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曲线中的回旋线参数、圆曲线最小长度均应符合《标准》和《规范》的相关规定。 如果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比按1:1:1设计,缓和曲线长度Ls和圆曲线半径R有下面关系:
Ls??
2?R??
180 (2.1)
如果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比按1:2:1设计,缓和曲线长度Ls和圆曲线半径R有下面关系:
Ls??
3?R??
180
缓和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LS/2R
3
p?L24
sR?Ls268R8
q?L3
s2?Ls240R2
Th??P?R?tan??2??q
Lh????R??Ls
Eh??R?P?sec??2??R
Jh?2Th?Lh
式中:p—内移值;
E—外距;
L—曲线的长度;
T—切线长度;
J—校正值;
R—圆曲线半径;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
缓和曲线超高段
缓和曲线超高段计算
超高横坡计算公式:
I=Abs(B-A)*2E/Q-E ① I=[Abs(B-A)-Q](D-E)/(C-Q)+E ②
F=H+LI
T=H-EL
I———缓和曲线内任一横断面超高横坡度(I的正负,抬高边为正,降低边为负);
B———缓和曲线超高段内任一点里程桩号;
A———缓和曲线起点ZH或终点HZ的里程桩号;
E———直线段路拱横坡度,输入时不考虑符号取正值;
C———缓和曲线长度(M);
D———最大超高段设定的最大超高横坡度,取正值; Abs———绝对值符号;
Q———缓和曲线起(终)点至超高变坡临界面距离,Q=2E/(E+D)*C
L———为半幅路宽
程序清单:CGHP(文件名)
Lb1 0:E:D:C:A:L:{BH}:B≤0=> Goto 2⊿ Q=2E/(E+D)*C:Abs(B-A)> Q=> Goto 1⊿
I=Abs(B-A)*2E/Q-E◢ F=H+LI◢ T=H-EL ◢ Goto 0⊿ (计算ZH或HZ至Q之间缓和曲线上任一点超高横坡度及左右边桩F、T之高
程,注意须输入与边桩同横断面的中桩高程-中桩高程另算)
Lb1 1:I=(Abs(B-A)-Q)(D-E)/(C-Q)+E◢ F=H+LI◢ T=H-IL ◢ Goto 0⊿(计算Q至HY或YH之间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超高横坡度及左右边桩之高程,L为半幅路宽,单位为M)
Lb1 2:{EDCAL}:Goto 0 注:输入B≤0重新开始
竖曲线计算
公式:G=H-CP+ZF(T-Abs C)2/2R
程序清单:SHXGC(任意) 内容:Lb1 0:H:B:R:I:J:{L}:T=R?Abs(J-I)/2:
C=B-L:F=1:I>J =>F=-1⊿L≤0=>{HBRIJ}:Goto 0:≠> L< b-t="">Z=0:P=I ≠> L< b+t="">Z=1:
P=J ≠>Z=0:P=J⊿⊿⊿ G=H-CP+ZF(T-Abs C)2/2R
注:输入L≤0重新开始
H——为变坡点高程:B——为变坡点桩号:L——为待求点桩号: I、J为坡度:T为切线长=R?α/2=R(i1-i2)/2
公路工程缓和曲线超高段竖曲线程序(FX —4850P)
程序名“18.E2”
LbI
0:E“E(O)”:D“D(O)”:C“C(— —)m”:“A(ZH、HZ)K 0 m”:L“L(—·—)m”“—JD—”:{BH}:B“B(Ki)m”:H“H(—H—)I”:“—JH—”:B≤0=>Goto 2:Q=2E÷(E+D)
×C:Abs(B-A)>Q=> Goto 1△
(计算ZH或HZ至Q之间距离)
“I(i)=”:Fix
4:I=Abs(B-A)×2E÷Q-E▲Fix
3:“F(·— H)m=”F=H+LI▲“T(H—·)m=”:T=H-EL▲Goto
0△
(计算ZH或HZ至Q之间缓和曲线上任一点超高横坡度及左、右
边桩F、T高程)
LbI
