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阶级利益问题的再探讨 9卷第2期重庆交通大学(
Vo1.9No.2JOURNALOF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
ition)Apr.2009
梭伦代表谁?
对梭伦在改革中表哪个阶级利益问题的
贾文言
(枣庄学院政法与历史学系,山东枣庄277160) 摘要:在改革前,梭伦的要得益于贵族的支持,而革也主要是维护了贵族的阶
伦亲贵族的立场,才使得改没改变雅典政制的贵族性质. 关词:梭伦;贵
中图分类号:D5/7;K545.1文
梭伦改革是雅典民政治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一
格罗特以来的西方史学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改革 中梭伦代表了哪个阶级的益,目前我国学界流行的观 点主要有两:一是认为梭伦表民利益,在改革 中给予了平民较多的政治,经济实惠;一是为梭伦是超 阶级的,他代表了整城邦的利
表.本文试图从改革时的外部环境人手,对伦上台背景和改革措施两个方考察,以期对梭伦在改中代 表了哪个阶级的利益
在考察梭伦上台这问题之前,首先需要廓清
概念和地位.关于平民的确切含,晏祥先生对此进行 了详尽论证,认为民是与有钱有势的
民,其范围大体相当于梭伦改革中第三,第四等 级[1啪.文据该说从经济,治,军事三个方面来
在经济上,由于当时雅典的商品济不够发达,作为 财富标志主要是土地,而从梭伦改革时的情,平民 中了第三等级有一的土地,第四等级为少地,无地 的贫民,样其经济地位可想知."一税"的存在证明 了贵族对平民的控制,并且这种制随着贵族重削又 有加强的迹象.在政治上,平民是无权的.根据德拉古的 立法,官职完是根据财富和门第的双重准来选定或指 定的,民根本不能问津2.即是军事民主制时遗 留下来的公民大会,大概除了一年一度的执政官选举活动 以外,也没有什么实际权利"'.在军事上,武装掌握在 族的手中,平民参加队.在德拉立法中,军事是 贵族的利.而从梭伦改革中以看出民潜在军事 力量的弱:当时,民中的一部分,据估计约2000人在 消了债务之后成为了装步兵等级的公民,另外有6000人 却没有能力自备武器和甲胄成为重装步的成员…". 我们认为:平民的地是低下的,其力量是弱小的,相 对于占有大量土地,掌握国家政权和武的贵而言,平 民还远远不一支独立政治力量,甚至是到了庇西特拉 图执政时代,仅仅依平民仍难维护其政治统治.因 此城邦部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仅仅一个平因素远 远无法解释贵族为什么让步.是什么力量促使贵族做 出让步呢?这离不开对雅典外界环境的考察,主
首先是希腊世界重装步兵的出现.在公元前7世, 希人采用了方阵的作战方式,斗力量主要是重装步 兵.些步兵穿着更轻便,更廉价
在战场上他们以密集的队形进行战斗,这种民主的事 组织比贵族的骑兵队更加优越,构成了雅典公集体中 不同阶层团结一
反观雅典,此时的雅典军队并不像在希波战争或伯罗 奔尼撒战争中的雅军队那强大,它的象更像一个竞 争中的失败者,这一形象在普鲁塔《梭伦传》中多有反 映.而梭伦改革也明了雅典有加武装力量要求.改 划分了四等级,根据前文晏绍祥先生文章的估计,第 三等级为2000人,第四等级为6000人,另外族2000 ,可见雅典军事力量得到了极大的扩充.为了激励公 民更加勇敢地作战,梭伦还提高了战争中阵将士的奖 金,并且规定要由邦抚养和教育他们的子".希 收稿期:2008—03—04;修订期:2009—01—10 作者介:贾言(1981一),男,山东泰安人,枣庄学院政法与历史
硕士,主
和中外
贾文言:梭
腊军制的变革和雅典军事力量薄弱,决定了雅典要通过 改革来扩大军
第二是自公元前650年以来,贵族政治对立物僭主 政治在小亚细亚出现.由于海外贸易的增加,新的财富往 向了统治阶级以外的人手中,可想象,这富有的 会对自缺乏政治影响力而感到不满,因此暴乱经常发 生,且从元前650年后,强有个体领物开始 向旧的统治秩序发出了挑战.这些人物被称为"僭主",他 们往往利公众对于族统治者不满情绪,竭力为们 自己夺取权.在公元前6世纪初期,希腊世界盛行僭主 政治,此时科林斯,小
