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至70年代末为日元国际化的一个阶段。1964年日正式受IMF第八条款,承诺履行对日元自由兑换的义务。但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的霸权地位并没有给日元国际化留下大空间。1973年布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黄金美元的脱钩使多化的国储备成为现实。日元凭借日本迅速崛起的济实力而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崭露头角。但从日本内看,日本政府和央行对日元国际化持一否定态度,甚至采种种措施以限制。其原因要是日有的政策性金融体制,大省担心国社会过多地介入对日元的操作可能会削弱央行利用作为对经济进行“窗口指导”的作用,因此日元的国在
1980年起至90年代初为日元国际化的二个阶段。1980年12,日本藏省布施的新《外汇法》把过去对资本交易的“原则上禁止”改为“原则上自由”,取消了本国居民向国外提供日元贷款和外不自由兑换成日元的限制,从而揭开了日元国际的新篇章。1984年大省发布《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1985年汇审议局发表了《关于日元的国际化》等一系列重的方文件或协议。日元的国际化取得了重大进。此后,日本政府又东京创设离金融市场,宣布放境外市场,取消外资流出的限制,时提高对外流入的限额,对外国人在日本发行日元债券和发放日贷款、非居民间的“欧洲日元”交易采取了一系列的自由措,
日本在这阶段采取推动元国际主要原因:(1)日本经的崛起。70年代末日本迅速摆脱了第三石危的冲击,济实大大增强,国内资本日益充足。与此同时,日本的外贸易由逆差变顺差,并在80年代初积累了大量的外贸盈余。这为日元的国际化定了良好的基础。(2)美国对外策的转。美国的经济衰退和里根强美元政策迫使美国转变战略,要求本采取措施以使日元协助美元在国际币体系中发更大的作用。(3)放松管制和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70年末80年代初,英、德、美、法等国先后采取了旨在放松管制和推金融自化的系列措,这种变革激发了本国金市场的活力,推动了本国金业迅猛发展,而使本国货币国际金融体系的地位得到加强。国际形势变化迫使本做出相应的变革,于是,在放松本国金融制以促进本国金融由化的同时,加强日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影响力变成了自然的选择。(4)政需要。80年代竹下内阁上之后,开始致力于谋求与自身实力相适应的政治地位,而提日元国际上的地位便是实现其对外
国际社会对这阶段的日元国际化都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但,在本内,对于这一阶段的国际化的评价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神奈川大学教授吉川元忠在其最近出的颇有影响力的作《金融战败》中,对80年代的“吞吐”的日元国际化表示不满,特别是对日本债券市场放宽管制的迟缓做法提出批。他认为:“如果?武士债券?场从70年代起大胆地放宽限制,并善基施条件,从而实现迅发展的话,就不难将丰富的日元债券放到日本投资家面前。因而在80年代的对美投资大潮中,就散
至少那些已经转向日元资的资金可以脱率的损失。”①日本另一著名经济学家、学士院院士宫崎义一教授则对1984年6月开始取消的日元转换限表异议。他认为:“假如没有取消日元转换限制,就不发生“广场协议”之后因日元大幅值而造成的巨外失,而且纽约券市场股价暴跌(1987年1019日“黑色星期一”)将会
然而,不管人们如何评,日元国际化80年代确实风光一时,但在进入90年代之后却出现了停滞不前的局面,至随着“成萧条”和金融危机的持,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出现了下降的迹象。日日本出口贸易中的结算比率由1992年的40.1%到1997年35.8%。1997年,日元在
1997年至今为日元国际化第三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而至,之后人们一致将导致危机爆发的根源归因于亚不理货币体系,因此东亚新的货币格局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探讨,作为东亚惟一在货币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日元自然变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日本政府似乎也顺应“民心”,1998年开始又掀了一次日元际的浪潮。1997年5月日本重新修订了《汇法》,使国内外资本真正实现无约的国际。1998年7月,大藏大臣宫喜一设立一个名为“外和其他资产交易委员”的专门小组,以探讨在日本国内外经济和金融环境的化下,推进日元国际化所面临的种种问题。1999年4月,该委员会发表了一题为《面21世的日元国化》的报告书。该报告指出,着东亚货币危机的爆发以及国内经和金融环境的化,大力推动日元国际化已具有紧迫。报告还提出为推动日元国际化采取的一整措。1999年9月,大藏省又成立了一个包括政府官、工商界和学术界人在内的阵容强大的旨在推日元国际化的研究小组,为日元的国际化出谋划策。目前,日本政府完善对日元国际化至关重要的政府券的二级市场上的交易产的种类、交易机构之间清算系统采了一列的措,其他旨在推动日元国际化的行动也
二、日本重提日元国际
日本政府这次对日元国际化的态度发生了明的转变。所以竭力推动日元国际化,既有短期素促动,更有深层次的
第一,日元际化是振兴日本国经济的。自1995年4月美元对日的比价达到创记录的79日元之后,日元对美元汇率开始幅波动,19988月15日,日元已跌至1美元仅兑146.75日元。在此一年多的时间里,日元又经历了剧烈的动荡,日元的最高值比最低值上升了25.9%。日元汇率不断波动给日本经济成了沉重的力,日本的贸和资本交易以沉重的打击,阻了经的复苏。据有人测算,日元每升值10%,就会使增长率降低0.4个百分。索尼司1999年第季度的纯利润因日元值而下降了55%。1998年小渊上台之后,针对国委靡不振的经济,先后实行了两次规模达到40万亿日元的“综合经济对策”。同时,央在维持5%的贴现的基础上,于1999年2月12日又将无担保银行隔夜拆借率0.25%降到0.15%。此后,隔拆借率不断下降,进入了所谓的零利率时代(一直续到2000815日)。但这些措施都没有给日本经济带来多大起色,1998年更是现了2.8%的负增长。为此,大藏省转向通过推动日元国际化来振兴对外贸易进而带动经济的策略。从这一点来看,日元国际绝不是偶然的。日元国化将不仅有利于日本增加币发行收益,而且可降低率风险,从而将会给持续萧条的日本
第二,日元国际化是深国内融体制改革的需要。沫经济遗留下的巨额不良债权(日官统为50亿日,约为日本GDP的10%),给日本的融体系以沉重的打击。自1994年12月以来日本出现了一系列战后从未有过的金融机构挤兑风和倒事件,此后日本的金便江日下。桥本内阁上台之后,对国内混乱的金融体系,推出日本版的融“大爆炸”。该计划以自由、公正和国际化为基本则,以振兴东京国际金融中心,带动日本经济的结构调整为主要标。改革未得以全面展开,东危机便不期而至。危爆发后,东亚动荡的货币格使日本国内本停步不前的金融改革上加霜。尽“大爆炸”改革方案旨在利用金融由化来改善日的“金融空洞化”,但事实证明,在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日元的剧烈波动已成为金融改革的羁绊。将日元国际化和国内的金融改革举,成日本顺利实现振兴本国金
第三,日国际化是日本谋求国地位、大国作用的需要。作为世界二经济大国和全球最大的债权国,日元目前的地之低日经济实力极符。的GDP占世界GDP总和的16%,而日元在全球外汇备和贸易结算中所占的比例仅分别为7.1%和5.0%,远低于欧元和美元。在现在日本进出贸易中,以日元结算对外出口和进口率分别是36%和22%。而德国的对外口中,本国货币结算比率已经达到75%,进也超过50%。从国际银行贷款币种构来看,到1999年3月底,日元贷仅占8.1%,而美元和欧元贷款所占的比率分别为35.2%和26.5%。从日元在“国际负债证券市场的净发行”(参见表1)中所占的重来看,日元所的比重也远远低于美元和欧元产。日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所的落状态使作为核债权国、以间接资为主的日本因汇汇率的波动而损失惨重。“日所拥有的世最规模的对外净资产基本上都是美元资产,因此其价结构是随着日元环境低落而大幅度贬值的。”③在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货币力量充分能体现一国实力的,推动日元国际化、建立以日本为心的“日元圈”已成日本保护其巨额的对外净资、维持其济健发展的然选择和逐渐扩大日本政治影响的
表1国际负债证券市场
(单位:10亿
资料来源:BankingandFinancialMarketDevelopments,August1999.第四,日元国际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革浪潮的需要。济全球化和金融由化已成为一把“刃剑”。德国《明镜》周刊1998年9月7日刊登的一篇题为《全球化的醒悟》的章出:“迄今政界和经济界的多数见是,消除边界、易障碍和关税,会推世界贸,使资本流向能够增值多的地方,这将带来投资和福利。但是,全球化的反现在已经显露出来。如果资本的消失比资本的来
渊,同世界紧密联系也就意味着预防经济混乱的保护能力减。”日本三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认为,80年代后,金融由化致的金融市场统一,加剧了汇
⑤本流动的活跃有可能成为搅乱宏观济的重要原因。东亚金融之后,日本大
喜一面对全球化和金融由化可能引发的金融动荡出了三点建议:(1)增加应付危的(即AMF);(2)加强对对冲基金的监管;(3)对期资本进行适当的控制。⑥但除了第二点建议可以被加以考虑外,其他两点都因美国的阻挠而流产。美国强硬态度使日本的金界正在进行的国内金融自由化革极为担忧,如果国际上数以计的美元资冲击到日本的资本市场,那将会对日本的金融业形致命的打击。而美国之所以能够对动荡的金融市场保持平稳的态,是因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所保持的中心货币地。因此,日本若想摆脱全球可能带来的面影响,就必须加强元的国际。另外,日本经济学者根本忠宣也为:“在成为高日元国际流动转机的意义上,对修订《外汇法》或金融证券制革的评价与日元的国际化发展不无关系,在展望汇率的稳定化或新的际系结时,日元国际化把握着