1:“I(i)=”:Fix
4:I=(Abs(B-A)- Q)(D-E)÷(C-Q)+E▲”Fix
3:“F(·— H)m=”:F=H+LI▲“T(H—·)m=”:T=H-EL▲Goto
(计算Q至HY或YH之间缓和曲线上任一点超高横坡度及左、右
边桩之高程,L为半幅路宽,单位为米)
LbI
2:I:{EDCAL}:“— END —”Goto 0△
一、符合说明
E(O)?输入直线段路拱坡度,不考虑符号取正值
D(O)?输入最大超高段设定的最大超高横坡取正值
C(— —)m?输入缓和曲线长度
A(ZH、HZ)K 0 m?输入缓和曲线起点ZH或终点HZ的里程(桩
号)
L(—·—)m?输入半幅路宽
B(Ki)m?输入所求点里程(桩号)
H(—H—):?输入所求点中桩高程
I(i)=计算所求点中桩的横坡高
F(·— H)m=计算所求点中桩的左边桩高程
T(H—·)m=计算所求点中桩的右边桩高程
二、计算功能
1、不能计算设定的最大超高段的设定超高横坡段及边桩高程,此段
边桩高程需另行计算。
2、偏角为“+”时则弯道的超高右低左高、线路前进方向右弯,反之
“—”时则弯道左低右高、线路前进方向左弯。
3、超高横坡度采用值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规定“当超高横坡度的计算值小于路拱度时,设置等于路拱坡度的超
高”。
4、当前超高缓段I计算至H(缓和园)时,可转入计算后超高缓和
段I,则要重新输入E、D、C、A、L,此时可给B(Ki)m?输入0,
即可重新输入,不需重新选择程序文件名。
三、算例
1、输入起算元素
E=0.02(路拱度%),D=0.04(设定的最大超高横坡度%), C=80(缓和曲线长度),A=735.5(ZH或HZ的里程(桩号)),
L=7.75(半幅路宽),B=740(所求点里程(桩号)),
H=182.238(所求点中桩高程)
2、计算结果
(1)I=-0.0166(所求点横坡度),F=182.109(所求点左侧抬高边高
程),T=182.083(所求点右侧降低边高程)。
计算一个点:B=780(所求点桩号)、H=181.940(所求点中桩高程)
(2)I=0.0134(所求横坡度),F=182.044(所求点左边桩高程),T=181.785(所求点右边桩高程),重复上述操作方法计算至HY桩号815、50,B(Ki)m?输入0即可重新输入起算数据,由HZ计算
至YH。
四、计算公式
I=AbS(B-A)×2E/Q-E
I=[ AbS(B-A)-Q](D-E)/(C-Q)+E
F=H+LI
T=H-EL
式中:
I为缓和曲线内任一横断面超高横坡度
B为缓和曲线超高段内任一点里程桩号
A为缓和曲线起点ZH或终点HZ的里程桩号
E为直线段路拱坡度,输入时不考虑正负符号取正值
D为最大超高段设定的最大超高横坡度取正值
C为缓和曲线长度
AbS为绝对值符号
Q为缓和曲线起(终)点至超高坡临界面距离Q=2E/(E+D)×C
公路平曲线的超高过渡的计算方法
() 文章编号: 100520574220010120012202
公路平曲线的超高过渡的计算方法
张 王月武文清
()包头市公路规划勘测设计院, 内蒙古 包头 014040
【摘 要】 根据在公路设计中平曲线超高过渡计算时遇到的具体情况, 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要求, 推导出超 高缓和段内超高过渡的通用算法, 并提出了对“型曲线”在两回旋线衔接处进行超高、加宽过渡的改进方法。C 【关键词】 超高过渡; 超高缓和段; 超高渐变率; 回旋线; 型曲线 C
中图分类号: U 412134 文献标识码: A
A bstrac t: B a sed o n th e sp ec if ic situa t io n in th e p ro ce ss o f com p u t ing th e sup e re leva t io n t ran sit io n th e ho r izo n ta l
