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的苍凉 阳光斜斜的洒下来,透过轻薄的树叶,在大地上撒下斑斑驳驳的身影。一个爱水的女孩轻轻地走进水中,慢慢的在水中划起一道道涟漪,涟漪逐渐的扩大,惊动了一位沉睡了千年人。
女孩爱水,女孩爱关于水的一切,因为它好像有一种莫名的魔力,总是在吸引着女孩,没有任何的原因。天空中刮着习习的凉风,一个女孩穿着一套乳白色的睡衣,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光洁的皮肤在月光的衬托下是显得那么美好,像是一块经过仔细雕琢过的玉石,她赤脚走在沙滩上,踩在柔软的沙子上慢慢的向那片海走去,沙滩上留下了属于她的那一道印记。当他的脚刚刚碰到水的时候,水中的那道涟漪慢慢的扩散直到消失,他的笑容逐渐变成了落日的夕阳,伴随着一丝的落寞和孤独,一步一步……水没过了她的膝盖,脸上的笑容变成了淡淡的哀愁;一步一步……水到达了她的腰际,他依旧义无反顾;一步一步……冰冷的水触碰到了她的脖子,他依旧义无反顾,带着沧桑的笑容任由水没过她的嘴巴、鼻子、眼睛……好像一个没有灵魂的忧伤的布娃娃。当女孩走入水中时,她看到了一个古人,他长发及腰,将青丝仅用一支木簪和一条蓝色的发带高高的束起,一身月牙白的长袍,透露出一种与世隔绝的疏离。女孩慢慢的走近,他似乎是听到了有人走近,慢慢的转过了头,时光模糊了她的面容,他已不再像当年那样血气方刚,他的脸上写满了沧桑与无奈,他向女孩露出
了苦涩的微笑,他相信女孩不会伤害她,因为在这千年来,他一直一个人生活在水底,从来没有人来打扰他,或许在时间的流逝下他忘记了前世忘记了那段痛苦吧,不过谁又会相信呢。他怎会不记得他现在的寂寞是为何造就的,他爱诗,他爱作诗,他爱属于他的那一首首诗,可是那时没有人支持他所写的诗;他爱楚国,他爱他的国家,深深地爱着。但他是一个孤独的人,他每作出一首诗总是会伴随着一些人的谴责、唾骂和质疑;他在为国家尽心尽力的出谋划策时,总是会有一群奸臣像帝王进谗言,使帝王更加的曲解他厌恶他。但他一直没有放弃,在被楚怀王流放后依旧怀揣着自己的理想。终于,在那天,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他受不了国破的事实,于是他选择了去一个安静的地方去一个只属于他的地方,那就是天堂,而通往天堂的那条路便是最干净的水,在水中人们可以找到他的影子。
女孩爱水,因为水中有着屈原那样决然的背影,有着它的无限悲伤与苍凉。
初三:亡羽
水中的苍凉相关内容:读书,感书 黄昏将大地笼罩上一层金光,大地因此变得无比宁静、安详一位妙龄少女斜靠在柱上,手拿一本童话书,在金色光辉的照耀下,慢慢地打开了书好悲惨,为什么这么善良的美人鱼儿最终变成了泡沫,这是多么令人悲伤的一件事啊~...
心中之希望而美丽 残旧的老屋浅色的角落有一颗小小的芽她在努力也让阳光照耀到它那小小的身躯电闪雷鸣暴风雨的突然来临摧毁着一切晴天后,清晨的露水从一朵娇艳的花儿身上嘀嗒滴落绚丽的花如一只缤纷的蝴蝶在阳光下轻轻飞舞折射出彩色的希望初三:霍慧敏...
小鸟哭了 在一片森住着许多鸟类;有美丽的孔雀,有会唱歌的喜鹊,有说话的鹦鹉,但是他们都不是最好的鸟,要问谁是好的鸟,那当然早是飞的最快,捕虫最多的小燕子妮妮了~妮妮本来是个孤儿,后来被一只老乌鸦收留了。
活着的味道 四周混乱,空间是一个方形的世界,无形中给人巨大的窒息感和压迫感,而这个有限的空间正在被一股无形的力玩弄于鼓掌之间,它在将它撕扯挤压,反复,反复,好像没有个尽头,而我,正处于某个边缘,正在摇摇欲坠,可是又与深处的某种引力形...
人生如梦 甩了甩头,力求让自己清醒过来。然后又习惯性的叹了一声。狼狈地抱着重重的一叠文件,打开了家门。一阵咆哮声突如其来,不过我也习以为常了。还没走几步,我就被绊倒了,文件散落了一地。仔细一看,原来是儿子的一只脏鞋子呀。
你的世界 窗外有孩子在玩耍,阳光耀眼,花香怡人。他们抬头看你坐在窗口,面无表情,冷若冰霜。题记黑暗中有一匹马,你所能看见是的它如白雪一样美丽的颜色。它朝你奔来,全身发着光。
假如我是一只小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小鸟。我将飞上天空与月亮说话。假如我是一只小小鸟。我将飞上天空看蚂蚁行走。假如我是一只小小鸟。我将自由自在天空上飞翔。假如我是一只小小鸟。我将飞到地上与人玩。假如我是一只小小鸟。我将和人类做朋友。
梦回石壕村 飞舞的乱草,燃烧的树枝,地面早已没有了草皮,只剩下一块块古板而单调的黄色,像一口没有水的枯井。耳边偶尔传来的喊杀声被呼啸的风沙凌乱了。我,来到了唐代,安史之乱年间。
苍凉的路途,感受忧伤
题记——莫名的感伤莫名中升起,那是无法排遣的孤独。为了这孤独,我的分分秒秒都冻结了,再一丝丝,一缕缕化作了虚无。谁愿舞动这虚无?只有寂寞才会欣欣然。
昨日已去,时光不再停留。我眺望昨日,发觉心并没有快乐多少,那些忧伤就像传染病毒,日甚一日,分秒必争。忧伤如蚂蚁不停得撕咬着我的空灵,渗入骨髓,令人无从自拔。更像进入了幽静而深远的密林,视线都感觉到了寂寞,皮肤也感觉到了寒彻,脚底听的见无助。我真想大哭一场,就像一个傻孩子,咧开着嘴巴,咧开着心灵,咧开孤独的诗情,铺满整个眼帘,飞起九重天惊醒许多绿色,抖颤着露珠和寒霜,与我共舞。
足迹一步步,迷路在心灵的深处。那是久远没有开发的灵魂境地,那儿杂草重生,蚊蝇却无。多想有几只蚊蝇吵嚷几声,也可以略显得热闹。何曾想到,心灵深处退化到了洪荒,如何知晓昆虫是何物呢?身体外面的是幽冷,身体里面也是幽冷。血液汩汩流动得似乎是蓝色,而不是炽热的红色了。我摸摸心脏处,那儿不曾跳动,只能缓缓流动,我好奇得看着自己,我不可怜自己,只能换来微微得叹息。什么时候,我成了一具心事重重的肉体呢?
远方一线空明,我只有继续走着,但愿那一线天可以让挤着出去,就算变形了也行。灵魂微冷,至少不会全部冷却,如果无法涌动,只好改成清波淼淼了。
脚步越来越沉,那是我的忧伤在作怪,我无法逃离自己的忧伤,就像鱼儿无法逃离水面,牛羊离不开草原,鸟儿离不开天空。我的心注定要悲伤下去,为何如此?难不成我就是一个心灵寂寞的弃儿?
遥望生父已离我而去,我的笑容就被他带走了一半,还有一半正在与忧愁结伴,中和,变得不喜不忧,不苟言笑,快乐之门关闭上锁在2014,昨日遗失那把开启快乐的钥匙,只能眼睁睁得看着那把心灵大锁逐渐锈迹斑斑,闪烁着红色的光辉,不远处的我只能默默注视着一切,提不出丝毫勇气抚摸那把禁锢的大锁。
2015,我的心灵懒洋洋而来,始终没有力量跨过那一道坎,只能将肉体强行搬运了过去,空留下不堪回首的灵魂,独自哭泣。与之相携的还有养父的灵魂,他静静得躺在病床上,目光呆滞如游神,头发干枯得如野草,皮肤瘦黄得似牛皮纸,剩下的是那一缕缕的呼吸隔绝着人间的烟火不断得徘徊在人间,久久不舍,转至:找成语 www.zhaochengyu.com不舍得离去。
人间多美好,亲情多美好,有谁能拉的住天边的夕阳,将它裹挟在山顶,任由天不黑,地不暗呢?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是滴溜溜地转动地时候,如若眼睛一片灰蒙蒙地如同下雨前的天空。心灵的窗口就会久久关闭,或许不会打开。天灰蒙蒙时候会过去的,待到日头高照之时,一扇扇窗户都会推开,迎来漫天的朝霞,多美的时刻,人人向往。灰蒙蒙的眼睛就会永远闭上,不能再度打开那窗户迎候美丽的时光,或许此时生命就如油灯耗尽,勉强流下两行浊泪,形同枯槁。
多么眷恋人世间的繁华,多么想再看看美丽的山景,多么想再活几年,哪怕是三个月,养父常常这么说的,说的时候,他的心中无限悲凉,讲的时候他很清爽,(转至:www.doudouc.com)此刻的他没有力气说这一句话了。他的喉咙里堵塞了一些令他无法说话的东西,他只好咕咕咕地坑着气,宛如顶撞热水瓶塞的开水。就凭着这么一点儿气力是无法救活自己的,作为儿子的我也只好摇头叹息。
今夜无眠,眠者当然是父亲。他每时每刻都在沉眠,亦不知道他的脑袋里还在思念什么?他是否恐惧着死神的降临,他的大脑沟回里是否演绎着奈何桥边的忘川水?也许是无法释怀呢?
