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7月平均气温 常住人口密度 土地价格 工业用地比例 C.土地价格 工业用地比例 7月平均气温 常住人口密度 D. 7月平均气温 常住土地价格 人口密度 工业用地比例 14.有关该城市2000年到2010年的变化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A.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B.工业用地比例减小
C.中心城区规模缩小 D.交通通达度提高
十二五规划提出,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读我国农业主产区战略布局示意图(图7),回答15~16题。
15.关于各农业主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粮食单产最高的是甘肃新疆主产区 B.土壤最肥沃的是黄淮海平原主产区 C. 光热条件最好的是长江流域主产区 D. 复种指数最高的是华南主产区 16.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优势产区的意义是
?提高市场竞争力 ?推进规模化经营 ?提高专业化水平 ?改善主产区农田生态环境 A.?? B. ??? C. ??? D.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经济快速发展引起了大规模的"移"民潮,未来我国中西部经济的发展将使产业资本替代劳动力成为流动的主体,由"移民就业"向"移业就民"转换。据此回答17~18题。
17.图8最容易吸引移民就业的工业部门是
A.甲 B. 乙 C.丙 D.丁 18."移业就民"带来的影响有
?加快中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 ?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升级
?缓解东部地区就业紧张状况 ?降低中西部地区环境压力
最强大脑之------右脑记忆学建筑,不看后悔 www.xhcjianzu.com
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oc
ICS 93.080.30
P 66
备案号: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 XXXX—XXXX
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of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ycling
(报批稿)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发布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DB32/T ****—2015
目 次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符号及代号 ........................................................................... 3 5 总则 ................................................................................. 3 6 原路面调查与分析 ..................................................................... 4 7 材料 ................................................................................. 4 8 再生混合料设计 ....................................................................... 6 9 厂拌冷再生施工工艺 ................................................................... 9 10 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 ................................................................. 13 11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 ................................................................. 16 12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 18 附录A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材料取样与试验分析 ...................................... 18
I
DB32/T ****—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严金海、吴春颖、曹荣吉、李锋、卢勇、丁武洋、叶勤、李豪、曾辉、朱浩然、郑炳锋、吴昊、蔡海泉
II
DB32/T ****—2015
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及代号、总则、原路面调查与分析、材料、再生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本标准适用于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和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路面的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注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1-2008 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40-2007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J E60-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J 073.2-2001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G E41-2005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 E42-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DB32/T1246-2008 江苏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简称RAP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
1
DB32/T ****—2015 3.2
乳化沥青 Emulsified Asphalt
石油沥青在胶体磨等高速剪切作用下,与活性乳化剂溶液、稳定剂或其他助剂充分混合,制得的均匀、稳定的乳液。
3.3
乳化沥青冷再生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ycling
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对旧沥青路面或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进行处理,常温下掺加一定比例的新集料、乳化沥青、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形成路面结构层的技术。乳化沥青冷再生工艺分为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和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
3.4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 Emulsified Asphalt Central Plant Cold Recycling
将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运至拌和厂(场、站),经破碎、筛分,以一定的比例与新矿料、乳化沥青、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水进行常温拌和,常温铺筑形成路面结构层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3.5
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In-Place Recycling
采用就地冷再生设备,对沥青层进行现场冷铣刨,破碎和筛分(必要时),掺入一定数量的新矿料、乳化沥青、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水进行常温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
3.6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Emulsified Asphalt Cold Recycled Mixture
乳化沥青作为主要沥青结合料,与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在常温下进行均匀拌和后形成的一种混合料。
3.7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级配 Gradation of RAP
将烘干至恒重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进行筛分试验测得的级配。 3.8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矿料级配 Gradation of Aggregate in RAP
用抽提法或者燃烧法除去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中的沥青材料得到的矿料级配。 3.9
最佳含水率Optimum Water Content,简称OWC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最大干密度时水的质量与烘干后混合料质量的百分比。水包括2
DB32/T ****—2015 乳化沥青中的水、外加水、矿料和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中的水。 3.10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掺配比 Percentage of RAP in Recycled Mixture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占再生混合料矿料总质量的百分比。
3.11
干湿劈裂强度比 Dry-Wet Indirect Tensile Strength Ratio,简称TSR d-w
乳化沥青冷再生试件浸水后的劈裂强度与未浸水试件的劈裂强度之比。 3.12
冻融劈裂强度比 Freeze-Thaw Indirect Tensile Strength Ratio,简称TSR
乳化沥青冷再生试件冻融循环后的劈裂强度与未冻融循环试件的劈裂强度之比。 4 符号及代号
表1 符号及代号
序 号 符号或代号 意义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 4.1 RAP
路面损坏状况指数 4.2 PCI
国际平整度指数 4.3 IRI
路面结构强度指数 4.4 PSSI
,4.5 沥青粘度 (Pa.s)
最佳含水率 4.6 OWC
冷再生混合料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4.7 OEC
干湿劈裂强度比 4.8 TSR d-w
冻融劈裂强度比 4.9 TSR
5 总则
5.1 为规范乳化沥青冷再生技术标准,指导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与
标准。 检查验收,保证乳化沥青沥青冷再生路面工程质量,制定本
5.2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可用于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下面层及基层、底基层,以及三、四级公路沥青路面的面层和基层;当用作高速公路中面层时,应通过专家论证。也可用于各等级公路路肩除表面层外的各结构层,当用于三、四级公路上面层时应采用稀浆封层、碎石封层、微表处等做磨耗层。
5.3 乳化沥青冷再生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颁布的其他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3
DB32/T ****—2015 6 原路面调查与分析
6.1 一般规定
6.1.1 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工程实施前,应对原路面历史信息、原路面技术状况、交通量、工程经济等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和再生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6.1.2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前,调查下承层结构承载能力。
6.2 原路面基础数据的收集
6.2.1 原路面基础数据,包括公路等级、设计标准、原路面结构、几何线形等。 6.2.2 交通状况信息,包括历年交通量、轴载组成情况等。
6.2.3 养护管理数据,包括养护历史、路况检测数据等。
