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游庐山》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诗句。以前每当读这首诗的时侯,我就很想去证实一下,庐山是不是真的如李白的诗中写得那样美丽壮观。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告诉我,爷爷奶奶要带我去庐山游玩,我高兴得几天都睡不着觉。
那天早晨,我起了个大早穿好衣服,和爷爷奶奶坐火车去九江。小住了几天后,就坐上旅游车,上庐山了。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行程,终于来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庐山。我迫不急待地跳下车,啊!周围到处迷漫着大雾,感觉就像到了仙境一般。好冷,奶奶赶紧帮我穿上外套。虽然是七月份,但这里都要穿起秋装了,难怪都说庐山是避暑的盛地。
美丽的庐山是世界级的名山,地处江西省北部,最高山峰海拔1474米。有神奇的仙人洞、传说中的迎客松、气势雄伟的三叠泉、黄龙潭、乌龙潭,还有国共两党领导人住过的“美卢”等等。我最喜欢的就是三叠泉,听导游说三叠泉被称为天下第一飞泉,来了庐山不去三叠泉,就不算来庐山走了一遭。
三叠泉的美景必须爬到山顶才可以看到。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爬行,我们终于到了。只见一道清泉从山上流下,就象是从银河落下来的,远远望去好似一道银白的丝巾镶在山间。导游介绍说三叠泉落差为155米。一叠直垂,水从70多米处一倾而下,远看似雨雪交加,近观似大雾弥漫;二叠高约50米,跌宕奔涌,带起散珠细雾,凌虚而下;三叠又长又阔,洪流倾泻,如玉龙直闯潭中,激起滚滚波涛浪花,在山色空蒙中,犹如一幅生趣盎然的水墨画。不愧被称为天下第一飞泉。据说三叠泉是在大约在宋绍熙二年(1191),被一樵夫发现,于是传播开去,并从此轰动了庐山内外。
看到这么美丽壮观的三叠泉,我迫不及待地跳到水里玩了起来,来时的疲劳也立刻抛到九宵云外了。
庐山真是太美了,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幽雅,真不愧为人间仙境。通过这次旅游,我开阔了视野,也增长了不少知识。
2.庐 山 游 记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北濒长江,南傍鄱阳湖,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古名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称。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断崖峭壁,谷深峰险,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绝壁、云海、瀑布”被誉为庐山“三绝”。由于庐山位于江湖之间,水汽郁结,降水丰富,凉爽宜人,也是著名的避暑胜地。
暑假期间,爸爸带我慕名前往庐山游玩。经过一夜的车程,终于到达了庐山。
据当地导游介绍,庐山还有“三怪”(司机开车帅、导游跑得快、屋顶铁皮盖)和“三宝”(石耳、石鸡、石鱼)。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游览了黄龙潭、三宝树、花径、如琴湖、锦绣谷、仙人洞、芦林湖、含鄱口、三叠泉……。我最喜欢的景点是:花径和三叠泉。
花径为一山中花园,正门石梁上刻着“花径”二字。相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咏桃花之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就吟咏于此。
三叠泉瀑布位于庐山的东侧,是庐山著名景点之一,有“不到三叠泉,枉为庐山客”之说。瀑布象一条长长的白布被叠过三次,所以叫三叠泉。据说,李白名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即写此处胜景。我们先坐缆车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然后拾阶而下,大约走了一千级台阶,来到了三叠泉最下面。尽管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但我还是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只见瀑布从天而降,飞流直下,溅起无数耀眼的水珠,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尽管两天的游程匆匆忙忙,但我还是领略了庐山的美丽。
庐山,我还会再来的!
还有
乘车从井冈往庐山,由南至北穿越江西省,到达庐山已是晚上八点。上山一路漆黑,只有车灯所及之处可以见物。驶上最后一段上坡路的尽头,倏然猛见迎面扑来的大片灯火,遍布在隔空相对的山坳中。虽都是不过数层的小楼,窗口透出朴素的荧光灯,静静伫立,却自有其安宁温婉之处。一车昏昏欲睡人困马乏之徒,便知粮草居宿有了着落,精神为之一振!