第五,欧元的诞生使日元的国际一定的紧迫性。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经济长期低迷,金融体问题重重,日元作为际币的地位已有所下降,欧元的诞生将进一挤压日元的国际空间,打破本原来设计美、日元和马三足鼎立的设想。日本忧患识增强,不得不加快了
目前欧元强大的经济实力(1998年元区12国的GNP总额6.9万亿美元,略低于美国的7.8万亿美元,但高于本4.6万亿元)洲央行拥有3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使欧元从各方面都备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与美元分庭抗礼的地位。由于欧元诞生之际,美国的经济正处于持续的增长期,1998年GDP达到了3.9%,而欧区为2.8%,日本出现了的2.8%。日美欧经济综合实力及近期经济长率的差异,使日元在国际货币局中的各领域都受到冲击。从表1中的数据来看,欧元诞生之后,国际金融市场上以欧元计价的产比重迅速增加,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并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而以日元计价资产却急收缩。着欧元国家经济复苏的加快以及欧元成员国的数目的增多,欧元将未的国际货币格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地位,如果日本续在日本的国际化问题上采取守的战略,么“两强一弱”的国际货币格局必将引起日元趋贬,从会进一步打击日元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此而引起的恶性循环对步履蹒跚的日本经济将是致命的打击。因,趁欧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还未建立霸主地位之际,采取力措施重塑日元形象,以固和扩大元在际货币系中的地位,已成为日本迫不得已
从以上分析来看,与其80年代日元国际化风潮相,次元际化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和任务上的艰巨性,正如日本一桥大学教授伊藤隆敏最近在《本经济新闻》撰文所指出的那样,“这已是日国际最后的好机会”。它能否顺利开展下去,将直接关系到日本经济的复金融体系的振兴。从长远来看,它还将影响到本经济的平稳运行日元际货币体系中的最地位。这一层面上讲,大藏省这次大张旗鼓地行日元国际化绝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熟
三、日元国际化所面
从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与欧元、美元相,元国金融的各个领域还只处于较低的层次,因此短期内要求日元达到与美元相衡的格局是不实际的。基于欧元发展的成功验,大藏省将这次日元国际化的近期目标定在了“区域化”即建“元圈”这一较低的层次上。尽管“伴随亚洲各国转向浮动率和日本企业越来注意利润率与风险的管理,日元的国际化临着新的机会”⑦,但从目前东亚
“日元圈”的形成乃至日元国际化的推广将面着一系列
第一,难以克服“特里芬”难题。历上英镑和美元作为世界币步时,依靠世界34的黄金保有量来作为后盾的,因而不会出现信心和清偿力之间的矛盾。现代欧元的超国地使人们普遍相信ECB(欧洲中央银行)不会像美国那样轻易出令欧贬值来减轻负债或刺激经济增长的决定。而日元却不具备其中的任何一点。如果日为进日元国际化而放任本国对外赤字的,那么这种赤字的大将会日元的国际信任快坠来,从而势必会陷入R·里芬所说“流动性困境”之中。在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一化和资本市场充斥着的大量游资的背景下,这一问发
第二,起伏定的日元汇率。自1973年汇率施行以来到1995年,元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上保持了一个持续增长的趋势。日元率的续上扬迫使国不整日元在本国国际储备中的份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的国际化进程。但自1995年之后,日元的汇率便开始一泻千丈,短短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日元竟贬了近100%。此后,元开始了段剧的动荡期,从1998年8月到1999年5月日对美元汇率的最高值超过了最低的25.9%。日元汇率的这种大幅波动,给国持有日元资产带来极大的风险。这次东亚币危机中,日元的表现令人尤为失望。虽然日本也拿出数十亿美元,援助受危机打击的国家,但是“放任”日元一再贬值,总不能说是负任的态度。国际经学清楚地诉我们:一种货币被人们接受,成为国际或者区域的硬通货,汇率“定性”是其重要先决条件。看一近年来日元兑美元汇率走向,日元的表现并不尽人意。欧元诞生与德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德国为推进马克的国际化曾做出一定的牺牲。80年前期美国实行高利率政策,马克了维持作为国际投资货币的地位,坚持不贬值。由于出口受到影,使得当时的西德经常性收支出现严的逆差。不过,通过此马克的魅力显示了出来,从确保了马克为国际投资币以及储备货币的地位。与德国相比,
第三,东亚区经济合作落后,地内各成员美贸易依赖性较强,日元难以有挥较大作用的空间。战后,由于受历史原因的影响,东各国了中大陆和越南等数几家外,其他国家大都受到美国的扶持和援助,对美贸易的顺利发展本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虽然近几年来东亚地区内相互合作的呼声不断,但与欧美的地区经济一体进程相比,仍显得较为后。如东亚一的能得上“地经济一体化”的织ASEAN到前为止仅处于区域合作的最低层次——“惠易排”(1998年东盟河内首脑会议决提前在2002年把90%贸易产品的关税削减至0—5%以实现东盟自由贸易区)。而作为东亚惟一发达国家的本,虽然其经济规模占亚洲的60%,但在地区经济合作问题上,却明显采取了尾随美国政策。无是其倡导“雁行发模式”还是“脱美入亚”的战略,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地区内各自为政的局。从表2的贸易统数据来看,东亚各国(或地区)除了印尼外,对美贸易在本国(或区)对外易中所占的比重明超过对日贸易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如1999年韩对美贸易占本国贸易总的22.42%,而对日贸仅占国的13.34%。按照“最适货币区理论”(蒙代尔,1961;罗·麦金农,1963),区域内经济贸的广泛合作和生产要素的度流动性是最适通货区重要且要条件之一,东亚地目前的济合作状况显然与区域货币一体化“日元
表2东亚各国(或地区)对美贸易和对日贸易总额在贸易中所占
(%)
资料来源:DirectionsofTradeStatistics,IMF,July,2000。『東洋経済計月』,Sep.2000。第四,日本长期封闭性的市场经济体系使东亚各国(或地)对日贸易处于不平衡的地位,使日元发挥国际货币的地位受到限制。东亚除了中国和印尼外,其他各国(或地)在对日贸易中长期处入超的地位(如表3所示)。日本的种贸易结构一方面使日元在国际市场的供应受到很大的限制,另一方也使东各国(或地)的国际收支倍感压力。由于日元汇率的大幅波动,各国在进口商品时一不愿选择日元作为结算手段来增加自己的进口成本。另从日本的进口商品构来看,煤、石等为主矿物性原料在日本的进口总中占有较大的比率,在最近三年一值分别为:1997年18.42%、1998年15.35%、1999年16.01%。中和尼之所以能够在对日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也在很大程度上由于本从这两个国家进口大的煤、石油等初级矿产品使然。在国际市场上,这些初级矿产品宗交易都是通过美元来计价的。果日本在今后继续采取封闭性的策略,从而保持在对外贸中的期顺差位,那么日元在国际结算中的地
表3日本对东亚各国(地区)各度贸
(单位:日元)
资料来源:『東洋経済統計月報』2000年9月,“—”表示该国对日贸易差。第,日本长期维持利率政策及国内过多的金融规制,各国持有的日元资产在报率和动方面都大折扣,并已成为日元国
据来看,日元资产的回报率远低于美元的回报率。而且,与美国相比,日本公债场上易产品的类型比单,流动性较差,又加上日元汇率的动,注定了各国的中央行和私人门很难将自的大部分资产都押在风较大而回报率又不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IMF,July2000。
第六,日本在政和外交上的局限,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元际化进。除经济实力外,政治和外交实力也是决定一种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的重要条件。一些国家特是亚洲国家难以却日本推行“大东共荣圈”给亚洲人带来苦难,对日本在亚洲扮演“领袖”角色十分反感。此外,美国的作用也是影响元际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为维护美的强势地位,美公开反对制定三极货币系和区的设想,对日元国际反应冷淡。而日本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以日同盟为其外交基石,在货币问题上不可能全盘背
(责任编辑:张
————————————
①③吉川元忠:《金融战败》,中国青年出版社,
②宫崎义一:《泡沫经济的经济对策——复合萧条论》,中国人民
① 徐诺金:《货币的未来》,中国金出
② 三和综合研究所:《1998年的日本与世》,上海人民出
③ Asia Perspective(April1999)“Japan and Globalization”Page187.