朝着心灵空虚处前进,我自是没有对他做什么?只有在心中感慨伤怀,轻轻地掩上家门,我离开了他,我的心儿还在挂念着他,脚步却渐行渐远。来到田野将脚步淹没在新绿和枯黄间。那枯黄是他吧!新绿呢?当然不是我,又究竟是谁呢?新绿多耀眼,枯黄多伤情啊!风景虽好,我独独属于这风景,风景何时走进了我的心间?淌过了小溪,那欢快的皱面,瞬间恢复了平静的水面,它似乎没有任何情感,时而将的影子捉弄,时而跑出去很远,并不在乎我的来临。我是多余的罢了。呆呆地弯着那一湾逝水,我恍然发觉,人的生命就如那水,无论你如何挽留,它都要远去的,牢牢地抓在手心,它会滑过指缝,空留下一丝冰凉和遗憾。
往回走,我要去陪一陪父亲,但愿他不痛苦。
结束语:人生苍凉,在苍茫的天穹下生活,也不会错失一片凉凉的风景。
苍凉是一种复杂的人生感受
悠悠千古咏“苍凉”
——《诗经?采薇》章的“苍凉之美”
会宁二中 裴学庆
13830033467
阅读、吟咏一首诗,能够得到“个中三味”中的“一味”,能够进入一种审美境界,就已经是一种理想的结果了。《诗经?采薇》章的“苍凉之美”便是其中“一味”,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境界。
让我们先从戍卒的“采薇”生活看——前三章用复沓重叠、一唱三叹的形式,歌咏了士卒们苦难的戍边生
活。由于粮草不续,士兵们只好靠采野菜充饥。春天,薇菜绽出嫩芽;夏天,薇菜叶片肥嫩;秋天,薇菜茎老粗硬??连“君子”的马都吃得“业业”“骙骙”,而士兵却靠着采集薇菜勉强果腹,个个面带菜色,骨立形销。薇菜,这是士卒生活待遇的“商标”。我们仿佛看到面带饥色的戍卒一边在荒野漫坡上采集野菜,一边思念着久别的家乡,屈指计算着返家的日期??
士卒们的戍边生活是一种悲凉,而当这种悲凉遥遥无期时,它便是一种苍凉。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中
诠释昆曲艺术之美时说:“同是悲情,悲壮是高昂的,激扬慷慨;苍凉是无奈的,而余韵深远。苍凉能够唤起我们一种辗转于心、不绝如缕的激荡,就在于它表现出来的是命运深处的一种无奈。”士卒这种“采薇”维持生命的边塞生活还远远不是他们的痛苦,让他们痛苦的还有更多的心理煎熬,这就是苍凉~
让我们再从戍卒的征战生活看——“薇菜”还是士卒悲惨命运的隐喻。伯夷、叔齐在首阳山上“采薇”,是为了不食周粟,他们二人只是表明了一种姿态,一种政治姿态。他们不需
要思乡、不需要打仗。他们只凭这种姿态,就被士大夫们讴歌了几千年。
哪里象《采薇》故事中的戍卒,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戍卒思归,从春到秋,一年将尽,何时才能归家呢,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抗击严狁(xiǎn yǚn),士卒们有家难归,由于驻地不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薇菜由嫩而老,事实上是一种象征、一个隐喻。它是戍卒人生命运的真实写照——因“严狁(xiǎn yǚn)之故”、因“王事靡盬”,士卒们吃野菜的生活遥遥无期,征战的生活遥遥无期??他们从青春年
少一直到年老体衰。
有鉴赏者根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个著名的句子,草率地得出结论说: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在一年的当儿,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这是一个活生生远离“苍凉之美”意境的遗憾。而这样的结论会被诗歌本身所推翻——戍边生活并不是一年,而是好多年~诗歌首章“岁亦莫止”是说“眼看一年又完啦”~第三章“岁亦阳止”是说“转眼十月又到啦”~诗中还说周王的征役没有
休止~显然,这样的日子是一年一年又一年??
一天的征战是刺激,一月的征战是恐怖,一年的征战是疲惫,一生的征战是苍凉??
是什么使得这些士兵们疲于奔命、长年不得回乡,是什么使得这些士卒们渐渐地丧失了“悲壮”的自豪之感,是什么使得这些士卒们得耗尽毕生去体味这“苍凉”的人生呢,是“严狁(xiǎn yǚn)之故”,是“王事靡盬”。他们痛恨严狁越来越残酷的侵略,他们苦于周王无休无止的征役
啊~
当你面对着一个必须接受的结果,无助交织着无奈,凄凉隐忍着不甘,但又只有接受,这就是苍凉。
最后,让我们从“采薇”故事结局看——“采薇”的生活是结束了,征战的生活是结束了。按理说,从征战第一年开始的盼望将会得到实现,长年的思乡之苦、积久的征战辛劳会有一个结束。无数次的胜利会让他们带着一种“荣耀”,精神焕发地享受凯旋归来的愉悦。可是,这些都没有。
诗歌最后一章是全诗中抒情意味
最浓的章节。在一个雨雪纷飞的日子,戍卒终于踏上了归途。这本来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然而我们在这里看不到一丝欢愉,只感到一片悲凉。长久的戍边生活在戍卒心中留下了难以弥合的精神创伤,他是怀着一颗破碎的心走向故乡的。这里,诗人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来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不惜之情,用雨雪纷飞来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让那一股缠绵的、深邃的、飘忽的情思,从风景画面中自然流出,含蓄隽永,味之无尽。“行道迟迟,载渴载饥”,这是写戍卒归途上的情形。路途是那么遥远,似乎总也走不
到尽头,他忍渴耐饥,挣扎着走向故乡。在这艰难的归途上,戍卒痛定思痛,回忆起离开故乡后的种种经历,默默地吮吸着内心的苦楚,体会着自己的孤独,他痛苦地吟唱:“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的心情非常悲苦,有谁知道呢!
读到这里,我们仿佛看见这个身心憔悴的戍卒,冒着雨雪,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走向画面深处,走向雨雪浓重的远方。只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的背影,一声幽怨的叹息。
苍凉有时候是一个个体生命的,
有时候是一段国家历史的,有时候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这是将很多美好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而这种价值的破灭酿成了悲剧的产生。在戏剧中,最高的审美范畴是悲剧。苍凉,实际上是人在历史中与命运相抗衡之后得到的一个无奈而又不甘的结果。
原来,诗人是在歌咏一种悲情,一种苍凉。而我们也从中听到了一首来自远古的“苍凉之歌”??
张爱玲小说中的苍凉的世界
张爱玲小说中的苍凉的世界
——读张爱玲小说有感
动荡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叶,张爱玲如同一朵奇异的花,怒放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开得美丽肆意而悲壮苍凉。张爱玲是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她的作品无处不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苍凉的?传奇?,营造了一个阴森森的世界,男男女女如在鬼蜮进进出出。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变态,在她笔下一览无遗;情爱的虚假、无爱的婚姻、生命的残酷与脆弱,尤其是女性命运的苍凉凄美在其作品中处处可见。她的整个创作渗透着一种苍凉的阴气。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当不为过。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有以机智聪慧见长者,有以抒发情感著称者,但是能将才与情打成一片,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除张爱玲外再无第二人。
她曾经煊赫的家庭门第辉映着一个王朝的背影,而她只能在那个晚清贵族彻底衰败的年代,亲自感受父母两大家族的没落与瓦解,并且经受了真切的战争的威胁。这一切过早地在她的思想背景里打上了乱世的记忆。 张爱玲自己也明白:?时
代是仓促的?。半个世纪过去了,她也过去了。今天的人,有今天的生活,就让她成为我们思想背景中的一部分吧。
张爱玲的家庭背景对她此后的人生与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出身名门,祖父张佩伦是满清大官李鸿章的女婿,祖母李菊耦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的女儿。不过张爱玲的童年却是黑暗的,生母流浪欧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亲和后娘的监管中成长。而父亲后来成了位遗老氏的人物,张爱玲作品中浓重的没落贵族气息大都来源于此。父亲的狂暴,家庭的不幸,使得她深深体会到人生阴暗与悲哀的一面。在她父亲严格的课业监督下,张爱玲从小就熟读了中国的旧诗古文,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使她的小说有别于那些欧化色彩的都市小说。而她的母亲——李鸿章的外孙女,则是一个颇具艺术天分和修养的音乐家,可以说是五四时期典型的知识女性。这使张爱玲很早就进入了西方艺术、音乐和文学的世界。她家既有前朝的豪华,又很早接受了西方文化,因此她曾受到非常完整的教育。但是张爱玲的童年生活并不幸福,家庭失和:父亲抽鸦片,讨姨太太,母亲愤怒之下弃家而走。这使她一开始就不相信完美的爱情,而是欣赏一种雅俗共赏的苍凉。张爱玲在和父亲、继母的生活中受尽了欺凌与侮辱,这样的经历使本来性格就内向的张爱玲更趋于孤独哀伤,加上她的聪慧多思,更使张爱玲对人生持一种深不可测的态度,且永远抹不掉心底深处的悲哀。
这一切正如张爱玲所说:?我们从小就活在遗老遗少的家庭阴影中,见到、听到都是那些病态的人、病态的事。...... 生活的上空一直笼罩着黑色的云雾,让人觉得苦闷,有时几乎要窒息。??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出自张爱玲的小说《半生缘》青年时期,张爱玲曾倾心胡兰成。他们也确实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在敌伪时期,胡兰成的人品却表现出恩仇颠倒、是非混淆,结果还是抛弃了张爱玲。惟其有过幸福,结局才更显凄清与悲凉,正如张爱玲叹曰:?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张爱玲确实以一种萎谢的心态去看待世间百态,去看芸芸众生,到这里,我们不难理解,为何其笔下的女性总是百般挣扎,却始终没有出路,尽显苍凉的意境。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可以分为三类,即按少女形象、中青年女性形象和老年女性形象来揭示张小说中的苍凉的女性命运。
