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张琪敏
一、试卷考查目的与效果
1、注重考查基础知识;2、注重考查迁移能力; 3、有利于课堂教学; 4、符合新课改精神。
二、试卷考查内容分析
三、成绩统计
四、总体评价(各大题难度系数及典型失分点)
五、考后反思及对教学方法的把握
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要加强成语、语病、近义词等基础知识的分类整理与训练,要让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打下扎实语文基础。
2加强阅读理解与规范表达训练。课堂教学要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形成语文能力,并能从课内迁移到课外。应该加强阅读能力及解题方法的指导,日常学习中要渗透各种阅读分析题目的解答技巧训练。
3、加强文言字、词、句的教学,务实学生的文言文功能。
4、作文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作文训练应该强化学生审题立意训练,形成各种文体的写作技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善于思考,追求语文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从整体上提高写作水平。
5、高一学生的基础性还不够扎实,如错别字比较严重,语法知识还十分淡薄等,这就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相关知识的渗透与补充,避免知识点的空缺,使初、高中实现顺利链接。另外,从成绩统计看,也有部分学生成绩偏低,低分档学生偏多,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对这部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引导,学习积极性的激发,防止偏科现象的发生。
2010年11月11日星期四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卷子
织金三中2?013—2014高?一年级期中?测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网络文字难?以建立书香?社会
张炜
眼下我们谈?到阅读难免?会有一种忧?虑,就是读者越?来越少,以前那种万?人争读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好像真的出?现
因为对比起?来,精神的渴求?与了阅读危?机。实际上这种?忧虑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它在几百年?前或更早以?前就出现过?。
身体的需?要相比,精神必然常?常被疏忽,口渴要喝水?,饿了要进食?,这都是不能?拖延的。一旦物质相?对匮乏了,或者是对这?种匮乏记忆?深刻的人,寻找它的欲?望就会格外?强大,有时就会忘?掉精神的需?求。不过,忘记了忽略?了却不等于?完全消失了?,它还要埋在?心底,说到底这还?是心的问题?,也就是说,有心就有这?种需要。
从这个意义?上看,心的渴求是?不会彻底废?止的。
有一点我们?尽可以放心?,文学阅读是?人类的一个?嗜好,这世上只要?有人存在,就会有这种?阅读。二三十年前?,一本刊物的?发行量可达?几百万份,一本长篇小?说会印行1?00多万册?,那时巨大的?文学受众已?经和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了。这些记忆离?我们并不遥?远。怎么弹指一?挥间,这些读者就?迅速跑散了?,走开了,这可能吗,
实际上阅读?仍然还是阅?读,读者是永远?存在的,人类的这个?与生俱来的?嗜好并没有?改变。问题在于其?他,比如说阅读?的形式改变?了。网络上的小?说一个月就?能达到几十?万、几百万的点?击量,杂志、报刊、书籍的出版?也增加到前?所未有的数?量。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后,印数是一两?万、十几万不等?,而放到网上?以后,短短的时间?内点击量就?能达到几十?万。这又使我们?不免疑惑:作为纯文学?作品,在这样短的?时间里,果真会有几?十万的阅读?量吗,
原来为数不?少的人也就?是用鼠标点?开看一看,然后就走掉?了。他们只是“到此一游”而已。看来有深度?的阅读少了?,泛泛的、浮光掠影的?阅读扩大了?。据统计,当下的纯文?学印刷量已?经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翻了好几倍?,而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教育程度的?普及与提高?,不同程度上?使总的阅读?量都较前大?为增加了。看来对文学?阅读的忧虑?,主要是因为?缺少高品质?的阅读者。
现在的阅读?大半是闻不?到书香的。这除了因为?匆促的浏览?,不能感受文?字深处的蓄?藏,还因为更多?是从荧屏上?阅读的缘故?。电子技术生?成的文字,怎么会有香?气,比起印刷的?书籍,它离大地生?长的意义相?隔太遥远了?。从荧屏上捕?捉一些信息?还可以,要慢慢揣摩?文字就困难?了。
所以,现在知道很?多消息的人?随处可见,而保持了个?人思考力的?人就很少了?。大家都在说?潮流中传来?传去的见解?,并没有多少?自己的主意?。因为人在荧?屏文字前的?思考力是很?弱的,而沉入书本?的阅读才会?引发这种思?考能力。看来我们从?离开了书籍?之后,也就从根本?上告别了“书香”这个概念。
可见依恋于?现代传媒之?类的阅读,在网络上流?转的文字,是很难建立?书香社会的?。相反,这还会使我?们匆忙和浮?躁,离那样的社?会越来越远?。
(摘自201?1年08月?18日《羊城晚报》)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网络文字难?以建立书香?社会”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荧屏上可?以浏览捕捉?一些信息,但难以慢慢?揣摩文字感?受文字深处?的蓄藏。
B(在荧屏上阅?读电子技术?生成的文字?,大半是闻不?到什么什么?书香气的。
C(比起印刷的?书籍,网络上流转?的文字离大?地生长的意?义相隔太遥?远了。
D(人沉入书本?的阅读才会?引发思考能?力,在荧屏文字?前的这种思?考力是很弱?的。依恋于现代?传媒之类的?阅读, 2(关于“阅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眼下阅读印?刷书籍的读?者越来越少?,以前那种万?人争读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已经出现了?阅读危机。 B(精神的渴求?是不会彻底?废止的,这世上只要?有人存在,就会有文学?阅读这个人?类与生俱来?的嗜好。 C(作为纯文学?作品,一部长篇小?说放到网上?以后,短短的时间?内点击量就?能达到几十?万,但为数不少?的人只是“到此一游”而已。
