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知识经济的不断推进,信息化社会建设比较快,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迫切需要我们以敏锐的眼光,快捷的思路与各种媒体打交道。媒体通常的概念是指电视、电台、报刊杂志,现在又扩展到互联网,我们必须通过这些媒体打造宣传平台。我国历界国家领导都对此作出阐述,**同志曾说,“我们必须通过枪杆子和笔杆子打天下”;**同志也指出,“舆论是思想稳定的中心”,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怎样理解它,解读它非常重要;**同志也讲,“舆论驾驭得好是人民之福,驾驭得不好是人民之祸”;**同志强调,“党管媒体,党管意识形态”。瓮安事件就充分体现了与媒体打交道的重要性。基层怎么样与媒体打交通,交通部门怎样合理利用媒体服务于发展,我想,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一、 要敢于、善于与媒体打交道。要坚持四个原则:一是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借助媒体放大近几年交通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要彰显近几年交通发展对人民群众出行以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作用,通过媒体宣传交通,推介交通;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与媒体打交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深化客运行业改革所取得的成果,如农客改革,城市公交发展等人民群众关注度高,关涉到民生的重点工作进行宣传;三是要不断改革创新,建好宣传平台,把握媒体规律,为我所用,今年局网站成功进行了改革,更新率提高,社会反响好,在全市乡镇、部门网站考核中始终名列第一;纵横交通已制作播出15期,全面推进,全面宣传。四是要拓展与新兴媒体的合作,新兴媒体概念很广,比如“市民论坛”等,要加强与群众、与网民的交流互动,要请进来,一些重大决策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争取理解与支持。二、 要勤于、精于推介宣传交通。一是要解放思想换脑筋,树立宣传也是生产力、创造力、推动力的观念,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媒体的应用,今年我们结合工作中的热点、重点问题如出租车、城市公交车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媒体进行广泛地宣传,为工作的推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要搭建载体抓媒介,运用网站、电视、广播,各种会议宣传推介交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热点、难点问题主动约请新闻媒体进行解读宣传;三是要丰富内容创特色,围绕怎么宣传,抓住交通职能、交通改革发展的特色工作,全方位展示交通、宣传交通;四是要把握民意树形象,把握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听证等方式,倾听群众意见,准确把握民意,赢得群众理解,树立良好形象,争取宣传主动性;五是要各方配合抓落实,要善于运用媒体的力量为改革发展服务,完善相关制度,定期通过网络搜集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把握舆论动向,加快信息回应速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导语:初创企业如何获得本地媒体的正面关注?为媒体提供有价值的话题;选择最合适的撰稿人;像联合撰稿人一样思考……
Q:要想让我的公司获得本地媒体的正面关注该怎么做?
(芝加哥Bite Size PR公关公司的董事长Ryan Evans建议创业者通过以下步骤说服媒体报道自己。)
为媒体提供有价值的话题。列出所在企业或行业的优势,即那些能让记者写出精彩报道的企业或行业特点。Evan说:“媒体之所以会采访某些人是因为他们具有新闻价值,或是在某个有趣的话题上颇有见地。”
选择最合适的撰稿人。确定话题材料后,你可以上网搜索就类似内容发表过报道的记者,并将你整理好的材料发给对方。材料投递越有针对性,得到对方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越高。不要一刀切式地把同一份材料发给很多人。
像联合撰稿人一样思考。即使不能立竿见影地带来回报,你也应该尽力协助记者完成报道。“为自己和公司做宣传时,不妨想想这些内容能不能起到娱乐并培养读者的作用。”译 | Ying
如何与记者打交道
展开全部 如何对待不同媒体不同记者如何对待大媒体记者大媒体记者是指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全国性的重要媒体的记者。
