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分布方式必须同社会生产方式及其上层建筑的要求相适应。生产力在空间上的分布及其区域结构特点,不仅制着城镇人口,制约着乡村人口的分布规律,一本特性上,它们是同的。但城口同乡村又有很大的区别,这是由他们在社会劳动工中所
首先,城镇人口在地理分布具有高度的集性,他们密集在个个点上,按照中国的统计口径,这样的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只有12389个,其中的市为452个,镇为11937,而其占地面积也是微不足道的。按1990年底的统计,全国467个市的区总面积,计为120.8万平公里,占国土面积12.6,。但是,市的人并非均匀分布于全市的总面积上,他们绝大都集中在市中心周围的一小块建成上,这里正“点中之点”。据统计,所有城市的建成区计约1.3平方里,而全城、镇的建区合计只有2万多平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0.24,。在这个狭小的面积上,集中全国镇非农人口的3/4左右,建成区均人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7000人以上。相反,村的分布则要广泛得多,他们的村落总数不下380万个,比城镇的数目要超出300多,实际组了一个面。除了中国的一部分山、森林和荒漠以外,个几乎伸达全每一个角落,其面积占国土80,左右。乡村人口的实际平均密度大约是每
在地现分布上,城人口与乡村人口另一个区别在于主要影响因素的不同。乡村人口以农业为最基本的经济活动,人布同一个地区的土地生潜力存在着几正比的关系;在各种自因素中,受地形、气候土条件的制约最为明显。此,由于生产方式和生产点的作用,乡村人口地理分布上的动较慢,时甚至近于凝固化。城镇人口则表现相反特点,他们以第二业最基本的经济活,口分布与一个地区工商业生产的发达程度有着几乎是正比例关系,而土地生产潜力影响较为要。在各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历史、地理、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不少鲜明的特。在城镇人口的地理分布,除了表现出各国共有的些规律,本国的特色也有多方面的体。
(1)城市分布的历史延续性 中国是世界上城镇化开始得最早的国家之,在古代的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城镇化水平在各国中明显地处于先地位。旧中国千年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夕,留100个城市,近2000县,还有为数更大小集镇,们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是国进行
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已有城镇采取的方针是充分利用、积极改造,合理发展。而事实上绝大多数经济、文化也正是依托这些老城镇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历朝古北京、南京、西安、洛、封、杭州等又焕发了青,其它大、中、小城也都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40年,中平地建设的新城市为数不多,大只有海、二连浩特、伊、西、大庆、双山、七台河、平顶山、十堰、攀枝花、金昌、格尔木、石山、石河了、奎屯、克玛依几十,而其
(2)城市发展的计划性 新中国立后中国经济发展有计划性的,城的展也是如此。随着国家重点建设的部署,一批批城市在有的基础上有规则的相继成长起来。国原有基础差,只有在一个时期内点建设一部分城市,不搞全面开花,才能较迅地收到成效。在50年代早期,东北是国家重点建地区,沈阳、鞍山、抚顺、本溪、尔滨、齐齐尔等城市发展很快,而关内各城市这时基本还处于恢复阶段。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除东北继续为重点外,武汉、洛阳、兰州、太原、邯郸、石家庄、西安、成都、、包头等城市相继进入了重点建设的行列,相对位迅速提高,长为国家工业化的新骨干。“**”期间大搞“万马奔腾”,业遍地花,挫折很大的,但少基础薄弱地区镇发展上初步拉开了架,为后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马鞍山、柳、贵阳、昆明、西、银川等城市这一期变化小。1965开“三线”建设,建设重点又转移,要在西南地区又成长起一批新兴城市,如攀枝花、绵阳、六水、、汉中等;一些县城发展也迅速,如四川省的峨眉、眉山、足、达县、资阳、德阳、广元等。近10余年在改革的新形,中国建设重点向沿海,深圳、珠海、头、厦门、惠州、中山、台、波、州等城市发展
(3)交通条件的巨大响 在古,交通条件特别是河运对大中城市的分布就已有很大影响。近代以来,铁路勃兴,一些新城镇随之成长起来,如郑州、石庄、蚌埠、株洲、浦口等,凡铁路通的城市均受到不同程的促进,未通达的城市则相对衰落。新中国成立后,交通的条件对城发展影响更为明显,绝大多数发展相对迅的城镇皆处在各类交通枢纽的置上,如州、武汉、重庆、柳州、哈尔滨、西安、郑等,见交通件是城市展中着重考虑的素之一。目前,仅京、京沪、京哈、陇海四大铁路干线上,集中全国城市的1/3,而城更达半数以上。长江干流两岸也分布着20个城市,其中特城市就有4个。在1990年底全国467个城市中,路未的只有126个,其规模不大,合计只占城市非农业人口11.3,;而且其中有15个是重要海港,13个是长江于流上河港,其余的一般都处在内河或公路的枢纽位置
(4)农业生产水平的制约 中国工业比较落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是粮食生产对城镇化水平起着很的制约作用,也影响着城的地理分布。中国目6个市相对密集地区,即江、钱塘江下游,松辽平,海河、滦河平原,四川盆地,长江中游平原以及珠江角洲,
以上6个地区全位于中国最肥沃的平原或盆地中,农业生产条件优越,人口十分稠,有的从古代起就是中国的经济荟萃地区,这些都为工业和城市的发提供了雄厚的基础。中国出于某些殊的经济上的需要,也在备业产基础的地方建设了一城市,如格尔木、河、玉门、攀花,但这只是个别现象。国外一些国家在高度商品化的粮食产或进口品的
