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现代产业和工程领域都需要应用机械,就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各种机械
了,如汽车、自行车、钟表、照相机、洗衣机、冰箱、空调机、吸
尘器,等等。
机械工程就是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
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
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一门应用学科。
各个工程领域的发展都要求机械工程有与之相适应的发展,都
需要机械工程提供所必需的机械。某些机械的发明和完善,又会导致新的工程技术和新的产
业的出现和发展。例如大型动力机械的制造成功,促成了电力系统的建立;机车的发明导致
了铁路工程和铁路事业的兴起;内燃机、燃气轮机、火箭发动机等的发明和进步,以及飞机
和航天器的研制成功导致了航空、航天事业的兴起;高压设备的发展
导致了许多新型合成化学工程的成功等等。
机械工程就是在各方面不断提高的需求的压力下获得发展动力,
同时又从各个学科和技术的进步中得到改进和创新的能力。
机械工程的内容
机械工程的服务领域广阔而多面,凡是使用机械、工具,以至能源和材料生产的部门,
都需要机械工程的服务。概括说来,现代机械工程有五大服务领域:研制和提 供能量转换
机械、研制和提供用以生产各种产品的机械、研制和提供从事各种服务的机械、研制和提供
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应用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各种机械武器。
不论服务于哪一领域,机械工程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主要有:
建立和发展机械工程的工程理论基础。例如,研究力和运动的工程力学和流体力学;研
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的工程材料学;研究热能的产生、传导 和转换的热
力学;研究各类有独立功能的机械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计算的机械原理和机械零
件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的成形和切削加工的金属工艺学和非 金属工艺学等等。
研究、设计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不断改进现有机械产品和生产新一代机械产品,以适
应当前和将来的需要。
机械产品的生产,包括:生产设施的规划和实现;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生产调度;编制和
贯彻制造工艺;设计和制造工具、模具;确定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组织加工、装配、试车
和包装发运;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机械一般是由许多各有独特的成形、加工过程的精密零件
组装而成的复杂的制品。生产批量有单件和小批,也有中批、大批,直至大量生产。销售对
象遍及全部产业和个人、家庭。而且销售量在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很大的波动。
因此,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特别复杂,企业的生产管理、规划和经营等的研究也多是
肇始于机械工业。
机械产品的应用。这方面包括选择、订购、验收、安装、
调整、操作、维护、修理和改造各产业所使用的机械和成套机
械装备,以保证机械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研究机械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中所产生的环
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过度耗费方面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这
是现代机械工程的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而且其重要性与日俱
增。
机械工程分类
机械的种类繁多,可以按几个不同方面分为各种类别,如:按功能可分为动力机械、物
料搬运机械、粉碎机械等;按服务的产业可分为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纺织机械等;按工作
原理可分为热力机械、流体机械、仿生机械等。
另外,机械在其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用等过程中都要
经过几个工作性质不同的阶段。按这些不同阶段,机械工程又
可划分为互相衔接、互相配合的几个分支系统,如机械科研、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运用和维修等。
这些按不同方面分成的多种分支学科系统互相交叉,互相
重叠,从而使机械工程可能分化成上百个分支学科。例如,按
功能分的动力机械,它与按工作原理分的热力 机械、流体机械、
透平机械、往复机械、蒸汽动力机械、核动力装置、内燃机、燃气轮机,以及与按行业分的
中心电站设备、工业动力装置、铁路机车、船舶轮机工 程、汽车工程等都有复杂的交叉和重叠关系。船用汽轮机是动力机械,也是热力机械、流体机械和透平机械,它属于船舶动力
装置、蒸汽动力装置,可能也属于核动力装置等等。
分析这种复杂关系,研究机械工程最合理的分支系统,有一定的知识意义,但没有太大
的实用价值。
机械工程的发展历程
人类成为“现代人”的标志就是制造工具。石器时代的各种石斧、石锤和木质、皮质的
简单粗糙的工具是后来出现的机械的先驱。从制造简单工具演进到制造由多个零件、部件组
成的现代机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几千年前,人类已创制了用于谷物脱壳和粉碎的臼和磨,用来提水的桔槔和辘轳,装有
轮子的车,航行于江河的船及桨、橹、舵等。所用的动力,从人自身的体力, 发展到利用畜力、水力和风力。所用材料从天然的石、木、土、皮革,发展到人造材料。最早的人造材
料是陶瓷,制造陶瓷器皿的陶车,已是具有动力、传动和工作 三个部分的完整机械。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再进而到铁器时代,用以吹旺炉火的鼓风器的发展起了