《沉香屑年——第一炉香》中的葛微龙,一个漂亮、善良、纯洁的女中学生,在金钱的诱惑下,在她那飘荡着?满清末年淫逸空气?小世界的浸染下,她对?这里的生活上瘾了?,她已离不开这种生活。终于成为?永远也填不满心里饥荒?的姑妈和浪子乔琪手中的工具,姑姑用她来勾引富家公子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最后把她推入泥潭以至越陷越深她都全然不知,
甚至天真的以为得到了真正的爱情,而这一切却在姑姑的掌握之下,她将面临着一场痛苦的劫难,她的灵魂堕落,由一个天真无邪的学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交际花。
《花调》全篇故事以郑川娥被粉饰的墓园和墓志铭作为开始,透出她那?美丽而悲哀?的人生真相。川嫦的墓碑上说:?无限的爱,无限的依依,无限的惋惜,安息罢,在爱你的人的心底下。知道你的人没有一个不爱你的。?其实不然,川嫦生前,姐姐们常欺负她,连衣服都轮不上穿一件好的;川娥生了肺病,父母舍不得出钱给她治,父亲说:?明儿她死了,我们还过日子不过??父亲要母亲出钱买药,母亲因为怕自己私房钱露馅而不肯。川娥想吃苹果,父亲竟然说:?现在是什么时世,做老子的一个姨太太都养活不起,她吃苹果!?21岁的川嫦终于在最美丽的华年里?一寸一寸地死去?,这可爱的世界也一寸一寸地跟着死去了。凡是她目光所及,手指所触的,立即死去,只剩下僵硬的躯壳……硕大无朋的自身和这腐烂而美丽的世界,两个尸首背对背拴在一起,你坠着我,我坠着你,往下沉。她受不了这痛苦,她想早一点结束了她自己。
读着这样的文字,不禁让人脊背上产生阵阵凉意,一种痛彻心骨的寒冷。像这样的少女还有许小寒、愫细等。这一群美丽而多情的少女,都生活在没有出路的人间,只能用自己的美丽去祭奠人生的寂寞荒凉,看着自己的纯情被一点点腐蚀,无
论是呼天抢地,还是冷漠笑对,一切都是虚空的。 时代塑造了她们一个又一个的形象,同时也赋予了她们具有时代烙印的苍凉命运。
第二类为中青年女性形象。如曹七巧(《金锁记》)、白流苏(《倾城之恋》)、霓喜(《连环套》)等。这类女人的共同特征是缺少了少女的纯情天真,而多了成熟女性的圆滑世故。她们在人生中费尽心机去争得一席之地,而最终却归于没落或因偶然的机缘成全了自己而更显人生必然的荒凉。她们的躯体已经空洞,灵魂也早已堕落,因此她们的命运就更有震撼人心的悲剧性。
曹七巧,以一个从麻油店走出来的女人去高攀簪缨望族,门户的错配已经种下了悲剧的第一个原因。原来当残废公子的姨奶奶的角色,由于老太太一念之仁抬高了她的身份,做了正室,成了她悲剧的第二个原因。在姜家的环境里,当姨奶奶固然未必有好下场,但黄金欲不致被刺激得那么高涨,恋爱欲也不致被压抑得那么厉害。对于一个女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爱情和儿女。但她为了黄金,只能低声对小叔嚷道:?我有什么地方不如人?我有什么地方不好??为了黄金,她十年后心甘情愿地把最后一个满足爱情的希望吹肥皂泡似的吹破。情欲的压抑使她妒忌并破坏儿子女儿的爱情和幸福。?儿子女儿恨毒了她?。她不是一个弱者,她千方百计要比人强,要防着别人夺
她的黄金,要整治儿子媳妇女儿,她精明强干,这精明强干却更残酷地害了她,使她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特别是作为一个女人的资格。
《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出身于破落旧家庭,无奈离婚后回娘家,在娘家却难以立足。深陷婚姻之苦的白流苏再次投向婚姻的罗网,用尽心机要成为花花公子范柳原的合法妻子,这样便可以获得终生物质生活的保障,而不寄身于兄嫂家过着屈辱的生活。为了出口气,她寻以自己的漂亮和名誉做赌注,把寻找经济靠山作为择爱的标准和目的。她与华侨富商子弟、假洋鬼子范柳原邂逅而坠入情网。范柳原是一个饱经世故、精明狡猾的老留学生。他的目的是在不损失自己?自由?的前提下得到一个情妇,并不是想要一个妻子和承担起丈夫的责任。白流苏则希望凭借这个华侨富商的财源确保富足的物质生活,组成可靠的小家庭。在他们的交往中,白流苏步步设防,一点也不肯失陷了自己,最终却不得不甘认失败,牺牲了淑女的身份和三十岁青春,不惜当情妇而由沪入港投入范的怀抱。但白流苏又是幸运的,香港陷落成全了她,使她成了范柳原?合法的妻?。但这只是偶然,张爱玲笔下女人的必然出路却是像《连环套》中的霓喜那样。霓喜先后和多个男人同居,?她要男人的爱,同时也要安全?,她千方百计想成为对方合法的妻子,为此她一次次算计、挣扎,最终却每每人财两空。
这一群女人执著于生活,生命欲望强烈,小心谨慎、费尽心机地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却大都归于失败,这一切不能不让人感觉到人生的悲凉。
第三类为老年妇女形象。如娄太太(《鸿鸾禧》)、紫薇(《创世纪》)、奚太太(《等》)等。这些女人没有了少女的纯情,也没有了青年女性对生命的看重和执著,有的是经过岁月折磨的疲沓和回首往事的感伤。精彩的年华已经过去,剩下的只是自怨自艾以及年老珠黄时对生命不甘心而又不得不忍受的痛。 《等》中的奚太太、童太太她们一生都在等,等?给了她们许多磨难的公婆长辈过世?,等出门的丈夫回来,在?等?中,一年年消耗了自己,等到的结果却是丈夫又娶了一个或两个太太,而自己?仍旧每天黑早起身,在黯红漆桶似的房间摸索摸索,息息率率,手触到的都是熟悉的物件,所不同的只是手指骨上一节节奇酸的冻疼?。
这群女人的终究没有出路,除了社会原因外,生命流逝、年华已去成了无法抗拒的因素,因此更具有普遍性的悲剧意义。
张爱玲在《〈传奇〉再版序》中说道:?个人即使来得及,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
开头一句话的意思是?时代?比个人仓促。人们一般常说?人生苦短??让时间来证明?,即?个人?总要比?时代?、?时间?、?历史?来得仓促。张爱玲又何出此语呢?她在《自己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是生活于一个时代的,可是这时代却在影子似的沉没下去,人觉得自己被抛弃了。?《我看苏青》中又有这样的论述:?如果感到时间逼迫,那么真的要说逼迫,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所谓比?个人?还要仓促的时代是指最适合她,而她也最如鱼得水,创作积极性高且成果显著的一段时间。
那么,张爱玲的时代是什么时候呢?
对此,柯灵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
?五四时代的文学革命——反帝反封建;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阶级斗争;抗战时期——同仇敌忾,抗日救亡,理所当然是主流,除此以外,就都看作是离谱、旁门左道,既为正统做不容,也引不起读者的注意?。?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日本侵略者和汪精卫政权把新文学传统一刀切断了,只要不反对他们,有点文学艺术粉饰太平,求之不得,给他们什么,当然是毫不计较的。天高皇帝远,这就给张爱玲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抗战胜利以后,兵荒马乱、剑拔弩张,文学本身已成为可有可无,更没有曹七巧、流苏一流人物的立
足之地了。张爱玲的文学生涯,辉煌鼎盛的时期只有两年(一九四三年——一九四五年),是命中注定,千载一时,‘过了这村,没有那店’。?
可以看出张爱玲清楚地认识到属于她的时代,也清楚地认识到?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这是张爱玲难言的痛苦体验,在苦难面前,她积淀了太多的人在时代与社会面前的悲凉的无奈和感受。她的美好时代正在流逝,并且一去不复返,因此便感到思想背景里?惘惘的威胁?,?在张爱玲这里,时间被认为极不稳定的因素,意味着文明的颓败,意味着美好事物的逝去,成为流离动荡的乱世的根源。?这种意识潜在地影响着她的创作,使她的作品浸透了那样一种不欲言明的深刻的没落感。
张爱玲是在最高层次的意义上,认为只有荒凉是人性的、人生的实有,但高处不胜寒,张爱玲还要从高而降,在这不可靠的世界里,想抓住一点熟悉可靠的东西,在满目荒凉里寻找一些慰藉,哪怕这慰藉短暂。因此其笔下的女性也是充满了追逐,充满了寻觅,带着各自的欲望,想在这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可以立身,但结果却是惟追逐才更失望,惟寻觅才更荒凉,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无论你怎样都逃脱不了命运的网,摆脱不了时代的捉弄。一切都是虚空,一切都没有出路。
苍凉世界中最浓郁的风景
苍凉世界中最浓郁的风景
------张爱玲和杜拉斯的比较
引言
一个杏眼朱唇,一个金发碧眼。一个是民国时期大上海灯红酒绿十里洋场里的临水照花人,一个是上世纪30年代印度湄公河渡船上热情奔放的法国少女。一个以尖酸刻画人生百态, 一个将爱恨离合娓娓道来。
翻阅张爱玲和杜拉斯两人的人生履历不难发现,她们的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出生时间大致相仿,而且都是20世纪末才离开人世的长寿老人;家庭背景和身世相仿,都出生于畸形的问题家庭,缺失亲情,自小叛逆冷漠;在写作上,都具有天生而来的才气,以多产的作品享誉文坛。她们轰动一时,以独特的文笔和敏锐的意识写就的作品曾吸引了一大批读者。
她们离世后,依然留下了巨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上因她们而起的争论和研究并没有随着她们的离开而终结,反而持续升温,热情不减。
直到本世纪初,张爱玲和杜拉斯的作品仍然被大批量的重修和出版,社会上出现了大量的“张迷” “杜迷”。她们的作品被无数的导演翻拍成电视剧和电影搬上了荧屏。两人传奇的感情和人生经历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张爱玲和杜拉斯以强烈的女性意识,巧妙而又独特的将时代背景与生活百态浑然天成的结合在一起,跃然于纸上。华丽苍凉的小资基调,细腻深入的爱情和心理描写,文本中散发出的独特贵族气质,打动了现代社会无数青年人的心。
无疑,张爱玲和杜拉斯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同是那个时期思想前卫和开放的女性,能大胆无惧,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以其瘦弱的身躯和有力的笔杆同黑暗现实封建伦理抗争,文本中流露出对安稳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但是两人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张爱玲描摹琐碎小事,人间百态,擅于在苍凉的时代背景中讲述男女之情。杜拉斯刻画男欢女爱,生死离别,从痛苦生活中寻求希望和出路。
张爱玲是东方人眼里的一盏淡茶,越喝越浓。而杜拉斯是西方人眼里的一杯烈酒,越品越醉。
