强的特点,以“崇德,传承”为主题,要求1-3年级孩子熟识背诵《弟子规》,要求4-6年级学生以“尚学,启智”为主题,背诵《三字经》。针对7-9年级学段孩子视野开阔,求知欲强,勇于创新的特点,以“励志,探索”为主题,学习《论语》。此外,对师生提出 “悦纳,成长”的主题,彼此愉快接纳,共同成长。目前,学习传统国学经典诗文,在我校蔚然成风。
我相信,在我们一八三团中学1000余名师生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创造一八三团中学新的辉煌。
坚持内涵式发展
:“坚持内涵式发展 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实验中学建校以来,在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历任校长的精心引领下,全校上下始终坚持以全面育人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关键,深化改革、大胆探索,扎实工作,综合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教育主
管部门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广泛好评。现将我校的基本做法汇报如下。
一、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打造敬岗爱业的教师群体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验中学的发展壮大和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支爱岗敬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我校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工作的凝聚力。领导就是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家庭服务、为社会服务是学校领导的根本职责。学校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是:人品第一、正直诚信、敬岗爱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以身作则;要做工作的思想者,而不是传声筒。为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学校每周五召开校委会,集中研究决定学校发展的重大事情和总结上周工作、打算下周事宜。各处室、级部负责人汇报上周工作和本周打算,分管校长总结一周工作,校长做总结性发言。通过交流,大家能互相学习、借鉴、反思,更好地完成各自分工的任务。通过集思广益,制定每周工作安排及工作目标,真正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同时,我们特别强调树立团队意识,全校“一盘棋”的思想体现在工作的各个方面。各级部、处室负责人,能够及时贯彻校委会的精神,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可以说,我校的各处室、级部负责人,是各项工作的中流砥柱,他们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积极进取的精神处处感染着老师们,全校教职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2、重视级部建设,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进取氛围。成功的级部管理是我校管理的一大特点或者说一大优势。我们充分放权给级部,使级部主任真正成为级部的组织者、领导者。各级部主任根据学校的总体部署,创造性地开展部工作。从学生的分班到教师的安排,从学生的学习到教师的工作,全盘负责,一包到底。各级部通过班主任例会、级部教师会、集体备课、班级教导会、推门听课等形式把级部管理抓得井然有序。如今,我校形成了各级部之间互相学习、竞争进取、共同提高的良好局面,促进了学校整体
工作的发展。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班级管理的核心。在班主任队伍建设中,我们首先进一步完善了《班级工作考评细则》,以制度引领、规范班级管理,通过开展“讲卫生、守纪律、勤学习、爱公物、保安全”的流动红旗赛,充分调动班主任及各班学生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其次是通过“班主任沙龙”,提升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多年来,学校每年组织四次以上班主任沙龙,一次一个主题,例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如何与学生交流沟通”等。沙龙活动为班主任展示自我、交流研讨、反思进步搭建了良好平台,促进了班主任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实行班主任例会制度。每周,各级部根据学校的总体布署,结合本级部的实际情况,每周五第六节准时召开班主任例会,班主任汇报上周班级管理情况,部分班主任介绍班级管理的经验,级部主任布置级部工作,大家一起研讨班级管理等问题。通过例会,交流经验、统一认识、研讨方法,集思广益地开展工作,促进了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高。四是开好班级教导会,形成教育合力。每学期各班至少召开2次正规的班级教导会和随时的班级教师碰头会。班级教导会主要是分析学生的思想、学情、发展潜力,特别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目的是统一认识、明确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进步;班主任随时了解任课教师情况,准确把握每一名学生的变化,各任课教师紧紧团结在班主任周围,共同管理、共同提高。
4、加强师德建设,提升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内容。学校积极开展了以“爱”为核心的“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和“修师德、树师风、铸师魂”的师德教育,提出了“为学生服务,让家长满意”的口号。当班级第一个学生到校之前,班主任已经到校;班级最后一名学生离开学校之后,班主任才离校。在我校,老师们比得是工作、比得是工作业绩。守得住清贫,精神富有的实验中学老师,依然自觉地在家里备课、批改作业,依然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批改,依然打电话询问学生在家庭
中的表现……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团结协助,永争第一”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稳步发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已成为每位老师的自觉行动,这是实验中学品牌的灵魂。为增强全校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每学年学校都举行了家长评教活动。全校教师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的精神,赢得了学生家长的
