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可以是浅析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 ,这个题目比较小··容易答辩·资料也很多·
给你点资料吧·我也是做这个的
中国园林素有“有山皆是园,无水不成景”之说,由此可见水对于景观的重要性。可是,现在的水景现状却令人勘忧。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大喷泉(如图一)却静静的躺在水里而不喷水,到处是被污染的河流、小溪,还有那笔直高深的蓄洪大坝,更不用说那些早已干涸的水池了……,(如图二)这是一种很普遍的水景现象,这是一种很可悲的水景现象!
图一:泰安市政广场喷泉
图二:泰安市乐园小区中心铺装
人固然有着亲水的本性,而设计师们也在努力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这本身是件好事,可是结果却是令人失望的。近日,有关媒体刊发了一则“缺水城市滥刮圈水造景之风” 的消息。该文指出:在水资源紧缺的华北、西北一些城市,近年来出现大造城市景观水之风。有的城市“拦河筑坝”,把河水“圈”在城内;有的城市耗巨资“挖地造湖”,人为制造水域景观。据调查,目前黄河流域正在打造水域景观的大中城市已有16个,仅郑州、西安、咸阳三市计划投入的相关“圈水”资金就达40多亿元[1]。在水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如何去营造宜人的水景,如何去满足人们亲水的这种需求,成为摆在我们设计师面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二、解决对策
一般地,我们很多的设计师在设计水景时大都在采用借鉴的原则。国外及国内的很多大城市大都是用大喷泉、大水体(如图三)来形成壮观美丽的水景,于是各地的中小城市也都不顾自身的条件,争着去模仿这种很体面的景观,最后就出现了上述的结局。
在设计水景时,我们更应该考虑地域水资源的状况,尤其是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如何设计水景更应该值得考虑。在此,我想就如何在水资源缺乏地区营建水景做一些探讨。
2.1 宜“小”不宜“大”原则
图三:泰安市高新区旁大水体
图四:圣•荷塞广场公园旱喷泉水景
此处所谓的宜“小”不宜“大”原则指的是在设计水体时,多考虑设计小的水体,而不是那种漫无边际、毫无趣味可言的大水体(如图三)。之所以现在出现了那么多的大水体可能与人们“好大喜功”的心理因素影响有关,也许大水体会让人更能感觉到水的存在,更能吸引人们的视线,可是建成后的大水体往往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大水体的养护之困难可能是设计师在设计之初所没有考虑到的;大水体往往让人有种敬而远之的感觉,而没有想亲近的感觉,因为往往在水体旁边都会有警示性的牌子:此处水深,禁止游泳,禁止垂钓……等语句;大水体一般是靠人工挖出来的,因此大都是“死水”,一旦发生水体污染问题,那将是致命的。而小水体容易营建,这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小水体(如图四)更易于满足人们亲水的需求,更能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更何况在后期养护管理中,小水体便于更好的养护,并且在水体发生污染的情况下,小水体更易于治理。
2.2 宜“曲”不宜“直”原则
图五:横滨市美术馆前广场水景一
图六:横滨市美术馆前广场水景二
所谓宜“曲”不宜“直”原则指的是水体最好设计成曲的。我们古典园林营建中很重要的一条是“师法自然”,即在设计中要遵循大自然中的规律,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大自然中的河流、小溪,它们大都是蜿蜒曲折的,因为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形成变幻的效果。尤其是在居住区中更易于设计成仿自然的曲水(如图五)!然而,在现实中,很多人则将水体设计的成笔直的(如图六),也许他们是想体现人工美、人工征服自然的能力吧!
