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施工图纸设计慢
图纸到位慢,边设计边施工,有的没有八字墙图纸,造成设备二次进场,增加了成本支出;
2、报检程序规定严格
报检要提前四个小时(工作时间),当天的活要在早上九点之前上报监理,第二天的要在下午一点之前报到监理办,礼拜天和礼拜一的工作要在礼拜六下午一点之前申报,否则现场不得工作;
3、雨季影响
涵洞工程出水量大,周围农田没有相应的排水配套设施,排水时间长;路基填筑施工几乎全部停滞;运输便道水损严重,换填片石,拌合站的碎石,ABC 填料都无法运输;
4、地方干扰
地方的自来水管线,通讯管线,电力管线与结构施工发生干扰,需要改移,没有固定的部门负责跟踪联系,久拖不得解决,致使结构物施工陷入停滞状态;
地方道路均为沥青路面,路况较差,3Cube 以上的车不得在地方道路通行,及时取得RDA 的许可,也要承担日常维护的费用,最后恢复成本不可预测;
地方道路改移,如CHX+200和CHXX+350均在路基左侧有居民,改移道路不完成,村民不让施工路基,但目前设计图纸还没批复。
5、弃土场较少
由于地方在水土保持方面要求严格,有的较近的地点拿不到执照,较远的又牵扯到地方道路的使用申请和维护保养问题,特别是
CHX-CHXX 段落,弃土场严重短缺,致使大量的弃土堆放在路基上和便道边,造成环境污染;
6、业主提供圆管滞后
合同要求业主提供的圆管不能及时提供,变更为施工方自己生产或采购,致使圆管到位时间严重滞后,涵洞安装工作面少,路基填筑出现较多缺口,回填难度增加,费工费时进度缓慢;
7、对合同、规范的学习有待提高
项目部中方员工能熟悉合同文本,了解规范要求程序的人不多,与监理方无法对接,现场交流出现困难,不同的工作思路在碰撞,耽搁了现场的施工;
8、设备租赁不能及时进场,效率低
由于目前没有机械部,租赁工作都有现场和计合部在办理,设备资源匮乏,租赁时间较长,部分设备老化,效率低下。
9、石方爆破进展慢
主线有四处石方爆破挖方区,目前只有CHX+200—CHV+800段基本完成,其余地段均没有开展爆破施工,需要进快安排支付村民的疏散费,开展爆破,为现场和碎石加工场提供料源。
10、CHX+400—CHY+050软基段落无设计
此段路基为软弱地基,处理完后填筑路基且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堆载预压,沉降满足设计要求后才可进行路面施工,会成为制约工期的关键点,要不间断的与业主、监理联系,催促拿出设计方案,以免造成严重的工期拖延。
制约养猪效益的因素
原发表日期: 2009-09-11??文章来源: 食品商务网
近年,全世界养猪事业发展很快,饲养周期大大缩短,先进水平平均达到165日龄出栏,但是目前养猪生产中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使猪饲养期延长,效益下降。重点是以下因素:
⑴ 免疫应激平均使饲养周期延长3-5天,成本增加10-20元/头;
⑵ 母猪生产繁殖应激:母猪繁殖力低,仔猪初生重小,25-28日龄断奶重6-7.5公斤,使饲养期平均延长10天,直接成本增加10-50元/头,间接效益下降80-200元/头;
⑶ 出生关:黄痢主要影响仔猪成活率,成本增加10-20元/头;
⑷ 补料关:白痢平均影响2-5天,成本增加10-20元/头;
⑸ 断奶关:断奶应激延长饲养期5天以上,成本增加10-20元/头;
⑹ 保育关:仔猪营养应激、氨慢性中毒和呼吸道综合征、免疫力低下和圆环病毒感染延长饲养期5天以上,成本增加10-20元/头;
⑺ 各种因素特别是霉菌毒素造成的免疫抑制,机体抗病力下降,使临床上常见的30多种疾病如气喘病、流感、附红体等发病率增高,平均延长饲养期5-10天以上,成本增加10-30元/头;
⑻ 被动保健不当,延长饲养期5-10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养猪生产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能解决上述制约因素,还可缩短饲养周期35-55天,每头猪增收40-110元
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导论
起点,在心理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这一问题是否得到合理解决,对心理科学发展关系极大。早期心理学研究往往各执一端,片面强调单一因素的决定作用,出现了“遗传决定论”、“成熟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在本世纪初的心理学中,结构主义重视先天,行为主义重视后天,弗洛伊德主义重视遗传,社会学派重视学习。现代心理学虽然没有片面强调单一因素现象,但不同的研究所得结论迥然相异。美国心理学(克雷奇等)认为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生长和发展,[1]日本心理学(大桥正夫等)也提出遗传、环境、成熟、学习等类似的因素,[2]瑞士心理学(皮亚杰等)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成熟、经验、社会传递和平衡,[3]前苏联心理学(彼得罗夫斯基等)提出生活方式决定心理发展的“决定论原则”。[4]
总之,国外心理学派别林立,观点各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及其辩证关系进行了认真研究。国内的一般观点认为,制约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并认为环境和教育共同决定人的心理发展。近年来,一些学者又提出了一些其它因素,如成熟、活动等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总的看来,关于心理发展制约因素的研究,仍然不全面,不系统,许多提法不够准确。
来,人比动物高级的主要不在于躯体而在于心理。人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有机体,这种复杂性也只在于人的心理。人从一个自然实体经过社会化而变成社会实体的过程,正是心理的发展过程。心理的发展不是简单的一个或几个制约因素作用的结果,心理的复杂性来自于心理发展过程中制约因素的复杂性。事实上,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必须进行系统分析,弄清影响心理发展的各种条件及其作用机制,区别层次,分清主次。在这个体系中,有来自主体遗传和生理方面的因素,有来自自然环境方面的因素,有来自社会生活方面的因素,有来自主体自身行为方面的因素,也有来自于心理本身的因素。
中的一系列生理解剖特点,主要包括遗传素质、成熟与衰老以及异变等因素。现代心理学认为,遗传和生理因素(主要是神经生理方面的特征)是心理现象产生的物质基础,为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对心理发展不起决定作用。[5]
