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度工作情况:
1、熟悉了解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我于2011年9月进入公司,为了更快更好地融入公司这个团队,为以后的工作打好铺垫,我加紧对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全面了解,熟悉了公司的企业文化。通过了解和熟悉,我为能进入公司这个团队感到自豪,同时也感到自身的压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敢于尝试,更快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2、熟悉项目流程,项目状况
作为跟单,熟悉和了解项目流程及状况对开展工作是相当有利的。为了能更好地进行工作,我多次深入各相关职能部门和现场,对项目的进展做更深层次的了解。在掌握第一手资料之后,查阅相关技术文件,对项目情况进行探究,对以后项目的重难点进行分析,对项目的基础形式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和分析,我对项目的实际情况做较为客观的预测,为下一步项目的进展完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3、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项目的进展和完成,离不开公司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参与和努力,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自己积极主动多次参与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项目评审,使项目能按照客户要求顺利进行。
4、各项目状况
⑴.方太模具正在试模当中。
⑵. 东洋佳嘉还有一部分模具过完年移交
⑶. 军工产品也正在协助。
二、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措施
2011年已经结束,回想自己在公司半年来的工作,虽然工作量比较大,但闪光点并不多,许多工作还有不尽如意之处,总结起来存在的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乏沟通,不能充分利用资源
在跟单的过程中,由于对其他专业比较陌生,又碍于面子,不积极向其他同事求教,造成工作效率降低甚至出现错误,不能达到优势资源充分利用。俗话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主动加强和其他部门同事的沟通,通过公司这个平台达到资源共享,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缺乏计划性
在工作过程中,特别是项目开发的初期阶段,由于缺乏计划性,工作目的不够明确,主次矛盾不清,常常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客户不满意不说,自己还一肚子委屈。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要认真制订工作计划,做事加强目的认识,分清主次矛盾,争取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专业面狭窄
自己的专业面狭窄,对注塑和模具以及其它专业知识比较缺乏,认识不够,特别是业务策划以及客户管理,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和工作的展开。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将加强其他专业的学习,充分利用公司资源,提高主观能动性,争取把本职工作做的更加完美和成功。
三、完成2011年目标计划的措施以及建议
为了公司项目的顺利开展,也为了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我在业务跟单方面以及其它方面做以下建议
1、合同管理
合同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非同小可,离开他,项目管理就无从谈起,合同是项目管理的依据。
熟悉合同。并对合同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合同的关键条款、存在的漏洞及可能产生变化并引起纠纷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
树立强烈的合同意识。在合同面前,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当客户提出各种各样的异议和建议时,首先想到要遵守合同,对采纳建议可能带来的经济问题要有充分估计。
2 、客户信息的及时转化
项目实施阶段,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多方面工作,对项目质量进行的控制和监督,是项目顺利进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客户的要求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和准则,在以后的跟单中,要及时准确的把客户的要求传递给各相关职能部门,使信息转化为生产力、使信息转化为质量的完美。
3 、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是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业务部要配合工程部做的就是编制项目管理规划,研究项目的总进度、分解布划、技术难题,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案。制定一整套制度来规范管理以提高工作效率。