重要作用。有足够强大的鼓风器,才能使冶金炉获得足够高的炉温,才能从矿 石中炼得金属。在中国,公元前1000~前900年就已有了冶铸用的鼓风器,并逐渐从人力鼓风发展到
畜力和水力鼓风。
15~16世纪以前,机械工程发展缓慢。但在以千年计的实践中,在机械发展方面还是
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和技术知识,成为后来机械工程发展的重要潜力。17世纪以后,资本主义在英、法和西欧诸国出现,商品生产开始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
18世纪后期,蒸汽机的应用从采矿业推广到纺织、面粉、冶金等行业。制作机械的主
要材料逐渐从木材改用更为坚韧,但难以用手工加工的金属。机械制造工业开始形成,并在
几十年中成为一个重要产业。
机械工程通过不断扩大的实践,从分散性的、主要依赖匠师们个人才智和手艺的一种技
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有理论指导的、系统的和独立的工程技术。机械工程是促成18~19
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机械大生产的主要技术因素。
动力是发展生产的重要因素。17世纪后期,随着各种机械的改进和发展,随着煤和金
属矿石的需要量的逐年增加,人们感到依靠人力和畜力不能将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英国,纺织、磨粉等产业越来越多地将工场设在河边,利用水轮来驱动工作机械。但
当时的煤矿、锡矿、铜矿等矿井中的地下水,仍只能用大量畜力来提升和排除。在这样的生
产需要下,18世纪初出现了纽科门的大气式蒸汽机,用以驱动矿井排水泵。但是这种蒸汽
机的燃料消耗率很高,基本上只应用于煤矿。
1765年,瓦特发明了有分开的冷凝器的蒸汽机,降低了燃料消耗率。1781年瓦特又创制出提供回转动力的蒸汽机,扩大了蒸汽机的应用范围。蒸汽机的发明和发展,使矿业 和工业生产、铁路和航运都得以机械动力化。蒸汽机几乎是19世纪唯一的动力源,但蒸汽机
及其锅炉、凝汽器、冷却水系统等体积庞大、笨重,应用很不方便。
19世纪末,电力供应系统和电动机开始发展和推广。20世纪初,电动机已在工业生产
中取代了蒸汽机,成为驱动各种工作机械的基本动力。生产的机械化已离不开电气化,而电
气化则通过机械化才对生产发挥作用。
发电站初期应用蒸汽机为原动力。20世纪初期,出现了高效率、高转速、大功率的汽
轮机,也出现了适应各种水利资源的水轮机,促进了电力供应系统的蓬勃发展。
19世纪后期发明的内燃机经过逐年改进,成为轻而小、效率高、易于操纵、并可随时
启动的原动机。它先被用以驱动没有电力供应的陆上工作机械,以后又用于汽 车、移动机械和轮船,到20世纪中期开始用于铁路机车。蒸汽机在汽轮机和内燃机的排挤下,已不再
是重要的动力机械。内燃机和以后发明的燃气轮机、喷气发动 机的发展,是飞机、航天器等成功发展的基础技术因素之一。
工业革命以前,机械大都是木结构的,由木工用手工制成。金属(主要是铜、铁)仅用以制造仪器、锁、钟表、泵和木结构机械上的小型零件。金属加工主要靠机匠 的精工细作,以达到需要的精度。蒸汽机动力装置的推广,以及随之出现的矿山、冶金、轮船、机车等大
型机械的发展,需要成形加工和切削加工的金属零件越来越 多,越来越大,要求的精度也
越来越高。应用的金属材料从铜、铁发展到以钢为主。
机械加工包括锻造、锻压、钣金工、焊接、热处理等技术及其装备,以及切削加工技术
和机床、刀具、量具等,得到迅速发展,保证了各产业发展生产所需的机械装备的供应。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机械产品的需求猛增。生产批量的增大和精密加工技术的进展,促
进了大量生产方法的形成,如零件互换性生产、专业分工和协作、流水加工线和流水装配线
等。
简单的互换性零件和专业分工协作生产,在古代就已出现。在机械工程中,互换性最早
体现在莫茨利于1797年利用其创制的螺纹车床所生产的螺栓和螺帽。同时 期,美国工程师惠特尼用互换性生产方法生产火枪,显示了互换性的可行性和优越性。这种生产方法在美国
逐渐推广,形成了所谓“美国生产方法”。
20世纪初期,福特在汽车制造上又创造了流水装配线。大量生产技术加上泰勒在19世纪末创立的科学管理方法,使汽车和其他大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很快达到了过去
无法想象的高度。
20世纪中、后期,机械加工的主要特点是:不断提高机床的加工速度和精度,减少对
手工技艺的依赖;提高成形加工、切削加工和装配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利 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成组技术等,发展柔性加工系统,使中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生产效率提高到近
于大量生产的水平;研究和改进难加工的新型金属和非金属 材料的成形和切削加工技术。
18世纪以前,机械匠师全凭经验、直觉和手艺进行机械制作,与科学几乎不发生联系。
到18~19世纪,在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促进下,掌握科学知识的人士 开始注意生产,而直接进行生产的匠师则开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他们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启发取得很大的成
果。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整套围绕机械工程的基础 理论。
动力机械最先与当时的先进科学相结合。蒸汽机的发明人萨弗里、瓦特,应用了物理学
家帕潘和布莱克的理论;在蒸汽机实践的基础上,物理学家卡诺、兰金和开尔 文建立起一
门新的科学——热力学。内燃机的理论基础是法国的罗沙在1862年创立的;1876年奥托应
用罗沙的理论,彻底改进了他原来创造的粗陋笨重、噪 声大、热效率低的内燃机而奠定了内燃机的地位。其他如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等都在理论指导下得到发展,而理论也在
实践中得到改进和提高。
早在公元前,中国已在指南车上应用复杂的齿轮系统,在被中香炉中应用了能永保水平位置的十字转架等机件。古希腊已有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和蜗杆传动的记载。但是,关于齿
轮传动瞬时速比与齿形的关系和齿形曲线的选择,直到17世纪之后方有理论阐述。
手摇把和踏板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先驱,在各文明古 国都有悠久历史,但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形式、运动和动力的确切分析和综合,则是近代机构学的成就。机构学作为一个专门学