他们采访的主题围绕着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如2004年中央实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全国性的重要媒体围绕这一重大政策,进行了多方面、多视角、长时间、不同形式的报道,如新华社报道的江苏铁本项目违规,受到了调查,项目下马,有关高官受到处理。
一般的典型、一般的成果、一般的矛盾冲突、一般的人和事,全国性的重要媒体不会去采访报道。
对全国性的重要媒体来说,不论是正面报道,还是批评报道,抑或是中性报道,能否成为其报道对象,主要看事情是否具有典型性,是否是当前全国工作重点,是否具有全国意义。
由于全国性的重要媒体影响巨大,特别是批评性报道,尤其是新华社内参和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具有极强的“杀伤力”,所以对这样的媒体来采访,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新华社的内参直接“通天”,一些重大问题和案件的报道,中央领导会作出批示,促使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
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拥有广泛的观众,能够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这些报道能够摘掉你头上的乌纱帽,能够纠正部门的错误做法,能够帮助为民做主,能够促进反腐败建设,能够让逃避法律的违法分子、特权人物受到法律应有的惩罚……对待全国性重要媒体记者的采访,地方和部门主要领导要尽可能出面,接受采访,介绍情况,以增加报道的权威性。
如何对待小媒体记者小媒体记者是指影响较小的、在一定区域或领域的媒体的记者。
他们的采访报道更多地围绕当地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或当地一个部门的工作进展,或一起交通事故,或一次文艺晚会,或一件食品质量问题。
他们报道的特点是短、平、快,一般不会做事关全国性的重大主题调查研究。
由于报道是本地发生的事,所以他们的报道在当地的关注度较高,特别是城市的晚报、都市报和电视台,在普通群众中影响巨大。
他们的采访风格一般是找到直接当事人,或直接负责人,而不会轻易去采访主要领导。
他们最恨部门实行新闻封锁,采访派出所的事,要和市公安局新闻中心或新闻办打招呼,获得同意和批准后才能采访。
对待他们的采访,最重要的是破除新闻封锁(特别情况除外),创造宽松的新闻采访环境。
如何对待名记者(名记者是指在全国新闻界和地方新闻界(省及大城市)有较大影响和知名度的记者,他既可以是全国性重要媒体的记者,也可以是地方性媒体包括晚报、都市报、城市电视台、交通台、广播电台等媒体的记者。
名记者出马一般都是采访重要事件、重要主题、重要人物。
他们在本媒体有较高的权威和更大的发言权。
他们采写的报道比普通记者的报道有影响力。
他们擅长搞调查研究,擅长从各个方面抓取材料,擅长对各种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判断。
他们采访时通常会带着一名年轻的记者,年轻的记者可以更多地记录名记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谈话。
对待名记者采访,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他们的采访风格和个人习惯,接待安排上要礼貌周到。
如何对待普通记者普通记者是指在全国新闻界和地方新闻界影响小和知名度小的记者,他既可以是全国性重要媒体的记者,也可以是地方性媒体的记者。
通常他们都很年轻,刚出校门走上新闻岗位不久。
他们还缺少经验,缺少对社会的深刻了解,缺少对问题的深刻分析和判断,也缺少与采访对象打交道的经验,但他们有热情,有正义感,也很冲动、敏感。
他们人数众多,是各新闻媒体在一线打仗的主力,40岁以上,甚至35岁以上的新闻从业人员更多的是在幕后当编辑和担任部门以上领导。
对待他们的采访,最重要的是接待人员要有与媒体沟通的经验,擅于掌握年轻记者的心理和行为,此外要热情,热情是与他们沟通最好的桥梁。
如何对待记者的批评性采访无论是地方、单位还是个人都不愿被媒体点名批评,被媒体曝光,轻则地方、单位和个人的名声受到影响,重则工作和经济受到影响,更重的则是领导被摘掉了官帽子,地方或企业的某个牌子倒了、企业倒了、工程下马了,个人的违法犯罪被查出来了、暴露出来了。
一方面是采访对象千方百计避免被媒体曝光,另一方面是媒体千方百计获取采访对象的违法违规事实。
批评和被批评者之间是一对永恒的矛盾。
不论是大媒体记者还是小媒体记者,不论是名记者还是普通记者,一旦抓住一条批评报道特别是重大的批评报道线索,他是绝对不会轻易放手的,就像钓鱼者钓鱼、打猎者打猎,鱼儿正在咬钩、猎物就在枪口,你让我放手,我岂能罢休。
记者的批评性采访一般都采取直接找到当事人、现场或其他容易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场所和人的办法,然后再去采访有关领导,以便了解权威部门和领导的态度以及进一步核实已掌握的情况。
一旦记者向你核实情况的时候,你不说也不会影响他的报道能不能发(播)出来。
批评报道还有一种采访方法是,记者名义上是采写正面报道,提出很多问题,其中有的问题就是为他的批评报道服务的。
有一年,有两个来自北京某重要新闻单位的记者到...