2.3 宜“下”不宜“上”原则
图七:东京湾喜来登大饭店宾馆入口水景
图八:芝加哥标准石油大厦旁水景
此处的“下”与“上”是一种相对的关系,宜“下”不宜“上”指的是设计的水景尽可能与自然中的万有引力相符合(如图七),不要设计太多的大喷泉(如图八),他们大多是向上喷的,是需要能量来支持它们抵消重力影响的,是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因此,在现实中我们最好能充分利用重力的作用,用尽可能少的能量来形成尽可能美的景观。这是需要考验设计师创新能力的。
2.4 宜“虚”不宜“实”原则
图九:加州情景雕塑园中水景
图十:在缺水地区用石块营造的水景
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虚的水景(如图九)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此处的虚的水景是相对于实际水体而言的,它是一种意向性的水景,是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园要素如石块、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体的形状而成的(如图十)。这样的水景对于严重缺水地区水景的营建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这样的水景更易于带给人更多的思考、更多的体验。这也许是真实水景所无法比拟的,因为真实的水景往往只能带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满足、一种很肤浅的体验。
2.5 关注野草之美,反对草坪热
图十一:浙江台州黄岩永宁公园中野草之美
图十二:中山岐江公园中野草之美
前几年全国各地兴起了一股兴建大草坪的热潮,不管是身处海南,还是位于大连,你都能感受到这股热潮的猛烈侵袭。到处是让游人止步的大草坪,到处是被践踏的一片狼藉的大草坪,到处是需要园林工人经常浇灌、修剪的大草坪,结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市的“面貌”,但是对于人们所真正需求的环境却并没有多大的改观。正因为这股浪潮,加速了具有地域特征、生命力强的野草的消亡;正因为这股浪潮,加速了水资源的日益短缺;正因为这股浪潮,最后终于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野草的美丽(如图十一、十二)。因此,对于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更应该重视乡土草的应用。
三、结语
水资源日益缺乏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对于如何在缺水的今天去营建美好、宜人的水景是我们每一个景观设计师的责任,正如约翰•O•西蒙兹先生所言:“我们可以说,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他们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谐共处
2015年会计毕业论文范文参考
试析会计电算化的应用
摘要: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业务的不断增多,会计电算化随之被广泛应用于会计工作中,对于提高会计工作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会计电算化仍然照搬手工会计流程,致使其存在信息及时性、相关性和共享性不足的缺陷,阻碍了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的实质性提高。所以,对企业会计流程进行再造突显其必要性。本文对会计流程再造的意义及其在企业财务信息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会计流程再造的意义
企业财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流程再造是指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撑,根据用户需求对原有的会计信息处理流程进行整合、简化和优化,进而改变信息收集、处理和输出的方式,实现财务与业务协同,信息生成与使用交互的一种新型会计业务流程。企业会计流程再造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有利于实施集中化财务管理。会计流程再造为企业实施统一的财会制度和财会工作流程带来了契机,通过在线生成记账凭证、集中自动划转资金、协同处理财务和业务,使财务管理各个环节中产生的信息汇总成一条连续的信息流,信息使用者可依据自己的权限从信息系统中获取所需信息;其二,有利于强化事前和事中财务管理。根据企业财务信息化要求再造的会计流程,可以实现财务管理重心由事后财务核算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通过实时结账提高财务信息的实效性;其三,有利于增强企业数据处理能力。再造后的新会计流程支持高性能数据库,极大地提升了财务信息数据处理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同时支持会计信息录入、会计信息查询、会计凭证生成和会计报表报送的远程操控,进而提高了企业财务信息处理的便捷性;其四,有利于实现财务与业务的相互协调和协作。会计流程再造后,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根据企业业务要求自动生成财务处理方案,确保财务与业务协同开展,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实效性。
二、会计流程再造在企业财务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满足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建设需求
会计流程再造要符合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要求,满足企业决策与管理的需求,通过调整、改造和优化会计流程,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化水平。首先,会计流程再造要实现企业经济业务数据的共享,减少数据处理的重复性环节,打破现有的信息孤岛;其次,会计流程再造要满足集中式管理模式的构建要求,统一各分公司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强化财务集中管理;再次,会计流程再造要拓展会计管理职能,
使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过渡,增强财务决策能力;最后,会计流程再造要为网络化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提供保障,确保移动办公和远程控制更为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会计流程再造在财务信息采集中的应用
再造后的会计流程简化了传统的会计工作流程,为会计工作提供了高效的业务处理手段,可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直接从原始凭证中主动采集信息、归类信息,不需要手工处理,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递效率。同时,会计流程再造后,使会计信息采集工作与业务活动协同进行,大幅度地提升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完整性。会计工作从单一的货币信息处理延伸到非货币信息的处理,在将各种源数据信息存储于共享数据库后,再通过信息指令将相关信息同步输送到财务信息系统的会计数据库中,从而确保了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输出同源,提高了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三)会计流程再造在实施财务集中管理中的应用
