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字库问题
如何做好重大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
一、报送范围 凡在我区行政区划范围内的重大紧急突发性事件、重要社会动态、重大灾情、疫情及其他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紧急情况,均属于重大紧急信息。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大突发社会稳定、社会安全事件。
具体包括:集体上访、请愿、游行、罢工、罢市、非法集会;械斗、杀人、抢劫、劫车、劫持人质和恐怖活动等;只有少数人参加但影响极坏的突发性事件。
2.重大事故、灾情、疫情。
具体包括:爆炸、矿难、交通事故、火灾等造成重大伤亡或影响较大的事故;风灾、雪灾、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地震等地质灾害;严重疫病等灾害情况。
3.重要社会动态。
具体包括:一个时期干部群众最关心、意见较大,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社情民意;“**功”等**组织的活动动向和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活动情况等。
二、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 在重大紧急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中,各事发单位、各参与应急处置单位的主要责任人及事件当事人均为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分别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重大紧急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工作负责。
三、时间要求 各有关单位办公室要在重大紧急突发事件发生后半小时内向我区应急指挥中心(呼叫服务中心)口头报告事件基本信息,1小时内书面报告基本情况及先期现场处置情况,并跟踪续报事态发展、善后处理、社会舆情、原因分析、经验总结、对策建议等详细情况。
四、报送程序 各单位要简化重大紧急信息报送程序,减少审签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重大紧急信息由本单位明确的负责人签发后立即报区应急指挥中心及分管领导。
任何单位不得越级报送。
驻区单位如需同时向垂直领导的上级部门报送紧急信息,要确保内容一致。
五、报告内容 信息报告分为初次报告、阶段报告和总结报告三阶段。
(一)初次报告。
要求“接报即报”,即信息报告责任主体,在获得重大紧急突发事件信息后,除力所能及进行先期处置外,需立即电话报告泰达呼叫服务中心25201111。
泰达呼叫服务中心负责对事件进行记录,并迅速将重大紧急突发事件接警信息报相关处置单位及区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在核实情况后,负责将信息报滨海新区政府。
若事件发生在八小时以外及节假日,泰达呼叫服务中心还应将重大紧急突发事件信息报管委会值班室,由值班室负责通知带班领导,协助领导及有关部门处置。
初次报告内容包括:(1)重大紧急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和简要情况(2)信息来源和接报时间(3)先期处置情况(4)报告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二)阶段报告。
阶段报告要求“及时续报”,即随着重大紧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开展,由牵头处置单位负责及时将重大紧急突发事件的最新情况、应急处置的阶段性进展、事件发展趋势、即将开展的工作等信息报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及时向滨海新区续报事件进展。
阶段报告原则上要随时续报事件进展情况;当天不能处置完毕的实行“日报”制度。
(三)总结报告 在重大紧急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30日内,牵头处置单位要将事件发生及处置情况进行总结,报开发区管委会。
我区管委会办公室根据牵头处置单位的总结报告,负责将事件总结报告报滨海新区。
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重大紧急突发事件情况。
包括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性质、涉及的人员、财产和事件分类、分级等情况。
2.重大紧急突发事件的报告情况。
包括接报时间、初报时间及阶段报告等情况。
3.重大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置情况。
包括应急预案启动的时间、数量、名称等情况;开展应急处置的领导、部门、人员、和设备的到场情况;领导的指示、采取的主要措施;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事态影响的范围、控制和发展情况。
4.善后处理情况。
死者抚恤、伤者救治、受灾人员安置等情况,受损财物的赔偿补偿、恢复重建等情况,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的处理和采取的相应措施等情况。
村级综治维稳信息每天怎么报送范文
包括这些: 接到事件报告(时间)。
集合应急队伍出发(需要的时间)。
到达时间现场(一般是越快越好)。
采取处理事件的措施。
评价采取措施后的效果。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突发事件 漫画广义上,突发事件可被理解为突然发生的事情:第一层的含义是事件发生、发展的速度很快,出乎意料;第二层的含义是事件难以应对,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来处理。
狭义上,突发事件就是意外地突然发生的重大或敏感事件,简言之,就是天灾人祸。
前者即自然灾害,后者如恐怖事件、社会冲突、丑闻包括大量谣言等等,专家也称其为“危机”。
...