⑦“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Yen:Implications for Stabilization of Financial Systems and Currencies in Asia”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ffairs,March 1999.
参考文献:
1.“Study Group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Yen:Interim Summarization”www.mof.go.jp/english/if/if025b.htm June 30,2000.
2.“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Yen for the 21st Century-Japan’s Response to Changes in Glob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Environments-”www.mof.go.jp/English/if /elb064.htm.
3.“Japan and Globalization”William W Grimes,Asian Perspective May 1999.
4.“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Yen:Implications for Stabilization of Financial Systems and Currencies in Asia”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ffairs,March 1999.
5.罗纳德·麦金农、大野健一:《美元与日:化解美日两国的经济冲突》,上
6.吉川元忠:《金融战败》,中国年出
从日元的国际化看人民
【摘要】人民币国际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通分析日元际化进程,透视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存的有利不利素,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提
【关键词】日元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 路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讨论也进一步热,民币国际化
何种途径则是我们首先要面的。纵观一些国际货币的国际化途径,由于条件所限,中国不能选择美元或欧的际化策略。而在东亚地区,最具影响的货币是人民币和日元,人民币若成区域内的导货币,进一步实现国际,日元的国际化经验
一、日元的国际化进
1、日元的国际
纵观日元的国际化过程,大体上可以将其为四个
(1)起步阶段(1964年至70年代末)。1964年日本正式接受IMF的第八条款,承诺履行对日元自由兑换的义务,美元的霸地位并没有给日元国际化留很的空间。1973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日元借速崛起的经济实力在国际货币体系崭露头角。但从本来看,日本政府日元国际化持一种否定态度,甚至采种种措施加以限制,国际化在这
(2)迅速发展阶段(20世80年代至90年初)。日元国际化早在70年代初期就已开始,但它正式成为日本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的重一环却是在80年代中期前后。根据1984年5月表的《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大藏省发表了题为《关于金融由、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和展望》的政策报告,式拉开了日元国际战略序幕。其后,由于本政府推进日元国际化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措施,以及日本的经济繁荣,日元国化
(3)停滞和退阶段(20世纪90年代)。19859月,美国、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五国财政部长及五国中央银行行长在纽约举行会议,签订了著名的“场协议”,旨在合干预外汇市场,美元对其他主要货的汇有秩序下调。广场协议后,日元拉开了不断升值的序幕,但是日元的过度升值引起人们的恐慌,日元持有者纷纷始抛售日元资产,导致了日元的大幅度贬。随十年里,日本经济陷停滞,被为“失去的十年”。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崩溃及长期经济停滞的影响,日国
(4)战略转换阶段(1997年至今)。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的发和1999年欧元的,迫使日本政府开始反省以往的日元国际化进程,更加极地探日国际化新战略。自此,日元际化战略开始发生
从图1、表1可见,在世界各国汇储备中,日元所占比重随着日元国际化进程的开展也经了不同变化。纵观日元的际进程,中间充满了曲折,却始终没能成为真的国际性货币,究其原因要是日本忽了国货币成为际货币的地域经济基础,试走一条直接的、功能性
2、日元国际化对人民币国
(1)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日本经济在早期的迅速发展为日的国化提供了强有的件,而后期发展的不平稳则明显阻碍了日元的国际化程。我国经济的续发展将会给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起到巨
(2)不断完善多层次金融市。要通过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若干阶段,逐渐推进人币的国化。具体而言,是过提高经常项目的自由兑换程度、渐进开资本项目、实现人民币由浮动汇制,使人民的自发地成为周边国家和区贸易结算、资本计
(3)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日本走的直接的、功能性的国际货币道路被证明是错误,忽区域性的经济基础影响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对于人民币发展,加强区域的货币作与协调人币的国际是不可缺少的,就是要人民币的区域化推动
日元是如何逐步实现
战后日本金融体制的独特
二战之后,日本经济从战争的墟上迅速复苏,进成为界二大经济体和金融大国,与此相对应,日元也逐步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在战后几年中,能够身于国际硬通货行列的货币,除元不,惟有日元。战后日元的国际化,是日本以自身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为基础,根据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顺势为的结果,既对日经济易的发展发挥了重作用,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因此,回日元国际化进程,分析其利弊所在,在前
日元国际化的重要基,是战后逐步确立的日本经济体制。尽管专家学者对褒贬不,但致定它对日本战后实现经济高增长并使日元成为硬通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政府机制来看,日本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制定不时期经济发展蓝图,并使之效实现。为此,从战后期起,日本政府一方面精研究并确了最大限度有利于企业在国内外市场充分开展动的企业结构,另一方面通过运用经济杠杆在宏观上对济进调,并通过在政府各厅设立的分工细微、条条分割的部门,对业进行一系行政管理和指导。内市场不同监督部门分门别类地加以管。与这种条分割型的经济制相适应,政界也产生了代表各个不同行益的“族”议员,以使日本的国家政策、法案的确立及国家算
从企业机制来看,日本的“法人本主义”与欧美国有不同。主要特点有三。一是股票主要由企业间相互持有。从日本上市企业股票所有结构来看,约45%—50%股票掌握在银行和保险公司手中,有25%的股票为事业法人所有,由此法人企业成为日本经济社会的中坚力。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由于业务协作和股票的相互有而建立了长期的协和信系。三是在企业劳资系上,过实行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的工资体以及设立工会等形式,在企业和职工之建
与整个经济体制和企业体制相适应,日本的金融体成了其突出
首先,从金融机构的组成和分来看,日本金融体系由多种类、多层次的金融机构构成。些金融构除具有日本一般的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实行业制,由政府根据不同金机构的特,确划分其务分工范围和职能,并通过法制定一整套业绩规
其次,日本的金融政策侧重于配合的经济政策。战后,为了实现“赶超西方”的大目标,根据自然资匮乏的国,日本政府一直将加速长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而将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地持物价稳定和际支平衡,作为期的主要目标。日本的金融政策始终围绕着政府上述目标而