生物特征就是遗传素质,包括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现代遗传学的研究,为心理学研究遗传和心理的关系及其机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特别是著名的“双生子研究”、[6]“谱系研究”、[7]“血统研究”[8]和“养子研究”,[9]为心理学提供了许多可资参考的材料。优异的声带对发展歌唱能力是一个必要的条件,生来就是色盲的人永远绘不出五彩缤纷的图画,先天愚型儿无论受到怎样好的教育和训练永远达不到正常人的智能水平。当然,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的可能性,由于它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前代提供的遗传力也并不是以机械的方式必然等量地表现出来的,而是在其他
因素制约下不同程度地显现的,包括常态、激发和压抑等多种可能。
长发育在某一时期所达到的程度,即该时期的生理解剖特点和水平。按
照皮亚杰等人的观点,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10]成熟既是动态发展过程的概念,也是一个静态指标水平的概念。皮亚杰指的仅仅是后者,这里指的是二者的统一。作为前者,具有不间断的递进的连续性;作为后者,具有表现各时期不同性状和水平的阶段性。遗传是生长发育的潜含内容,成熟是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如果发音器官和言语中枢的生长发育达不到一定的成熟程度,人就不能产生言语表象或进行言语活动。如果大脑皮层的生长发育达不到相应的水平,思维活动就无法进行。感觉神经及其器官生长发育不良,人就无法正常地观察或感知事物。和成熟相对的是衰老,指个体生长发育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所出现的衰退和老化现象。成熟主要表现于成年之前,对心理发展起促进作用;衰老主要表现于成年以后,对心理的发展起促退作用。随着成年以后的生理年龄的增长,人体结构的成分发生变化,各器官重量减轻,各器官和各生理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机能减弱。生理上的衰老必然引起心理上的衰老,如感知、注意、记忆、想象、言语、思维等各方面能力水平降低,消极情绪增多,意志衰退,兴趣范围缩小,性格执拗,达到一定程度便出现老年痴呆。[11]当然,机体的某一些方面的成熟和另一些方面的衰老也会同时存在于心理发展的同一时期。
一般为病理性变化。衰老虽然对心理
发展起消极作用,但属于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异变则是非正常现象,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一般是恶性的。例如,脑炎后遗症往往使智力水平明显下降,事故造成的五官缺陷容易增加人的自卑感,失语症会阻碍心理各方面的发展,突然的重大事件的打击所导致的神经分裂症使人无法正常思维。
环境因素指来自于自然界或具有自然性质的对个体心理发生影响的方面。对个体心理来说,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胎儿在母体内的生物环境,二是人出生以后的地理环境。从对个体发生作用的顺序来说,母体环境是人的第一环境,地理环境是人的第二环境,社会环境则是人的第三环境。
关研究表明,在母体环境中,营养及温度、药物、幅射等保健方面的因素对胎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生作用极大,[12]甚至对出生以后儿童的健康和适应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13]如果说遗传基因是生命之源,那么母体环境则是生命之泉,然后才有成熟发展的生命之流。所谓“先天不足”,即指遗传缺陷,也包括母体环境不良。关于个体心理发生的准确时间,目前尚无定论。过去一般认为心理发生在出生以后。有人以感觉的形成为标准,认为心理发生在胎儿六个月的时候。这一观点,近年来得到了心理学和医学方面越来越多的支持。[14]正是这种发现,使许多学者和准父母们对胎教问题津津乐道。其实,胎教的实质仍然是为胎儿的发展创造一种更有利的母体保健环境。
土壤、山川、河流、
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人们更倾向于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忽视了它也是影响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许这一点来自于对环境决定论的否定,把环境
因素仅仅理解为社会环境。地理环境对心理的影响不总是间接的,而经常是直接的。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劳动中脱离动物界,并从自然界获取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例如,食物中含碘和氟等许多微量元素的程度影响人的智力发展。在海边生活的人心胸较为开阔,在高山上居住的人有着良好的协作精神。工程心理学研究认为,照明、色彩、天气温度、污染和噪声等,对人的心理和工作效率都有明显的影响。[15]严寒酷暑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风雨交加使人凭添焦躁与愁绪,山清水秀会令人心旷神怡。现代社会的旅游产业如此兴旺发达,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大自然能带给人们许多心理上的享受与满足。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最复杂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传统、风俗习惯等一切社会生活条件对心理的发展都起着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作为能够区分动物的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的心理,完全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发展起来的。为了理论上的方便和统一,可以根据对心理影响的目的性和计划性,把社会因素分为教育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中主要
