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提出德育为先,知识为主,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道德教育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作为生物教师,应该挖掘教材中优秀的德育素材,伴随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将其渗透进每个学生的心田。那么如何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将生物教学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现总结如下: 一、要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地域特点等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德育目标没有实现,反而还可能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比如,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区别进行。例:七年级《生物》讲述种子萌发的条件时,在介绍了种子萌发的有关内容之后,可以这样问学生:为什么种子萌发既需要环境条件还需要内部的自身条件?然后教师再以这个例子教育学生,就好比同学们在学校学习,要学好知识,首先要自己努力,其次还要靠教师的教导,这两个条件也是缺一不可的。对初中生来说,这样的灌输不仅能使他们懂得搞好学习的基本要素,还能够使他们建立内因外因关系的初步概念,为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奠定基础。
二、要适时、自然,不能盲目、牵强
德育教育虽然是中学生物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但它的具体落实应该有一定的技巧,要把握适当的时机,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在学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以及练习中经常会出现的一句话是: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从而出现了某种性状。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说明这种说法欠妥当,因为生物适应性的出现并不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是“特定的环境对生物的适应性性状进行选择的结果。”并告诉学生前一种说法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然后再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自已思考、相互讨论,这样对于他们树立唯物主义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了解、学习有成就的科学家,激励拼搏进取精神
科学家是科学成果的创造者,是科学史的谱写者。了解科学家的科学史,是生动而富有成效的德育。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当科学家,但科学家在理想、情操、胆识、毅力、勤奋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却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效仿的。例如,在和学生的接触中,发现有不少同学为成绩总是上不去而苦恼,并由此产生自卑。为了激励他们勇于进取,教学中介绍达尔文、童第周时,特别突出和强调他们在学生时代都不是令人羡慕的优等生,但都以独特的爱好、刻苦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获得了成功。没有学历、靠自学成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童年读书时更是成绩平平,但他以令人叹服的坚强意志勤恳奋斗了70余年,被雨果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成为“天才出于勤奋”的典范。
四、渗透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是在身体上、心里上,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身体健康是前提,心里健康是关键,因此挖掘教材中健康素材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使学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预防措施,有利于学生关注健康,从自身做起,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远离毒品和不洁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于生物与环境中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与环境的保护等生物知识的的讲解,渗透人类之间的竞争,人要学会调整心态适应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从而形成健康的心里,养成良好的行为。
要想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工作,它需要我们每位生物教师多花时间和精力,挖掘教材中优良的德育素材,找到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才能使德育教育收到最佳的效果。
初中生物课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西 长 发 中 学
孙 秀 果
2013.9
[doc格式] 谈生物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谈生物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09年第6期辽宁教育行政学院
二是应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首先,注重学生
基本英语技能的培养,加大实践练习,使教学内容更紧密地结
合专业课程及学生就业岗位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增强学生学习
英语的目的性.其次,讲究课堂教学艺术,营造宽松,生动活泼
的课堂氛围.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
导者,并科学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
次,要逐步以工作情境为切入点,凸显中等职业学校”跟进式”
英语教学模式的职业化特征.
三是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标准及方式应体现多元化的操作
思路.在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时,不仅要通过传统的笔试,口
试方法考核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运用完成项目
的方式,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综合能
力.
四是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对
英语专业知识达到融会贯通,还要把握社会,企业,市场对人
才需求的变化,特别是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变化,同时还要了解
专业课程内容,熟悉相关行业的发展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围
绕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及专业需要组织教学.
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跟进式”英语教学符合
职业教育规律,具体体现为:一是打破了学科体系,加强了与
专业课程的联系,使英语学科的课程结构不仅趋于合理,而且
更具有职业教育特色;二是根据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及专业课
程需求重组教学内容,突出了文化基础学科的实用性;三是模
块式项目教学目标明确,知识要点集中,教学方式方法由浅到
深,由点到面,由基础延至专业,且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能提
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非常显着.