会计流程再造可对现有的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改进,在深入分析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基础上,进而提出解决意见,确保企业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首先,会计流程再造有效解决了企业会计工作重复性强的问题,通过简化冗余工作环节,提高会计业务处理的效率;其次,会计流程再造统一了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会计核算方法的运用,使得企业降低了财务数据的分析难度,增强了同口径信息数据的可比性;再次,会计流程再造可支持高性能财务信息系统的应用,使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实现财务信息共享,便于各企业和部门了解财务状况,履行会计监督职能。
(四)会计流程再造在财务信息系统构建中的应用
首先,会计流程再造应当充分考虑财务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确保系统的管理权集中于企业总部。企业要建立与再造后会计流程相适应的内部监管制度,对系统使用者查询、审计权限进行设置;其次,实现在线财务处理,可通过财务信息系统在线或远程处理信息录入、记账凭证生成、会计信息查询、报表报送等工作,以减少业务流程运行时间,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再次,通过会计流程再造,可确保信息反馈机制的有效运行,使企业决策者及时准确地获取财务信息。
(五)会计流程再造对财会岗位结构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到来的今天,会计流程再造应当以用户需求作为基本导向,并以财务信息高效流畅作为设计理念,这是信息时代对会计流程再造提出的基本要求。当会计流程再造完成以后,财务人员的工作重点将会逐步转
移到对信息用户需求的获取以及优化信息等非事务性的工作上,同时财务部门的岗位也会随之减少,这样一来就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一部分财务人员只需要熟练掌握财务知识和计算机操作即可,而财务管理人员除了精通财务知识和计算机操作以外,还应了解与财务管理相关的知识。由此可见,会计再造流程对财会岗位结构造成了一定影响。
园林绿化景观毕业论文怎么写
园林景观设计公司企业见习论文一、企业见习背景 景观设计师在我国是新兴职业,但在世界上却是老面孔。
全世界有1 20多所大学设有景观设计学专业,许多国家设立有景观设计师注册制 度,学科与职业发展非常完善。
而我国景观设计学科与职业发展却刚刚起 步。
关于我国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人才的市场需求进行 SWOT 分析,也许 能让大家对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客观的认识。
小区当中园路是很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它可以组织交通,更 重要的 是具有游览的功能,可以沿路观赏到小区内美丽的风景。
园路作 为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具有交通功能之外,还具备组织空间、 划 分景区、还有景观的功能。
自古园路的设计就很讲究, 《园冶》中说:“惟 厅 堂广厦中,铺一慨磨砖,如路径盘蹊,长砌多般乱石,中庭或宜叠胜, 近砌亦可 回文。
八角嵌方,选鹅卵石铺成蜀锦”,“鹅子石,宜铺于不 常走处”,“乱青 版石,斗冰裂纹,宜于山堂、水坡、台端、亭际。
” 又说:“花环窄路偏宜石, 堂回空庭须用砖。
”本文仅从色彩,铺装材 料、铺装形式等各个方面探讨园路这 一公园组成元素。
SWOT 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 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 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
其中,S 代 表 strength(优势) 代表 weakness(弱势) 代表 opportunity(机 ,W ,O 会) 代表 threat(威胁) ,T ,其中,S、W 是内部因素,O、T 是外部因素。
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 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二、企业见习目的 为了今后就业工作的需要,为了接触广阔的社会,丰富我们的知识和人生 阅历, 进工厂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最 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物的实践性。
这次见习的主要的目的是使我们对园 林景观设计的国内市场潜力做一个了解,最后为市场需求做 SWOT 分析。
在课堂上,我们学到的一般都是纯理论的知识点,所以,借此机会,我们 要把所学的知识理论和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企业见习内容 (一) 、国内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势 1、景观设计学科得到重视和发展。
目前,开始招收景观设计硕士(或 相似名称)的大学有 29 所,这将极大地推动这个学科和职业的发展。
2、有极大提升空间,设计领域从曾经的居室设计发展到室外、广场、 园林、景观、城市道路等全方位、多范围的设计领域。
3、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政建设项目和房地产项目如雨后春笋。
现代 人们对生活水平和公共场所消费的提高,使得设计也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除了美观还要有艺术性,欣赏性和创造性,也就给了设计人才更大的施展 才华的舞台。
4、城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从业者的薪资继续提升。
与去年相比,今 年的增幅预计为 20%左右。
薪资提升一方面说明景观设计人员的工作量没 有因为房地产市场的萧滞而减少,人才还是稀缺,行业在发展扩大,另一 方面说明人才质量在提高。
(二) 、国内园林景观设计的劣势 1、滥竽充数者有所增多。
自去年以来,景观设计名下的人员突然增多, 人才供应表面上一派繁荣,其实,合格的人才增量不多,只是打着景观设 计旗号的人多了。
景观设计人才是市场需求热点,名字响亮,于是,有些 农林院校的毕业生改换门庭, 蜂涌进入这个行业, 但其内容还局限在园林、 园艺层次上,注重观赏性,缺乏人文、城市规划、国土生态设计等方面的 培养,实质上离合格的景观规划设计人才要求还存有差距。
有些艺术院校 也将环境艺术改称景观设计,景观艺术方面给景观设计学科带来活力,但 同样存在问题,特别是对科学和生态方面的教育相对缺乏。
2、人才产生机制还不健全。
教育上,有部分从事景观设计教学的老师 是从各种学科上过渡过来的, 城市规划、 景观设计方面的理论与经验不够, 知识结构存有缺陷,难担培养人才之重任;管理上,主管部门没有及时更 新人才管理需要的相关体系,人才的培训、注册、考核等体制没有规范, 例如景观设计师,名分本该为建设部门授予,却由劳动部门授予。
3、我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能够在世界上或业内引起反响,被承认 的作品的;同时,对城市规划、景观设计有独到的理念和深刻见解的资深 人才很少。
这个行业不成熟,和可能是因为资深人才太少,还没有形成由 资深人才引导的知识体系和机制。
(三) 、国内园林景观设计的机会 1、对有经验的城市与景观规划设计管理型人才的需求继续加大。
管 理人才不仅包括总经理、经理,还包括项目负责人。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 城市设计、景观设计师由作品设计成长为项目设计,对整个项目的把握需 要系统的知识结构,全面学科的掌握,人员的调配等等。
由此项目管理人 才多少与质量成为一个公司实力主要标志,各单位对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 争夺是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另一方面,管理人才的成熟推动行业成熟, 行业成熟会催生出相当数量的新公司, 人才需求缺口不会减小。
据我了解, 目前培养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人才的院校都没有开设事务所管...
