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内力作与地表形态、外内力作用与地
教学目标:
●列表比较、力作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说出内、外力作
●说出板块造学的主内容, 从图识别六大板块及其边界, 并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 主要
●说出常见地质构造类型,举例说明地质构造形成
●结合实,分析说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
●举例说出人活动地表态的影响,学会断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影响的合理性。 教学方法:比较分析法、
【预习案】
二、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
(1) 地球层的 并不完整一块,而是 分割成 板块、 板 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板块
(2) 板块间互挤碰撞(边界)和邻板块的彼此分离(边界)对 于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具
①在大陆板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峻的 和巨大
②在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压碰撞的地,常形成深的 ,以及与之相伴 的 ___或 。如美洲西岸的 和亚洲东部的 。 ③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如 的形成)或海(如 海的形) (
概念:
1. 褶皱
概 念:强碰撞和水平挤压,可以使沉积岩发生弯曲,形
基本形态 :一般地说,中间向上隆 ,中间向下凹陷的 。不 少褶皱构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地的岩石在褶皱 作用被 ,比较 ,抗 能力较强,反而形成山地。因, 我们不能简单地根据形态来识别背和向斜,而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确定背 斜和斜,背斜从心向两岩层越来越 ,
2.断层
概念:岩受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 ,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产生显
形式:断层中两侧落,中的突起部分叫 ,常形成陡的 。中 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成 构造,常形成 或 。 (三)火、地
1、岩浆出表即为 ,其熔岩物质的堆积常常形成 、 等 多种火
2、 地
【预习自测】
读下图,回答:
(1) A 、 B 、 C 、 D 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
(2)此,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向斜 在地貌上是 ,原
(3)找
(4)如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
【我的疑问】
请你将预中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同学
【探究案】
学始于
1、导致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
2、板
3、什
4、什
5、什
学习建议 :请同们用 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 下面
质疑探
探究
问题:阅课本 P36— P38页,结合图和活动归纳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
活动题。
探究
问题:在地貌上,背斜常为山岭,而斜常形成谷或盆地。但这只是一般情况, 有特殊情况。有的时候恰恰相反,读课文中图 2— 14、 2— 15图,背斜由山岭变成于谷 ,而向斜由谷变成了
探究点
问题:什是火山喷发、地震?对地形各有什么
【训练案】
一.选择题:
1、由地壳运引起的壳变、 变位, 称
2、 列地质现象中属于地质构造的
)
3、下列四地质象,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 ) A .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 B .崇
C .澳利亚大堡礁的形成 D .喜马拉雅山
4、位于我地势第三阶梯,主要由
C .渭河原、汾河谷地 D .长江三角洲,珠
5、下图属于外力作用形成的地理现象
)
6、 下列地形区, 以力作用为主形的有 ( ) A .东非大裂谷 B .冲积 C .秦 D .阿尔卑斯山 7、 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地质作用 ( ) A .风化作用 B .侵蚀作用 C .搬
8、 我国西北陆地区候干, 其外力作用主有 ( )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搬运 C .冰川
9、 长城西遭受重破
10、 埃及大金塔高度从成时期 146. 5米降至 136. 5米, 其高度变化的原因是 () A .遭受尼罗河洪水的冲作用 B .遭
C .遭人为的破坏作用 D .遭受强烈的
11、地球上由于然界的原,引起地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 作用称为 ( ) A .内作用 B .外力作 C .
