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说,是朱自清的高尚人格和无尽才华征服了当时才20岁的陈竹隐,也就是朱自清读到的人格魅力吸引了她,才使得她义无反顾投进朱自清的怀抱,并且甘心做了六个孩子的后娘,当然结婚的时候以及结婚后的清贫生活以及陈竹隐克服的艰难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具体详情有史料为证,我们先来看一看:
她是一个20多岁的未婚少女,若嫁给朱自清就是作为继室续弦,更重要还是朱自清的六个孩子。寒冷的天气,使朱自清的胃病又犯了,每每在信中看到时,陈竹隐又开始心疼起无人照料的朱自清。通过很长时间的接触后,陈竹隐已经完全折服于朱自清的才华和人品了。最后,她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决定接受朱自清的爱,决定作六个孩子的后母。
1932年,朱自清与陈竹隐在上海杏花村酒楼举行婚礼,此时他们正好相识两周年。结婚后,他们回到北平住在清华园,过了几年虽然清苦但又幸福温馨的日子。由于他们子女多,需要照顾,陈竹隐只好放弃了她的画家梦,而为朱自清贡献出自己的一切,留在家中专门相夫教子。靠朱自清一个人的收入,又没有什么积蓄,八张嘴要吃饭,六个孩子要读书,谁能挑这个重担?谁又能支撑起这个家?但陈竹隐却支撑下来了。为了给孩子们聘请一位家庭教师补习功课,陈竹隐甚至还背着朱自清去医院卖过几次血。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夫妇带着子女随校南迁到了昆明,生活更加困难。陈竹隐毅然带着子女,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成都,让朱自清一人留在昆明安心执教,尽可能减少朱自清的后顾之忧。朱自清一个人住在昆明,陈竹隐住在成都,相距遥遥千里,但他们伉俪情深,每逢寒暑假朱自清都要到成都探亲。他也不以为苦,反是乐在其中。困难面前都能如此体贴爱人的女子,又怎么会不被男人感怀、疼惜呢?!...
看完上面的史料,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朱自清在当时算不上美男子,但是他到底是有什么样的吸引力才会让一个少女义无返顾呢?先生的一生是淡泊的,但他平淡为人、朴实为文的品格却为后人景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他是一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室和文学教师“看到叶圣陶先生的评价,我相信你就一定会恍然大悟了。
所以我说与其说是陈竹隐痴情,不如说朱自清优秀,所谓才子佳人不过如此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