科,迟至19世纪初才首次列入高等工 程学院(巴黎的工艺学院)的课程。通过理论研究,人们方能精确地分析各种机构,包括复杂的空间连杆机构的运动,并进而能按需要综合出新的
机构。
机械工程的工作对象是动态的机械,它的工作情况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是
随机而不可预见;实际应用的材料也不完全均匀,可能存有各种缺陷;加工精度有一定的偏
差,等等。
与以静态结构为工作对象的土木工程相比,机械工程中各种问题更难以用理论精确解
决。因此,早期的机械工程只运用简单的理论概念,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工作。
设计计算多依靠经验公式;为保证安全,都偏于保守,结果制成的机械笨重而
庞大,成本高,生产率低,能量消耗很大。
从18世纪起,新理论的不断诞生,以及数学方法的发展,使设计计算的
精确度不断的提高。进入20世纪,出现各种实验应力分析方法,人们已能用
实验方法测出模型和实物上各部位的应力。
20世纪后半叶,有限元法和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对复杂的机械及其零件、构
件进行力、力矩、应力等的分析和计算成为可能。对于掌握有充分的实践或实验资料的机械
或其元件,已经可以运用统计技术,按照要求的可靠度,科学地进行机械设计。
机械工程的发展展望
机械工程以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性为目标来研制和发展新的机
械产品。在未来的时代,新产品的研制将以降低资源消耗,发展洁净的再生能源,治理、减
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超经济的目标任务。
机械可以完成人用双手和双目,以及双足、双耳直接完成和不能直接完成的工作,而且
完成得更快、更好。现代机械工程创造出越来越精巧和越来越复杂的机械和机械装置,使过
去的许多幻想成为现实。
人类现在已能上游天空和宇宙,下潜大洋深层,远窥百亿光年,近察细胞和分子。新兴
的电子计算机硬、软件科学使人类开始有了加强,并部分代替人脑的科技手段,这就是人工
智能。这一新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影响,而在未来年代它还将不断地创造出人们无法想
象的奇迹。
人类智慧的增长并不减少双手的作用,相反地却要求手作更多、更精巧、更复杂的工作,
从而更促进手的功能。手的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人脑的智慧。在人类的整个进化过程中,以及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脑与手是互相促进和平行进化的。
人工智能与机械工程之间的关系近似于脑与手之间的关系,其区别仅在于人工智能的硬
件还需要利用机械制造出来。过去,各种机械离不开人的操作和控制,其反应 速度和操作
精度受到进化很慢的人脑和神经系统的限制,人工智能将会消除了这个限制。计算机科学与
机械工程之间的互相促进,平行前进,将使机械工程在更高的 层次上开始新的一轮大发展。
19世纪时,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还很有限,在欧洲的大学院校中它一般还与土木工程
综合为一个学科,被称为民用工程,19世纪下半叶才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学 科。进入20世纪,随着机械工程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总量的增长,机械工程开始分解,陆续出现了专业化的
分支学科。这种分解的趋势在20世纪中期,即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结束的前后期间达到了最
高峰。
由于机械工程的知识总量已扩大到远非个人所能全部掌握,一定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
的。但是过度的专业化造成知识过分分割,视野狭窄,不能统观和统筹稍大规模 的工程的全貌和全局,并且缩小技术交流的范围,阻碍新技术的出现和技术整体的进步,对外界条件
变化的适应能力很差。封闭性专业的专家们掌握的知识过狭,考 虑问题过专,在协同工作时配合协调困难,也不利于继续自学提高。因此自20世纪中、后期开始,又出现了综合的
趋势。人们更多地注意了基础理论,拓宽专业领 域,合并分化过细的专业。 综合-专业分化-再综合的反复循环,是知识发展的合理的和必经的过程。不同专业的专家们
各具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足够的综合知识来认识、理解其他学科的问题和工程整体的
面貌,才能形成互相协同工作的有力集体。
综合与专业是多层次的。在机械工程内部有综合与专业的矛盾;在全面的工程技术中也
同样有综合和专业问题。在人类的全部知识中,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也有
处于更高一层、更宏观的综合与专业问题。
研究生实践内容简介
研究生实践内容简介
研究生实践内容简介
北航研究生暑期实践简介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社会实践能够帮助我们开阔视野,提高综合素质,更好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北航研究生暑期实践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造福于广大研究生同学。同时,暑期实践活动的组织工作涉及内容多,联系范围广,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和提高研会同学工作能力的平台。
自2004年起,由北航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指导的北航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宗旨,已经连续10年成功举办,先后共有数十个实践团代表我校研究生深入到黑龙江、贵州、陕西、吉林、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四川、香港等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及特别行政区的百余家企事业单位与高校进行了实习实践与学习考察活动,在各地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与有关高校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获得多项国家级、市级奖项,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实践活动中,团员们在实践单位的具体工作岗位承担相应工作,利用所学知识尽力为单位解决技术和管理难题,和实践单位员工进行座谈交流,了解企业文化、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实践活动增进了我校与地方政企、其它高校的交流,也满足了广大参与研究生融入社会、增长才干的热切愿望。