2011年已过去,虽然一些项目还没有正式完成,但收获也不少。特别是公司几位领导塌实的工作作风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给我树立了榜样。总结过去,展望未来,2011年工作多,任务重,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新环境,新机遇,新挑战,如何优质、高效、按期地完成项目,是作为跟单人员应该思考的课题。在以后的工作中,作为项目的信息传递员,我将认真执行公司的相关规定,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经验,善于总结,也希望公司领导能给我更多的理解和更大的支持,争取为项目的开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年终总结是人们对一年来的工作学习进行回顾和分析,从中找出经验和教训,引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工作和实践活动的一种应用文体。年终总结包括一年来的情况概述、成绩和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今后努力方向。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4.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写作方法年终总结“六要点”
一、 要充分认识到总结的要义。总结是最好的老师,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总结是一面镜子,通过总结可以全面地对自己成绩与教训、长处与不足、困难与机遇的进行客观评判,为下一步工作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制订措施,提供参考和保障。所以总结不仅仅是给领导看的,更是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剖析,使自己更加认识自己,发挥优点,弥补不足,不断提高。为此,必须认识到总结的重要意义。当然各级领导也要重视总结的重要性,要让下属广开言道,言无不尽,言者无罪,实事求是,客观认真地总结。
二、 对一年来工作的回顾,对一年来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全面总结成绩:各项计划完成了多少、销售指标(销量、销售额、回款、利润)完成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各项任务是否有增长、产品结构是否得到优化、渠道建设和客户关系是否得到加强、经销商的素质是否得到提高、经销商与消费者对品牌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否得到提升、竞争对手衰退了没有、如果作为团队领导还要总结团队建设、培训学习等方面的内容。
三、 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个成功的后面都是付出的艰辛努力。认真分析取得成绩的原因,总结经验,并使之得以传承,是实现工作业绩持续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成绩固然要全面总结,原因更要认真客观分析:
1、 成绩的取得客观因素分析:行业宏观环境的势利性、竞争对手失误所造成的机会、公司所给予的资源支持程度、团队领导在具体方面的指导、同事的帮助。
2、 成绩取得的主观因素分析:自己对年度目标任务的认识和分解、自己对市场的前瞻性认识、自己的困难的挑战意识、自己自我学习素质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提升、自己对市场变化的反应能力。
四、 分析导致工作目标没有达成的失误和问题。人贵有自知之明,年度总结并不是要总结得形势一片大好,必须认真客观的分析在工作中的失误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查找原因,认识不足,不断改进和提高,实现工作质量的持续提高。来反思自己为什么没有进步。
一般来说工作中往往会存在以下的失误和问题:
1、 主观认识不足,思路不够高度重视。
2、 自身没有远大理想与目标,对自己不能严格要求,对下属和自己过于放任。
3、 计划制订得不合理,脱离客观实际。
4、 对计划的分解不到位,执行和过程监控不到位。
5、 对竞争对手的跟踪分析不深入,市场反应速度滞后。
6、 产品结构、价格策略、促销组合、渠道建设、品牌传播计划不合理、执行不到位。
7、 团队管理能力差、个体成员素质差,不能胜任工作的要求。
8、 来自于竞争对手的强大压力,使自身的优势不能突显。
五、 对当前形势的展望与分析。总结不仅要回顾过去,还要展望未来。要对当前的形势现状与未来的发展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
1、 外界宏观与微观环境分析:行业发展现状与发展、竞争对手现状与动向预测、区域市场现状与发展、渠道组织与关系现状、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总体评价。
2、 内部环境分析。企业的战略正确性和明晰性、企业在产品、价格、促销、品牌等资源方面的匹配程度。
3、 自身现状分析。自身的目标与定位、工作思路和理念、个人素质方面的优势与差距。
通过对现状与未来的客观分析,能够更加清楚所面临的困难和机遇。从而对困难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分析,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对机遇有较强的洞察力,及早做好抢抓机遇的各项准备。