12、 石形于下
13、 下列述正的 ( ) ①地构造的形成是内外力作用的结果 ②地表形态的变化都是内
③背斜顶受的是张力,因而易被侵蚀成谷地 ④背斜常形成储油构造,
储水构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二、综合题
1、读下图,回答:
(1)A、 B 、 C 、 D 四处, 属于背斜
(2)此时,背斜
(3)找气应
(4)如果修地下隧,应
(5)图
2-“
(1)
(2)
的。
(3)果要寻找油气资源,最好在
(4)在建一条东西向的隧道,甲、乙两处应选择 处,理
有错必改
【我的
知识补充 :
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①利用向斜构造水:“ 向斜层蓄水好,水量丰容易找 ”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 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下
②利用背斜油:斜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 分布于底部,
③利用向斜、背斜确定矿位置。岩层中含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 保留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斜 岩层中矿石很
④利用断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
⑤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在断层地带搞大工程易诱发断层动,产生地 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 (向斜构造在 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因为如果向斜部开 凿,向斜是雨水
⑥断层加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烈度
地球表面形态
2.2 地表面形态 第1课时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
[学习目标] 1. 解内、外力作用的区别;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火山、地震活动
的影响。2. 结实例,分析板块运动
一、
1.导致地形态化的
(1)能
(2)表现形
(1)量
(2)表现形式:表现为地表物的破坏、⑧________和⑨________等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
(1)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⑩____________不是完整的一块,而被?________带分割成?____大板块。这板块处于相对的?________状态。板块运动是?____力作的重表现之一。 (2)六大板块名称:?__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板
21__________板
既有
22______板互相压碰撞的地带,形成高峻的○23________和巨大的○24(3)板块
25________
27________,以及之相伴的○28________或○29________,如美洲西岸的山脉和亚东
30________地带,往往形成巨大的○31________,如东非裂谷带就是由非洲板岛孤,在陆
块内部张而形成的。 2.地质构造与地
32____________留下的“
(2)
33________和○34____________,可以使○35__________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它有○36a .褶皱:强烈○
37________两种基本形态。 ________和○
38________,39________,b .断层: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两侧的岩层沿断裂面
40________,常育成○41________,如华山西峰;称为断层。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
42____________,常有典的○43________或谷地。 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
3.
44________喷出表的现象,形○45__________、火山口等火山地貌。 (1)火
46________动而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探究
据科学家计算:两千万年来,珠穆玛峰地区一共抬升约两万米,可是穆朗玛峰的海拔现在只有8 844.43米;黄河每年将16吨左右的泥沙输往下游,其中大部分注入渤,人计算过,按这样的速度,用2 000多年时间即可填满海,可是长期来渤海形状和
2.有人说力作用是地球表面的雕刻师,这一说法是否
3.“如山”、“稳如磐石”是否符合科学道理,简要说
【规律总结】
内、
【考例探究1】 关于力作与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地壳运动、岩
B .内力作引起的表形变化速度较快,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形态变化速度较慢 C .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
D .各地形态都是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探究点二 内力作用
【探究材料】 实验探·内作用过程和地质构 1.实验目的:探究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与内力作用的关系 2.
3.设实过程及预测的现象:(在方框内画上相对应的
4.实
程,是一个受的过;竹与岩石都具有“刚性”和“塑性”,竹片的受力变形过程与岩石的受力变形过
5.实验过程:
(1)两握住片端加力,竹片产生变形。 (2)继续用力,先慢后快,
6.实现:竹片折断瞬间,断裂口有震感。 7.实验结
(1)褶、断层和火山(地震) 都是内力作用
(2)竹片向上弯曲部分代表________(地质构造) ,易形成________(地貌) ,向下弯曲部分代表________(地质构) ,易形成______________(地) 。 (3)根据实验现象可地球上容易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
(1)该验,你认为除了用2中提供的材料外,还可用哪
(2)若在实验过中,在竹已变形,但未折断时,将两枚钉钉入竹片向上弯曲、向下弯曲两处地方,请你思考哪枚钉子易钉入竹片中,并分
1.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层倾斜、曲或断的“痕迹”叫地质构造。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型。其判方法
(1)找矿
①背斜为良好储、气造。由于天然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
②利用向确定矿
①“向斜岩层水好,量丰容易找。”向斜构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在
②利用层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3)
建筑、工程隧道选应避开断,在断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构造在形上一表现为
开凿隧道时应避开斜部位,为如果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开凿隧道宜选择在背斜部位,不仅结构实坚固不易塌
【考例探究2】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回
(1)图中①②③④处,地质构造上属于斜的是_______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
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处的
(2)请在图中地垒两层的细短上标注4个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下列地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选)( ) A .渭河谷
C .河地 D .雅鲁藏布
(4)图中c 地为含层,a 、b 、d 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________处(填数
2.
有可能获得丰富地下。判
【巧学速记】
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1.关于力和外力作用的叙述,不正确
) A .外力用不断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B .内力作用能使某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 .地球上高大山系要是
D .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都与内、外力用有关 2.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碰撞挤压,形成了( ) A .东非大裂谷 B .喜马拉雅山 C .大西洋 D .红
3.四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4.四幅地质构造图中,有地堑、斜山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有关火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山喷一定
B .我国的白山峰、本的富士山都由火山喷发形成的 C .火山锥是由岩浆在流动过程中堆积
D .由火山是多次火山喷发形成,所以火山高度多在5 000以上 【
板块构造学是20世纪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完
6.