即时应急信息报送要求是什么
应急信息报送制度一、为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中的信息报送工作,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内容、程序和方法,明确信息报告时限和要求,严格信息报告责任追究,确保信息传输及时准确,结合我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应急信息:是指处置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
主要包括事件种类、性质、发生原因、时间、地点、危害因素、范围、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社会影响、处置过程、处置结果、善后结果、事件调查、责任追究、恢复重建、人力、物力、财力、使用情况等。
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安全的紧急事件。
(一)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
(二)事故灾难。
是指建设工程发生的各类重大安全事故,造成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供水、供电、供油和供气等城市生命线事故以及通讯、信息网络、特种设备等安全事故,核与辐射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重大渔业事故,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等。
(三)突发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肺炭疽、、传染性非典性肺炎等)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四)突发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事件、边境突发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等。
四、报送内容1、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规模、涉及人员、破坏程度以及人员伤亡情况;2、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判断和影响程度;3、事态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五、报送方式应急信息报告,实行速报制度。
出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报告,采取电话、传真、网络等方式,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到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
如何加强报送社会矛盾纠纷情报信息
相城区司法局进一步推进社会矛盾纠纷网格化排查预警工作,就如何切实加强和规范矛盾纠纷应急信息报送工作进行了部署。
部署指出,凡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纠纷事件,各司法所(办)应明确报送范围和内容,并立即向当地主管领导和区司法局报告。
纠纷信息员和各类调解组织发现矛盾纠纷信息应及时报告当地司法所(办),各司法所(办)应及时参与介入。
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时,各基层司法单位要做到要素完整、突出重点、表述准确、文字精炼,主要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时间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建议等。
此外,各司法所(办)须明确报送的实效性和主动性,在重大突发纠纷发生后,要尽快掌握情况,力争在一小时内向区司法局报告。
获知重大突发纠纷线索后,要及时主动调查核实,对达到报送标准的情况,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要加强分析研判,不拘分级标准和信息报告相关规定,立即报告。
在调处纠纷过程中,要密切跟踪事态进展,全面掌握相关情况,继续做好续报工作。
调处结束后,要即时书面终报。
如何准确把握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信息情报范围?
一、突发事件的定义 什么是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又称“突发公共事件”。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4类;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成4级,特别重大的是Ⅰ级,重大的是Ⅱ级,较大的是Ⅲ级,一般的是Ⅳ级。
具体来看,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等。
二、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导向作用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早已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也不限于电视、广播电台、网络新闻等官方主办的影音媒体,而是扩展到通过网络贴子、博客、电话、手机短信等各种现代信息通讯手段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因而突发事件呈现多渠道、多层次、多角度传播的特征,由此也造成被传递的信息真假混杂,良莠不齐,甚至给少数不良用心者提供了混淆视听的机会,以至于谣言、小道消息漫天飞。
新闻报道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相对于其他信息渠道而言,具有不可比拟的权威性、客观性、公正性与及时性,故其舆论导向作用更强大、更有效、更积极。
第一、新闻报道可以化解谣言、稳定人心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后,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报道事件信息,是媒体负责任的重要表现。
对于公众了解事件真相,避免误信谣言,从而稳定人心,调动公众积极投身抗灾救灾,具有重要意义。
谣言总是在信息渠道无法畅通或者是不够畅通的情况下发生的,而新闻报道的及时、新鲜是新闻的本质属性要求之一,因此新闻报道具有先天不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做到积极主动,快速准确地向社会传递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信息,有效避免猜测性、歪曲性的报道。
第二、新闻报道对各级处置突发事件具有舆论监督作用 突发事件通常涉及面广,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往往需要相关政府部门高效正确地处置,以及时控制事态,避免给群众财产及生命造成更大的伤害。
此时群众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心,对政府的执政能力会寄予很大期望,但是,群众往往又不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事件面貌和进展情况,当其利益未能及时得到有效保护时,容易以偏概全对各级政府的处置能力及处置态度产生质疑,甚至形成整个社会的不信任心态。
此时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就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媒体通过及时、公正、公开地报道各级政府处突决策、处突行动、处突结果以及对事态发展的预判,能够对政府的处突行为及时与否、是否卓有成效、政府相关人员工作得力与否、政府相关人员在处突事件中有无违规违纪行为等进行舆论监督,从而树立起一个高效、为民的政府形象,避免群众的误解,既有利于进一步妥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又促进了党群感情。
第三、新闻报道可以引领健康心态、促进社会稳定 突发公共事件具有突发性、灾害性或破坏性,故往往对群众的情绪和心态、思想认识、政治立场以及生活、工作行为等方面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形成社会负效应,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形成社会恐慌,带来社会政治、经济或文化方面的危机。
媒体是强大的舆论引导阵地,能够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有效的舆论氛围,并能从精神上引领在突发事件中迷失方向的受害群体,帮助他们积极应对灾害,度过难关。
同时,媒体能够放大政府强有力的救助声音,把政府的行为、态度、要求等传达到民众当中,使群众理解政府,同政府形成合力,共同积极应对突发事件。
可见新闻报道具有与政府一道管理社会危机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突发公共事件带来的社会心理危机,稳定民众心态,稳定社会秩序。
第四、新闻报道可以凝聚民心、团结力量、战胜困难 突发公共事件往往给人民带来巨大的财产和人身伤害,如安全事故、自然灾害、流感等,需要多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努力度难关。
媒体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发出倡议,发动全社会奉献爱心,互助互爱,扶贫济困,从而凝聚民心,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
如:汶川大地震凝聚了全国全世界的爱心,受灾群众获得了无数人的物质和精神资助,从而很快从灾难中站起来。
此外,媒体通过第一时间前往第一现场及时报道基层干部、群众不畏困难,坚强地抗灾救灾,不屈不挠的开展自救,报道各级政府、各级领导不怕艰险,以人为本,全力救灾抗险,以及报道在突发事件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动人事迹,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凝聚民心,增强共同战胜突发事件的信心和勇气。
三、媒体如何把握新闻报道在突发事件中的正确导向 突发事件发生后,身处事件当中的民众需要帮助,社会各界需要及时知道事件的真实情况和突发事件处理的进...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请教一个问题 高手帮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