是学校教育,同时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一般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不仅对人的学龄前期起作用,而且对人的一生将产生重大影响。许多事实已经证明,父母对子女的培养,仅凭家庭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的自然影响是远远不够的,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教育措施帮助他们学知识、懂道德、发展智力等。家庭教育可以为人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健康成长,尽早成才,也可能出现早期剥夺,缺乏教养,甚至青少年犯罪。学校教育是通过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学校教育的职能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教育目标要求,根据一定的教育大纲和教材,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社会培养人才。学生时代正值心理发展的黄金时期和关键期,因此学校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育的任务是塑造人的心灵,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关于“皮格马利翁效应”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期望或看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16]学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高低,事业的成败和民族的兴亡,因此被称为百年大计。科教所以能够兴国,原因也在于此。社会教育指社会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社会组织部门根据上级组织的要求和一定社会的或其集体的利益,利用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和会议、学习班等形式,对其所属成员进行教育。社会教育的本质是对各年龄阶段的人特别是成年人施加心理影响,是维持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手段。总之,教育与其它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相比,最大特点在于它的主动性,是直接以影响人的心理发展为目的,并且有一定的计划、手段、内容、方法和相应的组织形式。因此,教育在影响个体心理发展上的作用是优越的,国内学者一般称之为“主导作用”。[17]
自发地潜移默化地对心理发生影响的一切社会条件。与
教育相对应,理论界习惯把社会环境相对区分为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是个体一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是人降生于社会后加入的第一个群体,每一个体都将在这个群体中开始心理社会化进程的第一阶段。在人生旅途中,许许多多的“第一”都是在家庭环境中经历的。家庭环境对心理的影响几乎是全方位的,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多是通过家庭的折射或过滤实现的。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亲友,家庭经济和文化生活条件,家族的传统和习惯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对家庭成员尤其是儿童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作用。
父母影响是家庭环境中最主要的因素,因为父母往往是儿童来到社会以后所遇到的第一个最神圣最亲切的榜样。父母的言谈举止、交际往来、处事态度、文化职业、生活习惯等等都是儿童最初主要的自发学习(模仿)的内容。因此,父母的榜样作用是家庭环境中的第一位要素。除了接受教育以外,学校内部的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良好的学校环境能够对教育起辅助作用,不良的学校环境可能对教育起干扰或破坏作用。在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学生具有明显的“向师性”,教师的工作态度、作风、行为方式以及衣着打扮等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学校风气、班级风气以及校园文化建设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心理发展起熏陶作用。社会环境是一个广阔的领域,不仅当人步入社会生活或参加工作以后,而且从幼儿时期开始,就每时每刻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发展。社会生产方式是社会环境中最基本的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制约作用一般是间接的,是通过它所决定的各种具体的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实现的。在社会环境中,诸如社会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民族传统等都对个体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影响。国内外许多研究认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大众传播媒体尤其是电视、电影对人的心理的影响极其明显。社会学习论者班杜拉的实验研究证实,电影和电视中的暴力节目会使儿童的侵犯行为显著增加。[18]必须强调指出,在社会环境中,社会团体对个体心理影响作用最为显著。团体的构成、风气、团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等等,都直接影响着个体心理的发展。总之,社会生活环境的含义非常广泛,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非常之大。迄今为止,在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中,对社会环境的研究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是最多的,环境因素受到了普遍重视。我国台湾学者张春兴甚至提出,心理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19]
