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严三实第一专题研讨发言稿(县委书记)
"三严三实"中,严以修身排在第一位,它是做人做事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人一辈子都要努力做到的事。我们要把严以修身作为终身的必修课,始终把牢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知行合一,孜孜以求,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参加工作以来,我在两个特殊的地方担任过主职。一个是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乡”的xx市乘马岗乡,xx市31位开国将军中有26位出自这里;一个是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县”的xx县,这里走出了223位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在这两个“中国第一”的红色土地上工作,使我有机会从革命先烈身上受到的熏陶和教育更多些。在严以修身方面,也有一些感悟和体会。我汇报的题目是《清醒坚定,为民担当,在严以修身中把牢人生"总开关"》,重点向各位领导汇报三句话,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句话,薪火相传不忘本
作为党员干部,严以修身,首要在于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但理想信念不是与生倶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历练中,有一个从认识到认同、从坚信到坚定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自幼受到正直厚道家风影响,在内心深处形成了一个朴素的观念,就是要做一个勤奋务实、对社会有贡献的人。1984年,我在xx市农牧局当技术员,组织安排我到xx镇xx村驻点,负责xx东部蚕桑产业示范点工作。该村地处偏远(与xx金寨接壤〉,从县城坐班车到xx镇要3个多小时,再步行2个多小时山路才能到达。我在村民占建学家住了200多天。一年下来,该村150多个养蚕户不知跑了多少遍,既教技术,又拉家常。指导群众掌握养蚕技术后,大部分养蚕户一年增收千把块,对周边村也起到了带动作用。我感到欣慰的是,国家培养我读书,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找到了用武之地,特别是与村民打成一片后,那一声声“小余”,叫得我心里热乎乎的。
1994年底,我调任xx乘马岗乡党委书记。乘马岗是王树声大将的家乡,他一生忠于革命、忠于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大义灭亲,杀掉了恶霸一方的亲舅爹(丁枕鱼);在西路军失利后,一路讨饭穿过腾格里沙漠寻找党组织,最后回到延安。王树声大将的事迹又一次熏陶和坚定了我的理想信念。从那时起,我给自己确定的一个方向,就是要像王树声大将那样,一切以事业发展为出发点,无论什么时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相信组织、相信群众,对理想信念始终坚信坚守。
1998年的黄冈“双推双考”中,我在参考的700多人中以第一名的综合成缋,被组织选派到最困难,又是黄冈最需要补短板的市工业局工作。当时,正值国企困难、改革改制攻坚的时候,受命于危难之际,作为国企部门主管单位,为了推动改革,我直面矛盾,迎着困难上,十多次被情绪激动的下岗职工围困。几年下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推动了改革,保存了产业。在市工业局工作的8年中,我从来没有埋怨组织把我安排到困难单位,正是有了这些难忘工作经历,让我学会了在复杂情况下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学会了抓改革、抓工业经济的能力。由此回想我参加工作的32年,其间经历11个岗位,我始终相信组织是英明的,无论把自己放在哪个岗位都是最恰当的,无论顺境逆境都是考验。顺境时,不沾沾自喜,好的岗位并不是非我莫属;逆境时,不怨天尤人,始终坚守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利益、群众利益至上。
xx年9月,组织决定由我主持xx县委政府全面工作,在书记、县长一肩挑的10多个月,正是xx发展爬坡越坎的关键时期。我带领县“四大家”同志,死擂干部作风转变,死擂项目落地〈新开工200多个项目),死擂民生突出问题,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这时候有人说,新书记冇折腾、认旧账。也有人议论,包括网络上有些帖子,说我这个书记缺乏思想,没有魄力。面对非议,我有时候也觉得有些委屈,伤了自尊心,但相对于组织的重托、群众的期待,个人面子算什么?我不为所动,不搞“一个师傅一个法”,凡事以xx事业为重,按照既定的发展方向,看准了的事,一抓到底。xx年8月,根据发展形势变化,通过深入调研、听取意见,我提出“打造宜居县城、建设工业新城、发展旅游名城”的“三城三区”的发展思路。这一思路既有传承,也有创新,符合xx实际,得到上下的一致认可。
近几年,xx发展连续在省市实现争先进位,一方面,极大提振了干群对发展的信心。一方面,伴随着成绩的取得,少数同志身上出现“阶段性迷糊症”、“间歇性萎靡症”等问题,认为xx发展速度够快、发展成绩够大,想停下来等一等、歇一歇。我深知,xx发展只是低基数上的快进步,决不能犯迷糊,自降标准,精神懈怠,错失良机,始终做到与规律同行,与机遇牵手,与困难拼搏,与时间赛跑。"政如农工,日夜思之"。每一次上级肯定和表扬后,站到新的起点,我感到新的发展机遇摆在面前,新的压力也随之而来,总是在想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总是迅速召开不同层面会议,重点引导全县上下保持清醒头脑,找差距,紧螺丝,强动力。县委副书记方思意同志调侃说,现在习惯了,每当上级肯定和表扬xx后,我们就要准备挨批评、找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