僭主大多执行联合平民打击贵族的政策.公前7世 纪的勒斯伯斯贵族阿尔凯(A]kaeo8)依自己的亲身经历 了他们所感受的僭主政治.阿尔斯对当时财富 为础的富人治极不满,他写道:"啊!普鲁托斯(意 即财富),人有充分的理由崇你,因为此地宽他 们的邪;只有高贵的人拥有财富才是对的,而贫穷才是 卑鄙之人的伴侣."[5](由此见僭主对贵的打击. 雅典早公元前630年族基伦就企图建立僭主政治,此 时也有人主张实僭主政.为了避免
第三是在殖民运动的过程中,殖民地大多进行了土地 的平均分配,在希土斯巴达也大体进行了地的平均 配.公元前8世纪始兴起的殖民运动中,希腊人建立 了广泛的殖民地,并且殖民者往在民地平均分配土 地.在希腊本土,斯巴达在征服的过程将大量的征服 地进行了平均分,可以说平均分土地的榜样力 无穷的,雅典平民重新分配土地的主张绝非空穴来风. 第四,希腊思想发生的变也是重要的响因. 在风时代,希腊世界渐生了公民的人权观念, 这种念主要包自由交流以及对一些问题进行批评的 权利.当时在赫西俄德的《田功农时》已经反映了作者对 自己生活关以及对自己权利的自意识,有学者称其 "古典时代出现相对民主的政治度的一个重要前 提"L6』(聊'.此后抒情诗更着重表达自己的想和感, 表达自己的独思想.在古风时代期形成的希文化 传统中,个人的识已经很明显地表现出来,虽然这时神 还存在,但是神
正是思想界的这种变化,被美国者马?佩里称为 "理思想",并给予很高的评价.他认
史意义的不在于希腊人在多大程度综合,完善了理性思 维式,而在于他们创立了这种模式,进行解释并进一步 将其用于思想发展和会生活中."J(这种理性思 想的作用与美索达亚和埃及相比更能凸历史 义.马?佩里还分析了雅典人自由观念的特点,他认 为,"他们更珍个人自由.同时追求个性充分发挥和 完善""_(.个人自觉意识的觉醒使
最后,雅典浓厚的氏族部落传统和当时希腊世界盛行 的立法者的习俗也影响梭伦台的因素.雅不 同于斯巴达等其他城邦的地方在于它一直是被雅的 民所控制,因此该地方有着浓厚的氏族部传统.正是在 这种传统的响下,雅典民要求恢原始平等的强烈愿 望和同一部落的成员应该相互帮助,共同外的俗深刻 影响了梭伦的台.此时希腊从本邦或外推举 立法的习俗,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曾经列举了扎琉 库斯,加隆达斯,菲洛劳等从外邦请的法者1(鼢),而 梭伦恰恰是邦推举的典型.按照当时习俗,梭伦本 是驾于斗争双方的.奥斯瓦尔德经评价说:"Thesmos 是这的一种法,其立法者是不在
我们认为,由于平民力量极其小,他们并不能单独 使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占有优势的贵族让步,是 在希腊世界外部响的作用下,当平民开始组织起来要 消债务,重新分地甚张在典建立僭主政治的 时候,贵族们主动让步,这种让步不是源平民力量的 强大,而是源于外部的压力,虽然这种主动的让在当时 的
梭伦上台的背景分地说明了贵族为什么
步,但是为什么要选择梭伦,而不其他人呢?我国学者对 问题的论述多集中在梭伦在改革前有很高望,清白 的声以及同情平民的论,而很少涉及他上台前对贵 族的态度,笔认为在这里有必要进一下分. 首先我们分析_下梭伦的诗.从保留下来的诗歌看, 我们看不到伦任何判贵族的言论,只是劝告富有者 不要贪婪无厌,他的确常常为内争责难富者,并认为他们 贪婪,傲慢是典灾祸的根源.梭伦只在批判富者,并没 有指道姓地批判贵族,然富中的大多数是贵族.我 们再考察一下他的行动.在梭伦上台之前,一个事件很明 显地表了他对贵族以现行政府的尊.在梭伦处理 基余党麦克利后人的时候,他没有利用自己 声直接去处理这件,而是恳求和告诫说服了那些 被认为渎神的去接受审判,去服从由贵族选出来的300 名陪审员的裁决.另,梭伦对僭主政治的痛恨以及拒绝 成为僭主的态度也使得贵族对他充满了"好感".我国学 者在论述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用"我当也愿意获得这 个力和无数财富,在雅典做不过一日的僭,然后被 剥皮,我的后代被消灭",而"用僭的力量希冀成功,我 所不乐"【2】(.但是这则材料乎是梭成为执政官后, 人们劝告他去行僭主治时的态度,由此来在时间上 不是合适.其实在上台前,我们也可以到他对僭主 态度.早在收复萨拉米斯岛时,人们就已经很敬畏他,并且 l14重交通
心甘情愿地请他为僭主,但他拒绝了.这可能是梭伦对僭 主政态度的最早体现,其态度可以说是贵族对僭主政 治的态度是致的.关于梭伦身,就门和名誉而言 "皆属一等"【2J(.梭的家族属于涅斯尔谱系,在这 个谱系中,还出现十分着名的
拉奥斯,杰逊,科德律斯,明尼亚斯,奥科美纳等等.梭伦的 贵族出身使得有可能得到贵的认同.在社会价值观 上,他竭力地保"卓"(Arete)的传统理解,并且不 认为财富可以得一个人变得高贵,"卓越"再一