A .大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 .大洋板块内部的
C .大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 .大陆板块内部的
7.以下地貌单中,因与图
8.板块
①海陆间水环机理 ②洋流分布和运动规律 ③地震分布和活动规律 ④矿产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下图为“某种地示意图”。读图,
9.判断
A .向斜 B .
10.依地的低起来判断,图中乙、丙、丁三种地层的软硬程度,由硬至软的排列应
A .乙、丙、丁 B .乙、丁、丙 C .丙、乙、丁 D .丙、丁、乙
11.读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
(1)图中A 、B 、C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地壳的________运动造成的。 (3)图中B 成为谷地,C 处成为山地,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在图示直的深度上修建条南北向的
(5)假如该区有形石油地质环境,则是A 、B 、C 三地中的何地?假如该地没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则
参考答案
课前准备区
①内力 ②外
⑧搬运 ⑨积 ⑩石圈 ?断裂 ?六 ?运动 ?内 ?太平洋 ?亚欧 ?
21太洋 ○22大陆 ○23山脉 非洲 ?美洲 ?南
24高原 ○25海洋 ○26大陆 ○27海
28山脉 ○29岛弧 ○30张裂 ○31裂
32地壳动 ○33碰撞 ○34水平挤
35沉积岩 ○36背 ○37向斜 ○38断 ○39位移 ○40地垒 ○41陡峻的山峰 ○42地堑 ○43盆
45火山锥 ○46构造 ○47断裂 ○48错动 浆 ○
课堂
1.珠穆朗玛峰在受内力作用抬升的同时,又受外力侵蚀作用,但仍内力作用为主;渤海地区在受外力泥沙沉积的同,地壳又在不断沉,所以出现了这两种看似错误的地理事象。 2.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在内力作用下,地壳发生隆起凹陷,使地表得高低不;而外作用则对地表
3.不符合。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地表形态组成物质和都会不断发生变化,即在内、外力共同用下使地壳物质于不断运动之中,些岩石被破坏,某新的岩石又会重新生成。 考例探究1 B [本题考查的知识涉及内作用与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及其相互关系。地震、火山等内作用的表现形式和山崩、泥石流等外力作用表现形式都在瞬间地表形态生剧变,并常造成自然灾害。而地壳运动、流侵等进行得十分缓慢,不易人们察觉,但天日久却会使地表生显著的变化。因,内、作用都有快、慢表现形式,不能笼地说内力作用引起的地表形
探究点二 本题以实验为背景,探究内力形的影响。用竹片代表岩,当竹片受力时,会发弯曲变形,上拱起,表示背斜,背斜常形成山岭;岩层向下曲,表示向斜,向斜常形谷地或盆地。火山和地震常出现在岩层易断裂处,即活跃层或板块交界处。用材料模拟岩层,要选用有刚性又有韧性的层状分布的材料,如薄板,塑料泡沫板三合板等。在斜顶部,石受张力,易破碎
3.
