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我是大家本次的导游。今天我将陪同大家一起参观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的木构建筑——一应县木塔。应县木塔,俗称天柱,原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应县城佛宫寺内。相传,它是辽代兴宗皇帝为他心爱的儿子观赏美景而修建的,也有的说是兴宗皇帝为让他的王公大臣观战而修建的。
应县木塔经历多少个严寒酷暑,多少次狂风暴雨,多少回闪电雷鸣,但木塔却安然无恙。据县志记载,辽、金以来,曾先后历经七次大地震,其中最厉害的是元代顺帝时的大地震,地震连续七天,木塔仍巍然不动,所以足见塔身构件安装的合理,制作的精细,质地的坚固。
应县木塔是我国木构建筑的奇迹,它的珍贵价值可以概括为最古、最高、最多、最巧、最固这几个词。
最古是说它的塔龄,应县木塔创建于950多年前的辽清宁二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而最高是指它高有67.31米,相当于咱们现代建筑20多层楼房那么高,它不仅是全国最高的木塔,而且也是当今世界最高的纯木构建筑,所以,它也堪称是一个擎天柱。最多是指它的斗拱种类。斗拱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三者交叉重叠,合称斗拱。木塔共用54种不同形制的斗拱,堪称斗拱博物馆。最巧是说木塔的设计。木塔为纯木结构,67.31米的高度没有用一根铁钉,全
靠榫和卯咬合,造型美观。据统计全塔共用木料10000方,重约7400吨,当地有这样一句话:坎尽黄花松,建起应州塔。最固是说它的结构。我们知道高度和稳固是成反比的,越高越不稳定。那应县木塔67.31米,950多年了,它却仍然屹立不倒,其实这与它的结构有关。它是一个双层套桶结构,这就增加了它的稳固性,此外,这样的结构还巧妙的发挥了木头的柔韧性,所以,在经历了十几次大的地震后,宝塔依然风姿不减。
应县木塔不仅具有超凡的建筑成就,而且还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艺术氛围,它主要反映在名匾众多、彩塑壁画独特、佛牙舍利珍贵三个方面。
木塔建成以来,观瞻木塔成为许多人向往的一件事。历代君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佛门弟子前来登临观赏、抒发情怀、泼墨题字,留下了许多赞颂的匾额和楹联。塔上和寺门牌楼共有53面牌匾和6幅楹联,有的叙事说景,有的抒情写意,文字精彩,寓意深长,而且内容丰富多彩,书法遒劲古朴,各有千秋,是中华文化、书法艺术之瑰宝,同时也是历代修缮木塔的见证。其中包括了记载木塔的建造及维修年代的“释迦塔”三字匾;赞美木塔宏伟奇特的“天柱地轴”四字匾以及宣传佛教教义的“天宫高耸”四字匾等。
接下来请大家跟我进入木塔第一层,咱们首先欣赏一下木塔内独具特色的辽代彩塑与展现契丹族豪迈奔放气质的壁画。进来之后我们首先看到的便是佛坛上这尊11米高的释迦牟尼金身坐像,它形体丰满硕壮,神态端庄慈祥,左手下垂,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名为“说
法印”。大家可能一进来就已经注意到,这尊佛像与众不同,在它的面部,井然绘有一圈绿色胡须,还佩带着耳环,为佛像中是极为罕见的。据说这是因为契丹男子以蓄胡须为美,所以人们就也给释迦牟尼佛留下了胡须。内槽墙壁上所绘6幅如来佛像,有菩萨胁侍,高近8米,堪称巨制。佛像面相圆润,披垂红色袈裟;胁侍菩萨冠戴华丽,垂带飘逸。门道两侧墙壁上的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人物,形象不拘一格,富有个性特征,一个个栩栩如生。南、北门额壁板上所绘6尊供养人画像,南面三尊女供养人为辽圣宗、兴宗、道宗时期萧氏家族的3位皇后。北面3个男供养人,分别是辽国大丞相萧孝穆、辽国陈王萧知足、齐王萧无曲,因为是臣子身份,只好把他们安排到背面。
应县木塔在维修时,发现了一批辽代刻经、写经和木板套色绢画等珍贵文物,内有辽代木版印本,为罕见珍品。在此之前也分别在三层佛座下和二层主像内发现用银盒盛装的七珍舍利佛牙2组70件。应县木塔这座集建筑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于一体的文化之塔,珍藏着两枚佛牙舍利,
并且被称作“佛陀的宫殿,释迦的塔”,这在佛教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广大佛教信众瞻礼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圣塔。
应县木塔不仅是中国的奇迹,也是世界的奇迹,所以它与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埃及的金字塔合称为世界四大奇塔。所以接下来的时间就留给大家,来好好参观一下这座奇塔,感受一下应县木塔的魅力。
范文二: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全名为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县城内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俗称应县木塔。距恒山山脉翠微岭文明山脚下的小石村15公里,是佛宫寺的主体建筑。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世界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也是唯一一座木结构楼阁式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应县木塔建筑概况简介: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
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
于“前塔后殿”的布局。