急需小区植物种植设计毕业论文范文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园林专业的学...
小区植物造景应遵循的七大原则, 提出小区绿化的植物选择应形成季相变化、尊重居民喜好、以乔木为绿化骨干及选择保健植物等,小 区绿化的植物配置应处理好常绿和落叶树种的关系、乔木与灌木的关系、建筑区与植物造景的关系 及地被植物的利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居 住环境,尤其是居住区的绿化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 营造优美的居住环境中,小区绿化的植物造景起着举 足轻重的作用。
采用简洁自然的手法,完善的植物配 置,形成一个植物季相各异,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为 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给居民带来心旷神恰。
根据城市居住小区绿化现状,结合居住区绿化建设要 求,谈一些粗浅看法。
l植物造景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绿地布局不合理 小区绿化千篇一律,多以杨、枫杨、银杏、五角枫等 几种乔木搭配几种落叶或常绿的矮灌木和种植草坪为 主。
树种配置与建筑布局相互遮掩,给人单调和呆板的 感觉,缺乏“以人为本”的小区人文特色。
只停留在地面 栽植,以平面布局为主,地面种植草坪,配以独木,点缀 花灌木,给人以绿地生树的感觉,立体美感不足,多层 次的绿化空间未能形成。
1.2生态问题不重视 即时效应与长远效益不协调。
有些居住小区急功 近利,特别是一些新建的居住小区,为了在短时间内达 到较高的绿化覆盖率及体现小区的历史悠久,就移栽 一些大树,例如香樟,不关注其生态符合性而采取去头 的移栽方式,人工痕迹表露无遗,大大消减了居住小区 的景观效果。
1.3养护管理水平落后 有些城市居住小区缺乏专业人员养护,绿地草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子课题“园林(园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 掌握艺术性的种植原则 首先,注意植物自身的艺术性。
每种植物都有其自 身的形态、色调、风韵芳香等美学特点,当不同的植物 品种搭配在一起时,又会体现出不同的艺术境界。
以低 衬高,使之宏伟;以淡衬深,使景物轮廓格外鲜明;以暗 衬明,则明处显得瑰丽灿烂。
因此,要熟悉每个植物品 种的特点,合理进行乔木、灌木、花草的科学搭配,创造 出如“春花、夏荫、秋实、冬青”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 香浮动月黄昏',等意境〔61。
其次,把握植物与建筑主体、 建筑小品搭配的艺术性。
植物结合山石可以阻断视线, 引导游览路线,造成曲径通幽的意境,从而增添小区园 景深度,丰富乐趣。
2.5形成生态化的种植原则 居住小区绿化要以改善和调节生态环境为根本目 标,在技术上以生态学原理为依据,其一掌握好栽植前 生态环境和各种植物的生态习性,进行合理的搭配和 布置,才能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如宅旁荫蔽处,用阴 生的蜘蛛兰、鸭脚木、朱蕉、栀子花、桂花搭配种植,才 能保证正常生长。
其二充升利用植物能吸收有害气体, 释放氧气、杀菌、滞尘、减噪的功能,使具有不同生态特 性的植物各得其所,通过光、温、水、气、土等环境资源, 最终形成疏密有度、错落有致的不同植物群落,构成一 个和谐、稳定、健全,并能发挥最大生态效益的植被系 统,保证植物景观的形成。
2.6遵循人性化的种植原则 人是居住区的主体,居住区的一切都是围绕着人的 需求而进行建设、变化的,不断趋于文明和理性的社会 越来越关注人的需求和健康,植物造景要适合居民的需 求,也必须不断的向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r刁植物造景 和人的需求完美结合是植物造景的最高境界,强调人性 化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要特别强调人性化,要与 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好的环境与生活、文化紧密相连。
人们在工作之余要休息、交际,因此,居住区植物造景要 兼备观赏性和实用性,要有花草,要有树荫,要充满生活 气息,做到景为人用,富有人情味,为人们创造一个自然 亲切的居住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2.7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种植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各界引起高度重视而用来 指导城市居住小区绿化的直接表现就是出现了生态型 小区绿化景观,根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地规 划,使廊道、镶嵌体及基质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空 间分布合理,使信息流、物质流与能量流畅通,
关于写毕业论文旅游景点6000字
展开全部你好,找了篇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在现代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从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 刘振兴 ? 简介: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以其空间处理手法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为基点,通过对浙江省龙游市江滨公园的景点空间分析,论述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的联系与发展。
? 关键字:空间处理;私密性;开放性;公共休闲 1. 概述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园林是物质环境,构成园林的物质要素称为构景要素。
构景要素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山水、建筑物和动、植物。