(褶皱要体出岩层连续和弯曲,断层要体现出断裂和上
7.(2)背斜 山岭 向斜 谷或盆地 (3)活跃的断层处或板块交处 8.(1)木片、塑料泡沫或三合板(材料需要既有刚性有塑性) 。 (2)向弯曲处,顶受张力
考例探究2 (1)② 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多,物质相对松软,容易被侵蚀 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
(2)图。(中间两个箭头向上,两边两个箭
(3)AC (4)① 向斜底部低凹,易汇集水,地下水比较丰富,打井
解析 解答题关是对第(1)题的回答。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地层的错动情
①②③④处的地质构分别是向、背斜、垒和地堑。在地貌上,背常成为山岭,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但是,不少褶皱构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容易被蚀成谷
坚硬不易被侵蚀,反成为山岭。因此识别斜和向斜不能简单地根地貌形态来判断,而应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从中心向两翼岩层越来越,向斜从心向
练习答案
1.A [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一个地区隆起时,相邻的地就凹陷,当高山、高原遭侵蚀时,相的低地就会出现堆积。内力作用形成高山或盆地,力作用则把高山削,把地填平。一方面高山上的岩石受到风化侵蚀而被破坏;另一方,被坏的物质经过搬运在低地堆积起来,又形新的矿物、岩石。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不过在一定的时和地点,往是某一作用优势。一般地说,内
2.B [板块碰撞处往产生海、高大的海岸(褶皱) 脉、岛弧链;而板块的张裂处往往产生裂谷、新的大洋等扩张现象。红海、非大裂、大西
3.D 4.B [第3题,强烈碰撞和水平压,可以使沉积发生弯曲,形成褶皱,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③的岩层仅发生弯变形,故答案选D 。第4题,在断层中,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形地堑,图中②符合。向斜槽受挤压不易侵蚀,形成山,图③有向
5.B [火山喷发时,如果岩沿着地壳的线状裂流出,往往形成广的玄武岩高原;如果岩浆是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口或管道喷出,往会形成火山;我国的长白山主峰、日本的富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锥是火山碎屑物质和喷涌出来的岩在流动过程中积而成;火山规模大有小,小
6.A 7.C 8.C [第6题,如图所示:相运动、相互挤压、褶皱隆起,其边不会再明显扩,故为消亡边界;示内容,要判断两板块是属于大洋板块还是大陆板块,条件缺失,但是从两板块的剖面点、碰撞效果来看,应为一性质板块,即:皆为大洋板块或皆为大陆板块。第7题,东非裂谷带是大陆板块内部张形成的,日本列和落基山脉皆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的结果,不符合图中显示的同一性板块碰撞这特点。第8题,块学说的应用,有于解解释相关地表形、地貌形成原,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形成
9.B 10.A [第9题,处中间岩层上隆起,属于背斜构造。第10题,图中坚硬的部分是花岗岩,丙岩石位于向斜的槽部,受挤岩性较坚硬;丁位于背斜的顶,岩石受到力,岩
11.(1)B C A (2)水平
(3)背斜顶部受张力,石破碎,易侵蚀成谷;向斜底部受挤压,岩石坚硬,易被侵蚀,而成山岭 (4)B (5)如果有,应在B 地。果没有,理由是:背斜是良好储油构造,B 处背
地球表面形态
地球表
【课标解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本容的学习要求是:结合实例,分析造地表形态的内、外 力因素。根据对课标的析与理解,课标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注重具体实例的分析,学更好地 理解内、外力对地表态的影响。而课标对学生的求则是通过习,能够好地运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教材生活性、实际性很强,又富有一定和科学性。教学时,首先从体实例导, 创设问情境,引发学思维。通过举例分析、收集资料、动画模拟演示等多体辅助手段,加强 直观,调动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探究,让学生充分解内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 响。另外,在课堂教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让学认识自我,增强自心,学会 合、学会分享,充分体验通过自己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表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即内力作用与
知道地表态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地表形态是不断