六、 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与安排。总结上年工作当然是年度总结的重点,但更好的筹划和安排下年工作才总结的目的,所以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和安排同等重要。
1、 明确工作的主要思路。战略决定命运,思路决定出路,良好的业绩必须要有清楚正确的思路的支撑。否则人就变成了无头苍蝇,偏离了方向和轨道,就会越走越远。
2、 新一年度工作的具体目标:销量目标、回款目标、利润目标、渠道建设目标、区域市场发展目标、团队建设目标、学习培训目标。
3、 完成计划的具体方法:团队整体素质与协作能力的提升、资源需要和保障措施、目标任务的分解、渠道的开发与管理、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市场秩序的规范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与加强、品牌策略创新与高效传播。
【编后说明】由于各行各业大相径庭,即使是在同一个行业里,又由于分工和部门的不同,而出现不一样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在这里就只能够提供一点撰写个人年终总结的写作方法。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年度报告
重要提示: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所载资料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
宋林、王印董事因公务未能亲自出席本次董事会,授权蒋伟董事代为出席会议并行使表决权。
公司董事长王石,董事、总经理郁亮,财务负责人王文金声明:保证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完整。
致股东
公司简介
会计数据和业务数据摘要
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
管理层及员工情况
公司治理结构
股东大会及相关股东会议简介
董事会报告
监事会报告
重要事项
2005年年志
财务报告
一、致股东
2005年是万科诞生后的第21年,也是万科实施新十年中长期规划的第一年。
弱冠年华,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值得铭记的。这是成年岁月的肇始,是新篇章的开端。这个阶段的人们,需要直面更复杂的生活局面,需要践行更成熟的人生理想,需要基于对未来更清晰的判断,重新定位自身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重新思考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
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尤其在中国,现代商业社会的兴起,也不过20多年的时间。具有20年以上历史而且能够始终保持盈利增长的新兴企业,其实屈指可数。对于这批企业,此后的每一年,都将是自身道路与梦想的全新一页。
2005年对于万科来说,自然也是不平凡的一年,是难忘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经历了行业风雨的洗礼,也看到了憧憬中彩虹的绚烂。这一年,投资者与公司风雨同舟,给予了公司持久不渝的信任与支持;而公司亦幸不辱命,得以在回顾一年辛勤耕耘之际,与投资者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2005年万科业绩保持了持续增长势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39.5亿元,同比增长52.3%。实现营业收入105.6亿元,同比增长37.7%。净利润达13.5亿元,同比增长53.8%。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提升到16.3%,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一年里,万科也对一些事关未来走向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有了一些新的认识,而公司亦乐于与广大股东沟通、分享这些体会。
房价过快上涨无人受益平稳发展才是行业之福
自2004年以来,社会各界就房价以及房地产泡沫问题展开的激烈争论,充分暴露了在这些问题上的分歧。这场争论,不仅凸现了外界对地产行业的实际运作存在的诸多误解,而行业自身,尤其作为行业主体的开发商,也有必要进行更为深刻的反思。
在这场争论中,开发商作为一个整体遭受了前所未有的严厉质疑。这种质疑来自社会各界,包括购房者和投资者。
从社会舆论包括购房者的角度看,对开发商的质疑主要表现在,认为开发商是房价上涨的主要受益者,认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开发商更有通过诸如囤积土地及待售资源、制造虚假成交、价格串谋等手段哄抬房价的动机和嫌疑。
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其质疑则主要体现为,在房价上涨过快之后,随之而来的会否是泡沫的破灭和房价的全线下跌,从而导致开发商业绩显著滑坡。
以上两种质疑从表面上看,是硬币的两面,不可能同时成立。如果房价持续上升,后一种担忧就成为多余;而如果房价在短期上涨之后出现大幅度回调,那么前一种质疑在逻辑上就不能成立。
但是,这两种质疑在深层的逻辑基础上具有同一性,那就是认为房价上升越快,对开发商就越加有利,而房价上升势头的变缓,则对开发商不利。