04年:大庆、贵阳、西安
05年:大庆、绵阳、大连、香港
06年:长春、上海、成都、宁波、香港
07年:长春、宁波、宜兴、南昌、西安、上海、香港
08年:长春、宁波、昆山、江阴、丹东、宜兴
09年:长春、嘉兴、宁波、昆山、宜兴、香港
10年:长春、嘉兴、宁波、昆山、宜兴、文登、香港
11年:长春、昆山、宁波、张家港、深圳、成都、德阳、香港 12年:长春、昆山、宁波、张家港、德阳
13年:长春、成都、德阳、宁波、昆山、张家港、潍坊、黄石、西
安、香港。
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考核表
自动化学院
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考核表
研究生学号
研究生姓名
校 外 导 师
校 内 导 师
交 表 日 期 年 月 日
MPA研究生专业实践报告表 学号:
西 北 工 业 大 学
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专业实践报告
学 院
领域
姓 名
导 师
实践单位
填表日期
西北工业大学
MPA教育中心
1 / 4
相关热词搜索:研究生实践总结报告 研究生社会实践报告
12
认知语法研究内容简介.kdh
语文学刊
认知语法研究内容简介
○王云翠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内学者开始自觉地从认知角度来解释语法现象, 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本文将对认知语法的研究内容作一些简单介绍。
一、句法象似性
句法象似性, 指句法结构甚至句法规则不是任意的, 是有理据的, 与人的经验、概念结构有密切联系。这方面研究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顺序象似性
顺序象似性, 即客观世界中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与语言描戴浩一认为汉语语序遵循时间顺序原则述的线性顺序相对应。和时间范围原则。
﹙二﹚距离象似性
距离象似性, 即认知上相近的概念在语言形式上也接近。张敏通过对领属构造中“的”字隐现的研究发现名词短语遵循王红旗还把这一原则用于动词短语距离象似性原则。郭继懋、的研究上。
﹙三﹚数量象似性
数量象似性, 即在概念上越重要的信息, 其语言表达就越长、越复杂。沈家煊从探究数量词对语法结构起制约作用的原因入手, 阐明“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在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大实词类上都有类似的体现。
二、范畴化与典型理论
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 范畴化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到维特根斯坦“经典理论”或称“亚里士多德理论”一统天下。然时期, 范畴的
而, 这一理论却受到了认知科学的有力挑战。Rosch 提出了“典型理论”, 认为大多数自然范畴不可能由充分必要条件决定, 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平等,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
这方面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袁毓林。他在《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指出汉语词类是一种典型范畴, 认为词与词聚集成类的依据是分布上的家族相似性, 他运用典型理论分析了汉语词类问题, 建立了一个基于原型理论的汉语词类系统。
三、意象图式
意象图式是人们从与外部世界多次的互动经验中抽象出
来并运用于相似的经验的一个具有高度组织的概念结构, 如容器图式是由里、外和边界组成的容器概念, 路径图式是由一点到另一点的路线来体现的。
这方面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沈家煊和张旺熹。沈家煊提“完形”出句式是一个, 即一个完整结构。句式的整体意义的把握, 受到一些基本认知原则, 如顺序原则、包容原则、相邻原则、数量原则的支配, 并解释了许多以前难以解释的语法现象。张旺熹认为“把”字句是一个以空间位移为基础的意象图式及其隐喻系统, 并提出了“把”字句的四种变体图式:系联图式、等值图式、变化图式和结果图式。
四、语法化
语法化是指语言中有实在意义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
这方面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张伯江、方梅和石毓智。张伯江、方梅以“从空间概念发展为时间概念”为基本原则揭示了“这”和“那”由表示空间意义衍生出表示时间意义汉语口语中
的新进程。石毓智认为介词的形成与时间的一维性有密切联系:一般动词经常或只出现在次要动词的位置, 与指示时间信息有关的句法特征逐渐退化掉而转化为介词, 这是由于时间的一维性决定了发生在同一时间位置的行为或动作, 只能选取主要动词的时间信息。
五、概念隐喻
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始发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通常, 人们是把的结构映射, 即从
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域上, 这样便于对后者的理解。
这方面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蓝纯。他着重考察了“上”和“下”的隐喻义拓展, 说明汉语中空间隐喻是许多抽象概念构建的基础。
认知语法大大扩展了我们的研究视野, 大大推动了我们对汉语语法现象的探究。【参考文献】
译. 国外语言学,1988[1]戴浩一. 时间顺序和汉语的语序[J].黄河,
[作者简介]王云翠,安徽六安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
51语
文学刊2010.01
语言文字修辞
(1).
