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城市内河治理
浅谈城市内河治理
本文论述了城市内河治理中要做到的首先是治污和排污,列出 了截污的具体方法,把内河治理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合理的见 解。针对河道淤泥黑臭的问题,列举了近年来河道治理中采用的先 进技术和工艺,对河道水质改善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引言:在许多地区和城市,城市内河成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 排污管道,致使其水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浅层地下水也受到不 同程度的污染,同时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近十几年来,随着国 家和地方不断出台各种有关加强环保的法律、法规文件以及有关措 施,并投资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使这种局面得到有效遏 制。随着这种局面的好转,加之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国民经济 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发展对城市 防洪安全、供水安全以及城市水环境治理与景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因此城市内河的综合治理摆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成为当务之急。
城市内河包括了截污、清淤、护岸、绿化等内容。人们对综合治 理的污水截流、清淤、底泥处理、两岸绿化等方面的内容做了不少 研究, 内河生态护岸也有了成熟的技术工艺, 有的城市运用新技术、 新工艺进行内河治理, 使水质有了明显的改观, 成为国家文明城市。 1、城市内河治理,必须截污、治污先行
1.1内河治理,治污现行
根据国家规划发展的法律文件,按照各个部门的权限,制订中长
范文二:城市特色是什么
城市 特色是什么
文/魏伟
今天,我们也不谈城市的“文化”了,可能受丹青先生的影响,总有重负之感。那就谈谈 “城市特色”吧,这是个当前很流行的字眼,每个城市都在大张旗鼓各显其能的打“城市特色”这张王牌呢……
40
2007/1 中华建设
伪文化、伪特色?
“在城市建设中,请不要谈‘文化’问题,那是伪文化、伪问题”(陈丹青,《我们没有资格谈论文化——关于安亭新镇改造计划》2003)。
这番论调,萦绕耳边,尖锐而刻薄。文化,尤其是代表文化精粹的城市文化,长久以来一直是我们泱泱大国引以自豪的资本和优势心理,因为我们自诩有千年未曾中断的城市文脉——曾经有举世瞩目的“七大古都”,曾经有长期处于世界城市体系顶端的汉唐长安、洛阳,宋开封、元大都和明清南京、北京,曾经有长达两千年的“营国”和“因地制宜”的理性规划思想,曾经有完整系统的风水堪舆理念,曾经有数之不尽的古城水乡、塞外边关,曾经有风格迥然、各得其乐的地域街区……
今天,我们也不谈城市的“文化”了,可能受丹青先生的影响,总有重负之感。那就谈谈 “城市特色”吧,这是个当前很流行的字眼,每个城市都在大张旗鼓各显其能的打“城市特色”这张王牌呢——
美化、亮化、绿化,净化,城市“新四化主义”成为城市建设的突破口!
旅游节、文化周、美食月、博览会,从“吃穿住行看”下手,带动城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近代、古代、甚至史前文明都一股脑的抖落出来,传说、轶事、趣闻、才子佳人、帝王将相重新粉墨登场,反正每个城市历来就是“有仙则灵、有龙则灵”的胜地!
文化遗产,历史名城、魅力名镇、古街老巷,有称号的拼命升级,没有称号的搜肠刮肚,实在不行了也可自己加冕,这些头衔就这么值钱!
一个“休闲之都”的名号引发了几个城市的“正名论战”,一顶“江城”的帽子戴在了上十个城市的头上,数不清的“唐城”、“宋城”、“明清街”、“民族风情街”,要的就是与众不同!
“东方威尼斯”、“东方芝加哥”、“小巴黎”、“小香港”、“曼哈顿式的CBD”,我们的城市总要和楷模城市扯上关系!
……
这就叫拼“文化内功”?走“特色发展”?
文化遗产的失落
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上(截止2006年,全世界共有文化遗产644处,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重遗产24处),以“城市”或者“城区”为单位入选“名录”无疑是最具魅力和价值的——它强调的是建筑物及其城市环境的有机融合、城市发展的历史积淀和人类聚落的茁壮生命力,其内涵包括了大量建筑、街道、空间以及我们可以因此感知的“精神”,它们揭示的是人类城市的根本意义。我认为,它们存留的难度、意义和价值,要高于单体或是群体的建筑,这是对一个国度城市文明最高的荣誉,也是对这个国度重视城市文明保护、珍惜城市文脉的最高赞许。
但是,我们在2000多座古城当中,能派出的“城市”代表仅有丽江和平遥古城,还有新近入选的“城区”代表澳门历史城区。我丝毫没有不屑于这些伟大的城市(区)之意,但有个疑问:它们可以代表中国3500年的城市文明和世界历史上最为辉煌、延续时间最长的城市文化吗?