面对这种观点,如果房地产企业也存在类似的思维方式,在房价快速上涨时心存侥幸或者推波助澜,在房价上升势头可能趋缓时不敢直面或者闪烁其词,将是非常危险的。这种缺乏自省的表现,只能强化舆论对行业和开发商整体的误解。
所以,在讨论房价问题时,需要澄清的第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房价的过快上涨,对于房地产行业和开发商——尤其是立足于长远发展的开发商——不仅不值得欢欣鼓舞,反而需要高度警惕。而反过来,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以抑制,对于行业和有远见的开发商来说,不仅不是利空,反而是利好的消息。
对地产行业来说,房价的过快增长将导致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房价过快增长将导致行业不正常的短期“繁荣”,由此产生的“没有卖不出去的房子,没有不赚钱的发展商”这种局面,对于房地产行业非常不利。
温室里只能长出娇艳一时的花朵,却长不出百年长青的大树。没有优胜劣汰,行业不可能获得进步;没有竞争和风险,优秀企业不可能脱颖而出。一个没有利好因素的行业,必然是一个江河日下的夕阳行业;但是一个“利好”因素太多的行业,在娇惯中也无法获得健康的成长。
第二是,房价过快增长会导致地价同步上扬,世界房地产发展史早已证明,过高的地价和因此导致的资金占用将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资本回报率,阻碍企业的高速增长。
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生产链条中,土地是唯一具备价格刚性而且不可替代的资源,土地成本是房地产开发综合成本中最大的一个部分。而中国房地产是一个没有任何准入限制的竞争性行业,房价的上涨将立即引发开发商对土地资源的竞买,由于地价上升导致的更多资金占用,将延长开发商的开发周期,降低资本回报率。
第三是,房价过快增长将导致市场波动,影响企业的准确预期。
在没有外来干预的前提下,长期来看市场价格有一条基本的趋势线,这条趋势线是由真实需求关系所决定的。市场价格长期偏离这一趋势是不可能的,但在短期内却不可避免地将围绕这一基本面上下波动。
企业安排投资是基于预期的,就是说,企业今天的产品是为了满足明天的市场需要。如果市场价格出现过于激烈的波动,将给行业带来诸多不确定性,降低市场各方对未来预期的准确性。
由此可见,房价的过快上涨无人可以从中受益,即使开发商也不例外。而过于亢奋的市场也绝非对房地产的真正利好,平稳发展才是行业之福。
调控政策有利行业健康理性成长
伴随房价的持续上涨,2005年内,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手段亦逐渐加大力度。甚至可以说,2005年是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年”。
有许多观点将宏观调控视为房地产行业的利空消息,但万科对此并不认同。
作为在行业内经营多年的专业地产企业,万科一直认识到,房地产是一个特殊的行业。住房是生活必需品,房价波动牵动着千家万户,在住房供应上体现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而在中国,房地产也是一个非常年轻的行业,市场化还并不彻底,需要一个过程才能通向全面成熟,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政府在特定的时刻对市场进行调控是必然的结果。而只要坚持市场化的导向,政府的介入对行业的成长就是有利的。
调控将使行业降温,这是勿庸置疑的常识,但关键在于,既然长期来看房价过快上涨对行业有害无益,那么适度降温恰好有助于使行业回归理性渠道,并降低周期性波动的风险。
房地产行业之所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点,是因为行业对宏观经济影响深远。但也正因为房地产行业对宏观经济影响深远,行业过于剧烈的波动,自然也不会是调控的意图所在。房地产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并稳步发展,价格保持平稳,市场秩序良好,才是政府对行业进行调控的最终目的。
200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七部委《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作为总体性原则,它设定了进一步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方向。随着各项实施细则的出台,关于房地产未来前景的各种悬念也逐步揭晓。
《意见》甫一出台,万科即进行了详细的研读。我们认为,《意见》的出台,有利于消除社会、行业、市场和投资者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迷惑和忧虑。而《意见》中体现的对公平和市场化原则的兼顾,也有利于行业走向理性、和谐,走一条更健康的长期发展道路。
《意见》再次明确了房地产行业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将调控的目标锁定为“住房价格的基本稳定”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给出了“普通住房”的明确标准:省地、小户型和平价,也明确提出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土地开发整理,提高普通住房用地供应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意见》体现了对公平和市场化原则的兼顾。