没有批评贵族的言论,对贵族及其现行政府尊重的态 ,拒绝僭主政治,好的贵族身和与贵族致的社会 价值观,使得他得到了贵族的认同,所以元前594年, 有着贤哲声誉的诗人兼旅家梭伦被选名年执政官. 两年后,伦又被授解决雅典问题的权力.无疑在这里 授予梭伦权力的主要是贵族,因为在改革前平民处无 权的地位,们是不可在治上推举出们自己的政治 代言人的,可以说没有控制政局的贵族的支持,梭伦的上 台是一件不能成的任务.当,我们也不能除梭伦 得到了平民的支,毕竟梭伦有量同平民的言论,但 是平民支的人物在这个时期必须要得到贵族的同. 为更好地理解梭伦贵族的关系,下面我们再具体分析 梭伦改
改革的第一个措施是颁布解负令,取消债务,拔债 务人田地上的表示抵押的牌子,止以人身做担保,废除 了债务奴隶制,甚至先被贵族卖往国外的债奴也赎了 回".这个令使得贫苦民虽然仍可能陷债 务,或者因此而失去自己的土地,但是他们再不用心 自己会失去身自由.在,平民得的仅仅是免 沦为奴隶,梭伦在阻止平民再次陷入债务方面建树甚少, 甚至有些学者评价梭伦的土改革时说:"他不是一个 关注土保有状况和业况的经济改革家."_10_""并 且这个举措使得农要想获信贷变得更加
虽然平民再也不用担心失去人身自由,但相对于平 分土地的要求却是微足道的,所以平民愤怒了,而贵族 也因为失去了多,所以改革没有到任何一方的欢喜. 是不久他们就感到了他措施的好处,不再私下吹毛求 疵,并且举行了一次公共的祭,称之为"解除负担".并授 予梭伦权力继续改革.在这里"他们"指谁呢?民因为 获得了身自,与革前因为债务而被卖为奴隶而言, 这个巨大的进步,我们相信平民是包括在其中的.但是 族呢?他们包括在其中吗?我们认贵族也是包括在 其中的,主是基于如下的分析:第一,解令解除了平民 所欠贵的债,对于贵族是个巨大的损失,让贵族吃亏 很大,贵族在当时埋怨的可能性也最大.第二,授予梭伦 继续改革权力更像是贵族的动,因为当时城的权力 都掌握在贵族中.第,历史上的情看,在举行 公共祭礼时,祭礼费用往是由贵族通过捐助的获 ,不是平民的责任也不是平所能够负担得起的.基 于以上三,我们认为贵族包括在其中.但是族可以 中获得什么好处?我们没有文献可资考证,因此无法做 出合理的解释,也许顾准先生的一席话可作为一个很好 的注.他说:"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所贵族 阶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收进的抵押土地仍归贵 族所有,贵族阶级的优经济地位没有到摧毁性的打 击."[1?'这里,贵族优越经济地位并没有受到 摧毁的打击,并且他们所拥有的土地得到法律的承 认,而这正德拉古立法所力求解决但有决问题. 第二个措施,雅公民按照地产的收入划为四个等 级,分享不同的权利J(.伦规定,所有的典公民均 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拥有同等的表决权.这里人们往往 夸大公民会作,而忽视
的制衡作用.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的关系是:在人民讨 论公共事务之前,会议先行讨论,不经过这事先的讨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提交公民大会,可见,公民大会所 讨论的问题受到了限制.另外,平能能出席公民大会 参加表决,关于这一点后面有详细的论述.于民众法庭, 虽目前学者们就它职责范围有着激烈争论,但是 学者都普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古典时代雅典民众法庭 的权威及其庞大是克里提尼改革后才开始形成,这 虽然与伦有着一定的关系,但不是梭伦的 意.且雅典的所有职都是无给,需要个人负 担任职期间费用,经常脱离生产,义务小生产者是承担 不起的,只有少数财力和知识兼备贵族可以担任.梭 伦虽在上台之前猛烈地抨富人,但是他并不憎恨财 富,相他在改革中强调公民的利与产状况有关,他 以财产格将平民排除高级职之外,高级官职仍然 握在贵族的手中.最后,这个措还使得原先那些因为 "解负令"而受到损失的富人获得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从而