我们翻看一下城市(区)类别的文化遗产吧,和丽江、平遥为伍的是:京都古城、奈良古城、波斯波利斯古城、庆
中华建设2007/1
41
州古城、耶路撒冷旧城、大马士革古城、雅典卫城、梵蒂冈城、罗马古城、佛罗伦萨古城、锡耶纳古城、威尼斯古城、那不勒斯古城、费拉拉城古城、萨尔茨堡古城、维也纳古城、布鲁日古城、布拉格古城、托莱多古城、圣彼得堡古城、波尔图古城、华沙旧城、雅典卫城、巴黎旧城、墨西哥古城……,它们在本国的城市文明体系当中,都是最为辉煌和最具代表性的,虽然历经曲折,但容颜依旧。按照这个角度思考,我们理应派出的代表,一定是饱含中华文明、体现文化累积的“佼佼者”,诸如都城型的“七大古都”(北京、西安、开封、洛阳、南京、杭州、安阳),商业都会型的“扬淮益苏杭”,外贸型的“广泉明登”,军事贸易型的“河西四郡”、“九边重镇”,或是几十个地方型中心城市、几十个民族特色城市……,要知道,中国现今的城市绝大多数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历史上个顶个的都是“文明之邦”。但实际上我们一个都拿不出手,既有历史的革旧鼎新,也有我们当世的麻木不仁。北京城在建国初还是“风韵犹存”,几十年的折腾如今只剩下“盆底”式的故宫了;西安城的钟鼓楼和城墙只是一种意向性的符号了(实际上这种意向性的符号也只能代表明代的一个“王府”的格局,与汉唐盛世的古都气派差之千里);杭州的西湖早就匍匐在高楼大厦的脚下了;苏州本来不错,世界遗产大会在这里召开就有说服力,但还是晚了,仅剩下“盆景”式的苏州园林了;其他的,就不须再细看了,根本就找不出一点“古文化”的影子了,何谈“文化遗产”?遍数家珍,万幸我们还有躲在西南边陲的大理,还有差一点被拆除的平遥,以及在西方人
42
2007/1 中华建设
手里免遭涂炭的澳门中心区。虽然这几个城市(区)可以窥见中国城市历史特色的一斑,但离“代表性”的中国古城,还有很大差距。遍观世界名城,城市特色的主要来源即为历史,我们的历史太多写在书本里或是藏在寥寥无几的博物馆里,在城市里,我们找不到历史,所以,我们迷失了特色。
牵强附会的城市特色
既然城市特色“没有”了,就“塑造”一些吧。可“城市特色”不是“城市形象”那样可以通过外在的装饰、称号和宣传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我认为,城市特色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先天的“禀赋”和后天的“塑造”。先天的“禀赋”是这个城市自然的、历史的特色,是我们从大地和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后天的“塑造”才是我们对照外界、自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色。这和人类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成长是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成长,我们都知道要挖掘他的天赋,要尊重他的天性,这是基本的道理,显而易见,
也不可违背;一个城市的成长,同样如此。但我们实际在对待城市时,却太多的忽视了城市的“禀赋”,而一味地强求人为的“塑造”。所以,才会有一百多个城市不论自己身家几何,统统打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特色招牌,岂不知那并不是我们这些城市应该和能够承担的目标,其实整个中国能打造出一个国际都市就不知还要走多少路。我们比较一下上海和伦敦、纽约、东京就知道,除了人口和土地的开发强度,上海在区域环境、产业结构、交通组织、市政设施、土地的高效使用、城市管理等方面,离这些国际都市的距离还远着呢;而北京,如果走不出“京津唐”失调发展、过分依靠行政推力、无视环境承载力等几个发展的瓶颈,根本就靠不上“国际都市”的边(实际上,本人认为北京根本就无需也无力走这条国际都市的道路)。上海、北京且如此,我们其他城市有什么底气站在全球城市的巅峰和别人同台竞争?再有,我们的城市很会学习和模仿所谓“现代化”的建设方式——大广场、大马路、步行街、CBD、景观草坪、欧
陆风格、别墅洋房,都可以在中国大江南北的任何一个城市找到痕迹,而且全都被冠以“特色”,并一度形成了共识:“大”“洋”“高”“密”就是现代化的城市特色!这几年“复古”风格又大行其道,明清街、唐宫宋城大观园,一片片、一座座毫无历史积淀和价值的“假古董”充斥着城市;结果,胡同里弄都当成了垃圾被轰轰推平,老房子旧馆驿被拆掉重建(看似象维护老建筑,其实是赝品,“赝品”比“次品”还要害人!),山被削秃湖被填平,街道和建筑被飞速复制,最终形成大家口诛笔伐的“千城一面”。其实,“学习”、“寻古”都没有错,问题出在“学什么”?“寻什么”?上海“新天地”算是比较成功的旧城改造典型,老瓶装新酒,较好地处理了文化与商业、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但这个改造实例的迅速“传播”则很值得怀疑:许多城市都开始走这种“外观复古,内涵现代商业”的建设道路,岂不知“新天地”绝对是个“个案”,不具备推广性!上海的国际化背景以及强力的融资模式才是新天地成功的“内因”,大家去复制它的外观、抄袭它的名称,只会落得“无米之炊”的境地。
难道城市仅剩下“复制”和“塑造”特色的能力了吗? 牵强附会的城市特色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文化的陌生感,以及由此产生的信心失落感。“看看你的城市,我就知道你那里的居民在文化上的追求”(沙里宁)。如果我们追求的总是别人的东西,城市还有自信心吗?
