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参考...有点长:
从语文课程的性质来看语文教学重在进行语言训练
学生对语言的掌握情况也是衡量课堂实效性的重要标准。可是,如今的语文课堂似乎变了味了。语文课不是进行语言本身的推敲、揣摩和品位,而是围绕文本内容,外加了大量的补充性学习材料,加以多媒体的狂轰滥炸,或者过度的渲染和张扬人文性。如在上《太阳》时,不去推敲文中关键语句,用大量的视频来介绍太阳特点和人类的关系;上《三顾茅庐》时,不让学生熟读课文,竟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观看视频三顾茅庐来了解课文内容;教《地震中父与子》正文草草带过,却扩展到朱自清的《背影》及其他关于父爱的文章。一节语文课俨然成了科普宣传课、历史课和思品课了。这些设计者们认为热热闹闹或者别出心裁的课堂就是语文课了,这是由于他们对语文课程缺少本质的认识造成。这样的课上学生们除了感官的享受以及思想的进步外,对于学生的语言是毫无帮助的。语文课要热闹没有错,语文课要别出心裁,也没有错,但是,所有的设计都不应该脱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与训练。否则,语文课堂就不是语文课了。学生们所用的文本,作为语言的载体,又是前人精挑细选的篇章,其规范性毋庸置疑,对学生学习语言及进行语言训练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的,它又是创作者情感的符号,字里行间总能读出点情味。我认为真正的语文课,无需靠大量补充性学习材料和多媒体的狂轰滥炸及过度的渲染和张扬人文性,应该从文本出发,引导学生通过深入学习文本,掌握知识点,习得语言的方法,获得情感的体验。下面我就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如何从文本中寻找语言训练点。
一、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语言训练
在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应该要从文章的中的关键词入手。紧紧围绕关键词进行精心的设计,一定能够唤起学生的说话的欲望,达到课堂语言训练的目的。
1、在诗歌教学中抓住关键字
诗歌是字字含意境,字字露真情。因此,在教学诗歌时,深入字面意思,再现诗人的创作时的情境,感悟字里透出的感情显得特别的重要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围绕一个“忆”字展开,每句诗中都有一个关键的字“独、逢、遥、少”,诗人因“独”常常有客居他乡的寂寞,因“逢”佳节而倍生思乡情怀,因离家“遥”而想起了兄弟们登高望远,却又因此又有“少”一人的惆怅。这四个字的感悟对于突破诗歌的理解,感受作者的客居他乡复杂的情怀有很大的作用。因此,我就这么问学生:“独”字什么意思?“独”字让你想到的作者此时怎样的处境?这样的问题,容易打开学生们想象的翅膀,他们应该会联系自己生活中经历父母外出时单独一人在家的情景来。然后教师再让学生闭上你们的眼睛心里不停地默念着“独”字,想着自己只有一个人,(过一会)请各位同学睁开眼睛,心理什么滋味,谁来说说?这么一问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发言起来“我感到了十分地孤独”“我会不停的想家人”“我看到周围寂静的很,有话没地方说”等,他们都能说出自己对“独”字独特的体验,我想这些小孩们在生活中也确实体验过单独在家孤单的感觉。对于“逢、遥、少”也一样的,只要设计好,每个字都可能引起学生语言的欲望的。
2、在说明文中抓关键词
在以往的听其他老师上课的过程中,说明文往往容易上成科普文。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很多老师没有深入的理解和挖掘文本,就采用了大量的辅助材料,以求达到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这种现象重知识点轻语言训练,就是造成把语文课上成科普课的原因。《太阳》一课中,文章在说明太阳的特点时,用了较多的数字来说明,因此,让学生感悟这些数字显得特别的重要了。可是很多老师却忽略了这点,学生能找到关键的数字,就很高兴地急于直接从数字中总结出太阳远、大、热三个特点,然后再外加视频加以辅助理解,以至于偏离了语文课的性质了。我想如果深入挖掘这些数字,让学生深刻体会体验这些数字更有语文味点,比如:同学们看到“3500年”你们的第一感受是什么?告诉我。“震撼”“难以想象”。你们为什么会第一时间想到这些词?有什么想说的话尽管说出来。学生们自然也会联系人的生命,人类的历史来谈自己的的这种感受。如:“一个人只能活多久啊,要走多少代啊?”“人类历史才多久啊?”等等。经过这样一问,学生一联系实际,就更能体会到了太阳离我们的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了说的训练,又深刻的认识了数字说明的妙用。因此,说明文中,也应该能够用抓关键词来体会。
1、在记叙文中抓住关键词
