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即是:
古代科举考试是否只考四书五经,作的文章一定要八股文。
从童生到进...
并不是这样的。
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实内容很丰富的,象在隋唐时期,“经试”只是众多科目中的一种而已。
只是到了后来的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才变的僵硬古板的。
这一时期,科考的考试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文章形式是八股文。
但除此之外还有策论考试的,就是时政评论性质的文章,不过好像还要是八股文。
明清的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童试是参加正式科举考试前的预考,由县里考试,中第者为生员,又叫秀才或庠生.这是大概,成绩最好的是廪生,其次是增生,新入学的称为附生.乡试由省里考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又称秋闱,中第者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是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又称礼闱和春闱.中第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考试,分三甲录取。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又有国家特考,第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
谁推荐几篇经典八股文
展开全部 我刚找了一个网站,里面选了六篇八股文,可以去找.我从中选了两篇,有注释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选自《钦定四书文》(康熙)韩菼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
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
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
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中人也。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
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
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
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与人同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
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与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
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只自行其性分之素。
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此时我不执其为我,尔亦不执其为尔也,行藏又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可知者予造物已矣。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前文释义: (一)破题二句,明破行藏,暗破惟我与尔。
凡破题无论圣贤与何人之名,均须用代字,故以能者二字代颜渊。
(二)承题四句,三句、五句皆可。
承题诸人直称名号,故称颜子。
破承皆用作者之意,不入口气。
(三)起讲十句,多少句数并无定法,可以任意伸缩。
起处用若曰、意谓、且夫、今夫、尝思等字皆可。
“故特谓之曰”下,入孔子口气对颜渊说,“毕生”四句正起,“迨于”三句反承,“此意”二句转合,总笼全题,层次分明,起讲以后,皆是孔子口气。
(四)只用“回乎”二字领起,以无上文,故直接入题。
孔子对于弟子一律呼名,颜子名回,字子渊,所以不曰渊而曰回。
“回乎”下为起二比,每比七句,句数多少无定,中后比亦然,特起比不宜长,致占中后比地位。
用意在题前我尔字盘旋,轻逗用舍行藏而不实作。
(五)为提比后之出题,仍用“回乎”唤起,将“用舍、行、藏、我、尔”字一齐点出,此为五句,但相题为之,句数可以伸缩。
(六)为提比后之两小比,醒出行藏用舍二语,叫起“我尔”,意为中比地步。
惟两小比,或有用于中比之下,或有用于后比之下作束比,位置倘或不同,则用意随之而改。
令之全篇仍为八股,亦有省去此小比,而全篇文为六股者。
(七)此为二中比,抉发题中神理之所在,锁上关下,轻紧松灵,向背开合,可以参之议论,但仍不宜尽用实笔实写耳。
(八)此为过接,于中比后,即过到题之末句“惟我与尔”、紧接后比。
(九)此为后二比,实力发挥,用题“惟我与尔”末句,总起用舍行藏全题,气势舒达,意无余蕴,全文至此而成篇矣。
每比八句,因其中比略长。
若中比较短,则后比之文,尽情驰骋,往往至十余、二十句者亦有。
(十)此为全篇之收结,倘有下文,则收结改为落下。
总上言之,凡破题、承题、起讲、领题、出题、过接、收结,皆用单句法。
起讲中间亦有用对句者,八比则出比与对比必相对以成文,此定体也。
举此一篇而分释之,以略见八股之例。
其余体格,不及详论。
作为例证,先选用了这篇韩菼的制义文。
这篇文章收在乾隆时方苞编的《钦定四书文》一书中,关于这部书,将在另外一篇中再作介绍,在此不赘。
这里先介绍一下作者: 韩菼是清代初年八股文名家,字元少,江南长洲人(即现在苏州),官作到礼部尚书,《清吏稿》有传。
应顺天府乡试时,尚书徐乾学在遗卷中发现了他的卷子,十分赏识,取中了他。
接着在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癸丑科会试、殿试都是第一,俗话叫“状元”,按官方制度,应称“一甲一名进士及第”。
授翰林院编修,后曾任编撰《大清一统志》总裁。
平生学问通《五经》及诸史,以善写制义著称,乾隆时追谥“文懿”。
上谕并嘉奖云:“菼雅学绩文,湛深经术,所撰制义,清真雅正,开风气之先,为艺林楷则。
”就是说他所写的八股文,是八股文的典型范文。
在光绪甲辰,科举最后一科的三鼎甲之一的探花(第三名)商衍鎏所著《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一书中,引了此文。
因之此文“释义”部分,是从商著转录的。
【女与回也孰愈】 以孰愈问贤者,欲其自省也。
夫子贡与颜渊,果孰俞耶,夫子岂不知之?乃以问之子贡,非欲其自省乎? 若...