陡然升值的城市特色
这样不遗余力地“塑造”城市特色,是因为它升值了。这似乎是近几年的现象。进入21世纪,文化愈加受重视了,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和结果。“城市特色”就是一个城市最鲜亮的“文化”。“城市”开始在各种媒体中大作广告了,“最宜居的城市”、“生态城市”、“绿色之都”、“千年名城”、“某某故里”、“江城、山城、湖城、水城”,这种广告语式的“特色形象”,却总让人觉得是做给投资商和旅游者看的。升值的城市特色,不是我们已经能够
脱离对物质的崇尚而去追求高一层次的精神目标,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大家体会到了“城市特色”的“经济价值”。市长们已经开始转型为“经营城市”的CEO了,他们的对象不是一个产业或者是一个部门,而是整个城市,他们更愿意出现在CCTV的“魅力名城”的评选会和各大投资论坛上,他们开始扮演城市自我认可和对外展示的代言人形象。但是,我们目前的“城市经营”,多数还是落脚在“物质价值”的判断标准之上,经济增长、GDP崇拜是无形的指挥棒。带着城市名片的各位官员,最关心的还是诸如“全球500强”的经
济大客户,拉到一个,落户一家,那么,“经营城市”似乎就成功了。我一直暗想,全球到底有多少类似“500强”之类的企业财团,才够中国的城市来比拼和撑门面的?我们美化环境、我们规划城市、我们展示城市特色,难道就是为了“招商引资”和“吸引眼球”?总觉得这种主流的思路里面缺少了一些真正对城市特色的关怀。至少,从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我觉得“招商引资”是政府最快乐、记者最忙活、百姓最司空见惯的新闻了。结果呢?“500强”就是硬道理!而所谓城市特色、城市文化、城市形象,都成了端茶倒水的小丫头,服侍着这些“财富万能”的代表者。“城市的发展是硬道理”,可多数城市理解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全球化为城市的发展铺平了阳光大道——从某种角度讲,城市特色是惧怕和抵触经济全球化的,二者代表的是“趋同”和“异化”两个根本方向。而我们当前似乎很好地解决了这对矛盾,“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被屡试不爽,这可能是城市特色升值的根本动力,但也是潜伏的最大隐患。
城市特色的迷失,根本上是评判城市价值标准的单一性:物质财富的多少可以决定城市的地位、城市的影响力,可以决定官员的仕途、商人的财路、百姓的生活质量……,这本来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只是追求物质,而忽视文化的、精神的、历史的、自然的价值,甚至以牺牲它们为代价,那么,城市就会蜕变成一台“印钞机”,而不是给人“生活”的环境,也就背离了“居住、工作、交通、游憩、交往”的城市本质功能,最后也就失去了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本质意义。
城市特色是什么?
我们对城市特色的理解是模糊的。
“城市特色”强调的是区别性,或者称之为“个性”—— “城市都具备各自突出的个性,这个性是如此强烈,如此充满‘性格特征’”(芒福德)。但是“城市特
色”感觉又是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内容,我们会说“圣
中华建设 2007/1
43
城”是拉萨的特色称谓,也会认为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红山、拉萨河同样也是拉萨的特色之处,另外,宗教、喇嘛、哈达、香客、甚至晒黑的皮肤,也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甚至一座座内地援建的现代化大楼也可以形成新时代的拉萨特色——似乎只要能反映一座城市任何一方面的特性,就可以成为城市特色的描述。这并不矛盾,因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的构成是多方面的,所以作为“特色”,自然就应该是一个“特色系统”,在这里,我们简单的为这个“城市特色系统”进行一下梳理:
城市特色的构成大概由物质性的特色和社会心理层面的特色两个层面。
物质性的城市特色层面:
第一,城市的自然特色。城市是一种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是人们搭建城市的基础和本底,城市与自然的和谐,构成了中国所有城市最基础的特色。在自然因素当中,尤以山、水为重要,这是中国长久以来形成的独特的城市文化,如“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杭州、“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常熟、“一城山色半城荷”的济南、“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南京,不止是这些历史名城,几乎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可以找出与山水之间的特色关系,“背山面水”构成了城市基本的自然选址法则,“山城”、“江城”、“绿洲城”,都是城市自然特色的写照。城市自然特色的体现,在于尊重自然,而不是压制自然。
第二,城市的格局和形态肌理。城市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是生长的机体,它在大地之上勾勒出千变万化的线条,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城市格局:方正的老北京城,曾经一条宏伟起伏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串联着宫阙楼宇,统领着黄土灰瓦;武汉三镇,两江分割,百湖镶嵌,三地的历史演进和当前的城市功能也各具特色;水乡苏州,道路、河流纵横交错,相伴而生;古城丽江饱经沧桑,依山伴水的道路、古朴雅致的民居空间;就连只有几十年建设历程的深圳,也以“多中心宛如花开、网络化道路犹如神经脉络”的城市格局,形成特色。这种格局和肌理,又可以通过可视的建筑形式、色彩和可感知的城市空间来体现,丽江古城鳞次栉比的屋顶、青岛海岸边的红顶洋房、喀什老城曼陀罗式的街道,便是典型。城市的格局形态特色,在于秉承和沿袭历史的文脉,创造和体现自我的价值。
第三,城市的性质和规模。这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当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它们也是一座城市当前和未来最重要的特色。定位偏颇的性质、不切实际的规模预测,是中国当前许多城市特色迷失的根本原因。北京建国之初“工业经济中心”的性质定位,直接导致了这座皇城建设开发和保护的错
44
2007/1 中华建设
位;几十年过后,当我们重新定位北京为“政治和文化中心、历史名都”时,它早已失去了城市特色的本底。而对“国际化都市”的热衷、对“历史名城”的泛用、对“生态旅游城市”的经济化理解、对“中心”的渴望,都是当前城市在性质定位时“假大空”的表现,城市特色在这些口号面前,显得薄弱无力。另外,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数据,常常严重脱离实际。尤其是大城市,上海、天津、武汉、深圳、成都,在20年前预测今天的人口规模时,理论值仅仅为现在实际人口数量的一半。人口预测少了,按照中国城市规划编制的逻辑方法,城市用地自然就严重不够了,怎么办?只好侵占农田、填湖占山、拆除老城区,城市特色在不切实际的性质定位和规模预测的指导下,逐步丧失。
第四,城市的各种构成元素。片区、道路、建筑、雕塑、标志物,这些城市的组成要素,是构成城市特色的基本因子。北京的皇宫胡同、天津的洋楼、上海的外滩石库门、重庆的朝天门、广州的珠江两岸上下九,每个城市都可以数出许多这样的特色元素,一旦形成特色,就不可被复制,就是城市固有并延续的形象。这个层面的特色最为丰富,最贴近每个人的生活,甚至每个街区、每个地块,都会形成自己的特色。但问题也往往出在这个层面,因为这是城市直接建设和改造或是塑造特色的对象。
社会心理层面的特色则更是包含着一切城市之独特的精神、城市之历史、城市之文化。这是建于空间物质特色之上的“精神价值”,它会渗透到该城市和百姓的风俗习惯、言行举止,形成比较独特的地域性价值判断体系,是最稳定、最易感受到、最容易引起共鸣的城市特色。这些特色可以口口相传,可以因人而异去体会,易中天先生的《读城记》,就是一部很好的感悟社会心理层面的城市特色的集子。
貌合神离的角色们
无论如何,城市特色最终服务的对象,还是城市里的“人”。
翻开图书、杂志、专业期刊,学者们对待城市特色的论调几乎是一致的:开始均以高姿态对城市特色的丧失痛心疾首,继而会矛头直指“权力阶层”,众口一词地认为是官员们的滥用权力、是官员们的急功近利、是官员们的无知愚昧,才搞得城市乱七八糟、生气全无。最后,再将希望寄托于清醒的城市建筑设计者或者是高雅的艺术家们。就这样,似乎尽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
渐渐地,我对这种方式产生了一些怀疑。
因为我们的城市并没有因为呼吁而停止复制,老街区并没有因为受到重视而停止消失,农田树林风景区没有因为
“生态无价”的观点而免受城市扩张的侵袭。
为什么?