由于以上各项因素的综合用,也由于中国经济和人口布的总趋势的约,城镇人口地理分布上是很不平
在旧中国,由于历史、经济、自然等种因素的影响,生力和人口高度中东部沿海,广大内地,尤其是边远地区处于明显的落后态。城镇人口作为一个兼顾经济和口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对此也有鲜的反映。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种不平达到了峰。近40年来,政府一方面对沿海城市进行利和改造,一方面对内地进行大规重点建设,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在各方面也很受重视。旧国遗留下来的城镇口分布的显著不平衡状况在一定程上得到扭转,使中国生产力的分布也比过去较为均衡合理,这不政治上、战略上具有重要意义,且同中国自然源的分布状况吻合。值得指出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总人口的分布重心也有从海向内地移的迹象,不如城镇人口变明显。1954,1982年间,海3市、7省、1区占全总人口比只下降了1个百点,即从42.1,降至41.1,,而城人比重却下降了7.5个百点,即52.7,降至45.2,。这固然说明城镇人口在地理分的变远较乡村人口活跃,也反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工业布貌已有很大的改变。但近8年来,即从第三次人口到第四普查期间,上形势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东部沿海人口占全国的比上0.3百分点,城
表54 国大陆三
表55提供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第四次人口普期间中国各省、、自治区城(市)镇人口的对比,从中可以映出中国城镇人口分布和结构的悬殊地区差异。值得指出的是,在各省、区之间这组数据有其定的可比性,又有不可比性。所谓不可比,是指中国历年包括历次普的城镇人统计口径在科学性上或多或少均有缺,在反映各区城镇人口的实际发展水平难免产生一定程度的失真;而这里所说的“程度”,各省、区之间是不等的,也就是说,有可能夸大,有的可能缩小,那么在省、区之间进行比较,就会现种按常理以解释的象。例如,四次人口普查所提供全国镇人口比重为26.23,,们普遍认为这一数字是可以接的,基本可的,笔者虽也这样认为,但同又认它不过是用若干有的可信、有的不可信的数字计出一个平均值。这一点要对比江苏、浙江两省可了然,前者市镇人口比重为21.24,,后者为32.81,,差很悬殊,但非农人口比重却颠倒过来,前为21.02,,后者仅16.48,,社会劳动者总数中非农产业的比重前者也明显超过后者,
究其原因在前文中到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时已对此进行了分析,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市镇中非农业人口的合理比重的问题,正是于省、区该比重高低相差悬,在市镇人口比的比上才出现种种难以释的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强省、区之间的可比性,国者普遍认为用城镇非农人口为依据进行调整是一个可行的办。不中虽然城镇非农业人口限定得比较严格,但它国际通用的非农业人口在概上竟有所区别,用它反城镇化发展水平在科学依据上也有欠缺。例如,除3个直辖市外27个省、区第四次普查市镇比重1989年
尽管存在着统计指标不完善的问题,40年来中国城镇人口展地区差异的基本面貌还是清楚的。1953,1990年间城口发展最快的是原先城镇化水的地区,尤其是边少数民族地,蒙古、、海南、青海、湖北等省、区增幅均逾5,宁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城镇人口分布的不平状况虽有所改善,但这种不平衡迄今仍然很明显的。从大区来,城镇人口比重较高的首推,次为华北,再次为西北,
江、山东等)较高,大部分都较低。总的说来,中国北方城镇化水明显超过南方,应该说这同农业自然条件和总的人口密是有关系的。据第四次普,中国市镇人口比的、区依次为西藏、南、广西和河南,经济发平在国内均处于最下游。从二级行政区看,西藏阿里
,,山南地区为4.87,,在内是
该比重最低的有陕西省商洛地区(5.20,)、河北省邯郸地区(5.30,)、甘肃省陇南地区(5.41,)和定西地区(5.65,)等。普查时全国1914个县中,没镇人口的只有82个,数4.3,,而此类县在第三次口查时有400多,占总数1/5。全国未设镇的县全部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或边缘,中,西76个
表55还列出了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各省、区的市镇分布密度,其差异远较市镇比重悬殊。全国市镇密度最大的地区当首推珠江三角洲、沪宁杭地区、京津唐地以及辽宁省中,可以认为,它们已是形城市连绵区。市镇密度东沿海达每1万
表55 国大陆30
注:?普查数。
?1990年第四次普查。
?按
在不同地区之间,各级城发展的相对速度也有差异。国西部地区,去城镇化水平低,新中国成立后实
或首府得到比较出的发展,因此全省(区)的城市首位度和四城市指数都得到提高,如新疆、甘肃、广西、南、内蒙古(内蒙古最大城市不是自治区府呼和浩特,而是头)等省、区,这对快得工业化所需要的积聚是有利的。东部地原有城镇化水平较高,经济和城建的发,使得各级城市之间达到了比较协的系,它们的城市首度四城市指数差不降低了,说明在一个最大城市之外,成长起更多的新城。如湖北省,1953年第大城武汉市的
。东部地区中,城市首倍,同间湖
位度和四城市指数一增大的是江苏省,显然属于特殊情况:该省最大城市南京原为国民党统治中心,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人口减很明显,仅1951、1952年两年,迁出人数即分别达到3.7万和5.0万人,总人口一下降,从而大大抑低1953年的城市首位度和四城市指,后来发实际上带有部分恢复性质。就全国而,30多年来城市首位度和城指数都大大降低,明了中国最大城市上海过去的畸形发达状态已经得到了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城首位和四市指数的