译. [2]戴浩一.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J].叶蜚声,国外语言学,1990(4).
[3]古川裕. 谈现象句与双宾语句的认知特点[J].汉语学习,1997(1).
[4]蓝纯.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4).
[5]沈家煊. 句法的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与“无界”[6]沈家煊. 有界”[J].中国语文,1995(5).“字句和“给”字句[J].中国语文,1999(2).. 在”[7]沈家煊
[8]石毓智. 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M].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
[9]袁毓林. 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10]张伯江, 方梅. 汉语功能语法研究[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11]张敏. 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J].国外语言学,1997(2).
[12]张敏. 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3]张敏. 汉语认知语法面面观[A].汉语语法特点面面观[C].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字句的位移图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3).. 把”[14]张旺熹
(上接第43页)
在上古汉语中“我”也可以做兼语和同位语中的一个成分,(《不其簋铭》)但不多,比如作兼语的例子:王令我羞追于西。“我”还有称数上的问题。“我”表示人称代词之义在甲骨文“我”之表示复数而不表示中已有了,不过据统计,在甲骨文中单数,现代汉语中“我”指的是个人,而在甲骨文时代未见指个(赵诚)例:人。
我其祀于河?①庚寅卜……贞:我西史亡祸。②贞:
这两个例子都是表示复数的,到了西周时“我”也有表示单数的意义,即单复数同形,在话语里要判断是表示单数还是复数从形上是不能判断出来的,要根据句义才能判断。
三、“我”的语音问题
王力在其《汉语史稿》一书中从声母的角度把第一人称代词分为两个系统,即耷系和d 系(在文章开头已列出),因此要“我”的语音问题就要同它的伙伴一起。“吾”、“我”、很好地说明
“卬”同属耷系,这类代词出现得比较早,“我”古音疑纽歌部上声开口一等字,拟音[耷ai];“吾”古音疑纽鱼部平声开口一等字,拟音[耷a];“卬”古音疑纽阳部平声开口一等字,拟音[耷a 耷]。根据这一组称数远在三者同一声纽,且韵母相近,故可以列为一系。上古时代就已经频繁使用,我国的文明史开始地较早,一般人称代词很少有借自外来文字,而且经考证我国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因此可以说这组第一人称是我国古汉语中固有的。
语言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或多或少会受到周边语言的影响,与之有深切的联系。汉语是属于汉藏语系,据研究古汉语中的第一人称与藏缅语有紧密的联系。李永遂在他的《汉语藏缅语人称代词探源》一文中对此作了详细的考证,他通过对古藏缅语和古汉语的拟音材料对比,考证出藏缅语人称代词的历史发展与汉语有着惊人的相似,尤其是耷耷系代词在语音上与藏缅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诸多的共同点,根据这些共同点,我们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古汉语的耷系第一人称代词同古藏缅语单数第一人称代词同源,这个结论得到众学者的认同,且已成定论。
“朕”、“余(予)”,“朕”古音侵部澄母开口三d 系的成员是
等字,拟音[d^“余(予)”古音鱼部合口三等字,拟音[d^ì藜m];ìɑ]。这两个代词可以合为一系主要是因为声母相近,我们可以从这“朕”得声的字都不在侵部而在蒸部,几一现象中看出,凡是从“朕”的古声母可能与d 接近,又“余(予)”乎都是定母字,所以的声母为喻4,按“喻4归定”说法,“朕”和“余(予)”的声母接近。
从语音上看,第一人称代词有两组,在语法上两组代词用法有重叠处,这显然违反了语言的经济原则,再看第二第三人称代词,它们各有一组,可为什么第一人称却有两组呢,耷系是古汉语中固有的,d 系是否是古汉语中固有的却有分歧,有人有人却说d 系是借入的。竟认为d 系也是我们语言中固有的,
成的观点d 系是从古侗台语借入的,他虽然有理有据,但还是有些牵强,最令人质疑的是时代的问题。d 系代词在西周已经出现,假如是借自古侗台语,就说明古侗台语人称代词早于汉语,而且那时说古侗台语的人与殷商时期的人来往密切,这就需要历史学家的进一步考察。
四、小结
汉语的第一人称代词出现得比较早,而且成员众多,是人“我”作为第一人称们智慧的结晶,说明我国语言的极大丰富。代词,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从古汉语中第一人称代词成员众多,发展到现在由于多种原因,最终只保留“我”字,这就足以证明“我”在汉语中的作用。【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2004.[2]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2008.