, cu rve o f h ighw ayth is a r t ic le g ive s th e un ive r sa l ca lcu la t io n fo r th e sup e re leva t io n t ran sit io n w ith in th e sup e re leva t io n 2, . run o ffco nfo rm ing to th e requ irm en t s in Sp ec if ica t io n fo r D e sign o f H ighw ay A lignm en tIt a lso p u t s fo rw o rd s to th e
2im p ro ved m e tho d s fo r C typ e cu rve s to sup e re leva te and w iden th e t ran sit io n a t p lace link ing up th e tw o h e lica l line
.a lignm en t s
: ; 2;Key wordssup e re leva t io n t ran sit io nsup e re leva t io n run o ff sup e re leva t io n tap e red ra te; h e lica l line a lignm en t; 2C typ e cu rve
()1 公路平曲线的超高设置与过渡是公路路线设计中1 = 2 ig B L c1 p r r?
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如果处理不当, 将会影响日后行车 第二段: 由坡度为 i的单向横坡过渡到 i, 长度 g c 安全或造成路面横向排水不畅等隐患。通常的做法是: 为L , 超高渐变率为 p 。 按上述假定, 则:c2 2 设计人员根据《规范》要求或根据路线的具体情况确定 ()2 L c1 + L c2 = L c , p 1 = p 2 各平曲线合理的超高坡度值, 然后在回旋线全长范围
内采用统一的超高渐变率进行超高过渡, 在圆曲线起、 a、当以行车道内侧边缘为旋转轴时, 在第二段内,
终点处达到全超高。一般情况下, 这种算法是可以满足 内外侧车道均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行车道边缘旋转, 则:要求的。然而在回旋线较长的情况下, 由正常双向横坡 p = ( i- i) r 2 r B ?L 2 c g c2 ( 过渡到外侧车道与内侧车道形成单向横坡 坡度值等 与 (1)、(2) 联解, 可得: L = ( ii) L ?rc1 g c c ) 于路拱坡度时, 有可能使该路段的超高渐变率小于规 、当以中线为旋转轴时, 有: b范规定的最小渐变率 1?330 或小于由设计人员确定的
p = ( i- i) r B ?L 最小渐变率。此时, 就应重新确定超高缓和段长度并进 2 c g c2
()() 行超高过渡计算。 与 1、2联解, 可得:
1 平曲线超高过渡的计算方法L c1 = 2 ( ) r ig ?ig + ic ] r L c 以无中间带的公路为例, 设某一平曲线超高横坡 若 p ? p , 则上述假定成立, 可在全缓和段内 1 m in 为 i, 路拱横坡为 i, 回旋线长为L , 行车道宽度为B , c g s
采用统一的渐变率进行超高过渡, 其超高方式见图 1 最小渐变率为 P 。m in
( ) 以绕中线旋转为例, 下同, 否则, 应按下面的方法计 ? 先假定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采用统一的超高
算。 渐变率完成超高过渡, 超高缓和段长L = L 。c s
? 当 p < p="" 时,="" 在超高缓和段内,="" 两段按不同="" 将超高缓和段l="" 分为两部分:="" 1="" m="" in="" c="">
第一段: 由正常双向横坡过渡到外侧车道与内侧 的渐变率分别进行超高过渡。
车道形成单向横坡, 坡度值为 i, 长度为 L , 在该段 g c1 为 保证第一段超高渐变率不小于 P m in , 可令 p 1 =
P , 则L = 2r ir B ?P 。此时, 第二段的渐变率将 m in c1 g m in内, 外侧车道绕中线旋转, 内侧车道不变, 则超高渐变