(责任编辑:王晓东)
谈生物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贾利民
(沈阳市园林学校,辽宁沈阳110147)
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高中阶段正足学生树立世界观,人
生观的关键时期,凼此,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就显得
尤为重要.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从三个
方面进一步明确了生物课进行德育的内容,方法和要求.根据
学科课程的特点以及时代的要求,新大纲突出体现了正确的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一
,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学生通
过学习生物学知识,初步形成了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局部与
整体,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初步形成了进化论观点
和生态学观点,树立了辩}【F唯物主义自然观,世界观.从化学
组成J二看,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其中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绝大多数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都存在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分
子中.生物体都是南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
本单位,这样使学生摆脱了迷信思想,建立了正确的唯物主义
世界观,并懂得了世界.f一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生质组成的.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介绍我国生物工程的发展时,笔者不失时机地向学生
们讲述了1988年我罔科学家人工合成了抗黄瓜花叶病毒的
基凶,并且将这种基凶导人烟:等作物的细胞中,得到了抗病
毒能力很强的作物新品系;1993年,我圈研制了两系法杂交水
稻,并开始大而积试种,与原来普遍种植的三系法杂交水稻相
比,平均每公顷增产15%;1999年,我国科学家参与”人类基
组计划”的研究,承担了其中1%的测序:[作,我罔此成为参
加这项研究计划的唯一的发展中罔家.这些事例的讲授,增强
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也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得到了提高,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表达了想从事生物工程研究
的珊想信念.
三,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中,在讲授”植物生长素发现实验”,”光合作用
的发现”,”孟德尔遗传实验”,”达尔文进化理论”等知识时,让
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思考,分析,假设,判断的过程,学习科学家
严谨治学的作风,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讲到遗传育种时,笔者讲述了我国的”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经过多年实验培育出高产水稻新品种,使我国的水稻
产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这一培育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
成功的,他经过了多年的艰辛努力才得以成功,以此激发学生
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四,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在讲遗传的三大规律时,除了让学生掌握这三大规律外,
还引出遗传病的例子,使学生明白近亲结婚的危害,从而让学
生了解《婚姻法》的一些规定;对于环境被破坏,全球变暖,物
种灭绝等现象,笔者介绍了《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
护法》,《环境保护法》等,使学生了解了法律,注意了环保,从
而养成了知法,守法的好习惯.
五,加强师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
《教育学》中有这样一个名词”向师性”,也就是说教师是
学生的榜样,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因此,教师应以身作则,热爱
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知识;在实验
教学中,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组织教学时,要创设教
育情境,以境育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只有教师成为了做人的楷
模,才能影响学生品德的正确形成.所以,在学科渗透的德育
中不可忽视教师的师德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到
实处,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总之,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
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任重而道远.作为教
师,必须不断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树正确的世界舰,
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创造性的思维方
式,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新时期的人才.
(责任编辑:王晓东)
?
l47?
初中生物课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新
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新课程标准提出德育为先,知识为主,能力为重的教育理念,要 求在教育教学中要把知识传授、 能力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 来, 寓思想道德教育于知识传授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 在生物课 教学中,注重发现教材中优秀的德育素材,在传授知识、学生能力培 养中渗透进德育教育。 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述结合生物学教学内容对 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在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 生物 教学过程中,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绝不是几句口号, 套用几句华丽的、 时髦的辞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我国教 育的基本方针。 而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必备的民族素质。 爱国主义教育也 应该贯穿于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例如李时珍 《本草纲目》 在世界医学发展史 上的影响;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试验和推广成果;遗传学家 李振声多个优良小麦品种的育成和推广; 我国参与“人类基因组”研究以及基因 工程、 细胞工程等在人类食品和药品生产、 疾病诊断与治疗、 农牧业生产等诸方 面的辉煌成果, 这些内容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又能更好地增 强学生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和理想意识。