本文借鉴和参考了近几年国内外对两位传奇女性的研究和调查,在此基础上,主要通过探讨两位传奇女性的生活经历和精神世界对其文本的影响,通过具体作品分析对比,展现两位女性在本文内容和写作手法方面微妙的联系和独特的差异,从女性独特的思维方式入手,深入探索两人文章中所流露的强烈的文化色彩和女性意识。
1. 勾一个影子--------作家经历对作品的影响
作品如同作家的影子,反映着作家的观点态度,气质性格以及人生观和世界观。作家的人生经历对作家的作品创作影响巨大,往往成为作家一生的素材和源泉。
“美国作家凯瑟认为:8岁到15岁之间是一个作家一生的个性形成时期,这个时期他不自觉地收集艺术的材料,他成熟之后可能积累许许多多有趣而生动的印象,但是形成创作主题的材料却是15岁以前获得的。现代心理学也证明作家艺术家的这种经验之谈是合乎科学的。”
“毛姆在谈到狄更斯的创作时说:‘尽管他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而且渐渐熟悉上流社会的语言,可是他在小说里描述上流社会的生活时,却从来也没有成功塑造出令人信服的上层人物,他笔下的牧师和医生显然不像那些律师以及雇员那样栩栩如生。’毛姆由此得出结论:‘一个小说家只有把自己早年就已经有所接触的人物作为原型时,才能创造出杰出的人形象。’”
作家童年时期的经验,特别是那些印象深刻的经验,往往给艺术家的一生涂上一种特殊的基调和底色,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艺术家对于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作品的情感或情绪的基调。
下面通过介绍两位女作家的人生经历,探讨对其人生观的确立和作品创作的潜在影响。
1.1不凡的人生经历-----独坐孤寂的蕊心,开出艳异的花 上世纪20年代,一个有着下弦月的秋夜,张爱玲出生于大上海一户家世显赫的人家。上世纪40年代战乱纷纷的中国,她创造了文坛奇迹。而在喧嚣热闹的世纪末,这位活了半个多世纪的文坛奇女子于1995年农历中秋节的中午死于美国洛杉矶的家中,孑然一身,孤寂冷清。她的骨灰被抛洒进了大洋彼岸广袤幽深的太平洋。而离世后,她的精神和灵魂却一夜间突然复苏,掀起一股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热潮。胡兰成在《评张爱玲》里说:“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伟大的寻求者。”
张爱玲的外曾祖父是北洋大臣李鸿章,祖父是清朝名臣张佩伦。父亲张廷重是封建遗少,母亲黄逸梵是南京长江水师提督黄宗炎的女儿,一个思想开放的新式女性。在外人眼里,父亲和母亲是那个时候极其相配的金童玉女,门当户对,亲上做亲。祖上的光鲜不仅给这个呱呱落地的女婴增添了些许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多年之后,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回忆说:
“张爱玲是民国时期的临水照花人........ 放恣的才华和爱悦自己,做成了一种贵族气氛。”
张爱玲对于家庭的态度是矛盾的,依恋和熟悉里包含着怜悯和同情。虽然张爱玲出生之时府上已经没落,祖上的荣光一去不复返,但是温热的血缘仍然在她血管里静静的流淌。她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家族日趋没落和无法挽回的颓败之势,而这种家庭也正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落贵族的典型代表。以至于很多年后张爱玲在《对照记》里清楚地表明了自己对家族那份爱恨交织的情感体验:“西谚形容幻灭为‘发现他的偶像有黏土脚’---------发现神像其实是土偶。我倒一直想着偶像没有黏土脚就站不住。我祖父母这些地方只使我觉得可亲,可悯。........... 我没赶上看见他们,所以跟他们的关系仅只是属于彼此。一种沉默的无条件的支持, 看似无用,无效却是我最需要的。他们只静静的躺在我的血液里,等我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由于张爱玲父亲的吸食鸦片和纳妾之举让母亲无法忍受,这位思想进步的女性于1924年携小姑一起留学法国,抛下了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留学欧洲多年,张爱玲的母亲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认为学校群体教育才是健康和多元化的,因此坚持将张爱玲送到了正规学校接受教育。因为母亲很喜欢外国小说,所以张爱玲很小就有机会接触毛姆的小说,萧伯纳的戏剧等外国名著。由此看来,张爱玲的文学天分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位开明的母亲。她三岁就能熟练背诵唐诗三百首,七岁就创作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一个无题的家庭伦理剧。八岁又写了一部名为《快乐村》的小说。
通过张爱玲的一些作品中的叙述,我们不难看出她对母亲爱恨交织的心态:“《小说月报》上正登着老舍的《二马》,杂志每月寄到了,我母亲坐在抽水马桶上看,一面笑,一面读出来,我靠在门框上笑。所以到现在我还是喜欢《二马》,虽然老舍后来的《离婚》《火车》全比《二马》好得多。”(张爱玲《私语》) 。童年回忆里唯一的一段美好时光,张爱玲每每回忆起来都会赞美和崇拜那个时候的母亲。这个敢于和封建礼教抗争的女人在她的潜意识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童年对作家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这些回忆在张爱玲的心里投下了影子。特别是母亲黄逸梵,作为张爱玲第一个接触到的女性,既是她的启蒙老师,也成为以后她作品创作的原型。但是黄逸梵是自私的,她过于的追求自由和民主,以至于缺少了保守的母性温柔,她吝啬而稀少的母爱,让张爱玲从小便比同龄人早熟机警和心存戒备,这种阴影一直持续到母亲去世。黄逸梵临终前曾给女儿写信,表达了自己对她的思念,可是张爱玲却拒绝探望她,只是给母亲寄去了一张支票。张爱玲这种残酷的绝情和冷漠,其实是对母亲的一种报复,也是对童年悲惨遭遇的一种反抗和排斥。
“爱玲觉得,这些琐屑的难堪,正在一步步的销毁着母亲对她的爱。如果说,与父亲的冲突是以激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那么,与母亲的冲突则是缓慢的,不易觉察的。但那却是在心灵上能一点一滴感受到的。‘这时候,母亲的家亦不复是柔和的了。’”(任茹文,王艳《张爱玲画传》)
2009年张爱玲的遗作《小团圆》被发现和出版,作品以小说的形式娓娓道来自己一生的经历,其中主人公九莉就暗指张爱玲自己,而小说中的蕊秋其实就是以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为创作原型。在《小团圆》中,九莉对蕊秋的情感也正是张爱玲面对母亲进退两难心理的真实写照。
“蕊秋替九莉把额前的头发梳成切尔斯王子的橫云度岭式。直头发不持久,回到学校早已塌下来了,她却舍不得碰它,由它在眼前披拂,微风一样轻柔。”(张爱玲《小团圆》)
也许从小缺少母爱,在张爱玲的眼里,母亲做的一丁点小事对她来说都是莫大的奖赏和恩赐。可是少女时期的张爱玲由于封闭和自卑,又不常住在母亲那里,对于母亲的感觉也渐渐变了味道。
“办过了一件喜事,蕊秋正说要请谁喝茶,九莉病了,几天没退烧,只好搬到客厅去睡与楚娣对调。下午茶当然作罢。九莉正为了榻边搁一只呕吐用的小脸盆觉得抱歉,恨不得有个山洞可以爬进去,免得沾脏了这像童话里巧克力小屋一样的地方。蕊秋忽然盛气的的走来说道:‘反正你活着就是害人,像你这样只能让你自生自灭。’九莉听着像诅咒,没做声。”(张爱玲《小团圆》)
如果说对母亲的爱是一点点消耗殆尽,那么对于父亲,张爱玲是瞬间绝望的。和妻子离异后,张爱玲的父亲不仅抽上了大烟,而且很快续弦。后母是个非常心狠和易妒的女人。爱玲高中时代饱受后母的挖苦和责骂,最后变本加厉升至殴打,更令爱玲寒心的是父亲不仅不护着她,反而在后母的煽风点火下将爱玲拳打脚踢后关进了小木屋里长达半年之久。那段时光对爱玲来说无疑于磨难,从此之后,她对父亲完全失望。
“短短几个星期,她仿佛经历了万劫百难的人生,觉得自己苍老了许多。她说:‘等我放出来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了。’她把手紧紧地捏着阳台上的木栏杆,仿佛木头上可以榨出水来。头上是湛蓝湛蓝的天空,那时候天空是有声音的,因为满天的飞机。她希望有个炸弹掉在她们家里。她希望与这个家一起在烈火中烧死。”(任茹文,王艳《张爱玲画传》)
张爱玲曾说过:“最可厌的人,如果你细加研究,结果总会发现他不过是个可怜的人。”在爱玲的心中,父亲是可厌的,但是他又很可怜,他无坏心,仅是他不进取,又保守和封建。他爱自己的妻子,容不得她抛头露面,他极度的渴望占有她,在担心和威胁中,他变得焦躁
和暴戾。他把这些堆积起来的怨恨,发泄到了自己的女儿身上。
著名作家阿川在《乱世才女------张爱玲》里说过这样的话:“上帝把美貌和矫情送给了女人,她就得受情感的煎熬,而女人一旦拥有了过人的奇异的智慧,她一辈子就要饱受智慧的痛苦。”
童年时期挥散不去的阴影让爱玲在比一般人早熟的情况下也树立了一种悲观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她曾在《公寓生活记趣》里笔锋急转一语道破了生活的本质:“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
同济大学中文系的万燕教授在其《女性精神-------有关或无关乎张爱玲》一书中有如下见解:“从最初接触张爱玲的作品和身世开始,看她的眼光始终是复杂的,故而钦仰她的才华,却不喜欢她的某些方面,比如她的自私,自恋等。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个人主义者,也是中国第一代问题家庭的儿童,因为她天才的光辉,往往遮蔽了她年轻时的个性和人格上的负面,这些负面,说的好听点,是特例独行,说的彻底点,其实就是有心理疾病。‘张迷’们听见这话,要敲我栗子了,但事实就是如此。可贵的是,这个聪明、坚硬的女子,并没有为自己的负面所限,她用写作超越了内心的疾患,将它们磨衍成深刻的解剖和表达,既表达了自己,也表达了别人。”
畸形的家庭,暴戾的家长,孤僻的性格和自卑的心态,一直影响着成年后的张爱玲,她每一部出色的作品都得益于这些惨痛的经历。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崎岖的成长期,也漫漫长途,看不见尽头,满目荒凉。”她的优秀是牺牲了整个童年和少女时代欢乐的天性和明媚心境的代价换来的。作为一个女人,这样的结果是悲哀的,不幸的。可作为一个作家,她却是文坛的幸运和财富。
张爱玲的个人体验和她接近于病态的心理都对她的作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因为身在其中,她往往可以更容易的刻画和建筑一系列普通人的心理疾病长廊。如曹七巧从受害到受虐到施虐的心理变化,小寒的恋父情结,聂传庆从自卑自哀到发泄的心态,佟振保的男性性心理,阿小的母性心理,王佳芝的报复心理和自我人格的确立等,张爱玲深刻的表现了心理和生活的互相影响乃至于互相伤害。