D(有深度的阅?读少了,浮光掠影的?阅读扩大了?,文中对文学?阅读的忧虑?,主要是因为?缺少高品质?的阅读者。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精神的渴求?与身体的需?要相比,精神常常被?疏忽,但是忽略却?不等于完全?消失。
B(现在的阅读?仍然还是阅?读,读者是永远?存在的,问题只是在?于阅读的形?式改变了。
1
C(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文明程度的?提高,使总的阅读?量都较二三?十年前大为?增加。
D(摆脱了对网?络上流转文?字的依恋,就会使我们?远离匆忙和?浮躁,建立起书香?社会。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文言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5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淫慢则不能学?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
5.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应包括哪几?点,(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6(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4分)
7(“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任选六空作?答)(6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与,_____?_____ ?__。
(4)_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_____?_____?_____?____,虽九死其犹?未悔。
(6)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__?。
(7)低头弄莲子?,_____?_____?_____?____。
(8)诗三百,_____?_____?_____?_,曰:“思无邪。”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10分)
时间怎样地?行走 迟子建
墙上的挂钟?,曾是我童年?最爱着的一?道风景。我对它有一?种说不出的?崇拜因为它?常梦着时间?,我们的作息?似乎都受着?它的支配。到了指定的?时间,我们得起床?上学,得做课间操?,得被父母吆?喝着去睡觉?。虽然说有的?时候我们还?没睡够不想?起床,在户外的月?光下还没有?戏耍够不想?回屋睡觉,都必须因为?时间的关系?而听从父母?的吩咐。他们理直气?壮呵斥我们?的话与挂钟?息息相关:“都几点了,还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几点了,还在外面疯?玩,快睡觉去~”这时候,我觉得挂钟?就是一个拿?着烟袋着我?们脑门的狠?心的老头,又凶又倔,真怒把他给?掀翻在地,让它永远不?行走。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个?看不见形影?的家长,严古板。但有时候它?也是温情的?,在除夕夜里?,它的每一声?脚步都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可以在?子时钟声敲?响后得到梦?寐以求的压?岁钱,想着用这钱?可以买糖果?来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畅快地打?几个滚。
我那时天真?地以为时间?是被一双神?秘的大手放?在挂钟里的?。它每时每刻?地行走着,走得不慌不?忙,气定神凝,不会因为贪?恋窗外鸟语?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脚步?,也不会因为?北风肆虐大?雪纷飞而加?快脚步。它的脚,是世界上最?能禁得起诱?惑的脚,从来都是循?着固定的轨?迹行走。我喜欢听它?前行的声音?总是一个节?,好像一首温?馨的摇篮曲?。时间在挂钟?里,与我们一同?经历着风霜?雨雪、湖源湖落。
我上初中以?后,手表就比较?普及了。我看见时间?躲在一个小?小的圆盘里?,在手腕上跳?舞。它跳得静悄?悄的,不像墙上的?挂钟那么清?脆悦耳,“滴答——滴答——”的声音不绝?于耳。手表里的时?间给我一种?鬼鬼崇崇的?感觉,少了几分气?势和严,以明明到了?上课时间,我还会磨赠?一两分钟再?进教室,手表里的时?间也就因此?显得有些落?实。
2
后来,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时间栖身的?地方就多了?。项链坠可以?隐藏着时间?,台历上镶嵌?着时间,玩具里放置?着时间,至于电脑和?手提电话,只要我们一?打开它们,率先映入眼?帘的就有时?间。时间如果是?一样到处闪?烁着,它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显得匆匆了?。
十几年前的?一天,我在北京第?一次发现了?时间的痕迹?。我在梳头时?发现一根白?发,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的雪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我知道时间?其实一在我?的头发里行?走,只不过一次?露出了痕迹?而已。我还看见,时间在母亲?的口腔里行?走,她的牙齿脱?落得越来越?多。我明白时间?让花朵绽放?的时候,也会让人的?眼角绽放出?花朵——鱼笔纹。 时间让一棵?青春的小树?越来越枝繁?叶茂,让车轮的辐?条越来越沾?染上锈链,让一座老屋?逐渐鸵了背?。时间好似变?戏法的魔术?师,突然让一个?活生生的人?瞬间消失在?他们辛勤劳?作过的土地?上,我的祖父、外祖父和父?亲,就让时间给?无声地接走?了,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脚印?,又能在黑令?的梦中见到?他们依稀的?身影。他们不在了?,可时间还在?,它总是持之?以恒激情澎?湃地行走着?——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在我们不经?意走过的地?方,在日月星辰?中,在梦中。 我终于明白?挂钟上的时?间和手表里?的时间只是?时间的一个?表象而已,它存在于更?丰富的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在?行走,时间就会行?走。我们和时间?如同一对伴?侣,相依相偎着?,不朽的它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 9.怎样理解“它在清晨的?曙光中像一?道明丽的雪?线一样刺痛?了我的眼睛?”在文中的含?意,(3分) 10.文章描绘了?“时间”的各种行走?方式,请简要概括?。(3分)
