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高中地理笔记
高中地理笔记篇必修一
1近日点:一月初 (公转最快) 远日点:七月初 (公转最慢
)
昼夜长短
①日落+日出=24小时 晨线与赤道相交是6时 昏线与赤道相交是18时 ②日落-日出=昼长 ③12 — ?昼长=日出 ④12 + ?昼长=日落
⑤日出到12时为上午,12时至日落为下午 上午=下午 4高度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 5大气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能源
低压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高压反气旋:中心气流下降,多晴朗天气 罗马:地中海气候 伦敦:温带海洋气候 北京:温带季风气候 上海: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一年有两次汛期*(春汛和夏讯)
7洋流:洋流方向和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等温线:一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一陆南*
南北半球都一样:七月份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七陆北*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8四大渔场:①纽芬兰渔场 ②北海渔场 ③北海道渔场 ④秘鲁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如(①②③)
在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了世界性的著名渔场(④)
9水资源的合理运用:水资源排名:巴西第一 俄罗斯第二
缺不缺水看的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 我国缺水类型; 资源型缺水 水质性缺水 人类还修跨流域调水工程和大型蓄水工程还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矛盾 *黄河中下游及长江的荆江段为地上河*
咸海水量减少的原因:无节制的引用咸海海水灌溉农田,从锡尔河和阿姆河中提水。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支流与干流的角度一般呈锐角
10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固结成岩→沉积岩→高温高压→变质岩→重融再生→岩浆 ↙↘ ↓ ↓ 侵入性岩浆岩 喷出性岩浆 ∣ 页岩 → 板岩 花岗岩没气孔坚硬 玄武岩有大量气孔∣石灰岩 → 大理岩 ∣砾岩 ∣砂岩
内力作用的总趋势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的总趋势使使地表变得平缓
11山地的形成:背斜;成凸状,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一般发育成山岭 是好的储油构造
世界地理
1如何求地球表面最短距离最近航线方向
① 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距离是两点所在球大圆的劣弧 ② 同一纬两点的最短航线方向: 若两点都在北纬 最短航线方向先北后南 若两点都在南纬 最短航线方向先南后北 之后再分辨东西
3日落日出的规律
北半球:夏 :东北升 西北落 冬:东南升 西南落
4 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 ① 陡崖的相对高度 (N—1)d≤△H800mm降水>蒸发 半湿润区:400~800mm降水>蒸发 半干旱:200~400蒸发>降水 干旱:200mm以下蒸发>降水
我国的湿润地区:秦岭淮河以南·东北的东部和北部·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植被:深林 农业:种植业(水
稻)
半湿润地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的南部·青藏高原东南部 植被:深林向草原过渡 农业:种植
业(旱田)
半干旱地区:内蒙古东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的大部分 植被:草原
干旱地区: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的西北部 植被:荒漠 农业:畜牧业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麓—阴山—贺兰山—青海湖以东—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
西端国界
我国降水特点及其影响:
雨带位于南部临海地区 雨带北进至长江中下游地区 五月份副高(15°N—20°N) 六月份副高(20°N—25°N)
(梅雨,江淮静止锋)
七八月份(副高30°N)西深至大陆 九月副高南退
雨带北进至东北,华北地区 雨带位于南部沿海,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伏旱 云贵高原
南方雨季:5—9月末 北方雨季:7,8月
我国季风气候给农业带来的影响:
有利:①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南北普遍高温,使我国南北方都能种植喜温作物②雨热同期利用农作物,深林,牧草的生长③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不利:旱涝灾害频发,水利工程大
我国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特点:原因:最大的大洋和最大的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
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我国水量世界第六,水能世界第一
内流河和外流河的差别:最终流向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 最终未流向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我国注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龙江 辽河 松花江 嫩江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珠江 澜沧江 我国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怒江 雅鲁藏布江 我国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有:额尔齐斯河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西麓—阴山—贺兰山—青海湖以东—巴颜克拉山—冈底斯山脉—
西端国界
外流河水位特征的差异性及原因:
① 流入内流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 来源:天山和昆仑山的高
山冰雪融水,汛期7—9月,冬季有结冰期和断流现象
② 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最
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流的径流量丰富,夏季过后,河流径流量渐少,甚至断流 ③ 流程不长,蒸发下渗,灌溉用水多
我国的湖泊: 内流湖一般是咸水湖 外流湖一般是淡水湖
① 青藏高原湖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分布区②东部平原湖区
如何区分淡水湖与咸水湖:
咸水湖和淡水湖的差别:排泄方式:咸水湖以蒸发排泄为主 淡水湖以水平排泄为主(就是流入河流) 咸海(咸水湖)面积缩小的原因:①全球变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②人们引入锡尔河,阿姆河灌溉农
业③湖区周围生态坏境恶化
洞庭湖(淡水湖)面积缩小的原因:①人们围湖造田②湖区周围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堆积
中国第一大河:长江:长度第一 径流量第一 流域面积第一 汇入东海 源头唐古拉山(沱沱河)
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段:源头至宜宾(一二阶梯分界线)长江三峡处(二三阶梯分界线)原因:
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大
长江的作用:①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水源②提供了丰富的水能③航运④塑造地形(长江中下游平原
(流水堆积))
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原因:自然原因:①干流横贯东西,江阔水深(水量大)②终年不冻(无结冰
期)③中下游地形平坦流速较慢,干支流形成四通八达的水系网 社会经济原因:①资源丰富,工农业发达②人口稠密③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成本低,投资少的特点④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铁路和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了内陆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如何评价一个地区河流的航运价值:自然:①水量②水位③结冰期④含沙量⑤流速⑥河长⑦支流
人文:①资源②经济③经济④人口密度
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的成因:
①重点治理荆江段,主要工程为截弯取直和荆江分流工程②兴建其他分洪,蓄洪工程
以及水库③实施上游,中游防护林工程,保持水土④加固江防大坝
一般的河流治理措施:中上游修水库和大坝,下游修大堤
黄河:①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水源②提供了丰富的水能③塑造地形(华北平原的主要动力)
水能集中的地区:青铜峡(一二阶梯分界线) 小浪底和三门峡(二三阶梯分界线)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①夏季多暴雨,对地面冲刷严重②地表破碎,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
作用强③黄土高原土质疏松,直立性强④地面植被遭受严重破坏
黄土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①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一遇暴雨,大量泥沙随雨水汇入河流,
含沙量大增②黄河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大量泥沙沉积于河道,逐渐形成地上河
如何根治黄河:加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治 具体措施:①造林种草②大坝淤
地③修建梯田④修建水库
黄河断流的原因:自然原因:黄河上游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多,中游为主要补给区,但水
土流失严重,季节变化大,下游流域面积小,补给小 人为原因:①黄河流域人口增加快②黄河流域经济快速发展,黄河沿岸工业和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引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③水库调节能力较低,水资源管理不统一
中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①总量丰富②类型多样③人均不足④分布不均⑤破坏严重
水圈—陆地淡水资源:河流水 淡水 湖泊水 地表水
一个地方的水资源丰富情况应该从降水量和径流量来看
我国最缺少的地区:华北平原:自然原因:①降水较少,径流量较小②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人为
原因: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②水的污染和水的浪费严重(发展中国家基本都有的问题)
措施:开源:①修水库②跨流域调水③合理运用地下水④海水淡化⑤人工增雨
节流:①提高水的利用率②发展节水农业③调整产业结构④培养节水意识防止水污染
林业:
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由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决定) 我国水资源的河流分布:由河流的径流量来决定,长江水资源最丰富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的评价:一是与土地资源的配合不佳,我国的水资源是南多北少,而我国的
土地资源是北多南少,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二是与煤、铁、石油资源的配合不佳,影响工业的发展。
水能资源: ①地势---落差 (主要原因)②径流量
分布地区:70%在西南和西藏;长江水系最多,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水系、黄河水系。珠江水系(洪水河) 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分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和计划生育是地理学说涉及
的两项基本国策
总特点: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矿产资源:特点:总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泛相对集中,伴生矿多,某些重要矿种贫困多,富矿少
4
海域特点:海域辽阔,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海洋资源类型:生物资源、能源资源、化学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盐类资源
我国舟山渔场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①中地纬大陆架宽广,阳光充足②有众多河流注入近海,带来
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③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易上下搅动,使下层营养盐类泛到上层④舟山渔场位置适中,是多种经济鱼类回游的必经之路⑤岛屿众多,为鱼类提供栖息地
海盐资源:天津—长芦盐场 38°E 120°E以西 中国最大的盐场 原因: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
温度较高,蒸发旺盛,海滩平坦宽广
台湾—布袋盐场 23°26‘°N 120°E以西 原因:夏季风的背风坡晴天多,雨日少 海南—莺歌海盐场 海南西南角
纬度低,温度高,海滩平坦宽广
中国的农业
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商品性生产基地选建的条件:①生
产条件好②农业经济基础好,有发展前景③商品率高④增产潜力大⑤连片集中,交通便利
九大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商品谷物农业)成都平原 汉江平原 江淮地区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太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季风牧业:
内蒙古牧区:三河马 山河牛 宁夏滩羊 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
西藏牧区: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青海牧区:牦牛 藏绵羊 藏山羊
四大牧区的共同特征:
内蒙古 新疆两大牧区处于半干旱·干旱地区 青海和西藏两大牧区处于高寒地区
四大牧区的降水量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适宜放牧
渔业:
我国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河湖众多,人口稠密,城市多,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
养殖和捕捞水平高,历史悠久,有食鱼的爱好
农业的特点:地域性 季节性 周期性 中国农业的发展:
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400毫米以东以南为农耕区400毫米以西以北地区为牧区
农耕区: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为湿润半湿润地区,平原广阔,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牧区:内蒙古高原:温带草原 自东向西降水量逐渐变小 产草量也随之变小
中国的粮食问题:①粮食需求量大,人均粮食产量少,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②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
业自然灾害频发
解决的主要途径:①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
量和质量
面临的压力:①耕地比重不大,人均耕地少②耕地的地理分布不均③低产田所占比重太大④非农业建设
用地增加
合理利用和保护:①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措施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态坏境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的位置:大兴安岭以东,古城长城到青藏高原以东,秦岭淮河以北 渤海和黄河以西
五大地形区: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地形·河流:地形:平原面积广大,还分布一些丘陵