【明清科举制度的形式是什么还有及特点急啊!大家帮帮忙】作业帮
明代特别重视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因而制度尤为完备,而且只设进士科取士,并且成为定制.《明史选举二》载:"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盖太祖与刘基所定.其文略仿宋经义,然代为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通谓之制义.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次年,以举人试之京师,曰会试.中式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之名,制所定也.而士大夫又通以乡试第一为解元,会试第一为会元,二、三甲第一为传胪云.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未年会试.乡试以八月,会试以二月,皆初九日第一场,又三日为二场,又三日为第三场.""廷试,以三月朔."清代也基本沿用此制. 乡试在各直省贡院进行,会试在京师,试卷前先书三代祖考姓名、籍贯、年龄、所习本经 所司印记.不准夹带、讲问、冒名顶替,不准冒籍,不准自叙门第.文字中要回避御名、庙号等.考场的小格考房称号房,每个考生一格,并有一号军专门盯守.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中解元,会试中会元,殿试中状元,被称为"连中三元",即是人生金榜题名中的最高境界,但这种机遇太少了.明清两代一共产生过200位状元,明代88位,清代112位,仅有3位是"连中三元"的幸运儿.他们是:明正统十年(1445年)乙丑科状元商辂,浙江淳安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辛丑科状元钱檠,他是江南(江苏)解元.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庚辰科会试,广西解元陈继吕也是连中三元. 明代各省的乡试中,要对"五经"的考试,每经取单科考试第一名,共取五名,称为"经元",也称"五魁".解元必须在五魁首中录取.清代则不再分经单科取元,但人们仍习惯地把解元以后的第二至第四名称为"经元"、"亚魁",也把所有乡试中举者都称"文魁". 为了让后学之士能有所借鉴,清代各省常把乡试、会试中式卷汇集成册,刊印发行,供应试秀才们作为范文参阅.如第一室中的《顺天乡试墨卷》(光绪壬午科);《江南闱墨》(光绪丁酉科).第二室中的《嘉庆乙丑科会试魁卷》,收录了该科状元彭俊、榜眼徐筵、探花何凌汉的会试卷,还有《光绪庚辰科会试朱卷》.第三室中有《直省乡试墨粹》,山西、河南、山东、湖南四省各一本. 明、清代每科都要刻"进士题名碑",立于北京国子监内,至今仍完好地保留着.也有自己组织印制"同年"通讯录者,把同科进士依名次或年龄为序,包括每个人的名次、籍贯、三代祖考名等,汇编成册,人手一本,便于日后在官场中相互照应.第二室中的《钦定朝元卷》即是清代历科会试中式者的通讯录,也有乡试同科举人通讯录,如第一室中的《四川乡试同门录》(光绪壬午科),这些保存完好的文字珍品原迹,都真实地记载着当年科举制度中各个方面的文化内涵. 明清代的科举制度,达到了封建科举制的顶峰,但科场舞弊者也屡见不鲜.夹带、枪替、冒籍、漏题,甚至主考官员串通作案等时有发生,第四室中介绍的顺治丁酉科场舞弊案、康熙辛卯案、咸丰戊午案,是清代考场舞弊的三大案例,史册彰彰,遗臭万年.展柜中还摆放着清代科举时的"夹带"《片玉四书备旨》、《四书备旨》等,长宽仅5厘米的小册子上,竞能容纳十几万字.除如实反映了当年科场舞弊的手段日益高明外,也使我们看到了考场舞弊的需求对印刷技术提高的促进,真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啊! 历代科举中式,是通向仕途的最好捷径,清代对状元初授翰林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初授翰林编修(正七品),其余进士要在殿试三日后,由吏部举行进士朝考,优秀者选作翰林院庶吉士,人庶常馆,修业三年期满后再行考试,合格者留用,授编修、检讨之职,否则改授主事或外放知县.在翰林院任京官,日后擢升高官是有优势的.第四展室中介绍了宋代的苏轼、欧阳修、范仲淹、文天祥等,都是以科举出类拔萃而成为国家栋梁的. 明清代乡试、会试中式后,真是高朋满座,蓬荜生辉,多有名人为之题送匾额,以示祝贺,博物馆中的匾额实物也不少.如清光绪三年(1877年)丁丑会试,严永寿得中第六十一名进士,咸丰皇帝的五弟,和硕亲王奕谅题"进士第"匾额相赠,在当时也算莫大的荣耀.而明清代许多科举不第者,或对科举不屑一顾的文人,也有很多杰出人才.如尊经阁一层内介绍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他们虽无功名,但作品永垂千古,成为一代名著.说明科举制度除选士做官外,并不是衡量人才价值的惟一标准. 明清科举中,乡试中举者,直省总督、巡抚要礼请他们赴"鹿鸣宴".会试、殿试后,礼部要礼请全部中式进士赴"琼林宴".所谓"鹿鸣宴",始于唐代,当时乡贡考试后,州县长官要宴请中举者,宴会上要歌《诗.小雅‘鹿鸣》,因而得名.明清时期也沿用之,歌《鹿鸣》,跳魁星舞.乾隆前菜肴丰盛,后渐至只有清酒一杯,徒具形式而已."琼林宴"源于宋...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考试选官制度持续达1300年,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对科举制度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中国历史、传统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的认识,而且可以总结它作为一种考试制度,长期形成的稳定的运行机制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天的考试管理和人才选拔提供借鉴。
鉴于科举制度的重要地位,它一直是中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代以来已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从对汉魏以来选官制度嬗递的考察中,以考试为线索,得出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南北朝时期科举制萌芽的表现及原因。
第二章“科举制度演变的外部条件与内在机制”则分别从内外两方面探讨了科举制的演变规律,指出科举制度的变革既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关联,也受大规模教育考试的发展规律的制约。
它是教育内外部因素交相作用的结果。
