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应用文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ppt模版课件7
小学数学辅导网网 http://www.shuxuefudao.net
第五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分类(P38―――P41)
单元教材分析:分类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发展,特别是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分类能力既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点与本质属性,本单元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约2课时
NO:1
教学内容:分类(单一标准) 第38页的内容
------3题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40页的第1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学具袋(6份不同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
电脑出示:(商场外景——商场物品近景——-商场物品远景),让学生认真观察 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录象,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
2、明确分类
(1)电脑出示:商场物品近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
师: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了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2)猜一猜
继续观看电脑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
京翰教育http://www.zgjhjy.com/
小学数学辅导网网 http://www.shuxuefudao.net 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
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的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指明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2、完成“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通过分一分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分类的作用。
(3)汇报交流
教师注意不同的分法。
3、完成练习六的第1-------3题
(1)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评价时,将学生的用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4辆车是同一类的。
(3)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是不同类。
4、补充练习
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讨论一下应该怎样分,哪能一组分得又对又快又准备。然后汇报说明。
三、全课总结(略)
NO:2
教学内容:分类(不同的标准)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见等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3、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
4、让学生体裁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具准备:衣服、鞋子、篮子、书及作业本、瓶子、小熊玩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学生每6---7个人一组围坐在一起,并在中间乱七八糟地堆放着各种杂物,让学生感受到教室里的杂乱,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揭示课题 问:(1)小朋友们,在我们这羊教室里堆放了好多东西,你们都看见了有哪能些东西,
(2)这些东西这样放在教室里,好不好,为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小管家,把这些东西收拾、整理、分类摆放好。
板书:小管家
京翰教育http://www.zgjhjy.com/
小学数学辅导网网 http://www.shuxuefudao.net
(学生齐读课题)
问:你知道管家是做什么的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开展“最佳小管家”的比赛,看看哪能个小组的同学最能干,能把东西收拾得最快、最整齐、最美观。
二、新授
1、整理教室(复习单一分类)
以小组为单位,先把杂的进行整体划分。
师:同学们,这么多东西要收拾,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分,好不好,请你们讨论一下我们6个小组如何分工才好,
(每个组选择一种物品)
师问:
(1)我们全班一哄而上来收拾东西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2)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种不安全的现象呢,
(学生有序的来捡走本组选中的物品)
(3)现在和刚才比,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同,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
2、整理桌面的东西(不同的标准分类)
师:(1)一大堆杂物经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分类放在了每组的桌面上了,想一想,这样就算收拾好了吗,
(2)你们能把它们收拾得更整齐、更合理,更便于我们在生活中使用它们吗,
(学生操作,学习小组汇报)
(3)你们小组是怎么收拾的,
(4)这样收拾有什么好处,
师:同学们桌面上的东西经过这样一整理,既美观又便于我们找东西了,真好。对刚才同学们的整理,你认为哪能一组整理的最好,可以当选“小管家”的称号,你们对别人的整理还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吗,
(学生提出建议,师问被提建议的组是否接受这个建议,) (5)老师想请一位能干的同学们帮助他们,谁来,
师:请大家想一想你们手中的东西,除了像这样分一外,还能怎么分,请你们试一试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每一组学生重新汇报后,学生互评哪一组好,好在哪里。
三、活动
问:想一想,你们组里的人可以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然后学生汇报情况。
问:(1)你们是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分类,
(2)还有哪一组也是这样分的,
(3)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分的吗,
四、小结
问:(1)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本领,
(2)平时,在什么地方看过、接触过分类,
(学生自由发言)
五、布置课外活动
1、请小朋友利用今天学到的本领做一次小管家,把自己的书包、书柜、衣柜事理好。
京翰教育http://www.zgjhjy.com/
小学数学辅导网网 http://www.shuxuefudao.net 2、主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当地的某大超市、商场的设计家或管理人员,你将怎么摆放物品和划分商场呢,
京翰教育http://www.zgjhjy.com/
范文二:6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6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导语:为了解决大家的疑问,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6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相关内容,仅供参考!