首先就是“认识”问题,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形成一个对待“城市特色”的共识,各个阶层都有自己比较特定的眼光看待城市特色。然后就是“利益”问题,大家的利益出发点不同,提出的解决之道自然也不同。
艺术家们,包括陈丹青先生这样令人尊敬的、看问题透彻三分的大家,其观点的出发点却是来源于他们的眼球和心灵,这可能都是身处高雅净地饱经艺术熏陶的缘故,把自己从世俗和权贵中脱离出来,在中国的城市中看什么烦什么。艺术家的评判标准就是水墨画式的江南市镇、世外桃源的生活情趣或是富有节奏和韵律的街道城市。在这些价值系统之下,高密度的、杂乱的、拼贴的城市景观,是找不出一点“特色”的。艺术家的观点容易让大家共鸣,因为艺术家给我们描述梦想。
研究城市的学者们,包括我这样的学识浅薄之人,往往看问题又会以“经验”和“学识”来入手,学者们掌握着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诠释着城市的功能和特色,由此著书立说。但学者的标准往往又是百年前的江南水乡苏州园林、千年前的盛世长安宫阙楼宇、千里之外的芝加哥巴黎伦敦,与这些城市相比,确实,我们现在的城市,都是些什么啊?感觉我们始终对不起老天和祖宗。在中国几千年形成的社会体系中,知识分子是掌握着话语权和记载权的,对“城市特色”的“一家之言”,足可以左右“城市特色”的标准和方向,所以,最后我们的“城市特色”也成了“秩序”的一部分。
还有设计、建设这个城市的人们,他们是和这个城市的实体空间直接对话的力量,他们有艺术的天份和心灵,有学术的背景和技能,有对市场的嗅觉和灵敏,有对权力的理解和追随。所以,建设者们是各种力量影响和交织的枢纽,冷冰冰的建筑和城市在他们活跃的思维下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含
义,“特色”在他们的手中得到了各种解释。看看郑州“郑东新区”和武汉“南岸咀”的规划设计国际招标,很是惊叹设计者们的奇思秒想,对“特色”的理解竟然可以渗透至天上、地下、宇宙、太空、远古、未来、动物、植物、乐器、古董、哲学、细胞……,反正都是“特色”。正因为如此,具有单一知识背景的百姓、官员甚至评判的专家,都莫衷一是,脑子被搅得一锅粥。可是,这些“精彩”过后,“郑东新区”和“南岸咀”或是连出丑闻、或是沉寂不语了。所以,角色背景的多元化和复杂性,导致了“特色的多元化”——特色还有多元的吗?
还有这些“可怜”的、管理着城市发展建设的官员们,也就是被指责为扼杀城市特色的“元凶”们,只好在讨伐声中不再言语了。然而,这些官员们面对的可是城市的土地和房子啊,这是所有城市民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城市所有指标增长的载体。在中国当前甚至长时间内,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满足疯狂增长的汽车而建设道路的问题、投资商选地建房的问题、建设领域各个环节(包括计划、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建设、建材制造、施工建设等等)的协调问题,以及大量的“城市病”,都远远“急”于城市特色的问题。我不敢妄论官员就是城市特色的破坏者,但在千头万绪的城市建设领域里,城市特色属于“上层建筑”,而我们的“基础建设”才刚刚起步。要知道,我们真正摸准了城市建设的脉搏估计是近10年的事情,城市特色的破坏在我们这个阶段是为这些摸索付出的必然代价,中国的城市如此,西方的城市曾经也是如此。
我们普通百姓呢?是城市发展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城市特色退化的受害者,实际上,同样也是这一切的“发起者”。城市百姓的生存需要空间和住房,城市百姓的生活需要汽车和商场,这是人的权力,也是城市所有建设活动的归宿。可我们的城市太“小”了啊!本来就人满为患的各个城市,在国家“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方针下,还要全力接纳快速城市化带来的进城居民,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城市哪里有那么多的空间啊?只好向老祖宗要地,拆除代表城市特色的四合院、小胡同、大瓦房、里弄街坊;只好向农民兄弟要地,占田毁林修房盖工厂;只好向大自然要地,开山填湖平渠……
——在这场“城市特色”的论战角逐中,没有胜利者,都是牺牲者。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城市规划系)
中华建设 2007/1
45
范文三:什么是海绵城市
精品文档
什么是海绵城市
015年5月10日至16日是第24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宣传主题是“建设海绵城市,促进生态文明”。
016年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的时间是5月15日-5月21日,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015年4月2日晚间,根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正式公布。根据地区得分,排名在前16位的城市分别是(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部署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1 / 2
精品文档
《指导意见》指出,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水资源,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指导意见》明确,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2 / 2
范文四:智慧城市是什么
智慧城市是什么? 为什么要建智慧城市? 该如何建? 一、智慧城市是什么?建设目的是什么?