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
上,塔高67.31米,底层
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
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
木架。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
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
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
巧,外形稳重庄严。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
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
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
高11
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傩、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范文三:应县木塔
1.2大家好,我是环艺一班的韩斌,今天介绍的是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的释迦塔,释迦塔位于山西朔州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这就是人们俗称的应县木塔。
3.下面我将这几个方面讲起,先讲他的由来。
4.释迦塔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建成,由辽兴宗的萧皇后倡建,田和尚奉敕募建,至金明昌四年,增修益完。以作家庙,彰显家威,并有礼佛观光和登高料敌之用。
永乐二十一年,明成祖率军出师宣化,给予南侵的鞑靼、瓦剌部以有力回击。回京途中,驻跸应州。挥笔书写了"峻极神工"四字。
明正德十二年,鞑靼再次来犯,两军在应州血战六天,鞑靼败退,次年七月,为庆祝应州之捷,明武宗二次来应州,登塔宴赏功臣,书写了"天下奇观"四字赞美木塔。
到了1948年解放应县时,守城的国民党军队以木塔为制高点设立了机枪阵地,木塔被12发炮弹击中, 应县木塔建成至今,已有近950年的岁月,由于长期受地震、风雨、战火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严重的倾斜扭曲、压缩变形、部分构件糟朽劈裂等病变。1961年释迦塔成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11月,释迦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
5.木塔布局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塔看似有五层但实际为九层,每两层间都设有一个装饰感很强的斗拱平座结构的暗层,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mao。
释迦塔设计有近六十种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斗拱,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塔结构设计非常科学合理,这种耗能减震的设计甚至超过现代建筑设计的科技水平。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
6.这是木塔的结构示意图, 稀有的辽代古建筑,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塔,建筑中没有用一根铁钉。一楼供奉的是高达11米的释迦摩尼佛像。
7.释迦塔历史悠久,传说也是非常多的,据说当年是鲁班建造的木塔,但修完之后土地爷承受不住,塔直往地下陷鲁班便举手一推,将塔分成两截,上半部被他一掌拍到了今天的内蒙古一带,留下的五层慢慢地钻出地面,就成了如今的释迦塔。据说塔身水火不侵,即使被炮弹击中也能瞬间熄灭,释迦塔既无光也无火,但民间却传说木塔夜里有放光现象,当地人认为是这是一个吉祥的预兆,,当然还有好多,不一一介绍了,每年的端午节,当地百姓都要身着新装,全家老少一起相伴到木塔前烧香拜佛,并登上木塔的最高层,表示节节高升。如今,木塔受到文物保护,人们虽然不能集体登临塔上,却还是要到塔前烧香祈祷的,场面十分隆重。
8.这是他的一些图片,1这是顶部精美华丽的藻井,2这个也是3这是他外立面,4这是他的柱头铺作5补间铺作6转角铺作7塔刹8用母三脚结构加固的西南内侧,9二层内景10塔身的倾斜程度11从这个图片可以看的出来,他的木结构已经严重腐朽
.9.保护木塔是应在必行的一件事,从1989年起﹐中国开始研究应县木塔的保护工作。199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成立“山西省应县木塔维修工程领导组”﹐木塔大修工程启动。2002年﹐全国性专家会议基本敲定﹐对木塔实施“抬升修缮”方案。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修缮一事搁浅。2003年﹐国家文物局的文物研究院从山西省文物局手中完整接管了修缮资料﹐又是10年过去了﹐木塔的修缮方案仍处在专家论证阶段。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对申遗工作的热衷。目前﹐应县木塔申遗文本已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文物局﹐2012年11月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据了解﹐申遗的认定标准中﹐“原真性”非常重要。当地文物工作者担心﹐万一修缮留下遗憾﹐世遗组织专家将对木塔提出质疑。
目前应县木塔修缮方案已经确定,表示会在原来基础上加固修缮.