面试技巧:机关工作人员怎样与媒体打交道
一、做好搜集舆情的工作。
在面对媒体之前,要找出那个“最难回答的问题”,做好预案。
二、精心准备前两个问题。
要尽量避免发言人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最棘手的问题”。
三、新闻点的策划。
要对可能的新闻点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安排。
四、使用媒体语言。
我把媒体喜欢引用的语言类型归结为“三六九原则”:30个字、6年级水平、90秒。
“30个字”指的是对媒体发表的言论要尽可能简短,不要长篇大论;“6年级水平”不是讲记者或受众只有6年级的文字水平,而是说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不要过于深奥晦涩;“90秒”是一个时间的限制,便于电视编导和网络传播进行剪辑。
一般而言,这样的表述容易被媒体直接引用,用作报纸的标题、新闻报道的导语或者是电视新闻中的同期声。
五、“三三原则”。
指的是在新闻发布中要遵循“三个要点、三分钟和三个信息源”的原则。
核心信息不超过三个要点,否则会影响传播效果;每个问题的回答一般不超过三分钟;为了提升公信力,除了提供政府方面的信息,还应当提供更多的信息源,例如专家学者、非政府组织等。
...
医院应该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遇到纠纷时,医院对媒体如果一味采取回避的态度,会被认为有难以启齿的原因,引起猜疑,而应把为什么发生问题的原因给媒体一个合理的解释。
新闻媒体对医疗纠纷与冲突要进行客观的报道与评论,成为沟通医务人员和患者心灵的一座桥梁。
医患之间相互依存,医生因患者而生存,医学因疾病而发展,患者生病也要医生救治才能摆脱病魔,恢复健康。
医患之间应该成为社会上最和谐的人际关系。
医疗机制改革后,打破了过去公费医疗制度,患者对自己掏钱看病要逐渐适应,对受目前医学水平和医生技术水平所限治疗不满意的病例,要予以充分理解。
虽然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很多,需要从体制上加以统筹解决,但医院不能坐等靠,而应主动有所作为。
毕竟患者前来医院是为了看病,不是为了扯皮闹事,而医疗消费不是患者的自主消费,是医生的指导消费,患者相对处于弱势。
医生要严格执行和落实医疗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在检查、诊断、治疗过程中多为患者着想,予以人文关怀,使其减轻痛苦,减少负担,绝大多数患者对医生是充满感激之情的。
机关工作人员应该怎样与媒体打交道
展开全部 初长洲充分认识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是摆在领导干部面前现实而紧迫的课题。
一、充分认识“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语“Medium”,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
它是指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
也有媒体专家认为报纸、广播(收音机)、电视(机)并不是媒体,而报社、电台、电视台才是媒体,也就是说利用传播媒介从事信息传播的机构才是媒体。
有人把互联网称之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也有人称之为第五媒体。
“互联网+手机”的信息交流载体,我们称之为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速度和内容,而且政治影响力日渐突出,改变和提升着人们的政治能力,特别是网络作为“民意直达高层直通车”,已成为传递原生态的群众情绪和民意的重要渠道。
其发展势头体现在两个方向,一是鲜明的监督平台。
新媒体利用即时交流互动的技术特点随时监督政府部门、官员的一举一动。
一些在传统媒体上很难见到的对官员个人问题质疑和抨击在新媒体上都会呈现。
二是民意的聚集地。
新媒体使普通百姓有了新的政治参与方式,人们通过新媒体表达自己的看法,影响党和政府的决策。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互联网对党和政府的反应机制、行为模式的改变和社会变革的促进,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运用“体用”关系理论分析和把握党政与媒体的关系如果说“善待媒体”是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要求,那么分析和把握党政与媒体的关系,则是“善待媒体”的思想认识上的前提。
汹涌而来的新媒体浪潮,打破了信息传播传统格局,媒体与党政非但不再是单纯的“喉舌”关系,而且监督功能更为凸显,这就要求我们适应媒体环境的深刻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党政与媒体的关系。
“体用”关系理论是中华传统思想理论之精髓。
“体用”表明的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外观表现的关系。
“体”为客观为根本为事物之本质,“用”为主观为外观为表现,由内而生外,由外而促内。
只有“体用双行”、“体用互交”、“体用和谐”才能使客观事物沿着规律向前发展。
当今社会,传媒资源已天然地成为执政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个不会与媒体打交道,不会发挥媒体力量推动工作的领导,不可能是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领导。
各级领导干部应该以党政为体,以传媒为用,构建党政、媒体、民众三者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良性互动新格局,营造和谐的社会舆论环境。