同时,张爱玲少年时阅读的大量的书籍也对她的作品产生了潜文本的影响。普鲁斯特在《驳圣伯夫》里提出:“进行艺术创作的不是实践中的人,而是人的‘第二自我’或所谓的深在的自我。”正是潜在文本的大量阅读和张爱玲并不算丰富立体的人生体验产生了某种共通性,唤起了她印象,感官,欲望,回忆和情感里的‘第二自我’,在潜文本的点化下,她才能自如的将内心深处和外在世界里那些难以名状的混沌模糊的东西,那些和自己的人生阅
历不相称的作品通过锐利和坚韧的笔触表现出来。
不论是《金锁记》里那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还是《倾城之恋》里敢于追求真爱和封建伦理斗争到底的白流苏,张爱玲的创作都有意或者无意识的被童年时期阅读的《孽海花》和《红楼梦》所影响着。张爱玲的才气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潜文本对她的影响更为直接,对于年轻时期的张爱玲来说,不可能仅仅凭借自己涉世未深的人生阅历和些许的聪颖和才气就能写就如此深沉老练和人生意味丰富、兼具真实和艺术的经典作品。
而谈起张爱玲的经典爱情作品,不得不提一提张爱玲的感情经历。张爱玲经历过两场感情,一段刻骨铭心,一段温暖安逸。正是因为经历了情感的巨大落差,她才能以一双慧眼洞穿爱情的本质。
1943----1945年,是张爱玲一生中最重要的年份。在这段时间里,她创作发表了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散文和小说,并且结识了一个对她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人:胡兰成。就像她作品中的女性那样,张爱玲本人也大胆而炽热的追寻所爱,她不在乎政治和历史的评价,曾多次在作品和传记中流露出对胡兰成的惺惺相惜。张爱玲曾赠送给胡兰成一张照片,背面提着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她完完全全的投入到了这场恋爱中来,不在乎胡兰成婚娶,不在乎对方身世来历,不在乎一世相随,只在乎瞬间的相知。张爱玲24岁时与36岁的胡兰成结为夫妇。可惜胡兰成风流成性,无法给予张爱玲一个“现世安稳”。在被追捕逃亡的途中胡兰成又和多名女性保持着暧昧的关系。千里迢迢去温州探望他的张爱玲终于忍无可忍,绝望离开,只留下一句:“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胡兰成《今生今世》) ,从此之后,两人再未谋面。经历过大起大落的感情坎坷后,张爱玲已经变得恬淡和平静。
虽然爱玲和胡兰成的爱情黯然收场,但是胡兰成对张爱玲的影响却是刻骨铭心的。正是因为被爱情辜负和连累,张爱玲才把那些积郁在心中的怨恨和报复发泄在自己的小说中。也正是经历了爱情的潮起潮落,她的小说才能在平凡中觑见真谛,将爱情的美好生拉硬拽的撕毁给我们看,以残忍的方式拭去爱情光鲜的油彩,揭露藏在成人世界背后的虚伪和龌龊。“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无论是《金锁记》中冷酷又懦弱的姜季泽,还是《红玫瑰与白玫瑰》里风流成性的佟振保,都带着胡兰成的影子。而心理病态扭曲的七巧(《金锁记》),穿梭于灯红酒绿十里洋场里的白流苏(《倾城之恋》)和敢爱敢恨,火热放荡的娇蕊(《红玫瑰和白玫瑰》)都是张爱玲以作品中的人物来宣泄自己心中的苦闷和不满。这些文本的创作灵感一部分来自于父母亲不
幸的婚姻和她童年的悲惨的遭遇,更多的是这位完美主义和悲观主义结合的女性对自己不完美爱情的一种弥补或者宣泄。
2009年张爱玲的遗稿由委托人整理成小说出版,取名《小团圆》。在文章的最后有这样一段话:“她从来不想要孩子,也许一部分原因是她觉得如果有小孩,一定会对她坏,替她母亲报仇。但是有一次梦见五彩片‘寂寞的松林径’的背景,身入其中,还是她小时候看的,大概是名著改编,亨利方达和薛尔薇雪耐主演,内容早已不记得了,只知道什么好,就是一只主题曲《寂寞的松林径》出名,调子倒还记得,非常动人。当时的彩色片还很坏,俗艳的像着色的风景明信片,青山上红棕色的小木屋,印着碧蓝的天,阳光下满是树影摇晃着,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他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个时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时快乐了很久很久。”
《小团圆》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在小说的结尾,张爱玲叙述了一个温暖的梦境。弗洛伊《梦的解析》里认为:梦是人潜意识的反映。作品以这样的梦境结尾无疑有着它的深意。张爱玲在离开胡兰成之后因为患宫颈折断而终生未能生育。她坦言自己不喜欢孩子。但是梦里,儿时看过的电影,属于她的孩子,还有胡兰成的身影都在寂静的松林中出现。这应该是她内心深处真实的渴望。那些现实中希望拥有又不能实现的想法只能由梦境这一意象表现出来。“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部张爱玲晚年完成的遗作,突破了以前悲剧收场的惨淡结尾。虽然没有大团圆的结局,但是以这种自我疗伤和自我安慰的方式结束,也算是张爱玲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落幕。
离奇身世,传奇爱情,早熟的心态和执拗的性格给予了张爱玲独特的文学气质,而这些作品也在她独特的气质和阅历的影响下,穿透时空的尘埃,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1.2疯狂的前半生-----------将果决的魔鬼,粉饰成纯洁的天使
就在同张爱玲出生时间大致相仿的1914年,玛格丽特-杜拉斯在越南嘉定降生。这位于1984年以一部《情人》问鼎龚古尔文学奖的女性,注定了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要饱受命运的折磨与情感的煎熬。
杜拉斯一生坎坷,特别是在印度西贡殖民地那段童年生活,充斥着她的记忆和身体,杜
拉斯一辈子都在用写作这种方式和回忆做着斗争,可是直到临死前她都没能摆脱那段她想要忘却,却从未忘却的苦难记忆。
尼采曾说:“在涵养深的人那里,一切经历物都是长久延续着的。”童年经验对作家审美心理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原因是在这个阶段的心理感受和体验,作为作家最初的认识生活的感知经验,所唤起的思想和感情尤为强烈。同时童年经验作为作家一重本真的生命体验超越了现实世俗的干扰,是对周边生活的最纯真最感性的把握,因而童年体验是最真实、天然、也最具有普遍人生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可以这么说,童年经验是作家创作心理中最富有个性的一笔财富,是作家取之不尽的源泉。
正如康-巴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所说的那样:“写作,像一种精神状态,早在它还没有写满纸以前,就在他身上发生了,可以产生在少年时代,也可以发生在童年时代....... 对生活,对周围的一切的诗意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没有失去这份馈赠,那他就是诗人或者作家。”
童年经历对杜拉斯本人及其作品的影响是深远的,不论是早期作品:《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琴声如诉》《广岛之恋》,还是后期作品《情人》,都能看到杜拉斯早期人生经历的影子。也正是童年这份独特馈赠,让她成为了一个无法复制和模仿的作家。
在她一生创作的众多作品中,几近详细刻画和描述的背景都是那个古老而神秘的东方国度。在杜拉斯的世界里,印度已经成了她身体的一部分。她在那里度过了影响她一生的18年。“那一切影响着我的整个生命,七十二岁时,那里还恍如昨日,午休时邮局大道,白人区,空无一人的林荫大道,两旁到处都是沉睡的河水。”(杜拉斯《情人》)
杜拉斯四岁丧父,缺失父爱。她经常受到母亲暴戾蛮横的大骂,受到大哥哥的猥亵和侮辱,唯一依赖的小哥哥又过早的离世。这一切对杜拉斯而言都是几近毁灭的打击。15岁时,杜拉斯遇到了一生都难以忘怀的中国情人,但是美好短暂,不久后杜拉斯举家回国。结婚后,杜拉斯生有两子,长子过早夭折。晚年的杜拉斯放纵,酗酒,抽烟,过度的酒精和尼古丁让她的面部扭曲丑陋,过早的衰老。但她拒绝接受世俗评判,依然我行我素。
如果说张爱玲年轻时的经历是凄凉和传奇,那杜拉斯的青春体验可以算是畸形和变态,畸形的家庭,畸形的关系,畸形的情欲。
“母亲”是杜拉斯文学作品里一个纠缠不清的形象,杜拉斯对于母亲的态度含混不清,刻骨的恨里又包含着因血缘带来的割舍不下。杜拉斯的母亲玛丽自身就是一位悲剧女性,她总是不满足于现状,在自己还是个有夫之妇的时候就和有妇之夫相爱结合,不顾殖民地其他白人的反对和声讨。可是第二次婚姻没有给她带来幸福,中年丧夫,投资失败,背井离乡,
这一系列打击使母亲性情大变,在得知杜拉斯和当地人交往后,她变得沮丧,愤怒,嫉妒,甚至有点精神失常,这一切在杜拉斯的小说《情人》中有详尽的描述:“我母亲几次发病,病一发作,就一头扑到我的身上,把我死死抓住,关到房里,拳打,扇耳光,把我的衣服剥光,俯在我的身上又是闻又是嗅,嗅我的内衣,说闻到中国男人的香水气味,进一步还查看内衣上有没有可疑的污迹,她尖声号叫,叫的全诚都可以听到,说她的女儿是一个婊子,她要把她赶出去,看着她死,没有人肯娶她,丧尽廉耻,连一条母狗还不如。”
母亲为了供养一家人生活曾暗示和逼迫杜拉斯出卖肉体,而杜拉斯为了获取母亲的一丝怜爱和肯定,也愿意这样做。这种母女间的情感显然已经在困顿的生活下扭曲变形。换种角度来看,杜拉斯年轻时的放浪形骸和纵欲叛逆,一部分带着母亲年轻时的影子,更多的是对母亲畸情感的一种报复。在折磨自己的肉体中,杜拉斯获得了复仇的快感,暴露了自己急于被成人世界肯定的变态心理。这种失衡的关系让杜拉斯活在夹缝中,喘息困难。而玛丽同样也处于矛盾之中,她知道逼迫女儿出卖肉体是有失体面的事,但是为了钱,她又顾不得羞耻之心。
家对于她来说不仅不是爱的核心,甚至连容身之地也算不上,这个冰冷的地方等同于地狱。大哥哥吸毒,酗酒,赌博,吃喝玩乐。他偷拿母亲的钱,打骂和猥亵妹妹,对弟弟拳打脚踢,俨然一个恶棍。可是母亲却对他溺爱有加,庇护纵容他的无耻行径。畸形的溺爱几近变态。大哥哥对杜拉斯的行为可谓禽兽之举,让人感到发指和愤恨。他猥亵自己的亲生妹妹,毒打她,怂恿母亲折磨她。这段经历不可避免的成了杜拉斯心中永远的创伤。“我当时真害怕我自己,也害怕上帝。只是到了白天,我才不会那么害怕,死亡也不显得那么严重。但是死神仍不离开我,当时我真想把我哥哥杀了,真想把他杀掉。”(杜拉斯《情人》)
家庭中唯一让杜拉斯得到一丝慰藉的就是小哥哥。可是畸形的家庭环境和扭曲的心灵,让杜拉斯对小哥哥产生了超出伦理道德的畸形爱恋。这种超越了兄妹关系的乱伦无疑是让人绝望的爱,毁灭的爱,这种绝望的情感一直影响着杜拉斯的人生,她在小哥哥死去后开始变得心如死灰。在杜拉斯看来,小哥哥死后,这个家完全没有了意义。“对我来说,小哥哥一死,她(母亲)也该去死的,就连大哥哥也不例外。我真无法忍受突然间他们使我感到憎恶的心情,他们与我而言都已无足轻重。”(杜拉斯《情人》)