在改革中,第三,第四等级加入公民军,可以说是极大 地充实了典的军事实力,强了公民内部的结,使得 城邦更加稳固.城邦的稳固对于贵比更现实 意义,因为贵族是雅典既得利益的最受益者,他们拥 大量的土地,掌握城邦的最高权力,而此时平
改革的第三项措是设立元老院和四
议".对于这两个机构,梭伦的评价是:"城邦有了这 两个会议它好像下了锚,比较不会受巨浪震撼,民众 也就会大静来."I14](P186)基于样的考虑,伦仍 旧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元老院
护人,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在惩处罪人 方面尤其有最的权力,并且以任意支配罚金,它还 以审讯阴谋推的".虽然目前在元老院何时 建立的题上还有争论,但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在梭
改革以后元老院的职能已经变得很明确.在职责上,一些 属元老会议的审查,监督官权力转赋给公民大会, 即:执政官等级的官员在任职届满
报告其工作,接受公民的询,若公民大会认为人在任职期间有渎职或者不法的为,它有权决议对其进行惩 罚J(附'.这里,许多学者往往公民大会成分的变化 凸显此项权力的意义,但是其中的疑点甚多:其一,公 会决议的表决是按照多数决议还是有效票进行决议? 根据雅法律,公民大会的有决议的有效票是6000 票,如陶片逐法的实行就这的,在这里采取怎样的 决议方式并不明确.其二,关于民众参加公民大会的政治 情问题,们好像都夸大了实.如所述,陶片放逐 法有6000票效票的限制,是6000票相对于学者估 计的典公民为40000人(公元前431年),少时也 25000人的估计都是少数,可见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仅占 民总的少数,因此我们可以断改革以后普通公民参 加公民大会的热情是有限的.另外,执政官与元老院的 关系看,元院的成员都是由前执政官成,他们代表 雅典最政治智慧,执政官在重大治问题上往往会听 元老院的意见,取得了它们某种程度的同,因此两者 实际上是一体的.这样,即使平民有胆量来控告执
改革的第四个措施是限制农产出口,鼓励外邦人迁 居雅典,把人民引工艺HJ(.这
民经济地位的改善,壮大第三,第四等级的力量.我们认 为这些措施是服从于护贵族阶级这一前提,因为当时 公民的数估计为10000人,其中至少6000人少地,无地, 占民总的大多数,这些人无疑是城邦的巨大隐患. 要使城更加稳,必须要解这些人的吃饭问题,而城 邦的稳固对于既利益的最大享
为了更好地理解梭伦主要是维贵族的利益,给予平 的政治经济实惠只是服从于护贵族阶级利益这一前 提的,下面我们再分上台后梭伦对待贵族的态度. 上台,首先拒绝了平民重地求,拒绝 了僭主政治.当他谈到意图分割土地的人时说:"们为 夺而来,欲无有止境,每一个人都想望获得无穷财富, 而言语温存,暗
空.""梭伦称他们分割土地的想法是妄想,其实梭伦最主要的是一旦平分了土地,民将和贵享有平等 的权利.在取消了债务后,梭伦看到平民因为取消债务而 大胆起来,便计了四百人会议,以便阻止平民.在谈 到怎样对众时,梭伦说:"这样,人们就好好的追随 袖,自由不多,强迫也不应过分;富贵如属于没有教 养的人们,餍足就要滋生逊."_(在梭伦的眼里,平 民没有教养的人,他配充当追随袖的,可见他 没有社会位,这与他上台前同情平民的言论有着天壤 之别.梭伦对自己改革的评价也许更能说明他对平的 态度,他说:"我予了一般人民以足的权力,也不使他 们失掉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些既有势力又有财 富的人们,我设法使他们受到损害.我执一个有力 的牌,站在个阶级的前面,不使们任何一方不公平 地占据着优势."'可以说梭伦
由不可太多,强迫也不应过"的说法是一致的,证明梭 伦在利益的价值取向上贵族相一致的.梭伦自称: "我手执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个阶级的前面,不使他 任何一方占据优势."实际上就是阻止平民向在政治经 济都占据优势的贵族挑战.他谈到如果别人取得了他 的职位,"他就不会抑制人民,不会自制,直到他乱了 事情,掠夺乳酪."[](P这如哈里斯所评论的那样: "在这里,梭伦给予了我们一条关于保护富有者财产的醒 目暗喻."[1o](P1o5)现在政改革上,主要是保留了的 族国家机构权力,使得政制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因此 希格内特认为梭伦主要是定了旧的传统,而创见并不 多]''.并且亚里士多德在谈到他所处时代的民主政 和梭的关系时认为:"显,这并不是梭伦改革有造成 的结果,而更主要的是一些因素同作用的结果."[.](瑚 上,我们认为在梭伦上台之,雅典平民的力很 小,他们尚不足以推举出己的政治领导人,梭的上 台主要得到了贵族的支持;而上台后梭伦推行的改革 主要是维护贵族阶级的利益,因此改革并没改