众所周知,100多年来上一直是中国最的城市和工商中心,在一段时期内,它还是亚洲最大现代化都市。但是在50,70年代,国际大环境变化的客观因素,加上生产布局针上某些片面性,致使上海的地位明显地对衰落了,1954,1980年,上海市区人口非但没有增长,而绝对减少,这在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家的大市中是绝无仅有的。上海早已不再是亚洲的城市,其现代化水平也落在很多市的后面。有些同志对城市化方针的理解总有一些片面性,没有识到:搞工业化能不出现大市,在工业化的过中也不开大城市。当然里所谓的“大”,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取决各国地区的具体情况。就上海而,其市人口不过占全中国0.6,0.7,,大概世各国中最大一个城市全国人口比重最低的,可见其规模不算太大。1990年中央定在上黄江以东设面积达350平公里的浦东开发区,是中进一步实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个大动作,其范围显著超过浦西的老市区。因此上海的市人口还会有新的增长,看来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
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
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是:东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 、高原少;农业多,林牧业地区;温
江、海、通线的地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按各省(区)人口平均密度可分成4类地:?非常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400人以上,包括沪、京、津、苏、鲁、豫、粤、浙、皖等6省3市。本土积少,为89.1万方公里,仅占全地总面积9.4%。而人口却达到4.91亿,占全国总人口
发历史悠久,农业较发达,交通方便,城市数量多,故人口最为稠密; ?稠密区。平公里人口在200-400人之间,包括渝、冀、鄂、湘、辽、闽、赣、琼、晋、黔等10市。本区土地面为147.56万平方公,占国地总面积的15.5%,人4.18亿,占全总口的33%,均每平方公里283人,高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1.13倍。区除辽、晋外,
基础。 故人口密度较大;?较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100-200人之间, 包括桂、陕、川、吉、云、宁等6省(区)。本区土地面积为155.3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
除吉林外,基本位于第二阶梯,山地、原为主,社会经济发展
而人口较少。本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四川盆地、汉中盆地、径渭平原农业发达, 因而人口密度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稀少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100人以下,包括黑、、蒙、新、青、藏等6个省(区)。本区域,地面积为559万平方公,占国土地总面积59%,人口1.13亿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9%,平均每平方公里20人,远低于全平均
迟,交通不便,经基础薄弱等,因人口
于自然、社会经条件的差异, 口密度有较大的差别。例如,
公里人口密度800人以上,而川
中国人口分布
我国人口分布一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
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东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3%,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4%左右,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积的57%,口却只占全人口的6%左右,东到西北方向随海高的增加人口密度梯递减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自然原因:中地势
西部地区大多为原、荒漠,土地垦殖率,而且远离沿海,在经
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社会经济:历史上,自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
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动了经发展,近代以来,东部
展与交流提供了其便利的条件,东部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
的基础使东部成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
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环境的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
生理密度(以每顷耕地面积计算人口密)已高于中部地区,西