第二类建筑,广义的包括人工构筑的园林建筑、园路、广场雕塑和园林小品等[1]。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中,与其说是造园,还不如说是建筑的布局和构造,因为建筑构成了整个园子,而其他要素的则作为建筑的附属部分。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园林构筑物与山水要素、动、植物要素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根据文人雅客对圆子的实用要求与艺术要求构筑了独具一格的东方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比例协调,尺度适应,高低变化,错落有致;即要能很好地运用光影明暗的变幻,虚实的对比,又能将各种空间彼此穿插、渗透,首尾相顾,前后呼应,互相因借,此外,还使静态空间流动,达到动、静结合[2] 。
2.. 城市化加剧,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开放性空间呼唤人性的场所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城市化”,城市整体所面临的建设环境范围的,速度快,甚至有许多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建设项目,都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立项、策划到设计的全过程。
前写年的“疏林草地”,“喷泉广场”流行与全国,对外来艺术风格和视觉形象过分追求,布置大量的草地,反而减少了人的活动空间,吸引不到人们来使用[3]。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强调普通人在普通、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强调场所的物理特性、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
这里的物理特性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
因此,场所和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成为失落的场所(placeless)(Ralph,1976)。
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关系应该是形式的,她是体验、是生活、是交流——人与人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4]。
3 案例分析3.1 以浙江龙游市江滨公园为例3.1.1 龙游市概述(一)悠久的历史文脉龙游,地处浙江西部,钱塘江上游,金衢盆地的中心,大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龙游为姑蔑国都城,当时一直是浙西南一带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公元222年秦始皇在全国首批设立县时,龙游为太末县治所,距今有2228年的建县历史。
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更名为龙丘,五代时称龙游,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文化积淀极其丰厚,境内有各种古遗址十七处,其中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有各种石器、陶土出土,透露了“浙西文明发源地”的信息。
(二)得天独厚的条件龙游县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二山二江二滩”,鸡鸣山、凤凰山盘踞县城南北,衢江、灵山江穿城而过,衢江船厂沙洲、石窟沙洲于县城东西。
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创建“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和建设“没有围墙的景区”提供良好的基础。
龙游物产丰饶,是文明的“中国笋竹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资源丰富,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区域。
近年来发掘的龙游石窟,位于龙游县城北三公里的凤凰山麓,是一处气势恢弘、瑰丽壮观的古代地下石窟群,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石窟群的发现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考古、探谜、旅游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青睐,成为华东重要的旅游新亮点,目前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其它如鸡鸣山明清民居苑,龙南竹海森林,白佛岩瀑布,三叠岩,唐代古刹招庆寺等风景名胜均为中外游客钟爱。
3.1.2 龙游江滨公园实地考察(一)概况位于衢江南岸临环城北路,东至交警大队办公室,西接城西公园,长约1800米,宽为35~250米间,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65000平方米,铺装面积35000平方米,水体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整个公园由杭州园林设计院设计,上海市政园林工程公司负责施工,工程建设历时160天,内设童趣苑,明月湾,凝碧轩,天香斋,翠光阁,日晷台,磊园,清幽谷,百舸急流,遍地龙游等十大功能分区,是集休闲、文化、娱乐与一体的城市开放性公园。
(二)主要景点分析(1)童趣苑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不同,本身公园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场地,主要面对对象是儿童,因此该场地建有迷宫、戏沙池、十二生肖、大双亭等设施。
各设施由一条曲廊相联系,顶为木制花架,两册设有大理石石凳,可供儿童和家长休憩见(见附图1~2)。
十二生肖石雕栩栩如生,程弧状排列在一小台地上,台地左边设有1.2米高的铁制隔离墙,既防止儿童划入对面的水池游乐场,又起到“引景”的作用;右边挡土墙上方种有一...