(1)对金融机构的设立,一直实行准许制,而非欧多国家的登
(2)在间接金融优先的主下,实行超均衡财政政策和超缓和金融政策,并长期行低利政策。与此同时,优惠利率、信贷分配等手段干预资金流,对重点产业实行倾斜融资,从既证了经济速增长中企业对资金的旺需求,又促进了产业
(3)充分发挥中央银行的职能,通过调节货币量、法定利率整、准备金率调
市场操作等手段,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别是创了控制贷款过度的“窗口规则”等特法,较好地抑制了通
(4)在战后很长时间,政府一通过法律规定对内资流实严格管理,以避免本国资本外逃及因投机造成汇率大幅波动,保持金融政策的独立性有效性。随着济的发展和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1980年日本政府才大幅度修改了相关法律,逐渐取消有关限制. 具有特征的日本金融体制,是日本为加速发展经济塑造的日本型经济制不少的一部分,并发了重要用。例如,分业制和低利率政策,在日被称作“护送船队方式”,为日本企业长
综上所述,日本型经济体制的实质,是由市场经济的基础框架并融合了国和民族性的一独特的政策所组成的综合系统,具有严密性、特性和封闭,并在战的特殊经济环境下日本经济腾飞产
日元国际化步伐因石油
1973年10,以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子,一些阿拉伯产油采了减产、限制出口的措施,数月间,原油价格从每桶不到3美元上升了4倍以上,造成了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此同时,其他原料格也大幅度上升。于自然资源贫乏、主依靠进的日本来说,石油危机对其经济的冲击比其他国家要大得多。受高油价影响,日本价涨,生产萎缩,1974年消费者物上升率达到24.5%,经增幅也从长期保的高急速下降到—1.4%。1975年,日本原油进口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从1972年16.7%陡升到33.9%,总金额达到196
在高油价的冲击,日本政府和企业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首先,了抑物价暴,实行财政、金融双紧缩政策,动员社会尽最大可能节约能源,在企业中依靠劳资一体的体制,在提高生产率同时尽可能抑制工资升率。同时,投入大人力、财力开发节能品,并变过分依赖重化工业的经济结构。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日在续抑制国内消费增长的同时,确立了向口主导型经济转变战略构想。此后通过立足于术开发,保新商品的造型、质量和能以及充提供各种服务以扩大海外市场等方式,使经济保持定增长,并成功地转向高效率、节能型和出口主导型,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推动了日经济的技术进步和产开使其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的,是石油危机。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日本金融和元的国际化伐开始加快。日本金融自由化的要容有三,即利率的自由化、内外资本流动的自由化以及金融业定的自由化。日元国际化,简而言之,就日元在国际交易中广泛使用和保有,成为种国际备货币,具备国际交易单位、国
日元国际化最早的动向,是1960年7月日本府始允居住者开设自由日元账户,部分恢复了日元的可兑换性。此后,日本于1964从国际货币基组织(IMF)第14条款国渡到8条款国,使日元从不可兑换货币转变为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下兑换货币,在国际化方面又迈进了一步。1971年8月,美国布停美元与黄金挂钩之,美元地位急速下降,而德国马克和日元货币则以强劲的经济增长为后盾,地位
日本的汇兑制度开始浮动汇率制。3月,在华盛顿召开的20国财长会议上,当时的日本大大臣爱知一提出,要美国用日等币来弥补其国际收支的差额。这是日本政府首提出使日元逐渐成为国际储货币之一,国际济中发挥更作用的设想。这之后,日元际化问题成为日本经济发
第一次石油危机之,日本通过努力,成功调整了经济结构,经济实明显强。在景下,1979年2月,日本政府取消了对非居民购买日元债券及非居民加入现汇市场的限制,进而又于1980大度修改战后一直沿袭外汇及外贸管理法,使汇交易基本实现了自由。这些融自由化的措施,给日元国际化脱下了紧外衣,此后不仅日元债券的发行迅速增加,以日元价中长期贷款也越来越多。1985年,日大幅度升值以后,随日本经常支黑字的稳定和本输出位的巩固,许多国家纷纷脱美元,转而日元作为储资产的一部分,在贸易结算中使用日比例也不断提高,日元国际化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
日本金融自由化和日元国际化,与日本经济的国进程密切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经济一度进低增,针对当时内需不振、储蓄相对过剩的状况,日本企业纷纷向海外谋求市场,而迫切需要外交易实现自由化。由于经济增的钝,企业投资大大减少,对于通过股票、债券市场等直接金融域资需求增加,要求放宽资本交易限制,通国际市场的金融交活获得更大利益的企越来多。此外,美国等国家要求日本开金融市场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加
应该说,日本在战后形成的金融制的独特性及市场封闭,于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发挥了促进作用。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日本贸易支黑字的不断增和日本企业向海外的大力渗透,日金融制与欧美国家的不融合性暴露得越来越明显,使得外国在日金融机构不有与日本在海外金融机构同等件,很难在日本展业务,而日本银行国内两市场都能处于有利地位。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强烈要日本开放市场,推进金融自由化,同时开对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日本向外型经济成功转型后,钢铁、机、车、船、纺织品等领域的出口都在快速增长,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感受到空前的贸易压力。当时的日本经济,是非常型的地工业形态,基本上引进技术或是自行开技术,然后大量生产,大向国外口,而且基本上没有外商直接投资。由于西各国基本上对日本都有贸易逆差,于是合伙向日本加力,要求日本改变基地工业的生产形态,变日元汇率过低问题。19859月,在美国的主下,美、、英、法、西德等国密会于约著名的广饭店,签约降美元兑日元和欧洲货币的比价,史称“场协议”。之后10年,日元汇价逐渐从250日元兑1
美欧力压日元升值的主要目的之,是解决对日贸易巨逆问题。而事实说明,这一目的其实并未达到。1982年、1983年和1984年,日本的经常支盈余分别为68.5亿、208亿和350亿美元,贸易余分别为69亿、205.3亿和336.1亿美元。其中,对美国的盈余分别为121.5亿、181.8亿和330.8亿美元。“广场协”之后,尽管日元不断值,但外收支盈余扩大之势并未减弱。1986、1988年和1992年,日本贸易顺分
亿和1066.3亿美元,经收支盈余分别为491.7亿、796.3亿和1175.5亿元。这使得日本的储备由1984年的263.1亿美元加到1990年的770.5亿美元、2000年的3616.4亿美元,到2003年8月末,已经升
之所以会现这一局面,是因日本出品的90%以上是工业制品。石油危机之后,由于日本加速向知识技术约的产结构转变,使出品中技术含量高、加工精细、附加价值高的商品比重进步上升,许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因而其需求量不会因日元升值而大幅度少。在进口方面,原料一直占日本口总额的70%以上。石油危机之后,着日产业结构升级,日本的产品结构由“厚长大”向“轻薄短小”型转,原材消耗量呈下降势,加之日元升值,使得原材料进口变得相对便宜,所需金额有所减少。 不过,“广场协议”之后,日本政府所担心的“日元升值萧”还是出了。过物美价的日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下子变成高价品。对于一些产具可替代性的本企业来说,日升值抑制了国际场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对企业成打击。这打还通过产业链条波及其他企业,从而形成对日经济增长的全面抑制。此外,日元升值也使价的外国制成品涌入日本,冲击日本原有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对含量不高但对维持就业有重要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冲击。另一方面,日元升值也大大高了元在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并成为国际
日元国际化给日本经济
日元国际化对日本经济有利的方主要
一是有利于回避汇率风险。以往,本在海外的绝大部分交易活动都以美元结算,难免遭遇率风险。日元国际化之后,日业的海外交易活动可以使用日元结算,避了因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而为企业经的定提供了障。尤其是日本成为世界最的资本输出国后,这方
二是有利于促进日本金融资本场高效率和金融机构扩大业务。日元国际化使得日本内资金交流加活跃,有利于其优配,从而使金融资本市场更加效率化。时,对于拥有丰富日元资金日本金融构说,日元国化使得它们在国际竞争中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加