对心理的影响最直接最显而易见,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性因素。以往的心理学虽然注意到了某些活动,如学习(大桥正夫)和练习(皮亚杰)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但没有从整体上和根本上认识到它的心理意义。从心理的本质看,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是把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桥梁,只有通过活动,人才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活动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途径,即心理产生和发展的途径。巴甫洛夫认为,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条件反射都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没有活动就没有条件反射,也就不会有心理。大量的研究表明,运动刺激与早期脑和行为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
[20]儿童的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源泉,[21]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在个体与社会交互作用的活动中实现的,[22]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动力。[23]考查生命和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个体一生经历着活动范围的三次重大变化:母体→家庭→学校→社会,与之相应的主导活动也发生三次重大改变:寄生→游戏→学习→劳动,每一次变化都会给心理发展带来一次重大飞跃。人类的活动领域广阔,内容丰富,方式多样,不胜枚举。根据对心理发展的制约程度和重要意义,主要有学习、劳动、阅历、创造等。
的活动,通过学习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学习的直接目的是获取知识、经验和技能。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不同,对心理的影响作用也不同。幼儿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模仿和游戏,学习内容是生活的基础知识和经验。学龄期的学习是在教育条件下的传递与接受,主要学习书本上的现成知识。成年期主要是向生活(实践)学习,以便提高自我,驾驭生活的变迁。
提。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24]“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25]从这个意义上分析,现代社会每一个体的劳动也在创造着个体自身。劳动的目的在于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物质条件的条件是首先获得知识和能力。因此,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仅取得了财富,而且提高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推动着个体也推动着人类心理不断发展。
验积累的过程就是心理发展的过程。皮亚杰非常重视经验的作用,并把经验区分为“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26]在人的一生中,心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获得经验实现的。阅历简单或肤浅的人不可能有高超的驾驶生活的智慧和能力。“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经验中蕴藏着真理。花甲老人脸上密布的皱纹,镌刻的是岁月的沧桑,饱含的是心灵的历程。
创新活动。创造力心理学认为,创造指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价值的产品的活动。[27]创造能力是能力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创造心理是人类心理的最高水平。如果说学习是对生活的适应,那么创造则是对生活的超越。创造活动是创造心理的实践方式,也是创造心理发展的途径。创造心理的核心是创造思维,同时,创造活动需要孜孜以求的性格、百败不馁的意志和卓尔不群的创造能力。这些都是优秀的科学家、发明家所具有的心理品质,是他们在长期的创造性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个性特征。
理的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功能,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在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体现。现代心理学研究和大量的事实反复证明,不仅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之间,各种心理过程之间,而且各具体心理现象之间普遍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现象,这一规律是心理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因此,不把心理因素作为心理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不能不说是理论上的疏漏。
以看出,心理现象相互制约是普遍的,尤其是心理的内部矛盾、心理发
展的关键期和人的心理的能动性等诸种复杂的心理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制约作用更为突出。
[28]心理学界一般认为,已有的心理水平
和新的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29]已有水平是前期心理发展的结果,也是后期心理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新的需要往往超越已有水平,要达到一个更高的目标。二者对立统一,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推动心理的发展。