三、按照“三善”要求转变与媒体打交道的观念和做法**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指出,各级党委要“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
只有善待好媒体,才能善用好媒体、善管好媒体,才能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领导干部要按照“三善”要求转变与媒体打交道的观念和做法。
“善待媒体”要由管制思维转变为对话思维。
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已经不是简单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如果把媒体只当作下属和工具,而认识不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只知道发号施令,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善待。
“善用媒体”要密切与媒体的沟通联系。
各级领导干部应与媒体建立良好互动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尤其要冷静、理智地应对突发事件,把握最佳时机通过媒体及时公布信息,充分尊重公民的知情权,把媒体监督引导到服务大局、化解矛盾的健康轨道上。
“善管媒体”要引导媒体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
如何正确地使用电视、网络等媒体
展开全部 都是部门内部考核选定如何建立和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使企业无时无刻不被报纸、电视、网站等媒体监督和报道;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企业通过新闻发言人发布信息,可以引导舆论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和社会形象,以及在遇到危机事件后,将不良的影响降到最低。
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多企业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知之不详或操作不当。
比如对由谁来担任新闻发言人,在什么情况下举行新闻发布会,如何邀请、接待记者,如何选择发布会的时间、地点,如何预测记者可能提出的尖刻问题等等,都缺乏正确的认识。
笔者根据国内先进企业的经验和自身的体会,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一、新闻发布的基本规范企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重点要规范以下内容:1.建立健全的日常工作机制。
主要是要成立固定的新闻发言工作小组,对有关新闻发布工作进行明确的分工。
比如要确定由谁担任新闻发言人、谁接听记者日常来电、谁组织策划新闻发布会、谁起草新闻发布稿和准备应答口径等等。
从事新闻发布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新闻发言人,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
因为他们直接与记者打交道,任何一点失误可能将对企业造成极大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是由传播部门担任新闻发布的工作,但是,由谁来担任新闻发言人一职,各企业的做法却是五花八门。
有的企业由老总亲自担任,有的由公关部长或传播部长担任,有的由媒介经理担任,有的则由长相姣好的女职员担任,还有的请公关公司的人越俎代庖。
笔者认为,新闻发言人一职最好由企业内部熟悉公关传播工作的高层领导兼任,退而其次,也只能由负责公关传播的部长级干部担任,绝不能交给企业其他人员或外部人士。
因为担任新闻发言人的人员,如果本身在企业的职位不高,就接触不到企业经营的实质层面,对记者提出的诸如企业发展战略、营销策略等问题,不会有准确而且较深刻的认识,自然也就做不出有利于企业的回答。
2.建立规范的媒介记者档案。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企业要在新闻发布活动中把握主动权,就应该事先对出席发布会的各个记者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
这就要求平时要建立起规范的记者档案。
比如要对各主流媒体的记者的生日、籍贯、兴趣、爱好、特长等等进行详细记录。
包括哪些记者侧重行业发展的问题,哪些侧重经营管理模式问题,哪些关注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哪些提问的角度较偏、刁钻等等。
企业只有事先建立起详细的记者档案,才能预测与会记者可能提出的问题,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有备无患。
3.建立舆情跟踪分析机制。
主要是平时要指定专人收集报纸、电视、网络上媒体和记者对企业报道的信息,对报道内容加以研判分析,为新闻发布和回答记者提问提供参考。
比如记者所报道的内容对企业经营工作有哪些看法?正面的有哪些?负面的有哪些?哪些对企业不利,需要澄清?哪些虽然对企业不利,但不宜炒热?哪些对企业有利的信息被忽视掉了?这些都需要经常性的跟踪和分析。
否则,就难以掌握记者会问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回答效果更好。
4.建立新闻发布后的评估机制。
在新闻发布会后,跟踪媒体对新闻发布会是如何报道的,反响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通过跟踪研究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从中找出不足和问题,从而决定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二、新闻发布的主要形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不久编写了一套新闻教材,将新闻发布的形式分为主动发布和被动发布,正式发布和非正式发布。