庐山与井冈山相反,被认为是革命走下坡路的象征。因地处江南,相邻南京,交通便利,庐山自古便是王侯将相、文人骚客亲睐的旅游胜地。白居易曾被贬在此做官,写下“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名句,现已成了褒誉庐山为避暑胜地的广告词。另外还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耳熟能详的名句,皆是形容庐山的美景。
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其风景尚可,见惯了蜀中的秀丽山水,已不想在其景色上着墨;作为历来国家领导人御用的避暑胜地,山上春日的早晚仍是凉意沁人。而山上的牯岭镇,白云深处竟是居民游人如织,二十世纪初始建的多栋西式别墅,掩映在坡地绿树之中,倒是别处难以得见的景致。目之所及蜿蜒起伏的道路两旁,旧时的处所,历史的痕迹,走来别有一番滋味。
《庐山恋》这部电影是知道的,已不记得幼时是否看过。牯岭镇上唯一的电影院,每天轮番放映该片两遍,日复一日。白日里游过的花径、如琴湖、仙人洞、御碑亭等景点,在夜晚的影片中一一温习。二十多年前夸张造作的表演方式,现在觉得滑稽,时常引起电影院里一阵哄笑,倒可放松登山后疲惫的神经。
美庐是1904年外国友人所建的西式别墅,后为宋美龄的私产。蒋离开大陆前,在院内的卧石上书“美庐”二字,以此得名。现室内布置大多照旧,时间为家俱陈设镀上了岁月的意味。徜徉在斜阳映射的走廊,漫步于爬满藤蔓的墙下,回顾历史,感慨万千。
希望我能帮到您
说一个像苏轼看庐山这样的例子
题西林寺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初入庐山苏轼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苏轼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平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过庐山下苏轼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过圆通诗苏轼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帮忙举个例子!题目在下方诗人苏轼置身在庐山之中,所以看不清庐山...
太多了!五岳:泰山、华山、嵩山、恒山、衡山四大佛教名山:普陀山、九华山、五台山、峨眉山四大道教名山:武当山、龙虎山、齐云山、青城山此外,中部和东部的名山还有:雁荡山、太白山、天柱山、三清山、太姥山、神农架、武功山、崂山、张家界、千山、丹霞山……太多了。
西部名山以雪山为主:珠穆朗玛峰、南迦巴瓦、贡嘎山、天山、唐古拉、冈仁波齐等
用望庐山瀑布写一写一篇文
上午到校后,照例打开电脑,浏览海陵教育网教师博客,《阅卷感受》一文跳入眼帘。
认真拜读后,也想谈谈自己阅卷的感受。
这次阅卷,我也是改的作文。
这次作文题目是:从《早春》(韩愈)《泊船瓜洲》(王安石)《望庐山瀑布》(李白)三首诗中任选一首,把握原诗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学习收获,借助想象,把诗歌改写成记叙文。
题目自拟,字数350字左右。
猛一看题目,自认为这题目太简单了,这次作文学生写起来应该很轻松,而且学生的作文不会走题,分数不会低。
因为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习作就是改写古诗《村居》。