三是有利于日本从根本上解决外汇问题,并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随着日元为被国上普遍接受的算段,日本的进口和其他对外支付及对外贷款投资可以不用外汇付。如果用日来清算国际收支的逆,还可以获得“国
日元国际化带来的新问题大体
一是可能加大日元外汇市场的动荡。日元国际化意味着外国持有日元越来越。一旦日元汇率出现波动,一些短期资本会迅将日元转成其他币,导致日元外市场出现激烈
二是对战后行之有效的日本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带来一定冲击。日元际化后,日本政府采的经济政策,不但要考虑国内情况,而且还要考虑际情况,以止对日造成过大影响,这无增加了政策制定
三是对国际社会来说,日元国际化之后,使得国际通货更加样化,增投机者炒作汇率的几率,可能影响货币价发生较变动,影响国际货币体制的稳定,同
政策协调更加困难。
日元走上国际化之,是战后日本经济的高发展及其国际金融地位日益强的果,同也日本一些政治家的积极推进有关。但是,日本朝野对此也有不同见解。日本一些专家学者研究了曾作为世界主要货的英盛衰的历史,以及美地位的变迁,认为日元现国际化的风险很大,别是初期导致战后长期实行的国内金融政策失效,被跟着美国的政策摆来摆去。尤其是日本国土狭小,力比不上英美强盛时期,更经受不起货币巨变潮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中后,随着日元被大幅度,日本政府和学者越来越清楚认识到,日经济发展面新的转折,加速日元国际化已不仅仅是来自欧美的压力问题,而是关系到日本经济能否成功地现济
历史地看,现行的浮动汇率制际上为多种货币的存供了的空间,而美国经济地位下降和国际通货体制的变化,为日元成为与其他货币并存际主要通货供了必要的前提,日本经济发展的韧性日本政府“国际协调性产业机构”的战略构想,则推动了日元国化进展。日元若想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更大用,不仅取决于日本经力,也取决于有关家和地对日本的政治信任,并愿意与之在货问题上开展更紧密的合作。(作者为武
TCL国际化进程
TCL国际化进程
目 录
前言
一、 TCL公
二、 TCL公司的
(一)、规模积累阶段1981-1991
(二)、企业高速成长阶段1992-1998
(三)、创建全球领先企业 1999-至今
三、 TCL公司的国
(一)国际化历程
(二)、TCL进军欧洲
1、TCL进军
2、TCL进军
3、TCL进军欧洲的结
(三)、TCL进军印度
1、TCL进军
2、TCL进军
3、TCL进军印度的结
四、总结
一、 TCL公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创立于1981,是中国最大的、全球性规模经营的消费类电子企业集团之一,旗下有三家上公司:TCL集团(SZ.000100)、TCL多媒体科技(HK.1070)、TCL通讯科技(HK.2618)。目前,TCL已形成多媒体、通讯、家电和泰科立部品四大产业团,以及房地产与投资业务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TCL借国改革开放的东风,秉敬业、锐意创新的企业精神,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佼佼。1999年,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经营的探索,在兴市开拓推广自主品牌,在欧美市场并购成熟品牌,成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程的领头羊。在发展壮大中,TCL确立了在自创新方面的优势和能:在TCL诞生了中国第一台提式按电话、第一台28寸大彩电、第一台钻手机、第一台国产双核笔记本电脑等,多
2008年TCL全营业收入384.14亿元人民币,5万多名员工遍布亚洲、美洲、欧洲、大洋等多个国和地区。在全球40多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销售旗下TCL、Thomson、RCA等品牌彩电TCL、Alcatel品牌手。2008年TCL在全球各地
TCL集团旗下主力产业在国、美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设有研发总部和十几研发分。在中国、波兰、墨哥、泰国、越南等国家拥有近20个造加工基地。2008TCL品价达408.69亿元人民币(59.5亿美元),蝉联中国
未来十年TCL将继续构建融设计力、品质力、销力及消者洞察系统为一体的“三力一统”,TCL打造成中国最具创造
企业愿景:成为受人尊敬和最具创新能力全球领
企业使命: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股东创益为社会承
企业精神:敬业、诚信、
企业价值观:诚信尽责、公平公正、变革创新、合一、整
经营策略:研制最好产品、提供最好服务、创建最
二、 TCL公司的
三、 TCL公司的
(一)、规模积累阶段1981-1991
(二)、企业高速成长阶段1992-1998
(三) 、创建全球领先企业 1999-至今
四、 TCL公司的国
(一) 国际化历程
1998年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主题,在全集团开展了“经营变革、管创新”动。 1999TCL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票在香港成上市,共筹得资金10.5亿港元。 1999年TCL进军越南,成立越分公司,历经一年半
2000年进驻东南亚和俄罗斯,通过OEM方式进入中、非、澳、美、远东等国家和地区。 2001年9月TCL重庆成立20周年,并举行成长
2001年11月TCL加入中国国际集团逐步迈际品牌发展
2002年4月16日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入国际战略
2002年TCL集团收购德国施耐彩电
2003年5月TCL通过资本运作方式收购美国Go Video
2003年7月TCL正式发布了旨在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企
年8月中共中央**、国家主席**视察TCL牌电器()有限公司。 2003年月10“英特-TCL 3C联合实验室”宣布
2004年月1月30日TCL集团股份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
团,股票代码:000100。 2004年8月TCL与法国姆逊合资组建的全球领先彩电企TCL姆逊子有限公司(TTE)在
2004年8月TCL与法国阿尔卡特合组建的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企业——TCL
移动电话有限公司(TA)
2004年9月27日TCL通讯科技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
(二)、TCL进军欧洲
1、TCL进军
1.1战略
TCL采取兼并重组的模式来局欧美区域市场,通先购德国施耐德(2002年),作为进入欧洲的桥梁。其次收购了美国高威达(2003年),入美国。为TCL进军欧盟和美市和锻炼队伍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4年1月,TCL并购汤姆逊彩电业务,成立TTE,同年8月正运营。2004年4月,TCL收购法国阿尔特移电话业务,同年9月正式运营。借
欧美区域作为一个非常成的市场还具备特,其一:增长率比较平缓,平均增长率在3.5%左右;其二:渠道品牌已经形垄断格局。当时THOMSON在美洲以RCA品牌的市场份额是8.7%(数据来:CEA),在欧洲5国以THOMSON品牌的市场额8.4%。这样的场特征,决定TCL无法象EM市那样靠市场的新增量和渠道的深
第一是可以迅速切入欧美市场。汤姆逊在欧洲和美国当时的市场份额分别是9%和8%,都在第三、四,同时它在全球有20亿美元的售,其中欧洲和美国加来大概18,我们如想要取得这样市场地,无疑需要投入大
第二是技术的协同性。汤姆逊拥电的技术专利是全球最多的一个公司,阿尔卡特则给我们2.5G和2.75G的专利包,这改变我们一直在技术方面受制于人的局面自有很大的吸引力。通过中、欧洲、北、新市场四个务版块,在品牌、技术、渠、生产等方面实现互动,
第三是完善产业格局。汤姆逊在波兰和墨西的工厂,可以使我们规避美欧盟对我们的贸
第四就是规模效应。我们并购汤姆逊之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彩电企业,这不只是个品牌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全球最大的一个产业地位,使得我们和上游供商和销商谈判处一个比较强势的地位,对公司发展具有
第五是资源共享。这是有了海业务的巨大支撑,在国产手机厂商普遍遭遇行业危机大背景,TCT逆市上,外业务在整合15个月后开始赢利,我们当初预计的18个月前了3个,年第二季,手机业务实现了自重组而卡特手机业务以来
2、TCL进军
2.1加强TCL突破
目前我国彩电企业在核心技术面,基本上没有专权。在往,核心零部件虽然需向外资企业采购,但国内企业依靠整机成本优势,在市场上还是一定的话语权。作为老牌彩电企业,汤姆逊在传彩电域拥有3万4千多项专利,中国彩电产品只要出口,就很可能落专的陷阱。而联姻汤姆逊,TCL就轻易化解专利危机。从全球围来,电视技术发展的速越来越,电视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国企业从零开始搞研发,能否在短期内
2.2TCL通过与汤姆逊的合资,加强身的研