赞誉。
5、坚持“以师为本”的教师观,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是学校的主人。为了进一步增强管理的人文性,学校以情感投入为基础,以民主管理为特色,以激活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为目的,集情感沟通、民主参与、需求满足、目标激励、制度制约为一体,建立了一种现代化的人人平等的管理体系,使广大的教职工真正品尝到了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滋味,逐步树立了“教以生为本,师以校为荣”的主人翁意识,安教、乐学、善教局面初步形成。学校的重大决定、评先选优等均吸收教职工的意见。在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等方面,学校千方百计地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如每年为教职工查体1次;为教职工加入意外伤害保险;开放音乐教室、体育活动室,教职工每天活动1小时以上;关心大龄青年的婚姻,出台奖励政策,鼓励教职工为大龄青年做红媒。为丰富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学校组织了教职工运动会、趣味比赛、拔河赛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又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学校风气正、人心齐,形成了一个敬岗爱业、乐于奉献的教师群体。
二、加强校本培训,持续提高教师素质
多年来,我校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列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校本培训,传承和发展实验中学文化。
首先是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为了帮助教师形成课程的新理念,我们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积极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各学科《课程标准》培训以及新教材培训;近一年多来,主要学习《山东省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理论研究》,《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新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另外,学校每月印发一期业务学习材料。通过开展“书香满校园”活动,引领教师做一名有思想、有品位的名师。积极落实“四个一”要求,即每周写一篇读书心得,每月读一篇好文章,每学期读一本教育文献著作,每学年订一份学科教学杂志,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全力建设书香校园。以一贯之的学习活动使教师们充电输血,为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其次,实施名师工程。学校在抓好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倾力打造实验中学名师,推出莱阳名师,增创烟台、山东名师,以此来带动全校教师的成长。我们以莱阳市名师建设工程为基础,以关爱行动为主线,选培了20名校级名师人选。如今,已有1名教师成为烟台市名师人选,2名教师成为莱阳市名师人选。我们决心打造一支实验中学名师群,推出更多的莱阳、烟台名师。
第三,实施“青蓝工程”。新调入实验中学的教师,第一项任务就是拜师。学校选派名师或优秀教师担任师傅,与新教师结成“师徒对”;同时,根据教师间教育教学水平的差异,学校组织了更多的“师徒对”、“帮学对”。本学年,有36对老、中、青教师组成了“师徒对”或“帮学对”。学校制定了“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对新、老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徒弟必须先听课、后上课。这项工程已连续开展15年,使我校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开展“说讲研磨”四合一教研活动。在抓好“五课”的基础上,即示范课做引领,优质课做样板,达标课显成效,汇报课提水平,常规课出成绩的基础上。我校创造性的开展了“说讲研磨”四合一教研活动。基本做法为: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中备课,形成教案初稿。根据集体备课要求,一名教师说课,一名教师讲课,一名教师主持研课,一名教师磨课。最后,全组进行总结。旨在通过这种方法来促进教师丰富完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评课模式和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7、重视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研究能力。教师的课题研究,目的是解决教学中的实质问题。我校的课题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从研究的问题来源看,我们研究的问题直接来自我们教育教学实践
中的需要;二是从研究的过程看,我们的研究是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的,并与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可分割地融汇在一起;从研究的目的来看,我们的研究是为了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不是为研究而研究。“问题即课题”是我校教研的出发点。我校的教研主要体现在“四个一”:每月研究一节精品课,每学期写一篇教学案例,每人承担一个研究课题,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反思。
三、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向日常教学要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多年来,我们始终狠抓教学常规,重务实,求实效。