参考文献:
[1]晏绍祥.梭伦与平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M].北京:
[3]EhrenbergV.FromSolontOSocrates[M].London:
Routledge,1973.
[4]转引自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世界古代史究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166. [5]
出版社.1999.
[6]黄洋.古代希腊土地制研究[M].上海:复旦
[7](关)马文?佩里.西方
[8](古希腊)亚里士德.治学[M].北京:中国人
[9]MartinOstwald.NomosandtheBeginningsoftheAtheni— anDemocracy『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1969.19.
(下转
胡以存:《三
192,263.
?魏安提到一种方法:"一般说来,我们无法确定哪些 注译原作者写的,哪些注释是后人的,但如果一条注 释既在AB系统(嘉本系统)里找到,也能在CD系统 (志传本系)找到,我4fl--Jvx肯祖本《国演义》里 已有这条注释.我认为元祖本基本上应该是保留罗中原 的面貌,元祖所收的注释应该出于罗贯中的手."考 虑到《三志传》系统的
?(英)魏安.《三国演义》版本[M].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
?刘知渐.《三国演义》新论[M].重庆:重
?李贺.南园十三首(之五)[A].全唐诗(卷三百九 十)[c].4401.
?这里仅就注的出现而言,当《三国义》流传到元 后,这条注同样失去它的解释功能.但
文本,成为《三国演》的一部分,因此,它由于文
性被保留下来了.但在这条注出现的时候,却必
受众发
?张宗伟.论《三国义》的小字注问题[J].
研究,2000,(2):68.
InvestigationofLittle—?wordNotesofTheStoriesoftheThreeKingdoms HUYi—cun
(NormalSchool,HuangshiInstituteofScienceandTechnology,Huangshi,Hubei435003,C
hina)
Abstract:ObservingtheLittle—wordnotes,itCanbeconcludedthatlittle—
wordsweren'taddedbysomeoneatthesametime. MaybeitwasaddedbyLUOGuan—zhong.ThroughapieceofLittle—
wordsnotes.itcanbeconcludedthatStoriesofthe ThreeKingdomswasunlikelyfinishedinMingdynasty. Keywords:StoriesoftheThreeKingdoms;little—wordnote;ageofthenovel (责任编辑:吴莉张番)
(上接
[10]LynetteGMitchell,RhodesPJ(Eds).eDevelop—
meritofthePolisinArchaicGreecerM1.Londonand NewYork:Routledge,1997.
[11]RhodesAristotle.TheAthenianConstitution[M].Hat- mondsworth:Penguin,1984.
[12]顾准.希腊邦制度[M].北京:中国社
版社.1982.
[13]BuryJB,MeiggsR.AHistoryofGreecetothedearthof [14]
[15]
Alexanderthegreat[M].London:St.Martin,sPress, 1975.
(古希腊)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M].