[30]以后心
理学家相应地提出了人的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关键期又称“敏感期”、“临界期”等,是心理发展的最佳期。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有些心理和行为在发展的某一时期内
经适宜的刺激才会出现,如果在这一时期缺乏适当的环境刺激,该种心理和行为即永远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尽管关于关键期的研究尚有许多未解之迷,但现有成果已经表明,关键期对许多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作用是显著的。例如,1~3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言语发展的关键期,12~16岁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期等。
界以及调控和发展自身的心理特性和功能。心理的能动性是人类心理与动物心理的又一本质区别。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心理的能动性对心理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人积极自觉地从事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锻炼意志,促进自身心理的发展。第二,人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控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终止不良心理和行为,改正错误,端正心态,发挥优势,加快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系统分析看出,每个因素对于个体心理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同时,关于各因素对心理发展制约作用的程度和相互关系,也值得进一步研究。不能片面地说某一因素或某几个因素决定心理发展,而否定其它因素的决定性的作用。应该说,五类基本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缺一不可。动态地考察个体心理发展整个过程,每个因素在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作用是不同的。在某一时期是相对主要的因素,在另一时期可能变成相对次要的因素,反之亦然。胎儿期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是遗传,其次是母体内的理化环境,社会因素的作用是极其微弱的。幼儿期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当属游戏,其次是生理因素、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学龄期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应是教育和学习,成年期心理发展的主导因素就属劳动了,在这两个阶段中,其它因素几乎无一可缺。以上说明,在人一生的心理发展的过程中,主导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制约程度是经常变动的,不是确定不变的。
杂性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全面地、系统地、历史地、动态地考察制约心理发展的一切因素和心理发展的全过程,才能科学地提示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的本质及其规律。
法律移植的制约因素
【摘要】法律移植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对外民族或者外地区法律的采纳与继受,包括将移植来的法律与本民族法律改造融合的过程。法律的移植受到不同因素影响,在某些环境下,可能某几个方面的因素尤其突出,可能某些因素影响较为微弱,应结合特定地域环境具体分析,本文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这具有普遍性的三方面论述。 【关键词】法律移植;制约因素;文化因素 法律移植这一论题在**期间属于讨论的禁忌之列,自改革开放以后,法律移植迅速进入中国法学界的讨论视野,并成为热点问题。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法律迁移到另一个民族或地区是法律进化史中经常见到的现象,它普遍存在,是法律发展的规律之一。 一、法律移植之必需 一般认为,法律移植的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经济、政治、文化处于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国家相互借鉴彼此的法律,以至于法律融合、趋同;第二种是落后国家或后发展国家为实现自身发展,直接移植先进国家的法律;第三种是区域性法律统一或法律全球化。①上述三种法律移植模式的现实存在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无论是落后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抑或是发达国家,为了移植先进法律以完善本国法制,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法律移植已成为各个国家的一种必需。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我们的必需建立在有效性的基础之上,即如何跨越法律移植的制约因素,最终实现法律移植的良好效果。 二、法律移植的制约因素 法律移植的制约因素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点:经济、政治和文化,凡此三要素贯穿于人类法律文明的法律移植史当中,在不同社会阶段,法律移植的制约因素有不同侧重。基于对中国情境的特殊化考虑,笔者认为,文化因素尤为重要不可忽视。以下分别论述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法律移植制约因素。 (一)经济因素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的力量最为根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历史时期的宗教哲学政治法律等都应该由相应的经济基础去说明。