第三章“科举制度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从科举制度的政治性质出发,探讨了科举和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第四章“科举制度与独尊儒术的封建文化”从纵的角度探讨了科举制度与独尊儒术的封建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和科举制度对儒家文化的消极影响。
第五章“科举制度的规范化与程式化”从科目设置、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组织、周期与时间、考试机构、科场规范、考试范本——八股文和试帖诗等方面论述了科举制度作为一种考试制度走向规范化与程式化的历程。
第六章“科举制度与官学教育”论述了科举制度与官学教育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于二者之间的矛盾,历代统治者都试图通过改革加以调和,直到明清时期官学沦为科举的附庸,完全被科举支配。
第七章“科举制度与私学教育”则论述了以下三个问题:私学通过科举制度被纳入了国家人才库;科举考试内容与私学教育内容的对立统一关系,正是其中的相异之处显示了私学存在的意义;科举的触角伸到了教育的每一个角落,蒙学教育也不例外,其出现、发展和兴盛无不打上了科举的烙印。
第八章“科举制度与社会风气”是书中考察较深入、分析较透彻的一部分,论述了科举制下的社会风气,包括士庶关系、等级特权意识、婚姻家庭关系、读书风气、学风和文风等的变化。
第九章“改科举、废科举和兴学堂”从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的冲突入手,叙述了近代西学冲击下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此消彼长及科举制最终被废除的历程。
第十章“科举制度总的评价”针对对科举制度是非功罪评价不一的三个焦点问题,即科举制度是否真正体现了公平和公正、科举制度对中国学风的影响及其是否能选拔出合适的人才展开论述,阐明了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并对当前围绕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展开的争论进行了评述。
积累了极为可观的学术成果(详请参见何忠礼1905年9月2日,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由光绪皇帝下诏废止。
但科举的影响并未从此消失,对它的是非得失,许多评论失之偏颇,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应该如何评价它呢?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一种制度存在一千多年,不被别的制度所取代,说明它本身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合理性。
它是当时先进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两汉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正在逐渐完备,如何选拔人才,统治者起先采取的是征辟、荐举的办法,由地方官或世家豪族向上级以至中央政府推荐人才,被推荐的往往是世家子弟。
推荐的标准是门第高贵,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度,把人才分为九等进行品评,但主要根据仍是家庭出身,道德、文章、才干都是次要的。
主持品评的大小中正也都是世家豪族,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因此从东晋到南北朝,北方的崔、卢、王、谢,南方的朱、张、顾、陆,这些名门大族高踞政府的要津,连皇帝老子也要退让他们三分,这种门阀政治造成贵族与平民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堵塞了平民百姓中优秀人才的晋身之路。
隋朝以后实行科举制度,开科取士,“十年窗前勤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寒素之家的子弟也能由读书科举进入仕途,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做官权利的局面,国家选拔人才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天地,而且一个人中了举人、进士,改变了自己的地位,也鼓励了十个人、一百个人勤奋读书,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是有好处的。
唐和两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巅峰的时期,也是科举制度逐步完备的时期,当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就有科举制度的一份功劳。
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者起先不懂得科举的作用,后来有所认识,也加以恢复使用。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自身没有多少文化,但很了解实行科举有利于巩固他的统治,即位之后很快开科取士。
清朝统治者也是这样。
经世致用含华咀英 从整个封建社会来说,读书人不敢谈经世致用的时间是不长的,因此,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科举考试,也大都不是脱离实际的。
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状元的那一科,考试题目有五百八十六字之多,最后几句说:“天变至臻,民生寡遂,人才乏而士习浮,国计殚而兵力弱,荷泽未靖,边备孔棘,岂道不足以御世欤?抑化裁推行有未至欤?”题目...
明清科举制度
▲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朝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
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
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
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
监生可以直接做官。
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
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
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
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
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
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
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
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
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
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 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
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
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
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
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
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
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
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
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
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
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
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
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
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
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
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
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
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
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
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
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
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
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
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
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师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
明宪宗成经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
应试者为贡士。
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
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
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
一、二、三甲通称进士。
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
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
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
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许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
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
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
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
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
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
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
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
格式也很死。
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
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
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
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
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
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
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
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
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 ▲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
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
清代...