根据协议,汤姆全球所有的电视和DVD研发中心都归合资公所有。汤姆拥传统电视机的所有主要专利和大部分数字电视与DVD专利。合资公司成立以后,TCL虽然仍会按市规则支付专利费用,但李东生表示,合公司有能力产生新专。很快,TCL就以实质行动证明了李东生的话。2003年年底,TCL与汤姆逊研制生产85HZ背投电视,通过国家广播电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的验证。85HZ背投电是“第背投”,TCL此举,得它在背领域,超越了长期领先的长虹。而且,这一突破将为TCL带来丰厚的利润,据悉,已有多家国外品
2.3解除欧美
从1988年开始,欧洲市场就对国和韩国彩电实施倾销查,并1991年对我国彩电征收15.3%的最终反倾销税;中国彩电被阻隔在欧盟市场之外长10年之久。美进口我国彩电的税率将提高30%以。这我国彩电生产企业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据统计,目前我国彩电出口国市场已经超过400万台,如征收高额关税,国彩电将只剩下本土、东南、中东、南美等局部市,我国电超过1500万台的生产能力将被闲置。 如果不想坐以待毙,国内彩电企业必须想突
2.4本土化经
汤姆逊在欧洲和北美均拥有当的强势品牌,而且欧已建了相对完善的营销网络;其生产基地也在劳动力相对低廉的墨西哥、波兰等国,虽这些国家劳动成本相对中国要高,但与日、韩地相,依然有较强的优势。而且,TCL-汤姆逊如果采用的是主要部在国内生产,墨西哥、波兰等地整机装配的法,将可以继续发国内力成本低廉的优势。2004年,TCL-汤姆逊将通过其原先在墨西哥的彩电制造厂出口北美地区,
2.5品牌推广低
百年品牌——汤姆逊目前为全四大消费电子类产之,全球第一台互动电视专利技术的拥有者,在数字电视、解码器、调制解调器、DVD机、MP3播放器、电子图书和家用数字络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欧美消费者认可的数字巨人。旗下THOMSON品牌和RCA品牌分别在欧与北美市场上拥有好的牌形象。经过多年营,在美已有庞大的销售网络。利用这些利条件,可以大大节约TCL进入欧
3、TCL进军欧
2006下半,TCL集团终于告:结束公司品牌彩在欧市场售,未来欧洲业务转向OEM(贴牌生产),并对TCL多媒体欧洲公司从事欧洲业务的大部分工进行重组。逼TCL“壮士断臂”的正是欧洲业务的额亏。TCL去年上半年报表显示:上半年,TCL实现销售收入235.76亿,同比下降3.4%;亏损7.38元,同比亏损增了6.5%。亏损增加主要是它旗下的TCL多体在欧洲营出现了7.63亿元亏损以及为欧洲业作出了高达8.31亿元的拨备,TCL按持比
4、TCL进军欧洲失
4.1 谨慎选择国际化战略,并购的实施否要考
4.2 做好矩阵管理和跨文化管理工作,全力推进的文化变革
4.3 提高企业科技水平,销售企业自主发专利的产品,跨越依靠购核技术的门槛,走
4.4 不要过度依赖“寄生品牌”,采取措施过渡到自
4.5 由“节约盈利型”向“创新盈型”企
4.6 TCL彩电西欧市场的销组
(三)、TCL进军印度
1、影响TCL进入印
1.1 印度市场的
第一,印度家庭以节俭为美德,是传统的价值观,也与印度人均收入偏低有。即是最富裕的印人,也常自觉地节俭过日。但随着国民生活水准逐渐提高,及西方强媒、流行化的推波助澜下,印都市消费者的价值
第二,印度人也有时尚,但是他的时尚元素少,成分一,变周长,公认度高,流行范围窄。印度文化有自己明确价值核心和追求,在产品与品牌分层很晰的前提下,度人也更乐于接受明确的价格体系,不是常喜欢非明示价格或者可以大幅的讨价还价。故TCL要采取各种手段培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定价体系更加完善,价要更加明确。 第三,度消费者好面子。他具有和国消费者一样的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们不会在21寸彩电成为时尚的今天,仍执
第四,在印度农村的三线市场,农民的积累性消费特点突出。他们购买电一般是在品收获以后,或者手中有了能够购买彩电所需的“首付”,TCL很地把握住了这些机,适时出击,
第五,印度人对家电的消费具有时间性和可诱导性。他们买家电往往择节假日和大型的节日,并且他们的购决策明显到品的推广、广告的宣传、商家
1.2 印度市场的
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拥有超过五万的亚洲最大贫民窟,出口大量的初级资源铁矿石的同时也出口数百美元的软,还有伴随着连续多年8%右的经济增长率,工薪阶层实在地享受着经济展来工资不断提升,两亿多的中阶层既是社会稳定柱也是社会主流消费群体,还有九亿多农民印度政府发动的三次农业革命
鉴于这些情况,印度政府鼓励外商到当地投资,投资的政策比较优惠,在印度的彩行业中,没有一个强势品,消费者没有品牌意识,所以,根据中国品牌的发展道路,品牌是从无到,且大多数以先入为主的,这个时进军印度市场,是很
1.3 战略的选择
根据印度的消费者特点和印度的市场经济况,TCL采用在当地自渠,重新建立一
2、TCL进军
2.1 品牌攻略——
印度家电消费者虽然很关注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一旦可了某个家品牌,就会毫不犹豫地去选择购买品牌,且由他们有很强的从众心理和
(1)利用当地媒体加大对TCL品牌的宣传,详细绍TCL的品牌
(2)在代理商和经销商的店面投放大量广告宣传资料。根店面的大新设计TCL展柜,加大了TCL产品陈和店内牌建。并且说服店主加强对TCL
(3)继续赞助印巴板球赛等印度人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高了品牌的知
2.2 产品攻略——
品牌营销做足以后,产品的推广自然就水渠成。TCL为确保品牌与产品相得益彰,在品略上充分考虑到了
(1)延伸产品的类型,满足不同消费的偏好。TCL在推出彩电、DVD及空的基上尝试推出了其他
(2)增加产品的规格,延伸产品的深度。TCL在推出普平、21A21H 、21D08I、21D08D、DP21125等彩电后,增加了新规格的箱电视。品的开发基于充分的市场调研础上作出的,同时
(3)增加产品的核心功能和务。在彩电方面提高产品的音效,改善音质,减少应用性强的附功能,降低产品的本价格。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度农村电力不稳的问题,合推出各电稳压器和调器,结合印度当地气候温条件选用不同材料开发
(4)完善售后服务。对于顾客和经销商的投诉,TCL及时给回复与解决。们在交通便利,集贸的地方设立专门的维修和代理修点,供购前咨询,售帮助选购,售
2.3 渠道攻略——
LG在印度市场是相当的强大,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毫无破绽的,通过Prakasam和Khammam市场终端经历的分析,TCL在印度些三线场上的作为已经LG形成了强
(1)抢占LG的广告地。由于很多经商门附近都是LG的门头和Glowsign,所以TCL动之以情,晓之理劝服经销用持久性的TCL门头和Glowsign替换LG的门头,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TCL方面还主动提供Wall Painting(刷墙告)、TCL的灯箱。在当地电视台、电影院做TCL片头
(2)抢占陈空间。通常产品在架的位置可以分成高中四段,最端往往是目标性商品和有意培养的核心品牌,上段又叫黄金地段,一般陈列销售好的和利润空的商品。但在些经销商店内TCL的家电摆放不是很眼,TCL要求店主一定要将产品摆在高段和上段的展柜,并且陈列在展柜上产触手可及,标签完整,货架的POP硬卡一目了然。为突出TCL公司的形主体、高科技、有实力的特点,TCL柜的色彩搭配力求明快、抢眼,对有条件店还设立专门的展柜,展柜上的产品按照产品
律的排列。
(3)抢夺经销商。在农村的三线市场上,有些经销商阳奉阴违,并没有主推TCL的品,导致当地市TCL的销量毫无起色,而那些主推TCL的店面销量却稳步升。于是TCL对经销商行威逼利诱,给他们绑消费量,确保他们
2.4 促销攻略——本土化
TCL因地制宜采用了本土化
(1)在印度的三线市场大部分消费者是农民,由于农民消费群体文化普遍不,思比较简单,对太杂事物接受度较低,所以TCL的促活动追求简单明了,俗易懂。于销的所条幅、吊旗、海报、宣单页、机身贴、立
(2)对于农村而言,最有效的是电视广告,TCL加大了在当地电视台的告覆盖率,天的滚动播出。抓住印度人喜欢看电影的特点,在当电影院很多TCL的电影片头广告,力提升了TCL
(3)由于在农村的传播资源有限,加上墙体广告具有形式简单,价格低,针对性强,于操控,持久性的独特优势,TCL采用了墙体广。巧妙部分店与当地政府的关系,TCL刷墙广告
(4)在农民收割完庄稼,出售品以后,TCL不失时机的在月底和恰当的时间做促销活。往各村传单,在小镇上打幅语,进行一个为期5-10天的强势促销。此期间,TCL公司还提促销礼品以鼓励。TCL利部分经销商广泛的交际网络,到街头播放广告短片,放
(5)节日促销活动。农村消费者购买大件家电产品时,一般会选择在当地元旦节、国节、丰收节等进行,TCL抓住这些节日和活动,推行相应的,使消费看出促销时的差价,同时TCL配合
(6)TCL在进行促销时配产品的演示。让顾客真切感受TCL彩电的震撼音效、好音质及清晰的画面;让站在启动的空调前感受自然风,健康风。演示产品的功能对于在质上有所要的线消费者关重要。这一切都要求经
2.5 价格攻略——
TCL现阶段主要立足于印度的三线市场,肩负挑战LG重担,它除了制定相应的产品攻、渠道略、销攻略外,价格攻略也
(1)灵活地定价。TCL先通过对LG家电的价格和质量,自身的价格和质量一个全位的了解后,然后员去了解顾客对价格的态度和对产品的法,获得LG的价目表。最后通过LG的比较来定相应的价格。TCL在品的定价上始终低于