1、健全落实教学管理制度。结合教学实践,不断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常规,把备课、上课、批改、听课、辅导、复习、作业、考试、成绩评定等均进行了详细的规范,做到严格要求,严格实施,落到实处。日常教学中,由级部主任负责对教学常规的抽查,如检查备课、听课、作业布置等;领导听完课后,主讲教师首先要将教案、听课笔记、学习笔记等交给领导检查,然后再评课;教务处不定时检查课堂教学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领导进行处理;学期中和学期末,学校进行教学常规的综合检查评定并计入年度考核中。抓住不落实的事和人就是抓落实。关于作业布置问题,我校是旗帜宣明的执行上级的有关规定,即书面作业不超过1.5小时。我们控制作业的措施一是实行作业审批制和抽查制。各科作业由级部主任把关;教务处每周抽查一次以上作业布置情况和学生实际所用时间,对用时间超过规定的教师责令整改。在作业批改方面,要求教一个班的教师必须全批全改;教2个班的教师尽力全批全改,但至少要批50%以上,且不准连续2次不批同一个学生的作业。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教师是全批全改的。
2、着力走好备课环节“三步曲”。第一步,教师深入自备。通过反复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切实掌握教材体系、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搞清疑点,把握关键,精心设计教案。教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连贯而清晰的教学步骤;有学生活动的时空;有合适精当的练习。第二步,备课组加强集备。新课程标准、新教材内容无论从结构、要求、体例上都是全新的,教师们对课程标准的把握尺度不一,对新教材的处理参差不齐。因此,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强化集体备课,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要求备课组教师每周一次集体备课,不仅要求教师要熟悉课程标准,确定每课的难点、重点,而且还要转变视角,从学生的角度全面认识、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深入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三步,个人反复精备。通过集体备课的学习、感悟和提高,教师再认真修改自己的教案,融入集体的智慧,发展自己的教学艺术。备课“三步曲”促进了我校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3、努力打造和谐高效课堂。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抓好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在转变教师教学理念上,学校要求教师逐步做到“四个转变”:一是由“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二是由“关注优生”向“关注全体”转变;三是由“重教”向“重学”转变;四是由“关注教书”向“关注育人”转变。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上,我们要求做到“五个转变”:一是由被动式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式学习方式;二是由单一学习方式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多种学习方式;三是由死记硬背方式转变为活学活用的学习方式;四是由死啃书本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五是由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式的转变,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4、强化单元检测的基础地位。单元检测能使班级、教师及时掌握班情、学情、教情,肯定成绩,发现不足;找出差距,及早改正。各年级、各学科每学期均组织三次以上的单元过关考试,及时总结了各学科、各班级平日教学的得与失。我校的单元检测按级部学科统一进行,即统一命题、统一监场、统一阅卷。各组长要写好总结报班主任和级部主任,级部主任要与存在问题较大班级的教师研讨;学生情况由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共同研讨。
5.发挥教学质量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管理决定教学的方向,科学管理会激发全体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力,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我们要求全体教师树立团队意识,教学效益的考核不看重个人教学成绩,而是看重年级的成绩,学科组的成绩。对教师的教学成绩评价,实行等级制,即按班级成绩分成三档,每档至少有4个班级。学校特别规定,中考、会考成绩实行“捆绑式”评价,即中考、会考成绩优秀的学科的所有教师在第二学期的教学评价中,均按第一档计算。在教研组考评中,我校进一步完善了《教研组考评细则》,突出了整体创优的教研组考评办法,如在作业布置、成绩差距等方面,也采取了“捆绑式”评价,即本学科作业出现问题,全组都有责任;成绩差距超过学校规定的范围,教研组考评中的教学成绩不得分。这样,有利于整体教学成绩的提升,也有利于教师间的团结和良性竞争,人力资源
得到优化,教学合力得到加强。
四、坚持以生为本,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按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三个全面”的要求,努力实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
力还给学生”的目标。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遵循教育规律,关爱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关爱至上,相互理解,待人以诚,共同发展,这是新型师生关系的精髓,更是现行教育的核心。为此,我们提出了“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口号,并采取了异步教学,异步作业等措施,要求老师正视差异,“低起点,小坡度,密台阶,活例题,勤反馈”,达到推进后生,发展中等生,提高尖子生的目的。我们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正在成长的,应该犯错误、有毛病、可塑性大的社会人来看待,特别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如学校要求班主任排座位要按照高矮个进行,对教学成绩的评价按教体局规定的正常辍学率进行,找家长要征得级部主任的批
准,不得找学生为教师干私活,晚上九点以后完不成书面作业可以拒做等等。
2、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浓厚的校园文化开启学生的心扉。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我校创造条件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为解决教师不足问题,去年我们自费聘任了2名音乐教师、1名体育教师和3名英语教师。由于学校空间狭小,体育课教学了2+1模式,即2节室外课,
1节室内课,且规定同一级部的体育课不同时上,目的是保证每节课最多有4个班上室外课。