在法律移植的漫长史当中,古罗马法的复兴根本上是由于商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当时的人们之所以选择罗马法,这并非是因为其缜密的逻辑体系,而是由于其具体制度的措置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大量移植西方法律,究其根由,乃是由于我们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之后,经济的力量使得我们需要移植西方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人法跨越国界,这种跨越国界的流动和国际商业立法,其根由也在于经济力量的推动。故而我们可以说,经济的力量流动到哪里,法律移植便流动到哪里。 (二)政治因素 自国家产生以来,政治权力从社会中脱离出来,并凌驾于社会之上,日益成为决定法律移植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代以来,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和主权观念的诞生,政治权力对于法律移植的影响力更为加强。法律移植主要是由各国的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或者政府进行,这些机关在考虑是否移植、如何移植、移植何种规范等问题的时候必然会从其政治立场来考虑。政治权力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是否一项移植,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法律移植的起点。 (三)文化因素 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本文所指文化是从狭义上界定,是指根植于特定社会和历史中的一种观念。法律是人类文化的一种,而文化是没有国界的。法律文化中有一些代表人类共性的文化要素,如公平、正义、秩序等价值,这些应为人类所共同享用受益,它为法律移植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提供了条件。影响法律移植的宗教因素、民族因素和社会因素也大多包含在本文所指的文化之中。法律移植成功与否在于不同法律文化之间是否能成功契合。无论不同文化之间如何差异,一旦人们能通过精巧的安排实现差异较大的文化之间的契合,法律移植也能获得成功。故而,文化因素较政治因素更为根本。 西方法律现代化是自然发展而成,中国近代以来的法律移植则是在外在逼迫下展开的,其并非中华民族的自然选择。中国如果想要使法律移植成为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剂,则必须建立在对东西方文化的深刻认知之上。梁漱溟先生在比较东西文化之后,认为中国文化长于理性而短于理智,而西方文化恰恰是长于理智而短于理性。②就法律而言,其典型特征是中国人以义务为权利,“吾国传统天人合一宇宙观下,民胞物舆成为人世生活的最高理想。人间秩序以孝悌礼让为基础,而构成相互感应、彼此关护,同时便也就是相互掣肘的人我群几关系。”③如果在法律移植过程中不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被移植的法律很有可能难于实施。故而,被移植而来的法律应当因应中国人的人世生活,至少不“伤天害理”,摧残固有的人心。“一个民族的生活创造它的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④无论是法学家,还是立法者,都不能天真而一厢情愿地将法律强加于民族生活之上,真正有生命力的法律,尤其是那些被移植而来的法律,必定是与固有人世生活契合无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要实现法律移植的本土化。 法律移植是对外来法的继受,它是从古至今法制史上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可否认法律移植推动了法制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时代进步,法律移植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在认清国情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一方面在立法中更加注意研究借鉴外国和周边地区法律,吸收先进优秀成熟的法律制度,以使我国的立法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惯例。另一方面注重结合我国国情调适整合改造移植来的法律,使其更好的同本土文化资源结合,蓬勃兴旺其在新土壤里的生命力。 注释: ①张文显论立法中的法律移植[J]法学,1996(01) ②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22 ③许章润说法、活法、立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④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04 参考文献: [1]张文显论立法中的法律移植[J]法学,1996(1) [2]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4]张丽,宋宏飞法律移植及本土化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制约城乡发展的因素
影响兰州城乡发展的制约因素
1、体制政策的制约
第一,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本来是一种按住户登记的人口管理制度,但我国的户籍制度被附加了过多的权利,演变成与户口性质和登记地相挂钩的权利界定和利益分配制度。据调查,目前与户籍挂钩的个人权利有26项,涉及政治权利、就业权利、教育权利、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各个方面,其他还包括义务兵退役安置政策和标准、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等。我国的户籍制度之所以广受关注和饱受争议,正是因为它与公民的权利分配全面挂钩。
政治权利:今年两会热词之一“公民同权”