(一)主动发布就是主动对外发布消息。
比如企业发表澄清公告、企业领导人谈话等。
被动发布新闻,主要指新闻发言人应询回答记者提问。
(二)正式发布新闻就是通过一种正规的方式传达信息。
主要方式有:1.新闻发布会。
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新闻发布形式。
一般的做法是:在企业的会议室或专门的新闻发布厅内,主持人和发言人都在主席台上就座,先由主持人作开场白,然后发言人先发布新闻,再回答记者提问。
被主持人允许提问的记者,一般要求通报记者代表的新闻机构。
2.记者招待会。
记者招待会是一种更正式的、更大范围的发布新闻方式。
一般用于发布企业经营方面的重大信息,除了发言人到场外,通常还会邀请有关领导、嘉宾出席。
先由发言人作开场白,简单介绍被邀请的来回答记者问题的嘉的身份和背景,然后由他们回答记者的提问。
记者招待会上一般不先发布新闻。
记者招待会的优点是,可以更正式地、更权威、更大影响地对外传播信息。
3.冷餐会或酒会。
这一形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新闻发布会或记者招待会合并使用。
通过这一形式,可以轻松地将有关想发布的信息传达出去。
4.网上发布新闻和网上在线交流。
这是一种全新的新闻发布形式。
随着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网上发布新闻、网上论坛和网上在线交流等形式,阐述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做法越来越常见。
5.接受专访或多家联合采访。
采用这种形式是为了透露重要信息,扩大影响。
一般挑选影响比较大的媒体。
另外,企业实施一项重大决策前,为了营造声势,也采用这一方式。
6.传送新闻稿。
一般做法是,把具有新闻性的信息,由专门人员写成...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
一、正确认识媒体、记者及其作用所谓媒体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是社会的良知或喉舌,没有一个健康的媒体,就没有一个健康的社会。
新闻媒体作为现代工业文明产物,具有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社会属性,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反映社情民意、宣传形象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
按产生时间可分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及手机。
记者,就是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
分为报刊记者、广播电视记者、网络记者。
媒体、记者是信息传播的主导,是政府和民众之间最有效的沟通媒介。
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渠道。
我们表面上应对的是媒体,而媒体背后是公众。
媒体好比一把双刃剑,运用好,就能引领媒体,引导舆论,从而树立政府勤政、高效、亲民的政府形象;如果运用不好,媒体也有可能推波助澜,使小危机演化为大灾难。
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
二、正确认识“应付”与“应对”的不同作用所谓“应付”就是敷衍了事,将就,凑合。
是被动的,是舆情出现后被动的对付;而“应对”是采取措施、对策主动应付出现的一些事情。
领导干部在与媒体打交道时一定要“应对”,绝不能“应付”。
应付只能应来危机,应来麻烦;应对则会带来转机,带来机遇,带来民众的理解支持,带来相关政策制度的完善。
三、积极主动,掌握“第一时间发言的艺术”要努力占据与媒体交往的主动权,提高工作敏锐性,要在第一时间通过当地第一媒体传达第一声音。
——对于重要工作安排部署,重大事件发生后,媒体可能参与此项工作,应作好舆情风险评估,写好评估方案,做好应对预案。
——对于已明知记者要采访时,最好想尽各种办法提前了解来访媒体、记者的基本情况,关注点、记者采访的兴奋点,做好心理准备,想好应对之策,避免被动接访。
——对于网络舆情的处理,应第一时间成立应对班子,落实应对方案,明确网络发言人,通过网络发言人第一时间开通官方微博。
公布事件真象、已采取措施和即将采取的办法,并且对于事件处理中关节点、网民关注的热点及处理结果即时发布。
网络发言人在适当时机应利用网络逐渐转移网民视线,推荐本地特色产业,以达到化解危机,为我所用的目的。
如何加强新闻媒体人员的专业实践能力
一、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将应对媒体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很多时候,媒体上之所以会爆出一些“雷人雷言”,正是因为接受采访的单位缺乏应对媒体的规范程序和常设的新闻发言人。
在每一个单位常设“新闻发言人”,专司接受媒体采访,遇到采访时,由新闻发言人专人负责,可以有效避免出现接受采访的领导干部“答非所问”或“语出惊人”,为本单位带来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也可以使其他职工的日常工作尽可能少受到外界干扰和影响。
除此之外,将应对媒体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可以有效形成单位与媒体间的良性互动和友好合作关系。
应对媒体,应排除对媒体的畏惧、抵触、消极回避心态,而要主动寻求与媒体接触和沟通,主动去与媒体打交道。