(单位国内生产值GDP所负担人口)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
地区高出的
人口分布特点
福建
一、人
城镇人口比重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改革放和社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省城镇平著提高。2007年底,全省住人口3581万人,比2000年增加171万人,增长5.0%。其中,城镇人口1744万人,比2000年加313人,增长21.9%,占总人口的比重由2000年42.0高到48.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8个百分点,在省(区、市)中位居第11位。乡村人1837万人,比2000年减少142万人,减幅7.2%,占
分设区市看,2000年以来城镇人口增幅高于全省水平的有3个设区市,分别是莆(64.0%)、泉州(32.4%)、厦门(35.7%);低于全平有6个设区市,分别是漳州(19.1%)、龙岩(12.9%)、三明(11.5%)、福州(12.5%)、宁德(11.5%)、南平(8.3%)。城镇化水平升幅全省水平的有3个设区市,分别是莆田(高16.9个百分点)、门(提高10.4个分点)、泉州(提高9.6个百分点);低于全省水平的有6个设区市,别是漳州(提高5.3个百分点)、三明(提高3.7百分点)、龙岩(提高3.7个百分点)、宁德(高3.3个百分点)、福(提高3.3个百分点)、南平(提高2.6个点)
表1:福建省各设市城镇人口及城镇化水
单位:万
人、%
2000年 2007年 2007年比2000年 地区别 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 城镇化水平 城镇人口 镇水平 增长 升 全 省 1431 42.0 1744 48.7 21.9 6.7 福州市 336 52.6 378 55.9 12.5 3.3 厦市 145 70.8 197 81.2 35.7 10.4 莆田市 80 29.2 130 46.1 64.0 16.9 三明市 99 38.6 111 42.3 11.5 3.7
二、
受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省人口分布存在不平衡。2007年末,厦门、泉州和福州分比2000年增长18.4%、6.3%5.9%,增长速度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福、厦门和州三个设区市总人口达1693万人,比2000年增加121万人,增长7.7%,高于全增幅2.7个百分点,占同期全省净增人口71%。三市人口增长较的原因:一是福、厦、泉我省经济发展最跃的,业化的快速发展吸大量流动人口前来进行经济活,二是近年来我省改革户籍管理度,实行积极的人口迁入政,促进人口合理有序流动,放宽户条件,增强大中城市发展活力。其它6个设区市总人口1888万人,比2000年增加50万人,增长2.7%,低全省幅2.3个百分点。其中莆田、州、龙岩、南平、德和三分别2000年增长3.7%、3.4%、2.8%、2.2%、2.0%、1.8%,增幅均于全
分市、区、县看,2007年,省制区常住口1088万人,比2000年增加130万人,增长13.6%;建制市936人,增加34万人,增长3.8%;建制县1557万人,增加7万人,增长0.5%见
表2:
单位:万人、%
总 人 口 比 重
2007 年比 2007年比200020072000年 2007年 20002000年增长 年 年
减 一、大城市人口数 1572 1693 7.7 46.11 47.28 1.17 福州市 639 676 5.9 18.73 18.88 0.15 厦门市 205 243 18.4 6.02 6.79 0.77 泉州市 728 774 6.3 21.36 21.61 0.26 二、其它设区市人口数 1838 1888 2.7 53.89 52.72 -1.16 莆田市 273 283 3.7 8.00 7.90 -0.10 三明市 257 262 1.8 7.55 7.32 -0.23 漳州市 458 474 3.4 13.44 13.24 -0.20 南平市 282 288 2.2 8.26 8.04 -0.22 龙岩市 268 276 2.8 7.87 7.71 -0.16 宁德市 299 305 2.0 8.77 8.52 -0.25 三、建制区人口数 958 1088 13.6 28.08 30.38 2.30 四、建制市人口
三、人口区域分布特点明显
从设区市看,我省九个市的人口总量差异很大。2007年,总口过600万人的有泉州和个市,分别为774万人和676万人;人口300,500万人的有漳州和宁德两市,分别是474万和305万人;人口在200-300的有厦门、明、龙岩、莆田和南平5个市,分别是243万人、262万人、276、283万人和288万人。与上相比,各市人口除三明以外均有不同程的
从分县(市、区)看,全省84个县(市、区)中,人口规模突破万大的晋江、南安、福清和安4市县,总人口分别为158.7万人、146.8人、119.0万人和106.2万人;人口规模在50,100人的有惠等19个县(市、区);人口规模20,50万有44个县(市、区);其余17个县(市、)人口规模均在20万人以下。其人最少的是泰宁、明溪和柘荣三个县,口数分别为11.3万人、10.9万人和9.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人口规较大的都是地处沿海、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而地处北、闽东的一些经济
表3:2007年福建省各县(
单位:
序号 县市 人口数 序号 县市区 人口 序号 县市区 人口数 1 晋江市 158.7 29 荔城区 45.2 57 漳平市 27.2 2 南安市 146.8 30 丰泽区 45.2 58 泰县 27.0 3 福清市 119.0 31 台江区 45.0 59 马尾区 26.0 4 安溪县 106.2 32 芗城区 44.9 60 昌 24.6 5 惠安县 93.2 33 上杭县 44.1 61 沙 县 24.1 6 游县 88.4 34 蕉区 42.1 62 闽清县 24.0 7 龙海市 84.2 35 云霄县 41.9 63 寿宁县 23.1 8 漳浦县 82.5 36 永定县 41.9 64 武夷山市 21.5 9 思明区 79.5 37 长汀县 41.1 65 东山县 21.2 10 鼓楼 75.0 38 古田县 40.3 66 三元区 20.8 11 晋安区 67.0 39 尤溪县 37.3 67 罗源县 20.0 12 乐市 67.0 40 同安区 36.5 68 政县 19.9 13 秀区 66.5 41 城厢区 36.2 69 长泰县 19.8 14 仓山区 60.0 42 永安市 35.9 70 梅列区 17.9 15 诏安 58.5 43 泉港区 35.5 71 洛江区 17.6 16 新罗区 57.6 44 南靖县 35.5 72 屏南县 17.0 17 福安市 57.1 45 平潭 35.0 73 华安县 16.4 18 闽候 56.0 46 美区 34.6 74 周宁县 16.4 19 县 55.0 47 浦城县 33.7 75 将县 15.4 20 平和 54.9 48 武平 33.7 76
21 石狮市 54.5 49 建阳市 33.0 77 龙文区 14.3 22 永春县 53.7 50 大田县 32.5 78 光 14.0 23 福鼎市 53.5 51 鲤城区 32.0 79 松溪县 13.8 24 延平区 49.8 52 德化县 30.6 80 清流 13.2 25 湖里区 49.1 53 连城县 30.5 81 建宁县 12.5 26 建瓯市 48.3 54 宁化县 30.2 82 泰宁县 11.3 27 涵江区 46.7 55 邵武市 29.4 83 明溪县 10.9 28 霞浦县 46.4 56 翔安区 28.4 84 柘
四、人口密度大但不均衡
2007年,我省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95人,大大高全138人的平均水平。与2000年每平方公里281人相比,增加14,增5.0%。从设区市看,人口最稠密的是厦门市,每平方公1549人,比全省平均多1254人,高出4.3倍;人口最稀少的是南平市,每平方公里仅有109人,比全省平均少186,63.1%。人口最稠密的厦门
从建制区看,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超过万人的有台江、楼思明个区,分别为25000人、21429人和10597人。口度最稀的是延平区(187人)、新罗区(215人)、元区(259人);从建制市看,人密度最高的狮市为2884人,比人口密度最稀的武山市多2807人;从建制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省人口大且不平,人口最稠密的都是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史悠久的地区。而人口稀少的地区,主要自然环境恶劣、资源尚未开发、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见
表4:福建2007年常
单位:万人、人/平方
地区别 人口数 人口密度 全 省 3581 295 福州市 676 556 厦门市 243 1549 莆田市 283 687 三明市 262 114 泉州
资料来源:百度网
我国历代人口分布
西汉人口仅为6千万
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口计为西汉元始二(公元2年)的 6000万,此只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民国期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 口普查,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口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国人口历史的发展作一简单概
我国各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计3000万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增加到6000万。王莽时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形这个期间,人损失估计达60%,仅存2300万。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后南北分裂,北方入十六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新高峰。唐后期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西夏、大理等政人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战乱人口大幅度 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纪初,、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人口合计已过1.2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 失高达80%,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7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 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明的天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使口降幅达40%,清顺十二年(1655)估已降至1.2亿。康 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了4.3亿的新纪录。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 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六千万),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复到1850年