商务印书
HignettC.AhistoryoftheAthenianConstitutiontothe EndoftheFifthCentury[M].Oxford:Clarendon
Press,1952.
WhichClassDoesSolonBelongto?
OnQuestionsofSolonStrandforWhichClass'SBenefitsintheReform JIAWen—yan
(UniversityofZaozhuang,Zaozhuang,Shandong277160,China) Abstract:Solonmainlygetsthesupportofthenoblesandheprotectsitsbenefits.Justashisstan
dingsofthenoblefirst,there—
formsdidn'tchangethenatureoftheconstitution. Kej,words:Solon;thenoble;classbenefit
(责任编
孙子和吴起哪个厉害?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孙子和吴起哪
昨夜夜读兵书,读到有家提出一个问题:孙和吴起哪个
这二人都是我自幼熟悉的人物,说谁比谁厉害,还真没过。一般老百姓都更熟悉孙子,因为有完整的《孙子兵法》传世,但是对子的生事迹,史书上却几乎没有记载,《史》只有见吴王阖闾,用宫演练兵,斩了两个宠姬的故事,之后便没有其他具体事迹了。即便在王阖闾团队里,也还一个人的地位和光芒都在他之上,就是伍子胥。可孙子一生除了
吴起的故事就丰富多彩了,从国,到魏国,再到楚国,吴起做出了连番大事业,留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但惜的是,吴起的兵法没有完整的流传下来,只有残存的六篇书。这大概是吴起在后气孙子原因吧。我每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读到司马迁在最后,孙子起的兵法,上很多人家里都有,我就不多引用了……我都不禁之气结:司马
对《华与华方法》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两个人的想,一是子的《孙子兵法》,二是克的《战争论》。克劳塞维
”,只有清楚决战在哪里,你了后的决战”。所以我们常说营者一定随时心
才能安排出会战的路线图,有的投资才能一直持续不断的积累在
孙子对华与华的影响更接,《华与华方法》的所有思想,结为四个字的
赢了再打。
这“赢了再打”四个字,就来源于孙子“先胜而后战”的思想。我先插播一,你可根据兴趣细读扫描。不过我议用生去反复读孙子这一段,因为这段里蕴藏着个最大的最本质的你最容易
古今名
可以说
名将败将二
真正的常胜将军,都是没有什么智勇之名,“故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功”。常胜将军总是赢很不精彩,而名将都有可
常胜将军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敌之可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则不,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动于九天之上;故能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战之胜也,无智名,功,其战不忒;不忒者,其所指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不败之,而不失敌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孙子说“胜可知而不可为”,信乎~当你面对一个项目的上,你能不能知胜败呢,你发动不是“动于九天之上”,根和竞争对手不在一个层面呢,如
企业经营的每一步都是投资,是以巨大的金钱和机会本去搏取未来,为了“知胜”们用尽了一切手段,从场调研到求签神,巨的风险时刻悬在我们头上,绝不可“中胜”,要尽最大可能“知”,然后压倒性的资源和可持续的结构去“胜中求战”。这就是史玉常说的“试点要慢,全国要快”吧。试点的慢过程是知胜的过程,铺全的快是“以镒
我们必须清楚,只要你“战”,输的可能性永远大于赢的可性,对任何来将都是这样,所以绝不轻言战斗,尽可能的减少新的战斗,而是用源和结构成长。这一点吴起残缺的兵
然战胜易,守胜难。故曰:天下战五胜者,四胜者弊,三胜者,二胜者王,一胜者。是以数胜而得天下
深刻啊~就凭这几句,就绝不能说吴起比孙子差。我们的经营者,也要深深的咀嚼这句话,我看到国的一些企业家,也是好战好,不断投入新的、“创新”,这样是不行的。要翻新,不要创新,要把个胜利发展成为个结构性的持续性胜利,才是基业长之道,而
行文到最后,我还想试回答孙子和吴起哪个厉害的问题。孙子兵法世界级的,吴起的半残书也不差。孙“没做出什么事业”,吴起“可可泣”。不过孙子事了,恰恰印证了他说的“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功”。史记中只说国因他而强盛,就再没二话。吴起的人精彩纷呈,
还有一件可以直比较二者的事,应是孙子胜
吴起的发迹不太光彩,当初他在鲁国,鲁国要和国打仗,想做大将。但是因为他的妻人,鲁国不信任他。他于杀妻明志,得到了将印。这件事
孙子的发迹也是杀女人,(可怜的“旧社会”女人,新中国男女平万岁~)他拿王的后宫女子演示练,妃子们嘻嘻哈,就了领头的两个宠妃,把那群姑娘马训练成了一视死如归的铁军。吴王虽然心刀绞,
所以吴起发迹靠杀自己的婆,而孙子发迹是杀了老的老婆,而
孙子
精彩文章推荐阅读(QQ:2300478260,欢迎
我所知道的乐嘉与FPA——一个与乐嘉共同作四年的
乐嘉火眼识人的秘诀-你看你自己有多深,你帮助别
乐嘉火眼识人的秘-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
乐嘉火眼识人的秘-什么时候你才会需要到红
乐嘉火眼识人的诀-用性格色彩选择你的工
乐嘉火眼识人的诀-如何“看谁看懂,想谁
乐嘉火眼识
大龄悠活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乐嘉火眼识人秘诀-对性格色彩讲师
写给15
了解自己是我一生最重要的功课—乐
乐嘉火眼识人秘诀-相反色彩的性
乐嘉给你的婚姻支-大龄单身女性迷思(1)
写给18岁
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学习上必备的交
莘莘学子必备的交流网站----学习辅助网 www.5730.net
孙子和吴起哪个厉害?