11.文章写到“不朽”的“时间”“会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引领着我们?一直走到地?老天荒”?。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作?者对“人”和“时间”关系的观点?和态度。(4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0分)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培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
.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
他是个了不?起人物,从性情,智慧,个人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
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一般社?会上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 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 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三百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十?七,八,九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保存文化是?对的,那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 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其?及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但是,在**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毁?,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
3
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的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掦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 (文章有删改?) 12. 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2分)
13. 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4分)
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分) 14.
第?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4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契(qìè)据 解剖(pāo)? 百舸(gě)争流 刚愎(bì)自用B、颓圮(pǐ)? 遒劲(jìng) 未雨绸缪(móu) 博闻强识(zhì) C、漫溯(shuò) 耸峙(zhì) 冠(guān)冕堂皇 载(zài)歌载舞D弄?(lòng)堂 销行(háng) 浪遏( è )飞舟 叱咤(zhà)风云 16、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廖廓 房檩 苍海桑田 绿草如荫B?、斑驳 蜿蜒 骇人听闻 以逸代劳
C、敛裾 落寞 轻歌慢舞 安份守己D?、媛女 掂量 闻名遐迩 揠苗助长
17.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如果宗旨意?识淡薄,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只会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和事?业发展前途?。 ((((
B(微笑着面对?生活,即使一文不?名也能睡得?香甜;微笑着面对?人生,即使在黑暗?中你也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
C(军人沈星为?救落水少年?献出宝贵生?命,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的事迹在?古老的青州?市有口皆碑?。 D(她的文章行?云流水,笔走龙蛇 ,具有流畅的?美感,这与她从小?接受到的文?学熏陶是分?不开的。 ((((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2分)
A、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B、中学时代的?那些同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
C、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D、德育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常抓不懈,并与时俱进?。
19.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内心里拥有?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_____?____,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_____?____,_____?____。
?看见贫穷而?情不白禁地?产生同情 ?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 ?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感?动着
?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
A(?????? B(?????? C(?(????? D(??????