6.3 原路面技术状况调查与评价
6.3.1 路面损坏,包括各种路面损坏的位置、形态、严重程度等。
6.3.2 路面内部结构状况,包括结构损坏类型、病害层位、病害严重程度、层间联接状况、结构层材料性能指标等。可通过探坑开挖、钻芯取样等方式进行检查。 6.3.3 原路面结构参数,包括下承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路表当量回弹模量等。可通过承载板试验、动力贯入锥触探、落锤弯沉仪法等方法检测。
6.3.4 路基路面排水状况,包括路表排水设施状况、结构内部排水状况、地下排水状况等。可通过人工调查、渗水仪检测等方法检查。
6.3.5 原路面技术状况,包括路面损坏状况指数PCI、路面结构强度指数PSSI、路面行驶质量指数RQI、路面抗滑性能指数SR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等。
6.3.6 对原路面材料进行取样和检测,取样方法与试验分析按照附录A进行。检测指标主要包括沥青含量、回收沥青各项技术指标、抽提沥青后集料的各项指标等。 6.3.7 对交通状况、路面技术状况、路面病害、结构强度、材料组成及性能、排水状况、路基稳定性等数据进行系统深入分析,为再生设计提供依据。
7 材料
7.1 一般规定
7.1.1 原材料应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和集料应分开堆放,不得混杂。
4
DB32/T ****—2015 7.1.2 水泥必须注意防水,避免受潮。
7.2 乳化沥青
7.2.1 冷再生使用的乳化沥青材料性能应满足表2的质量要求。
表2 冷再生用乳化沥青质量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质量要求 试验方法
破乳速度 , 慢裂或中裂 T 0658
粒子电荷 , 阳离子(+) T 0653
筛上残留物 (1.18mm筛) 不大于 % 0.1 T 0652
2,30 T 0622 恩格拉黏度E25[1]黏度 25?赛波特黏度V s 7,100 T 0621 s
残留分含量 不小于 % 62 T 0651
溶解度 不小于 % 97.5 T 0607 蒸发残留物 针入度 (25?) 0.1mm 50,130 T 0604
延度 (15?) 不小于 cm 40 T 0605 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 不小于 2/3 T 0654
与粗、细粒式集料拌和试验 , 均匀 T 0659
1d 不大于 1 常温贮存稳定性 % T 0655 5d 不大于 5
[1]注:恩格拉黏度和赛波特黏度指标任选其一检测。
7.2.2 厂拌冷再生宜采用慢裂型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宜采用中裂型或慢裂型乳化沥青。 7.2.3 乳化沥青应在常温下使用,使用时乳化沥青温度不宜高于60?。 7.3 集料
7.3.1 粗、细集料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 7.4 水泥
7.4.1 水泥作为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活性添加剂时,可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水泥应疏松、干燥,无聚团、结块、受潮变质。水泥强度等级可为32.5或42.5,其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的有关规定。
7.5 石灰
7.5.1 石灰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的有关规定。石灰在野外堆放时间较长时应覆盖防潮。
7.6 矿粉
7.6.1 矿粉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 7.7 水
5
DB32/T ****—2015 7.7.1 饮用水可直接用于生产乳化沥青及冷再生混合料。
7.7.2 非饮用水用于生产乳化沥青及冷再生混合料时,不应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且经试验验证不影响产品性能和工程质量。
7.8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
7.8.1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时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必须经过预处理后方可使用,应特别重视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二次破碎,降低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中粘结块料的含量。
7.8.2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样品,应满足表3的技术指标要求。
表3 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检测项目与质量要求
材料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含水量 实测
实测 RAP级配 RAP 本附录A 沥青含量 实测
砂当量 (%) ?50
针入度 实测
实测 60?粘度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RAP中的沥青 软化点 实测 规程》(JTG E20-2011)
实测 15?延度
[1]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值 实测 RAP中的粗集料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棱角性 实测 RAP中的细集料 E42-2005) [1]注:用于公路等级较低或者是所处层位较低的冷再生层时,RAP中的沥青和粗细集料指标可不做检测。对于燃烧法不会对石质产生破坏的材料,可用燃烧法替代抽提法获得粗细集料用于检测。 8 再生混合料设计
8.1 一般规定
8.1.1 本标准采用马歇尔方法进行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推荐旋转压实方式。 8.1.2 对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工程要求、交通等级、使用层位、气候条件,充分借鉴成功经验,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再生混合料设计。 8.1.3 厂拌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应从处理后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料堆取样,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应从原路面采用铣刨机铣刨取样。
8.1.4 就地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通过试验路段进行检验。
8.1.5 中、细粒式冷再生混合料,宜采用标准击实法成型(Ф101.6mm×63.5mm),粗粒式冷再生混合料,应采用大型击实法成型(Ф152.4mm×95.3mm)。
6
DB32/T ****—2015 8.2 工程设计级配
8.2.1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级配范围宜满足表4的要求。
表4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
各筛孔的通过率 (%) 筛孔 (mm) 粗粒式 中粒式 细粒式A 细粒式B
37.5 100
26.5 80,100 100
19 90,100 100
13.2 60,80 - 90,100 100
9.5 - 60,80 60,80 90,100
4.75 25,60 35,65 45,75 60,80
2.36 15,45 20,50 25,55 35,65
0.3 3,20 3,21 6,25 6,25
0.075 1,7 2,8 2,9 2,10 8.3 混合料设计要求
8.3.1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指标应满足表5的要求。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技术要求 表5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空隙率 % 8,13 T 0709
重交通及其它交通层位 以上等级 等级 15?劈裂强度 面层 MPa 0.60 0.50 T 0716 不小于 劈裂试验 基层及以0.50 0.40 下层位
干湿劈裂强度比 T 0716 % 80 75 不小于
冻融劈裂强度比 TSR 不小于 % 75 70 T 0729
[1]60?动稳定度 不小于 次/mm 2000(面层) T 0719 [1]注:按照(JTG E20-2011)T0703轮碾法成型80mm厚的冷再生混合料车辙板块试件,碾压完成后迅速将试件放置到60?鼓风烘箱中烘干至衡重(一般48小时左右),再按照(JTG E20-2011)T0719进行动稳定度试验,试验前试件保温时间为8小时,10小时。
8.3.2 冷再生混合料中乳化沥青添加量折合成纯沥青后占混合料其余部分干质量的百分比一般为1.8%,3.5%,水泥剂量不宜超过2.0%。
8.4 矿料级配组成设计
8.4.1 确定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新集料等各组成材料的级配。
8.4.2 以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为基础,掺加不同比例的新集料、水泥等,使合成级配满足工程设计级配的要求。
7
DB32/T ****—2015 8.4.3 合成级配曲线应平顺。
8.5 确定最佳含水率OWC
8.5.1 参照《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T0131的方法,对合成矿料进行击实试验,确定最佳含水量。
8.5.2 乳化沥青试验用量可定为3.5%,变化水量进行击实试验,获得最大干密度时,其混合料的含水率即为最佳含水率(OWC)。
8.6 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OEC)
8.6.1 以预估的乳化沥青用量为中值,按照一定间隔变化形成5个乳化沥青用量,保持最佳含水率(OWC)不变,按照以下方法制备马歇尔试件。
(1)向拌和机内加入足够的拌和均匀含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混合集料;
(2)添加水泥到混合集料中,拌和时间一般为30s;
(3)按照计算得到的外加水量加水,拌和均匀,拌和时间一般为1min;
(4)按照计算的乳化沥青量加入乳化沥青,拌和均匀,拌和时间一般为1min;
(5)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装入试模,放到马歇尔击实仪上,试样双面各击实50次(标准击实试件)或75次(大型击实试件);
(6)将试样连同试模一起侧放在60?的鼓风烘箱中养生至恒重,养生时间一般不少于40h;
(7)将试模从烘箱中取出,试样应立即放置到马歇尔击实仪上,双面各击实25次(标准击实试件)或37次(大型击实试件),然后侧放在地面上,在室温下冷却至少12h后脱模。 8.6.2 测定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γ,宜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f
E20-2011)T0707蜡封法,用其它方法测定试件的毛体积密度前,应对该试验方法进行验证。 8.6.3 成型马歇尔试件的同时,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T0711真空法实测各组再生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γ。 t
8.6.4 将各组油石比试件进行15?劈裂试验、浸水24h的劈裂试验。15?劈裂试验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T0716,将试件浸泡在15?恒温水浴中2h,然后取出试件立即测试15?劈裂试验强度。浸水24h劈裂试验将试件完全浸泡在25?恒温水浴中22h,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T0716,将试件在15?恒温水浴中完全浸泡2h,然后取出试件立即进行劈裂试验,结果即为浸水24h劈裂试验强度。干湿劈裂强度比(TSR)是15?劈裂试验强度与浸水24h的劈裂试验强d-w
度的百分比。
8.6.5 根据15?劈裂强度试验和干湿劈裂强度比试验结果,结合工程经验,综合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OEC)。
8
DB32/T ****—2015 8.6.6 最佳乳化沥青用量(OEC)时的混合料空隙率和性能指标应满足表5的要求,否则应重新进行设计。
8.6.7 冻融劈裂试件成型的击实次数规定为双面各击实50次(标准击实试件),然后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T0729冻融劈裂试验方法对混合料性能进行检验,试验结果应满足表5的要求。
9 厂拌冷再生施工工艺
9.1 厂拌冷再生施工流程
9.1.1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流程,如图1所示。
9.2 厂拌冷再生拌和设备要求
9.2.1 拌和设备应具有单独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乳化沥青、矿料、水泥、水等各组成部分的添加及其精确计量装置,冷料仓数量应不少于四个,应保证混合料均匀拌和。 9.3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回收
9.3.1 可选用冷铣刨、机械开挖等方式获取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不得混入杂物。