弗洛伊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文学是被压抑的本能的升华。人们对压抑本能的升华,使观赏成了一场心理游戏。在《科学心理学概要》中,弗洛伊的给精神创伤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我们必然会发现,一个被压抑的记忆知识在事后转变成为创伤。”
童年经历对杜拉斯而言是一种沉重的精神创伤。而杜拉斯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她借用了
自我回避和自我防御的方式,通过文本的虚构,借手中的笔篡改了自己从前的人生经历和那些她试图忘记的痛苦回忆。对于杜拉斯,写作不仅仅是一种发泄和记述,也不仅仅是对往事原原本本的还原,而是一种生命和精神的结合,一种救赎和忘却。在杜拉斯的眼里,除了写作,就只剩下死亡。
我们不时的能从她的作品中感受到杜拉斯对爱情的绝望:《广岛之恋》中,她眼睁睁的看着心爱的人慢慢死去,身体变冷,咽下最后一口气。她感到撕心裂肺的痛苦。《长别离》里戴蕾丝的歇斯底里的呼唤,近乎发狂的哀号都无法换回深爱男人的记忆。《琴声如诉》里深爱的情人亲手杀死了自己的情妇与之同归于尽......... 杜拉斯善于描写爱情,特别是绝望的爱情,而她独特和犀利的描写背后,却是无尽的痛苦回忆。
杜拉斯的作品中,曾不厌其烦的提到15岁时认识的中国情人,之所以如此反复的撰写,并不是她精益求精,也不是对初恋的沉迷,“情人”只是一个契机,想要极力抹去那段与美好初恋混杂的痛苦回忆才是杜拉斯真正的目的所在。对于自己在回忆中的丑陋不堪,羞耻和悔恨,杜拉斯选择了逃避,而写作是她唯一的救赎方式。她不断地虚构情节,直到笔下的那个自己看起来不再肮脏和无耻,甚至现实中曾经的肉体交易也变成了她笔下的美好爱情。这就是杜拉斯选择自我疗伤的方式,将回忆里的那个果决的魔鬼,粉饰成了纯洁的天使。其实这也是作者自我忏悔和救赎的方式。不难看出,杜拉斯始终活在童年的阴影里,甚至以一种扭曲的心理面对以后的人生。
由此看来,张爱玲和杜拉斯,虽然国籍,人生经历,思维方式,情感体验都不相同,但是她们的作品都受着作者早期人生经历的深深影响。但是张爱玲擅于直面惨淡凄凉,将人物幻化成自己,用更凄凉的作品来残忍的警醒世人。她立于感情之外,毫不留情一针见血的道破爱情和生活的本质。而杜拉斯更愿意用虚构和粉饰的方式来救赎自己。她偏执自恋,把自己的思想以近乎极致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作品中的角色代替自己完成现实中不能得到和不能完成的圆满。
2 画一双眼睛------------------作家特色在作品中的体现 思想是作者的影子,有血有肉的作品就像作者的眼睛,能生动形象的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纯熟的驾驭作品的能力。下面对张爱玲和杜拉斯的作品进行研究,深入的探讨两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的异同。
2.1朵云轩信笺上的泪珠--------------由《金锁记》谈张爱玲 《金锁记》是张爱玲最出名的代表作,也是她成就最高的小说。傅雷在40年代那篇著
名的评论文章中给予了《金锁记》毫无保留的赞誉,不仅以大量的篇幅深入细致的分析了这篇小说,而且将它与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相提并论。美籍华人夏志清更是在他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现代史》中将《金锁记》置于了超越所有现代作家的高度,认为它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金锁记》讲的既是一个女人的故事,也是一个欲望的故事。但更深层上,它展露的是一个女性从正常到变态异化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从小说背景来看,故事发生在30年代大上海的一户没落的大户人家。这明显受作者年轻时阅读的潜文本《红楼梦》和《海上花》的影响,同时也和作者自身家庭背景相似。小说展现了一个被哥哥卖到有钱大户人家,无法享受正常情欲的女人在十年的煎熬里,在金钱枷锁的束缚中,发生的一系列的变化,直到心理变得扭曲和病态。
和其他作品内容大体一致,张爱玲依然选择了表现在封建礼教下被折磨到扭曲的不伦恋情和女人的畸形心理。《心经》中张爱玲成功的刻画了一段不伦的“父女恋”。而在《金锁记》中张爱玲为女主角七巧安排了一段“叔嫂恋”,但是比《心经》更具有思想深度的是,作者没有在小叔子和嫂嫂的恋情无果而终时选择结束,反而将这段感情当做了铺垫,浓墨重彩的叙述了七巧在爱情和情欲都泯灭后心理发生的扭曲和畸形。
夏志清曾经对金锁记的内容安排给予了中肯的评价:“普通小说写到这里,大可搁笔。一个女人又贪钱,又爱上一个不争气的男人------很多小说都是拿这样一个人作为题材的。《金锁记》的上半部分,感情与意向配合的恰到好处,别人假如能写这半部,也足以自豪了。可是对于张爱玲,这一段浪漫故事只是小说的开头,在下半部里,她研究七巧下半世的生活。七巧因孤寂而疯狂,因疯狂而做出了种种可怕的事情,张爱玲把这种‘道德上的恐怖’,加以充分的描写。”(夏志清 《中国近代小说史》)
虽然张爱玲出身显赫,独具贵族气质,深受母亲进步和西化思想的影响,但是她却最擅于刻画城市里小市民阶层的女性形象。她笔下的人物都是处于思想进步和行动封建的尴尬对立中。将小人物置于大家族中,作者用心良苦的展现了时代交锋和东西冲突下的大上海对女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改变。
《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就是张爱玲刻画的众多成功女性角色之一,也是张爱玲作品中最具有特色的女性形象。张爱玲曾经说过:“我的小说里,除了曹七巧,尽是些不彻底的人物。”(张爱玲《自己的文章》)。
曹七巧出生在乡下小户人家,父母早亡,哥哥嫂嫂想利用她攀一门富有的亲戚,从中牟取暴利,于是把她嫁到了上海姜公馆,做了姜家二奶奶,只是丈夫是个害骨痨的残废人,一
辈子只能躺在床上。曹七巧就这样被断送了一生的幸福。七巧虽然性格暴戾焦躁,但是她还是咬咬牙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唯一给自己带来安慰的就是丈夫死后她能分到一大笔遗产,实现独立自主。对金钱的极度渴望让七巧自愿的带上了黄金铸成的枷锁。
七巧在姜家的地位并不乐观,因为是乡下小户人家的女儿,七巧的和言谈举止都和贵族人家格格不入,不仅叔叔嫂嫂不爱搭理她,就连服侍她的丫环也瞧不起她。曹七巧性格中尖酸刻薄的一面随着对自身地位的不满和对丈夫无能的埋怨一天天增长起来。张爱玲在作品中给曹七巧安排的第一次出场便将其尖酸毒舌的形象展露无遗。“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着腰........ 三角眼,小山眉,四下里一看,笑道:‘人都齐了,今儿想必我又晚了!怎怪我不迟到------摸着黑梳头!谁叫我的窗户靠着后院子呢?单单就派了那么间房给我,横竖我们那位是活不长的,我们净等着做孤儿寡妇了------不欺负我们,欺负谁?’”(张爱玲《金锁记》)
丈夫既不能满足七巧作为一个正常女人身体上的需求,也无法给予她精神上的爱恋。于是七巧便把这种爱自然的转移到了小叔子季泽的身上。她多次挑逗勾引他。季泽虽然是一个纨绔子弟,风流成性,他依然很理智的拒绝了七巧,他自然知道七巧日后必是个“拖油瓶”,何况没有理由招惹自家人。但是七巧还是将这种自己也不知道是情欲还是爱的感情放在了心里。至少他能给她一点希冀,让她不至于活的太累。
《金锁记》里,张爱玲娴熟的运用了蒙太奇手法,将时空自由组合,特别是在描写七巧对季泽求之不得的那份爱时,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将十年漫长时间缩短成两幅瞬间交替的画面,即反衬了七巧在这十年中饱受的精神折磨,也将七巧对季泽的爱并不突兀的暗示了出来。
“季泽走了,丫头老妈子也给七巧骂跑了。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一滴...... 一更,一更...... 一年,一百年。真长,这寂寞的一刹那。七巧扶着头站着,匆匆的掉准身来上楼,提着裙子,性急慌忙,跌跌绊绊,不住的撞到那阴暗的绿粉墙上,佛清袄子上沾了大块的淡色的灰。她要在楼上的窗户里再看他一眼。无论如何,她从前爱过他。她的爱给了她无穷的痛苦。单只这一点,就使他值得留恋。多少回了,为了要按捺她自己,她迸的全身的筋骨与牙根都酸楚了。今天完全是她的错。他不是个好人,她又不是不知道。她要他,就得装糊涂,就得容忍他的坏。她为什么要戳穿他?人生在世,还不是那么一回事?归根究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她到了窗前,揭开了那边上缀有小绒球的墨绿洋式窗帘,季泽正在弄堂里往外走,长衫搭在臂上,晴天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裤褂里去,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
七巧眼前仿佛挂了冰冷的珍珠帘,一阵热风来了,把那帘子紧紧地贴在了她的脸上,风
去了,又把帘子吸了回去,气还没透过来,风又来了,没头没脸包住她-------一阵凉,一阵热,她只是淌着眼泪。
玻璃窗上角隐隐的反映出弄堂里一个巡警缩小的影子,晃着膀子踱过去。一辆黄包车静静的在巡警身上碾过。小孩把袍子掖在裤腰里,一路踢着球,奔出玻璃的边缘,绿色邮差骑着自行车,复印在巡警身上,一溜烟掠过。都是些鬼,多年前的鬼,多年后的没投胎的鬼....... 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张爱玲《金锁记》)
这一段描写了季泽和七巧最后一次相遇后不欢而散的场景,也是文章中最能显现张爱玲深厚文字功底和熟稔驾驭能力的经典之段。张爱玲运用了意识流小说里常用的通感,意识叠加,蒙太奇和心理描写。这是七巧从爱走向恨,从希望走向绝望,从忍受走向报复,从正常走向疯狂的转折点。玻璃窗一段描写是点睛之笔,将人生缩小为一面玻璃窗,无数的场景,人物来了又去,没有什么能够定格成永恒。作者不仅道出了心中的疑问,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揣度,猜疑,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提防和戒备,信任的缺失导致了无爱的悲剧,加速了人性的泯灭。
曹七巧这个女性形象无疑是可悲的。封建的道德使她失去了自由,家庭的纲常制度使她尝尽了他人的眼色,内心的真情得不到释放,久而久之,心理趋于变态,人性变得扭曲,以致后来竟残忍疯狂地把封建伦理道德对她的毒害加倍地转嫁到自己的一双儿女身上,以此来发泄自己的愤恨与不满。这样的行为无疑是让人痛恨的,这个女人也是让人厌恶的,可在愤恨的同时我们又不自主的对她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就如张爱玲在作品中描写七巧遭到姜季泽拒绝后的表现:“她睁着眼直勾勾朝前望着,耳朵上的实心小坠子像两只铜钉把她钉在门上——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曹七巧就像一只美丽的小鸟被套上了一把“金色的枷锁”,锁在了封建宗法制度铸造的笼子里,永远喘不过气来。张爱玲痛恨封建的宗法制,可她并不是直接的痛斥,而是借七巧的口流露出对封建遗老遗少的蔑视和憎恨,和对受迫害女性的同情。