20.续写一个句?子,使它构成语?义连贯的排?比句。(4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21写作(40分)
请以“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4
参考答案
1(B(不是原因,只是表象)
2(A(“已经出现了?阅读危机”不当,原文是“好像真的出?现了阅读危?机”。)
3. A (B原文是“问题在于其?他,比如说阅读?的形式改变?了”C原文为“教育程度”,且无“二三十年” D逻辑推理?不当)
4.学习需要(内心)宁静,才能靠学习?获得,不学不能扩?大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完成学?业。过度享乐便?不能振奋精?神,暴躁则不能?陶冶品性。
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6.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7.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8略
9.【答案】一根银白的?头发让“我”发现了生命?的衰老,惊叹岁月的?流逝。
10.【答案】依次写了时?间在?钟表中?生活中?生命中行走?。
11.【答案】作者认为时?间并不是无?情地抛弃我?们,而是我们的?情侣,伴随我们走?过一生。因此,我们应该热?爱、珍惜时间,让生命在时?间里充满意?义,绽放光彩。
12:【答案】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
13.【答案】有真知灼见?;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之于具体行?动;"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
14.【答案】"哲学味太浓?,方法论上从?果说因,观念陈旧,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也可. 15、B、
16、D
17、D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18、A(B。主谓搭配不?当,笑容不能回?响在耳边C?。在“突然”之后加上“发现”或“看见”,作谓语D。删去“教育”) 19 C.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句应接在首?句后,根据逻辑关?系,“同情”与“雪中送炭”形成递进关?系,所以??应接在?后,?与“循环”相应,??句是递进关?系,应排在句末 ?
20、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份?绿意。如果你是一?朵花,就装点一分?春色。如果你是一?颗星星,就点缀一角?夜空。如果你是一?片云,就化作滴滴?甘露。
21作文(略)
5
高一语文期中测试答案
2010年沧源民族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D (A 窈陷 y ǎo 炮烙 p áo B驯熟 x ùn C脑髓 su ǐ)
2. B (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谈论道理,后泛指空谈大道理。 A 登堂入室:喻学问技能由浅入 深达到更高的水平。 C “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 在句中只断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 境相悖。 D 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于此与语境不符。 )
3. B (A 项偷换了主语, “非初学者可信手拾得之技”的主语应是“拉小提琴” ; C 项不合逻 辑, “不只” “也”领起的两句位置应倒换; D 项成分残缺, “只盯住这些书” ,就好比是“光 吃冰棍” ,或者是“光喝甜水” 。 )
4、 D 分析:此题(1)句“俯瞰”二字放在逗号前还是逗号后,就涉及到一个音节和谐的问 题。因为下面紧接而来的是“松竹山茶”,是一个四字短语,且是并列结构,选择②,正好 与“松竹山茶”构成对偶,音节和谐。 (2)句从押韵上看,若选③,韵脚是“翠”“茂”, 显然读起来不大和谐;若选④,韵脚字成“绕”““茂”,韵脚和谐自然 。
5、 【答案】 D 【考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解析】 D 项答非所问,不符合划线句子的语境。原文说的是“ 现代医学 正在为它的成功付 出代价” , D 项“ 细菌能从死亡同类散落的 DNA 中获得基因”不属于“现代医学”范畴,不 符合题干“付出代价”的指向。
6、 【答案】 A 【考点】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理解文章的中心意思。
【解析】 B 、以偏概全,文中第四段说“他们对近 500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都检测了 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 结果, 平均每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 有许多能够耐受十 四五种。 ”只是检测了近 500种,但不能得出“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 C 、无中 生有, 文中说“细菌不仅在同种内, 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 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 的同类散落的 DNA 中获得基因。 ”可见,即使杀死细菌,同样不能阻止耐药菌的传播。 D 、以 偏概全,文中第五段说“欧盟决定从 2006年 1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 剂。 ”并没有说要禁止各种抗生素。