(2)灵活地调整价格。随着TCL在印度三线场不透和对LG地盘的吞噬,产品的价位随之有所调整,所以TCL时时刻刻关注LG的举动,采有力的攻势:一是以变应变,低价。针对LG的降价迅速作出反映,将自己的价格始终保持在LG下。二是以攻为守,提高认知的质量。面对价的挑战,公司以在原价的基础上,高产品价值。三是推出低价进攻性产品。LG降价时,迅速推出低价产品或推
(3)灵活的付款方式。在村三线市场,顾购家以赊欠为主,TCL相应的采用以下付款方式:结算优惠——根本在于先货款。使用代销售,定期结算、分期付款、物货款的“上达下结”。软价格优惠——折扣和返利、变相的与附赠。对于三线市场的消费者则采取赊销售为主:分销给次销商放账,先提后付款,次级经销商再给顾客赊账销售,客只需付产品的首期即可,余下的
3、TCL进军印度的结
3.1 树立全球
企业要想生存下来,就应该全球的战略眼光审企未的发展道路,实施全球化的生存竞争战略。TCL早在1999年就敏锐觉到企业要想国际大舞台上拥有一席之地,必义无反顾的开拓国际市场,现在TCL在印度取得的成就足说全球战略意识的正确性。所以企业在开国际市场时,首先树略资源的意识,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其次,要树立技术管的创新意识和以人为本的策略。最
3.2 全方位执行本
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销售自己的产品时,涉及到关税、运输成本、济状况、消承受的心理价格等,所以公司在定价时要充考虑这些况,且采用灵活的付款式以确立自己
TCL根据当地消费市场的调查,主要采取自建渠道方式。虽然种方式成本较高,难度也大,但一此渠道熟,会受制于人,有利于足稳
促销是非常带有本土化色彩的,考虑到自己的目标顾客的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风俗惯、民节日等因素。TCL就据印度三线市场的农民消费群体制定了行有效的促销方式。节假日销、农民收时促销、刷体广告、发传单、产品演示一系列活动无不展示着
利用当地的人才可以企业的管冲突和管理成本。人才本土化的最大优势就是他们了解当的顾客费习惯,有助于企拓业务。TCL不仅大量吸收了当地的一优秀经销商,而且还聘请一些营销才任重要职,借助于这些职员和经销商本土作战,TCL的
对员工进行管理时,要考虑到员工的文化差异。TCL经常聘请地专门的管理机构和高等院校对工进行训和询,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
四、总结
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是中国企的夙愿。近几,国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化战略,TCL的三大国际并购就是其中的型。TCL通过国际化战略获得品牌、道和术,以弥补自身在这几个方面的欠缺,也想越过贸易壁垒,利润增长点从萎缩的国内市场转向广阔国际市场。但并后合,尤其是企业化的整合,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课。如果不能发挥协同效应,优势互
从目前来看,TCL国际化的成绩不是很理想,在中短期能扭亏无。因此可以说,TCL国际化战略存在些失误,单纯靠资本运营并不可能解决先
目前在全球消费电子领域最为强势的是韩国企业三星电子、LG电。他们在各
高管都是拥有几十年国际化运营经验的。与他相比,TCL真正的国际化只进行了5年,在际化才储备方面显然是最
简单总结,想要开发好国际市场,TCL需要虑以下
第一,产品质量一定要过硬,要争取与际名牌平,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保产
第二,海外市场的进入策略的
国际化进程
第四节 企业的国
国际化进程是一个企业由单纯的国内 经企业发展跨国公司所必须经历的过 程。也价链在国际范围内延
一、跨国企业生产价值链(西
(一)跨国企业
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生产经营,必须 为企业股东和其它利益集团 (员工、 顾、 供应商等)创
企业创造价值可以分解为一系列不相 同但有相互联的经济活动, 其总和即是工 程企业的价值链, 每一经营动就是这一 “价值链”
价值链可分为主
1. 采购原材料
2. 制造经营
3. 销售
4. 售后服务
5. 人力资源管理
6. 技术开发
7. 财务管理
(二)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又称核心能力,是 1990年 美国企业战略专家 C.K 普拉哈拉德和 G . 哈 默尔提出的, 指的是企业组织根据业的要 立在企核心资源之上, 越其它竞争 对
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资源
不同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
链环节上(核心
计算机、精密仪器行业中 (iphone销售一 ) 机械制
日用消费品行业
诺基亚当初认为 iphone 太贵且未能通过 抗摔测试,够不成威胁。但他们没有想 到,如果把机的特别贵,一般人就 舍
生产、销售、品牌
掌控价值链 格兰仕 :成本
格兰仕处处抢占制高点的战略运用, 非
1.形象宣传先
格兰仕没有采用大规模的形象广告宣传, 而 采用引导方式,全国 400家报纸、电视 上设专栏,介绍微波炉的知、菜谱、费 指等,并借以塑造业形象、传播
他们编写出世界上微波炉菜谱最 多的微波炉使用大全及菜
几百万张微波炉菜谱光碟免费送给消费者。 用格兰仕公司总经理梁庆德话说, 别人 在用轰炸式的广告来强占市场, 而格兰仕则 是用知识文来培育场, 二者在消费 者心目中的地位
2.成本方面处
当微波炉逐渐进入费者家庭 时,成本就为其关键制高点。 格兰仕是 对手更进下一个低价位 ,抢先占领 市场制高点。 格兰仕的发展速度是异常迅速 的, 1993年销量为 1万台, 1994年 10万台, 1995年销量达 25台,市场占有率为 25.1%,为全国第一,到 1998年,总产 量达 315万台,内销 213万台,市场占有率 为 61.43%。 规模每上一个台阶,就大幅下 调价格 , 其明确标是消灭散游勇。当其 规达到 125万台时, 就把出厂价定在模 为 80万台的企业本价以下。此时,格兰 仕还有利润,模低于 80万台的企业, 多生产一台就多亏损一台。 非
当规模达到 300万台时, 兰仕
厂价调到规模为 200万台的企业成本价以 下, 结果使规模低于 200万台且技明显 差异的企业陷入亏本的泥沼, 使对手缺乏 赶的会。 在家业创造了市场占有
在渠道方面 ,格兰仕产品利润空间低,因此 战略上尽量利用社会资源, 避了对渠道终 端资。格兰仕一开始涉足家电,就确定 采用区域多家代制,少走。这一整 社会资源的做法 , 降低了营销成本
3.技术上不断超越
并且, 梁庆德充分利用中国内地劳动力 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吃进生产线,经过 几年拼杀,一举成为球微波超级“巨无 霸”,主导着微波炉
跟其在宣传方面的“斤斤计较”相比, 格兰仕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上 , 却是人 的手笔。 公司每年术和新品开发上投 入的资金约达 4元, 研发总投资已超 10亿元。品的每一个器件、零部件都坚持 最好的材料,而且,在
到各个消费层面, 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开发 适销对路的产品。技术进和规扩张同 步, 兰仕有实力让高档微波炉产品在国 内迅速普及。 梁德最终实对微波炉 产环节的控制, 而拥有了对整个行
二、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化进程 (了解跨司的发展轨
(一) 第一阶段 企业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采 出口的方产品打入国外市场 ?在 建立特国际贸伙伴基础上提 供一些技术生产
?一 开始就采用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限 于很难在空间、时间上把和消费分 开的商品。 (教育、旅游、疗等) (二) 侧重于贸易有关的设施而进
销售公司、技术培训和咨询部门、维 服
(三) 对外直接投资的全
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从本国市场进入外国 市场的顺序大体是以三种因素的
地 域维
1. 从临近地域
较远地域
2. 文化相似地域 文化背景相差离 较
3. 经济发展水平相似地域 经济
发展水平距离较
案例:高露洁(Colgate -Palmotive )司是通 过力发展进行地域扩展的典型案例高露洁品牌连 续几年都在中国牙膏市场占据第一的市场份额,这与 高露洁成功的营策略和品牌定位分开。高露洁品 牌历比较久, 1806年, 在纽约布鲁克林, 威廉 ·高 露洁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一生产牙膏的公司, 1890年,露洁走出美国本拓展全业务。如今,露 洁为世界 500强企业一。高露进入中国市场 是在 1992年,并且借自己成功的营销模式在中国 市场上取得巨大成。
多员工,在口腔护理、个人护理、家居护理宠物食 品等方面为大众提供品的消费品,其中
为全球消费者所熟知
高露洁(19
20世纪 50、 60年代
(到了 90年代中期,高露洁在 6大洲 75国家都设了下属公司, 在全球跨国 公司处于导地。 ) 中国是第 76
?业 务维
尽管有一些跨国公司的业务范比较单一, 但大 多数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不只是在某单一的 业务领域。 这类业海外下属企业都是先开发 和经营其母司众多业务领域中的一部或几 部分务。 经过一时间之后, 在开发更多的 务,而不是同时进
?