可阅卷的结果却出人意料,从我改的十本试卷来看,写得好的并不多,写得差的倒是不少。
合分时,不少老师就议论了,这次检测成绩不会好,因为作文分数太低了。
什么原因导致这次检测作文分数太低呢?照理讲,习作改写《村居》练习后,学生对改写古诗并不陌生了,也掌握了一定的改写方法,选其中一首《早春》来改写,应该问题不大。
而且《早春》这首诗也是本学期刚刚学过的。
问题出在哪儿呢?出在教材的要求和教师对教材要求的理解上。
《早春》这首诗出现在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练习2,题目要求是读一读,再背下来。
教参的要求是:读背这首诗重在增加积累,不要作过多的讲解,大体了解意思即可。
要反复吟诵,然后熟读成诵。
与老师们闲聊时,也聊过这个“读读背背”的问题,大家都认为会读会背会写就行了。
可这样做的话,这次学生的作文可就惨了。
学生对这首诗的掌握仅仅是会读会背会写,不能理解这首诗的意思,不能了解作者写这首的背景,怎么能写好这次作文呢?教参要求里的“重在增加积累,不要作过多的讲解,大体了解意思即可。
”这句话伸缩性很大,“不要作过多的讲解”,怎样做叫“过多”就是因为一个“不要作过多的讲解”,导致很多学生根本不理解这首诗,从学生作文来看,很少有学生理解“绝胜烟柳满皇都”的意思。
还有的学生不知道作者写这首诗时身在何处,写的是何处的景,写的景物也是自相矛盾。
有学生写作者居住在一个小村庄里,“草色遥看近却无”,但又有桃红柳绿,繁花盛开,一片大好春光。
这个学生把《早春》和《村居》混淆了,而且对早春特有的景物也不了解,当然,从这里看到的不仅仅是对这首的不理解,还有对何时有何景物的知识的缺乏。
至于写其他两首诗的,也出现了对诗句不理解,对诗的背景不了解的情况。
改写《望庐山瀑布》的,诗中第一句就有很多学生不理解,“日照香炉生紫烟”,这“香炉”指什么?有的理解为庐山上有寺庙,寺庙里有香炉,有的理解为山顶上就有一只香炉,还有的理解为是李白带了一只香炉上山,当然那紫烟就是香炉里焚香生成的烟雾了。
可事实,这“香炉”是指香炉峰,“日照香炉生紫烟”,是说太阳照在香炉峰上,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学生的理解与诗意相去甚远了。
还有的学生不理解诗的意思,就直接引用《黄果树瀑布》中的原话来写,还有的学生想象是很大胆,说是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像千万匹饿狼从山冲下来,简直是沾污了诗仙李白诗中的优美意境。
还有说瀑布下有一湖泊,瀑布下,湖里有许多的鱼儿在游来游去。
我们说要大胆想象,也没说可以瞎想啊,想象还是要合理的好。
现在的作文题中少见了“合理想象”,代替的是“大胆想象”,大胆也不代表是瞎想,瞎想只会闹笑话。
改写《泊船瓜洲》的,学生对诗的背景不理解,说王安石青年时出外求学,母亲送到江边的有,说王安石到瓜洲做官的有,说王安石被罢官回家的有,不了解诗的背景,怎能体会作者思乡的急切之情?当然他的那种政治上的想法我们是不要求学生掌握的。
其实王安石这次赴京任宰相是不情愿的,是在几次请辞不准的情况下勉强去赴任的,所以还未离家多远,就又想家了。
这时诗人的心情应是灰暗的,无赖的,可这些我们的学生不理解,还把诗句改写成桃红柳绿,鸟语花香,这是不合诗意的。
与“把握原诗的内容”是不符的。
诗人是说,春风还知道每年到江南来,(意思就是到他的第二故乡——南京)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呢?当然,这可能对学生要求高了。
可不理解诗意怎能把握原诗的内容,怎么去改写?
用"人去楼空"写一句诗.是什么?比如“庐山面目”写为不知庐山真面...