东北平原:面积第一,沼泽地多,荒地·黑土·冻土广布 华北平原:盐碱地多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有直立性,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形成原因:断层陷落形成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外力原因:流水侵蚀) 辽东丘陵 山东丘陵 等等山脉
山脉:大小兴安岭 长白山 太行山 秦岭等等
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多在400~800mm之间,长城是暖温带(华北平原)和中温带(东北平原)的分界线,多为半湿润及半干旱气候,夏季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 东北的东部北部有为湿润地区(山区),东北的大部分和华北平原为半湿润地区 详细在P18
植被:东北: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 黄土高原:森林→→草原 土壤:东北:黑土壤 华北和黄土高原:黄土
商品粮食基地:三江平原 松嫩平原
南方地区
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临东海和南海
地形区: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 长江中下游平原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 流水溶蚀现象 坝子为农业
区) 东南丘陵 珠江三角洲
山地主要有:南岭 武夷山 大巴山 雪峰山 大别山 巫山等等 商品粮食基地:成都平原 汉江平原 江淮地区 洞庭湖平原 鄱阳湖平原 太湖平原 珠江三角洲 详细P23 水文特征:水量大 含沙量小 水位有季节性变化汛期在夏季 汛期长 无结冰期
西北地区
位置:大兴安岭以西,古长城到祁连山到阿尔金山以北 地形:以高原 盆地为主,多沙漠戈壁
地形区:内蒙古高原(阴山和黄河之间河套平原 贺兰山和黄河之间宁夏平原 详情P15) 河西走廊 塔
里木盆地(多戈壁和新月型沙丘详情P16)和准格尔盆地 吐鲁番盆地(断层陷落)艾丁湖中国最低点
农业的有利因素:光热条件好,土地辽阔 不利因素: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干旱面积大
为什么新疆的瓜果特别甜?①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量少,降水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白天光热
充足利用瓜果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糖分②夜间温度低,瓜果呼吸消耗的养分少,植物的糖分累积多 如果是棉花则多加③土质疏松利于棉花的根系生长
内蒙古 新疆 甘肃 宁夏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内蒙古的牧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以东 新疆和宁夏的牧区主要集中在天山 阿尔泰山 祁连山的山脉的山麓和山坡地带,形成垂直的高山草场(冬季在山麓放牧,夏季在山腰放牧 形成良性的循环,合理的利用自然)
台湾省·香港和澳门
台湾(23°26‘N 120°E):是我国第一大岛,多火山地震(太平洋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河流短急。水能丰富 盛产水稻及热带亚热带的各种水果 被誉:为森林宝库垂直气候带明显森林资源丰富 水果之乡:茶叶是外销特产中的不倒翁 东方甜岛:盛产甘蔗 海上粮仓:西部平原,土壤肥沃 盛产蓬莱米 矿产多样:台湾山脉有金和铜等金属矿地 西部平原为煤,石油的产地 北部火山区有丰富的硫磺 香港·澳门(23°26‘N 115°E):位于珠海三角洲上 亚热带季风气候 旅游业发达 香港:自由贸易港 澳门:博彩业发达 填海造陆
必修三
遥感RS:获取信息(看) 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信息
荒漠化的防治
荒漠化的自然原因:自然:①气候干旱②植被覆盖率低③大风日数多④有大量的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人为原因—主导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主要表现:①过度樵采②过度放牧③过度开垦④水资源利用不当
措施:①合理利用水资源: 推广节水农业 减少水井数量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 ②利用
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绿洲外围封沙育草 前沿乔灌木结合和防沙林带 内部农田防护林 ③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④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⑤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提高科技,增加收入 ⑥恢复自然植被
草方格沙障:削减风力 截留水分 森里的开发和保护——巴西热带雨林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益:①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②促进全球水循环,
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③地球上繁育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雨林的优:①光合作用强烈②生物循环旺盛③生物生长讯速④群落生产力高 劣:①雨林生长所需的养
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雨林的土壤贫瘠②植被易被人所破坏,破坏后很难恢复③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旺盛,土壤自身很少积累和补充养分,加上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
雨林被毁的原因:根本原因: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发展需求 直接原因: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商业性伐
木③采矿·修路·城镇建设④开辟大型农牧场
能源资源的开发——山西能源基地
资源开发条件:①资源条件②市场条件③位置④交通
能源基地建设: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的外运能力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能源的综合利用: 煤—点—铝 煤—焦—化 煤—铁—钢
环境的保护和治理:①通过生物和工程措施,结合土地的复垦,建立集约经营的高效蔬菜,水果及肉蛋
奶生产基地②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提高煤炭的综合利用技术和废弃物利用技术,推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③对原有的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其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④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流域的综合开发——田纳西河流域
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应保护好它的植被生态
河谷平原是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应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河流开发利用的主体,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的保护 梯级开发作为流域开发的核心
开发条件:①位置 (35°E,85°W)②地形: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③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
候 冬末春初降水多,夏秋季降水少④水系:水量不稳定⑤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流域的早期开发及其后果
早期:流域内人口激增,对流域内的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掠夺式开发 后果:土地退化:长期高强度地种植棉花,造成土地退化 植被破坏:扩大耕地面积和获取炼铜用木炭,矿山开发 环境污染:炼铜产业大量排放高浓度的二氧化硫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①防洪②灌溉③养殖④发电⑤航运⑥旅游⑦调节局部小气候{⑧提高水质}
区域农业发展——东北地区
气候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农事活动:春播 夏管 秋收 农作物品质:
喜凉作物 农作物生长季节:4~10月
冬冷的优: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冬季积雪,缓解春寒 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冬闲时可发展副业 劣: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旱涝灾害频繁,水热条件不如南方丰富
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基地市场广阔②交通发达③科技水平较高④人口密度低,机械化水平高⑤开发历
史晚,生态环境较好
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主要种植玉米·大豆·小麦·水
稻等作物 玉米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逐渐减少。小麦和大豆由南向北逐渐增加 水稻多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长白上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 辽
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盛产苹果
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 松嫩平原西部和部分林区草地
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商品粮基地的建设: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的发展方向:平原地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西部草原区农业发展方向: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发展方向: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珠江三角洲地区
背景: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②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为对外开放的前沿③良好的区位:位于我
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④全国最大的侨乡
城市群/城市之间的比较:产业结构/科技水平/人才队伍/市场/腹地/资源
问题:①产业升级面临困境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表现:城中村现象普遍③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表现:⑴
大气污染日益加剧⑵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⑶噪声扰民⑷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⑸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②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加强规划与管理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西气东输
实行西气东输的原因:㈠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①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
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②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是实施西气东输的另一重要原因①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国主要大气污染物②煤炭的燃烧造成酸雨严重③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造成环境污染④对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巨大的压力⑤天然气为清洁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很低㈢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西部地区的影响:经济效益: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
关产业的发展 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 环境效益:缓解过度樵采,缓解土地荒漠化 不利:工程的建设会造成环境破坏
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经济效益:推到基础设施的建设,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
发展
社会效益:增加就业机会 环境效益: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产业转移: 三种类型及其转移原因
图a因为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地价低距离近 图b因为消费市场广阔 图c因为劳动力和原料丰富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劳动力因素·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场因素
劳动密集型产业总是向工资低的地方转移平均
20年转移一次 经济越发达劳动力工资越高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发达地区的影响: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促进经济发展,促
进产品的分工与合作{自己主要为设计,营销环节/开发和增长期}处于有利地位,环境污染得到改善,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对发展中地区的影响: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
的进程,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的分工与合作{主要为加工环节/成熟和衰退期}。加重环境污染,缓解就业压力
南水北调
东·中·西三线在工程量·水质·调水量·现有条件有什么差异?
工程和水质{西>中>东} 调水量和现有条件{东>中>西}
东线:长江至黄河需逐级提水,黄河以北水可自留 中线:水全程可自留
31
范文二:高中地理笔记
地 理 笔 记
地 球 和 地 图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在宇宙中
一、宇宙的天体 自然天体——恒星、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人造卫星?? ⒉天体系统 球 月 系 阳 系 球 银河系 总星系 河外星系 ⒊恒星、星云 炽热气体
a.恒星自身发光
体 积 大 度 小 b.星云——云雾状的天体 体积更大、密度更小 ⒋太阳外部结构 光球—— 黑 子 色球—— 耀 斑 太阳活动 11年 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a.光热——生命 b.自然现象 c.短波 d.指南针 e.极光 ⒍太阳系 a.中心——太阳(99.86) 共向—自西向东 b.九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冥 巨 行 星 共 面 日 行 星 近 圆 c.小行星:火、木之间 d.卫星:土卫(最多) 彗核——冰 e.彗星 彗发——气体 彗尾
陨铁 g.行星际物质
⒎地球是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
a.远近适中→温度适中→液态水(0~100℃) b.质量体积大小适中→大气→O2→生命
第二章 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
一、地球仪 ⒈赤道——周长:2πr≈4万㎞ ⒉地轴 ⒊两极 ⒋赤道半径——6378㎞平均半径6371㎞ ⒌极 半 径——6356㎞ ⒍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不规则球体
2
⒎表面积——5.1亿㎞ 南 北 方 向 ⒏经线等 长 不能自成圆圈 0°本初子午线 E 东西半球:20°W→160 东 西 方 向 不 等 长 能自成圆圈 (0°~30°低纬,30°~60°中纬,60°~90°高纬) ° ⒑经纬网——定位、定向 例:A(50°N,116°E),B(70°S,160°W) 自 转 二、地球转动 公 转 物质运动
㈠地球的自转 中心——地轴 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⒈概况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 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⒉地理意义 ⑴昼夜交替 ..