1、智慧城市是什么?
" 智慧城市" 理念问世以来,国内外相关企业、研究机构和专家,纷纷对其进行了定义和研究。归纳起来,主要集中于以下三点:
1) 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
2)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的运行。
3)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综上所述,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智慧城市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城市提升的新引擎,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体现了更高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精神。
2、智慧城市的四个特征
1) 智能化的感知。全面感知城市运转方方面面的信息,是智慧化的基础,通过遍布于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活等基础设施的传感器与智能设备将组成物联网,全面地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进行测量、监控与分析,做到变被动为主动地全面感知。
2) 全面化的整合。通过传感网、物联网、互联网以及城市各子系统网络的全面整合,将城市运行的信息全面融合,得到最大程度的沟通、挖掘与利用,提供智慧化的基础设施。
3) 协同化的运作。基于智慧化的基础设施,城市政府、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庭与个人通过系统的参与与感知,达到城市有机、协同化的运作,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城市运行效率。
4) 智慧化的经济。在围绕和服务于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的基础上,智慧化发展模式要求城市经济更多地围绕智慧化发展构建相关的产业,发展相应的技术与经济,从而推进城市经济的智慧化。
3、智慧城市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1) 各国纷纷启动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发达国家纷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新兴国家也都在力争一步到位构建最高端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美国、欧洲自不必说,中国、印度、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还有澳大利亚、非洲、南美等地,纷纷致力于研究智能电网下的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同时不断启动涵盖电动汽车、节能建筑等高端低碳环保基础设施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项目数量已经达到三、四百个。
智慧城市项目工程建设金额庞大。据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预测,仅美国、欧洲、日本的智能电网建设在 2030年前就需累计投资100万亿日元(约6万亿元人民币) 。而美国博斯公司(Booz & Company)预测,全世界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在2030年前最少将增至41万亿美元(约254万亿元人民币) 。由于所涉金额庞大,甚至很多人都认为难以预测具体规模。
2) 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各不相同
近几年,智慧城市建设在世界各地火热开工。但是,各国的建设目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让我们看一看美国、欧洲、韩国以及日本的智慧城市建设思路。
美国:培育新兴产业
美国的目的,用一句话说是培育新兴产业。美国政府计划免费向每个家庭配发智能电表,通过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日益老化的电力系统问题。
这一举措并非仅为发展智能电网及智能电表,基于智能电表这一基础设施,培育更多新兴服务才是最终目的。就像美国互联网平台架构完善后,很快诞生了Google 等巨头互
联网服务公司一样,美国同样希望充分挖掘智能电表的作用,创造能源领域的无数新商业机会。
欧洲:节能减排
欧盟计划制定2013年后的后京都议定书框架协议,以强化气候问题的应对对策,并提出2020年实现所谓的“20/20/20 by 2020”长期战略目标。旨在2020年相对于1990年,实现温室气体减排20%、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率提高20%、节能20%。
为了实现这三个20%目标,欧盟在各大城市推广了竞争模式。各大城市纷纷启动智慧城市建设示范项目,最具效果的示范项目将获得在欧洲各国间推广的大力扶持。
韩国:基础设施出口
韩国的目的是“基础设施出口”。人口较少的韩国向来谋求产业出口的各种机会。备受关注的“济州岛项目”就是以韩国企业为主,计划将整个岛屿建设成智慧城市,目的是向海外推广建设模式,承揽建设工程。建成后的济州岛智慧城市,主要作用亦将成为一个面向海外市场的展示窗口。
日本:四个主题
在世界范围内陆续启动的巨大智慧城市建设市场面前,日本认为,如不尽快发展,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输给欧美企业。为此,日本启动的建设项目较多,涉及面较广。主题涵盖“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智能家庭”、“节能环保”等广泛领域。
3) 启示
2013年1月和8月,住建部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93个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掀起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高潮,智慧城市相关的展会、论坛此起彼伏。实际上,在住建部试点工作开展之前,工信部2012年就启动了智慧城市试点(浙江省、常州市、扬州市) ,主要以电信运营商为主体,开展相关技术研发、无线通信、运营服务等工作。
虽然都称为智慧城市,但住建部与工信部侧重点有所不同,工信部是从信息技术角度来抓,更强调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深度融合以及七大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在智慧城市载体上的落地。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目前,每年都有1500万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相当于每年要诞生一个北京规模城市的需求。为此,住建部则是从城镇化角度来抓,突出城市建设和管理运营,定位于新型城镇化的落地,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涌入城市人口的就业与住房问题。
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3月16日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将在未来一段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发展的顶层设计,其中提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实现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美国的培育新兴产业、欧洲的节能减排、日本的多元化发展等等都为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新的启发。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从解决住房问题出发,延伸到其他领域,从而带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
同时,毫无疑问,智慧城市建设的工程项目金额庞大,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也应参考韩国的“出口”做法,在国际上加强对已建成或在建中智慧城市的宣传工作,就像中国高铁一样,争取将中国的建设模式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广,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二、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 该如何建设?