在《金锁记》中,张爱玲运用了惯用的物化手法。古诗中有睹物起兴和借物抒情的手法,也许正是张爱玲这种把物象变为意象,用物象补充意象的方法,确实“使张爱玲的小说具有诗的因素,诗之魅力”。在意向的营造上,张爱玲雅俗相融,在借鉴中国古代章回小说的基础叙事手法的基础上,穿插进新感觉派小说常用的意识流,蒙太奇的手法,使文章既具有东方含蓄的美感,又具有洋味十足的新潮感。
“' 意象向来是中国传统文学特鄙视古典诗歌中的一个重要的审美因素,张爱玲在小说中不仅多次使用诸如‘月亮’‘镜子’这样的古典意象,还自己创造了诸如‘墙’‘甲壳虫’
等具有现代意味的意象,在旧与新、俗与雅之间游刃有余。”(刘勇 陈婕 《苍凉写就的华美-----走进张爱玲的<传奇>》)
《金锁记》虽然采用了传统小说常用的全知叙述故事方式,却完全化入了自己的神采,将讲故事的氛围用一种很文学化的语言来表达,故事切入的角度和结束的方式非常特别灵活现代。开首一句“三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 ”像一个长焦镜头将读者的思维推向遥远的从前,通常的作家也就顺着这种流向开始铺叙故事,可是张爱玲却又把镜头突然拉回到眼前:“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借助“月亮”这一景象,将全景聚焦,提醒读者所处的现实位置,把不同的时空中感受的不同月亮加以工笔描,反观的焦点仍在三十年前。小说开头这种全知但独特的视角,渲染故事意境的艺术性,就自然而然地和传统小说的故事、通俗小说的故事区别开来,虽然有古典韵味,却又纯粹是张爱玲式的。结尾则把故事结束得很简洁,又富有余韵:“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经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几句话将故事结局的很多枝蔓合理的掠过,而且保持了故事的完整性。
《金锁记》中,张爱玲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敏感的心灵观察到了30年代大上海的黑暗,深入地体察到了女性在封建道德和意识的毒害下身心遭受的摧残和苦难,用自己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刻画了饱受封建思毒害的女性形象,通过细致的描写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封建道德摧残女性的痛斥与愤恨,以及对受摧残的女性遭遇的叹息和同情。
2.2湄公河畔的蓝房子--------------由《情人》看杜拉斯 如果说张爱玲注重刻画大上海众多女性形象,擅于通过生活中细碎琐事展现封建社会和黑暗生活对普通人所造成的人性扭曲,那么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作品显然要比张爱玲的作品更具有个人色彩。
在西方思想启蒙运动和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影响下,杜拉斯有着西方人所特有的奔放热情的美感以及独立自主的姿态。 杜拉斯一生坚持创作,作品内容广泛。受西方现代派和非理性主义的影响,作品更倾向于现代派小说的创作,支离破碎的语言,随意变换的场景,含糊不清的语言和多义性的主题让她的文章更具有先锋性。既有透过爱情反映出对和平和安宁向往的人性化大主题的《广岛之恋》。也有透过自传式小说透露出当今世界人性异化的深刻含义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和《情人》。
艺术特色上,杜拉斯更喜欢用感性的思维,用自传式的语气,旁若无人和夸张的描述,真实和虚构间的自由转换来表达对人类的人性化关注。如果说张爱玲仅仅是在展现问题所
在,那么杜拉斯是在暗示人们寻找问题的出口。
杜拉斯执迷于她所创造的异域色彩浓郁的东方,同时又流露出法兰西血统的那种高贵和骄傲。东方承载着她童年的一切,痛苦和欢乐。不论在《抵挡太平洋的堤坝》还是《情人》中,杜拉斯都反复的渲染湄公河岸边的风土人情。这段对古老国度的眷恋和憎恶的矛盾心态隽刻在她的身体中一生挥之不去。
不过和张爱玲一样,杜拉斯擅长的作品题材也是爱情小说。《情人》这部带有自传回忆式的小说,让年过半百的杜拉斯在1984年一举拿下了法国最高盛誉的龚古尔文学奖。《情人》一出版便销售一空,社会上甚至掀起了一股“杜拉斯热”。
“在《情人》销量直线上升的同时,各大报刊杂志也不甘落后,适时的对这部小说进行了评论、分析。小说出版的当天,就有一名叫贝尔朗-勃瓦豪-戴尔贝驰得人发表了一篇文章,他指出,这部与玛格丽特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小说也许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也许就是我们的故事。第二天在法国颇有影响的《解放报》发表了署名玛丽亚娜-阿尔芳的文章,这篇文章对作者那明快、简洁、优美无比的文笔大家赞赏,并对这部小说形成的内部根源(作者自身创作的需要)和外部根源进行了分析,特别是作者那看似简单、但却用高度凝练而又难以仿照的文笔进行了赞扬。同一天,《晨报》用一整版的篇幅发表了著名作家丹尼斯-罗什的问咋还能够,文章毫不掩饰自己对能把写作驾驭到如此熟练程度的赞赏,他指出,《情人》这部小说的文字和过去那部叫《爱》的文字很接近,整部小说表现了‘美,绝望,天真无邪,绝对文学。是的,让我们尽情的沐浴在《情人》中吧!’那是一位同行对玛格丽特的致敬,对文学界发出的呼吁。”(户思社《玛格丽特-杜拉斯传》)
《情人》讲述了“我”在少女时代于法国西贡生活期间和在渡船上认识的中国情人的爱情故事。杜拉斯不仅仅想表现曲折浪漫的爱情,她更希望通过对这个充满了异域风情的浪漫故事的解读,通过主人公“我”与中国情人间的情欲冲突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伦理观念:对传统伦理格局的反叛,追求以“爱”为中心的新型家庭伦理观念,和崇尚人的生命本体欲望和来那个姓平等的情爱观。
从内容安排上,故事采用了主线和复线并用的网状叙事结构。以我和情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渲染出一幕疯狂而绝望的爱情悲剧,同时穿插有关家庭生活的描写,将故事推向了高潮。主线和复线相互交叉,我和母亲之间的冷漠的母女关系,我和小哥哥之间的暧昧关系,我和情人间的性爱关系,我和印度西贡这个地方难舍难分的依赖关系。作者严密的逻辑和娓娓道来的叙事口吻,将60年前发生的事如放映般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情人》之所以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最重要的是作者在用灵魂和心灵写作。她完全的把自己沉浸其中,用简洁朴
实的语言勾勒出蓄而不说的震颤和波动。
人物塑造上,作者笔下的“我”其实是虚构和粉饰后的少女杜拉斯的化身。她用这个天真叛逆的15岁小女孩形象追忆了60多年自己内心深处痛苦又隐秘的往事,但这个形象显然比真实的杜拉斯完美。不难看出,杜拉斯在创造“我”这个形象时下了一番功夫。细腻的心理刻画,运用得体的语言,将一个生活在异国他乡,生活苦闷的法国少女心态刻画的淋漓尽致。青春期对于爱情的向往,对性的好奇和渴求,畸形家庭中的病态心理,与小哥哥的不伦感情,使这位15岁少女的人格变得扭曲和僵化。如果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展现的是生活对人的异化,那么杜拉斯更注重表现在绝望生活中主人公对爱和信仰的坚持。
“情人”这个形象,杜拉斯刻画的及其精致与传神。“那位英俊的男人从那辆‘里魔辛’大轿车里走出来,他正抽着一支英国香烟。他瞧着这位头戴男士毡帽,脚穿金丝皮鞋的姑娘。他慢慢地朝她走过来。可以看出来,他有点胆怯。起初,他连笑容都不敢露出来。他首先给她递过一支香烟。他的手在颤抖。他们之间有个民族的差别,因为他不是白人,可他又必须凌驾在姑娘之上,所以他才发抖。她对他说她不抽烟。”(杜拉斯《情人》)
“他的身躯瘦弱颀长,没有力气,没有肌肉,他可能得过病,可能正处于康复时期,他没有胡子,没有男子汉气概,他很虚弱,他似乎正因为某种凌辱和折磨而忍受痛苦。”(杜拉斯《情人》)
通过杜拉斯对“情人”的外表描写,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柔弱、胆怯希望得到爱却又不敢追求爱的人。这与女孩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自卑,不自信。而女孩却像一个引导者,带他走出迷茫和慌张。在杜拉斯的笔下,男女性格相互颠倒,女孩叛逆放纵,而“情人”则更逆来顺受和妥协。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原因,张爱玲文章中对性的描写点到即可,较为含蓄,而杜拉斯在处理性爱描写方面则更为直接和大胆。情欲和性爱描写是杜拉斯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论是《广岛之恋》里法国女人和日本男人的灵肉交欢,还是《情人》中我和情人处于情欲漩涡中的挣扎和绝望,都以文本的方式给读者带来心灵上的震颤。
《情人》中多次穿插我与情人间的情欲描写,在苦痛和矛盾的挣扎中,这已经不再是主人公单纯的刺激和快感的寻求,更多的是两人绝望和挣扎的内心世界的展现。无望的爱,只能通过肉体的交欢换取心灵的理解和默契。在疯狂的交合中,吐露给读者的,是一种比死亡更具有胁迫力的撕心裂肺的疼痛。
女孩试图通过作践和释放肉体这种方式来对畸形的家庭,缺失的母爱进行复仇。这显然使得每次行事都充满了痛苦和挣扎,可是和情人隐秘的关系,担心被母亲发现的惴惴不安,
挣脱心灵苦痛的肉体的快感,又让青春期这个叛逆的女孩觉得刺激和依恋。
对于“情人”,他无法从封建世俗的牢笼里挣扎出来,他享受这份情欲和爱,却无法说服自己不去在乎世俗的眼光和声讨。他充满猜忌和不安,他不确定女孩喜欢的是他的人品还是金钱,这种复杂的心态只能用疯狂的情欲来暂时遗忘。
“她觉得她似乎被慢慢的举了起来,腾云驾雾,被带到了一个极乐世界------大海,没有形状,只是因为它无可比拟。”“我闭着双眼,承受那过分强烈的动作......... 当你身不由己,任其随意摆弄,竭尽百般猥亵之能事的时候,他会觉得什么都是精华,没有糟粕,所有的糟粕都被掩藏起来,在那情欲的推动下,全部进入了洪流之中溜走了。”(杜拉斯《情人》)
《情人》的写作手法简朴和平淡。用朴实的文字展现这个充满了异域色彩的爱情故事。与张爱玲的浓妆艳抹的文字色彩背道而驰,《情人》以灰色的基调描述,就像一张泛黄的相片,试图通过灰暗的无生气的文字和背景反衬出我和“情人”爱情的难忘和绝望,突出表现了了畸形和黑暗的家庭生活对“我”的心灵造成的扭曲。