不发光 不透明 调节地球“体温” 转 ⑵时差 a.时间 刻
段 1°——4′ b.地方时 15°——1小时 360°——24小时 c.时区 24个 22. 5W 7. 5W 7. 5E 22. 5E
东中西
相差一个时区,相差一小时 东早西晚,“东+西-” 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一天) 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差一天 日界线180°经线 “之”字形 “北京时间”——东8区的区时,120°E的地方时 “乌鲁木齐时”——东6区 ⒊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气流;水流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㈡地球的公转 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近日点 1月初 远日点 7月初
a.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66.5°交角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平面成23.5 b.地轴的指向不变
3.21 春分直射点——→赤 道 6.22 夏至——→北回归线 9.23 秋分——→赤 道 12.22冬至——→南回归线
⒊地理意义 a.引起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3.21春分9.23秋分
由 赤道 向 两 极 递 减
6.22夏至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递减
12.23冬至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b.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 3.21,9.23昼夜平分 6.22 北半球 昼>夜 纬度越高,昼越长
南半球 昼夜 纬度越高,昼越长 c.四季的变化 天文四季: 夏季:太阳高度最大,昼最长——热 秋季:太阳高度渐小,昼渐短——凉 冬季:太阳高度最小,昼最短——冷 春季:太阳高度渐大,昼渐长——温 民间四季: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积温四季: 春:3、4、5月 夏:6、7、8、月 秋:9、10、11月 冬:12、1、2月 d.五带的划分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第三章 地图
一、地图三要素
⒈方向 S 经纬线、经纬度 在两极上空看:N——逆;S——顺 实地距离 a.线段式 1∶10000000 一比一千万 b.数字式 1千万分之一
由直射点纬度向两侧
66.5°N以北,极昼 66.5°S以南,极夜 66.5°N以北,极夜 66.5°S以南,极昼
c.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是第100㎞ 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⒊图例(符号),注记(文字,数字) 二、地图上的高度 ⒈绝对高度——(海拔) ⒉相对高度——(H-h) ⒊等高线 a.等高线密集——陡 b.等高线稀疏——缓
c.陡崖: d.山峰: e
f.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凸出——山谷 g.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凸出——山脊
⒋地形剖面图 ⒌分层设色地图 ..
蓝——水(乳白色——大陆架>-200米) 绿——平原100万(18大杂聚,小聚居
②分布西北 1/2) 三、华侨 老华侨 新华侨 侨乡——粤、闽(许多地方)
第十九章 地形
一、主要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第一级:青藏高原4000~5000m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高原+盆地1000~2000m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平原+丘陵种 种>畜 机械化水平高 低 农业人数少 多 产 值————————产 值 ⒉发达国家内部不平衡 ①地广人稀型——美、加、澳——高度机械化,产值相当高 ②地狭人稠——日本——生物、水利 ③地狭人少——欧洲西部——?? ⒊发展中国家内部不平衡 ①新垦区:巴、阿 较 ②东亚、南亚、东南亚:传统稻米产区——商品率不高 ③热带经济种植园——商品率较高 ④原始农业
五、世界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与分布 ⒈小麦——温带、热带草原、亚热带季风??分布最广 ⒉水稻——高温多雨、雨林、季风——中国、泰国 ⒊玉米——美(1/2) 按大洲——亚洲最多,欧洲最少 按国家——中美俄印 按人均——北美洲、大洋洲最多,亚洲、拉丁美洲较低,非洲最少 六、“粮食问题” 不是总产不足,地区分布不均——客观 发展中国家落后、贫穷,人口增长过多过快——主观 ⒉解决途径 控制人口增长 七、我国主要农业商品性基地 ⒈商品粮——三江、松嫩、太湖、江淮、江汉、洞庭湖、鄱阳湖、成都、珠江三角洲 ⒉商品棉——沿江、沿河、江汉、黄淮、新疆 油菜——长江流于“北移南迁”
⒊商品油 花生——沙土“山东,四川” ⒋商品糖——“南蔗北菜” ⒌出口农业基地——三个三角珠江三角洲△
第三十二章 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一、工业 重工业——生产生产资料 ⒈分类 轻工业——生产生活资料 水源 ⒈自然条件资源——采矿 能源 社会协作条件 ⒉经济条件 原料 三接近燃料——冶炼厂 水运 消费 ⒊交通运输公路 铁路 海运 ⒋劳力、技术 服装—— 飞机 宇航 ②知识密集型 电力
化学 电子 “硅岛” ⒌环境因素 无污染——市区 轻污染——近郊下风、下游 重污染——远郊三、工业布局的变化 ⒈在新的燃料、原料基地,出现新的工业中心 大庆 攀枝花 休斯敦、新奥尔良 阿伯丁(英) 美 俄 ⒉由集中趋向于分散英 (发达) 日 (发展中)
鲁尔区 鞍钢 包钢 马鞍山 美东北部 日本 宝钢 福斯、敦刻尔克(法) “临空型”(飞机、高速公路、铁路) 电子工业(人才、环境) 四、中国主要工业区、工业地带 ⒈沿海 ①辽中南(重工业)——沈阳、鞍山、大连 ②京津唐——第二大综合性 ③沪宁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效益最高 ④珠江三角洲——轻 经济特区——加工 沪宁杭 湘中——有色金属 ⒉沿江武汉(纺、钢)——鄂西(汽) 重庆(钢、水电)——宜昌 攀枝花(■)——乌江(水电)——六盘水(■) 徐州 ■ 开封 化肥 ⒊沿陇海线郑州 纺织
西安 飞机、显像管 洛阳 拖拉机 兰州 化学
第三十三章 人口和城市
一、世界人口增长 ⒈18世纪产业革命前——缓慢 ⒉18世纪产业革命后——迅猛 ⒊20世纪70年代以来——变慢 地区差异
⒋中国:13亿人口 ①人口总数最多 ②人口年轻化 ③计划生育——人口基数太大,净增加人数多 ④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二、世界人口分布 ⒈衡量标准 亚1/2 稠密区欧洲西部——商业、资本主义、工业 亚非拉 湿 寒
第三十四章 人类和环境
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为+自然)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
自然原因 三、环境问题 人为原因☆ ⒈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⒉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⒊城市人口膨胀 ⒋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范文三: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笔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Ⅰ笔记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 ,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 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 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 安全的 宇宙环境中 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 —— 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 — 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 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 核聚变 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
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 8.24焦 /cm2. 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 11年) (大气层) 太阳活动 影响
日 冕 太阳风 磁暴、极光
色 球 耀斑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日珥
光 球 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1.3 地球的运动
二、 地球自转 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 )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 水平运动 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 , 北半球右偏 , 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北半 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三、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 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 23.5o。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热带 、 寒带 扩大,
温带 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 温带 扩大 ,热带、寒带 缩小。
(2)由于 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 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 地理意义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 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 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 12点时 的太阳高度。
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6月 22日出现最大值, 12月 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 地区, 6月 22日出现最小值, 12月 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 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 ,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 季节的形成和划分 :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 国传统的四季) 、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 6、 7、 8,冬季 12、 1、 2)
4 五带的形成和划分 :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 =黄赤交角度数,极圈 =90度 -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 判断南北极 , 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 从南极看为顺时针 ; 或看经度 , 东经度数递增 (或 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
(2) 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 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 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 12点的经线决定
(3) 确定地方时 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 12点,夜半球的中央 经线为 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 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 18点。
(4) 判断昼夜长短:昼长 =(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 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某纬度正午太阳高度=900-该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纬距) 。
六: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1 地方时 :两地地方时差 =经度差×4分钟 , 东加西减 .