1、智慧城市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当前智慧城市主要是依托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借助视频监控、GPS 、移动终端等感知设备,通过交换共享、数据挖掘、主动推送、智能分析等信息系统功能,实现民生服务均等便捷、企业发展创新有力、城市管理敏捷高效、政府决策及时准确的目标。
智慧城市不是单纯的城市信息化建设,而是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运行和管理模式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三者之间的支撑和引领,打造基于历史分析、现状改善及未来规划的良性发展机制,以完备的基础设施、高效的业务运作模式以及敏捷响应的信息化环境,为公众提供优质便捷服务,为企业提供创新发展驱动力,同时支持敏捷高效的城市管理和及时准确的政府决策目标的实现。
1) 提高城镇化质量 治疗“城市病”
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已成为全球性的发展趋势。过去我国城镇化所走的是高资源消耗、高环境冲击的发展道路,与之而来的是结构性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加上我国特有的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了大量人口聚集在黑河一一腾冲线以东。这就加剧了人口、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使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病”日益严重。 这些问题使用传统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已经难以有效解决,而目前发达国家正在研究和实践如何创新地使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手段,来重新审视城市发展的定位、城市功能的培育、城市结构的调整、城市形象与特色的塑造等一系列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对于我国而言,如何通过智慧传感和城市智能决策平台来妥善解决节能、环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已成当务之急。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加速后,传统的城市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信息化日益成为化解城市发展难题的突破口。因此,智慧城市的出现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模式,它通过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信息资源、统筹信息应用,以加强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城市形态。可以说,建设智慧城市是在信息社会条件下治疗“城市病”的必然选择。
2) 聚集新兴产业 转变发展方式
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能推动产业发展,特别是软件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因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引发大家广泛关注的原因。智慧城市建设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长期来看,许多重点领域在政府投入和市场化运作基础上将持续高速增长,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管理、智慧城市安防、智慧环保、智慧建筑、智慧应用等。
以软件业、电子信息制造业、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前景广阔,所以集成厂商、运营商、互联网企业、高端服务器、存储、终端生产商、数据中心服务企业、数据智能分析、数据安全和管理类企业都可能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获益。
由于智慧城市并不是通过单一的技术及装备来实现的,其整体建设将是多种最新科研成果的综合体现,将会带动一大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发展。对于宏观经济而言,积极稳妥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将能促进产业链升级,为一大批新兴技术、新兴产业提供“用武之地。
目前,在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浪潮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很多城市都将智慧城市作为城市下一步发展的新名片和提升城市品牌的重要手段,北京、上海、广东、南京、武汉等多个省市已相继掀起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并希望通过创建智慧城市,带动物联网、软件产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拉动地方经济。
对于城市的产业升级发展而言,智慧城市建设将有助于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一大批新兴产业的“落地”,同时也将为国内各地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契机。譬如解决城市安全、城市污染监控等难题,其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既需要智能化的硬件产品,也需要集成化的软件技术。在这种情况下,智慧产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将对城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产生重大作用。
实践证明,城市发展必须拥有一批在未来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才能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我国的传统生产方式必将逐步丧失竞争优势,资本将会向劳动力更廉价的国家转移。但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的支柱产业还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品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智慧城市将促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促进自主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有机衔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此外,通过智慧技术手段的引入,还能以行业为单位建立虚拟和实体的创新协同机制,如智慧物流、智慧环保、智慧银行和智慧医院等,整合不同行业之间的协同机制,如智慧交通和智慧城管等,提升城市内部和城市之间的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3) 均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保障
“治大国若烹小鲜”,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城市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威胁公共安全和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概率在加大,外来人口激增带来的社会保障和治理压力也在增加,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倒逼政府对城市的公共管理从当前的粗放型提升到高效的、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服务,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将成为这场城市管理变革的有力推手。
智慧城市能够全面支撑城市公众、企业和政府间的信息沟通、服务传递和业务协同,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资金使用、自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能推动企业整体经营环境的提升,促进企业业务发展,改善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效果;给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带来便利,如智慧交通方便出行,智慧医疗方便就医和康复,智慧教育方
便学习,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提升居住的便捷性和舒适性等等,特别是各种智慧化应用的整合将会给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智慧城市的背景下,采用包括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革城市管理模式,创新智慧化的管理方法,对于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和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化而言,已是势在必行。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民生为导向,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着重加强和创新社会综合管理体系建设,将可视化、无线通讯、卫星定位、视频智能识别等智能技术融入到道路基础设施、城市部件巡查、城市设施资产管理等各个环节之中,使城市管理的传统管理手段产生质的转变,进而迅速提升城市功能和管理现代化水平,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已成为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新思路。
众所周知,以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住房、城镇公共基础设施等为核心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然而,由于受到身份限制和信息获取方面的障碍,我国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供应和使用情况未能得到充分公开和整合,一方面居民未能充分获得所需的服务,另一方面政府也不能充分了解居民享受服务的信息,无法对公共服务的供给进行合理的调节。
因此,通过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比如构建远程医疗和教育服务体系,让偏远地区的人们能够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的优质资源,可以有效解决这些地区教育、医疗资源的不足,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
2、当前对智慧城市的理解有哪些误区?