9.3.2 选用冷铣刨时,应事先确定铣刨速度、深度等铣刨参数,必要时通过试验段确定铣刨参数。在施工过程中保持铣刨参数的稳定,严格控制材料变异。
9.4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预处理与堆放
9.4.1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应通过破碎、筛分等工艺进行预处理。不允许使用未经预处理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
9.4.2 根据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合理选择筛网尺寸,将处理后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筛分成不少于两档的材料,其中最小筛网的孔径不宜超过10mm。 9.4.3 经过预处理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应根据不同料源、品种、规格在硬化场地、防雨棚下分开堆放,及时使用避免长时间的堆放,堆料高度不宜超过3m。可用装载机等将其转运到堆料场均匀堆放,转运和堆放过程中应避免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离析。 9.4.4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取料时应从堆料的底部开始向上在全高范围内铲装使用。
9
DB32/T ****—2015
施工准备
设备人员准备 原材料质量检验 旧路病害预处理 RAP预处理
生产配比调试
添加新集料 添加水泥 添加矿粉 添加水
混合料一级拌合
添加乳化沥青 混合料二级拌合
不合格
废弃 混合料检验
合格
混合料运输
混合料摊铺
混合料碾压
养生
未满足 压实度检测
满足
加铺封层或罩面
开放交通
图1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施工流程图
9.5 混合料拌制
10
DB32/T ****—2015 9.5.1 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应与摊铺设备生产能力匹配。
9.5.2 生产前12h通知试验室取样,实时检测料场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及新集料的含水量,确定外加水量。
9.5.3 开机生产后,根据一级拌合后混合料的加水预湿情况进行水量微调,保证拌合后原材料基本湿润并无明显泌水为宜,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
9.5.4 二级拌和后混合料应裹覆均匀一致,表面呈褐色,无明显水流淌,均匀分散无结团,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
9.5.5 每个工作班结束时计算乳化沥青、水泥及添加新材料的用量,与设计值及容许值的波动相比较,评定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以上要求时,宜对设定值适当调整。 9.6 混合料运输
9.6.1 根据拌和机生产能力、运输距离、道路状况、车辆吨位综合确定运料车的数量,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拌和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至施工现场完成摊铺和压实。 9.6.2 运料车装料时应多次挪动汽车位置,平衡装料,减少混合料离析。 9.6.3 再生混合料正常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运料车等候,避免出现摊铺机等待料车的情况,保证连续摊铺。
9.6.4 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必须清扫干净,可在车厢板上喷涂隔离剂防止混合料粘结。运料
车应用苫布覆盖,防止混合料破乳、污染、中途遭受雨淋,运输途中不得随意停留。9.7 施工准备
9.7.1 下承层的平整度和弯沉满足设计要求。摊铺混合料前在下承层表面喷洒乳化沥青,喷
22洒量为纯沥青用量0.2 kg/m,0.3 kg/m。
9.7.2 铺筑试验路,长度宜不小于200m。从施工工艺、工程质量、施工管理、施工安全等方面验证施工配合比及施工方案、施工工艺的可行性,为正常施工提供技术依据。通过试验路段铺筑确定以下内容:
(1)验证现场材料的级配和确定实际生产配合比;
(2)验证并完善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设备拌合工艺;
(3)摊铺的厚度与速度,以及再生层的松铺系数;
(4)碾压方案,包括压路机组合方式及碾压速度;
(5)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指标;
(6)检验各种施工机械的效率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
(7)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质保体系、人员设备、通讯指挥方式。
11
DB32/T ****—2015 9.7.3 铺筑结束后,施工单位编写试铺总结。
9.8 摊铺
9.8.1 厂拌冷再生混合料应采用摊铺机摊铺,熨平板不需要加热。用于三级以下公路时也可以选择使用平地机摊铺。
9.8.2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者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宜控制在2m/min,4m/min的范围内。当发现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消除。
9.8.3 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验路段的结果确定。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厚度、路拱和横坡。
9.8.4 摊铺过程中的缺陷宜由人工进行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但须仔细进行,特别严重的缺陷应整层铲除。
9.9 压实
9.9.1 厂拌冷再生层的单层压实厚度应不大于200mm,宜不大于160mm和宜不小于80mm,压实厚度大于200mm时,应经试验路段确定各项施工参数,宜采用分层施工。 9.9.2 根据再生层厚度、压实度等的需要,配备足够数量、吨位的钢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单幅摊铺宽度不超过4.5m时,宜配备16t以上单钢轮振动压路机、25t以上胶轮压路机、11t以上双钢轮振动压路机各一台;单幅摊铺宽度超过4.5m时,宜配备上述压路机各两台。 9.9.3 根据试验段确定合理的压实工艺。经验不足时可参照下述工艺实施:初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1遍,3遍,第一遍前进采用静压方式,其它压实遍数在不发生混合料推移的情况下都应采用振动碾压;复压采用单钢轮压路机振动压实3遍,5遍,终压采用轮胎压路机静压4遍,6遍,根据需要确定是否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收光。
9.9.4 按照压实工艺在混合料最佳含水率情况下进行碾压。考虑到天气因素,实时调整混合料的含水率。碾压过程中,再生层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洒水补充。 9.9.5 直线段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
9.9.6 压路机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初压速度宜为1.5 km/h,3 km/h,复压和终压速度宜为2 km/h,4km/h。
9.9.7 严禁压路机在刚完成碾压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急刹车及停放。 9.10 工作缝
9.10.1 工作缝包括纵向和横向工作缝,都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接缝处从完全压实的路段一12
DB32/T ****—2015 侧沿接缝方向反复碾压,并逐渐移向新铺面,再正常碾压。
9.10.2纵向接缝应保证搭接宽度宜不小于100mm。碾压时从新铺面层的50mm,100mm宽度开始,接缝碾压紧密后,进行全面碾压。
9.11 养生及开放交通
.1 冷再生层在加铺上层结构前必须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一般为3d,7d,不宜少于48h。 9.11
9.11.2 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时,可结束养生:
(1)再生层使用Ф150mm钻头的钻芯机可取出完整的芯样;
(2)再生层含水率低于2%。
9.11.3 不应通过添加大剂量水泥的方式提高冷再生混合料早期强度。
9.11.4 冷再生层宜在封闭交通条件下自然养生。
9.11.5 在封闭交通养生24h后,可根据工程需要允许小型车辆通行,但应严格限制重型车辆。车辆行驶速度应控制在40km/h以内,并严禁车辆在再生层上调头和急刹车。 9.11.6 在养生完成后尚未加铺上层结构前,根据工程需要车辆通行时,宜做表面处理。 10 就地冷再生施工工艺
10.1 就地冷再生施工流程
10.1.1 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流程,如图2所示。
10.2 就地冷再生机要求
10.2.1 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时,最大工作宽度宜不低于3.75m;用于其它等级道路时,最大工作宽度应不小于2.0m。
10.2.2 具备乳化沥青喷洒装置,喷洒计量精确可调,并与切削深度、施工速度、材料密度等联动;喷嘴在工作宽度范围内均匀分布,各喷嘴可独立开启与关闭。
10.2.3 冷再生机的铣刨深度应可调节,最大铣刨能力应不低于150mm。 10.3 施工准备
10.3.1 应对就地冷再生不能处理的原路面病害,或考虑到再生层强度等尚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区域应进行病害处治或补强设计。
10.3.2 就地冷再生施工前必须对路表面清扫,保持路表层干净、平整。如果再生层表面不规则,应采取适当的整型方式,以达到线形要求,并保证最终压实后再生层的厚度满足要求。 10.3.3 铺筑试验路,长度宜不小于200m。对就地冷再生的施工工艺、工程质量、施工管理、施工安全等方面进行检验和调整。试验路段确定内容参考第9.7节的有关要求。
13
DB32/T ****—2015 10.3.4 清除原路面上的杂物,根据再生厚度、宽度、干密度等计算每平方米沥青再生结合料、新集料、水泥等用量。水泥类填料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撒布,应保证撒布均匀。有条件的应优先采用水泥制浆车添加水泥。
10.3.5 集料可采用集料撒布机撒布,无条件时也可采取人工撒布,根据撒布机实际撒布能力和所需集料用量,可以多次撒布,应保证撒布均匀。
施工前准备
设备人员到位 原材料质量检验 旧路病害预处理
撒布水泥、新集料
再生机组铣刨、拌合 添加乳化沥青
摊铺或整平
碾压
养生
未满足 压实度检测
满足
开放交通
罩面或设置封层
图2 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流程图
10.4 再生
10.4.1 综合考虑施工季节、气候条件、再生作业段宽度、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效率和数量、操作熟练程度、水泥终凝时间等因素,综合确定每个作业段的长度。
10.4.2 在施工起点处将各所需施工机具顺次首尾连接,连接相应管路。就地冷再生施工设备一般包括:水罐车,乳化沥青罐车,水泥浆车(有条件时),就地冷再生机,摊铺机,平地14
DB32/T ****—2015 机(必要时),压路机。
10.4.3 启动施工设备,按照设定再生深度对路面进行铣刨、拌和。再生机组必须缓慢、均匀、连续地进行再生作业,不得随意变更速度或者中途停顿,再生施工速度宜为3 m/min,6 m/min。
10.4.4 单幅再生至一个作业段终点后,将再生机和罐车等倒至施工起点,进行第二幅施工,直至完成全幅作业面的再生。
10.4.5 纵向接缝应避开车道轮迹带的位置。纵向接缝处相邻两幅作业面间的重叠量不宜小于100mm。
10.4.6 应当连续观测混合料的均匀性,发现混合料出现花白料或结团现象,应立即停止施工。 10.5 摊铺
10.5.1就地冷再生摊铺出的混合料不应出现明显离析、波浪、裂缝、拖痕。 10.5.2高速公路的就地冷再生,应采用摊铺机或者采用带有摊铺装置的再生机进行摊铺,摊铺应符合本标准9.8节的有关规定。
10.5.3除高速公路外的其它等级公路,宜采用摊铺机或者采用带有摊铺装置的再生机进行摊铺,摊铺应符合本标准9.8节的有关规定,也可使用平地机进行摊铺。平地机摊铺按以下方法实施:
(1)用轻型钢轮压路机紧跟再生机组初压2遍,3遍;
(2)完成一个作业段的初压后,用平地机整平;
(3)再次用轻型钢轮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碾压1遍,对发现的局部轮迹、凹陷进行人工修补;
(4)用平地机整形,达到规定的坡度和路拱,整形后的再生层表面应无明显的再生机轮迹和集料离析现象。
10.5.4 如遇下雨立即停止摊铺,并对已铺路面采取覆盖措施。
10.6 压实
10.6.1 就地冷再生层的单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200mm。单层压实厚度大于200mm,应经试验段检验其压实度满足要求。
10.6.2 就地冷再生层的单层压实厚度宜不小于80mm。
10.6.3 根据再生层厚度、压实度等的需要,配备足够数量、吨位的钢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按照试验段确定的压实工艺进行碾压,保证压实后的再生层符合压实度和平整度的要求。经验不足时可参照9.9节的规定。