一、要针对学生实际,有的放矢。
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 知识水平、地域特点等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做到有针对性的进行,才 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德育目标没有实现,反而还可能影响正常的 课堂教学。比如, 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就要根据学 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区别进行。例:七年级《生物》讲述种子萌 发的条件时,在介绍了种子萌发的有关内容之后,可以这样问学生:
为什么种子萌发既需要环境条件还需要内部的自身条件?然后教师 再以这个例子教育学生,就好比同学们在学校学习,要学好知识,首 先要自己努力, 其次还要靠教师的教导, 这两个条件也是缺一不可的。 对初中生来说,这样的灌输不仅能使他们懂得搞好学习的基本要素, 还能够使他们建立内因外因关系的初步概念, 为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 主义思想奠定基础。
二、要适时、自然,不能盲目、牵强
德育教育虽然是中学生物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一, 但它的 具体落实应该有一定的技巧, 要把握适当的时机, 这样才能收到好的 效果。 如在学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时, 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以及 练习中经常会出现的一句话是: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从而出现了某种 性状。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个时机,向学生说明这种说法欠妥当,因为 生物适应性的出现并不是“为了”适应环境,而是“特定的环境对生 物的适应性性状进行选择的结果。 ”并告诉学生前一种说法犯了主观 主义的错误,然后再留出几分钟让学生自已思考、相互讨论,这样对 于他们树立唯物主义思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了解、学习有成就的科学家,激励拼搏进取精神
科学家是科学成果的创造者, 是科学史的谱写者。 了解科学家的 科学史, 是生动而富有成效的德育。 我们不可能要求每个学生都去当 科学家,但科学家在理想、情操、胆识、毅力、勤奋和创造能力等方 面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却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和效仿的。例如,在和
学生的接触中, 发现有不少同学为成绩总是上不去而苦恼, 并由此产 生自卑。为了激励他们勇于进取,教学中介绍达尔文、童第周时,特 别突出和强调他们在学生时代都不是令人羡慕的优等生, 但都以独特 的爱好、刻苦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获得了成功。没有学历、靠自 学成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 童年读书时更是成绩平平, 但他以令人叹 服的坚强意志勤恳奋斗了 70余年,被雨果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 成为“天才出于勤奋”的典范。
四、渗透健康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健康是在身体上、心里上,适应能力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 没有疾病和衰弱。身体健康是前提,心里健康是关键,因此挖掘教材 中健康素材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使学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 预防 措施,有利于学生关注健康,从自身做起,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加 强自身道德修养, 远离毒品和不洁的生活方式, 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关于生物与环境中种内关系与种间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与 环境的保护等生物知识的的讲解, 渗透人类之间的竞争, 人要学会调 整心态适应环境, 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正确对待失败与 挫折,正确对待友谊和爱情,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从而形成健康的 心里,养成良好的行为。
要想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 并不是一件简 单的工作, 它需要我们每位生物教师多花时间和精力, 挖掘教材中优 良的德育素材, 找到德育教育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才能使德育 教育收到最佳的效果。
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渗透思想教育
茂名市官山学校 王制芳
在生物教学中 , 通过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 , 可以发展学生的自我认识、 自我改正及自我评价能力 , 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从以下几个 方面给浅述结合生物学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 生物 教学过程中,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绝不是几句口号, 套用几句华丽的、 时髦的辞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我国教 育的基本方针。 而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必备的民族素质。 爱国主义教育也 应该贯穿于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例如李时珍 《本草纲目》 在世界医学发展史 上的影响;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试验和推广成果;遗传学家 李振声多个优良小麦品种的育成和推广; 我国参与“人类基因组”研究以及基因 工程、 细胞工程等在人类食品和药品生产、 疾病诊断与治疗、 农牧业生产等诸方 面的辉煌成果, 这些内容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又能更好地增 强学生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和理想意识。