1953年新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直占有高的百分比。除了东汉末年处于人口低谷、所占比例可能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
我国
两千多年来我
1、增长缓慢。从元2年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
2、 大起大落。某些时期的持续增长和某些年代的急下交出现。如西汉前、8世纪前期的唐朝、11世纪的北、18世纪的清朝,数十年至百余年间人口的年 平均增长率可达到7‰-10‰。其中恢复阶段可能出现更高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在口锐减时,一二十年间以
3、人口发展呈现阶段性。第一阶段,自商、周至公元初,达到6000万。第阶段,自东至8世中叶的唐,增加到近9000万。第段, 中唐经五代,至北宋期间的12世纪初突破1亿,至13世纪初到1.2亿。第四阶段,从宋末元初至17世纪初的明代,总数超过2亿。第五阶,末初的 人口降在18世纪初得到恢,至19世纪中叶达4.3亿的新高峰。六阶段,经过近百年的下降和低增长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出现高速增长,70 年代后虽速度减缓,年仍突破了12亿大关。、三阶段翻番的时间1300年,第四阶段500年,第五阶段不到250年,而第六段
4、人口增长的阶级不平衡性。享有政、经济、文化的特权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地主阶级人口总是以比农民全部人口更高的速度增,因而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会随着王朝的延续而越来
5、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要表现在族和农业民族的增长一般高于非汉族和游牧民族,因而汉族和农民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来越高。汉族以外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增长的不
影响我
1、自然地理环境。我国东部广阔的平原、的河流,土地沃,水源丰富,容纳了我的部分人口,早就形成了人口相当稠密的地。中部也有相当数的盆地河谷平原,形成良好的开条件。我国的人口无论增加到多少,一直是完全依靠国内生产的粮食
2、 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存在着接关系。农业生不是人口增长的唯一原因,我人口史上几次大的突破,都是粮食增产的直接果。天灾、动乱、战 争等因可以破坏农业生产,从而推人口高峰的到来,而任人口奇迹的出现,只能建立在农业生产大发展的基
3、战争。战 争对人口最明显的影响是直接杀伤,成员死亡或残疾。士兵主要来源是农民,青壮年从军,农生产定受到影响。士兵从粮食的生产者变为消耗者,使本 来有限的商品粮更加紧张。人和运粮工大多是青壮年男子,他们长期离必然会使配偶减少生育机,同时使他们的老人、儿童家属因缺少赡养、抚养而缩短 寿命,至
4、政治制度。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在观上无不望鼓励、促进人口增加,并制定了相应的法令和政策,但不男性平民找不配偶;赋税制度不合理,兵和劳役的影响,刑法制度的不公平,这些都影响人口
5、传统思想和习惯影响。"不孝有三,后大"的观念般起着鼓励早婚早育、多育的用,但由于"后"只指男性后裔,因而对口增长也起了相的作用。此外,一些迷信习俗、宗观念和社会习惯势力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更直接地反映在人口再生
我国人口分布情况
我国人口分布情况
众所周知,中国目前是世界上第口大国,于地域辽阔,随之就滋生了许多的人。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普查统计,我国已有约129533万人。那么我国人口到底成怎样的形态分
通过观察书本109页的图,可以发
1.我国沿海区人口稠密。包括
2.我国平原区人口稠密。包括
大家可能会说,还用么麻烦?哪个省的面积大哪个省的人口就多吗?这可一定。对于干扰人口的分布的因素,有地形、气
比如说西藏自治区,面积为27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疆,在国排名第二。可是口却是中国倒数第二,只有260多人。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差别!造成这里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就是:里处于著名的青藏高原,均密度仅4人/平方千米,与中国平均密度132/平方千米相差30多!说完了地形再说说气候。我国的新疆地区,气温终年炎热,所以人才
另外,中国人口分布极不均匀。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历史发展的不平性地理境的特殊限制,使我国口布很不平衡,总起来说,我国人口分布的点是: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造成这样的原因是:由于我国人口期都从于农业生产活动,东部地区的湿区域及平原、地与河谷地带的生态环境最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从而集聚和分布了较多的人口。反,在自然条件并、不利于农业生产西部地区,土地开发利用受到限制,人口分稀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我国城镇人口分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