[3]李永遂.汉语藏缅语人称代词探源[A].中国语言学报[C].商务印书馆,1984(2).271-287.
[4]竟成.简论汉语人称代词[J].古汉语研究,1996(1).
“吾”与“我”[5]徐国莉.上古第一人称代词[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6]张玉金.春秋时代第一人称代词研究[J].语言研究,2008(2).[7]张玉金.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语音和语源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52语
文学刊2010.01
论著乡村小学社会化德育研究内容简介
论著《乡村小学社会化德育研究》内容简介
, 书名:乡村小学社会化德育研究
, 主编:廖文仙
, 副主编:刘台芳
, 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1年11月
, ISBN:7-80154-450-1/G.442
, 字数:294千字
, 印次:1
, 版次:1
, 纸张:胶版纸
内容简介
由廖文仙任主编,刘台芳任副主编的《乡村小学社会化德育研究》对小学社会化德育做了系统的研究,开辟了小学德育研究的新天地。
该书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根据珠江三角洲农村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变化的实际,学校实施以优化家庭教育为重点,建立社会化德育模式,为改变乡村小学封闭的教育,实现开放式教育、社会化教育拓展新途径。针对富裕地区农村的实际,从四个方面去指导家长建立现代文明家教:一是指导家长搞好家庭“六有”建设;二是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三是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八条准则》;四是关工委作用,促进学生的成长。
该书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方面,对现行小学德育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小学社会化德育的特征、原理与原则,确立了乡村小学社会化德育的目标体系,实施途径,管理策略。在实践方面提出了乡村小学实施开展社会化德育的“一三三四八”德育工程。
该书获广东省教育创新成果奖和广东省教育管理吴汉良奖。广东省教育厅在学校召开现场会,推广这一成果。
6
7
'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书目及内容简介
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战争与革命交织的近代中国(1895-1949)》[美]沙培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6
为理解中华民国,本书并不采取直线叙述,而是以专题章节的形式提供对于中国转型这一中心主题的深度阐发,再将它们综合起来,编织入整体的叙述。尽管本书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推进的,但是每一部的各章都用一种更为聚焦的方式考察那几十年中的特定方面:政治、社会关系、思想、外交、经济以及其他主题。因此,本书避免单一的故事线索,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反教科书的作品。将其抟为一体的是贯穿这一时代内外的一系列重复出现的主题。通过检查不同颜色的丝线,我们就可以看到外衣是怎样织成的。
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与20世纪的最初几十年中,在外国干涉、战争与经济紊乱的情况下,中国古老的王朝政治制度以及支持它的社会结构瓦解了。成百上千万的中国人为了生存——为了自己与家族(有时是民族)的尊严——而努力奋斗。民族本身也有待构建。如我们将看到的,尽管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中国认同的版本,但正是在20世纪初,知识分子与激进行动者首次试图通过混合种族、文化与历史等观念来界定中华民族。这些令人兴奋的观念触动了受教育阶层与城市群体的心弦,最后,它们还传布到了农民阶级之中。与此同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宣告帝制就此结束,并在随后试图建立一个共和国。清朝是以汉民族主义的名义被推翻的,满族统治者被视为外国侵略者——他们在两个半世纪之前突然冲出了东北森林,征服了中国。1911年前,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清朝不过是前后相继的二十多个皇室中最近的一个,其“正统性”可以被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像之前的所有王朝那样,清廷以其自身而非人民的名义实行统治。
在王朝最后的那些年中,这让越来越多的人难以容忍。他们想要一个代表国人利益的强大政府。由此,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将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联系在了一起。对受过教育的群体——如数量日渐增加的学生、军人、专业人士以及商人——来说,这些理念既是奋斗的目标,又是他们之间互相争夺的对象。到20世纪20年代,城市工人与许多乡村社群也已经成了举足轻重的政治行动者,他们也迫切要求实现自己的社群与正义理念。民族主义将那些算得上数或应被算上数的人群重新界定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它唤起了对一个问题的注意,那就是一个软弱且四分五裂的中国如何保卫自己抵抗外国自19世纪以来的威胁。而它不可避免地与社会正义——权力与财富在中国内部如何产生与分配——的问题缠结在了一起。
因此,建立某种新政府的斗争就关涉到政治共同体成员如何作为——哪些成员应该有什么样的权利与义务。这与建立强大国家以抵抗外国威胁和直接侵略的迫切需要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在这几十年中,战争肆虐,没有哪个城市、村庄或家庭能不受其影响,且它又与新权力源及其反对力量的出现关系巨大。在摧毁旧社会结构并为新权力竞逐者的出现开辟道路方面,外国帝国主义与赤裸裸的侵略、内战、地区与宗族暴力以及匪患都发挥着作用。在这几十年中,中国还被进一步拖入世界经济之中,这促进了城市化(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并为新的文化交互与社会变革开辟了道路。