2、能够的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并能名确地区分生长界与
3、能够用块构造学说的原理,解释地球上某些特定地貌单元
☆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通过调查了解、读图、多媒辅助等,解地表形态及其不断变化,识地表形发生变化的 力量主要来自于内力作用和外力用,地表形态是长期内外共同作用的果,而
2、 通过对板块动与宏地形的系的分析,认识地质造的类型,基本形态及其形成的地表形 态,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和收集、处理
3、 通过组合作讨论,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
☆
1
1、通过对板块构造说发展的识,初认识人类对地壳运动的认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感悟科 学探究的无止境、科学究的严谨性、科学质疑重要性,而辩
2、通过本节的学,发学生对未知世的探究意识,鼓励他们要以严谨、科学、创新的态度去 探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运用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某些特定地貌单元
【教学方法】
读图分
【教学准备】
1、
2、建立学习小组;
3、收集关内外力作用的地表形态的图片、
【教学过程】
2
3
4
地球表面71
水之歌 水之思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难怪科称地球为“水之行”。说起来,我们祖先给我们的星球取错了名字,那时,我们的祖站在大地上极目望,只见周围都是陆地,因此给我们的地球取为球。如果那时他们就能乘飞机着地球旅行,或是乘轮船远航,如我们的祖知道地球有那么水的话,一定
生命之源
水圈包括了地球表71%海洋以两极冰川,内陆淡水域——江河湖泊、地下水等。总水量为13.5亿立方千米。地下水为830万方千
1.29万立方千米,主要是水蒸气。
水,千姿百态。透明的冰山,沸腾的大,涌澎湃的大江大河,丁冬冬的泉水,潺潺的流,平静湖水,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国溟溟雾,濛濛细雨,还有那在红花绿叶上的珍珠般晶莹的晨露,蓝天上漂浮的白,及危害庄家的冰雹,所有这一切,气的、固态的、液态的水,都是水的不形态。正是水的同形态,使们的地球境“淡妆浓抹总
水,像母亲的乳汁滋着大地,里有水,里就有绿洲和生命。水是生的介质,对于生命至关重要。我们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多孔水囊,就重量来说,人体1/3是
为什么地球上拥有生?生命什么会在球上孕育、演化和发展?可以肯定地回答,因为地球是“水之行星”,水是生之源。茫茫宇宙中,惟地球上拥液态、
地球能有它的特性,完全是因为它在太阳系,不大不小,属于中等星球,它和太阳的离,又不近远,刚好在间。地球的体积足以使地心引力吸住一层水蒸气和大。地球距离太阳1.5亿米的位置,靠近一个狭窄区域的中心,这里的温度可以保存液、固和气态的水。用宇宙中的距离来计算,这个域可以说是很狭窄的,因为只有800万千,大约相当于地球道半径的1/20。只有地的位置处在这个狭
雕刻大师
谈到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刻家,谁都会起罗丹。那规宏大的《地狱之门》,那凝聚着人智慧的《思者》??是的,罗丹是人类雕刻艺术中的太阳。但是,在自中还有另一位雕刻家,这就是“”。这雕刻的杰作,
水雕刻地球,创造地球的环境美,靠的是顽强的毅力、惊人的耐心和的。 “滴水穿石”,这虽是一句简单的语,但它却造就地球上千奇百怪的美景。为世界游客所渴慕的林奇观,正是“滴水穿石”的伟大杰作。那涓涓的地面溪流透过石灰岩层下渗,在岩内侵蚀穿凿,辟出一串串大大小、弯曲曲的洞穴,久而久之演化为地下河。而深入洞穴再从石灰岩顶滴下来的水,通常都包含溶的矿质,水蒸发时,矿质便沉积积累,形成状如冰柱的水滴石结构。那石钟从顶向下垂伸,宛如重重无尽的速玛瑙,满怀柔低头去亲吻向上茁的石笋,最终它们就合为一。玉柱,玲珑剔透,驳陆离,象森罗,为一幅幅神话般的仙境。这丰比的雕,恐怕聚集了世界上所有的雕刻家,也是不
水和风一,成强大的侵蚀力,不倦的雕刻着地球,使我们的地球
有盆地,有平原,有河谷。水,雕刻出俊山岭峰巅,挖掘出巨大的地和湖泊,穿凿和改变道,并将泥和砾石搬运到远方。水,作为下降的雨水和流动的江,它能夷平大山,拓出阔的河谷,塑出陡峭的山峡,并刻蚀最坚硬的岩石。水,把地雕成千奇百怪的形状,俨如神工鬼斧。地球的大地形——大洋盆地、大陆块、山脉,由地球岩石圈和地表层的运动成的;微细地貌——丘陵和河
自从40亿年以前地球表面开始形成,水已经在地壳运动形成的地球最初面——犹如雕塑的毛坯上,进行着艰辛而细致的重新造:夷平山地,挖掘谷,建造三角洲,开凿大地形,刻画出精细的貌。河流与江水、冰川与海浪都参与了项巨大的雕塑镌刻工程。利用重的帮助,水运各种土石,屈不挠
水,柔情的水,谁会想到它竟蕴藏着如此强大的力。在山脉裂缝中的水竟有连花岗岩和武岩都不能挡的力量。水慢地溶解着岩石,岩石分离成细小的微粒,带到远方。水作为冲击的波涛和澎湃的浪,它能持续地侵蚀海,雕刻岛屿和大陆的轮廓,形成一个个美丽的多边形图案。水作为冰川,真正具有雕刻刀形象。川的移动,冰川的刻蚀,使北美洲以及欧洲地貌出现了奇特的景观。北美洲著名苏必利尔湖、执安湖、休伦湖、伊利安大略湖,正是川退时的杰。冰川融化的水聚集在
水,地球的雕刻大师,它对地球的是那样深喉,爱得那样执著。水对于貌这样宏伟的雕塑群,超绝的总体设计竟是那样科学,那样的巧天工。年复一年,从春流到冬,从冬流到夏,拼地工作着,工作着,创造者地的文明,繁荣着地球的文化。白天,也没黑夜。谁它那样才华,谁有它