2 区时:确定两地所在时区 , 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多少个小时 , 东加西减。 T 1一 T 2=N1一 N 2 (东时区为正 , 西时区为负 ),T 为区时, N 为时区序号。
3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4 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避免地球上日期的紊乱而人为划定,有三处不与 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 从东向西经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西向东经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1.4地球的结构
一、地球的外部结构
地壳以外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二、地球内部结构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组成岩石的矿物
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 结合成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
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岩石 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 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 地壳物质的循环 沉积岩 2.2地球表面形态
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 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论点:
(1) 全球 岩石圈 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名称与分布) 。
(2) 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 板块张裂常形成 裂谷或海洋 ,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形成 海沟和造山带 ,当
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 -岛弧或海沟 -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 (1)地质构造: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 (2)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
三:火山、地震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 强烈释放形式 ,也是内力作用的具体表现,火山爆发常形成火山锥、火 山口等;地震发生时,地壳会出现断裂和错动。
四、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 外力作用形式: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
一、大气垂直分层
1) 低层大气 的组成:干洁空气 (氮、氧、二氧化碳、臭氧等) 、 水汽 和 固体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例多云的白天温度不太高。
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 对于波长较短 的篮紫光易被散射。例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等。
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①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增温, 产生地面长波辐射②大气中的 CO2和水汽强烈吸收地 面的长波辐射而增温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
3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获得太阳辐射多少)的主要因素:纬度因素 ,太阳高度角的大小不同,导致地面受 热面积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的路程长短,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同时,它的大小受 下垫面因素 (反射率) 和气象因素等的影响。
三、全球大气环流
(一)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地面间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
高空风: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风向 (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近地面风: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
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在风向右侧,南半球在左侧) ,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风力(风速) :等压线越密集的地方,风(力)速越大
(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名称与位置,注意各风带的风向,气压带成因(热力或动力原因) 。
(四)气压和风带的移动: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对于北半球来说,大致夏季北移,位 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置偏南。
四、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 破坏了气压带风带的连续分布,使得北半球气压带呈断块状分布:7月前后, 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 (亚洲低压) 所切断, 仅在大洋上保留 (夏威夷高压) ; 1月前后,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亚洲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 。
(五)季风环流(亚洲东部和南部最典型)
(三)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处。对于锋面气旋而言,东侧一般为暖锋,西侧一般为冷锋。
2.4水循环和洋流
一:水循环: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能量来源:太阳能和重力能
类型:包括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分地表和地下径流)等。
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在它们之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塑造地表形态②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维 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③更新陆地水资源。
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对地表径流,及对小范围的蒸发、降水环节进行影响,修建水库、跨流域调 水和人工降雨等是常见的形式。
二:洋流
1洋流的分布
北半球:顺时针旋转 大陆东岸为暖流
南半球:逆时针旋转 大陆西岸为寒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副极地环流:逆时针旋转。大陆东岸为寒流
大陆西岸为暖流
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季自西向东流,顺时针;冬季自东向西流,逆时针
西风漂流:自西向东环绕南极洲一周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高,降水较多。西欧地区的温带海洋 性气候就直接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海港
气候 终年不冻与北大西洋暖流有关
寒流:降温减湿。同一纬度地区,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比较低,降水较少。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 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的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的作用
寒暖流交汇处形成的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
海洋生物
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
海洋环境污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的速度,但也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航海事业:顺风顺流可以提高航速,节省燃料
3.1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环境变迁
1 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 30亿年前)→生物演化
(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 。生物发 展阶段(见教材 P67表格)
2 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原因:环境变迁、灾 变事件。
3 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 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 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 素:气候、地貌(地形) 、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
2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①地理环境各 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 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
3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 承关系) 。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 最多。 (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 ;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 的活动, 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 土壤层厚度大。 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 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 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 ,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 (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 物生长→成熟土壤)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 中低纬度海区,副热带环流:
速度快, 难发育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 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 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 — 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 和土壤污染等等)
3 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3.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 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2 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型定自然带。
地方性分异: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影响因素:地方地
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表现规律:有序性和重复性。 4.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 聚落: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
施。聚落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2 分布特点:
我国北方平原,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
南方丘陵地区,村落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 落多呈带状。
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限制不断降低。
总之: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形,尽量降低工程造价,少占好地,注意保护生态。 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气候变化: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地球气候变化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地质 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 2、各个时期的气候变化特征
3 雪线:长年积雪的下界,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温度、降水量和地形等条件——温度、坡度与雪线高度正 相关,降水量与雪线高度负相关。
冰盖:覆盖在各种地形上的巨厚冰体,气温越高,冰盖面积越小
4 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是全球变暖)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化本身就是资源条件的变化。 增加了自然资源的开发难度。 ②全球气候变化加剧了自然灾害。 ③全球气候变化还将导致原有生态系统的变化。将有 1/3的动植物栖息地发生改变,大量物种灭绝。④全 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影响更为显著。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作物品 种、耕作方式、生产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
⑤气候变化通过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涝、热浪等) ,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对人 体健康造成危害。
4.3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1 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及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 能量的总称。 (必须同时具备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整体性、地域性、多用性、社会性
2 分类: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除矿产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外,其余均为 可再生资源。
4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社会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工业社会时代——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后工业化时代——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 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 赖性减小。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1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能够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分类:按成因和过程,可将自然灾害划分为: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气象灾害(洪涝、干旱、暴雨、寒潮、台风等) 、生物灾害(病虫害等) 、海洋灾害(海啸等) 。
自然灾害的特点:复杂性、周期性、突发性、多因性、群发性、潜在性
2 自然灾害的危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有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和干旱, 另外,地震的危害程度也很大。
3 中国的洪涝灾害
(一) 20世纪 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包括洪水和雨涝两大类型,往往同时发生。
(二)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气候原因:多暴雨,具有季节性、
频发性、高强度特点
我国东部锋面雨推移规律(正常年份) :四、五月(E ) ,南部沿海进入雨季;
六月(D ) ,长江中下游“梅雨”;七、八月(C ) ,华北、东北多雨;
九月,雨带迅速南移;十月,大陆雨季结束。
其他原因:
流域地貌特征(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植被分布(森林覆盖率)
人类活动:滥垦滥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塞;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萎缩。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恢复天然植被、修建水库、整治河道、加固大堤、退田还湖;非工程措施:建设分 洪蓄洪工程、加强洪泛区管理、建立灾情预警系统、实行防洪保险等。
范文四:高中地理必备笔记
§1.1 人口再生产
一. 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人口再生产(狭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使人口总体不断地延续下去。
[从人口数量方面考察人口变动过程]
数量变化
人口再生产 素质提高 内容 结构改变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
自然增长率:人口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即出生率减死亡率。 按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可以划分人口再生产类型:
(Ⅰ)原始型:原始社会(采猎文明时期)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很低的自然增长率。
[这一类型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如非洲的布顺曼民族]
(Ⅱ)传统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农业文明)高出生率、较高的死亡率和较低的自然增长率。[见于少数发展中国
家的一些地区,如非洲的津巴布韦、拉美的多米尼加]
(Ⅲ)过渡型:资本主义社会前期(工业文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多为发展中国家,如非洲的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
(Ⅳ)现代型:新技术革命时期(后工业文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很低的自然增长率(趋于低增长或零增长,还
出现负增长)。
[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如欧洲的德国、瑞典、比利时、奥地利]
[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是形成人口再生产类型差异的根本原因。
问:为什么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答: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会直接影响人类寿命的提高,从而导致死亡率下降。
问:为什么计划生育工作最终要落实到家庭中去?答:因为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位是家庭人口的出生、死亡及其他变动共同构成整个社会的人口再生产,家庭性质、规模、结构都对人口发展产生影响。
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因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0%]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不同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存在差异。
(Ⅰ)发达国家或地区:处于“三低”的“现代型”。德国、匈牙利为负增长;日本自然增长率降到0.2%的低水平;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自然增长率稍高。
(Ⅱ)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
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的大洋洲其他国家、非洲国家是“过渡型”的典型。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某些国家人口再生产正在或者已经入“现代型”。如亚洲的韩国、新加坡,拉美的古巴、乌拉圭等。 我国由于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现已属于低出生、低增长的“现代型”。
北美指美国和加拿大;拉丁美洲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 发达国家和欧洲的死亡率高[因为人口老龄化] 一些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等于出生率减死亡率,是因为三个指标是分别计算的,各自在计算时小数位四舍五入造成的。
区 原始型:高高低 人口增长缓慢,因死亡率太高,人平均寿命短
别 现代型:低低低 人口增长缓慢,因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人平均寿命长
—1—
§1.2人口数量与环境
一. 人口数量的变化
原因:一是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
二是人口的机械增长,这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人口迁入量,人口迁出量)。
二.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
生育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岁到49岁妇女)数之比。
生育率 联系:生育率是决定出生率大小的基础,生育率水平高,则出生率也高,反之则低。
与 区别:出生率表现的是新出生人口与育龄妇女的关系;出生率表现的是新出生人口与
出生率 全体人口的关系。[生育率>出生率]
(Ⅰ)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及宗教的社会环境因素。(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的子女数越少;城市妇女生育子女数少,农村多)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是极小的。[农村是我国计划生育的重点,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的途径:提高经济文化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妇女受教育程度;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Ⅱ)环境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死亡率变化的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等)
自然环境对死亡率的影响:气候、水、土壤等较为明显。(直接的与水土因素有关,如克山病[缺硒]、恶性肿瘤、氟骨
症[氟多,多发生在干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发生在内陆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间接的与气候因素有关,疟疾[发生在湿热多雨季节,由于疟蚊的大量繁殖,传播疾病],乙脑[冬
秋季节])
大的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洪水、风雹等]使受灾地区死亡率大幅度上升。
(1976年唐山大地震[7.8级]造成约24万人死亡。
环境污染也是造成人口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癌症死亡率也高。
美国洛杉矶是第一个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城市。
三. 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原始社会:人口数量少,生活空间狭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很小。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工业社会过渡,人口
数量的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农业社会:人类对环境的改造活动,一方面使人类适应自然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工业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活动进一步加剧,人口数量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 巨大的压力。