因此,在《意见》出台并逐步得到落实之后,投机炒做之风将受到抑制,房价将逐步回归理性,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要将得到更好的满足。而房地产行业,也将获得一个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当然,对于部分发展商,尤其是那些实力还比较单薄、适应能力比较弱的地产企业来说,难免要经历一场阵痛。但我们不必完全照搬上一轮宏观调控的经验,当时的结果是行业全面洗牌,大批企业退出了市场,只有少数优秀企业经受住了考验,并变得更为强大。
与上一轮宏观调控相比较,今天的政府经验更趋丰富,调控手段更趋成熟,而整个市场的坚实程度、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带来的真实需求更非十年前所能比拟。所以,本轮调控带来的振荡,将远小于上一轮。但本轮调控也将恢复行业优胜劣汰的正常机制,行业整合加速是必然结果,优秀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
颠覆惯性模式 拥抱变革时代
自然界中,恐龙曾经最强大,但终因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而灭绝。在自然界中能够长久生存的绝非体形、力量最庞大的物种,而是适应能力最强的。对于企业而言,很多企业失败不是因为不努力,而是被快速变化的生存环境所淘汰。
经过万科人过去二十年的不懈努力,万科已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优秀企业。但这一成就已成过去,如今,我们已站在第三个十年的起跑线上。在新起点上,必须要有归零的心态。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不能满足于在一个刚刚起步的市场中小有成绩。
在新的十年,我们的目标是使万科成为世界级的优秀房地产公司。只有把视角放到未来,放到与世界级优秀企业的对比上,我们才能真正懂得公司持续增长的内在逻辑。
从国际化的全新视角出发,以优秀的企业为标杆,审视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万科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只有超越今天的成功,我们才能拥有未来的辉煌。
诚然,房地产行业拥有广阔的前景,但同时,房地产也是资源消耗最庞大的行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中国,现在处于全球有史以来最迅猛的城市化过程中。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土地、资源的节约和集约利用已经刻不容缓,并日益成为政府的政策导向。粗放的经营模式是无法持久的,行业必须作出根本性的变革。
而从市场环境来看,人口高峰、家庭小型化及老龄化问题,都将深刻影响房地产行业的产品及市场状况,与此同时,国际巨人也跃跃欲试开始“过河”,中国地产企业与世界强手同场竞技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抓住未来十年的黄金发展机遇,在竞争中强化领跑地位;也为了实现我们的理想和诺言,对社会承担责任;万科必须颠覆自身,并在此基础上引领行业变革,与志同道合的同行、伙伴一起,缔造共生、和谐的未来。
正是基于这种考虑,万科在2005年提出了“颠覆 引领 共生”的主题词。
未来十年是一个较为宽广的时间概念,在当前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未来三到五年内行业变化的趋势,而把握趋势变化的关键,是抓住变化发生的临界点。
从2005到2006,是行业的一个临界点。调控的风雨只是吹开了冰山尖角的面纱,更为重要的是行业全面颠覆之后的未来图景——国际化、金融化、央企强势介入、买方市场、全流通资本市场、基于社会资源整合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随着这一图景的不断凸现,未来的经营环境将与过去、现在存在显著的不同。万科需要打造一个新的平台,以此为支撑,在3-5年后依然能保持健康的发展,并获得比目前更为有利的行业地位。
为此,万科新一轮的变革已经开始,它决定着我们未来的成败。我们为这场变革设立了明确的目标,并将围绕这些目标展开努力。
重点目标之一,是建立客户导向的经营体系。我们需要对客户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准确的细分,找到重点客户,并围绕他们各生命周期的需要,有的放矢地充实品牌内涵、获取项目资源、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得客户更坚实的信任和支持,实现客户的终身锁定。
重点目标之二,是转向基于资源整合的操作方式。我们应该转向规模效应更显著的产品结构和效率更高的经营方式,获得行业内最强大的经营创利能力,体现出最成熟的合作意识,成为各种资源拥有者和掌控者首选的合作对象,并且能够驾驭最灵活的合作方式。
重点目标之三,是打造全新的组织架构。为支撑未来的持续高速发展,需要建立以“战略总部、专业区域、执行一线”为主线的全新组织架构,以实现深谋远虑与灵活应变的并重、充分授权与规范管理的统一。
重点目标之四,是提升员工能力,营造优秀的组织氛围。我们必须针对快速增长、国际化、金融化和更广泛合作等未来需求,加强现有人才的素质培养,并加大关键人才的吸纳和保有力度;必须用好工作环境评测与员工敬业度管理工具,营造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组织氛围。
重点目标之五,是建立与业务快速发展相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这包括三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加强对外部环境变化趋势的研究和把握,做到及时应变;第二是秉持“现金为王”原则,完善现金流管理体系;第三是强化职员职务行为准则宣导,完善内部监控机制。