为落实好艺术教育、体育健康教育和地方课程及学校课程,我校以“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来承载学校的素质教育;组建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通过组建各种活动来拓展学生的校园生活,开展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组织、创新能力。2010年4月,我校隆重举办了莱阳市实验中学首届艺术节文艺汇演,取得了良好效果,以此激发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促进了艺术教育的发展。2010年8月10日,我校30余名学生代表莱阳市参加了烟台市“爱我中华”经典诗词诵读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莱阳电视台对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等多次做过典型报道。同时,我校开发了《中医预防常见病》、《弟子规》、《螳螂拳》等校本课程,请司法人员到校做法制报告,请心理专家为学生做心理健康报告,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开放校长信箱,学生知心话信箱,开通校长热线,开设青春期专题讲座等。这些活动,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升。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在2010年的初二、初三与初四的学业考试中,实验中学再次取得了双丰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当然,我知道,我们的规划和设想由于种种现实条件的限制还不够到位,有些地方只是浮光掠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还不够深入,敬请各位领导不吝批评并赐教。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内涵
式发展,科学管理、全面育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内涵式发展
全面建设校园文化 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一中校园文化建设情况汇报稿
本着“硬件软件并举,以软件建设为主;外延内涵齐抓,以内涵挖掘为主;共性特色并重,以特色建设为主”的宗旨,一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文化品牌,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一、站在学校发展的高度,以三项建设原则推进精神文化建设。 一是整体构建原则。依据学校发展需求,2007年学校制定《荣成市第一中学2007—2010年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围绕学校制定的近、中、远期校园文化建设目标,从精神文化到物质文化、从制度文化到行为文化、从教学研究到后勤管理,整体构建,科学规划,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不断完善学校内涵发展,把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师生能够享受终生的精神财富,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二是继承发展的原则。一中是老牌名校,依据学校50多年的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结合教育发展的实际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要,我们继承传统,不断超越,着力彰显学校文化特色。为进一步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文化底蕴和学校精神,实验楼东侧墙面上校歌高悬,还在教学楼、办公楼和校内显著位置悬挂“一训三风”和校徽。办公楼走廊悬挂81块校友和师生自创字画,办公楼二楼有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洪涛和袁业立四位工程院院士的题字,有海军原政委、上将李耀文的题词,以及其他领导题字和50周年校庆的校友贺词,其余楼层主要是一中历届学生和教师作品,以展现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今年,计划在格致园雪松前立“弘兴石”,前刻“尚德规范”四字,后记一中57年发展历程,将成为一中继承发展、展现一中精神的标志物。
三是全员参与原则。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文化开发团队为主导,调动师生员工全员参与,不断提高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能力,以促进教师、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共同成长。当前,在学校精神文化引领下我校已经形成年级和班级特色文化。三个年级有各自的文化取向,有各自的年级格言,通过年级文化宣传栏宣传年级特色文化;班级自编班级格言,建设班级特色板报和走廊文化。我们还通过校园
电视台、广播站和文化活动等载体,营造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
二、站在提升办学品位的高度,以三条建设主线深化物质文化建设。
一是美化育人环境。作为省绿色学校,在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卫生、人文景观的规划和更新过程中,我们注重通过环境文化体现校园文化内涵,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使其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我们在全校师生中征集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宣传用语,依据校园功能分区构建“一路三园”(弘毅路、憩园、毓秀园和格致园),以分区的不同文化内涵使用标语牌张贴师生提供的名人名言,体现“书香校园”的文化特色。
进入一中的校门,体现我校特色育人理念的标语“用规范支撑幸福人生,让德行照亮美好前程”催人奋进、激人成才,与弘毅路路牌和西墙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宣传语相互呼应,成为一体,强化时代责任和使命,教育师生发扬学校精神,自强不息,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励志成才报效祖国。弘毅路的宣传牌分立甬路两旁感召师生明德笃行,弘毅路还是我校“无漏洞管理”的重要场所,每天中午、晚上都有值班教师和学生佩戴绶带进行校园行路礼仪管理,荣成电视台曾多次给与报道,成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一道亮丽风景。草坪中有各种主题雕塑,营造不同的景区精神,人文景观有倡导勤学的益智亭(位于弘毅路),有寓意读书启智的鹿鸣水畔(位于格致园),有充满寓意的桃李成蹊(位于憩园)、有充满诗情画意净化心灵的荷塘清韵(位于毓秀园)、有陶冶情操的碧草芳飞(位于学生餐厅外)。学校南有校务和主题宣传的文化长廊,北有60米主题宣传栏,内容常换常新。这种散发着深蕴情致的优美空间,逐步把校园环境打造成为陶冶学生的“绿苑”,让师生在校园中体悟一中的思想和价值取向。
