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篇: 考纲基本没有变动 仔细研读2008年高考数学大纲可以发现,今年的考纲与2007年比较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动,强调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在《考试大纲》对具体内容的要求中,“灵活和综合”运用的要求占的比重相当小,仅出现以下几处:“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方程”、“熟记导数的基本公式”其它的则是“了解”和“理解和掌握”。由此可见《考试大纲》强调了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考试大纲》要求“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要占有较大的比例,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分析发现,重点内容集中在函数、导数、三角函数、向量、概率与统计、数列、不等式、直线与平面、直线与圆锥曲线等支撑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 考生在备战高考时,要注意突出数学思想,强化八种“意识”。重点突出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分类与整合,数形结合,有限与无限,特殊与一般的数学思想及换元、配方、选定系数、平移、对称、延展、放缩、割补、分离、综合、分析、反证与归纳等数学方法。此外,由于今年是安徽省“老高考”的最后一年,考生在这个承上启下的阶段也有必要研究新课改,特别是近几年常出现的创新题,如:定义信息题、材料信息题、表格信息题、图像信息题、实际应用型问题、知识交汇型问题、跨学科综合型问题等 1、题型和分值稳中有变:今年高考数学卷在题型数量和分值上略有调整:选择题11道,每题5分,共计55分;填空题维持每题4分共4题的格局,解答题数量没有变化,但分值由过去的74分上升为79分,与2006年相比,解答题中小题数量增加,因此全卷在题号上看起来减少,但在题目总数上并没有实际减少。 2、文理科试卷差异拉大:今年试卷在难度上基本与去年持平。与2006年相比,为保证数学成绩在文科考试中的权重,命题专家有意识的加大文理试卷的差异。在选择与填空题中只有5道相同题,1道姊妹题(理科第6题与文科第15题);解答题中,只有立体几何与数列应用题是相同题,概率是姊妹题,其余均不相同。 3、应用题命题方向明确:注重考查考生综合实力。今年考试最后一题的编拟语言简洁准确、背景贴近生活、模型具体简明、立意清晰自然,所涉及的内容是高中数学的传统主干内容,利用其基本知识、思想和方法,突出了数学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4、新增内容仍然保持较高比例:考纲中新增内容主要是线性规划、概率统计、向量及向量应用、导数及导数应用四部分,体现在试卷上,其分值明显超出其所占课时的比例。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知识点的分布(有利于引导中学数学教学)、还是在难度的控制(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上,今年试卷都较好的体现了考纲精神。在新课程已全面展开的今天,如何通过高考这一重要形式,引领全省数学教师准确把握新一轮课改精神,应该说,今年的高考试卷“小荷尖尖才露角”。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的范文
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如:你知道数学中的整体思想吗?解题中,若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上,多方位思考、联想、探究,进行整体思考、整体变形,从不同的方面确定解题策略,能使问题迅速获解.你能用整体的思想方法把下列式子分解因式吗?①(x+2y)2-2(x+2y)+1 ②(a+b)2-4(a+b-1)考点: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分析:观察①式可将(x+2y)写成(x+2y)*1,将(x+2y)看做一个整体,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观察②式可将4(a+b-1)运用分配律改写成4(a+b)-4,将(a+b)看做一个整体,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①(x+2y)2-2(x+2y)+1=(x+2y)2-2(x+2y)*1+12=((x+2y)-1)2=(x+2y-1)2故答案为(x+2y-1)2.②(a+b)2-4(a+b-1)=(a+b)2-4(a+b)+4=(a+b)2-2*(a+b)*2+22=((a+b)-2)2=(a+b-2)2故答案为(a+b-2).点评: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思想的灵活运用,再结合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我个人认为就是将一个整式换成1个字母或什么表示能让解题快方便
初中数学与传统文化结合案例分析范文
展开全部第一部分 前 言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
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
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伺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一、基本理念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规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4、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5、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
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6、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二、设计思路 (一)关于学段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整体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通盘考虑了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
(二)关于目标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标准》中不仅使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刻画知识技能的目标动词,而且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月标动词,从而更好地体现了(标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 (认识) 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来这一对象。
理解 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掌握 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
灵活应用 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过程性目标 经历(感受)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
体验(体会) 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探索 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
(...
初中数学利用函数思想解决问题的例子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
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
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
初中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例子
1、用皮尺测量树高人站在树前,知道人高,人的影长和树的影长,根据平行线成比例算出树高2、用学到的计算圆柱和圆锥等规则物体的计算公式计算不规则零件的体积和表面积3、用量角器测量不规则零件的角度,看其是否是合格品4、计算生产中的生产率、完成的百分比等等.
【数学论文的例子初中的】作业帮
数学小论文一 关于“0”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初中数学整式的概念,要很详细的,例子也要举很多。
整式的乘除 l·整式的乘法 同底数幂的乘法。
单项式的乘法。
具体要求。
合并同类项。
(3)灵活运用五个乘法公式进行运算(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三次)。
(4)通过从幂运算到多项式的乘法,再到乘法公式的教学,初步理解“特殊———一般——一特殊”的认识规律。
2·整式的除法 同底数幂的除法、减与乘: (a十b)(a一b)=a2-b2 (a±b)2=a2±2ab+b2 (a±b)(a2±ab+ b2)=a3±b3 具体要求: (1)掌握正整数幂的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最简公分母的概念,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会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分式的加,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整式的加减 代数式。
多项式的乘法。
乘法公式。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具体要求: (l)了解零指数和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了解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可以推广到整数指数幂,掌握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代数式的值,对于非负实数来说,是指某个自乘结果等于的实数,表示为(√)。
整式的加减法。
具体要求: (1)掌握用字母表示有理数。
多项式。
分式的基本性质。
(2)了解代数式、乘方的运算法则,去括号: (1)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
幂的乘方。
积的乘方,会用它们熟练地进行运算。
去括号与添括号。
数与整式相乘。
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
通分,了解用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 大进步、单项式及其系数与次数、多项式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会把一个多项式接某个字母降幂排列或升幂排列。
(4)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会用它们进行运算。
(3)会进行整式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较简单的混合运算,灵活运用运算律与乘法公式使运算简便。
1.分式 分式。
整式。
单项式、除、添括号的法则,熟练掌握数与整式相乘的运算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
负整数指数,其中属于非负实数的平方根称算术平方根。
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
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
具体要求。
约分。
最简分式,积的乘方)。
(2)掌握单项式与单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用它们进行运算。
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会进行简单的分式运算。
2.零指数与负整数指数 零指数。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l)了解分式、有理式、最简分式,会用它熟练地进行运算。
(2)掌握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分式的乘方。
分式的乘除法平方根,又叫二次方根、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求代数式的值。
(3)了解整式。
(5)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整式的加减,了解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和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初中数学教材大纲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