我是雨我是雨。
沙拉拉,沙拉拉。
我为小草弟弟浇水,让大树哥哥洗洗澡。
冰面融化,泉水叮咚。
春姐姐温柔的走来了。
春风拂面,春雨连绵,雨水化成小溪,滋润着冰冻后的土地。
沙拉拉,沙拉拉,我轻轻叩着小草家的门,小草探出头来,:“啊,春天来了!”; 沙拉拉,沙拉拉,清凉的雨水撒到树哥哥的树干上,树叶探出头来,:“啊,春天来了。
”;沙拉拉,沙拉拉,穿着五颜六色衣服的小朋友,脱下了厚厚的棉袄,在操场上蹦跳着,:“啊,春天来了。
”春天,大地一片生机盎然。
跑了一身汗的夏天来了,我摇身一变,成了深绿色的雨。
初来乍到,天还不怎么热,但是每当我下一场雨,气温就热一次。
树上的蝉儿热的不停的扇动它那对透明的大翅膀纳凉,树儿,花儿晒得垂下了头,大地干的似乎把一个鸡蛋打上去就会熟透一样。
我伤心的流下了眼泪,拼命的把清凉的雨水洒下,似庐山瀑布溅起的水花,又好似人在天上倾盆倒下。
雨中,树儿,花儿喝足了水,痛痛快快冲了个凉水澡。
雨停了,含苞欲放的花上,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如珍珠一样,耀眼夺目。
夏天匆匆忙忙的跑了,正如他匆匆买买得来一样。
秋天,在这个瓜果飘香的季节里,我变成了金色。
调皮的我菲菲的飘洒,撒在地面上,但是无声无息的。
在金色的麦田上,我用飘飘的雨丝向人们祝贺。
在这一场雨后,水稻成熟了。
饱满的谷穗压的水稻弯下了腰。
人们忙着收稻,汗水滴下,我用蒙蒙小雨为他们擦汗。
我又来到果园,那五颜六色的颜色的让我眼花:红红的苹果,好似一个个小娃娃的脸蛋,石榴高兴的裂开了嘴,枣子小灯笼似的挂在上面,黄橘子,灰猕桃。
我高兴的为他们冲洗着,让他们更加夺目、香甜。
冬天呼啸着来了,我的雨水被冻成了雪花,飘飘扬扬地洒满大地。
孩子们带着手套,高兴得呼喊着,一大把一大把的丢来砸去;我来到田野里,为小麦盖上厚厚的被……我是雨,一场大雨小雨,我深为人们喜爱。
题西林壁的道理中举个例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怎样才能在庐山顺利的看到日出?我周末要去庐山,但不知道怎样才能...
1.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卖冷饮。
晴天,老妇人想:大儿子的伞卖不出去了。
雨天,她想:小儿子的冷饮卖不出去了。
而老头子却不这样认为。
晴天,他想:小儿子的冷饮一定卖得很好。
雨天,他想:大儿子的伞一定卖得很不错。
因为两个人的生活态度不同,所以老头一直比老妇人活的快乐。
2.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乐观的人在每一个忧患中都能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一个机会中看到的都是忧患。
”其实,如果每一件事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效果。
这就是我读《两个水桶》这篇文章后体会到的。
《两个水桶》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有两个水桶在对话,第一个水桶认为他们的工作是徒劳,装得满满的一桶水,一倒就空了,重新装满水,随即又空着下来。
第二个水桶却不这样认为。
它认为它们每次都是空空地来,装得满满地回去!”读了这篇文章,我不禁陷入了深思:如果每一个人都像第一个水桶一样,常常用低浅的目光去看周围的事情,无论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你只会立刻想到坏处,这样做的话,你就会对世界充满厌倦。
而像第二个水桶,则是用充满信心的目光去看事物,无论是多么坏的事,他都会用有转机的心态去对待这件事,就算在低落时,你也会乐观的去面对困境。
等你从困境中挣脱出来后,你会发现世界是多么美好!相反,如果在低落时,你用一种悲观的心态去对待这种事的话,你是永远无法脱离困境的。
很多事情,只要你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便会有不同的看法。
与其愁苦自怨,倒不如换个角度,变换一下心情。
正面乐观的思想会给我们带来的积极的效果,负面悲观的思想带来消极的效果,聪明的你会选择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