10.6.4 就地冷再生施工应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尽量缩短从拌和到完成碾压
15
DB32/T ****—2015 之间的延迟时间。
10.6.5 碾压过程中再生层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水分蒸发过快,应及时洒水补充。 10.6.6 碾压过程中出现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时,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质量符合要求。 10.6.7 其他要求应符合本标准9.7节的有关规定。
养生及开放交通 10.7
10.7.1 参照本标准9.11节的规定执行。
11 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
11.1 再生设备的管理与检查
11.1.1 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表6的要求对再生设备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表6 乳化沥青冷再生设备的检查项目与频度
检查项目 要求 频度 方法
铣刨毂与铣刨每个工作面 检查铣刨毂和铣刨刀头的磨损情况 目测 刀头 施工前 就
地每个工作面 喷洒系统 检查乳化沥青、水喷洒系统是否存在堵塞 试喷和辅助相关仪表 冷施工前
再检测机器铣刨速度是否满足 铣刨速度 随时 辅助相关仪表 生要求的铣刨速度范围
机 检测机器铣刨深度与实际铣刨深度是否铣刨深度 辅助相关仪表 每30m,50m 一致
厂检查乳化沥青、水喷洒系统是否正常, 喷洒系统 随时 试喷和辅助相关仪表 拌是否存在堵塞现象
冷料门开口比例 检查各料仓的开口比例是否正确 随时 机器上的仪表 再
生
机器的生产率 检查机器的生产率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随时 机器上的显示器 设
备
11.2 原材料质量检查
11.2.1 施工过程中,材料进场时按每批1次的频率对材料质量进行全面检测,保证满足设计要求,在此基础上的材料质量控制和检查的项目、频度、质量标准还应符合表7的要求。
表7 原材料质量检查项目与频度
材料 检查项目 要求值 检查频率 乳化沥青 本标准规定的项目 符合设计要求 每批来料1次
[1]水泥 本标准规定的项目 符合设计要求 每批来料1次
石灰 本标准规定的项目 符合设计要求 每批来料1次 16
DB32/T ****—2015
矿料 本标准规定的项目 符合设计要求 每批来料1次
本标准规定的项目 符合设计要求 RAP 每批来料1次 [1]注:正常施工时可不测水泥的相关指标,只需产品检验合格报告或出厂合格证。 11.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11.3.1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表8的要求。
表8 混合料质量检查项目、频度与质量要求
检查项目 质量要求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符合设计要求 15?劈裂强度(MPa) T0716
每工作日1次
符合设计要求 干湿劈裂强度比(%) T0716
符合设计要求 冻融劈裂强度比(%) 每3个工作日1次 T0729
[1]符合设计要求 动稳定度(次/mm) 每工作日1次 T0719
符合设计要求 含水率(%) 每工作日1次 T0801
总量控制 乳化沥青含量(%) 设计值?0.3 每工作日1次
总量控制 水泥用量(%) 设计值?0.3 每工作日1次
级配 符合设计要求 每工作日1次 T0302 [1]注:按照(JTG E20-2011)T0703轮碾法成型80mm厚的冷再生混合料车辙板块试件,碾压完成后迅速将试件放置到60?鼓风烘箱中烘干至衡重(一般48小时左右),再按照(JTG E20-2011)T0719进行动稳定度试验,试验前试件保温时间为8小时,10小时。
11.4 外观尺寸检查项目与质量要求
11.4.1 施工过程的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和质量标准应符合表9的要求。
表9 外形尺寸检查项目、频度和要求
质量要求
检查项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高速公路和 其他等级公路 一级公路
连续测量 平整度标准差(mm) 1.8 3.0 T0932
2每2000m检查一点,厚度(mm) 设计厚度的-5% 设计厚度的-8% T0912 单点评价
纵断面高程(mm) ?10 每20延米1点 T 0911
不小于设计宽度,边缘线整齐,顺适 宽度(mm) 每40延米1处 T0911
横坡度(%) ?0.3 ?0.4 每100延米3处 T0911
表面平整密实,无浮石、弹簧现象,外观 随时 目测 无明显压路机轮迹
17
DB32/T ****—2015 12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12.1 评定路段划分
12.1.1 乳化沥青冷再生施工后,应将全线以1km,3km作为一个评定路段,按照表10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
12.2 基本要求
12.2.1 原材料和混合料的各项检测指标符合本标准要求,材料用量准确,符合设计要求。 12.2.2 钻取芯样检验冷再生层的完整性,养生第7d时应能取出完整的芯样(试件不松散、不断裂;顶面、底面应有不少于50%的平面)。
12.2.3 冷再生层在加铺上部结构前,养生时间必须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表10 冷再生层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质量要求
检查项目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高速公路和 其他等级公路 一级公路
基于马歇尔击实压实度(%) ?98 ?97 每车道每公里检查1点 密度,T0921
连续测量 平整度标准差(mm) 1.8 3.0 T0932
厚度(mm) 设计厚度的-5% 设计厚度的-8% 每1km检查一点 T0912 纵断面高程(mm) ?10 每200延米1点 T 0911
不小于设计宽度,边缘线整齐,顺适 宽度(mm) 每200延米1处 T0911
横坡度(%) ?0.3 ?0.4 每200延米1处 T0911
表面平整密实,无浮石、弹簧现象,外观 每个车道 目测 无明显压路机轮迹
附录A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材料取样与试验分析
A.1 现场取样
A.1.1 现场取样适用于就地冷再生工程的前期调查和混合料设计用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获取,以及厂拌冷再生工程的前期调查。
A.1.2 取样频率和方法
18
DB32/T ****—2015
(1)分析路面结构和路面维修记录,根据路面情况是否相同或者接近将全施工路段划分为若干个子路段,每个子路段长度不宜大于5000m,且不宜小于500m,或者每个子路段
22面积不宜大于50000m,且不宜小于5000 m;
(2)按照《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 E60)T0991随机取样方法确定取样点
位置;
(3)厂拌冷再生,每个子路段取样断面数不少于8个,可采用铣刨机铣刨、钻芯取样、机械切割等方法,钻芯取样时每个取样断面钻芯不少于3个;钻取的芯样和机械切割的样品,在室内击碎至最大粒径不超过37.5mm后使用;
(4)就地冷再生,每个子路段每个车道分别取样1处,应采用铣刨机铣刨方法,铣刨深度应与拟再生深度一致;
(5)根据需要,取得足够数量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
A.2 拌和场料堆取样
A.2.1 拌和场料堆取样适用于厂拌冷再生工程的前期调查,以及混合料设计用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获取。
A.2.2 取样方法参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粗集料料堆取样法,取样前应去除表面15cm,25cm深度范围内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
A.2.3 根据需要,取得足够数量的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
A.3 试样缩分
(1)分料器法:将试样拌匀,通过分料器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再取其中的一份分成两份,缩分至需要的数量为止;
(2)四分法:将所取试样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和均匀,大致摊平,然后从摊平的试样中心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把试样向两边分开,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至所需的数量。
A.4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评价
A.4.1 含水量
根据烘干前后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质量的变化,按照下式计算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含水量w。试验方法参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T0305,烘箱加热温度调整为60?恒温。
W,Wwdw,,100%Wd
19
DB32/T ****—2015 式中:W—回收的旧沥青混合料质量,g; w
W—回收的旧沥青混合料烘干至恒重的质量,g。 d
A.4.2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级配
对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进行筛分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级配。
恒温,试验方法参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T0327,材料加热温度调整为60?采用干筛法。
A.4.3 砂当量
用4.75mm筛筛除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中的粗颗粒,进行砂当量指标检测。试验方法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T0334。
A.4.4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沥青含量和性质
(1)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T0726阿布森法从沥青混合料中回收沥青。若采用其他方法,需要进行重复性和复现性试验,并进行空白沥青标定;
(2)检测沥青含量和回收沥青的25?针入度、60?粘度、软化点、15?延度;
(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进行空白沥青标定:更换阿布森沥青回收设备时;更换三氯乙烯品种或供应商时;回收沥青性能异常时;沥青混合料来源发生变化时;
(4)精度与允许误差
重复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针入度?5(0.1mm)、粘度?平均值的10%、软化点?2.5?,复现性试验的允许误差为:针入度?10(0.1mm)、粘度?平均值的15%、软化点?5.0?,如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则应弃置回收沥青,重新标定、回收。
A.4.5 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矿料级配和集料性质
(1)将抽提试验后得到的矿料烘干,待矿料降到室温后,用标准方孔筛进行筛析试验,确定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中的旧矿料级配。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的沥青含量与级配也可以采用燃烧法确定,若在燃烧过程中,集料由于高温导致破碎,则不适宜采用该法;
2)沥青混合料回收料(RAP)中集料性质,按照相关的部颁规范标准进行检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江西)
ICS 93.080.20
Q20
备案号:26972-2010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T 573— 2010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mulsified Asphalt Central Plant Cold Recycling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2010-01-20发布 2010-03-15实施
目 次
前言 ................................................................................ II
1 总则 .............................................................................. 1
2 术语、符号、代号 .................................................................. 1 2.1 术语 .......................................................................... 1