在这几十年中,几乎所有的政治运动都以民主为名义,而民主自然在不同时间对不同群体意味着不同的东西。民主有时意指选举制度或实行选举的保证(以西方人最为熟悉的方式),不过,它还意指各式各样的群众动员以及从公民权到经济安全等种种权利制度。在20世纪的头几十年中,新社会群体——例如妇女、工人、商人、少数民族以及各种“爱国者”——要求在政治上发出声音。城市精英在挑战王朝权力以及随后反对自封的建国者时,都既用民族主义又用民主主义来正当化自己的行动。在工人与农民之中,民主、社会正义与民族主义也变成了强有力的潮流,塑造着长期革命斗争的进程。中国革命者反抗着传统习惯与道德的重负,同时也与民国时期新出现的掌权者作斗争。
因此,“民族”与“民主”的概念就成了竞争中的社会与政治群体的斗争舞台。同时,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标志就是国家建设的努力与实验,这种努力与实验宣称能加强国家力量且创建民主,而事实上通常是通过创建民主来加强国家力量。然而,在像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女性主义以及(就此而言)民主主义这样的社会运动中可以看到的解放与乌托邦冲动也可能受到了限制,理由则是国族统一以及抑制对国家或法团权力的阻抗。中国民族主义是通过面对外国的频繁干涉与侵略的耻辱感塑造出来的。领导者与人民都同样尽力试图恢复历史上的伟大。他们将中国理解为一片有着古老荣光的土地。而为了生存与发展,它需要新的制度。首要的则是新的公民,他们会被像学校、法律、兵役以及国家宣传这样的共同制度塑造为一个有凝聚力的整体。本书的绝大部分就是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追索这些尝试——教育普及化,语言标准化,改造法律制度,并一般性地加强政府。
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可能互相冲突。领导者批评说民主会带来不统一与无效率。政府的批评者不得不为他们的爱国心辩护——尽管他们可能同样因为政府不能保护民族利益而攻击它。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中间互相冲突的成分是不可能被否认的,不过同时,它们间的联系并不仅仅是虚假造作或白日梦。在竞争性民族国家体系中,民族国家的逻辑完全以对人民的动员为基础。对旧式的王朝国家来说,只要人民交了税,它大体上就满足于让他们自行其是,而新式民族国家则需要他们热忱的合作。本书考察了中国奋力创造公民的过程。那么,被理解为是权利与义务结合的公民权就同样是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民族主义要求创造公民——认同于政治共同体的人民。作为一位公民,在那个共同体中也就有自己的一份。在此类政治问题之外,本书还考察针对家庭、欲望、性关系、休闲以及身体本身(例如如何出行与着装)——它们承载着公民权以及其他许多问题——的态度变化。
本书混合性地借鉴了社会科学、文化研究以及实证历史主义的方法论,以集中探讨这些主题。我所设想的读者无须对中国有任何了解,不过要乐意在少数广为人知的事件中扑腾,并要间或游入深水之中,考虑这些事件的原因、方式以及潜在的替代性选择。
《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美]马立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0
《中国环境史:从史前到现代》是由西方学者撰写的第一部中国环境通史,在广泛吸收西方学术界有关中国各历史时期各地区自然环境及其与人类社会关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会通,对中国的长时段人与环境互动关系进行了全景式的动态考察。书中指出,在数千年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经由市场联系的中央政权和农业家庭相结合的方式产生了关键的影响;而中国发达的农业在养活大量人口的同时,也加剧了生态系统的单一化。作者还发现,中国文化中虽然很早就形成了道法自然、水土保持、节制开发资源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思想观念,但与经济和政治等因素相比,这些思想却并没能发挥应有的影响。这在环境保护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深思。
《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新译本)》[美]洪长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8
《到民间去:中国知识分子与民间文学,1918-1937(新译本)/海外中国研究文库》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使用民间文学和民俗学资料,探讨20世纪初五四运动至抗战前的民间文学运动及其影响。这场运动由北京大学的几位青年民俗学者发起,他们批评封建儒家传统及贵族文化,认为它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他们主张“到民间去”,找寻中国文学的真正宝藏。他们认为民歌、传说、儿童文学和谚语等是平民的“真声”,也是中国文学的精粹部分。他们还认为,这些平民文学种类长期受到上层儒家精英文化的轻视和压制,正在迅速消失,故应该抓紧抢救,努力搜集,恢复它们原有的光彩。民俗学者把中国文化划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阶层:平民文化与贵族文化。他们大部分人认同平民文化,主张要向老百姓学习。这不仅代表了他们要重新评估中国文化的决心,也标志着他们反思自己的社会角色的转向,以及希望参与改革社会的抱负。这场民间文学运动为后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文化下乡”运动开启了先河。
《世鉴:中国传统史学》[美]伍安祖、王晴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
本书在中外相关研究论著的基础上,论述了从先秦到十九世纪中叶,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状况与主要特征,是英文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国史学史著作。全书着重探讨两方面问题:关注每个时代官方与私家史书的编撰;重视史学思想与历史观念的探讨。既给读者提供了系统的中国史学史知识,又给读者呈现出中外学术界当下的研究信息。兼有中英文史学史著作之长。该书英文版由著名史学大师余英时先生题写中文书名,进入美国2006年最有价值人文图书排行榜。
《红雨:一个中国县域七个世纪的暴力史》[美]罗威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