二、 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我国是一个工业化发展水平还不很高的国家, 人口剧增、 环境污染、 资源匮 乏、能源短缺和粮食危机等问题同样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在生 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的意识, 是非常迫切而必要的。 生物 课程的本质, 决定了它是培养学生认识生命活动规律, 揭示生命活动现象, 维护 生命健康, 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主阵地。 通过生物知识的学习, 我们应更深 层次地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例如何宣传、贯彻、落实国家退耕还林、还草,保 护植被,维持生态平衡的政策;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防止滥捕、滥猎、滥垦 滥伐以等无节制地掠夺生物资源的行为, 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增强生态系统的功 能, 改变人类掠夺式开发利用等粗放生产方式等, 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理解保 护环境的重要性; 同时纠正学生不良的生活习惯及卫生习惯, 从而进一步认识保 护环境、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而增强学生爱护环境和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 和责任意识。
三、对学生进行道德意识和法制教育
中学生物教学中涉及到我国一些很重要的法律, 如 《环境保护法》 、 《 森林法》 、 《大气污染防治法》 、 《水污染防治法》 、 《野生动物保护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婚姻法》 等,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觉增强道德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 在具体章节内容中还引用了法律条文, 这对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理解生物科学知识 在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生物教师, 应通过课堂教学、 生态讲座和宣传版报等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知 法、学法、懂法、守法的教育,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从自身做起,改变不良的 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合理科学的开发、利用生物资源,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加 强自身道德修养, 远离毒品和不洁的生活方式; 宣传、 贯彻和落实我国环境保护 方针政策和法令以及人口政策,为整个中华民族文明振兴奠定基础。
四、对学生进行自我反省的教育
自我反省是指在生物实验过程, 边做边思考做得是好是坏, 怎样做才是最佳 方法, 内心有何感想, 有什么意见。 这是学生自我检验和自我提高的一种极有效 的、 极实用的方法。 学生若经常运用并习惯使用自省法, 那无疑对实验来说是一 种幸事, 是一种完善与提高。 如在做完“观察青蛙的外部形态”实验时, 我让学 生运用自省法,对自己的实验发表看法。有的学生说:“对青蛙不够友好,差点 弄死几只。”有的学生说:“观察不够仔细,漏掉几个部分没有观察。”有的学 生说:“太好干净了,不敢动手去触摸青蛙。没有达到目的,缺乏实践精神。” 还有的学生说:“观察没有顺序,头绪不清。”通过自我反省,学生既找出了实 验的不足,又明白了下次该注意的事项。
五、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材中包含着自然辩证法思想,主要是生命的物质性、运动性、生物遗传、 进化、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的观点等。 这些都是很多 教师应用得较为熟悉的观点。 生物学也证明了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这对于我 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生物教学质量的提高有 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平时生物课堂教学中,只要勤于思考,勇于探索、挖掘,恰当地、 有针对性地联系教材内容,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不仅能很好的完成生物课教学 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还会更好的实现情感和价值观等教学目标, 既教书又育 人,最终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2011年 7月 初中生物课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西 长 发 中 学 孙 秀 果 2013.9
以人为本 创新德育——谈生物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以人为本 创新德育——谈生物课教学中
的德育渗透
[关键词]生物教学;德育;内容; 形式;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0) 05(A)一0027—01
在新课程改革中,重视生物课 的德育功能,是每个生物教师义不 容辞的职责.而要达到"随风潜入 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就必 须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在"渗透"二 字上下功夫,做到有效的德育渗 透.
内容
初中生物新教材的德育素材 十分丰富,可创造性地利用.但是, 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却并 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对 教材的把握心中有数,对教材中的 德育元素把握准确,找准德育与知 识和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 切入点,适时进行德育渗透.比如, 在生物与环境的教学中,教师在引 导学生把握了相关知识点后,就要 适时追问学生:通过学习生物与环
境的关系,对自己如何处理好个人 和班级的关系有何启示?然后让学 生通过讨论和原理迁移认识到:个 人的表现会影响班级,就像生物会 影响环境一样,而班集体的优劣又 会影响个人的发展,就像环境影响 生物的生活一样.同时,生活在一 个班集体中的人,又必须要适应这 个班级,如果个人与集体格格不 入,则会被班级淘汰,就像生物不 适应环境会被环境淘汰一样.如果 教师对生物新教材德育内容的丰 富性认识不足,就会不自觉地削弱 生物新教材的德育教育.