1953年我国颁布首个选举法,按其规定,农村与城市每名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比例为4:1。打个比方,如果100个市民就可选举产生一名人大代表,那么400个农民才能选举产生一名人大代表。显然,在原来“1/4条款”下,1个市民的选票顶得上4个农民的选票,或者说,每个农民在人大代表选举上所能行使的权利,只相当于每个市民的1/4。2010年颁布的新选举法首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均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还权于农民”的重大举措,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城乡有别的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以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发展成果为基本目标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但是,我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与人民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不少研究人员就指出,如果加上医疗、养老等公共产品,城乡差距、城市中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在原来数字上至少会再扩大两倍。
医疗卫生
(1)卫生投入的差距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全体国民的健康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与其他国家相比,个人医疗卫生的支出比例要高得多。
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卫生分配的公平性在世界排名中位居第188名(191个国家),为倒数第4位。
(2)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严重不均
从医疗卫生费用的城乡结构来看,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分配严重不均。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
病床和卫生技术人员
医疗设备
大多数乡镇卫生院没有X光机和B超等常规检查检验设备。
(3)城乡之间卫生服务可及性差距较大
农村居民卫生服务距离上的可及性远远低于城市。
(4)疾病在城乡居民致贫原因构成中的比重不同 由于个人支付比重很高,疾病是导致农村居民贫困的重要原因。调查数据显示,在各种致贫的原因中,“疾病损伤”是略低于“劳动力少”的居于第二位的重要致贫原因,而“劳动力少”很多时候也是由疾病导致,所以在农村地区,可以认为疾病是导致贫困的最重要原因。疾病也是城市居民致贫的原因之一,但它们在致贫原因构成中的比例比农村居民小得多,城市居民疾病损伤只占致贫原因的4.44%,而农村居民则高达21.61%。
基础教育
(1)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从硬件设施来看,农村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比城市差 基础教育信息硬件资源配置来看,城市里的大多数中小学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及网络计算机教室,并且从小学就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而在农村学校,连最基本的教学辅助设备都没有,没有实验室,这直接影响着农村基础教育的环境和质量。
从软件方面来看,与城市相比,农村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抽水现象”加剧城乡教育失衡。由于近年来补充“新鲜血液”严重不足,加上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全国农村教师队伍自然减员将达到高峰,面临断层危险。造成中间
断层的原因还在于年富力强、教学业务成熟的教师多被城市和高一级学校挖走,即所谓“抽水现象”,极不利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我们不得不提醒这样一个事实:如果农村留不下优秀教师,即便教学条件改善了,即便两免一补免除了农村孩子失学之忧,城乡教育失衡局面仍会进一步拉大。因为,教育最核心资源应该是合格的教师,这个“软件”不能保证质量,硬件再好,也只能是摆设。
这种办学条件差距的城乡悬殊,使得城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不断拉大,很多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质量下滑,这就让许多农村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2)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城乡教育不公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事实上选择了走培养“尖子”的精英教育路线,即设置重点学校。重点学校绝大多数设在城市、城镇,从而有利于城镇学生的升学。这种把学校、学生分为不同等级,为了选拔少数“尖子”,而使多数儿童的利益受损。但公立学校之间业已形成的重大差距,已经成为目前市民关注的新的教育不公的动因。
(3)教育政策中的“城市取向”导致“起点不公” 例如,无视城市和农村儿童、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儿童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的巨大区别,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的全国大纲、教材和标准,对农村和边远地区的学生无疑是很不公正的。多项调查表明,导致农村学生流
失辍学居第二位的重要原因(仅次于经济负担),是由于教学难度过高,致使许多学生难以胜任,成为学业的失败者。这一“规则的不公”导致了在受教育机会上“起点的不公”。其背后,正是“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作祟。
城乡教育资源不公平分配,寒门难出贵子,“教育公平”成今年两会关注焦点
社会保障
(1)城乡分离的社会保障种类