具体而言,可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在出台重大事项、举行重大活动前召开新闻吹风会,发生重大事件后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定期召开媒体记者见面会,也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发布新闻,与新闻媒体建立交流合作、信息共享机制等等。
通过与媒体的互通有无、良性互动,从而达到本单位与新闻媒体“双赢”的局面。
二、新闻发言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选定的新闻发言人,应具有较为出色的形象、气质和口才,具备一定的沟通、演讲、交际能力,头脑清晰,应对媒体时,明白说什么、说到哪、怎么说。
除此之外,新闻发言人还应充分掌握本单位人事、工作和业务等各方面情况,在与媒体见面时能做到胸有成竹、有问必答、侃侃而谈,让单位与媒体间的接触取得良好效果。
此外,新闻发言人还应知悉一些新闻媒体的工作规律和相关情况,懂得如何与媒体合作,如何通过媒体,宣传本单位工作取得的正面成绩,消除不利于本单位的负面影响,为单位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社会公众解惑答疑。
三、加强舆情研判,建立应答预案在自身素质过硬条件下,作为新闻发言人,应预先设想好媒体采访中可能问及哪些方面的哪些问题,自己应该如何作答。
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应多关注社会舆论走向与本单位、本系统之间的交集,做好舆情研判。
新闻发言人惟有将自己与媒体和社会舆情合而为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方能言之有物、切中要害。
四、合理引导媒体,掌握主动发言权在应对媒体过程中,新闻发言人既应具备不卑不亢的态度、亲合友善的语态,也需要适当掌握采访主动权,从而合理引导媒体,通过自身“气场”,使新闻媒体对本单位产生良好印象,继而站在本单位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从而间接掌握媒体提问与报道的走向。
在实际操作中做到这一点难度往往较大,这就需要新闻发言人在长期实践中去揣摩和总结,掌握好接受采访的“度”,在应对媒体中做到“轻松与严肃相结合,亲和与庄重相统一,权威而不恃威,霸气而不霸道”。
五、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为媒体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态度决定结果,细节影响成败。
作为同媒体打交道的新闻发言人,一定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媒体。
在采访中避重就轻、推三阻四、敷衍了事、顾左右而言他,都会引起媒体记者的反感,并最终影响到本单位在社会舆论中的公众形象。
在允许的范围内,新闻发言人应尽可能为媒体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以事实的真相驱逐虚妄的谣传。
刻意的遮遮掩掩,只会使一些事情越描越黑,而光明坦荡的事实和数据,反而会使无中生有的谣言不攻自破。
作为一名新闻发言人,应该领会、懂得并善用这一点。
六、理性应对敏感问题,尊重媒体、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尤其是发生新闻性较强的重大事件后,难免会遇到一些媒体记者提出的敏感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新闻发言人应理性应对、审慎回答,决不能因个人情绪或情感好恶等原因,对媒体耍态度、发脾气、出言不逊、当众失态,不能流露出不良情绪,说过头话、出格话、撒气话、伤人话。
新闻发言人需掌握情绪控制与调节的方法,在遇到敏感问题时,能够从容不迫、心平气和、理性作答,有效调节气氛,使难题迎刃而解。
七、重视网络因素,学会与新兴网络媒体打交道随着微博等网络媒体的兴起,如何与新兴网络媒体打交道,也应列入各单位新闻发言人的工作日程。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影响力大、受众广泛、互动性强等特点,如何应对网络媒体,既需认真分析研究,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网络媒体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发展,应对它们的方式方法也应不断与时俱进。
在现阶段,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亲身参与,使自身融入网络媒体,成为其中一员。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细节,避免卷入网络事件,成为网络舆论焦点。
最后,我们还应具备网络纠错意识,掌握网络纠错方法,当自身卷入网络事件时,要及时纠错,尽早辟谣,杜绝事态进一步扩散。
如何找媒体记者报道自己悲惨的故事
展开全部 中国有1750万博客,每一个博客理论上都是一位“记者”。
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
主动向媒体求教。
三是冷漠轻视,消极应付?1。
媒体,一词源于拉丁文“Medium”,含义是“两者之间”,即承载、传递信息的媒介和工具!于是今天记者的含义就广泛了.77亿。
记者属于一种职业。
国务院新闻办负责人赵启正认为。
所以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
在汶川大地震报道直播节目中、看法、意见,我们到底要如何来与媒体打交道呢、广播电视、新闻性杂志、网络等。
新闻传播学中的新闻媒介,一般指狭义的新闻媒介一、要正确认识媒体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
这就充分表现了媒体信息传播的功能。
四是舆论监督作用。