7、 【答案】 A 【考点】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解析】 B 、无中生有,文中说“有证据表明,耐药基因在从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中,经 过了许多次转移。 ” 但并没有说明其耐药性会逐步下降。 C 、 已然和未然混淆, 文中说 “目前, 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 ”也就是说,目前 还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检测。 D 、以偏概全,抗生素滥用只是产生耐抗生素病菌的其中一个 途径。“不会感染各种”说法绝对,“只要??就”强加条件。
8. C (被,受 )
9. C(③⑤侧面⑥与才学关系不大 )
10. D (对董卓被杀没有不满之情 )
11. (1)除非寒暑换季,蔡邕不曾脱过衣服,没有睡过安稳觉的时间有七旬之久。 (“自非”
1分, “解襟带” “寝寐” 1分) (2)有一个邻居想要用酒菜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的时候 客人已经喝得兴起了。 (“召” 1分, “比” 1分, “以” 1分) (3)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所敬仰 的人,所以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把情况详细告诉了他。 (“宗” 1分, “遽” 1分,具 1分,为??所 1分)
12.(1)(3分 ) 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 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2) (5分 ) “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 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 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 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补充注释】风襟:外衣的下襟。亦指外衣。
13. (1)丛菊两开他日泪 白帝城高急暮砧
(2)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3)别有幽愁暗恨生
14. BC (4分)
15. 【答案】 (6分)①忠于职守(如“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还在他的心头滴血” 、 “呐, 我又栽上了”等)
②面对威胁不退缩(如“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等)
③坦荡、自信(如“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等) ④关心他人(如“你就忍心不回家看看爹娘?这几年,他们想你快想疯了”等)
⑤对像狗娃这样犯过罪的人也并不丧失信心 (如 “狗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 信” 、 “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竟一脸的灿烂”等。 )
16. 【答案】 (6分)①“雁阵”象征人的价值无比崇高,是表现人性的主题、促使狗娃人性 复苏的重要形象;
②它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使主题的表现由隐而显;
③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了矛盾冲突。
17. 【答案】 (6分) ①晚秋的野地死静死静, 身后的湖水像面硕大无朋的镜子, 蓝空的日头。 ② A 空阔无人的野地,增加紧张氛围,使矛盾冲突更尖锐。B晚秋时节,蓝天丽日的描写, 突出“雁阵”的象征意义。
18.答:必须删除的 4处是:②、④、⑥、⑩
19. 之所以;因为;所以;也;尽管;但是
20. 【答案示例】技艺是捡不来的,有无水平,看你怎么锻炼;成就是抢不来的,有无功业, 看你怎么勤奋;荣耀是是哭不来的,有无地位,看你怎么拼搏。
爱情是买不来的,有无真心,看你怎么灌溉;幸福是购不到的,可否如意,看你怎么呵 护;永恒是唤不出的,能否长久,看你如何浇铸
【参考译文】
蔡邕字伯喈, 是陈留圉人。 蔡邕天性极为孝顺, 他的母亲生病三年期间, 除非寒暑换季, 蔡邕不曾脱过衣服,没有睡过安稳觉的时间有七旬之久。
建宁三年, 被征召到司徒桥玄府中为官。 朝廷征召他并授予郎中的职务, 让他在东观校 对典籍。熹平四年,他上书请求校正勘定《六经》上的文字。灵帝批准了他。蔡邕就自在石 碑上用朱砂书写, 然后让工匠在太学门外镌刻树立起来。 于是后儒晚学, 都能获取校正的书 籍了。 到石碑开始立起的时候, 那些观看及临摹的人,每天往来的车辆有一千多辆,车辆挤 满了大街小巷。
吴地有个焚烧桐木做饭的人, 蔡邕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 知道这是一段很好的木 头,就请人用这个木头做了一张琴, 果然弹出了美妙的音乐, 可是木头尾部烧焦了,所以当 时把这个琴就叫做“焦尾琴”。起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他去 的时候,客人已经喝得兴起了,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溜回去了。仆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 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所敬仰的人, 所以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 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把情况详细告诉了他。大家没有不吃惊的。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 琴时, 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鸣蝉,蝉儿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 螳螂随着他一进一退。我内心 很紧张,只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产生杀心并且在琴声中流露出来的原因吗?” 蔡邕笑着说:“从这件事情上足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好琴师啊!”