跪求!!毕业论文,急!急!急!题目《生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生态学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从生态学理论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整理从中得出有哪些生态学理论被运用到了设计中,这些理念又是从哪几个方面与风景园林设计相结合的;我们应该以哪些生态学的理念来指导风景园林设计,使之既具有生态学的科学性,又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
概括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风景园林设计中生态学的设计手法。
关键字:风景园林设计;生态学;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生态位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人们从工业时代的富足梦想中逐渐醒来,开始意识到环境和能源危机,风景园林设计流露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这是对自然和文化的一种全新认识。
1969年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的问世,将生态学思想运用到风景园林设计中,产生了“设计尊重自然”,把风景园林设计与生态学完美地融合起来,开辟了生态化风景园林设计的科学时代,也产生了更为广泛意义上的生态设计。
生态主义的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论文或图纸上的空谈,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的实验,生态主义已经成为风景园林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思考。
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风景园林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
在设计中对生态的追求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超越了后两者,占据了首要位置。
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风景园林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风景园林的形象。
风景园林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
1 与风景园林设计相关的主要生态学理论 1.1 生物多样性原理 生物多样性理论不仅反映了群落或环境中物种的丰富度、均匀度等,也反映了群落的动态结构与稳定性,以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与群落的相互关系。
城市中的生境条件比较恶劣,环境资源比较匾乏,物种通过本身一系列的相应变化来增加自己的适合度,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从而保持系统的稳定。
群落中物种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越高,物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越强,群落抗干扰的能力和维系自身动态平衡的能力也就越强。
景观生态学中强调景观的异质性可提高物种总体共存的潜在机会。
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的构建过程中以生物多样性原理为指导是其最基本的前提。
1.2 生态位原理 生态位理论已在种间关系、种的多样性、种群进化、群落结构、群演替以及环境梯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生态位的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主要有格林尼尔的“生境生态位”;埃尔顿的“功能生态位”;哈奇森的“超体积生态位”。
在这里我们主要引用马世骏的生态位概念: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它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地位,反映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选配,实际上取决于植物生态位的配置,这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地系统景观审美价值的高低和综合功能的发挥。
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学习性与生态环境条件,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合理地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或种内的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以利于种间互补,既充分利用光、温、水、气及养分等环境资源,又保证了群落和景观的稳定性。
1. 3 互惠共生原理 互惠共生又称互利共生,是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共存、双方获利。
如地衣即是藻与菌的结合体,豆科、兰科、杜鹃花科、龙胆科中的不少植物都有与真菌共生的例子:一些植物种类的分泌物对加一些植物和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英、白蜡与九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外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能分泌一种叫胡桃醒的物质,它能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因此在胡桃树下的土表层中一般是没有其他植物的;其它如:丁香、洋槐、薄荷、月桂、稠李、风信子等都会分泌一些不利于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在园林中的植物配植时胡桃与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狗脊和里白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
在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群落的稳定。
1.4 生态平衡原理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其含意是指处于顶极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此时系统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相互适应与协调,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系统的整体效益最佳。
在生态园林的建设中,强调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形式与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海湖泊水系的协调以及城市功能分区的关系,着眼于整个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局,使城市绿地不仅围绕在城市四周,而且把自然引入城市之中,以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
近年来,我国不少城市己开始了城郊结合、森林与园林结合、扩大城市绿地面积走生态园林建设的道路,如上海、北京、合肥、南京、深圳、厦门等。
1.5 生态调控原理 生态调控是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研究以人为中心的社...
风景园林研究生如何顺利写论文毕业
我从今年3月3日起在北京市园林绿化项目管理公室实习,至今已有三个多月了。
在实习期间我较好的完成了单位交给的各项工作,收获良多,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我此次实习目的是,希望通过参与项目工作,丰富自己的社会实践经验及沟通技巧,学习如何在一个团队中发挥自己所长,与工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实现项目目标。