重点目标之六,是扮演引领行业进步的企业公民角色。我们需要对行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促进行业朝向规范、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进步;率先垂范并倡导行业成员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广泛的贡献,使行业获得社会的信任和尊重,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了达成这些目标,万科总部和一线公司都将制订新的三年战略发展规划。这一规划将突破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传统模式,转向基于未来发展的全面思考。
打造企业公民 与社会和谐共处
在2005年的公众舆论中,“地产商”是一个形象并不乐观的焦点主角。这体现出当前社会对房地产行业存在的普遍不信任心理。对于这种心理,企业不必抱怨,而应该自我反省。
房地产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必须承认,在行业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各种不规范的现象。这些现象导致社会对行业产生了不佳的印象和不信任的情绪。而这种情绪一旦形成,将不加区别地施加于行业内所有企业,包括规范经营的企业。
目前,行业正在不断走向成熟,不规范的现象正在减少。但是房地产企业必须认识到社会印象的转变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必须采取更实际的行动,加强自律、建立行业秩序、弘扬社会责任,以树立自身良好的社会形象,实现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从当前来看,开发商应该深刻意识到,房价过快上涨对行业绝无益处,只有房价尽快稳定,行业才能获得稳定的发展空间和制度环境。
从长期来看,开发商应该意识到获得社会的理解与信任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开发商应该在政府的引导下,加强自律、建立行业秩序,共同抵制各种不规范行为;并致力于提高行业透明度、消除信息不对称,让理性声音成为舆论主流。同时,开发商也应该更多体现社会责任,保护所有相关者利益,并为社会发展做出广义贡献,以此而获得社会的尊敬和信赖。
成为行业领跑者是万科不变的追求。领跑者不仅意味着业绩和能力的领先,也意味着更广泛的社会责任和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使命。我们一方面必须注意到自身变革对行业转型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必须意识到,行业的进步、行业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也与公司未来发展的环境和空间休戚相关。
因此,我们需要尽自身的力量,在行业内倡导企业的公民责任,为行业赢得社会信任、赢得更广阔发展空间做出贡献。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万科的企业公民整体规划,并逐步提升我们在公益事业中发挥的作用。
我们将继续倡导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理性思考,推出适宜中国城市低收入人口的住宅原型,尽我们的能力将其付诸实施,并向整个社会推广。
我们将继续推动住宅行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为实现居住质量改善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我们的研发部门,将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技术上谋求突破;我们的产品实施,将在节能、省地、环保标准上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列。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促进行业规则的建设、推动行业规范化程度的提高。这也是为我们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因为只有行业的整体规范程度越高,一贯坚持规范经营的企业才能体现更明显的优势,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们将与公众舆论进行更有效的互动,引导理性思考与对话沟通,促进公众对行业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让我们的努力能够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成为卓越公司和成为企业公民,是并行不悖的追求。尤其在当前,整个社会对行业的评价不容乐观,尽管万科连续数年被评为“中国最受尊敬企业”和“最佳企业公民”,但我们不可能超然于行业与社会的整体关系而独善其身。因此,未来几年,既是万科通往行业变革先锋的历程,也是万科践行企业公民使命的历程。
正因为如此,万科2006年的主题词,将是“变革先锋 企业公民”。
在过去的21年中,万科不断颠覆自身;但万科新的变革才刚刚揭幕。在过去的21年中,万科保持了持续的盈利与增长;但万科新的发展期也才刚刚到来。
在已经过去的岁月中,对于股东选择万科,万科人深存感激。在即将到来的年代里,万科人将加倍努力,让股东为自己的选择更增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