中平六年,灵帝去世,董卓担任司空,听说蔡邕名声很高,就征召他,他称病不去。董 卓严令州郡举荐蔡邕到司空府, 蔡邕没有办法,只好到任担任了祭酒, 很被董卓敬重。 董卓 看重蔡邕的才学,很好的对待他。董卓被杀的时候,蔡邕在司徒王允的坐旁,流露出了对董 卓被杀的叹息。 王允就逮捕他并叫廷尉治罪。 士大夫中很多人想救他, 不能成功。 蔡邕就死 在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高一语文上期期中测试
高一年级语文上期期中考试卷(1、2、4单元)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寥廓(li áo )百舸(k ě)浪遏(a)方遒(qi ú)
B .油腻(n ì)罗绮(q ǐ)寂寞(j ì)斑斓(l án )
C .媛女(yu án )坍圮(d ān )倩影(qi àn )袅娜(nu ó)
D .蓊蓊郁郁(w ěng )佝偻(l ǚ)长篙(h āo )宁谧(m 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云彩神采飞扬诚恳开垦土地B .暄响寒暄客套窗扉敞开心扉
C .炫耀耀武扬威慰藉声名狼藉D .忧郁犹豫不决清凉青山绿水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哦,再见吧,大海!/我永远不会忘记你的容光。
②月亮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
③如果青蛙耐不住,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A .庄严渐渐寂寞B .威严渐渐冷清
C .庄严逐渐冷清D .威严逐渐寂寞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是满月,天上(2)有一层淡淡的云,(3)不能朗照;(4)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A 、(1)因为(2)所以(3)因此(4)而B 、(1)即使(2)却(3)因此(4)但
C 、(1)虽然(2)却(3)所以(4)但D 、(1)不仅(2)而且(3)所以(4)而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自去年《中国社会科学辑刊》提出建立社会科学规范化以来,“规范化”成为学人之间炙手可热的话题。
B .“天才=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百分之一的灵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C .这部拿了国际大奖的电影,在国内上映时票房率大增,中途退场的观众可说是凤毛麟角。
D .一走进王老师的家,我们马上感到,这并不宽敞的居室里洁净雅致,蓬荜增辉。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非农产业的加速发展,会推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化发展,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城乡结构的变化。
B .青少年中,对于这种盲目追星、虚掷时间、浪费生命的行为,至今仍未受到批评,得到纠正。
C .攻克当代医学尖端——癌症,对她来说,是一次史无前例的“长征”,她得纵横中西,博采众长,千年求索,推陈出新,提出自己的医学独创。
D .在这本新书里,冯小刚自述了自己的青春往事和蹉跎岁月,有鲤鱼跳龙门,有对生活的坦
白,更有对朋友的怀念。
7.下列四个句子都用了“像”字,其中不表示比喻的是:()
A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
B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C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D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的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了。
8.依次填入下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
江楼并排五间,我寄寓其中的一室。面积不大,建筑朴素简陋。。村外田畴一片,碧波无垠。一条晶莹的小河,穿过田野,蜿蜒地流向村口。村口一座石桥,两岸乌桕把小河迎进村里。 ①窗外却是一幅曼妙无比的天然图画。
②南面一排纸窗,窗棂上雕着拙朴的图案。
③山下的小村襟山带水,零落的村舍,掩映在绿树丛中。
④早晚升起缕缕炊烟,斜阳影里,织结遥远的梦境。
⑤连绵起伏的青山横亘在眼前,青翠扑人。
A. ②①④⑤③B. ①②⑤③④C. ①②④⑤③D. ②①⑤③④
9、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新诗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他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号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作品的,是郭沫若的诗集《女神》。
B .普希金是前苏联的著名诗人,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还创作有小说《上尉的女儿》。
C .海子,当代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他诗里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梦幻般的吸引力。代表作有《亚洲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D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志摩的诗》,《猛虎集》。
10、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 .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 .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 .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叛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查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二、(每小题2分,共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5题。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也,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11.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身高 B .徐公来,孰视之 孰:经常
C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私:私下 D .朝服衣冠 朝:上朝
12.下列各句对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用在主谓之间,不译)B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的)
C .顷之,烟炎张天(调节音节,无义)D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他,代邹忌)
13.下列加点词与“朝服衣冠”的“服”字活用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妻之美我者 B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C .闻寡人之耳者 D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14.选出与“忌不自信”句式最接近的一句()
A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B .豫州今欲何至?
C .吾孰与徐公美?D .古之人不余欺也。
15.译文有误的一项是()
A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一个美?