? ? 伴随着人口数量增长,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生产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可能给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但是决不能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既不能把人口数量增长看作是环境污染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因为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经济法展过程中,不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人口数量只是其中之一;也不能忽视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对比得出结论:发达国家人少且增长慢但污染严重所以不能说人口多环境污染程度就高,
人口少污染程度就轻。某地人口多且增长快其环境污染不一定严重,反之
也不一定轻。
—2—
先进的科技当然利于环境保护和改善,但是技术能不能解决现有的环境问题,先进技术能不能被掌握并应用到改善环境中,这些都是问题,况且技术发展本身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1.3 环境人口容量
一. 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环境人口容量就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
口数量,也称为环境承载力。
1,4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下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223下,该国家或地源○
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2资源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3生活水平也是制约因素; ○
4如研究某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要以该国家或地区所能利用的资源和技术为依据,不见得完全就是本地的,也○
可以是其他地区的资源和技术。
制约因素:资源[首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生活消费水平越高,
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二. 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
(Ⅰ)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在实际中通常把某一种或几种资源能够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 不 制 环 资源基础千里稳定 一
同 科技水平变化 约 不 境 相 定
历 因 确 人 对 技术水平稳定 历
史 素 定 口 确 史
时 交流程度变化 不 性 容 定 阶
期 定 量 性 消费水平变化不大 段
研究环境人口容量的意义:1.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环境与人口的关系;2.有利于人们了解各种环境问题;3.促使人类自觉保持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平衡关系。
(Ⅱ)合理容量: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有些接近地区
最适宜人口的涵义。[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
(Ⅲ)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悲观者认为:现今世界上的人口太多,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缺点: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乐观者认为:认为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着眼于尚未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以
及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缺点: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介于悲观者与乐观者之间认为: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00亿左右。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全球人口稳定在110亿或略对一些]
(Ⅳ)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应控制在16亿左右,现已经超过13亿。
我国人口与环境,特别是人口与一些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十分突出。
? 从人口与可耕地关系来看,我国位于世界人均可耕地最低的国家行列,不足世界人均可耕地的1/3。
? 从人口与淡水关系来看,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
我国要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这两项基本国策。
—3—
§1.4 人口素质与环境
人口素质: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一定的社会制度下,人口群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
能力。
1人口身体素质(基础)○2科学文化素质(核心)○3思想道德素质(灵魂) 包括:○
一. 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环境因素
人口身体素质:是指人口群体平均的身体健康状况。
人口身体素质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遗传因素,另一方面取决于环境因素。
? 首先,人类创造并生活在其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经济形势、文化传统、科技知识、伦理道德等,
是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人口身体素质的高低,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
? 其次,人口的身体素质也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
(Ⅰ)原生环境因素:主要指地形、气温、温度、降水等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就是对死亡率的影响。
[缺硒导致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硒过剩产生地方性硒中毒,导致脱发、脱甲和某些神经系统方面的病症;碘异常易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放射线高易引起畸形胎儿]
(Ⅱ)次生环境因素:主要指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从物理、化学和生物三方面,来讨论环境污染对人口身体
素质的影响。
物理:交通、电信业[放射性污染]的发展——噪声和微波辐射污染[以交通和工业噪声为主的城市噪声污染]——对听力、
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有一定的影响。
化学:化学性添加剂[黄曲霉素(致癌性最强功能的物质)、亚硝基化合物、防腐剂、抗氧化剂]对人体有致畸、致癌作
用。烟草中的烟雾,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有致病变、致癌变作用。
生物:垃圾、废弃物中的病菌、病毒、寄生虫卵对水体和土壤产生污染,通过饮食传播疾病,在一定气候条件下发生
作用。[蚊子——疟疾、乙型脑炎]
二.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
一个地区环境质量的好坏,人口数量多少并不是最主要的,人口素质的高低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有着特殊的影响]
科学文化素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以及人口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
一个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直接的影响。
科学文化素质不同的人口,对资源利用的充分程度也大不相同。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
—4—
§1.5 人口迁移与环境
一.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人口人口迁移:发生人口居住地空间位置变化的叫人口迁移
移动人口流动:只发生人口活动空间位置的变化而不改变居住地的是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
期地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缺一不可]:1.空间移动.2.居住地变更.3.有一个时间限度(永久或长期)
[行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
按地理范围 国际人口迁移:只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人口迁移
划分 国内人口迁移:指发生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以内的人口迁移
按 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迁移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
方向 由城市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类型]
划分 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二.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
大的差别]
(Ⅰ)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及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气候、土壤
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的)
气候:影响身体、土壤、植被和水文
淡水:决定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人口迁移的方向和规模
土壤:影响农业生产发展,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是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
(Ⅱ)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等是主要的因素。
[经济因素是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
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1在多数情况下,人们迁移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高的生活水平。从宏观上看,○
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口迁移。
2交通和通讯的发展,相对的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近几个世纪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人口迁○
移,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发展。
3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期望和认识外部的世界态度,促进了人口迁移。 ○
4家庭和婚姻对人口迁移也有一定影响。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
的迁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Ⅲ)政治因素:其中政治、政治变革及战争等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政策会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的影响。合理的政策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不合理的政策,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战争破坏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并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政治中心的改变,也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美国由东南向南部和西部迁;俄罗斯由欧洲部分迁往西伯利亚(亚洲)(由西向东);日本由中部太平洋沿岸的濑户内海地区向南北两端迁移;中国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迁;德国由北向南迁;巴西从东南部沿海向中西部内陆欠。
—5—
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区迁移的自然因素:
美国东北部纬度高,受拉布拉多寒流的影响,气温低,平原地形使冷空气长驱直入成为冬季的冷冻地带;南部纬度低,
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离冷空气的发源地远,冷空气变弱,阳光充足。
环境因素:东北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南部环境优美、空气洁净。
三. 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
早期人类主要聚居在亚热带气候地区。
(Ⅰ)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古代人类已采集和狩猎为主,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直接受到环境的制约,特别是植物果实和猎物分布的制约。[原始人以群体为单位]主要是为了寻找食物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原始采集和渔猎经济被原始农业取代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在人类社会中出现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人口。农业的主要生产对象是土地,土地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农业人口的相对稳定性。随人口增长,土地相对不足迫使人类迁移。主要是为了寻找新土地
工业社会,人口迁移高涨时期。现代工业生产要求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以及市场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生产条件不断变化,劳动力不断迁移。以达到上述优化配置
自然环境曾经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的适应、控制能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自然环境仍然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环境难民”:指那些由于发展项目[例如大坝、水库]的建设,或者自然灾害[例如地震、洪水]而无家可归的人,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1.外籍工人增多2.国际难民数量增多
3.发展中国家优秀人才移民4.人口迁移流向发生变化
(Ⅱ)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这种影响及反映在迁入地,也反映在迁出地。
对迁出地的影响:优点:1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利于经济的发展,2.缓解人地矛盾,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土地,保护环境;缺点: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对迁入地的影响:优点:1.帮助开发资源,2.建立工业基础,3.改变社会经济条件。4.改善环境;缺点:1.引起或加剧生态环境问题,2.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口拥挤、人口压力大、社会治安混乱等现象。
§1.6 中国人口迁移
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 [西]
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从秦汉时期开始,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像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
“安史之乱”[中心]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由黄河流域已到了长江流域。
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直接原因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
二.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
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政策上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我国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小[总特点] 从规模上看:一般认为这一时期我国人口的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
从迁移方向上看:这一时期我国人口的净迁出地区主要是辽宁、山东、上海和四川等城市,西藏为迁出和迁入持平地
区,其余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地区。
—6—
人口迁移主要有以下几种:1.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了的人口迁移
2.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的人口迁移
3.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的人口迁移
4.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的人口迁移
5.新修水利和水库库区移民而引起的人口迁移
6.压缩城市人口规模而引起的人口迁移
7.少量的自发迁移
三.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人口迁移
特点主要表现为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
1984年,政府放松了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尤其是中小城镇的控制。
从方向上看:这一时期人口迁移和流动的主要方向一是从农村到城市,二是从内地省、自治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自发性)
主要目的:务工和经商。因学习、培训和分配工作的迁移人数也逐步增多。
四川[人口净迁出区](农村人口多)
20世纪80年代我国出现大规模流动人口的原因:
第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国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潜在的剩余状态(农村劳动力过剩) 第二, 1984年推出的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政策,为我国流动人口的大量涌现提供了契机(政策)
第三, 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是促使我国人口大量流动的最根本原因(地区间收入差距大)
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给城市带来的好处:
1流动人口给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缓解城市部分行业的劳动力供需矛盾 ○
2改变城市的经济结构,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发展做出贡献 ○有些人口迁移的净迁出地区,开始变为净迁入地区,如上海(经济发达带来众多的上级和就业机会)[净迁入区]
34促进了城市周边地区农、牧、渔、副业地发展 ○
5为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为方便城市居民的生活做出巨大贡献 ○
6为城市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条件,推动城市文化向多元化发展 ○
—7—
第二单元 城市地域结构
§2.1 城市的作用与形态
一. 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
?
?
? 城市在区域中总是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 [它对一定范围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活动行使着领导与组织管理作用] 城市是区域的服务中心 [是一定地区范围的科技、教育、文化活动的中心] 城市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城市中的工业、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金融等都比较发达]
城市是有等级差别的,不同等级的城市在区域中的作用不同。
二. 城市的服务范围
服务范围:指实际接受服务的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
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相互重叠、交错,形成一个层层嵌套的城市体系。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这对于确定城市规模、规划城市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城市的地域形态:指城市地域的轮廓形状,是城市物质实体在空间上的投影
受自然环境因素(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限制和影响。
城市的形态可以分为:
? 集中式 (如成都市)
优点:便于集中设施较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各种设施的利用率高,方便居民生活,也便于行政领导和管理,并节省市政建设的投资。受地形因素的影响,完整开阔的平原地形。
缺点:易产生生产、生活污染等环境问题。
? 组团式 (如重庆市,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丘陵山区,地形的崎岖不平使城市发展在地域上失去了完整性。
全市形成了若干片区,各片区之间有河流、山脉、冲沟或农田间隔,与城市中心保持一定距离。)[受地形河流因素影响]
优点:分散生产,分散管理,污染小。
缺点:用地比较分散,各片区之间的联系不太方便,市政工程设施的投资相对要高。
? 条带式或放射状 (如兰州市属于条带式;延安市属于放射状)
优点:接近郊区,亲近自然,污染小。
缺点:两头运距很长,不便于行政管理,建设投资较大。
—8—
§2.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
功能区: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
(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之间无明确界限;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一. 住宅区
城市的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和居住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住宅区要容纳城市的所有人口,包括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所以,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占城市空间的40%~60%] 分化工业革命前:居住区于工业区混杂在一起
过程工业革命后:工业集中,迫使居住单元聚拢,形成住宅区
随着工业化和交通的发展,住宅区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
? 在建筑质量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
? 在位置上,出现了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状况。[低级住宅区往往与低地或工业区相联系;高级住宅
区则与高坡或文化区相联系。]
二. 商业区
占城市用地中面积的一小部分,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
区位因素:交通便捷;消费人口多
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务区:位于城市中心担负商业、服务双重职能的地区。
中心商务区的特征:
1它是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
2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
3建筑物高大稠密。[中心地带地价高而土地有限,建筑物向上发展来增加利用空间,中心商务区内的建筑物在市区里○
往往是最高的]
4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表现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 ○
中心商务区与 中心商务区:分布在市中心,有商业和服务双重的职能(大中城具有中心商务区)
商业中心:有的分布在市中心,有的不在。只具有商业活动单一职能。
1○2较明显,○3○4不明显 三. 工业区
工业区,尤其是重工业,相互靠拢布置,有很强的集聚性。市区内部工业相互聚集形成的成片的工业区,既加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又拓宽原有城市的地域范围。
大多数工业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工厂企业纷纷被迫向市区边缘外移。
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节省运费,降低成本] ?