小于 P 。由于第二段是由 i到 i的单向横坡过渡, 理 m ing c 率为:
论上讲其变化越缓越好。因此, 其渐变率可不受最小渐
变率的限制。 至此, 即可在L 、L 两段中按不同的渐c1c2
13 总第 67 期 张王月: 公路平曲线的超高过渡的计算方法
变率进行超高过渡, 其超高方式见图 2。 形、地物的限制, 不得已的情况下, 也可采用 C 型曲
线, 即两平曲线的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 然
而, 型曲线仍属于较差的线形组合, 笔者认为可以通C
过简单的方法对其行车特性和视觉效果在一定程度上
加以改善。
由于 型曲线是两条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 C
衔接, 设计人员容易忽略其线形实质而将两个曲线的
超高、加宽分别在相接的两回旋线内过渡。 事实上, 一 图 1 相同渐变率的超高过渡方式 些路线 系统也是这样处理的。 这样, 在 GQ 点处 CA D
为双向路拱横坡, 在纵面上形成一个“突变点”。若遇加
宽, 则 GQ 点处加宽值为零, 在平面上也形成了一个
“突变点”, 不仅路容不美观, 而且影响了行车的舒适、
安全。 对此, 笔者认为可将 型曲线看作是“卵形曲 C
线”, 把其中间回旋线的长度 L 看作两相接回旋线长 f
度之和。 这样, 就可以按照卵形曲线中间回旋线的超
高、加宽过渡方法进行过渡, 其超高、加宽均为单向线
性过渡, 因而消除了“突变点”,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行
图 2 不同渐变率的超高过渡方式 车特性和视觉效果, 并弥补了其线形上的缺陷。由超高
() 方式图 图 3可看出两种处理方法的区别。 当 i= i时, 应取回旋线的一个区段作为超高缓 c g
和段, 此时L = 0 , 即超高缓和段长L = L < l="" ,="" c2="" c="" c1="" s="">
其 终点应止于 H Y 点或 Y H 点。 这种情况是一个特
例。 根据上述算法, 即可计算出各平曲线超高过渡段
中逐桩的超高横坡值以及各断面高程, 其计算公式较
为简单。 由于绕外侧行车道边缘旋转的超高方式较少
采用, 本文不作讨论。
对于设有中间带的公路, 其超高过渡计算方法与
上述以中线为旋转轴的算法类似。由于有中间带隔离,
其外侧路幅仍适用本算法, 内侧路幅横坡为单向过渡,
可以在回旋线全长范围内直接由 i过渡到 i。g c
2 特殊平曲线的过渡方法
? 当平曲线为非对称型时, 即L ?L , 则圆曲 s1 s2
线两端应根据不同的回旋线长度, 按上述算法分别过
图 3 C 型曲线的超高过渡方式 渡。
? 对于卵形曲线, 设中间回旋线长为L , 其相邻 f 4 结语
两圆曲线的超高分别为 i和 i, 应在L 全长范围内由 c1 c2 f 上述平曲线的超高过渡计算方法可以作为各等级 i过渡到 i, 其横坡为单向过渡, 可不受最小渐变率 c1 c2 公路中各平曲线超高过渡计算的通用算法。据此, 可以 的限制。 若遇加宽, 加宽过渡也应在L 全长范围内进 f 编制相应的电算程序, 在确定各平曲线的超高横坡后, 行。
即可由程序对各种情况进行自动判别, 并采用相应的 3 C 型曲线两回旋线衔接处超高、加宽的过渡方法算法进行超高过渡计算, 从而可大幅度提高计算速度 在路线平面设计中, 应尽量避免同向曲线间用较 和工作效率。 短的直线连接, 即应避免出现“断背曲线”。 这时, 可采 5 参考文献 用卵形曲线、复曲线等组合线形。 有时因严格受到地1 ()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 T J 011- 94[ S ] 1
()编辑 柴金义
收稿日期: 2001201218
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的设计与运用
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的设计与运用
第35卷第5期
2009年2月
山西建筑
SHANXIARCHITECFURE
Vol_35No.5
Feb.2009-249?