作者:华杉
昨夜夜读兵书,读到有家提出一个问题:孙和吴起哪
360docimg_1_
这二人都是我自幼熟悉的人物,谁比谁厉害,还真没想。一般老百姓都更熟悉孙子,为有完整的《孙子兵法》传世,但是对子的生事迹,史书上却几乎没有记载,《史》只有见吴王阖闾,用宫演练兵,斩了两个宠姬的故事,之后便没有其他具体事迹了。即便在王阖闾团队里,也有一个人的地位和光芒都在他之上,就是伍子胥。见孙子一生除
吴起的故事就丰富多彩了,从国,到魏国,再到楚国,吴起做出了连番大事业,留了很多精彩的故事。但可的是,吴起的兵法却有完整的流传下来,只有残存的六篇书。这大概是吴起在后气孙子原因吧。我每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读到司马迁在最后,孙子起的兵法,上很多人家里都有,我就不多引用了……我都不为之气结:司
对《华与华方法》影响最大,主要是两个人的思想,一是孙子的《孙子兵》,二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克劳维茨对我们的影响,主要是决战想,“所有的会战,为后的战”。所以我们常说经营者一定随时心中装着“决”,有清楚决战哪里,你才能安排出会战的路线图,所有投资才能一直
孙子对华与华的影响更直接,《华与华方法》的所有思想,归结为四个字
赢了再打。
这“赢了再打”四个字,就来源于孙子“先胜而后战”的思想。先插播一段,你可根据兴趣细读扫描。不过我议用生去反复读孙子这一段,因为这段里蕴藏着个最大的最本质的你最容
古今名
可以说名将=败将!
名将败将二合
真正的常胜将军,都是没有什么智勇之名,“故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功”。常胜将军总是赢很不精彩,而名将都有可
常胜将军品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动于九天之上;故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闻雷霆不为聪耳。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战之胜也,无智名,功,其战不忒;不忒者,其所指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不败地,而不失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胜。善用兵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
孙子说“胜可知而不可为”,信乎!当你面对一个新目的上市,你能不能知胜败呢?你发动不是“动于九天之上”,本和竞争对手不在一个层面呢?