一、 教材分析及学生分析
1、教材分析:这是一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研究几何形体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以前学过的直线图形知识和上节课掌握了圆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而且在对圆周长有关知识的推导论证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实践,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虽然有计算直线图形周长的基础,但第一次接触曲线图形,概念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理解圆周率的含义会有一定的困难。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能力。
?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以及透
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维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学生能理解“任何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问题,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归纳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此,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实践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则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法、学法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体现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呢
我的思路是:
1、为学生提供一个合作探究的平台。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中学生的层次不同,并要求学生配备直尺、绳等学具,让每个学习小组共同完成绳测法、滚动法测量周长,依所测数据找出直径与周长的倍数关系,推导圆的周长公式三个操作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在教学中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交互运用,引导学生在认知矛盾、实际操作中去思考、探究、发现、
解决问题。
三、教具学具准备: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我所准备的教具有直尺、圆形硬纸板、绳子、剪刀,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的学具有直尺、圆形硬纸板(大中小各一个)、绳子、剪刀。
四、课堂结构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这样设计课堂结构:先让学生回忆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用什么计量单位再启发学生说出圆周长的含义,然后组织学生通过三个活动理解圆周长的含义、认识圆周率、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接着安排练习巩固知识并引导学生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最后进行评价,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我的设计意图是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学生易于接受,并通过亲身实践掌握知识加深理解, 随后安排的基础题和实践题,及时地巩固新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技能。
五、 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我用生动的故事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既复习了旧知,又自然引出课题。】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1、认识圆的周长,归纳测量圆周长的方法。教师先拿出教具——圆,启发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通过指一指、摸一
摸,叙述出圆周长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合作交流,用学具试一试量出圆的周长,教师引导总结测量圆周长的基本方法:绳测法和滚动法。
2、 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疑问一:用滚动法帮小兔出跑道的长吗那绳测法呢
疑问二: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有关系,那圆的周长我什么有关系呢
层层设疑,利用学具(大、中、小三个圆)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将课本63页的表格填完整。圆的周长(cm)圆的直径(cm)圆的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cm)通过认真观察,学生不难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关系,并且是直径越长,周长越长。通过计算、汇报,讨论发现“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3倍多一些”。最后利用课件演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比较数据,学生就会自主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倍感合作探究的乐趣。
3、自学圆周率,引导推理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在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我顺便升华本课的教学难点,利用课件介绍圆周率,并利用汇报的形式得出本课的重、难点:圆周率的概念和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等活动不仅可以突破难点,又能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加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落实三个教学目标。】
(三)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依据本节知识特点,我设计了如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第一层次:基础题帮助小兔计算直径是100米的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米
2、第二层次:判断题地球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绕赤道走一圈大约是多少千米(得数保留整数)
3、第三层次:拓展题老师想知道文峰中路那棵老槐树的横截面的直径,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形成一条较完整的知识链,同时又能把课堂的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
(四)归纳总结,共同提高老师问:能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答:我知道了?? 我学会了??
六、说板书设计意图:我的板书简单明了,这样突出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七、设计理念课前,我用一个生动的故事贯穿始终,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探索新知埋下了伏笔。课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习的多样化。 郭沫若曾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6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相关文章:
1.小学4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2.数学课件特点
3.学前数学课件ppt
4.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免费的
5.高中的数学课件
6.职高数学课件
7.高一必修一数学课件
8.小学四年数学课件
9.高中文科数学课件:事件与概率
10.初中数学课件模板
范文三:8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8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数学八年级上册》是一本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的书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8年级上册数学的课件,内容如下: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有关概念.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能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找出对应边、对应角.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观察、操作、分析能力,体会全等三角形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难点:掌握找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关键:找对应边、对应角有下面两种方法:(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2)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教具准备
四张大小一样的纸片、直尺、剪刀.
教学方法
采用“直观??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举出形状、大小相同的实例,加深认识.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导入课题
1.先在其中一张纸上画出任意一个多边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2.重新在一张纸板上画出任意一个三角形,再用剪刀剪下,?思考得到的图形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用脑思考、与同伴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剪刀剪出重叠的两个多边形和三角形.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事先在纸上画出三角形,然后固定重叠的两张纸,注意整个过程要细心.
【互动交流】剪出的多边形和三角形,可以看出:形状、大小相同,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用“?”表示.
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教师活动】在纸版上任意剪下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手拿一个三角形,做如下运动:平移、翻折、旋转,观察其运动前后的三角形会全等吗?
【学生活动】动手操作,实践感知,得出结论:两个三角形
全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出每个剪下的三角形,同时互相指出每个三角形的顶点、三个角、三条边、每条边的边角、每个角的对边.
【学生活动】把两个三角形按上述要求标上字母,并任意放置,与同桌交流:(1)何时能完全重在一起?(2)此时它们的顶点、边、角有何特点?