建设智慧城市,首先要开展智慧城市规划工作,在当前已有的规划文件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操”、“重信息化,轻业务”等问题,业内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城市在基础设施、业务模式以及信息化环境等多方面的持续互动,如果继续走城市信息化建设的老路,智慧城市将徒有虚名。
1) 智慧城市建设“操之过急”
当前各省市急于完成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同时学术界和咨询行业也急于争取合作项目,导致智慧城市的深层次研究分析比较薄弱,针对智慧城市建设目的、分期目标、建设路
径、实施策略等内容,大多停留在宏观理论层面,没有和中国发展形势、城市发展定位等现状充分融合,缺乏可操作、论证充分的指导方法。
2) 智慧城市建设“重信息化,轻业务”
当前各地出台的智慧城市规划中,尚没有脱离传统城市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仍然以信息化重点工程为依托,阐述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业务运作,业务运作支撑信息化运行,而智慧城市不仅是信息化建设,而是将城市各构成要素进行充分融合和调动,以一个充满创新活力和可持续良性发展的动态有机体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智慧城市该如何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首先应回答三个问题:智慧城市是什么? 有什么? 做什么? 怎么做(谁来指导、谁来主导、阶段计划)? 业内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立体的、有机的、动态的、持续改善的统一体。在既定规划期限内,从建设时间、建设阶段和建设主体三个维度考虑,可逐层细化到具体的建设方和建设内容,最终可拆分出若干建设任务。
1) 明确统筹协调部门
引领智慧城市建设理念。面向上级领导、中层干部、实施和技术人员及相关接口部门进行定期培训,以加强对国内外智慧城市形势、解决方案、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等内容的了解。同时借助外脑,通过专业第三方咨询机构提供的专业指导、分析评估、技术交流、技术支撑等服务,在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建设内容、执行方案等方面达成统一思想,保证后续机制改善、业务梳理、项目建设及运营的顺畅执行。
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流程。一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运营和管理机制,包括组织机构(决策层、管理层、实施层、应用层) 、监督管理机制(工作流程、点检制度、考核机制等); 二是资金政策,完善适应实际情况的智慧城市资金投入和管理办法,实现集中统
一、高效、低成本的管理制度; 三是建立既符合国家要求、又符合实际的智慧城市标准规范体系。
协调智慧城市建设任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归口部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各方积极参与,首先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目的、框架和路径,由此在组织协调后续规划和建设工作中,能以清晰的思路对第三方咨询公司提出明确要求,同时对各层领导、各个部门清晰灌输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和各项建设要求,充分发挥智慧城市中枢神经的作用。
2) 清晰划分建设阶段
基于信息化和业务的融合层次不同,将智慧城市建设分为如下三个阶段,在每一阶段可根据不同领域发展特点,拆分出多项建设内容。
一是信息化支撑业务运作,取代手工。比如支撑公文办理、会议活动(视频会议) 、督查考核、档案管理、信息公开、在线办事等业务的协同办公平台。
二是信息化促进业务优化。比如物理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以智慧交通为例,包括基于信息化指导的停车场、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业务运行优化和管理机制创新等基础环境建设。通过基础设施规划、运行和管理模式优化、信息化建设三者之间的支撑引领和深度融合,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
三是信息化引领业务创新。比如以电子商务为纽带连接产业链各环节以及企业与市场,建立形成高效快速的市场开拓模式和反应机制,提高行业物流信息化和供应链协同水平,促进以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的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
3) 合理安排建设主体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范围不同,分为如下四类建设模式,并可分解出不同的建设主体: 统筹建设:针对光纤、宽带、地下管网等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基础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以及如协同办公平台等面向大多数部门的信息化项目,都由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建设。
多部门联合建设:针对城市应急、城市运行管理、政府智能决策、市民服务等涵盖多部门业务的领域,需由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项目启动、业务梳理、需求分析、项目执行等整个建设过程。
行业内独立牵头建设:若某一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其他部门在信息资源共享、接口等方面提供支持,则这类项目由该部门独立牵头建设,比如针对为公众提供出行信息、驾车诱导等服务的出行管理系统,需要交通部门在各方配合下牵头建设完成。
单部门独立建设:某一部门为支撑自身独立业务运作或提升管理,进行单个信息系统的建设,比如林业局的森林远程防火预警、统计局针对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软件、交通部门的交通仿真与决策系统等。
4) 科学规划建设时间
时间与上述各要素有机组合便生成了建设计划,即由谁统筹协调、由谁牵头和参与、在什么时间、根据建设阶段分解出什么建设任务。智慧城市的建设范围广泛、建设主体和参与部门众多,是多项目、多路径并行的立体式项目,在某一时间内,会存在不同的建设模式,即在统一组织、协调和监督下,由不同的牵头单位去执行不同的项目。
综上,启动智慧城市建设不等于完成一本规划报告,也不是若干信息化项目的累积,而是由统筹协调部门、建设阶段、建设主体和建设时间四项要素有机组成的统一体,应基于建设主体从上到下、建设范围由粗到细、建设阶段由低到高等原则,将智慧城市构成要素进行逐层细化,归到不同的建设路径,落到不同的建设项目上,在统一组织、管理、协调和监督下,持续打造基础设施完备、业务运作高效、信息化响应敏捷的智慧城市环境。
范文五:什么是智慧城市
什么是智慧城市,
我有一位在县级市当领导的叔叔,他三年前曾经问我这个在北京做了几年IT记者的侄子,什么是智慧城市,当时我确实解释不清这一问题,印象中,智慧城市一直停留在平安城市或一些纯技术范畴。
时至今日,也许我可以给叔叔打个电话,更好地回答这一问题。智慧城市就是惠及民生;就是科学地城市管理观;就是产业延伸;就是使政府投资获得回报,并实现增值。
当然,我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并非一蹴而就,有明显演进的过程。而我的思想演进,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