企业经营的每一步都是投资,都以巨大的金钱和机会成去搏取未来,为了“知胜”们用尽了一切手段,从市调研到求签问,巨的风险时刻悬在我们头上,绝不可“战求”,要尽最大可能“知”,然用压倒性的资源和可持续的结构去“胜中求战”。这就是史玉常说的“试点要慢,全国要快”吧。试点的慢过程是知胜的过程,铺国的快是“以镒
我们必须清楚,只要你“战”,输的可能性永远大于赢的可性,对任何来将都是这样,所以绝不轻言战斗,尽可能的减少新的战斗,而是资源和结构成长。这一点吴起残缺的
然战胜易,守胜难。故曰:天下战国胜者,四胜者弊,三胜者,二胜者王,一胜者。是以数胜而得天下
深刻啊!就凭这几句,就绝不能说吴起比孙子差。我们的经营者,也要深深的咀嚼这句话,我看到中的一些企业家,也是好战好,不断投入新的、“创新”,这样是不行的。要翻新,不要创新,要把个胜利发展成一个结构性的持续性胜利,才是基业青之道,
行文到最后,我还想试图答孙子和吴起哪个厉害的问题。孙子兵法是界级的,吴起的半残书也不差。孙子“没做出什么事业”,吴起“可可泣”。不过孙子事了,恰恰印证了他说的“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功”。史记中只吴国因他而强盛,就再没二话。吴起的人
还有一件可以直接较二者的事,应是孙子
吴起的发迹不太光彩,当初他在鲁国,鲁国要和齐打仗,想做大将。但是因为他的妻国人,鲁国不信任他。他于杀妻明志,得到了将印。这件
孙子的发迹也是杀女人,(可怜的“旧社会”女人,新中国男女平等岁!)他拿王的后宫女子演示练,妃子们嘻嘻哈,就了领头的两个宠妃,把那群姑娘马训练成了一视死如归的铁军。吴王虽然
所以吴起发迹靠杀自己的婆,而孙子发迹是杀了老的老婆,而
孙子比吴起厉害!
精彩文章推荐阅读(QQ:2300478260,欢
我所知道的乐嘉与FPA——一个乐嘉共工作四年的人的自乐嘉火眼识人的秘诀-你看你自己有多深,
?乐嘉火眼识人的秘诀-自己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乐嘉火眼识人秘诀-什么时你才会需要到红蓝黄绿?乐嘉火眼识人的诀-性色彩选择你的工作伙伴乐嘉火眼识人秘诀-如何“谁看懂,想谁想通”???乐火眼识人
大龄悠活族的性格色彩解读乐嘉火眼识人的诀-对格色彩讲师的忠告?写给15岁的女儿—作者:乐?了解自己是我们一生最
乐嘉火眼识人的秘诀-相反色彩的性格合?嘉给你的婚姻支招-大单身女性迷思(1)析缘起?写给18岁儿
孙子代表拜寿致辞
孙子代表拜寿致词
亲爱的各位亲
在这里我代表我的家人以及所的孙对各位在百忙之中光临爷爷 的寿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首先代表所有的晚辈向爷爷奶奶送上最诚、最馨的祝福, 祝爷爷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康如意,福乐绵绵,笑口
我的爷爷是一位伟大的爷爷, 他风风雨雨 , 任劳任怨为儿女劳, 教育们诚实做人,使儿女一个成家立业,一个长大,从 艰难的年代到如今了多少苦,了多少难,亲爱的爷爷,你的
今天是爷爷的寿礼大典, 我们一恭祝我爷爷奶奶福如东海 流水,寿比南山不
最后祝福各位来宾新年快,马年新气象,如意吉祥 ,谢
哪个版本的《孙子兵法》最值得一阅?
个人感觉,古文的精髓翻译成话基本都没了或者变味,随便一句都会减少或改其本来的含义和意境,段的文字成篇的论述译过来更是面目全非。而且,由于人主性,翻译工作者力阅野知量和思想深度不同,白话表述的意味自然相差甚远。文文翻译话本就是无之举,不过是为了方便理解罢了。古文读熟了之,一定要摒
基于以上原因,基本上现代出版社出版的孙子法,图多,具体举例越多,和么商场权场名利场结合多基本就越说明对孙子兵法
当然,不是说孙子兵法不能用当今社会,只是简单的举例生搬硬套或许
所以,在古文能力达标的情下,好直接读原文,如果古文能力出,最好看标点
如果初读,古文还ok的话,我推荐曹操(没错,就是三国曹操)引注的孙子法。之所以选曹操引注版本,主要是因为操本身就是古代伟大的军事家,各认也是杰出的谋略权术。他时代背景相比近现代和孙子的时代相对更近,也就是局相对,思想基础对接近。而且,孟德公的注解本也是文言,相于读一部书
不过,即便是曹操引注的本,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时刻明白
,即使是曹操,也只能作参考和借鉴,自己的立领悟还是
2)曹操注加现代注就比较好。过话说回来本身也就六来个字,不能干读,读起很没劲。外交或军事的部看下去了,孙子兵法绕不过的书。相比之下,像酿酒一样,外或军事的部头(大的收篇幅对不能比,这点坚持)像原材料,孙子兵法中的理论像酵,时间酵后自然就变了自己的东西。理论不是技术,没有演绎和推理积累,不结合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doc】梭伦代表谁——对梭伦在改革中代表哪个阶级利益问题的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