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民族地区高中生物教学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开题报告:《民族地区高中生物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临夏县土桥中学生物组 执笔:赵正祥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现提交我校赵正祥同志申报的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规划课题“民族地区高中生物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开题报告,请各位专家予以审议,提出修改意见。
报告分以下五个部分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二、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
三、课题研究方法、课题实施规划
四、研究计划(分阶段计划)
五、课题实施保障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概念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生物新课程教材有许多优点,但对于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学生、教师而言,由于教学设备的相对落后,信息量不充分,学生体验不足,实施起来有一定难度。(www.fwsir.Com)生物新课程教材的问题太侧重于大城市的实际,从而偏离了农村实际,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实际;另外,有些例子又过于理想化与学生学习的实际不符。因此生物新课程教材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发现配套资源不完善,对教学内容难度把握不准,缺乏新课程实施的操作性等。加强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程教材与校本教材资源整合利用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需要而出发提高成绩和素质的措施,势在必行。
(二)概念的界定
课程资源,是指教师和学生在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来源,它主要分三部分:课堂教学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的课程资源。本课题所研究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课程资源”,是指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导下整合三部分资源,使其能够进入高中生物教学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切资源。高中生物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实质就是探寻一切有可能进入高中生物教学课堂,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实质就是充分挖掘被开发出来的高中生物教学中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
(三)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
2.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课程观:多元智能理论关照下的课程观强调课程模式多元化,课程设计个别化和课程实施情境化。
3.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关注的是师生的课程建构问题,认为师生是课程知识的创造者,他们应当致力于课堂中自然发生的课程问题。同时,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观非常强调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程设计能力,因为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而且还是课程的设计者,教师必然要参与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去。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目标
(一)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图书馆和网络,了解国内外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现状。
(2)关于本校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研究,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形式,了解我校已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的类别,把握学生对尚需开发的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需求。
(3)有效提高生物教师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如建构概念图、模型建构法、课堂利用错误资源、差异性教学的实践等。
(4)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从校内课程资源、校外的课程资源、信息化课程资源三个不同的维度探讨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策略,学校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研究,在学生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方式的研究等。
(5)将课程资源整合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研究。立足课堂教学,通过一课三议、三课一评等形式推进课程资源整合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要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生物教材资源的使用是要民族地区农村学生在生物新课程学习中能轻轻松松地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2、生物教材资源在配合生物新课程教材下能与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学生成长的需要相一致,能与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的教育目标相一致。
3、生物教材资源的开发对人教版统编生物新课程教材和课标起到补充、印证、丰富和发展作用。
4、利用因地制宜,发掘资源开发为生物教材资源与生物新课程教材的整合利用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方法、课题实施规划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用在开题之初,通过图书馆和网络,了解国内外关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调查研究法:用在开题之处,通过问卷法、访谈法等形式了解师生对课程资源的了解和需求。
(3)行动研究法:用在实施阶段,利用教学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实践研究。
(4)案例研究法:用在实施阶段,根据教学实践形成案例,进行思索,摸索规律。
(5)经验总结法:用在结题阶段,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对教学实践按课题研究要求进行阶段性小结和课题研究结果时的总结,形成结题报告与论文。
(二)课题实施规划
根据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通知精神。本课题实施规划如下: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3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3年9月—2014年5月):理论研究阶段:召开课题论证会,细化完善研究方案,人员培训,文献研究, 建立课题组;设计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计划;学习有关理论;设计问卷,了解本校高中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进行理论模式的探讨;构建理论模式,形成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2014年6月—2015年5月):实践研究阶段:依据理论模式,进行“高中生物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提出问题,针对问题,开展研究、写出论文,制作课件、光盘,进行实践模式的探讨;如整合现有的PPT资源基础上加以改造,运用于课堂教学,借教学效果检验该课件的可用性;下载网络上已有的视频进行辅助教学,在教学中检验运用视频的效果;搜集与课本中的难点相对应的视频,构建实践模式。形成中期成果论证报告。
第三阶段(2015年6月—2016年6月):总结阶段:主要对理论模式与实践模式进行研究修改,形成教学课件集锦和教学辅助视频集锦,总报告的撰写,主要成果的形成。总结成果形成结题报告。
四、课题实施保障
(一)研究对象及实施教师
1.研究对象:全校高二、高三理科25个班及高一年18个班的全体学生
2. 实施教师:研究课题实际实施的全校生物教师。
(二)软硬件建设
学校每间教室均配备多媒体设备,本组成员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组内拥有一台摄像机和数台数码相机,可将所搜集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学校积极支持并提供经费进行课题研究,学校的图书馆可作为教学资源的检索和资料来源。
(三)研究保障
1.课题人员情况
赵正祥:从事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二十六年以来,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获州级优秀指导教师奖、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省级指导教师二等奖、州级“园丁奖”优秀教师奖、州级中小学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周世芳:从事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十六年,在课堂教学中经验丰富,高考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工作者、优秀教师、获州级优秀指导教师奖、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省级指导优秀奖、教学质量奖。
马远平:多年担任生物教研组长和高三生物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会考和高考成绩名列前茅有很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多次获得县级高考质量奖和校级优秀工作者。
梁金平:担任生物备课组组长和高二生物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丰富,善于引导教学,探究思路清晰,教学认真规范。曾获得县级高考质量奖和校级先进个人、优秀备课组长。
张延政:从事高中生物教学中治学严谨、教学研究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曾获地区高中生物毕业会考成绩三等奖,两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工作者的殊荣,两次获得县级主管教育部门的奖励。
张学荣: 参加工作以来,教学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和措施,能大胆的探索教学并用在教学实践中,多年担任高三生物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多次获得县级高考质量奖和校级优秀工作者。
刘忠东:历年来担任高中生物一线教学,经验丰富。长期致力于多媒体教学研究,并形成大量课件,对多媒体教学有一线教学经验,并形成自己的理念,待到全校师生的认可和赞许。
刘娟娟:从事高中生物教学中治学严谨、教学研究方面积极探索,探究思路清晰,教学认真规范,课堂教学优秀,两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工作者的殊荣,两次获得县级主管教育部门的奖励。
常承霞:从事高中生物教学中治学严谨、教学研究方面积极探索, 在会考中成绩优秀,获学校领导和师生的好评。
高生俊:从事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以来,在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多篇,在课堂教学中经验丰富,特别在生物实验和实践方面经验丰富。获州级优秀指导教师奖、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省级指导优秀奖、教学质量奖。
张红兵:从事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工作以来,治学严谨、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业务能力娴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把握新课改的理念,主要探索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都是各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学识水平、治学经验、业务能力、教学成绩、课堂教学都是一流的,为我校的生物教学水平提高和生物教学成绩提高做了贡献。
3.研究时间保障
所有参与者都上高二或高三的生物课,直接参与课堂教学设计,本课题组成员均为一线教师,全部时间均可用于教学研究。
4.学校一贯重视教研工作,对课题研究工作尤其重视,明确承诺:全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足额保证研究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