二是优化育人氛围。我们突出“文化治校”理念,努力构建一种健康向上、团结和谐、拼搏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教学楼文化充分挖掘学校习惯养成教育课题成果,体现“规范行为、规范习惯,规范人生”的办学特色,由语文组教师依据每层楼的
文化主题,自主设计编辑宣传板,渲染自主养成教育的特色文化氛围,共有责任习惯、养成教育、名家治学、传统美德等11个主题157块图文并茂的挂图,唤起了师生强烈的求知欲,成为一中校园文化的一道风景线。
“自主创新成栋梁、潜心治学做名师”的长幅悬挂在师生必经的弘毅路最北端,与下面灵动而富有活力的石雕相应成趣,给人以奋进的感觉。它们与办公楼上“百年树人常思己任,为国奠基履薄临深”和实验楼“窥天地之奥,达造化之极”的宣传语浑然一体,让校园里充满文化的气息和创业的激情,让每面墙壁都发挥育人的功能。
教学楼北侧墙体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宣传语,让为学之道润物无声,教育学生能学有所依、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感染教师可以将学生塑造成民族社会可用之才。
我们每学期在各个主体建筑上悬挂体现学校工作重点的横幅,与年级宣传栏、班级走廊文化和校内文化长廊共同组成了动态文化,形成了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校园文化体系,把校园氛围打造成了师生心中的“文苑”。
三是强化育人功能。我们本着师生动手、突出实用性的原则,在打造有形文化的同时,突出设施的管理和使用,起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发展的育人功能。学校科技馆、校史展室、书画作品展室、党团建设展室、心理健康教育展室等多个展室,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学校科技馆内展有荣成籍的四名院士的写真蜡像及他们求学、奋斗和业绩图片300余张,馆名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珮云题写。科技馆与各个展览室举行常态化教育活动,形成了特色文化育人的规范化和特色化。
全校教职工进行每周两次的文体活动,醒目的“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宣传语倡导师生参与体育健身运动,激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消除倦怠感。篮球场上的“把握现在,赢得未来”,是校训“发愤图强、兴学育才、把握现在、赢得未来”的后两句,周校长在今年的成人仪式上以此为主题讲话,深深感染了参加仪式的500余名学生家长和全体师生,荣成和威海电视台进行了报道。同时,操场主席台两侧女儿墙上有“我参与、我锻炼、我健康、
我快乐”和“赛团结、赛意志、赛风格、赛水平”等宣传语,营造了浓厚的阳光体育健身气息。
宿舍文化的构建我们已经坚持了5年,已经常态化、规范化、特色化。我们调动学生设计宿舍文化,每个宿舍各有不同,融欣赏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与学校的“无漏洞管理”相结合,每月评比“文明宿舍”。让住宿的学生“居念静以修身,行思立德笃行”,让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发挥了真正的育人功能。
我们从育人功能和细节入手建设生活设施。教职工和学生食堂,通过国画梅兰竹菊松和自然山水图等营造轻松愉悦的就餐环境,并添加了空调和电视机。车区、洗手间和厕所把行为习惯教育作为出发点,用征集的师生文明提示语精心设计图形,悬挂各处,打造精品文化,体现了精细化与人文化的文化特色。
三、站在学校管理的高度,以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细化制度文化建设。
我们从平等、激励、可操作原则出发,制定了学校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注重用人文性的激励促进师生成长。通过教代会不断地加以完善,共修订建立教育教学管理制度126个,教育教学设施管理制度65个。在科学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形成了科学与人文相结合,被大家所认同的规范性的制度文化。
同时,围绕学校的精神文化核心和“无漏洞管理、无遗漏发展”的管理理念,制订师生考评细则,制定学生文明规范48条,每月评选文明班级、文明教师、文明学生等,形成制度性师生考察方式,服务于学校精神文化的打造,服务于校园的管理,服务于师生的共同成长需要。
四、站在师生发展的高度,以成长和发展相结合优化行为文化建设。
在“规范行为、规范习惯,规范人生”的特色办学理念下,我们一方面以学生自主筹划活动为载体,积极推进校园文化深入发展。如“灿烂五月”校园科技文化节、运动会、成人仪式、经典诵读等大型活动完全由学生筹划组织。一方面通过社团、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如文学社团、科技发明社团、舞蹈社团等自行开展各类社
会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约束能力,通过“校长主任助理”和定期的“学情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全面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一方面重视家庭和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展感恩月和家长开放周等活动,并举办各种类型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基本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以行为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在领导管理和教职工文化建设中,我们一方面精心打造教师团队,构建校本教研文化,在“平等对话、专业引领、共同提升”的氛围中帮助教师专业成长;一方面开展教职工校园文化活动,在每周两次的文体活动中让教师找到职业归属感和幸福感;一方面引入人文关怀机制,领导不仅和教师一起深化课程改革,还关心教职工及其家庭情况,为教职工排忧解难。目前,人文化规范化的教师发展文化体系基本形成,教学楼内“学校好是因为你好”的宣传语更充分体现出一中领导班子人文激励的一个侧影,也是学校管理人文化的一种体现。
荣成一中的辉煌离不开卓越的校园文化建设,我们会一如既往地以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学校内涵发展,提高办学水平,提升育人质量,争一流,创名校。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论教育科研与学校的内涵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