本书按照长时段理论,研究的时间段从元末农民大起义一直到场20世纪三十年代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研究的地域集中在湖北麻城。这种“长时段”和小地域的结合使得这本书能挑战一般著作的历史分期,从宏观上透视中国政治社会变迁,并暗示暴力超越朝代和政权的恒久。作者对麻城地方史的细致研究,还使得本书深化了前人对地方社会的认识,在叙事中凸显各阶层对暴力的感知,在极具张力的氛围中给读者展示出精彩的历史画卷。
《民国时期大学校园文化(1919—1937)》[美]叶文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8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大学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北京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交通大学、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公学等京、沪两地大学不同的办学风格、校园文化,及其与上海经济,民国政治、国民政府教育政策的互动关系,叙述了民国都会学院精英在政治、学术的交互拉力中虽取得国际化,但在国内环境中却无所适从、渐入颓唐的艰难过程,是作者在中国近代教育史和上海都市文化史领域研究多年的一部力作。
《中国文明(海外中国研究文库)》[法]葛兰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7
本书分为两部。第一部为中国政治史,第二部为中国社会史。他以封建家族制度为核心,对中国古代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队、都城等方面的表现进行了透彻的研究和分析。他又为中国古代农民和皇帝单独各列一卷进行研究,是西方汉学史上少有的中国古代农民史、皇帝史的研究专著。著者文笔优美,从社会史的角度描述中国文明的历程,颇具可读性。
《战后东北接收交涉纪实——以张嘉璈日记为中心》[日]伊原泽周 编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3
东北问题在战后中国时局的发展演变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共苏美三国四方围绕东北问题,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纵横捭阖之大戏,而国共两党对东北之争夺,不仅决定了东北,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之命运。其间反映出战后初期东北问题的鲜明特色,即国共美苏三国四方博弈,外交关系与内政问题相交织,最终又归结为国共两党之争夺。本书以《张嘉璈日记》为中心,对此展开深入耙梳,相信会为学界研究此一问题提供一精致的文本。
《中国印象:外国名人论中国文化》何兆武、柳卸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
由何兆武和柳卸林主编的《中国印象:外国名人论中国文化》共收集62位外国名人对中国文化的论述,他们从各自的角度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各个侧面,他们又都处在不同的时代,从而,我们可从他们对中国的论述中,了解到中国形象在世界历史上的变化。他们中有的超越了本民族文化的限制,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论述中国,因而,他们的论述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应如何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他们中有的从他们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对中国的某个问题进行论述,这种论述有助于我们研究中国本身。他们中大多都是从非中国人的角度来论述中国的,这种论述都具有比较研究的特色。所以,他们的论述又有益于我们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他们中有的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热爱、同情、关切,给我们带来了别国民族的友情,他们的言语也成了中外关系史上珍贵的资料。
《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第2版)》[美]石约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
本书从中国自身的历史视角出发,通过对中国近两百年革命历程与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历史关系的考察,辅以对中国社会内部的发展演变作理论上的综合理解,认为近代中国向西方求索借鉴之理想就是中国社会中已丧失的、长期被遗忘的传统。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西方对近代中国的冲击与影响,激活、唤醒了中国业已遗失的传统。当今中国正处于重要的转折时期,正努力探索自己的道路,在经历了近百年的时而平缓、时而激进的反传统浪潮之后,认真清理分疏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结续传统,融会新知,堪称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作者独具一格的思考对此当不无启迪。
《中国的军阀政治(1916-1928)》[美]齐锡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4
本书是众多海外中国研究独树一帜的政治史力作。其原创性贡献在于,并未囿于传统的史学描述范式——把“军阀政治”视为由拥兵自重的武夫所组成的军政集团,聚焦于军阀的逸闻趣事;而是在占有丰富史料的前提下,以“权力均势系统”和“角色行为规则”为观照,试图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和社会心理等多重历史要素中,勾勒出全方位政治运作的多元图景。研究思路独特,创见迭出,融历史与理论于一炉。读者既可从中感知军阀个体的特殊行为惯习,又能从中把握政治生态演变背后的北洋式逻辑,堪称一部跨学科研究的经典之作。
资料整合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众号和豆瓣读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机械工程研究内容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