同时,了解在实际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以及更好的解决阻力和困难的法,明白项目实施工作的流程,以及管理工作的技巧,将理论更好的联合实际,将所学所用有效合理的应用到实践中,在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的同时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习期间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工作: 奥运英语培训 为更好的推动奥运期间的各项工作,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上百名森林公安干警进行奥运英语培训讲座,我与另外两名同事负责培训课程的英语讲解。
由于学员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年龄较大的学员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如何通过短期的培训让全体学员都有所收获,提高学员的整体英语水平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和同事们从三方面入手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了解学员的年龄结构和英语基础,有针对性的制定课程安排。
在第一次授课前,通过与相关单位沟通和调查,我们初步掌握了参加培训学员的年龄结构,并对学员的整体水平有了一定的预判,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培训计划和课程安排。
第二,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员对英语的兴趣。
我们排练了情景对话,把需要学习的单词和句子编入对话,带领大家从跟读开始,到背诵,直至能够独立的进行对话,逐步增加难度,加深印象,循序渐进的提高学员的英语水平。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员们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为他们今后进一步自学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根据学员年龄和英语基础的不同,进行分组培训。
我们按照学员的英语基础将一个班分为三个小组,每人负责一组,根据各组学员的英语水平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计划,指导学习,使他们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我们还在培训中为他们指出不足,并指明今后英语学习的努力方向。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普遍反映我们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生动活泼、行之有效,通过培训英语水平有较大的提高,很有收获。
在这次培训中我充分发挥自己刚从学校毕业,思想较为活跃的优势,积极出谋划策,参与了全部课程的安排和备课过程,许多建议得到了其他同事的采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每次上课前,我都要认真备课,有时甚至准备到深夜,课后耐心细致的回答学员们提出的问题,并且是唯一参加全部培训的授课的人员。
活动结束后,我的表现获得了领导、同志和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通过这次培训,提高了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我与他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我还认识到要想圆满的完成工作任务不是简单直接的过程,需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怕吃苦的精神,掌握技巧、有的放矢的进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参加IUCN外国专家考察团在项目区进行的实地考察 应我方邀请,08年3月12日IUCN的三位专家到德国示范区密云县新城子镇花园村进行实地考察,对当地独特生境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当地居民的生计进行了解,通过专家的研究报告,进行技术指导及学术交流,使项目的实施方针更加明确。
第一次与外国专家们一同工作,我收获良多。
无论是他们吃苦耐劳,乐观的工作精神,还是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都深深的感染了我。
我的工作是对考察活动进行全程记录,我较为出色的完成了此项任务,并及时总结出完整、准确的书面材料,为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参考资料。
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我的团结协作能力,并把书本所学知识运用到了具体工作中,使我的实践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三、陪同德国交换留学生进行实地研究以及协助他收集研究报告资料 ChristophNolte是环境管理专业毕业的德国学生,他在中国的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收集资料数据和完成毕业论文,领导分配我全程接待并协助他完成资料收集工作。
我们一起走访了中国水利科学院和首都师范大学,与水利和林业的专家进行座谈;一起参加了项目区的实地考察及项目工作开展活动,与当地普通农民进行访谈。
在陪同Christoph走访各处的同时,我也经历了一次全新的学习过程。
完成访谈工作后,我需要帮助他收集大量与论文有关的具体资料。
由于所需数据涉及数个领域,且时间跨度较大,具有一定的难度。
我首先从对数据的分类、甄别着手,从庞杂的信息中挑选出他所需要的内容,逐一分类、总结,然后通过查阅各种研究报告,专家著作以及学术网站,搜集和整理出相关资料并及时将资料反馈给他。
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一方面帮助Christoph圆满的完成了论文素材的收集过程,为他了解中国林业发展,写好论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开阔了我的眼界,拓展了知识面,加深了对林业项目和首都绿化状况的了解,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
参与组织日本防治风沙植树活动 2008年6月28日,我与公...
园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居住区的景观设计,范围广不广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框架,是联系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纽带。
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古今中外道路绿化都倍受重视。
我国早在《汉书》中就有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 说明两干多年前我国就已经用松树作行道树了。
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和品位的提高近些年,全国各城市都加大了园林绿化力度争创园林绿化先进城市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的”脸面”成为重中之重。
2 道路绿化的功能城市道路在城市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交通运输:布置城市其他基础设施;组织沿街建筑及划分空间。
如果把城市道路比作动物的驱赶,则城市道路绿化就是动物的血肉,其意义姿势不言而喻。
对城市道路绿化所产生的各种效应进行分析,其主要功能有:2.1 提高交通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合理的植物配置可以有效地协助车流、人流的集散,保障交通运输的畅通无阻。
从生理方面的感受来看,司机长时间的驾驶过程中,城市枯燥乏味的硬质景观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从而易于引发交通事故,而植物材料本身具有形态美、色彩美、季相美和风韵美,艺术地运用这些特性来进行植物配置,就能创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观,它不仅能表现平面、立体的美感,还能表现运动中的美感,能有效地缓解司机的不良反应,提高交通效率。
2.2 改善道路上的卫生环境,减少污染城市道路上汽车的尾气、噪音及烟尘对环境的污染是相当严重的。
而在道路沿线两侧种植乔木、灌木、花卉、地被营造园林景点,不仅可以吸收有毒气体、杀灭细菌、吸收尘埃、减小噪音、美化公路通道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可以稳固路基、遮荫路面、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有人对不同地点的粉尘做过测试,城市公园内大气中的粉尘,每天每平方公尺约为100mg,而无树的街道大气中的粉尘每天每平方公尺竟达850mg,相差8.5倍。