形式
创新德育"最重要 "以人为本,
的是要还原德育的形式:德育不是 灌输,而是浸润.德育要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在实践中使学生提高道 德认识水平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 惯.不论课内还是课外,也不论是 实验,实习,还是调查访问,只要是 学生容易接受的,喜欢的形式,只 要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形式,教师 都可大胆采用.例如,有一次,我看 到本地的天牛危害非常严重,大片 的杨树林死亡.为此,我布置学生 利用课余时间,分组调查本地天牛 的危害现状.在调查活动中,面对
触目惊心的树干虫洞和几乎处于 崩溃的生态林业,学生陷入了深深 的反思:是什么原因导致天牛猖 獗?是天灾,还是人祸?难道要任其 发展吗?有什么办法恢复本地的生 态林业呢?通过以上的体验和判 断,我比较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一 次几乎完美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教 育,也唤醒了他们的生态文明意 识.
原则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 是教育的主体,要给孩子足够的尊 重和信任.笔者在进行拒绝烟酒的 )
对 教学中,曾做过一个现场调查,有过吸烟经历的学生,问其原因, 大多数人说是因为好奇;然后我就 继续问,有过一次吸烟经历,知道 吸烟的滋味了吧,那为什么还要继 续呢?有人又回答说是为了表示成 熟.然后我肯定说想成熟是好事, 问题是难道吸烟就成熟了吗?我接 着说你的稳重,你的睿智才是成熟 的最好标志,用抽烟来表示成熟, 恰恰表现了你的不成熟.这时候, 又有人说是为了表现男子汉气质. 有些学生拈轻怕重,畏强凌弱,叼 个烟就是男子汉了?大家又笑了,
显然又觉得这是个可笑的理由.至 此,我看到几个抽烟频繁的学生已 经低下了头,有的脸已经红了.在 以上的德育过程中,表现出了教师 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的错误没有 责怪,表现出了宽容;也体现了对 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自我教育的信 任,虽然没有过多的说教,但是因 为学生都参与进去了,他们才有感 受,才能在感受中升华道德情感, 形成道德认识,以后才能自己监督 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 2.以体验教育为重要原则.道 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 过程."道德准则,只有当道德标准 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 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为学生的 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 生的精神财富.
3.掌握适度性原则.一堂课渗 透的德育点不宜过多,物极必反; 一
个德育点渗透的分量也要适当, 表现为用时不宜过长,过长则有说 教灌输之嫌.
生物新课程在教材内容,教学 活动,师生互动和学生互动中都蕴 涵着丰富的德育功能和技巧.我相 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
际和知识接受能力,以人为本,发 掘和创新教材中的德育素材,选用 和创造合适的德育形式,把握和创 新德育的原则,点点滴滴,有机渗 透,就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 教育目的.
!墨塑QQ:垒囫
高中生物课论文
高中生物课论文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有效提问 探讨优化
所谓课堂教学提问,指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等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著名物
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我们人类头脑的侧面形象就是一个
大大的问号。人生在世,一定要勤于、善于提出问题。”可见,提
问成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互相交流的最重要最复杂的教学技
能之一。通过提问,教师可以直接看到学生的反应,了解回答的质
量,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启发,或追问,或纠正其错误,
同时提问也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开阔学生的
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这种及时的、准确的、双向的教学
技能能够检查学生已学的知识,并对新知进行教学反馈,也可以充
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自如调控教学进程,活跃课堂气氛,使师
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说,有趣、有效的提问不但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满
堂灌”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推动学生的思维进程,
从而推动教学进程,使沉闷乏味的课堂转变为活泼有趣的课堂。一
个好的教学提问犹如一条纽带,会将师生的认知和情感紧密联系起
来,架起师生双向交流的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的、
才能够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呢?下面笔者就以高中生物为例探讨
一下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优化。
1.有效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1 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封闭式问题,也就是能在教材中找出标
准答案的问题是最常见的。而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封闭式的问题
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状况了,相反地,我们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有
效地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因为开放性问题能使教学更为新鲜而
学生更有兴趣。例如在讲授恩吉尔曼实验时,如果教师所提的问题
是:恩吉尔曼实验的过程是怎样的?结论是什么?这样的封闭式问
题显然是激不起学生的探知欲望的。而如果问题设计如下:为什么
水绵是合适的实验材料?恩吉尔曼是如何控制实验条件的?为了
能使实验的结果更准确,这个实验还做了什么处理?这样的开放性
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显然有趣多了。