其实,纵观智慧城市的发展痕迹,均留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智慧城市概念出现已20余年,其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1992年,当年新加坡政府制定了“ICT2000”计划,随后2008年,IBM正式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相继跟进了这一感念。而智慧城市最早出现在中国政府的规划纲要中,是2010年宁波市政府提出的《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智慧城市的决定》。可以说,该《决定》标志着智慧城市正式在中国落地,也揭开了中国智慧城市的第一次建设高峰。
然而,在智慧城市第一次建设高峰中,或称智慧城市1.0时代,我们面临诸多问题,这也影响了叔叔们对智慧城市的兴趣。首先,智慧城市1.0多为政府自建、自运营,而且多为行业垂直建设,该建设模式极大地增加了地方财政压力。同时,智慧城市1.0缺乏明显的运营模式,提供方案的企业看不到收益模式,企业参与动力不足。此外还有一点,智慧城市1.0没有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尤其缺乏顶层设计人才和大数据管理人才,这使得智慧城市雷声大、雨点小,不接地气。
如果听我如此解释,叔叔一定会对智慧城市建设缺乏信心。有限在财政资金不如去修桥补路,有限的精力不如去吸引投资。
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与时俱进,智慧城市同样也是如此。在当今的时代,智慧城市究竟应该具备哪些时代特征,2010年云计算、移动互联概念还不成熟,大数据、物联网概念甚至还没有出现,而时至2015年,中国各级城市管理者都在思考,如何利用这些新兴技术,解决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资源紧缺、人口膨胀等一系列问题,如何通过新技术衍生出应用,实现城市的产业转型与升级,强化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
基于此思考,从目前来看,建设智慧城市的正在由一个目标,衍生为四个目标。我非常认同,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政企事业部负责人庞胜清对此的解释,“智慧城市必须以人为本,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业员工,或是政府公务员,都应该是智慧城市服务的主体。”
所谓四个目标:首先是惠及民生。以中兴通讯已经交付的某智慧交通项目为例,项目实施后,车辆通行量增加了35%,停车次数减少45%,行车速度提升30%,行程时间缩短30%,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数据,一个我们都能感受到的智慧城市。 目标二是建立科学地城市管理观。也就是说,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以及大数据采集、整合、挖掘、分析和应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在银川智慧城市建设完成后,城市432项业务审批实现一站式完成,审批时间缩短78%,领取企业注册所需的“四证一张”,由原来五天缩短到一天。 目标三为产业延伸。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可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形成新产业业态,激发新的经济增长模式。预计2015年,中国信息产业增加值将达到4.5万亿人民币,占中国GDP总值的7.4%,GDP增长贡献率达到20%以上。同时,信息消费会间接提供2500万个就业岗,相比2014年增加900万个。 目标四是实现政府的投资获得回报,并实现增值。以一个较新的名词描述,即“资产证券化”。通过引入专业的智慧城市运营公司,实现政府投资的保值、增值。也许对智慧城市的投资一点都不比股市差,投资市盈率至少将实现2~3倍资本收益。
如果我能更清楚地解释以上四个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我们叔叔一定会对智慧城市建设感些兴趣。当然,为实现以上四个目标,就必须拿出具体可行的实施策略和解决方案。2015年7月13日,中兴通讯在全球分析师大会中,正式提出智慧城市2.0概念,个人认为,该战略颇为符合智慧城市的时代发展观。 庞胜清认为,智慧城市2.0可以归结为三大创新。首先是技术架构创新和落地。对此,中兴通讯提出“一云一网一图”的技术架构。所谓“一云”,即将在城市中各行各业流动的PB级数据集中于云端,统一进行处理分析。同时,云端多业务平台需要实现互联互通,打破孤岛效应,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所谓“一网”,即智慧城市的基础网络,未来城市建设传输能力达到几千G,甚至上万G的光网络,将成为普遍现象,狭窄的基础网络将成为智慧城市的瓶颈。所谓“一图”,即地理空间信息系统。该系统将产生施工数据和行业应用数据。此两类数据将通过一张图,直接呈现给决策者进行决策。
实现智慧城市2.0所必须的第二类创新,为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创新。自建、自营是智慧城市1.0的典型特征,而在智慧城市2.0时代,将实现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政府特许经营的全新模式,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实现对城市民众的服务和管理。
此外,商业模式创新也是智慧城市2.0的主要特征。目前智慧城市是中国最大的ICT投资市场,各大部委所公布的智慧城市试点已经达到506个,据IDC的统计和预测,2015年中国智慧城市涉及的ICT投资将达到1000亿。 投资并不等于投入,既然是投资就要考虑如何获得保值和增值。这正是问题根结所在,庞胜清认为,智慧城市1.0时代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没有明确地盈利模式,而智慧城市2.0时代,智慧城市运营公司依靠基础数据服务大众,但同时依靠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持续产生和获得收益。庞胜清以中兴实施的某智慧旅游项目为例,通过项目的实施,该城市2015年1~4月份,旅游人次同比上升71%,旅游收入同比上升17%。我想这正是市长们都乐于看到的数字。 此外,新商业模式创新,也指在智慧城市对传统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收益的分配也会因此发生改变,由此会产生大量、衍生的、新的经济业态。比方通过智慧社区的建设,将衍生创造、产生大量为社区提供服务和支撑的工作岗位和业务形态。
目前,宁夏银川即是在智慧城市2.0思想架构下,建设的典型案例之一。通过引入PPP模式,通过13个子模块的落地。审批效率平均提升75%,432项业务实现了一站式审批。最后,庞胜清表示,“目前,中兴通讯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已经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的140多个城市。在中国中兴通讯参与建设的智慧城市项目超过110个,其中90个城市,人口超过百万。未来,中兴通讯希望成为全球智慧城市最佳合作伙伴,在未来3~5年内,中兴通讯的目标是为全球100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提供服务。当然,在这些城市中,中兴通讯将继续推进智慧城市2.0,这是我们的目标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