2.2 符号及代号 .................................................................... 1
3 原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 .............................................................. 2 3.1 一般规定 ...................................................................... 2 3.2 历史资料调查 .................................................................. 2 3.3 路况调查与评价 ................................................................ 2 3.4 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 ............................................................ 2
3.5 材料组成设计的路段划分 ........................................................ 3
4 原材料检测及质量要求 .............................................................. 3 4.1 一般规定 ...................................................................... 3 4.2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 3 4.3 乳化沥青 ...................................................................... 3 4.4 水泥 .......................................................................... 4 4.5 集料和填料 .................................................................... 4
4.6 水 ............................................................................ 4
5 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 5.1 设计原则 ...................................................................... 4 5.2 冷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 4 5.3 设计步骤 ...................................................................... 5
5.4 配合比设计报告 ................................................................ 7
6 施工 .............................................................................. 7 6.1 一般规定 ...................................................................... 7 6.2 施工设备 ...................................................................... 7 6.3 施工工艺 ...................................................................... 8 6.4 试验段铺筑 .................................................................... 9 6.5 施工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 9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应用实例 ....................................................... 11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符合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有关要求。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质量监督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斌、江涛、刘辉明、谭生光、胡宗林、王斯倩、陈剑峰。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
1 总则
1.1 为指导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材料组成设计,保证沥青路面冷再生工程施工质量,特 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规定了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材料要求、设计方法,冷再生层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 制要求。
1.3 本标准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乳化沥青冷再生工程。
1.4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不适用于表面层。
1.5 本标准没有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和行业颁布的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代号
2.1 术语
2.1.1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面层材料。
2.1.2
乳化沥青 emulsified asphalt
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沥青乳液。
2.1.3
厂拌冷再生 central plant cold recycling
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 )运至拌和厂(场、站),经破碎、筛分,以一定的比例与新集料、沥 青类再生结合料、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水进行常温拌和,常温铺筑形成路面结构层的沥青路面 再生技术。
2.2 符号及代号
本标准有关符号、代号及意义见表 1。
表 1 符号及代号
3 原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
3.1 一般规定
沥青路面再生工程实施前,应对原路面历史信息、 原路面技术状况、交通量等进行详细调查, 为冷 再生混合料组成和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3.2 历史资料调查
3.2.1 原始设计资料
1) 初始设计过程中的交通状况,气候条件;
2) 路面结构组成和厚度;
3) 各结构层材料组成。
3.2.2 施工和完工资料
1) 施工方法(施工记录);
2) 实际使用的材料和现场碾压情况;
3) 变更资料;
4) 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
3.2.3 养护维修资料
各种养护维修作业的时间、位置、规模、所用材料组成、结构层厚度等。
3.2.4 历史交通量资料
包括年平均日交通量、重型车量比例、当量轴载数量、该地区交通量增长率等。
3.2.5 气象资料
3.3 路况调查与评价
3.3.1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的要求进行路况调查与评价,确定原路面的 维修对策。
3.3.2 原沥青面层铣刨后,原则上裂缝间距不小于 3 m的原半刚性基层可以继续利用。
3.4 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
3.4.1 原沥青路面取样
原路面性能评价采用铣刨取样,取样频率为 1~2个样品 /km/车道。
路面铣刨后,应在拌和厂 RAP 料堆表面 10cm 以下取样,然后在料堆顶部、中部、下部的不同方向分 别取样至少 9个,每个试样不少于 10kg ,混合均匀后作为该料堆的样品。
3.4.2 材料性能测试
3.4.2.1 级配
应对 RAP 及其抽提后的矿料级配进行检测。
3.4.2.2 RAP 沥青的含量和性能
通过抽提或燃烧试验确定 RAP 的沥青含量。
应检测回收沥青的针入度、 软化点、 动力粘度等指标。 对于大型项目或有条件的单位还宜对回收沥 青进行化学组分分析。
3.5 材料组成设计的路段划分
通过获取的历史资料及原路面材料性能和老化程度,初步划分路段。原则上, 原路面材料组成、 厚 度、老化程度等类似的划分为一个材料组成设计路段。
不同性能的 RAP 应分别存放,并分别进行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 原材料检测及质量要求
4.1 一般规定
用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原材料有:RAP 、乳化沥青、水泥、矿粉、集料和水等。各种材料运 至现场后必须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2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用于厂拌冷再生的 RAP 必须经过破碎、筛分后方可使用。根据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合理选择 筛孔孔径, 将 RAP 筛分成若干档的材料, 一般筛分成 0mm ~10mm 和 10mm ~30mm 两档。 分档后的 RAP 应按表 2的要求进行检测。
表 2 RAP 检测项目
4.3 乳化沥青
通常情况下,厂拌冷再生宜采用慢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应符合表 3的质量要求,同时还要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状况、路面类型及在结 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当地的使用经验等,确定基质沥青的技术性能指标。
表 3 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
4.4 水泥
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在 3h 以上,终凝时间宜在 6h 以上,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水泥应疏松、 干燥、 无聚团、 结块、 受潮变质。 水泥强度等级可为 32.5或 42.5。 水泥其它的质量技术指标还应满足 《公 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的要求。
4.5 集料和填料
应通过掺加新集料和填料改善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集料和填料应《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的质量技术要求。
4.6 水
应洁净,不含有机物等其它杂质。
5 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5.1 设计原则
5.1.1 根据原沥青路面划分的路段,分别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5.1.2 考虑施工季节的气候条件和施工条件,结合现场的施工设备状况和施工组织特点进行配合比设 计,并尽量模拟混合料生产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5.2 冷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设计指标应满足表 4要求。
表 4 冷再生混合料设计要求
5.3 设计步骤
5.3.1 设计步骤见图 1。
5.3.2 级配设计
级配范围见表 5。
如果 RAP 的 0.075 mm筛孔通过率很低,应适当添加矿粉来调整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
RAP 级配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要求或冷再生混合料高稳定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适当添 加粗集料,通常添加 10%~15%(质量比)的 10mm ~30mm 碎石集料。
图 1 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表 5 冷再生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各尺寸筛孔的通过百分率)
5.3.3 成型方法
5.3.3.1 拌和
拌和在室温下进行,搅拌锅每次只搅拌一个试件,拌和步骤见图 2。
图 2 冷再生混合料拌和顺序
5.3.3.2 成型
采用两次击实的方法成型马歇尔试件。试件的第一次压实成型,常温双面马歇尔击实 150次;试件 的第二次压实成型,试件放入 60℃烘箱内恒温通风养生 48h 后,再双面马歇尔击实 70次。
也可以采用旋转压实成型。
5.3.4 确定最佳总液体用量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拌和用水、乳化沥青和 RAP 含水量的总和称为总液体用量。