【交流讨论】通过同桌交流,实验得出下面结论:
1.任意放置时,并不一定完全重合,?只有当把相同的角旋转到一起时才能完全重合.
2.这时它们的三个顶点、三条边和三个内角分别重合了.
3.完全重合说明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内角对应相等,?对应顶点在相对应的位置.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语言上的规范.
1.概念: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果本图11.1?2?ABC和?DBC全等,点A和点D,点B和点B,点C和点C是对应顶点,?记作?ABC??DBC.
[8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相关文章:
1.6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2.小学4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3.3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4.数学课件特点
5.人教版二年上册数学课件《有多少点子》
6.职高数学课件
7.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免费的
8.五下数学课件
9.高中的数学课件
10.学前数学课件ppt
范文四:5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5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5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一)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3. 初步学会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
4. 让学生在上述活动中,欣赏图形变换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和特征。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性和性质。
2.难点:
(1)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度。
第一课时
课题:轴对称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
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
(1)欣赏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4)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
五、练习:
1、课内练习一 -----第1、2题。
2、课外作业:
轴 对 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第二课时
课题:旋 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5,5页例3和例题4。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
2、通过动手操作,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例题3:例题4:
先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难点:
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课题,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二、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
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三、学生看书,自学
四、效果检测
(一)反馈练习:
完成第8页3题。
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
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二)拓展练习:
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
2、 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
五、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9页第5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数学教案
[5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相关文章:
1.初一数学课件下册
2.学前班下册数学课件
3.一级下册数学课件
4.下册解决问题数学课件
5.大班下册数学课件
6.六年下册数学课件ppt
7.2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时间(时、分、秒)》
8.小学四年下册数学课件
9.初一下册数学课件
10.9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范文五:八年级数学课件
八年级数学课件
下面是小编为你分享的八年级趣味数学课件,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后续更新吧,
八年级趣味数学课件篇一,移多补少,第5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思想进行比较多与少及多,少,几个。
2.通过各种联系使学生学会用画图或计算的方法来进行移多补少。
3.学生通过练习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并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用画图的方法进行移多补少。
教学难点,用计算的方法进行移多补少。
教学过程,
一、数学故事吧——聪明的阿凡提
一天,阿凡提与皇帝的侍卫官开玩笑,说,“你过两天就要死。”事正凑巧,两天后,那位侍卫官真的从马上摔下来死了。皇帝听了大怒,认为阿凡提说了不吉利的话侍卫官才死的,于是要把阿凡提处死。行刑前,皇帝问阿凡提,“你既然知道侍卫官什么时候死,那么,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吗,”阿凡提想了想,斩钉截铁地告诉皇帝,“尊敬的陛下,我昨夜看了星象,我要比陛下早死两天。”
皇帝听了,害怕了,心想,既然他的话那么灵验,我把他处死了,那两天后我岂不也要归天了,于是愚蠢的皇帝只好把阿凡提放了。
二、名题典中典
例1、比一比,哪一行的?多,怎样移,两行的?一样多,
????????
????
1、全班读题,并尝试自己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独立移动?,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步骤做题,
a.先运用,一一对应“得出哪行多,多多少。
b1.把多出的4颗?用画图的方式用箭头代替?的移动路线,把多余的4颗?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行。或把多出的4颗星按顺序一颗一颗地分,直到分完为止。得出第一行要分2个给第二行。
b2.用计算的方法,由4可以分成2和2,得出第一行要把多出的4颗?分2颗给第二行。最后得出每行都是6颗?。
4、学生总结回顾方法。
例2、从第一行拿走1个苹果放到第二行,两行的个数同样多,第二行应摆几个,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八年级趣味数学课件篇二,猜猜他几岁,第6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思考,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把文字信息转换成数学信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算能力。
3.在解决数学问题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数学故事吧——一美元的价值
在一个晚会上,萧伯纳正在专心地想他的心事。
坐在旁边的一个富翁不禁感到好奇,就问道,“萧伯纳先生,我愿出一块美元,来打听你在想些什么。”“真抱歉,”萧伯纳回答说,“我想的东西真的不值一块钱。”
富翁更加好奇了,“那么,你究竟在想什么呢,”
萧伯纳不动声色地答道,“我正在想您啊,”
例1.小峰今年10岁,他比爸爸小28岁,去年他比爸爸小几岁,
[八年级数学课件]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应用文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