在记叙文中,有时候一个词往往能将整篇文章串联起来,创造学生的语言运用的平台。《一个村庄的故事》中,村庄原先是很美丽的,可是由于斧头的出现一切都改变了。因此,在上这节课的时候应紧紧抓住“斧头”进行教学设计:自由读文,然后说说斧头造就了什么?别看这么一问,后面的答案是一个比一个精彩。他们将课文的语言充分的利用了起来,从斧头造就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和人类美好的生活,到裸露的土地和灾难。这样,既抓住了文本的意思,让学生有所感悟,又能让学生将文中学的语言得以运用。
二、填补空白的文本进行语言训练
课文中常常有空白之处,这些空白可能是作者特意不写某些内容或写得简略。这类空白在文中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如课文《燕子专列》贝蒂如何寻找小燕子,做者只是简略的写了下;《给予树》中只用只言片语提到那个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小女孩;《花钟》第一段中被省略号省略的部分;《小摄影师》故事结尾处的空白等等。这些文中的空白都可以利用起来以唤起学生语言的欲望。下面我就结合实际的例子来谈谈利用文本空白来进行语言训练。
1、文章中的空白的语言训练
在教学《燕子专列》中我通过让学生想象贝蒂贝蒂救护那十几只燕子时的情景,学生们充分的想象力,想到了贝蒂在各种场合,各种艰难环境中救护小燕子的经过。如 “雪花纷飞,贝蒂艰难的走着,寒风吹得她难以睁开双眼,但是她仍然找寻着。”“贝蒂每走一步,都留下很深的脚印,虽然她穿着厚厚的棉袄,可是寒意还是阵阵袭来,但是她依然在田野里找着。”“整整一个下午,贝蒂都没停止过她的脚步。”不同的语言道出相同的意思。这些语言同时都在表达着贝蒂这个小女孩对小燕子的关爱。这个空白的填补既唤起了学生语言欲望,也突破了难点,使学生体验到贝蒂对小燕子的爱护。在教学《给予树》一文时,我是这么填补文本的空白的:那个想得到洋娃娃的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小女孩?此时此刻她在想什么?她在说什么?学生们依然踊跃的用各自的语言说出了那个身世可怜又渴望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这个空白的填补同样既唤起了学生语言欲望,也突破了难点,使学生体验到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
2、文章结尾处空白的语言训练
《小摄影师》一文,文章开头写到小摄影师的目的是给高尔基照张相片,可是文章结尾只提到小男孩上了一辆电车去拿胶卷了,其他的并没介绍了。不完整的故事情节,需要我们的学生用他们的语言把它补充完整。因此,当问及“小男孩会回来吗?他后来又是怎么给高尔基照相的?照完相他又做了什么?”时,学生们一个个抢着举起手来,都能用自己的语言娓娓道来,甚至有的也能用上课文的语言。这里不仅仅是他们的语言欲望被唤起,更是他们灵活运用课文语言的时候。再如《风筝》一文,文中的没有提到孩子们到底有没找到“幸福鸟”,以及他们后来的事情。因此同样可以这样设计:他们有没找到他们的“幸福鸟”?他们在哪里找到的?后来他们又做了什么?我在设计完这个后让他们回去续写,结果发现效果不错。他们语言的欲望完全被唤起了,一张张小作文交了上来,还学会了运用心情的词了。
三、创造性的改写进行语言训练
只要不与文章表达的文意相悖,我想可以大胆的鼓励学生进行改写文章。《一个村庄的故事》作者表达的是要保护树木这样一个环保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有学生就说得很好,如果小村庄的人在砍一棵树的时候也不忘种上一棵树,那小村庄的灾难应该可以避免啊。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引导学生这么改写小村庄的故事:他们在砍一棵树时为什么要种上一棵树?怎么种?在洪水来的时候,生长在小村庄的树木们又如何和洪水搏斗的?后来的小村庄又怎样?我想这样的设计不但没有与文章要表达的意图相反,反而学生更能深刻体会树木们在洪灾中的作用,深刻体会环保的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语言来说又是一次积累。
四、利用课文插图进行语言训练
我们的教材图文并茂,有许多的课文都生动美丽的图。这些图片的可以唤起学生语言的欲望。如三年级下册《燕子》一文,一片课文共两页,图文对半开,可想而知此图在本课的重要性。在教学燕子这课时,我先让学生认真的观察图,并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图上的内容。这么优美的图,学生们一个个都积极的举手发言,畅所欲言。然后那些优美的语句也就从他们嘴里迸发出来了。如“我看到一棵棵的柳树在微风摇摆着身子,又好像是少女的秀发,美丽极了。”“我看到了有的燕子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有的燕子飞累了停在电线上。”“我看到了花儿探出了头,小草争着开放。”这不正是利用课文的插图唤起学生语言的欲望吗?再比如三年级下学期《可贵的沉默》一文中那两幅截然不同的图,那两幅图足以唤起他们表达的欲望了。
综上所述,要想在课堂上唤起学生语言的欲望,完全可以利用好文本,从文本中找出切入点,配合以精心的设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