循环与平衡
谁是地球上的斗者,,总那么匆忙,在大上奔流不息,在江河湖海、天空和大地间改变着自己的形态,完成循
在水的环平衡中,绿色植物,特别是森林起着至关重要
引起水分平衡失的因很多,自然因素,也有人因素。1998年,中国长江发生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就是水衡失
全球气候反,全范内的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大规模集中降水,是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的自然
造成中国1998年江特大洪水的人为因素,主要是上游植被的破坏和中下游的
森林、江河湖泊,是一自然存在的客观事物,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形成一种动态
由于长江游被被大量破坏,使河床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湖泊面积
8泊的蓄能降低。例如,洞庭湖每年淤积泥沙1.2×10吨,五十年
小了33.2%,容积缩小了43.7%,降力1×1010立方米。大模围湖造田,进一步缩小了泊面积。长中下游集中了全国92%的湖泊面积,由于围湖造田,1949年长江拥有25826平方千米的湖面,1998年只有14073平方千米的湖面了,少了44.5%。在“千湖之省”的湖北,1949江汉平原还有湖泊609个,面积4707平千米,1998年仅湖泊30个,积缩了一以上,仅剩2050
为了维护水循和平,人类需要反思,需要警惕,需要用我们的双手,共建一个绿
历史沉思
水,装饰地球环境的珍、轻纱和彩,无论是盈的水珠、雨雾云霭,还是纷扬扬的雪花、五彩缤纷的彩虹。水,赋予地球环境的美是这样的。但是,一旦地球环境的水去平衡,水来的环
古巴比伦,人类古文明的摇篮。幼发拉底河和斯河养育了两河流域的土地,在这曾经繁一时的冲积平上,苏美尔民族由于使用水而创造了灿烂的巴比伦文明和美丽的巴伦环境。那时,巴伦星棋布的庙塔就像埃及的金字塔那样壮观。巴别通天塔高耸入云,屹在幼发拉底河畔。奇特的空中花园凌云而起,翡翠珍珠般装饰着巴比伦古城。那些连接天诸神的建筑物上所镌的楔形文字、名的《汉莫比法典》,既展示着
然而,雄伟壮丽的古巴比伦个泥足巨人一,经过1500年的繁华后,到公元前4世纪倒了下。而今,伊拉境内的古城旧地,除了荒沙和盐碱地,再也找不到当年古文明美丽环境。本来由泥土建成神庙,最又还原泥土。庙是巴比
古巴比伦文明从人类利用水——灌溉,最终却以不合理的灌造成的后果——土的盐渍化而告终。巴比伦人只知道灌溉,却不知道排清田,使美索不达尼的地下水位不断上升,给这片沃土罩上了一层又又的盐外壳,有的地方竟像镜子一般闪发光。古巴比伦葱绿的原野枯黄,高高的神庙塌了,人们迫离开园;文明和环境
撒哈拉,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除了沙丘、砾石、酷热、死亡,很少给人以生命的。谁会想到,撒哈拉曾是一雨量充、溪流潺潺、木茂盛的千里沃野。里也曾有人类定居,并且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艺术品——石刻。这些石刻,以生动写实风格,向后人翻开了5000年前人类日常生活的画卷。图中有人滑独木舟猎河马,说明当时的哈拉又川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草原。 撒哈拉最后以失去青春的容貌而成满目凄凉的大沙漠,是因为这片沃土上有的衡遭到破坏。滋润这土地的“季风雨”发生了历史的变迁,而人类也在自毁家园,养家畜越来越多,大片林地被烧光,原由于过度放牧而日退化,最终导致了沙的形成。而今沙漠还像死一般在非的沃土,那里的人们在因袭祖先毁生活的式,破坏环境中水的平衡,消耗森、草原,而把水井越打越深,他们似乎不知道,他们还在继续
南亚的印度河——恒河流域,是人类四大文古国之一的印的发源地。4000年前,这里气候润,农业发达,林木葱郁,沃野千里,生产亚麻、小麦、甜瓜??然而,由于森的过量砍伐,这里的水去平衡,日的沃终于变
这一切像面镜子,找出了人类境中水平衡的刻关系。可是,刻的教训往往拗不过肤浅的功利,人类在一味重演历史,破坏自己家园的水平衡。在一般人眼里,来就不把水当做人类的宝资源。人类不珍惜水,不惜天然水库——森林,水的费惊人,水
以黄河、长江为文明源头中国人,现已经深深体到水平衡的危机和水污染的后果。淡水资源告,天津、大连、青岛、北京等三百个城市缺水,更不用水质的恶劣。水危机在改变大地容貌,大地得丑陋
域那种“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壮丽景观早已不复存在。随着森林被破坏,曾称为“大河”的清幽明澈的河水,变成了黄浪滔天的黄河。黄河每年冲走的泥沙堆高宽各1米的堤坝,可绕地球23.5圈。黄河下游的床由泥沙冲积,每年太高10多厘米,正常位与开封铁塔塔顶同高。李白千古名:“黄河之水天来”,不幸言中。黄河走的并不仅仅是
中国人以龙为自己的图腾,际上是一种对的崇拜。今,面对已经失去平衡的水环境,对的历史深思,该使我们这个民族猛醒。水,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禹王留给中华儿女的产业,我们应如何爱它,个问题严
地球表面形态
地球表面形态
一、
1
2、
(1)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全球的岩石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南极板块共六大板块。其中亚洲的印度半岛和阿拉伯搬、澳大利亚大陆位印度块上,太平洋板块上几乎完全是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地大面积海洋。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处于不断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的地壳比较稳定;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的地带,地壳不稳