乳化沥青用量取 3%,水泥用量取 1.5%,变化拌和用水量进行马歇尔击实试验,获得最大干密度时, 对应的总液体用量即为最佳总液体用量。
5.3.5 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最佳水泥用量
5.3.5.1 密度和空隙率
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的真空法和蜡封法测定试件的理论最大 相对密度、毛体积密度,并计算空隙率。
5.3.5.2 马歇尔稳定度和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将恒温水槽调节至 40℃±1℃,测定 40℃下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5.3.5.3 干湿劈裂强度比
将试件浸入 15℃恒温水槽中保温 1.5h ~2h 后,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干)劈裂强度。
湿(浸水)劈裂试验是将试件放入 25℃ ±0.5℃水浴养护 24h ±1h ,再放入 15℃ ±0.5℃恒温水槽中保 温 1.5h ~2h 后,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湿劈裂 强度,并计算干湿劈裂强度比。
5.3.5.4 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
乳化沥青用量取 4~5个(2.0%~4.0%),水泥用量取 3~4个(1.0%~2.0%),根据确定的成型方法 和最佳总液体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使表 4中的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指标中的一个或两个达到最 佳化,同时空隙率处在 7%~12%范围内,对应的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即为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 水泥用量。
5.3.6 冻融劈裂强度比试验
用于冻融劈裂强度比试验的试件应压实到配合比设计空隙率, 其它条件和方法应符合 《公路工程沥 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的相关规定。
5.3.7 动稳定度试验
制作 8cm 厚的车辙板试件进行动稳定度试验,其它条件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 试验规程》(JTJ 052)的相关规定。
5.3.8 有条件可以增加其它试验
5.4 配合比设计报告
配合比设计报告至少应包含如下内容:乳化沥青检测结果;水泥检测结果; RAP 的矿料级配情况; RAP 中的沥青含量及性能指标;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及设计级配曲线;试件成型方法;最佳总液体用量; 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性能检验等。
6 施工
6.1 一般规定
冷再生混合料的摊铺应避免在雨季进行。 当路面滞水或潮湿时, 不得摊铺冷再生混合料; 摊铺作业 遇降雨时, 宜对未完成碾压的冷再生路段铺盖防水布, 超过水泥终凝时间而未碾压的应废弃; 当气温或 下卧层表面温度低于 10℃时不宜铺筑冷再生结构层。
6.2 施工设备
6.2.1 运输车辆
运输车辆应车况良好,车槽四角应密封坚固,车槽保持洁净。
6.2.2 铣刨料破碎和筛分设备
根据冷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能力配备铣刨料破碎和筛分设备;根据 RAP 的分档情况安装振动筛,至少 应配 10mm 和 30mm 两个尺寸的筛网。
6.2.3 拌和设备
拌和设备应配备 3~5个冷料仓、 1个矿粉罐、 1个水泥罐、 1个乳化沥青罐、和 1个水罐。拌和设备应 满足计量精度要求。
6.2.4 摊铺机械
应配备两台以上履带式摊铺机。
6.2.5 压实设备
压实设备应配有轮胎式、 单钢轮振动式和双钢轮振动式压路机。 其中, 轮胎式压路机单轮配重不少 于 3t , 轮胎气压不小于 0.8MPa ; 单钢轮振动式压路机激振力应大于 35t ; 双钢轮振动式压路机为 8t ~12t 。
6.3 施工工艺
6.3.1 拌和
冷再生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无液体流淌、无结块成团现象,和易性良好。
6.3.2 运输
拌和后的冷再生混合料不宜储存, 应立刻运至施工现场使用。 汽车运输混合料时, 采用不透光的棉 被或厚帆布严密覆盖住车厢,防止混合料提前破乳、污染、中途遭受雨淋。 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应清扫 干净,可在车厢板上涂一薄隔离剂。
6.3.3 摊铺
6.3.3.1 在铺筑冷再生层之前应整平下层表面、处理干净并按要求喷洒透层油或粘层油。
6.3.3.2 冷再生混合料可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方法进行摊铺。
6.3.3.3 冷再生混合料应缓慢、均匀、连续摊铺。
6.3.3.4 应通过试铺段确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和松铺厚度。
6.3.4 碾压
冷再生混合料碾压工序可参考表 6。
表 6 冷再生混合料碾压工序
6.3.5 养生及开放交通
当满足以下条件时,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
1) 冷再生层可用钻孔取芯机取出完整芯样;
2) 冷再生层含水率小于 2%。
压实后的冷再生混合料养生期一般为 3d ~7d 。
6.4 试验段铺筑
6.4.1 在正式铺筑冷再生层前,应铺筑试验段,长度宜为 200m ~300m ,试验段宜在直线段上铺筑。 6.4.2 冷再生层试验段铺筑分试拌、试铺两个阶段,应包括下列试验内容:
6.4.2.1 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各料仓分配、上料速度等操作工艺。
6.4.2.2 根据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6.4.2.3 验证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
6.4.2.4 确定冷再生层的压实标准密度,并用灌砂法测定湿密度和压实度。
6.5 施工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6.5.1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6.5.1.1 在工程开始前以及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来源或规格发生变化时,应对材料的质量、数量等进 行检查,检查的项目和频率应满足表 7的要求。
表 7 施工前材料的检查
6.5.1.2 施工前应检查和标定拌和设备的技术性能、 计量精度, 以及摊铺机械和压实设备的配套情况、 技术性能。
6.5.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应满足表 8的要求。
表 8 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6.5.3 完工后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完工后,全线以 1km ~3km 作为一个评定路段,按照表 9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表 9 完工后的质量检查验收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应用实例
A.1 路面结构 A.1.1 昌九高速概况
昌九高速公路起于南昌市新建县长棱镇, 终于九江市九江长江大桥南桥头 , 全长 138km 。 截至改建前, 已通车 13年以上,实际承受轴载远远超过设计轴载,路面损坏严重。 A.1.2 路面结构
昌九高速原设计厚度
16cm 的沥青面层铣刨后, 铣刨料全部再生利用, 昌九高速原路面结构和改建后 的路面结构见图 A.1。
原路面结构 改建后冷再生路面结构
图 A.1 昌九高速路面结构
A.2 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A.2.1 原材料 A.2.1.1 RAP
RAP 由沥青面层全厚度一次铣刨获得,铣刨速度为 6 m/min~8m/min。为更好地控制冷再生混合料的 级配组成, RAP 筛分成 0mm ~10mm (细)和 10mm ~30mm (粗)两档存放,超粒径颗粒破碎后二次筛分。试 验室取样后对 RAP 筛分, 结果如表 A.1所示。 抽提试验测得细 RAP 的沥青含量为 5.2%, 粗 RAP 的沥青含量为 3.8%,级配组成见表 A.1。采用阿布森回收法回收 RAP 中的沥青,并进行性能检测,针入度 28(0.1mm ), 软化点 59℃, 15℃延度 24cm 。
表 A.1 RAP 的筛分结果
A.2.1.2 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检测结果见表 A.2,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 表 A.2乳化沥青检测结果
A.2.1.3 水泥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 32.5,初凝时间 3.2h ,终凝时间 5.3h 。
A.2.1.4 矿粉
石灰岩矿粉采,洁净、干燥, 0.075mm 筛孔通过率为 92.5%。
A.2.2 级配设计
设计级配如下图 A.2。
图 A.2设计级配
A.2.3 配合比设计
采用马歇尔击实成型试件,试模直径为 152.4mm ,第一次双面击实 150次, 60℃养生 48h 后,第二次 双面击实 70次。
按确定的 RAP 和矿粉的掺配比,乳化沥青用量取 3%,水泥用量取 1.5%,变化拌和用水量进行马歇尔 试验,最大干密度对应的最佳总液体用量为 6.9%。
水泥用量为 RAP 和新集料总质量的 1%、 1.5%、 2%, 乳化沥青用量为 2%、 2.7%、 3.4%、 4.1%, 制作 ?152.4mm 的圆柱体试件, 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 A.3~A.5, 劈裂强度试验结果见表 A.6, 冻融劈裂强度比 TSR 试验结 果见表 A.7。
表 A.3 水泥用量 1%冷再生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 A.4 水泥用量 1.5%冷再生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 A.5 水泥用量 2%冷再生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 A.6 劈裂试验结果
表 A.7 TSR 试验结果
1) 三种不同水泥用量试件的空隙率都随乳化沥青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类似于热拌沥青混合料
的变化规律。参照空隙率的技术要求 7%~12%,对应的乳化沥青用量为 2%~3.4%(空隙率 技术要求中值 10.5%对应的乳化沥青用量约为
2.5%)。
2) 稳定度方面, 三种水泥用量试件的稳定度都随乳化沥青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
势(图 A.3)。乳化沥青用量为 2.4%~2.7%时,马歇尔稳定度达到最佳。
图 A.3 马歇尔稳定度的变化趋势
3) 经济因素分析。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五种组成材料 RAP 、乳化沥青、水泥、水、矿粉, 其中乳化沥青是决定其价格的最主要因素,依托工程的试验路铺筑时,乳化沥青用量每减 少 1%,冷再生混合料就降低约 80元 /m3。
4) 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 考虑空隙率, 乳化沥青用量应为 2%~3.4%, 其中空隙率技术要求 的中值 10.5%对应的乳化用量约为 2.5%; 最佳马歇尔稳定度对应的乳化沥青用量为 2.4%~ 2.7%;经济因素则要求乳化沥青用量越小越好。综合三个方面的分析,结合实际施工情况 (施工时乳化沥青用量难免会有波动),确定的不同水泥用量对应的最佳乳化沥青用量为 2.5%。
5) 确定水泥用量。三种不同水泥用量试件的劈裂强度都可以满足技术要求,但水泥用量小于 1.5%时, TSR 已不能满足技术要求,为此确定的水泥用量为 1.5%。
A.2.4 性能验证
按照确定的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为 1506次 /mm。
A.3 试验路铺筑
2007年 5~10月昌九高速 75km 路段进行了冷再生技术改建。完工以来进行跟踪观测,每天累计承受 自然车辆约 2.2万余辆,根据计重检测结果,重车比例高达 35%(交通等级为特重交通),超载现象非常 严重,至今未发现裂缝和其他病害,路面使用状况良好。
────────────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
ICS 93.080.20 Q20
备案号:26972-2010
DB36
省
地
方
标
准
江西
DB 36/ T 573—2010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Emulsified Asphalt Central Plant Cold Recycling of
Highway Asphalt Pavement
2010 - 01 - 20发布 2010 - 03 - 15实施
目 次