有人对不同地点的噪音做过测定,道路两旁40m宽的林带可降低噪音105分贝,30m宽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8分贝,绿篱和灌木丛能降低噪音57分贝。
2. 3 美化街道景观将植物材料通过变化和统一、平衡和协调、韵律和节奏等配置原则进行搭配种植后,会产生美的艺术,美的景观。
花开花落、树影婆娑,与成几体图形的临街建筑物产生动与静的统一,它既丰富了建筑物的轮廓线,又遮挡了有碍观瞻的景象。
因而,道路的景观石体现城市风貌最直接的一面。
如果能和周围的环境相结合,选择富有特色的树种来布置,则可尽显街道的个性。
3 道路绿化施工的几个问题3.1 道路绿化施工应由具备资质的建设队伍施工随着园林建设的队伍不断壮大,由具备统一绿化资质审查通过的专业资质的建设队伍来承担,这些队伍技术力量雄厚,施工设备齐全,专业化水平较高,同时使用达到规范制订所要求的标准绿化用苗进入施工市场。
这些队伍又能够遵守道路绿化招投标相关制度施工质量标准和规范及相应的监理制度,使道路绿化的施工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3.2 道路绿化施工前的场地清理道路绿化在施工前往往绿地内遗留大量的建筑垃圾、碱性灰土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或者回填土为地层深处的死板土。
这就需要施工前测定土壤的理化性能,对土壤的理化性能,如酸碱性、有机质及土壤硬度等进行详细测定,以利于改良土壤,有利于绿化植物的成活和生长。
增施有机肥、掺砂掺粘:清除绿带内的建筑垃圾;对涂层的死板土采用客土的方法;对土壤酸性的,可采用大水浇灌或在土壤掺人一定比例的石灰予以解决
【明白人请指点】街头绿地景观设计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人们对城市最直接最经常的感受来自于街道,因此道路的景观构成对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本文试图从道路绿化的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道路景观和营造等几方面来展开,强调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道路绿地;分车带 引言 道路绿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就开始在路边种树,有了进行道路绿化的意识。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就命令在所有街道旁都要种上树,地方官吏就遵旨在他出巡行进的道路上,清水泼街,黄土垫道,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早在元朝建大都之时,就在“市”的道路两旁种植树木;随着“三海”水系的形成,在河岸路旁也植了树,初步有了绿化与湖光山色相辉映、游乐与园林景观相交融的景色。
栽植树木不仅给道路增加了艺术感染力,丰富了道路的园林景观。
解放前我国城市道路狭窄,路面质量差,有的人行道虽宽,但很少植树,只有少数几条道路上种了树,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道路绿化的雏形。
解放以后,随着城市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现代化和城市道路建设的突飞猛进,我国道路绿化为适应新的功能要求,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提高,出现了一条又一条绿化带宽阔、层次丰富、林荫夹道、景观多样、芳草如茵、行车通畅、行人舒适的现代化城市道路,形成了多行密植、层次丰富,落叶树与常绿树相结合,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用大树绿化城市道路等北京城市道路绿化的特点与特色。
一、道路绿化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功能及在大园林中的作用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尽情地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文明,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这些对环境的人为改变,使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因素随之改变。
平衡被破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越来越突出地凸现出来。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在接受大自然赠与的同时,必须要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在城市中,特别是车辆拥挤的道路、立交桥和交叉路口等这些环境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大量种树、栽花、种草能起到人为强化自然体系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特有的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功能;吸收有害物质,减轻空气污染的功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沙的功能等等生态效益,应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根本出路。
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间环境,在大部分的城市中,道路的面积约占所有土地面积的四分之一。
kevin Lych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把构成城市意象的要素分为五类,即道路、边沿、区域、结点和标志,并指出道路作为第一构成要素往往具有主导性,其它环境要素都要沿着它布置并与它相联系。
从物质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可以看作是城市的“骨架”和“血管”;从精神构成关系来说,道路又是决定人们关于城市印象的首要因素。
正如《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中的就是街道。
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
”街道不仅仅是连接两地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构成区域文化表象背后的灵魂要素,上海浦东的世纪大道、南京东路步行街、外滩滨江路景区、苏州观前步行街都是成功的范例。
因此,加强道路建设,讲究道路空间的艺术设计,追求“骨架”与整体的平衡和谐,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径。
例如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人均绿地70多m2,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宽阔的道路上桉树成林,浓荫蔽日,草坪像巨大的地毯,看不到黄土,创造出清新的空气,人们听不到车辆的噪音,汽车飞驶,尘土不扬。
又如空气清新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在环城路两侧种植了120万株树木,建成一条长150km,总面积8万hm2的绿化带,为城市创造了一座氧气工厂,保持了空气的新鲜。
在花园城市新加坡,新建的高层建筑只占地35%,其余土地用于绿化在道路和建筑物之间留下15m以上宽度的空地种树、栽花、种草。
无论在街道两旁、道路分车带、交叉路口、行人过街桥或路灯支柱都是树木相间,缀满藤蔓,虽在闹市也可听到蝉鸣鸟叫之声,居民生活在舒适优美的环境中。
据观测资料,在城市中40m宽的林带能降低噪音10分贝一15分贝,4m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约6分贝;根据苏联的测定,树木下空气的含尘量比露天广场中的空气含尘量低约42%;又根据北京的测定,多排树木的道路比没有树木的道路能减弱风速约50%。
又据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刘振宇、李铁成同志对街道绿化减尘和减噪音的初步研究,对穿过北京市的交通干道三里河路等18条道路的观测,经过大量的数据显示,提出了城市中心区道路绿化带理想的宽度至少是30ml,对减尘、减噪音、减弱...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景观设计专业的毕业论文因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