1.2 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怕学生不懂,所提问题大多是一些记
忆型的、理解型的问题,如:叶绿体中的色素分为哪几种?分别是
什么颜色?主要吸收什么光?其实这样的问题难度比较低,高中生
在课本上可以很容易地找出答案,自然就没什么兴趣去思考回答
了。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设计一些应用型问题,比如:根据
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总结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哪些?并
说明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光合作用的?这样的应用型问题要求学
生把知识应用于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情境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灵活
运用知识的能力。
1.3 避免“满堂问”
新课改要求师生互动,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却在课堂
教学中产生了“满堂问”的现象,即在课堂上人人参与提问,所提
的问题大多较为简单,教师可以领着学生从教材中找寻到标准答
案。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跃了,但学生受益不多。
它虽然在形式上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但在本质上与“满堂灌”是
一致的,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学生
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淹没了教学重
点,挤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也限制了学生
的思维。所以,我们生物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
发生。
2.优化有效提问的方式
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但在这种教学方
式中,不能总是仅有一个声音,也就是教师在唱独角戏,更应该让
全体同学参与到教学当中,这就取决于教师能否遵循课堂提问的基
本原则进行有效地提问了。
2.1 生活化提问
生物学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从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
进行提问,能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更容易理解问题的提
出和解决,也就更有兴趣去探知其中的奥秘。例如,在学习“细胞
的渗透吸水和失水”部分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一些问题:当你
连续嗑盐渍的瓜子或吃太咸的食物时,你的口腔会有什么感觉?为
什么?有什么办法解决?当你把白菜剁碎准备做饺子馅时,常常要
放一些盐,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见有水分渗出,这些水分是从哪里
来的?蔫了的青菜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变化
呢?等等。这些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勾起了学生的探知欲,自
然而然地联系自己的经历去思考,并且根据课本的内容就可以很容
易地回答了:会有干燥难受的感觉,因为口腔细胞失去水分,这时
及时喝水可以缓解口渴;菜馅细胞失去水分,即水分的输出;菜叶
又重新变得硬挺起来了,叶面伸展,即水分的输入,等等。
2.2 直接式提问
对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教师可以直接提出问题,也就是直接
问“是什么”、“有什么”等等这一类问题,它是教师进行叙述性谈
话中的提问。一些概念式的教学内容常采用这样的提问方式。比如,
在学到“细胞的分裂历程”时,对“什么是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
化”等问题就可以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还发问。
2.3 引趣性提问
这种提问方式经常在新课开始时使用,目的在于引起学生学习
新知识的兴趣。例如:在学习“dna分子复制”这一部分时,在进
入新课学习前,教师可先设问:“你父亲是双眼皮,你也是双眼皮,
为什么你和你的父亲如此相似呢?”“你是单眼皮的,你的同桌也
是单眼皮的,你们两个存不存在一些血缘上的关系呢?”这样有趣
的提问很容易就勾起了学生讨论的兴趣,找起答案来自然也积极多
了。
2.4 比较提问
生物学中有一些概念和原理等非常容易混淆,对这些概念和原
理进行比较,分别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掌握各
个概念、原理的本质,以便更好的区分、归类和运用。例如:“无
籽西瓜”与“无籽番茄”、“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光反应”
与“暗反应”等有何异同?这样一做比较,学生自然觉得清晰多了。
2.5 连环式提问
连环式提问也就是通过抛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系统地理解
所要教授的内容,这一方式经常在做课堂小结的时候用到。如在小
结“x隐性遗传”时,可设计一系列问题:什么是“x染色体隐性
遗传?”哪些遗传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为什么男性发病率高于
女性?为何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源来自于外婆家?为什么是交叉
遗传?等等。这样,学生就能比较系统地回忆和掌握刚才所学的内
容了。
总之,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和理解课堂教学的本
质是师生互动,认识课堂提问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手段,而要根
据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所教授的内容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特色,采用
多种提问方式,设计一些能促进有效教学的问题,尽可能地引导更
多的学生思考、参与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发展提高
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学生发展。只有灵活地掌握这些技巧,因地
制宜、因人制宜,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一位善问的教师。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初中生物课如何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