注:
①大褶皱山系、岛弧链是消亡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块碰
②澳大利亚、南、阿伯半、印度群岛、斯里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岛
③冰岛(大西洋“S ”海陵上)---生长边界;西兰南北两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版板块美洲板块碰
地壳运动引起的壳变形位,为地质构造,形成的貌称为构造地貌。构造地貌分为褶皱和断层,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层分
- 1 -
注:判断定地质构造特征和构造地貌的
①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岩层老,新→背斜一般成为山岭,有时也可成为谷底(地倒置)。 ②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岩层新,两翼岩老→向斜一般成为山谷,有时也可成为山岭(地形倒置)。 ③地垒:中间岩对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块状山或高地(华山、庐山、泰山) ④地堑:中间块相对下降,两岩块相对上→谷地或地(渭河平原、汾
①利用向斜构找水:向斜造有利于地下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聚,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以在
②利用背斜油气:背斜良好的储油构。由于气最轻,分布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
③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置:岩层中若有某种矿产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地下,因此钻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石很可能已经被侵蚀搬运掉了。 ④利断层水:断层
⑤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程易诱发断层活,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物塌陷;地下隧道避开向斜部位(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位开凿,向是雨水汇区,隧
- 3 -
4、联系例掌握外力作用与地貌 (1)流水
①湿润、湿润区蚀地貌(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瀑布、丹霞
②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区形成漏斗区、地暗河、溶洞、石林、峰丛等喀斯特地貌(例:桂林山水、云南石、
③河流出山口形冲击扇,中下
①干旱、半旱地风力蚀和磨蚀,形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例:
②风积地(例:塔克拉玛干沙漠) (3)冰
①高山和高纬地区形冰斗、角峰、“U ”形、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冰蚀地貌(例: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
②冰碛
【专题】据地层分布特点判断地壳变动过程
1、根据地层性质
根据地层,尤其是沉积岩成物质的颗粒小、组成成和颜色等,可以推断沉积时的环境征。例如:根石灰岩地层可推知当时为海洋环境;根据红色页岩地层可推为湿热气候;根据含煤地层可推知时气温暖湿、森林茂
地层厚度大说明在应地质代,地壳降快、时间长,或者沉积物来源丰富;地层厚度小,说明地壳下降慢、时间短,或者是沉积来源少。 3、
(1)若地层水平状,并从下到上依次由老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有
(2)若地层出倾斜至颠,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强烈,层
(3)若地层出现缺失,成原因可能:①缺失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地壳隆起,使当地的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②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完全剥;③当时当
(4)若上下两层岩层之间显的侵蚀面存,说明下部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抬升,地层受外力侵蚀而成。若侵蚀面上覆新的岩层,是因为以后该地地壳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而成,若侵蚀面上为风壳,是于地壳上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