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展开全部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项考试选官制度持续达1300年,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对科举制度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深化对中国历史、传统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的认识,而且可以总结它作为一种考试制度,长期形成的稳定的运行机制中的经验教训,为今天的考试管理和人才选拔提供借鉴。
鉴于科举制度的重要地位,它一直是中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代以来已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从对汉魏以来选官制度嬗递的考察中,以考试为线索,得出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一脉相承的内在关系,探讨了南北朝时期科举制萌芽的表现及原因。
第二章“科举制度演变的外部条件与内在机制”则分别从内外两方面探讨了科举制的演变规律,指出科举制度的变革既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关联,也受大规模教育考试的发展规律的制约。
它是教育内外部因素交相作用的结果。
第三章“科举制度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从科举制度的政治性质出发,探讨了科举和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
第四章“科举制度与独尊儒术的封建文化”从纵的角度探讨了科举制度与独尊儒术的封建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和科举制度对儒家文化的消极影响。
第五章“科举制度的规范化与程式化”从科目设置、考试范围、考试内容、考试方式、考试组织、周期与时间、考试机构、科场规范、考试范本——八股文和试帖诗等方面论述了科举制度作为一种考试制度走向规范化与程式化的历程。
第六章 “科举制度与官学教育”论述了科举制度与官学教育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于二者之间的矛盾,历代统治者都试图通过改革加以调和,直到明清时期官学沦为科举的附庸,完全被科举支配。
第七章“科举制度与私学教育”则论述了以下三个问题:私学通过科举制度被纳入了国家人才库;科举考试内容与私学教育内容的对立统一关系,正是其中的相异之处显示了私学存在的意义;科举的触角伸到了教育的每一个角落,蒙学教育也不例外,其出现、发展和兴盛无不打上了科举的烙印。
第八章 “科举制度与社会风气”是书中考察较深入、分析较透彻的一部分,论述了科举制下的社会风气,包括士庶关系、等级特权意识、婚姻家庭关系、读书风气、学风和文风等的变化。
第九章“改科举、废科举和兴学堂”从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的冲突入手,叙述了近代西学冲击下科举制度与现代教育此消彼长及科举制最终被废除的历程。
第十章“科举制度总的评价”针对对科举制度是非功罪评价不一的三个焦点问题,即科举制度是否真正体现了公平和公正、科举制度对中国学风的影响及其是否能选拔出合适的人才展开论述,阐明了科举制度的进步意义,并对当前围绕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展开的争论进行了评述。
积累了极为可观的学术成果(详请参见何忠礼1905年9月2日,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由光绪皇帝下诏废止。
但科举的影响并未从此消失,对它的是非得失,许多评论失之偏颇,缺乏历史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应该如何评价它呢?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一种制度存在一千多年,不被别的制度所取代,说明它本身的优越性和存在的合理性。
它是当时先进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两汉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正在逐渐完备,如何选拔人才,统治者起先采取的是征辟、荐举的办法,由地方官或世家豪族向上级以至中央政府推荐人才,被推荐的往往是世家子弟。
推荐的标准是门第高贵,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度,把人才分为九等进行品评,但主要根据仍是家庭出身,道德、文章、才干都是次要的。
主持品评的大小中正也都是世家豪族,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因此从东晋到南北朝,北方的崔、卢、王、谢,南方的朱、张、顾、陆,这些名门大族高踞政府的要津,连皇帝老子也要退让他们三分,这种门阀政治造成贵族与平民之间有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堵塞了平民百姓中优秀人才的晋身之路。
隋朝以后实行科举制度,开科取士,“十年窗前勤苦读,一举成名天下知”,寒素之家的子弟也能由读书科举进入仕途,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做官权利的局面,国家选拔人才也就有了更广阔的天地,而且一个人中了举人、进士,改变了自己的地位,也鼓励了十个人、一百个人勤奋读书,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也是有好处的。
唐和两宋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巅峰的时期,也是科举制度逐步完备的时期,当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其中就有科举制度的一份功劳。
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统治者起先不懂得科举的作用,后来有所认识,也加以恢复使用。
明太祖朱元璋虽然自身没有多少文化,但很了解实行科举有利于巩固他的统治,即位之后很快开科取士。
清朝统治者也是这样。
经世致用含华咀英从整个封建社会来说,读书人不敢谈经世致用的时间是不长的,因此,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科举考试,也大都不是脱离实际的。
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状元的那一科,考试题目有五百八十六字之多,最后几句说:“天变至臻,民生寡遂,人才乏而士习浮,国计殚而兵力弱,荷泽未靖,边备孔棘,岂道不足以御世欤?抑化裁推行有未至欤?”...