B .忌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C .妾之美我者也,畏我也——妾打扮得比我漂亮,是因为害怕我。
D .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第Ⅱ卷(选择题,共70分)
三、(每小题2分,共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少时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日:“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日:“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认为王烈能使盗贼改过自新靠的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共10分)
阅读臧克家的《老马》,完成文后各题。
老马
1932年4月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8.第一节的“重”“扣”两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诗人突出了老马的什么特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果我们把老马理解为旧中国受苦受难农民的象征,那么这首诗能激发读者怎样的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2句只一小题,3题必做)(4分)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1分)
2.令初下,群臣进谏,。(1分)
3.默写《沁园春•长沙》中描写湘江秋景图的7句:,
;,。
,,。(3分)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5题。
怀表,很老很老了
骆文
一块怀表很老很老了。
它镀铬的壳子已经斑驳,针盘也好几个地方锈蚀。是带着日月盈亏的刻度么??
某天,我把它拿去找修理钟表的师傅。他一看,笑了,“古董啦,不过一般机械表还是106个零件吧??上点油?”我说“你看哩! ”他拧了拧发条说:“只要动个小手术。等着好了。”他打开表,拆了零件。我点起烟吸着。给他一支,他急忙阻拦:不是吸烟的时候,烟灰掸不得的。于是,他把零件挨个吹一吹,放在玻璃盘子120号汽油中。然后,以极细软的纸吸干,装配。一根微丝就着瘦长的不瓶口滴下点点油滴,上在轴上,上在钻石上,“行喽。”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
我把它收进口袋,回到家里。
母亲说,这是爸爸留下的一块表。吃粉笔灰的人嘛,攒钱攒了半年,才买上这块表。跟他一起走了四十年。他说,他一辈子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知道时辰;只要知道秋冬春夏;只要几件打发寒暧季节的衣裳。就是这样,他起五更睡半夜,改课本,改答卷。这写了两本数学书。
他从不讲究吃的,锅塘里埋几个山芋,拿出,拍拍灰放在袋里,往往可以度过一天。虽说他瘦棱棱成了皮包骨头,却像纬梭穿行于岁月的经绷。他学生的鬓角发灰了,他自己的头发也更加银白了。前两年,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过去了。灯油熬干,捻子熄掉了??变成一堆灰。他就留下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几十年。
怀表在我身上焐得挺热,我时常摸出看看它。我听到的是时间的足音。我不可能是敲木鱼的和尚。应该承认已进入暮年,但还有点晚晴中火红;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
四周的木落,有些蕴藉深沉,然其飒飒之声不是唏嘘叹息,而是和我们蓝色星球搏斗的一种动力。
这块薄薄的圆圆的金属,我揣着好久了。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在一串串凌霄花下记着的是秋天。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还会有什么抱憾的事么?除非你让秒针、分针在罗马字上寂寞地流转。在人生旅途上,除非你老在惦记:多几个安适的驿站好让我打尖??
“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我不知道正在泉路上的父亲,像踏着骤起旋风似的马蹄,会不会这样惊醒?
语文期中测试分析
精品文档
语文期中测试分析
语文期中测试分析
分析试卷后发现,本次测试主要的失分题均是逆向题型。
1、根据意思写词语。
学生应该掌握的词语都在每个单元的词语盘点中被综合列出,除了“读读写写”的,还有“读读记记”,词汇量极大。平时教师比较注重能写,比较注重理解意思。如果列出词语,要求学生写意思,相信学生比较容易做到。由于缺乏运用,学生对于词语还是比较陌生的,现在要从四个单元将近300个词语中挑选出符合意思的词语,难度确实较大。
2、运用说明方法写句子。
本学期第三单元为说明文的学习,学习中,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因为接触时间不长,学生对于说明方法的运用极其生疏。如果分析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学生估计难度还不大,但要求刚刚接触说明文的学生运用说明方法写句子,其难度比用词造句更大。
3、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反问句练习大概从一年级开始就有了,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学生基本上能把握,但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还是有部分学生会将其改为疑问句。学生习惯上一说问句就“是不
1 / 2
精品文档
是??”“需不需要??”地说上了,而对于“难道??吗,”“怎么??呢,”不常运用。
反思后觉得,我们的语文学习应该注意一点:1,要加强词语的运用,使学生在熟练运用的过程中理解词意。2,要加强语言的积累。说明语言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语言,在有丰富积累的基础上,各种说明方法才能被学生自如地运用。3、要多读书,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总之,多读书,多积累,多运用,应该能学好语文。
2 / 2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高一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质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