城乡之间在社会保障的种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城市居民享有多种保障(社会保障项目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制度;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福利制度;低保、灾害救助、社会互助、流动乞讨人员救助等社会救济制度;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廉价租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以及优抚安置等,基本上涵盖了社会保障的所有项目),而农村居民只享有少数的几种保险(养老、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五保户、低保、特困户等社会救济制度;优抚安置,工伤、失业、住房保障制度基本没有)。
(2)城乡分离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
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也处于分离状态,城市基本上已经拥有了较为完善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城市老年人能够在体系中享有政府提供的基本养老保险,安享晚年;而农民基本上被排斥在正式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农村老人主要依靠
土地和家庭养老,他们没有任何退休的概念,由于这种养老模式与自然生产环境和子女的赡养责任心息息相关,所以非常不稳定,很多老人被迫“活到老干到老”,甚至到死。 公务员的“铁饭碗”不仅“铁”在工作的稳定性方面,而且“铁”在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方面,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退休制度,是一种高福利的国家养老制度。企业单位员工、部分经营性事业单位员工拥有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而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养老退休制度、养老保险制度迥然不同。即使有少部分的农民也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他们的退休费也比城市居民低得多。从这一点可以遗憾的看出,广大农村居民还没有享受到这些本应全民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
这种差距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尤为明显。我国养老金制度实行的是“双轨制”,同样是退休人员,在企业退休的退休金每月仅1000多元,而在事业单位退休的退休金能达到3000元以上。尽管国家已连续8年为企业退休职工涨退休金,但两者之间仍差3—4倍。
(3)城乡分离的医疗保险制度(卫生部部长陈竺)
用“破碎化”来形容当前的社保体系并不为过。这种保障体系分割和保障水平相差过大的现象造成的不公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不满,其本身也对经济运行造成了很大的
负面影响。其一,是人力资源在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流动趋于单向化。由于企业工作付出较大、稳定性也相对较差,再加上退休后收入大幅低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员工一旦有机会,大多愿意加入机关事业单位,相反,机关事业单位员工大多不愿意加入到企业,这里面既有工作期间的待遇差距问题,也有退休后保障更差的原因。 公共服务的不均等,造成了很多社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从19世纪的德国推广以来已有100多年,社保建立的最初动机是公平,且始终以公平为最高原则。但中国多重分割的社保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本应以促进社会公平为目标的社保制度变异成社会不公的来源。
2、县域经济欠发达,辐射作用乏力
县域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但是,我市三县综合经济实力却不尽人意。
(1)县域经济发展滞后
(2)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进程缓慢
3、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首先是“乡”的这一头要加快发展,要通过“乡”的快速发展来缩小与城市间的发展差距,最终走上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道路。而“乡”的快速发展必须依托农村产业发展,通过农村传统生产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市场化转变,才能最终完成。我们应该客观地
认识到,兰州的农业产业化程度还很低,我市乡村产业总体上呈现为:分散的、家庭式的简单再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其循环结果便是很大程度上“自给自足”和规模效益低下。
荷兰:只有2%人口从事农业 科技兴农创奇迹
荷兰的面积和人口均相当于我国重庆市的一半,但荷兰却是位列美国和法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如果你知道荷兰只有2%的人口直接从事农业,可能会更加惊奇。
4、资金匮乏是最大的制约
(1)财政对“三农”的资金支持不足。
(2)城乡一体化项目招商引资难的问题突出。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村投资环境差,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社会资本很少选择农业和农村。
5、“大城市、大农村”特征突出
兰州市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大农村”特征,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非常突出,发达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形成鲜明的反差,特别是四大贫困片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是全省最落后的地区之一,也是兰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最大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