科举制度弊大与利的议论文
展开全部 在科举制兴起之前,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为“察举制”。
所谓“察举”,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考察、举荐。
“察”是从上至下,是领导考察;“举”是从下到上,是群众推荐。
这一制度形成的准确时间不太清楚,至少在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就曾下诏求贤,要求各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之先河。
至汉文帝,察举制度体制化,成为汉王朝选拔官员的一项正式制度,不断由各郡国向中央荐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此为统治阶级提供新鲜力量。
稍后,在汉武帝的主持下,察举制度进一步规范:一是规定以儒术作为取士的标准;二是规定察举的内容应该包括德行、学问、法令和谋略4个方面;三是将察举分为岁举和诏举两类,岁举为常科,每年进行。
科目有孝廉、秀才。
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上6百石以下的官员和通晓儒家经书的儒生,他们提名之后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荐,其出路一般是到中央政府任郎官。
孝廉的名额有限制,东汉和帝时规定凡满20万人的郡国每年举一人,不满20万人的每两年举一人,不满10万人的郡国3年举一人。
举孝廉是察举常科的主要科目,是入仕的正途。
所谓诏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察举人才,是临时性特科,人数不限、时间不定。
无论岁举还是诏举,这些被选中的贤良文学到了中央,还必须经过一定的考试程序才能获得任命。
考试的办法主要有对策和射策两种。
对策就是命题作文,射策就是抽签考试。
凡属诏举上来的人士,一般由天子直接面试,大多问些皇上当时最关心的事情。
应该承认,领导考察与群众推荐相结合的察举制,在实行的几百年中也为两汉王朝选拔了大量有用人才,只是随着政治腐败日趋严重,察举不实的现象时有发生,至东汉晚期,察举制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私人的工具,这一制度才逐步失去其创设之初的功能。
为纠正两汉察举制度的缺陷,曹魏政权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
按照这一制度,中央政府在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评定本地士人,按其才德声望划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推荐出仕人选,士人德才有变,“中正”有权升降其品级。
“九品中正制”的意义是将士人评议品级的权力由豪门名士之手收归中央,这便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东汉以来豪门名士操纵察举的局面,从而使人才的选拔相对来说更加公平和公正。
但是到了南北朝,由于门阀大族势力重新抬头,“九品中正制”遭到严重破坏,负责人才选拔的官吏利用其掌控的考核权力,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任意品评,败坏吏治,天下汹汹,但争品位,不闻推让,最后结果就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晋书·刘毅传》)。
九品中正成了九品不中不正,所有上品皆为世家大族,而寒门弟子即便怀抱真才实学,也只能屈居下品。
鉴于“九品中正制”既压抑了大批寒士的进取之途,又妨碍了皇权专制的强化,因而当隋朝建国不久,即废除中正,另设“州都”负责举荐人才,但不再给士人划分品级,只需参照“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进行考察,分别荐进。
炀帝即位后,又于大业三年(607)令各级文武举荐人才,共分10科: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美秀、才堪将略、膂力骁壮。
又二年,诏诸州荐人分为4科: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
显然,隋朝的选官办法是两汉察举制的沿袭与改良,依然无法解决人才选拔中的客观标准问题。
继隋而立的唐朝在开国后便调整官吏选拔制度,正式建立科举考试制度。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令诸州进行人才选拔考试,报名资格是明于理体、为乡里所称。
资格认定后由本县考试,州长重覆。
其合格者,由各州每年10月向中央推荐,谓之举进士,经考试合格者,皆称进士。
这就将进士作为一个重要的科目规定下来,并第一次明确每年10月到中央考试,明确州县地方考试只是预试,相当于后来的乡试,只有到中央的正式考试,才是国家大考。
第二年,唐中央政府明确士人自愿报名,投牒自应,而不必再经过任何官府或官吏的举荐,这样便使下层寒士真正获得了进入统治阶层的机会。
在唐朝,这种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举行的考试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50多种,这就叫作“分别科目”进行考试和选拔。
又由于这些参加考试的士子由各地政府举送而来,所以科举两字的准确含义就是“分别科目,举送人才”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在唐朝最初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
后来这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所谓帖经,就是将儒家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
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
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儒家经典和唐朝的官方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
死记硬背比较容易,文学才能毕竟需要某种天赋,所以重诗赋的...
