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吴邵萍事迹心得体会(1)
最近教育战线开展了向吴邵萍同志学习的活动,我首先学习了吴邵萍的先进事迹,感触很深。“爱”,是她勇于攀登的不竭动力;“学”,是她刻苦钻研的永恒追求;“研”,是她开拓创新的重要法宝。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品德,刻苦钻研、勇于攀登的坚强毅力,潜心探索、开拓创新的勤奋精神,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的博大情怀。这是对吴邵萍同志优秀事迹的概括,是我们学习的精髓所在。
我们都是人民教师,尽管我们和吴邵萍老师的教育对象不同,但我们可以共享同一种精神、同一种态度,那就是甘于奉献、甘做人梯。在吴邵萍先进事迹的启迪和鼓舞下,我们要更加牢固地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增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强化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心。
态度决定一切!吴邵萍同志“爱园胜爱家”的工作态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端正了态度,也就决定了教学的起点,这才是做好事情的根本前提。我们要静下心,沉下气,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教师工资绩效改革以后,我们教师的待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更应该凝神聚力,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以优质的教学回馈学生,回馈社会。
我们对待孩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吗?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吴邵萍同志把幼儿园的孩子都看成了自己的孩子,像慈母一样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在这样的大爱观念下,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手上的时候,他们对我们寄予很大的希望,所以,我们要把他们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真诚的爱他们,用爱敲开他们的心灵的大门。作为教师,我们要用自己的爱心、细心和关心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那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同时也实现了我们的价值。
反思自己的教师生涯总感觉太忙了,忙得几乎没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想法越来越少,变成了一个“行者”,变成一个按照别人的生活方式过日子的人。有时细细想来,总活在别人的影子下,多么可悲。
就拿现在的课改来说吧,在“减负增效”的大环境下,好多老师盲目“跟风”,把别人的模式硬搬到自己的课堂上来,殊不知环境变了,教材变了,学生变了,老师变了……好多的因素都变了,还用人的一套怎么行。“跟风”不是说一无是处,不能一味的“跟风”,一辈子“跟风”,在“跟风”中迷失了自我,要有思考,在“跟风”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独到的适合自己和学生的见解、方式。才能做得更好。要有创新,要有发展,要有自己的思想。
做教师的都很忙,没有不忙的教师,人们都在忙。如果我们能忙里偷闲,抽空坐下来,思考自己除了这样做教师,还可以怎样做并做得更好,这样的教师就成为一个反思型教学者,成为一个思想者,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
有思想的教师总是利用各种资源为自己“充电”,总是大量阅读专业书籍的,总是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不断进步的。
有思想的教师从来不轻易打发教育中发生的问题,从来不轻易干扰学生的自由生活和自主学习。
有思想的教师总是为自己保留一份“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的心情;有了这份心情,教师就会尽可能地保护、尊重孩子的自由选择和主动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