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觉得是不需要的,原因如下:
1,幼儿园的孩子,其实多在小区,公园转转就已经很开心,主要有玩伴孩子就很开心
2,幼儿园的孩子,学校组织的春秋游已经能很好的满足孩子的旅游心
3,幼儿园的孩子,如果请假去旅游会给孩子造成一个错像,以为上学是可以因为玩而请假的
4,其实孩子有很多时间可以去玩的,寒暑假都是不错的选择,上小学去远一点的地方见见还是有必要的。
教学实录:
师:有谁听过音乐会吗?
生1:我和妈妈听过的。音乐家在台上演奏,我们坐在下面听。
生2:听完后,我们鼓掌,演员还要上台鞠躬呢!
师:是呀,演奏后向观众谢幕。课文中描写的演奏《告别交响曲》场景和我们通常看的音乐会演出不一样,从哪儿看出“优雅”呢?请小朋友轻声读读第五节,想一想。
生:自读课文
师:谁来交流?
生1:演奏时,乐师们是一个个的下场的。
生2:每位乐师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蜡烛下场的。
生3:最后,台上只剩下两个小提琴手了。
师:是呀,这是场特殊的演奏会,你看:出示句子(第五节二、三句),谁来读一读?
生1: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
生2: 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
师:老师也来读一读,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吧!
生:闭上眼睛欣赏老师有感情的朗读。
师:这是个多么与众不同的演出场景啊!你仿佛听到或看到了什么?
生1:我仿佛听到优美的音乐了。
生2:我好象看到乐师们在演奏。
生3:我好象看到蜡烛一支支吹灭了……
师:乐师们“吹熄蜡烛”“提着乐曲”“一个一个”地告别了观众。你能轻轻地读好这个词、读好这两句话吗?
生1:(有表情的)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
生2:(投入的)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
齐读:(有感情的)当乐曲演奏到最后一个乐章时,……
师:这真是一场独特的演奏会啊,海顿为什么安排这种方式的演出呢?
生1:想告诉公爵,他们要回家和亲人团聚。
生2:用演出告诉观众,乐师们想回家了。
生3:请过假了,公爵不同意,所以用这样的演出来感动公爵。
师小结:海顿的《告别交响曲》演奏方式也是如此的优雅!真是独具匠心啊!
反思:
《“优雅”的请假条》讲述音乐家海顿编写《告别交响曲》,并以新颖的演奏法方式感动公爵,帮助乐师们成功地请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的故事。这是一张与众不同的请假条,理解这张请假条的“优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紧紧围绕“优雅”展开。
本课学习的重点是第五小节,共三句话。第一句是定调——思乡。强烈的思乡之情弥漫在空间。第二句写乐师逐个离开。每位乐师奏完一段独奏,就“吹熄蜡烛”、“提着乐曲”“起身离去”。这是无声的告别。第三句表示乐师一个不留。最后,在缠绵的思乡曲中,最后一位乐师也起身离去……表现手法让人感到有些悲壮。教学时先让学生轻轻读一读第五小节,初步感受课文内容,接着教师范读后,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仿佛听到或者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接着,又请学生想象: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乐师,你想对公爵说些什么?相信,通过想像,大部分学生的耳边似乎响起了委婉动听、如泣如诉的音乐,眼前似乎看到了乐师们一个个吹灭蜡烛悄悄走下舞台的情景。想象,让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帮助学生感悟这与众不同的请假条的“优雅”。本课文学性较强,语言感染力强。教学时,始终重视朗读的训练。教学伊始,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悟。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如第六节中写到公爵被“折服”、“终于”同意乐师请假。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的含义,再次领悟到《告别交响曲》乐曲旋律、演奏形式的美伦美奂,敬佩海顿的智慧和才能。在此基础上,通过范读、自读、抽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帮助学生读出语言的“味道”来,从而更深地理解文中请假条的“优雅”。
教学此课,努力体现出课堂教学重心从识字向阅读的过渡。教学时努力引领在阅读中感悟文字内涵,感悟语言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