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有些大城市,因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例如行政区、文化区等。
—9—
§2.3 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和成因
一.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
在同一城市中,不同的功能区在城市中的分布不同。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城市内部各类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也不同,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
城市地域就构特点的形成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历史及自然环境等因素有关。
三种常见规模: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对核心模式
二.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Ⅰ)历史因素
早期的土地利用,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作用更加明显。在外国,昔日的土地利用,到现在也可能完全改变。
(Ⅱ)经济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付租能力]: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土地的利用类型取决于地租的多少。
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者租金就越高。[不是呈直线变化的]城市中心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较高,租金最贵;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的两旁和公路的交汇处,通达度也相对较高,租金比较昂贵;远离公路的地区,租金比较低。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于商业的影响最大。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A为城市的中心,商业支付的地租最高,而其他活动所能付出的租金远不能与之相比,所以A区位商业区。
租金不如住宅高,所以在B区形成的是住宅区。
C区远离市中心,由于这里不是最佳区位,商业和住宅活动只愿意付出很低的租金,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所以,工业就成为该区的土地利用形式。不污染市区的环境。
—10—
(Ⅲ)社会因素
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对住宅 知名度 对住宅区的选择
区分化 宗教信仰 有很大的影响
种族[在北美和欧洲表现明显,例如唐人街、黑人区]
(Ⅳ)行政因素:有些城市,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引导或规定不同的功能区。[我国许多城市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看作是行政干预的结果。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依据)[城市规划的作用],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目的]。
各项建设:除几个功能区外还有城市道路系统、;城市的给水、排水系统;城市的电力、电讯工程;煤气供热;公共运输等工程的规划。
综合部署:指城市规划要考虑时间的长久性和各因素的整体性。
合理的城市规划具有超前性。
一. 城市的布局形式[指宏观上确定城市总体部局,把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总体布局是首先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分
为集中紧凑式和分散输松式]
[中小城市只要有条件,大多采用集中紧凑式;大城市或特大城市采用分散输松式]
二. 功能区的合理布置:从微观上具体落实各个功能区的位置
? 要有便捷的交通 [工业用地多言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等交通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以降低成本。在工业区和生
活居住区之间也要有方便的联系。(劳动力多,接近生活居住区;劳动力少、占地大的工业,离居住区远)]
?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区的污染。
[基本上没有污染的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可以布置在城市的居民区内;而污染比较大的企业,或者有爆炸火灾危险的企业应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其中可能污染空气和水体的工业应当布置在城市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 在工业区与生活居住之间设置防护带。[防护带:工业区与生活居住区之间常要求隔开一定的距离。(不一定是一
片绿地可能是空地或河流)
[在卫生防护带中,一般可以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的、非长期停留的建筑,可设非共用性设施]
? 留有发展余地。要有足够的“弹性”。
三. 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
探求一个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的综合方案,供决策者参考
—11—
第三单元 文化景观 §3.1 文化景观的构成
一. 文化: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前者称为物质文化,具有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的文化内容和物质形式;
精神文化:语言、文学、艺术、宗教、法律、风俗、制度等。 狭义的文化概念是指精神文化。
二. 文化景观的构成
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原有的事物,很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者未受人类的影响。
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功能性],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并通常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园林建筑、书画题记]
农田、矿山、道路、城市、村落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相关[物质文化景观]; 学校、法院、纪念碑、古岩画等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物[精神文化景观]。 自然环境 自然景观 文化景观 物质文化景观 就文化景观所体现 (稳定性、固定性 的文化内容而划分 是否有人类创造) 精神文化景观 针对文化景观 物质文化景观
非物质文化景观:指人们主要通过视觉以外的其他
的形态而划分 感官感受到的人类的创造物(如,地名、音乐风格)
文化和文明的区别:自人类出现就有文化,人类历史有多久,文化的历程就有多长。文明的历史比文化晚许多,一个
1文字出现;2国家产生;3都市形成。国家文明时代的到来有三个标志:○○○ 物质文化反映精神文化(故
宫、四合院)
生产工具、生活用 宗教、法律、风俗、制度具、生产技术 构成 部分精神文化事物有一定物质形式(法律、雕塑) 构成
疏 远 密 切
精 神 文 化物 质 文 化
(节奏变化慢、稳定性、保守性) 组成 (节奏变化快) 水、大气、岩石、生物
六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杭州。
长城与我国400mm等降水量线;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冬小麦与春小麦的种植界线;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大致吻合。
—12—
§3.2 文化景观的主要特性
人类创造和使用没种文化景观,都有一定的目的,因而文化景观对人类社会具有功能意义。许多文化景观的功能不是单一的。
文化景观具有许多特性,其中主要的特性是空间性、时代性和功能性。 一. 文化景观的空间性:
表现:首先,任何文化景观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不同文化景观占据的空间大小不一,甚至相差很大。即便是同类文化景观,彼此之间也可能相差很大。[文化景观的功能意义并不取决于其占据的空间大小];其次,文化景观的空间性还表现在每个文化景观所处的空间位置是相对固定的。 二. 文化景观的时代性:
每个文化景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因此它必然带有创造或生产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文化景观只要还存在,无论是残破还是完好,都具有其功能。它的功能可能一直没有改变,也可能发生了某些变化。文化景观功能的变化,反映了它所在地区文化的变迁。
一些文化景观历经岁月沧桑,已经丧失了原来基本功能。
现代城市要保留历史文化景观的原因:城市文化是一种延续发展的历史产物,现代城市保留历史文化景观,可以体现该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增加影响力和吸引力。这种历史文化城市是一种宝贵的优势资源。
§3.3 文化景观与环境
一. 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对农业文化景观的影响较明显。 1.文化景观深受自然环境影响,影响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
随着科技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影响减弱;
3.自然环境对物质文化景观影响大,对精神文化影响小。
文化景观是人地相互作用的产物,文化景观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由于自然对文化 景观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所以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局限性; 文化景观建设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就会产生有利无害的影响。
秦国蜀郡守李冰父子在(四川成都中原的西北部)岷江修建了都江堰,即可防洪又可灌溉,且不存在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二. 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
文化景观作为人类的创造物,也是人文社会环境的一面镜子。通过观察文化景观,人们既可以了解一地的物质文化环境,也可以了解一地的精神文化环境。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公交汽车站牌是反映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状况的文化景观。
—13—
§3.4 文化源地与文化区
一. 文化源地:是指某一文化事物(或现象)或文化系统最初产生的地方。(如,语言、习俗、服饰、生产方式、制度等)
一种文化在产生之初,它的分布范围是有限的,表现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常常是一个点或者几个点,前者表示单一起源地,后者表示多个起源地。
文化系统有许许多多简单的文化事物(或现象)构成,表现在小比例尺地图上往往呈面状分布。
文化源地:文化事物的源地就是指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的产生地;文化系统的源地是指一个结构较为完整的、特征较为明显的文化系统的产生地。[革命中心分布属于文化事物源地;古文明发源地的分布以及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遗址分布属于文化系统源地]
世界各地域的古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要素[古埃及文明为象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为楔形文字;古希腊文明为拼音文字。]
二. 文化区:文化事物(或现象)和文化系统覆盖的地区称为文化区。 狭义的文化区概念:仅指某种文化系统覆盖的范围。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内部又有自己的行政区,它们都可以看作政治文化区。农业区、工业区等都是反映经济活动类型的文化区。
特点:
? 文化区的范围有大有小,一个文化区的重要性与它的范围大小没有必然的关系。
? ?
文化区边界有虚有实。[政治文化区常有明确的边界,经济活动类型文化区不一定有明确的边界,没有明确边
界的文化区在空间上有时与其他同类文化区发生重叠]。
文化区不一定与自然区重合。
文化事物:反映人群差别的方方面面的文化要素。
文化综合体:某些特定的文化事物的组合,就构成文化综合体。 文化系统:若干个具有一定联系的文化综合体就组成了文化系统。
中国的汉文化综合体与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综合体构成的中华文化体系,它所分布的地区就是中华文化区;中国的中原地区文化综合体和其他地方的文化综合体构成了中华文化体系。所分布的地区就是中华文化区。 组合 (一定地域内) 联系 覆盖
文化区
文化地区——经济活动类型 中国传统文化区 文化亚区——大地理单元 的三级划分标准 文化副区——地域单元
中国新石器文化包括: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位于北方地区的龙山文化;位于黄河上游地区的齐家文化;位于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位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等。
在后来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人口的流动,民族的融合,统一国家的建立将不同地区的文化逐渐传播开来。 亚非: 西方文化区(欧洲、美洲) 1.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2.伊斯兰文化区(西亚、北非) 古代文 2.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 现代六大 3.印度文化区 3.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古印度 文化区 4.东南亚文化区 化源地 4.黄河中下游的中国 5.东亚文化区 美洲: 非洲文化区 中美南部的玛亚文化中心和印加文化中心
—14—
§3.5 文化的空间扩散
任何文化区的形成都是文化从源地向外扩散的结果。
文化传承[时间]:文化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文化传播过程。 文化传播 文化扩散
[空间]:某种文化事物(或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文化扩散的主体是人) 扩展扩散: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由人们接力似的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
文化
扩散 迁移扩散: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以人为载体,从一地长距离带到另一地的扩 过程。(扩散过程中人的空间移动距离长)
1传染扩散:指一种文化现象通过已经接受它的人,传给正在考虑接受它的人的 ○
扩 扩散过程。(由掌握文化的人向渴望接受它的人传递文化)
2等级扩散:指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划分标准的空间等级中,由告至低或者由低 展 ○
扩 至高的扩散过程。
3刺激扩散:指一种文化现象由一地传到另一地后,保留了思想实质而摒弃了具体形式的扩散过程。 散 ○
(1)跳跃式
迁移扩散 (2)长距离 有可能创造新的分布区
(特点) (3)跨区域
文化扩散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世界文化就是在不断的趋同和趋异中发展的。 没有文化扩散,就没有世界发展。 二. 身边的文化扩散:
文化扩散是文化发展过程的必然伴生现象。不同扩散形势有不同的扩散结果。 在商品宣传中,选择何种广告形式也与文化扩散规律有关。
§4.1 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 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主体——旅游者
客体——陆游资源(凡能满足旅游者娱乐、享受以及其方面的需要,实现其旅游目的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媒介——旅游业
具备动机 方式:随团旅游、自行旅游
时间 主要内容:观光、食宿、娱乐、拍照、购物等
经济条件
旅游: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人类社会经济活动;
表现:人们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 旅游活动的发展
1841年,英国,首先出现了以盈利为目的、面向普通人的专门化旅游服务,随后诞生了旅行社,标志着近代旅游的开始;20世纪50年代,世界局势日趋稳定,新的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交通的改
善促使着现代旅游向前发展。
—15—
现代旅游的特点: ? ? ? ?