前言 ................................................................................ II 1 总则 .............................................................................. 1 2 术语、符号、代号 .................................................................. 1 2.1 术语 .......................................................................... 1 2.2 符号及代号 .................................................................... 1 3 原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 .............................................................. 2 3.1 3.2 3.3 3.4 3.5
一般规定 ...................................................................... 2 历史资料调查 .................................................................. 2 路况调查与评价 ................................................................ 2 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 ............................................................ 2 材料组成设计的路段划分 ........................................................ 3
4 原材料检测及质量要求 .............................................................. 3 4.1 4.2 4.3 4.4 4.5 4.6
一般规定 ...................................................................... 3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 3 乳化沥青 ...................................................................... 3 水泥 .......................................................................... 4 集料和填料 .................................................................... 4 水 ............................................................................ 4
5 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4 5.1 5.2 5.3 5.4
设计原则 ...................................................................... 4 冷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 4 设计步骤 ...................................................................... 5 配合比设计报告 ................................................................ 7
6 施工 .............................................................................. 7 6.1 6.2 6.3 6.4 6.5
一般规定 ...................................................................... 7 施工设备 ...................................................................... 7 施工工艺 ...................................................................... 8 试验段铺筑 .................................................................... 9 施工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 9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应用实例 ....................................................... 11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符合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有关要求。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赣粤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质量监督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斌、江涛、刘辉明、谭生光、胡宗林、王斯倩、陈剑峰。
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规范
1 总则
1.1 为指导沥青路面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材料组成设计,保证沥青路面冷再生工程施工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规定了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混合料的材料要求、设计方法,冷再生层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要求。
1.3 本标准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乳化沥青冷再生工程。 1.4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不适用于表面层。
1.5 本标准没有涉及的内容应符合国家和行业颁布的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代号 2.1 术语 2.1.1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eclaimed asphalt pavement(RAP)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面层材料。 2.1.2
乳化沥青emulsified asphalt
石油沥青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沥青乳液。 2.1.3
厂拌冷再生central plant cold recycling
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运至拌和厂(场、站),经破碎、筛分,以一定的比例与新集料、沥青类再生结合料、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水进行常温拌和,常温铺筑形成路面结构层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2.2 符号及代号
本标准有关符号、代号及意义见表1。
表1 符号及代号
3 原沥青路面调查与评价 3.1 一般规定
沥青路面再生工程实施前,应对原路面历史信息、原路面技术状况、交通量等进行详细调查,为冷再生混合料组成和路面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3.2 历史资料调查 3.2.1 原始设计资料
1) 初始设计过程中的交通状况,气候条件; 2) 路面结构组成和厚度; 3) 各结构层材料组成。
3.2.2 施工和完工资料
1) 2) 3) 4)
施工方法(施工记录);
实际使用的材料和现场碾压情况; 变更资料;
质量控制和保证措施。
3.2.3 养护维修资料
各种养护维修作业的时间、位置、规模、所用材料组成、结构层厚度等。 3.2.4 历史交通量资料
包括年平均日交通量、重型车量比例、当量轴载数量、该地区交通量增长率等。 3.2.5 气象资料 3.3 路况调查与评价
3.3.1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的要求进行路况调查与评价,确定原路面的维修对策。
3.3.2 原沥青面层铣刨后,原则上裂缝间距不小于3 m的原半刚性基层可以继续利用。 3.4 原路面材料性能评价 3.4.1 原沥青路面取样
原路面性能评价采用铣刨取样,取样频率为1~2个样品/km/车道。
路面铣刨后,应在拌和厂RAP料堆表面10cm以下取样,然后在料堆顶部、中部、下部的不同方向分别取样至少9个,每个试样不少于10kg,混合均匀后作为该料堆的样品。 3.4.2 材料性能测试 3.4.2.1 级配
应对RAP及其抽提后的矿料级配进行检测。 3.4.2.2 RAP沥青的含量和性能
通过抽提或燃烧试验确定RAP的沥青含量。
应检测回收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动力粘度等指标。对于大型项目或有条件的单位还宜对回收沥青进行化学组分分析。 3.5 材料组成设计的路段划分
通过获取的历史资料及原路面材料性能和老化程度,初步划分路段。原则上,原路面材料组成、厚度、老化程度等类似的划分为一个材料组成设计路段。
不同性能的RAP应分别存放,并分别进行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4 原材料检测及质量要求 4.1 一般规定
用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原材料有:RAP、乳化沥青、水泥、矿粉、集料和水等。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进行质量检验,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2 回收沥青路面材料
用于厂拌冷再生的RAP必须经过破碎、筛分后方可使用。根据再生混合料的最大公称粒径合理选择筛孔孔径,将RAP筛分成若干档的材料,一般筛分成0mm~10mm和10mm~30mm两档。分档后的RAP应按表2的要求进行检测。
表2 RAP检测项目
4.3 乳化沥青
通常情况下,厂拌冷再生宜采用慢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应符合表3的质量要求,同时还要根据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状况、路面类型及在结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施工方法、当地的使用经验等,确定基质沥青的技术性能指标。
表3 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
4.4 水泥
水泥的初凝时间应在3h以上,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水泥应疏松、干燥、无聚团、结块、受潮变质。水泥强度等级可为32.5或42.5。水泥其它的质量技术指标还应满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的要求。 4.5 集料和填料
应通过掺加新集料和填料改善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集料和填料应《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的质量技术要求。 4.6 水
应洁净,不含有机物等其它杂质。 5 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5.1 设计原则
5.1.1 根据原沥青路面划分的路段,分别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5.1.2 考虑施工季节的气候条件和施工条件,结合现场的施工设备状况和施工组织特点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尽量模拟混合料生产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5.2 冷再生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设计指标应满足表4要求。
表4 冷再生混合料设计要求
5.3 设计步骤
5.3.1 设计步骤见图1。 5.3.2 级配设计
级配范围见表5。
如果RAP的0.075 mm筛孔通过率很低,应适当添加矿粉来调整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
RAP级配不能满足工程设计级配范围要求或冷再生混合料高稳定性能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适当添加粗集料,通常添加10%~15%(质量比)的10mm~30mm碎石集料。
图1 配合比设计流程图
表5 冷再生混合料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各尺寸筛孔的通过百分率)
5.3.3 成型方法
5.3.3.1 拌和
拌和在室温下进行,搅拌锅每次只搅拌一个试件,拌和步骤见图2。
图2 冷再生混合料拌和顺序
5.3.3.2 成型
采用两次击实的方法成型马歇尔试件。试件的第一次压实成型,常温双面马歇尔击实150次;试件的第二次压实成型,试件放入60℃烘箱内恒温通风养生48h后,再双面马歇尔击实70次。
也可以采用旋转压实成型。 5.3.4 确定最佳总液体用量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拌和用水、乳化沥青和RAP含水量的总和称为总液体用量。