?
道路工程?
0249—02 文章编号:10096825(2009)05—
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的设计与运用
毛爱民
摘要:以JTG13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为基础,推算出曲线半径和超高横坡值
的二次抛物线关系式,分析了平曲线
超高横坡,横向力系数与安全性,舒适性的关系,提出了超高设计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横向力系数,运行速度,超高横坡
中图分类号:U412.3文献标识码:A
1超高横坡计算公式的推导
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的取值与横向力系数的取值有直接的 关系,如何综合考虑超高横坡与横向力系数,关系到弯道上车 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汽车在弯道上行驶,由于横向力系数 的变化,乘客的感觉也随之发生变化.横向力系数的取值必 须合理,确定了横向力系数后才能合理设计超高横坡.本文遵 照规范规定的横向力系数的取值和提及的二次抛物线,解算方 程计算超高横坡.
众所周知以下关系式:
+(1)
其中,口为车辆速度,kin/h;i为超高横坡;R为平曲线半径, m;/2为横向力系数,极限值为路面与轮胎之间的横向摩阻系数. 关系式的右边是汽车行驶在弯道上所产生的离心加速度,只 要代入相应的车速和圆曲线半径尺即可求得;关系式的左边为 抵抗加速度的超高横坡i和横向力系数,要计算i值,必须明确 i和各分配多少.
若考虑超高横坡值与曲线曲率(1/R)成比例增加,在平曲线 曲率最大值(最小平曲线半径)处的超高横坡值最大(见图1?), 按这种考虑取值,会造成小半径曲线超高横坡过大,而大半径曲 线超高横坡偏小,横向力系数过大的现象;若考虑平曲线上车 辆按设计速度行驶,离心力全部由横向力来平衡,超高横坡达到 最大后,所增加的离心力由tz去承担(见图1?),可克服按图1? 取值的缺点,但实际运行速度不可能与设计速度相同,应照顾大 多数车辆,使它们有良好的行驶条件.
图1?是在图1?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得到的,所不同的是图1 ?是设计速度,图1?是实际速度.图1?是在?与?之间连以 曲线,当平曲线的曲率较小时,可按接近图1?取值,由适当的超 高横坡抵消横向力,随着曲率的增加,则以接近最大超高的方式 设置超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上述几种取值方法的缺点. 图1平曲线半径与超高的关系及超高值的计算
按下式计算的R是在最大超高一下大多数车辆的横向力 系数为0的曲线半径.
f
(2)
令击1,一,见图l,所对应的点为B;令去,
i=一所对应的点为D.将OB的中点A与BD的中点C相连 接,然后分别在OAE和ECD两个转折处做与两直线相切的两条 二次抛物线,取抛物线上的纵坐标为各种R的设计超高值i. 我们以实际行车速度VA=80km/h,最大超高一=0.08为
例,求解抛物线方程.
.
:(3)
-A
当取U:0(横向力为0时),=80km/h,一=0.08时,代
入式(3)即可解得RA=629.9212598m.
当取"=0.13,VA=80km/h,一=0.08时,代入式(3)即可
解得R=239.9700038m.
求解直线方程Y=klz中的k1,解得kl=50.39370079.
求解直线方程Y=k2z中的k2,解得龙2=19.1976003.
可先写出A,C,D点坐标,A(0.00079375,0.04),
C(0.002877344,0.08),D(0.004167187,0.08),由A,C点坐
,…'…】…】…,…,…】】…】…,…
Analysisofbiddingstrategyofhighwayengineering ZUQing.xin
Abstract:Combinedwiththepracticalexperience,theauthordiscussestheaspectsoftheprep
arationbeforebidding,thebiddocumentprepa—
ration,thebidding,thetypesettingandthepackagingofthebiddocumentandthebiddingstrat
egy,mainlyputsforwardthebiddingstrategy ofthehighwayengineenng,toimprovethebidding[eve[oftheengineeringconstructionenter
prise,tostrengthenthecompetitivenessofthe constructionenterprises.