徐光启,这个人在中国,的影响大吗?
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军事、测量、农业和水利等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在天文历法上,徐光启介绍了古代托勒玫旧地心说和以当代第谷的新地心说为代表的欧洲天文知识,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编译了《崇祯历书》。
在历书中,他引进了圆形地球的概念,明晰地介绍了地球经度和纬度的概念。
他为中国天文界引进了星等的概念;根据第谷星表和中国传统星表,提供了第一个全天性星图,成为清代星表的基础;在计算方法上,徐光启引进了球面和平面三角学的准确公式,并首先作了视差、蒙气差和时差的订正。
《崇祯历书》的编纂对于我国古代历法的改革是一次飞跃性的突破,它奠定了我国近三百年历法的基础。
徐光启的编历工作为中国天文学由古代向现代发展奠定了一定的思想理论和技术基础。
徐光启,字子先,号云扈,于公元1562年4月出生于上海一个贫苦家庭。
遭倭寇劫掠过的家庭无法给他的童年提供优越的条件,仅能勉强维持生计,供他读书。
通过科举考试人仕,是全家人对徐光启的期望。
小光启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他聪明好学,读书成绩一直不错,徐光启20岁时如愿以偿地考中了秀才,通过了科举考试的第一关。
但此后徐光启的运气却不太好。
连续几次乡试都名落孙山。
家境更加贫寒,通向功名的道路却依然漫长。
被生计所迫的徐光启一面继续应付科举考试,一面帮家里干些农活,还不得不远赴广东、广西等地去做有钱人家的家庭教师。
公元1597年,35岁的徐先启再次奔赴乡试考场。
为了筹备他赴安徽考试的盘费,母亲变卖了家中仅有的一点粮食,为此全家人有几天断炊。
而他为了节省路费,竟挑着行李,冒着大雨,沿江边步行100多里。
这次考试,开始阅卷人仍把徐光启圈在榜外,直至发榜前两天,主考官、著名学者焦宏复查落选的试卷,一阅到徐光启的卷子就“击节叹赏”,看到后面时拍案叫绝,赞叹说:“此名士大儒无疑也!”于是把徐光启从落选者提为此次考试的第一名举人。
一时间,徐光启名噪南北,他应试的那篇文章直至清代还被编人《读墨简练百篇》,作为全国秀才们的学习范文。
这次中举无疑给徐光启全家带来新的希望,甚至一些社会上层人物都对徐光启刮目相看。
当时上海的大官僚地主顾冒祚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徐光启的儿子。
徐光启金榜题名,虽感荣耀,亦有自己的苦衷。
他20岁中秀才,35岁中举人,这十年中,徐光启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攻读四书五经、八股时文上面。
其实,他并不是十分热衷功名的人,他参加科举考试,一是为了遂父母心愿,二是为了改变困窘的家庭状况及自卑环境。
徐光启也并不在意八股时文,他后来曾对儿子说,那都是些雕虫小技,于经世致用无补。
他更关心的是可强国利民的经世实学。
因此他在埋头诗书和八股文的同时,也阅读了不少兵书和科技书籍。
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是徐光启人生旅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
这一年,他在南京结识了意大利耶稣会的传教士利玛窦。
这位传教士带来的三棱镜、自鸣钟、日晷仪等科技产品深深吸引了本就关注科技的徐光启。
经过一年的交游,徐光启深受利玛窦的影响,被一种新奇的西方科技和文化所折服。
次年,大明王朝的举人徐光启在南京受洗礼,正式加入了天主教,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天主教徒。
徐光启生活在风雨飘摇的明代晚期:一个危机四伏的时期,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浪潮叠起,东南沿海的倭寇侵扰愈演愈烈,东北地区西临着女真族的一次次进攻,国家危在旦夕。
此时,胸怀报国之志的徐光启把目光投向科技,希望利用科技最终富国强兵,拯救祖国。