乳化沥青用量取3%,水泥用量取1.5%,变化拌和用水量进行马歇尔击实试验,获得最大干密度时,对应的总液体用量即为最佳总液体用量。
5.3.5 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最佳水泥用量
5.3.5.1 密度和空隙率
采用《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的真空法和蜡封法测定试件的理论最大相对密度、毛体积密度,并计算空隙率。
5.3.5.2 马歇尔稳定度和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将恒温水槽调节至40℃±1℃,测定40℃下试件的马歇尔稳定度和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5.3.5.3 干湿劈裂强度比
将试件浸入15℃恒温水槽中保温1.5h~2h后,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干)劈裂强度。
湿(浸水)劈裂试验是将试件放入25℃±0.5℃水浴养护24h±1h,再放入15℃±0.5℃恒温水槽中保温1.5h~2h后,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测湿劈裂强度,并计算干湿劈裂强度比。
5.3.5.4 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
乳化沥青用量取4~5个(2.0%~4.0%),水泥用量取3~4个(1.0%~2.0%),根据确定的成型方法和最佳总液体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使表4中的马歇尔稳定度、劈裂强度指标中的一个或两个达到最佳化,同时空隙率处在7%~12%范围内,对应的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即为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
5.3.6 冻融劈裂强度比试验
用于冻融劈裂强度比试验的试件应压实到配合比设计空隙率,其它条件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的相关规定。 5.3.7 动稳定度试验
制作8cm厚的车辙板试件进行动稳定度试验,其它条件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的相关规定。 5.3.8 有条件可以增加其它试验 5.4 配合比设计报告
配合比设计报告至少应包含如下内容:乳化沥青检测结果;水泥检测结果;RAP的矿料级配情况;RAP中的沥青含量及性能指标;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及设计级配曲线;试件成型方法;最佳总液体用量;最佳乳化沥青用量和水泥用量;性能检验等。 6 施工 6.1 一般规定
冷再生混合料的摊铺应避免在雨季进行。当路面滞水或潮湿时,不得摊铺冷再生混合料;摊铺作业遇降雨时,宜对未完成碾压的冷再生路段铺盖防水布,超过水泥终凝时间而未碾压的应废弃;当气温或下卧层表面温度低于10℃时不宜铺筑冷再生结构层。 6.2 施工设备 6.2.1 运输车辆
运输车辆应车况良好,车槽四角应密封坚固,车槽保持洁净。 6.2.2 铣刨料破碎和筛分设备
根据冷再生混合料的生产能力配备铣刨料破碎和筛分设备;根据RAP的分档情况安装振动筛,至少应配10mm和30mm两个尺寸的筛网。 6.2.3 拌和设备
拌和设备应配备3~5个冷料仓、1个矿粉罐、1个水泥罐、1个乳化沥青罐、和1个水罐。拌和设备应满足计量精度要求。 6.2.4 摊铺机械
应配备两台以上履带式摊铺机。 6.2.5 压实设备
压实设备应配有轮胎式、单钢轮振动式和双钢轮振动式压路机。其中,轮胎式压路机单轮配重不少于3t,轮胎气压不小于0.8MPa;单钢轮振动式压路机激振力应大于35t;双钢轮振动式压路机为8t~12t。 6.3 施工工艺 6.3.1 拌和
冷再生混合料应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无液体流淌、无结块成团现象,和易性良好。 6.3.2 运输
拌和后的冷再生混合料不宜储存,应立刻运至施工现场使用。汽车运输混合料时,采用不透光的棉被或厚帆布严密覆盖住车厢,防止混合料提前破乳、污染、中途遭受雨淋。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应清扫干净,可在车厢板上涂一薄隔离剂。 6.3.3 摊铺 6.3.3.1 6.3.3.2 6.3.3.3 6.3.3.4
在铺筑冷再生层之前应整平下层表面、处理干净并按要求喷洒透层油或粘层油。 冷再生混合料可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方法进行摊铺。 冷再生混合料应缓慢、均匀、连续摊铺。
应通过试铺段确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和松铺厚度。
6.3.4 碾压
冷再生混合料碾压工序可参考表6。
表6 冷再生混合料碾压工序
6.3.5 养生及开放交通
当满足以下条件时,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 冷再生层可用钻孔取芯机取出完整芯样; 2) 冷再生层含水率小于2%。
压实后的冷再生混合料养生期一般为3d~7d。 6.4 试验段铺筑
6.4.1 在正式铺筑冷再生层前,应铺筑试验段,长度宜为200m~300m,试验段宜在直线段上铺筑。 6.4.2 冷再生层试验段铺筑分试拌、试铺两个阶段,应包括下列试验内容: 6.4.2.1 通过试拌确定拌和机的各料仓分配、上料速度等操作工艺。
6.4.2.2 根据各种施工机械相匹配的原则,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机械数量及组合方式。 6.4.2.3 验证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
6.4.2.4 确定冷再生层的压实标准密度,并用灌砂法测定湿密度和压实度。 6.5 施工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6.5.1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6.5.1.1 在工程开始前以及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来源或规格发生变化时,应对材料的质量、数量等进行检查,检查的项目和频率应满足表7的要求。
表7 施工前材料的检查
6.5.1.2 施工前应检查和标定拌和设备的技术性能、计量精度,以及摊铺机械和压实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
6.5.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应满足表8的要求。
表8 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6.5.3 完工后的质量管理和检查验收
完工后,全线以1km~3km作为一个评定路段,按照表9的要求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表9 完工后的质量检查验收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应用实例
A.1 路面结构 A.1.1 昌九高速概况
昌九高速公路起于南昌市新建县长棱镇,终于九江市九江长江大桥南桥头,全长138km。截至改建前,已通车13年以上,实际承受轴载远远超过设计轴载,路面损坏严重。 A.1.2 路面结构
昌九高速原设计厚度16cm
的沥青面层铣刨后,铣刨料全部再生利用,昌九高速原路面结构和改建后的路面结构见图A.1。
原路面结构 改建后冷再生路面结构
图A.1 昌九高速路面结构
A.2 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A.2.1 原材料 A.2.1.1 RAP
RAP由沥青面层全厚度一次铣刨获得,铣刨速度为6 m/min~8m/min。为更好地控制冷再生混合料的级配组成,RAP筛分成0mm~10mm(细)和10mm~30mm(粗)两档存放,超粒径颗粒破碎后二次筛分。试验室取样后对RAP筛分,结果如表A.1所示。抽提试验测得细RAP的沥青含量为5.2%,粗RAP的沥青含量为3.8%,级配组成见表A.1。采用阿布森回收法回收RAP中的沥青,并进行性能检测,针入度28(0.1mm),软化点59℃,15℃延度24cm。
表A.1 RAP的筛分结果
A.2.1.2 乳化沥青
乳化沥青检测结果见表A.2,其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要求。
表A.2 乳化沥青检测结果
A.2.1.3 水泥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32.5,初凝时间3.2h,终凝时间5.3h。 A.2.1.4 矿粉
石灰岩矿粉采,洁净、干燥,0.075mm筛孔通过率为92.5%。 A.2.2 级配设计
设计级配如下图A.2。
图A.2 设计级配
A.2.3 配合比设计
采用马歇尔击实成型试件,试模直径为152.4mm,第一次双面击实150次,60℃养生48h后,第二次双面击实70次。
按确定的RAP和矿粉的掺配比,乳化沥青用量取3%,水泥用量取1.5%,变化拌和用水量进行马歇尔试验,最大干密度对应的最佳总液体用量为6.9%。
水泥用量为RAP和新集料总质量的1%、1.5%、2%,乳化沥青用量为2%、2.7%、3.4%、4.1%,制作?152.4mm的圆柱体试件,马歇尔试验结果见表A.3~A.5,劈裂强度试验结果见表A.6,冻融劈裂强度比TSR试验结果见表A.7。
表A.3 水泥用量1%冷再生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A.4 水泥用量1.5%冷再生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A.5 水泥用量2%冷再生混合料的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A.6 劈裂试验结果
表A.7 TSR试验结果
1) 三种不同水泥用量试件的空隙率都随乳化沥青用量的增加而降低,类似于热拌沥青混合料
的变化规律。参照空隙率的技术要求7%~12%,对应的乳化沥青用量为2%~3.4%(空隙率技术要求中值10.5%对应的乳化沥青用量约为
2.5%)。
2) 稳定度方面,三种水泥用量试件的稳定度都随乳化沥青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
势(图A.3)。乳化沥青用量为2.4%~2.7%时,马歇尔稳定度达到最佳。
图A.3 马歇尔稳定度的变化趋势
3) 经济因素分析。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五种组成材料RAP、乳化沥青、水泥、水、矿粉,
其中乳化沥青是决定其价格的最主要因素,依托工程的试验路铺筑时,乳化沥青用量每减
3
少1%,冷再生混合料就降低约80元/m。
4) 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考虑空隙率,乳化沥青用量应为2%~3.4%,其中空隙率技术要求
的中值10.5%对应的乳化用量约为2.5%;最佳马歇尔稳定度对应的乳化沥青用量为2.4%~2.7%;经济因素则要求乳化沥青用量越小越好。综合三个方面的分析,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施工时乳化沥青用量难免会有波动),确定的不同水泥用量对应的最佳乳化沥青用量为2.5%。
5) 确定水泥用量。三种不同水泥用量试件的劈裂强度都可以满足技术要求,但水泥用量小于
1.5%时,TSR已不能满足技术要求,为此确定的水泥用量为1.5%。
A.2.4 性能验证
按照确定的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为1506次/mm。 A.3 试验路铺筑
2007年5~10月昌九高速75km路段进行了冷再生技术改建。完工以来进行跟踪观测,每天累计承受自然车辆约2.2万余辆,根据计重检测结果,重车比例高达35%(交通等级为特重交通),超载现象非常严重,至今未发现裂缝和其他病害,路面使用状况良好。
────────────
冷通道技术规范
定制网络机柜冷通道封闭系统技术规范
冷通道机房两侧为手动推拉,在冷通道进门地面上不得有门框、导轨等阻 碍设备运输车辆进出的设施。
1) 应采用与机房消防系统联合动作的方式解决冷通道内消防要求问题。 冷通
道顶部应具备消防联动自动翻开顶盖功能,工作方式:在正常状态下 , 翻 板顶盖由通电的磁铁吸合,翻板面处于与走道平行达到密封效果 , 当一旦 发生火警, 在消防系统启动之前, 翻板顶盖的电磁铁断电并脱扣, 翻板顶 盖由于重力的作用迅速打开, 保证消防系统启动后灭火气体由翻板顶盖处 进入封闭的冷通道空间内。
2) 冷通道消防天窗框架采用为保证通道内透光性, 玻璃面积应不小于天窗的
70%,顶盖尺寸 600MM*1200MM,顶盖框架采用专业磁力吸锁,锁吸板采用 蓝锌电镀处理,防残磁设计,锁芯双绝缘处理。 (如能设计如火警时天窗 能自动打开,当恢复通电时自动闭合 ) ,每个天窗位左右两边各安装一支 LED 灯,每五个天窗安装烟感。
3) 冷通道要求密封性能达到 IP30,符合消防规范。
(此图只作功能参考 , 不作为产品标准样式
.)
冷通道图例说明:
○ 1冷通道活动门(采用平开门或推拉门) 、 ○ 2自重式翻转活动天窗、 ○ 3冷 通道顶盖、 ○ 4、活动门吊槽、 ○ 5机柜、 ○ 6600x600mm 全钢抗静电活动地板、 ○ 7冷气送风位
4) 材料要求
5.1) 钢板材料采用优质冷轧钢板,所有承重零组件材料厚度:≥ 2.0mm ,其他 材料厚度:≥ 1.5mm 。
5.2) 活动天窗材料采用 5mm 覆膜钢化玻璃,材料应符合 GB 15763.2 -2005《建 筑用安全玻璃》 标准增加玻璃强度及玻璃粉碎从而造成对数据机房及维护 人员的影响。
5.3) 冷通道结构应牢固 , 各装配件为标准式, 能互换性使用 , 紧固件无松动, 外 露和操作部位的零件无锐棱毛刺。
5.4) 表面质量 :涂覆层应表面光洁、 色泽均匀、 无流挂、 无露底; 金属件无锈 蚀。
5.5) 龙骨及板材颜色、质感与机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