旅游主体的大众化。
旅游空间的扩大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趋“缩小”] 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旅游目的的娱乐性,消遣性。[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旅游约占75%。旅游目的的娱乐、消遣性,既是现代旅游的
三. 旅游活动的作用:
(一) 满足人类需要:
? 弥补消耗,恢复体力和脑力 ? 积累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 丰富文化生活,锻炼身体 (二) 促进经济发展: ? ? ? ?
发展进口旅游,能够增加国家的外汇。(国民收入再分配,增加旅游接待国的国民收入)
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即能减轻商品市场的压力,弥补商品供应的某些不足,起到抑制物价的作用;又能刺激旅游者的新需要,促进生产的发展)
发展旅游业能够扩大就业。(旅游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具有资金需要量少,劳动力需要量大,以及技术限制小,人员培训周期短等特点)
发展旅游业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旅游一动百业兴。旅游业是综合性的行业,它既以其他部门的发展为基础,
又能带动和促进其他部门的发展)
(三) 扩大交流:无论是出游还是接待旅游者,都会使彼此增进了解,扩大交流。
§4.2 旅游资源
一.
旅 本 游 质
资 属
源 性 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对于探险猎奇、游乐、疗养性质的旅游具有重要意义。地貌景观在自然景观中处于相对重要的位置,大多数自然风景区都离不开地貌构景的作用。
人文景观更多的表现在教育性(知识的、文化的)旅游方面的意义。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是实在的文化景观。
二. 旅游资源的特性:
(一)多样性(就类型而言):旅游资源是极其多样的,也是广泛存在的。 (二)非凡性(针对同类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而言):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吸引旅游者的功能。 (三)可创造性(针对人文景观而言):人文景观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四)长存性(和其他资源比较最突出的特点):许多旅游资源是与地球、人类社会同始终的,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还具有不同特点:自然景观具有:季节性、地域性;人文景观具有:可变异性、可移动性等。 三. 旅游资源的价值:
(一) 美学价值:自然景观包括形象美(核心)、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等。
—16—
(二) 科学价值:风景名山对于研究高山气候、山地垂直自然带、云雾的成因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世界著名
的风景名胜:夏威夷的火山,东非的大裂谷,南斯拉夫的喀斯特地貌等] [我国的泰山、庐山是形象高大的断块山,桂林山水、路南石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黄山是典型的高山花岗岩地貌,长江三峡是典型的河流峡谷地貌]
(三) 历史文化价值:一个古老的风景名胜区,就好像是一部由各个时代的文化遗迹组成的生动的历史,对于
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有重要的价值。 (四) 经济价值:旅游业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产业之一。旅游资源集多种价值于一体,是自然科学和
社会科学的博物馆,是优良的健身活动场所,是生产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工厂”。
山、杭州西湖、台湾日月潭。
§4.3 旅游景观的欣赏(一)
一. 选择观赏的位置:(空间要求)
由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的差别
欣赏和休憩。
二.把握观赏时机:(时间选择)[时间、天气、季节]
一年中景观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抓住一年中观赏时机 一天中景观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抓住一天中观赏时机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北方地区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差异。我国北方地区的山水景观最宜夏季观赏。[黄山、路山等最宜夏季观赏因为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具有变化;同时兼收避暑之效]
[泰山观日出,黄山观日落][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因为这时不仅能观赏到云海,还能观赏到日出日落。]
[去青海湖鸟岛观赏应在每年5月份;钱塘江大潮在每年农历8月18日]
1主佩:[园林都需要主景和配景。抓住景观特点:○主景的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功的关键;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
月的作用。
2层次:○(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园林构景贵在层次)[障景法:用一些景物阻碍另一些景物(假山、屏风、竹林)达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隔景法:用明墙、廊、树、篱、堂等将景物分隔,将园林隔为不
同的景区,以丰富景观层次。][不同层次的景区,由旅游路线贯通,造成系列景观]
3框景:用门框、窗框、洞框作为取景的画框,把景象框限在从框中所看到的范围之内。 ○
4借景:借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境。 ○
—17—
§4.4 旅游景观的欣赏(二)
一.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最大的特色之一。
自然风景区 人文景观 因势、得体,使人文景观起到与自然协调,并突出自然美的作用
非自然风景区 人文景观 再现自然,虽有人作,宛自天开。通过综合性的艺术手段,创造理想美的深邃意境 民俗风情 一方山水一方情
一定地区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并因此成为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自然风景区中的寺庙多建在山麓、山谷、山间小盆地的茂林之中,造成深山藏古寺的意境。这也与佛教宣扬举例:○
的超脱于红尘之外的思想相一致;[如,五台山]
2在湖光山色的低山丘陵地区,常在小山冈的脊线上或山麓湖边修建宝塔,用挺立的塔的形象突破地貌平缓的曲线,○
从而使塔成为景观中重要的构景;[如,大理三塔]
3北方的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建筑色彩浓重,以红黄为主色调,既显示出皇权的尊容富贵,又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
4江南私家园林规模小,布局精巧。建筑色彩素淡,以黑白为主色调,即迎合园主追求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与水○
乡风光、湿润的气候特点融为一体。
二. 以情观景:只有以情观景,才能深入感悟自然的美,去“人化自然”,或者“自然人化”。 要求: ? ? ? ?
首先要综合感受。[要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综合感受] 其次要发挥想象。[如山的雄、奇、险、秀等] 第三要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最后要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三. 景观观赏的其他要求:1.在景观观赏前,应通过察看有关资料,对景观加以全面了解;
2.确定旅游路线,还应了解景观形成的原理,以及景观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风景区的结构布局的节奏韵律:序幕、发展、高潮、结束等景区。
在整个观赏过程中,观赏项目、活动方式、观赏速度等方面也应保持一定的节奏,将观赏和思考结合起来。
海滨的旅游建筑墙壁常用白色,顶部常用红色和绿色的原因:顶部红、绿色鲜亮色彩可于碧海、蓝天、白云等环境背景相映衬,且在阳光照射下既不显暗淡,也不太刺目;墙壁用白色,既与环境相协调,又使顶部鲜亮的色彩有了根基,从而使整个建筑物与环境融为一体。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 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 环境污染。[旅游交通的发展和各种能源的使用,造成大气污染;各种旅游设施排出的污水,造成水污染;旅
游者乱抛垃圾,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 ? ? ? ?
—18—
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游览价值:
? 首先体现在资源的质量,即是否具备比较高的审美价值或者历史文化价值。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游人产生强烈的诱惑力]
? 其次要考虑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指景区景点的多少分配的疏密] ? 第三,还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市场距离: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有时并不与其游览价值成正比,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与旅游消费市场——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旅游地市场指旅游客的来源地,主要指经济发达地区)
? 首先,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他们既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也有外出旅游的条件。 ?
其次,旅游消费是一项耗资较大、费时较多的生活消费活动,旅游目的地的远近,直接关系到旅游者的经济距离。(经济距离: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然后再返回出发地所用的时间和费用。)[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需求也越低] ?
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位于或者靠近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的旅游资源]
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捕杀珍禽异兽、滥伐林木、乱挖草皮等,造成生态结构失调,以致环境功能减退] 对背景环境的破坏。[主要由修建旅游服务设施以及旅游者的参观游览、生活娱乐等活动影响]
对文物古迹的破坏。[旅游者的践踏、触摸、拍照以及呼吸和汗水的作用等]
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旅游者的活动占据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使生活物品的供应趋于紧张]
(3)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旅游资源所处的交通位置的优越性直接影响其开发价值。
(4)地区接待能力:现代旅游是一项综合性的经济事业,涉及到食、宿、行、购、游、娱等许多方面。因此除旅游资源本身的开发外,还要建设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5)旅游的环境承载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旅游活动容纳能力。
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如果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如果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则显示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不足,造成对资源的浪费。
第五单元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5.1 世界政治地里格局
一. 两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
世界政治地图是表现全球政治区域划分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地图,它着重表示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管辖范围、国界和领土轮廓。
国家间政治和经济冲突以及国际竞争,是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主要原因。
德国————领土缩小,海外殖民地被瓜分 同盟国奥匈帝国——崩溃
一 战 意大利———(1915)退出加入协约国 (1914~1918 英国 元气 协约国法国 大伤
俄国————(1917 [胜利] 社会主义道路
[奥斯曼帝国崩溃;出现匈牙利、芬兰、波兰等国家]
德国在战后重新崛起,和后起的日本、意大利在侵略扩张方面有许多共同点。这三个法西斯政权相互勾结,结成轴心国集团,挑起二战;苏联、美国、中国、英国和法国组成反法西斯同盟。
—19—
轴 一分为二
心 意大利 失败 国
二 战
(1939~1945 英国 削 法 法国 弱
西
斯 苏联 强 同 美国 大
盟 中国 发展中国家 ——新兴政治力量 对抗
国
二.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两 首先,社会主义阵营从50年代末出现分裂,到60年代末解体。 .战 极 其次,西方阵营也出现分化。 对 格 西欧和日本重新崛起,独立自主的倾向增长,美国控制能力有所减弱。 峙 局 80年代末,欧洲政治地图发生剧变: ? 捷克斯洛伐克分裂; ? ?