最具竞争优势业务 竞争优势不明显业 竞争优势,但对方具有所需要竞争优
?
小规模投资 收购
案例:索尼公司是遵循这一顺
1972年索尼进入美国市场在加利福尼亚,圣迭代 San Diego
建 立 了 电 视 机 装 配 厂 (电 视 是 索 尼 公 司 是 心 产 业 ) 1974年,进入第二业务领域:音响器材设 80代期数字存系统 和个人电子通讯备(美国先进技术
? 职能维
职能的转移在每一个业务领域都会发生, 能的转移是针对 一个国家内业活动的发展变化
产品出口到市场 生产、 组装 本地化 计 战
案例:索尼公司电视行业在美
1972年以前,所有的生产都在日本本土进行,在美仅仅是销 售; 控告倾销才组装生产; 更多职能包括在当地购买组装零设 计, 20年就确立了在北美电业务领域中的
(四)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国化演进
?加速演进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以往跨国公司的沉淀
在某国业务领域中获得的经验不仅加深了对该国的了解, 而 且也能增加有该业务知识, 将这些运用到其它国家进而 又加速了其国家的这一业务领域。 这样, 在个方面传技术 知识在任何时刻
?间断演进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规模经济是因生产经营规模增大导 致的平均成本下降; 而范围经济指生产、 经营几相关品, 要比分开来生产经
从职能的角度来说
从产品或业务的角度来说: 从地的角
。
间断演进使重复操作达到最小化。 因而达到较高的率平。 反
全球竞争日益激,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始对它们的业务进 行组整合, 们合并了一些已有的业务和职能, 甚至关闭了 整个下属公司, 这些行动的结果即是反向演进。 什时候反向演 进最普遍呢?公司和产的因素都很重要, 于哪发展了很 多年的跨国公司来说, 以前的全球业务多是一国一国发展起来的 职和务都很完整, 从而导致了各国间的量的重复操作。 些年, 因为有了便的全讯和运输, 出现了能实现规模 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机会, 从而导致了在一定围内业务领域和职 能领域能合并的可能性。 从球
效应的需求也更加迫切,重整的力也
能发现潜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并且能迅速而又有效的重 业务活动的活动, 将在全球贸易中比哪些已经逐渐进的 没能完这个重组过程跨国公司更具
美元国际化进程
美、日货币国际化的历史可以进步印证:一国货币否国际化,自然取决于体现一国经实力的若干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是充分条件,最能完成本币的国化任务,政府稳定本币价值和其他经济政策正确选择以主
美元在战争时期价格稳定,可与黄金换,使其成为时全最重要的流动资产。一战时,当欧洲口到拉美的商品减少后,美国的生产商立即乘虚而入。这些在战争期建立的营销和销网络,即使在1918年战争结束后仍难以消除,因此美国获得了长期的贸易差。1926—1931年,大约10亿美元与战争务相关的金又被转移了美国。1926年,美国拥有世界黄金供应的近45%,其中1/4是自黄金,超过了该国金本位法要求
一战后,除了1923年外,国一直向海外出大量的美元资金。1927年—1928年,美国向海外借款人发行的证券达到了高峰。这些债券由美国的投资银行代表国外政府和公司在本国以元定值债形式发行。《布雷森林协议》之前,美国向英国提供附有苛刻条件的巨额贷款 一次性给予英国37.5亿美元。但是,贷款以国批准该议为先决条,也就是要国必须承认美国在国际币金融领域领导权和美元世界的霸权位,并要求英国对美国在贸易上实行无差别遇,英应在贷款生效一后消英镑的外汇管制,允许镑区各国实现英与
1947年,通过美元援希腊、土耳计划。1948年,过“马歇尔计划” 从1948年4到1951年年底,美国向欧洲提供了110亿美元以上的援助,1952年到1953,欧洲又接受了26亿美元援助向西欧输出美元,这一计划迈出了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关键步。 1949年,美日本制定了经济复的“道奇线”,在“领地区救基金”和“占领地区经济复兴基金”的名下,向日本提供了量美贷款和援助,同时迫使日本在经济
此外,美国还凭借关及贸易总协定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构筑起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自由化要内容的全球多边经济体制,实了美
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最终确了美元的国际货币地。在该体系解体之前,美国经常账户一直续顺差,通过资本项目逆差输出美元。之后,则是通过经项逆输出美元。以说,美的国际地位是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和私人资本向新兴市场反
国际化进程及现状
人民
近年来,人民国际化、区域化进程缓慢而实质性地向前推进。其主要表现 为:人币在周边地区的使用和通正在进一大,无论是使用的规模还是流 通的领域和地区,都取了长足的发展,为人民在亚洲区域内发展成为广泛接 受的货币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地域上,港澳台成为人民币流通最为活跃的地区, 东南亚的甸、越南、老挝等东国家次之,中亚国家及蒙古再次之。在流通领 域上,则从人员往来、旅游、日常消费、留学、探亲等方面扩大至边贸易乃至 经贸、投资等领。在东南亚,人民币已经成了仅次于元、欧元、日元的又一 个“硬通”;在我国西南边境地区,人民币有“小美”之,流通范围广。 在老挝东北地区,人民币至替代本币流通,最远深入到老挝首都万象一带。在 中缅边贸,每年跨境流动的人民币10多亿元。人民币可在越南全境流通, 越南国家银行己开展人民币存储业务。人民币还在中五国、俄罗和巴基斯坦 通。哈萨克斯坦为中亚民币跨境流最大的家,达10多亿元。在蒙 古,人民币已被作为主要外货币,蒙古银行已开展了人民币蓄业务。人民 币现金交易量占双边边境贸易量的三分之一多。当然,人币跨境通量最大的 还是香港地区,民币现钞实际上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自由兑换,行、找换店开 人民币现钞兑,银行还开展了人民币存和人民币信用卡的支付业务。人民 币在港甚至已开始作储货币,用于金融资产的定和资,如中国境内的 业银行已开始在港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债券。在澳门地人民币被广泛使用。 年来,民币有向世发达国家和地区流通的趋,部分发达国和地区己开 始使用人民币,在国、加拿大欧洲一些国机场、饭
虽然人民还未实现自由兑换,但上述现象表明市场中的现了对人民币 的较大需求。中,较为现实和主要的需求体现在计和结算功上。事实上, 在周边地区的经贸活动中,人民币己经开始作为“区域结算货币”而成为周边地 区边贸结算的要币种之一。由于对外贸易从签订合同到结汇,一般存在几个月 时差,如果用美元报价,随着汇率变动,利润就会遭受损失。如果采用人民 币计价,由于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且存持升值的期,就基本上可以锁定 货款的结汇风险。电子商务经营商阿里巴巴公的近70万中国货商绝大多数 已不再采用美元为非美国相关交易的计价货币,供应商转用欧元、英镑、澳元或 人民报价。外商也逐适这种计价式,如一些日本的公司至中东地 区的公司就部采美元计价、部分采用人民币计价的折中办法。其是东亚 区域内贸易中用人民币报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适用性。此,台湾些地区 也在日常费和小额贸易的支中开始量接受人民币,实现人民币与新台 之间的现钞兑,这为促进两岸经贸往来和交流提供金融持手段,也为扩 和深化经济金融联系创造了新的领域。总之,在周边地区,人民实现价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