10.木塔的前世今生给了我一些启示,应县木塔作为我国最高最古老的木构塔式建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震撼和惊喜,我们作为见证者,应该关注这座塔,了解这座文化。我讲完了 谢谢大家~
范文四:应县木塔简介1
Q 应县木塔简介
一 壮丽的外观
应县木塔位于应县西北隅。其实,由于木塔高耸入云,远眺木塔,不必入城,在城外十余里的地方,就能看到在云天相接的地方,有一发淡蓝色的玲珑宝塔。若是天气晴朗,在几十里远的地方,也能看到它。在云雾缥渺之中,宝塔若隐若现,如天宫楼阁,别有一番情趣。 在应县西街路北木塔的入口处,有一座木牌坊,三门四柱悬山顶,上用斗拱支撑,牌坊正面横匾上书“浮图宝刹”,立匾题“佛宫寺”三字,背面又有“千仞玲珑”匾。这是佛宫寺的山门前牌坊。过了牌坊,到山门前还有一段短街,长约一百余米,过了这段短街,便是佛宫寺的山门。佛宫寺原来规模很大,山门自然也很雄伟,门前原有铁狮一对,铸于明万历二十二年。进门是面阔五间,进深两间的四大天王殿。后来,随着佛宫寺的衰落,山门及天王殿均被拆毁,成为一座石砌平台,只有一对铁狮尚存。现在塔门经过重新整修,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镏金字汉白玉石。旁侧开门,进入宽阔的塔院。院中,原来的东西禅房均已拆毁,但左右钟鼓二楼尚存。钟鼓楼东西对峙,建筑形状完全一样,二层楼阁式,底层正方形,周有围廊,上层单间歇山顶,木柱支撑,坐置鼓,右挂钟。现在鼓已无存,只有明天启二年铸的重三千六百斤的铁钟,仍然悬挂在那里。遥想当年佛宫寺庄严巍然,僧徒云集,晨钟暮鼓,声闻数里,自是一番神佛世界。
过了钟鼓楼,崛地擎天。巍峨崔嵬的大木塔就出现在眼前。木塔总高六十七米三,比北京白塔高十六米四,比大雁塔高三米三。在古寺塔中,它可以说是形态最大,结构最精,外观最壮丽,轮廓最优美的佼佼者。在它面前,谁人不叹是鬼斧神工!
木塔建在一个分为上下两层的石砌阶基上。下层南月台前嵌砌着一块石雕的八卦图。下层平面方形,边长五十米,上层八角形。东西南各置月台,台阶总高四米四,可拾阶而上。阶基宽阔,更增强了木塔的稳重感。
塔呈八角形,六檐五层。塔身为楼阁式,各层檐之下,突出的是斗拱勾栏,下为斗拱屋面,上为斗拱勾栏。层层斗拱,八面勾栏,重重迭迭,如莲花盛开。难怪有人赞木塔为“远看擎天柱,近视白尺莲”,木塔也悬有“百尺莲开”匾。极言斗拱结构之美妙。塔顶的塔刹,由砖砌的刹座和铁铸的仰莲、复钵、相轮、火烟、仰月及宝珠组成,作八角攒尖式,刹高十四米,制作十分精致,与塔身形体十分协调,衬托出木塔宏伟壮观的气魄和穿云射斗的态势。 总观木塔的外表,于粗犷中见玲珑,古朴中具典雅。优美的造型,配上各层之间悬挂的笔力遒劲的大字牌匾,还有那层层风铃发出的悦耳清脆的铃声,更使人感到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和谐美。
二 奇巧的构造
应县木塔外观六檐五层,由于底层为双檐,及各层之间又夹设暗层,实际上为九层。塔全部用木构造,从结构上来说,可分为五层塔身,四层平座和一层塔顶,结构异常复杂,手法变幻多样。
柱是木塔的基本构件,高耸巍峨的应县木塔,几乎全是用柱子支撑的。登上台阶,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圈二十四根大明柱,每根木柱直径六十厘米,长九米。据测,静止时,每根柱负荷一百二十吨。但柱下基石没有巢臼,木柱断面直接连于石基之上。民间传言,这二十四根柱子每天都有一根在休息。底层除外围明柱外,墙里还有二十四根暗柱,里圈也有八根大柱,事实上,这三十二根不为人见得柱子承受着木塔的主要重量。以后各层,每层均有三十二根柱子,由下到上直通塔顶。这样算起来,支撑木塔主体的柱子就有三百一十二根之多。这些柱子,都是辽代建塔原物,历次维修都没有更换,它们现在依然坚硬如初。保持着木塔青春不老的寿命。
斗拱也是木塔的主要的最主要的构件。联结各柱与梁枋构成平座铺作的。几乎全是斗拱。斗拱使用手法变幻多样,全塔共用斗拱五十四种,可以说是集斗拱形制之大成。每朵斗拱均
有一定的组合方式,拱、昂、斗、驼峰。。。。。。每一构件,都经过艺术加工。这些斗拱、柱与梁枋组成一个整体,状如瓣瓣莲花,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美。二层以上,还用斗拱挑出平座,围以木栅,可凭栏玩赏,极目远眺。总之,完美的斗拱的结构,是应县木塔构造的一大特色。
除柱子和斗拱外,构成平座与铺作的,还有梁、枋、斜撑等构件,这些构件,用各种斗拱结合成一个整体,每层都有一个八边形的中空结构层。各种构件的大小,都经过缜密的数字计算,既结合紧密,又留有伸缩余地,使木塔实用、坚固、美观并极为科学合理,体现了高超的建筑艺术。这些大构件究竟有多少,实在难以计算!只见各层之间,梁枋纵横交错,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相互契合,其结构纡曲之奇,设计精湛之妙,莫不令人惊叹。据测,木塔全部用料约三千余立方,荒料近万方,构件总数以数十万计。这是多么伟大而辉煌的创造啊!