Keywords:highwayengineering,biddingstrategy,winningbid,biddinglevel
收稿日期:2008.10—10
作者简介:毛爱民(1972一),男,高级工程师,新疆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新疆乌
鲁木齐830006
..
g35卷山西建筑2502oo92??年月.
标可解得=k3+b中的3,b,解得3=19.197598.
将k19.197598及A点坐标代人方程=k3x+b,解得b= 0.024761907.
知道AC直线方程后,代入横坐标1,求得相应的纵坐标即 』A
E(O.0015875,0.055238094). 在求得以上条件后,即可求解两个抛物线方程=a1-z十 b1+cl和=a2+b2z+c2.
抛物线y=al32+bl+c1过E,D点,在E点导数k3= Y=2a1zE+bl.
解得a1=一3720.914788,b1=31.0l150245,c1=
0.01538462I.
第一条抛物线的方程为=一3720.914788x+31.011.50245x+
0?015384621走??).
抛物线Y=a2cr+b2z+f2过.点,在0点导数=2a2+ b2=k1,在E点导数Y=2a235E+b2=k3. 解得a2:一9825.544186,62=50.39370079,c2=0.
第二条抛物线的方程为y=一9825.544186x+50.39370079x
(0<??).
』A
由73=80km/h建立的抛物线方程求解,得圆曲线半径,超高 值,横向力系数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
表1圆曲线半径,超高值,横向力系数关系表
圆曲线半径/m路拱横坡/%横向力系数
250(极限最小半径)O.08O12
400(一般最小半径)007O.O6
2500(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一O.O150035 以上计算结果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基本上也是吻合的. 2超高横坡值的实例运用
1)连霍国道主干线星星峡一哈密段公路改建工程山岭区路
段R=1100m(前后纵坡较平缓,小于2%)平曲线超高横坡值的 确定.以极限最小半径650m对应的超高为8%,小客车运行速 度口=120krn/h,/An=0.1为条件,求解抛物线方程,得: 第一条抛物线的方程为=一28569.67157x+90.70870717x+
11
0?007999964(?z?).
第二条抛物线的方程为=一44640.06116x0+ 11
113?3858268_z(<?).
R=1100m在第一条抛物线方程的范围内,将代
入,得2_=7%(i=6.7%取整),"=0.036.
以货车运行速度=85km/h(对邻近段观测得知),超高8% 对应的极限最小半径为3161TI,"一=0.1为条件,求解抛物线方 程,得:
第一条抛物线的方程为Y=--7192.097902X+45.51179708x+
第二条抛物线的方程为Y=一11237.66046x+56.88976378x
,上/</---1一,
,3700,711
1
R=11001TI在第二条抛物线方程的范围内,将z=代 入,得i=4.4%,"=0.01.
小客车与货车运行速度不同,超高横坡值也不同,为此,考虑 如下:若取用i=7%(i=6.7%取整),以大货车运行速度85krn/h代 2
人公式"=一i,得"=一0.02,说明在超高横坡值为7%的 情况下,大货车的水平分力已比离心力大,需反向摩阻力平衡货 车水平分力大于离心力的部分;若大货车以速度40km/h进入曲 线,代人公式解得"=一0.06,冬季积雪时,大货车有向圆心方向 侧滑的可能,就是说当i=7%时,超高横坡值偏大,为保证大货车
安全,应降低超高横坡值.
若取用i=4%(i=4.4%取整),以小客车运行速度120km/h 代人公式,得"=0.06,横向力系数大于《标准》规定的"=0.05 (设计速度120krn/h时,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对应值),与设计 速度100km/h时,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700m的对应值"= 0.06相同,就是说当i=4%时,超高横坡值偏小,安全性和舒适 性受到一定影响.
