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河密桥多,要不,为何称水乡呢?几乎每个村庄都依偎在河流的怀抱里,这些村庄已被河流养育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水乡的人已不能离开水了。
三伏天,村子整日热烘烘的,像奶奶家的蜗屋,叫人无法容身。但不要紧,我们有河,有凉凉的河水。太阳才爬上了树枝丫,便可见已有几个耐不住热的人下了河,那惬意的劲儿就好比口干舌燥时给你带来截翠嫩嫩的水瓜,也正如晚上在村南头的老桥上过一把乘凉的瘾。
这里所说的乘凉就是纳凉,也就是乘风而凉的意思。水乡的水多,桥自然也跟着多了起来。我们村南头有座老桥我最喜欢,夏天我们在桥上乘凉。在这桥上乘凉惬意得不得了:可数天上无数星,可观吴刚砍桂树,可乘溢着菱香的习习凉风,可听垄沟里蛙们的歌唱,可对蚊虫来阵“降虫十八掌”,可与旁边鼾声正起的睡客同来一曲二重奏,可大骂杨康且大赞杨过,亦可窥赏月光下水灵的水乡姑娘。正式乘凉时,夜已降临。但序幕往往拉得较早,太阳还没醒酒,红着个脸,把整条河都染成了老大娘头上的红方巾。月亮许是正在梳妆,只先打发了几颗星星在天空探路。乘凉,要得天时地利人和,就得早早地找地盘,找迟了要不风微人密,要么寄人席上。这些好玩的事自然由我们儿童团来做了,间或有老顽童或老顽婆与我们抢地盘,一般都以我们的胜利而告终,因为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施展“耍赖”的本事。席子一般放在桥的近中央,一来风大,二来蚊少,三来可串席。对于我们这些小孩来说,串席最有意思,我们可以玩些游戏(如“三个木头人,不许动,不许笑,不许露出大门牙”,“你一我一一休哥,你二我二二层楼,你三我三三兄弟……”等),虽然这些游戏都含小小的惩罚,但每个小孩都乐此不疲。
大人们更会享受,他们往往端着个搪瓷缸子(大茶杯),边乘凉边吃晚茶。小孩见了,也学大人模样捧个大搪瓷缸子,每次肚子都被灌成田头的西瓜状,圆圆实实。有些贪乘凉的家伙睡到月亮都下班了,还没要回家的样子,宁可身上裹着夹被也要尽享这河边桥头的凉爽。
这些快乐是老桥给我们的,但我们好像忽视了老桥的存在,粘桥板的水泥剥落了不少,留下了不少间间隔隔的洞眼。几个贪玩的呆小孩,在桥上乱跑,结果把脚塞进了桥缝,听说还伤得不轻。乡亲们这才想起该为老桥做些什么了,于是,补好桥缝,加固栏杆。
而今有电扇,有空调,乡亲们周身笼罩着现代的人造风。但乘凉的习惯似乎改不了。夏天的晚上,乡亲们用蒲扇轻轻拍打着身体,自觉不自觉地就转到桥上了,他们往桥上一站,看看西边天色,谈谈庄稼农活,拉拉家长里短,此时,不远处的蛙鸣声,稻花香随风飘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