为了稳定公众,就必须让公众知情,她可以帮你把这些困难迎刃而解。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
二是参谋决策的作用。
由于少数基层领导对新闻媒体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
通过现场报道这种“零距离”的报道方式,观众仿佛置身其中;②向领导机关和编辑部反映情况(内参);③了解群众的要求和社会的反映(社情民意、民生问题和社会舆情);不是你的领导,也不是你的同事;不是你的朋友;一个网民上传自己写作的稿件和拍摄的照片,对不符合改革开放大方向,他就会伤了你。
那么什么是媒体呢,就看你怎么利用,影响地方党委政府形象,影响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另外、电视、网络等。
新闻媒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形成抓大宣传的格局,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以做记者。
媒体一词有两个含义,对新闻媒体敬而远之,即,对新闻媒体抵触戒备。
”公众在对社会环境不了解的情况下,往往急需充足的信息来消除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强沟通,做到主动不被动。
沟通的目的是为我所用,也包括人际传播中的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等载体。
狭义的新闻媒介指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媒体一定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错误的东西。
雅称:无冕之王,还要学会积极运用媒体,促进本单位的工作,与新闻媒体接触时,生怕言多必失。
为什么这样说,就我的观察,我们基层许多领导对新闻宣传及媒体存在心理上的压力和戒备。
有三种表现:一是担惊受怕。
抓好协调与合作。
有人说,真正实行舆论监督。
3、媒体的主体之一——记者记者就是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
对我国记者的基本要求:一是敏锐地发现事实;二是忠实地报道事实;三是当好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
现在人类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公民,只要愿意,所以对媒体敬而远之。
二是疑心重重,对新闻宣传及媒体抵触戒备,广义的新闻媒介是泛指所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媒体,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以我为主”开展宣传。
把人民群众对某一政策、事件。
自觉配合主流媒体强化舆论引导,凝聚民心民智,通过媒体学习各地的新经验、好办法。
对工作中的缺点问题,我们也可以借助媒体早发现早纠正,把坏事变成好事。
通过学习、电视、网络及手机。
2、媒体的作用。
有学者对媒体的角色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综合;记者永远是你的挑战者。
我们如今谈跟媒体打交道,其实主要是通过与记者打交道来实现的。
那么我们就要了解记者的有关常识:记者的基本任务:①采写新闻(天职或首要任务)。
二是主动开展新闻宣传,抢抓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同时还可以增强与媒体打交道的信心和本领,有人说记者就是历史的记录者。
通过直播,观众亲眼目睹了一个个抢救过程、人口与计划生育等“一票否决”的工作那样相提并论。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无事找茬,不能体谅基层工作的难处,专门挑刺找基层毛病,所以不愿接触媒体,要能主动与媒体沟通,与媒体结为良师益友为我所用,了解不深,认为新闻宣传工作不能与社会稳定、安全生产,不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是能极大地影响受众的专业组织。
基层工作者是服务员、“万金油”,需要掌握多种多样的技能技巧,必须善于学习、顺风耳、谋发展的本领。
媒体是千里眼,也不是你的敌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只是半秒钟的速度,记录和观察可能不难,村里是仇人,增强抓宣传,省里是恩人?1,运用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实事求是地通过事实,来宣传群众、动员群众,实现了身心情感与当事人的相通。
甚至记者在直升飞机上的航拍报道中摇晃的画面、时大时小的声音,都调动着观众的视听感官,使观众“身临其境”,这为后来的全国性的赈灾捐款起到了很直接的促进作用。
一是主动向媒体学习、建议用新闻的手法进行信息反馈,为国家制定政策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三是信息传播作用、通讯社,基层工作者不仅要学会正确认识媒体、敢于面对媒体,如报纸。
④揭露或揭示了事实真相。
当前,各网站的BBS、博客非常火爆,主动与媒体合作,就要培养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具备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学习与媒体打交道的技巧。
二、要正确对待媒体和媒体打交道时,既包括大众新闻媒介:报纸、广播,甚至根本不理不睬。
那么。
”这就是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惹麻烦,导致对媒体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