根据上述分析,建议超高横坡值取i=5%(运行速度= 120km/h,7d=85km/h对应的横向力系数M=0.05,"=0.02). 2)连霍国道主干线星星峡一哈密段公路改建工程山岭区路 段R=1350m(下坡路段,纵坡为2.95%)平曲线超高横坡值的 确定,建议超高横坡值取i=5%(运行速度=120km/h,-o= 85km/h对应的横向力系数"=0.034,"=一0.008). 3几点建议
1)在追求摩阻力趋近于0时,还应考虑不同行车速度的差异 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可采取限制运行速度的措施,不仅限制高速 而且限制低速.2)下坡路段与平曲线组合在一起时,拖挂车等大 型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将受到不利影响,位于大坡度的下坡路段的 平曲线超高横坡值宜适当提高.3)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时,由于 直线段运行车速过高,进入曲线后产生的离心加速度较一般情况 要大,故超高横坡度宜适当提高.4)同向曲线中如果直线段不 长,可考虑将直线段由正常路拱横坡改设为单面坡,使超高过渡 更缓和,行车更为舒适.5)小客车与大货车行驶速度的不同,在 同一个弯道上所产生的离心加速度也不同,若在多车道的情况 下,小客车车道和大货车车道可采用不同的路拱横坡.6)根据不 同的路段和不同的车型预测运行速度,调整超高横坡值,如隧道 或主线收费站附近的弯道.
参考文献:
[1]JTO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2]JTG13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3]JTG/TB05—2004,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S].
[4]张雨化.道路勘察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
0.00800(】018(??).112-113.
Thedesignandapplicationofhighwayplanecurvesupercrossslope' MAOAi.Illin
Abstract:BasedontheJTG]301—2003highwayengineeringstandard,thesecond—
degreeparabolarelationbetweencurveradiusandsupercross slopevaluewascalculated.Therelationshipbetweencurvesupercrossslope,corneringratio
nand~fety,amenitywasanalyzed,and,several
suggestionsaboutsuperelevationdesignwereprotxxsed. Keywords:corneringration,runningspeed,supercrossslope
新建公路平曲线中的超高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建公路平曲线中的超高设计
作者:严超群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年第01期
摘要:汽车行驶在弯道上会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超高的设计可以抵消掉一部分离心力,提高公路的安全性,但是超高值的计算一直是比较抽象难懂。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介绍新建公路平曲线超高横坡度的选择、超高过渡的方式、超高值的计算等环节的操作过程。 关键词:公路 平曲线 超高
0 引言
行驶在弯道上的汽车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当离心力过大,会导致汽车产生侧移,危害很大。减小离心力的办法有很多,如增大弯道半径,弯道减速等,但这些方法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实现。公路设计中常常将弯道外侧抬高,内侧降低形成单向横坡,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减小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这就是平曲线的超高设计。超高的设计包括超高横坡度的确定,超高过渡方式的选择、缓和段长度的确认、全超高值和缓和段上超高值的计算等内容,本文以西宝高速太白出口连接太白山景区的二级公路其中一个弯道为例说明超高设计。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双向单车道二级公路,设计速度采用80km/h,路基宽12m,其中路面宽7.5m,两侧路肩宽各1.25m,路拱横坡度为2%,路肩横坡度为3%。某处弯道半径为600m,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的规定,该处应设置超高。
2 超过横坡度的确定
由于该二级公路的弯道半径为600m,规范规定的不设超过的最小半径为2500m,因此该段弯道需设置超高。超高横坡度在圆曲线段是固定的,查规范得:ib=4%,超高横坡度在缓和过度段上是变化的值,任意桩的超高横坡度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x——任意桩至ZH或HZ点的距离;
Lc——超高缓和段的长度;
ib——超高横坡度。
3 超高过渡方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