应县木塔的设计奇妙与构筑精巧,在国内属罕见,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三 古朴典雅的泥塑壁画及远眺胜景
应县木塔底层有一堵一米厚的砖砌围墙,开南北门。一般由南门入,一进门的两侧,可见彩绘壁画,画的是两个金刚,横眉竖目持剑肃立。内槽门两侧画的是两个天王,天王之上是二弟子图。画是明人笔法,可能原来就有画,因年代久远原画剥损,由明代人补画的。仰望内槽门上还画有三位女供养人像,顾盼多姿,雍容庄重,各具情态。第一层内槽西面,还可见壁画飞天。画面上仙童腾云驾雾,手足飘动,彩带飞舞,神态自然。北门内也有一些壁画,内容与南门内大致相同,只是照壁板上画的是个男供养人,颜色古朴,可能是辽代原物。 看过壁画,面迎的是端坐于莲台上的释迦牟尼塑像,像高十一米,金脸金身,斜披袈裟,结砆跏坐,慈祥端庄,左手微举,右手向下,似乎正在向弟子们讲经说法。这尊佛像,是寺庙中形体最大的,从中也可见古代雕塑艺术之精。佛祖的头顶上可见一层伞形藻井,精雕细刻,彩绘华饰,亦可一观。
木塔
范文五:应县木塔结构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应县木塔结构浅析
作者:张林琳 乔璐
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4年第03期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它是我国保存完好的年代最早的木塔,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木结构楼阁式宝塔。1961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朔州应县木塔(全景)。
木塔位于寺南北中轴线上的山门与大殿之间,属于“前塔后殿”的布局。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现高为65.86米,塔底直径以木柱外接圆计算为33.15米,呈平面八角形,塔身全部用木材建造,各层均设内外两槽。有明层五层及明层间设平座层(暗层)四层,实际上是九层高耸木结构建筑。因底层为重檐并有回廊,故塔的外观为六层屋檐。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内外槽均有8个弦面,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以柱、柱间叠枋和斗拱形成弦向平面构架,在角柱处交汇,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在内外槽的径向,以内柱、外柱和梁栿及斗拱组成空间构架,内槽内供奉佛像,外檐柱内为游人空间。有人计算,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3000立方,约2600多吨重,整体比例适当,建筑宏伟,艺术精巧,外形稳重庄严。
右图就是应县木塔的实体照片,可以看出有以下建筑特点: 二层以上各层均以斗拱挑出平座并设置栏杆供人登临凭栏远眺,塔身逐层向内递收,上部高达十余米的相轮铁刹耸立,造型优美,轮廓线变化富于韵律感,塔身雄壮巍峨,挺拔向上,稳如泰山,正如古人赋诗赞曰:远观擎天柱,近似百尺莲。
该塔身底层南北各开一门,二层以上周设平座栏杆,每层装有木质楼梯,游人逐级攀登,可达顶端。二至五层每层有四门,均设木隔扇,光线充足,出门凭栏远眺,恒岳如屏,桑干似带,尽收眼底,心旷神怡。塔内各层均塑佛像。一层为释迦牟尼,高11米,面目端庄,神态怡然,顶部有精美华丽的藻井,内槽墙壁上画有六幅如来佛像,门洞两侧壁上也绘有金刚、天王、弟子等,壁画色泽鲜艳,人物栩栩如生。二层坛座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和二胁侍。三层坛座八角形,上塑四方佛。四层塑佛和阿难、迦叶、文殊、普贤像。五层塑毗卢舍那如来佛和人大菩萨。各佛像雕塑精细,各具情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制作精美,与塔协调,更使木塔宏伟壮观。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微风吹动,叮咚作响,十分悦耳。
设计成就
应县木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山西朔州应县木塔(局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设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