在儒学占统治地位的古代中国,科技向来不被人重视,被污蔑为“奇技淫巧”。
我国一度在世界上领先的科学技术至明代已经落后于西方了。
所以,安利玛窦将西方的先进科技知识介绍给徐光启时,徐光启的思想中就萌生了借西洋先进科技补中国科技不足,介绍西洋实用科学以振兴祖国的热望。
1600年,他在南京和利玛窦一见如故,第二年就毫不犹豫地入了天主教,并取名paul,这在伦理道德规范森严的明代,不啻于石破天惊的举动。
但徐光启此举并非出于宗教狂热,借西洋科技富国强兵才是他的根本动机。
这一愿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没有什么能阻止他的决心和理想。
不久,一个译介西洋科技的前无古人的创举就拉开了序幕。
译介西学会通中西 1604年,徐光启走完了他科举旅程中的最后一站,中了进士,进翰林院为庶吉士。
从此,他把平生痛恨的八股文一概扔到一边,而专门致力于有益致用的实学。
徐光启是个学者型的官员,他以自己平日所学去救正时弊。
针对明王朝政治、军事、经济的腐朽现状,他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如《拟上安边御虏疏》、《处置宗禄查核边饷议》、《海防迂说》、《漕河议》等等,都是他这一阶段纵论时务的心血之作。
但是由于人微言轻,以及大贵族,大官僚的排挤和反对,徐光启的这些合理的方案不能得以实施。
这时候,利玛窦也从南京来到北京,从此徐光启和利玛
古代是怎样通过八股文取士的?
明清时期是中国科举考试的嬗变期。
首先,从国家对其重视程度、考试制度的 严谨、报考人数以及录取数量来说,明清 时期是中国科举考试的繁盛期。
但同时, 在繁盛的表面之下,其通过八股文取士的 考试模式却又使科举考试进入了僵化与没 落期。
股,即对偶之意。
所谓八股文,又 称制义、制艺、时文,是一种说理的韵体 赋文,有严苛的程式要求。
在格式上,要 求考生严格遵循所谓破题、承题、起讲、 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种死板 的结构模式,并且要求句与句之间要讲究 对偶,整篇文章的字数也是严格限定,不 得增减一字。
另外,其命题也陈旧不堪, 明清500多年间,命题不离“四书五经” 内已经说烂了的话题,援引事例也必须出 自遥远的古代,不涉时事,考生毫无抒发 己见的空间。
简而言之,八股文是严重形 式主义并脱离现实的一种陈腐文体。
八股 文最早出现于宋代,但其时并没有形成程 式。
明代时,朱元璋将八股文推向全国, 虽然仍考一些诗赋、策问、经义等,但已 不重要,八股文才是关键的取士标准。
后 来清承明制,将八股文更推向死板严苛。
关于八股文的危害,清人徐大椿在讥 刺士人的《道情》中说得很透彻:“读书人,最不齐。
烂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 求生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
三句承题, 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宋 皇、汉祖是哪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 店里买新科利器。
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 嘘唏。
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 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
就教他骗得高 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明末清初学 者顾炎武则称“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八 股文的死板程式使得明清两代知识分子钻 入八股这种无实用价值的文字游戏中,既 疏于时事,又疏于学问,甚至疏于经义, 思想严重被束缚,缺乏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