德国统一;
南斯拉夫爆发内战,分成5个国家;
? 苏联解体,分成15个国家。
除美国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外,世界上还形成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力量中心。
二.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 一些国家基于地域上的联系,组建区域性国际组织,这些组织在维护区域安全、加强各国间的团结和合作、反对
如,阿拉伯国家联盟、非洲统一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等。 ? 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素增多,甚至爆发局部战争: 如,阿以冲突、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
阿以冲突既有民族和宗教矛盾、领土和资源纠纷等内部原因,也与帝国主义国家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插手中东事务有关。90年代,阿以冲突谋求和平解决。 影响阿以和平进程的因素:
1巴勒斯坦问题。○(民族问题) 巴勒斯坦地处亚、非、欧三大洲,阿拉伯民族人和犹太民族人都统治过该地区 2耶路撒冷问题。○(宗教因素) 耶路撒冷被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称为圣城。 3被占领土问题。 以色列占领该区一些领土。 ○
4水源问题。○(资源纠纷) 以色列境内无大河,北部雨量较多,南部为大片沙漠。
缺水问题日益严重,为解决水荒,以色列通过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拦截约旦河及其支流河水,还在被
占领土上抽取地下水。
—20—
§5.2 世界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活动的空间扩展
按经济发展水平分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核心):技术先进,人均收入高;向发展中国家输出产品、资本和技术。
发展中国家(边缘):技术相对落后,人均收入低;为发达国家提供原料和燃料。 世界经济的核心地位首先出现在西欧。
在欧洲积极向外扩散的过程中,北美、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地加入核心地区;拉美、非洲和亚洲广大地区变成边缘地区。 二.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
经济全球化:资本、商品、服务、劳动、信息和人源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
经济全球化首先得益于科技进步。
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科学技术促进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使用,使产品能够大量生产和销售。科技发展改进货物运输优势:○
和信息交流的工具,大大缩短世界的距离,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
2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在资本过剩的国家筹集资本,在原料和劳动力低廉的国家加工产品,在物资短缺○
的国家销售产品。
三.经济全球化的地理意义
? 发达国家具有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科技基础雄厚、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等优势,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
市场,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 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优势,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和技术。
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等因素导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更加突出,南北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 ? ? ?
持续的国内改革为拉美国家和地区提高竞争力奠定了基础。
有效的产业政策和高水平的教育投入,使东亚和东南亚发展成为吸引对外直接投资较多的地区。
撒哈拉以南非洲工业基础薄弱,竞争力低,吸引对外直接投资条件较差,国家财政严重依赖外援。
北非和西亚制造业技术水平低,技术工人短缺,一些国家内部及国家间政治冲突不断,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较低。
一.世界经济区域化
区域经济集团一方面具有内向的保护性,另一方面具有外向的竞争性。
在集团内部,成员国之间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组成共同市场,实现经济互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1在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内,各国由于交往便利,经济联系密切,易于找到利益的共同点,从而达成某种协议,建立某○
种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集团形成的原因]
2一些大国为了在世界市场中抢占更多的份额,需要以各自建立的一体化组织为依托,极力扩大势力范围,实现竞争○
优势。[发达国家需加入可以从中受益]
3面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相互间的政治协调和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进○
程,以集团姿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展中国家获得的好处] 二.主要区域经济集团
西欧是世界经济区域化的策源地,是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均可在内部自由流动的欧洲统一大市场。 —21—
成立:荷比卢联盟(1948欧洲共同体(1967欧洲联盟(1993) 欧洲联盟 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丹麦、奥地利、 (欧盟) (25个)瑞典、芬兰、葡萄牙、西班牙、希腊、爱尔兰、波兰、匈牙利、捷克、 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马耳他、塞浦路斯
总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性质: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宗旨:建立一个没有边界的内部空间,加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统一货币,使各 成员国经济、社会均衡和持久地发展。
概况:德国实力最强;著名粮食出口国——法国(面积最大);
中央银行所在地——德国的法兰克福
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是另外两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集团。 北美 酝酿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94年开始运转。 自由 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总部:墨西哥城。
贸易区 特点:成员国人数少,成立时间晚,成员国相互地位不平等,美国占主要地位。 成立;1989年
亚太 全称: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
成员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新加坡、 组织 (21个)马来西亚、泰国、越南、中国、中国香港、中国台北、韩国、日本、俄罗斯、 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秘鲁、智利 地理位置共同点:都位于太平洋沿岸,交通便利
特点:比较松散的非正式集团(无首脑,无常设机构,对成员国的约束小) 美国的加入是看到了亚太地区的巨大潜力,其次想以此牵制欧盟
在东南亚、东北亚、南亚、西亚、北非、南美等地,区域合作进程发展也很快,形成了很多地区性的经济集团。 问题:
1.对建立区域经济集团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目的是否相同?
建立原因:发展中国家通过联合加强自身的实力,维护地区利益;
发达国家目的是为了占据主要地位,就能排斥其他大国,从而在国际经济中争取有利地位。 2.区域化与全球化是否矛盾?
1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基础(没有区域化就不可能实现全球化) 不矛盾;○
2区域化本身是全球化的阶段性表现,区域化最终结果是全球化,因为只有全球化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
优势互补。
一.综合国力的基本要素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和发展。
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
综合国力:即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其大小主要体现在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
和外交、科学和技术这五个方面。
Ⅰ.基本实体:反映一个国家生存空间的大小及其位置优劣、资源状况、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等。
? 国土面积辽阔有利于国家发展。 首先,国土通常和资源联系在一起。
其次,空间大,回旋余地就大,有利于延缓外敌进攻,也便于分散配置工业基地和国防建设。
—22—
?
?
? 地理位置[自然、交通、国防]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 地形对军事行动影响较大。 自然资源是国家力量的物质源泉,其中最重要的是能源资源和金属矿藏。 人口数量和质量是衡量大国地位的重要指标。
一方面,人口众多,兵员充足,持久作战能力就强。
另一方面,国民受教育程度越高,科技创新的机会和成果就越多,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也就越大。
.经济力量:是综合国力最重要的构成要素,财富在和平时期是影响国际政治的重要因素,在
. 战争时期则可以迅速转化为军事力量。
经济力量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能力、工业生产能力、交通和通信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等要素。
? 在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对战争胜负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国力竞争也需要有先进的国防工业。
?
? 农业生产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粮食能否自给和输出。 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交通和通讯意味着速度和财富,也是现代战争的制胜因素。
Ⅲ.军事力量:主要反映在常规军事力量和战略核力量两个方面。
武器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和高科技含量,以及战斗人员的素质,日益成为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
Ⅳ.内政和外交
综合国力的各个要素能否形成合力并发挥最大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力量。
好的外交政策能够将潜在的国家力量转化为政治现实,也能够为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活动提供保障。
Ⅴ.科学和技术
二战以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迅速缩短,对各国国力发展的影响更加深远。
二.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 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建设小康社会。(政治、经济)
?
?
?
?
选校网 www.xuanxiao.com 专业大全 历年分数线 上万张大学图片 大学视频 院校库 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技、经济、资源、环境) 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经济、政治) 实行计划生育,在进一步调控人口数量增长的同时,积极发展教育和科技,提高劳动力素质。(人口政策)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战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壮大世界和平和安定的力量。(外交政策)
—23—
选校网 www.xuanxiao.com 高考频道 专业大全 历年分数线 上万张大学图片 大学视频 院校库 (按ctrl 点击打开)
选校网 www.xuanxiao.com 专业大全 历年分数线 上万张大学图片 大学视频 院校库
范文五:高中地理必修一笔记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
1.热力环流中温度和气压值的比较方法(参看课本P30图2.3)
⑴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⑵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
⑶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 ⑷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等压线疏密一样,看等压距。等压距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看温差,温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二、北半球冬夏季节气压中心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候影响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
3.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2.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
3.掌握锋面气旋的结构、冷暖锋判断方法、降水位置
(1)锋面气旋:地面气旋一般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锋面气旋。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尤其锋面上气流上升更强烈,往往产生云、雨、甚至暴雨、雷雨、大风天气。 (2)锋面的位置: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与槽线重合。
(3)锋面类型的判断:①以槽线为界,高纬来的是冷气团,低纬来的是暖气团。②标出气旋水平方向气流的流向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南半球顺时针辐合),依据冷暖气团的移动判断冷暖锋面:如果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形成冷锋;如果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形成暖锋。③标出雨区: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准静止锋降水落在冷气团一侧。 (4)冷锋——代表:春季沙尘暴,夏季北方暴雨,冬季寒潮,一场秋雨一场寒 准静止锋——代表:六月中旬到七月,长江中下游“梅雨”
附:
台风——定义:在西北太平洋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 破坏力:强风、暴雨、风暴潮 特点:突发性强,破坏力大 益处:缓解高温酷暑和旱情 寒潮——定义:冬半年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C以上,最低温降至5°C以下
特点:降温、大风、暴风雪、霜冻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⑴洋流形成因素: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洋流前进时还受陆地形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⑵表层洋流分布规律: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参看课本P58~60)
⑵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分布
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
⑷对污染的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3.洋流流向和性质的判读方法
步骤:⑴根据等温线分布判断南北半球——若某海区水温北低南高,说明是北半球的海区;反之是南半球。
⑵判断寒暖流
依据:①暖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高纬凸,寒流流经的海区,海水等温线向低纬凸。(即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相同)
②由低纬流向高纬的是暖流,有高纬流向低纬的是寒流。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的分布(课本P61图3.10)
⑴各大洲的分布: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大洋洲最少 ⑵各国的分布: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我国居第六位
★⑶我国水资源分布: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 2.水资源与人类社会
⑴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大小; 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
⑵科技发达的近现代,人们大量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陆续开采深层地下水,开发海水淡化技术;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修建大型蓄水工程缓解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 ★3. 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措施
第四单元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参看课本P72图4.8) ①岩冷却凝固
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外力作用)③变质作用 ④重熔再生(或高温熔化)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内力作用为主)
★1.褶皱山和断块山
★3.地质构造与找矿、找水
①背斜:良好的储油构造 ; ②向斜:储水构造,常形成自流盆地。 ★4.地质构造与工程建设
①工程建设选址,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地震、滑坡、渗漏、坍塌等地质灾害。 ②开凿隧道通常选背斜,原因:背斜成拱形,安全稳定,不易积水。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