作者同时运用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相互穿插的方式,在虚构和真实中收缩自如,使文章亦真亦幻,她控制全局,用看似简单其实气场强大的文字控制和驾驭着读者。流露出杜拉斯独特的张狂霸道的艺术特色。
《情人》中最出色的是大量的从女孩视角进行的环境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述,这点杜拉斯和张爱玲一样,字里行间流露出女作家心思的细腻和敏感。
“每个夜晚都有不同的景色,都可以叫出不同的名字。而那夜间的声音就是乡村家犬的吠叫声。它们神秘的吠叫,此起彼伏,互相呼应,村村相传,漫无边际,通宵达旦。在院子里的小径上,番荔枝的影子漆黑如墨。整个花园都凝固在一种冷漠的静止之中。房子也是一样,既宏伟壮观,又忧郁悲伤。”(杜拉斯《情人》)
“我看着他如何处置我,如何摆弄我,而我从来没有想过他会这样做,甚至超越我的期望,可却完全符合我天生躯体的需求。我就这样变成了他手上的孩子。对我来说,他也变成了另外一种形象。我开始意识到他的皮肤,他的整个躯体,也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舒服感,超越他自身之外。”(杜拉斯《情人》)
杜拉斯的很多作品都倾向于现代主义,文字简单,支离破碎。语言留白,给文章无限张力和想象空间。而《情人》却属于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是现实主义也好,现代主义也罢,杜拉斯都竭力的反映着自己独特的思维和意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于伦理道德新秩序的呼唤,和对于和平与平等的渴望。
3开一扇心门-----------------东西方文化冲突下的女性意识 不论是具有东方含蓄美感的张爱玲,还是具有西方奔放热情的杜拉斯,两位女作家的作品中都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以独立的女性姿态向男权社会发出挑战。但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这种女性意识表现在两人的作品中又有着各自的特色。
“新中国诞生后的十七年间,女作家淡化自身性别意识,这不仅仅是创作主体的主观因素。在那个‘学英雄,做英雄’的时代里,强烈的“干预生活”的文艺政策的引导及创作主体主观意识的积极配合,使得‘十七年’女性文学具有浓烈的时代政治色彩。究其文化根源,中国女性的解放得益于中国革命,女性是作为被压迫阶级而获得了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女性的解放并非是性别的解放。不仅仅是女作家,时代造就了女性整体性别的弱化。随着极左思潮的发展,**时期的女性文学由‘隐性’变为‘无性’。 ‘十七年’间,中国政治文化一元化格局下,女性文学的异化形态——女作家男性化创作心理及女性形象的‘无性’化,都反映了女性整体倾向性价值观念和群体归宿感的认同立场。在权威、秩序、礼仪和对感情的抑制之间所存在的密切心理联系系统都指向深层的文化意识:一个人只有作为社会的人才能发现自身的意义。因此,十七年间的女性意识嬗变为‘无性’的集体主义思想和主人翁精神,并且成为特定历史时期文学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勿庸置疑,女性的话语权的拥有以女性本质的失落为代价,而文化压抑的外在律令竟被转换成女性内在的自觉性。”
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真实地演绎了女人自身的体验,在作品中对女性人物(不同阶层)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对封建宗法父权制压抑下的女性作了极致的描摹。《金锁记》中曹七巧房中的丫鬟和三太太丫鬟的对话正好应证了阶级的压制扭曲了的人格:“小双道:‘龙生龙,凤生风,这话是有的。你还没听见她的谈吐呢! 当着姑娘们,一点忌讳也没有。亏得我们家一向内言不出,外言不入,姑娘们什么都不懂。饶是不懂,还臊得没处躲! ’凤箫扑嗤一笑道:‘真的? 她这些村话,又是从哪儿听来的? 就连我们丫头——‘小双抱着胳膊道:‘麻油店的活招牌,站惯了柜台,见多识广的,我们拿什么去比人家? ’凤箫道:‘你是她陪嫁来的么? ’小双冷笑说:‘她也配! 我原是老太太跟前的人。’”
两个丫鬟的言语描绘出了大户人家的下人对出生贫贱的正头奶奶的鄙视,同是女人,却不能心灵彼此照应,还要相互践踏,在男权的掌控下再进行女性间的蹂躏。张爱玲文本中大量的事实表明后现代女权主义只有一种内在的女性经历,即寻找统—性的观点实际上否认了
女性之间由于阶级、种族、文化和族群不同所存在的差别。张爱玲真实地站在中国自身的文化基础和历史背景上,全方位演绎着女性意识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历史含义。
张爱玲早期作品《心经》中创造的少女“小寒”和“母亲”形象,是在男权社会统治下随波逐流而无力反抗的柔弱女性,她们的命运被随意的操控,想反抗但无能为力。随后的《金锁记》则刻画了一个被金钱和男权社会压抑下精神扭曲变形的女性,但是此时的曹七巧已经开始报复和反抗,尽管这种反抗依然停留在在对自身的残害和折磨上。《倾城之恋》是张爱玲女性意识流露最为强烈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白流苏已经不再被动的接受命运安排,而是冲破世俗偏见和外界的阻力,主动追求自己的所爱。在这点上,是较前几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步最大的地方。
从传统的男女关系出发去反思女性的生命存在,到书写男女两性的平行关系,再到颠覆传统男尊女卑关系书写男女关系的错位和倒置,这是一个很有意味的转向。它意味着张爱玲小说女性主体意识在逐渐膨胀。这种膨胀显然与张爱玲追求女性绝对独立的意识相关,它以张爱玲追求摆脱女性的男性附庸地位为起点,先是转向追求男女平等,进而转向女性对男性的超越。可以预见,张爱玲这种女性意识膨胀的结果必然是张爱玲全面审视与女性息息相关的所有问题,而这样审视的结果恰好又导致了张爱玲女性意识的全面深化。
《金锁记》中曹七巧形象,《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形象,《十八春》中顾曼桢形象和张爱玲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起,组成了张爱玲独特的“女性意识群体”。而这些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成功塑造和流露在当代文坛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和借鉴。当代作家铁凝的《玫瑰门》中司琦纹这一女性形象就是借鉴了曹七巧,同样是无爱的婚姻导致了人性沦丧的悲剧。
女性意识是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性意识的觉醒,正像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问自己的屋子》中强调的女性要有自己独立的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不同历史语境中女性意识的特质,表明了女性构建自己的独立空间的理想精神。
杜拉斯在西方文坛以大尺度的作品和奔放恣肆的文字著称。她的作品中流露出强烈的女性意识,杜拉斯通过文本的宣泄来表达自己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和反抗。《广岛之恋》中,因为爱上了敌军的一名战士而被剃光了头发游街示众的内维尔少女的人生经历让读者深刻的感受到女人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而《情人》中,作者通过一位19岁少女的独特爱情经历,更是将女性渴望作为立的个体和与男人跻身平等的想法自然流露于字里行间。
同时杜拉斯的文章中还运用了女性独有的视角和描述方式。“写作不单单是思想活动,女性身体的节奏是与思想的意识流或写作的结构息息相关的。‘女性写作’认为,女性的身体与她们作品中的语言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女性的快感的生理节奏使他们运用了不同于男性
语言的特点和节奏,女性语言是不重理性的、反逻辑的、反等级的、和回旋式的。”
在杜拉斯的《情人》中,作者反复的描写了少女和情人做爱的场面,而这些画面都是通过少女的意识流展现出来,并不依附于逻辑的叙述和合理的语言。这也恰恰是杜拉斯女性意识的自然流露和女性语言的独特之处。揭示了性之于女性人生的重要意义,深入到女性心理和生理最隐秘的角落,揭示女性意识中来自生命本体的自然力与社会文化的深沉积淀;借讲述女人的故事诉说女性命运,表现在男性世界中女人沦为物、沦为性、沦为工具的生命悲剧,从中折射出人类的某种生存状态。
而《广岛之恋》中,法国女人那段惨痛的恋情也是通过她反反复复,支离破碎,语无伦次的话语拼凑而来。这种叙事方式从女性心理的角度出发,更深刻的控诉和批判了男性所操控的世界里野蛮的掠夺和残酷的战争。
杜拉斯对于男女平等的理解,不再仅止于妇女获得政治权利和经济地位,而是进一步指向女性独立人格、女性精神自由等层面。她深入开掘女性生活中所特有的卑琐、狡诈和丑陋,审视扭曲变形的女性灵魂,表现她们特殊方式的挣扎和反抗,剖露在那压抑与燃烧背后的女性所拥有的蓬勃的生命欲望和力量。
不管怎样,张爱玲和杜拉斯都是文学界宝贵的财富,她们用自己的思想和作品震动着读者,她们不仅是文学大师,更是伟大的女性,她们强烈的女性意识,独立自我的爱情观,对伦理道德旧体系的冲击,感染着后世的作家沿着她们开辟的道路,对人性在女性身上的各种体现进行着不懈的探索。
结语
“女人就隐藏在这种永远幽暗的黑夜深处,白天绝不抛头露面,只是像幻影一般出现在‘夜短梦苦多’的世界里”(谷琦润一郎:《阴翳礼赞----日本和西洋文化随笔》邱仕俊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而杜拉斯和张爱玲,正在往美之极致的路上行进着。
她们虽然是两个来自不同国度的女性,但都经历了同样复杂和坎坷的一生,她们的童年,她们的创作,她们的婚恋,皆经历了大喜大悲,大起大落。
她们的小说仍然使我们“忘不了那条黑沉沉的长街,那孩子守着锅,蹲踞在地上,满怀的火光”(张爱玲:道路以目)的世界,那是没有天使也没有魔鬼的富有人间烟火的尘俗此岸,在那平凡中有着最广大的英雄,在那黑暗中有着最真实的明亮。
在她们的有生之年,都曾经为人所称道,也曾经为人所非议;她们都曾为人所痴迷,也曾经为人所冷落。然而她们几乎把所有的心智、才华全部都投入到对自己生命的建构上,偏
安于自己的伊甸园,无暇也不在乎别人对她们的是非评判,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张爱玲和杜拉斯,是与世无争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感受世间所有的苍凉水中的苍凉
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