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是本地某一学科的“掌门人”,其职业岗位的特点使得教研员具有比一线教师更大的专业发展自主权。因此,教研员应该增强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寻找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研员?
一、奉献和分享应成为教研员特有的品质。
在所有专家的讲座中谈到对教育家的认识,无一例外地首先谈到专业精神、专业道德。教育家要学业精湛,更要有人道关怀。不仅为经师,更要为人师,教育家就是人师与经师的统一。
每一位教授都有独立的思考,他们兼收并蓄,在学习先进理念的同时更融入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潜心研究,在实践中丰富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并虚心地接纳不同观点,在观点的交流和碰撞中进一步深化。专家们的渊博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及谦逊的品质,使自己认识到:奉献与共享应成为教研员的独特品质,这是为师的根本。
二、勤奋学习,开拓眼界。
在完成繁杂的常规工作的同时,作为教研员必须加强学习。学习应该成为教研员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作为教研员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育教学技能和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自已的知识视野大多局限于本学科领域,缺乏大教育眼光,缺乏中观和宏观思维。因此通过专家讲座,认识到教研员的学习,既要立足于更新自己的学科知识,更要跳出学科的局限,多学习教育学、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的相关理论,从而转变观念,扩大眼界,提升素养,获得专业发展。
三、立足行动研究。
作为教研员应具备研究意识,把研究作为工作的常态,在研究中体会职业的幸福感。在以往的工作中,自己也很认真努力,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就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作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眼界的局限性,对问题的解决只是局限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疲于奔命却没有收到预期良好效果。通过本次学习,专家们都强调了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因此,自己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增强研究意识,不仅要学“术”,更要悟“道”,立足课堂,研究教学教研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提出改进问题的策略和方案,服务于教师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在行动中研究,为行动而研究,解决行动的研究。(王毓洵)
这需要自己具备敏锐的问题意识,学会将实际中的问题转化为研究的专题,并将各类专题形成研究系列,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逐个思考和研究。要和一线教师一起组成专题研究小组,切忌闭门造车、孤军奋战式的研究方式。只有经过深入思考和反复研究而得出的结论、思想、观点、方法和策略,才能有机地融入自己教研员的专业结构,转化为教研员稳定而持久的专业素养。
四、积累教育智慧,反思提升。
“人在忙碌中很难静下来思考,真正的提升发生在有足够的时间可以暂时摆脱事务的干扰,静下心来把自己的东西,把别的东西,静下心来整理,静下心来思考,这是职业生涯中的新起点。既要干,又要学习,更加思考,是一个思考的时间,是一个提升的时间。”(史静寰)专业成长需要积累,智慧的生成需要积淀。教研员大多面向教育教学实际,获得的实际经验和具体感悟较多,但大多不重视、不善于积累、总结和提升,有效的经验和生动的感悟得不到交流和传播,产生不了对他人的启迪作用。因此自己要养成善于观察、勤于写作的习惯,多写教研笔记、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积累研究的素材、成功的案例和工作的情感。要多写论文,结合实际工作论述某些有意义的问题,将思考和研究所形成的观点和见解表达出来,与人分享和交流。这些笔记、日记、随笔、论文积累多了,自然就形成了教研员厚重的学术底蕴,专业发展就能水到渠成!
我觉得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优秀教师必需具备“三高”首先是“学问”高,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这既包括扎实、深厚的专业
请到山东教师教育网
教研员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群体,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之初,对于教研员队伍存在的价值意义,甚至是否应该继续存在,确实有着各种声音,教研员们对自己今后发展的走向也产生了困惑和不安。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教研员这支队伍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地位也因其关键性作用的有效发挥愈发得到了肯定。
“教研员是医生而不是护士”,这是张志勇副厅长对教研员的一个很恰当的比愉,这就要求教研员同志们,首先要转变原来的教研员“上传下达”的工作观念,作为一个专业化的教研员观念上还要由重“教材”到重“课程”、由重“教学”到重“教育”、由重“考试”到重“反馈”、由重“评比”到重“示范”、由重“管理”到重“服务”转变。这些观念的转变都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充实。
教研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职业技能、新的课程观与教学观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教研员的基本功包括:关注教师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能力、 把握课程价值的能力、1+1课程开设能力、 三维教学目标设计能力、 实践教学能力、德育能力、教育质量监测能力、教育反思与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同样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充实。
教研员不是教师的教师,而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教研员工作的侧重点不同于教师,教研员偏重于理论研究和思考,教师则偏重于教学实践和探索。从理论上说,理论与实践没有高低之分,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促进、提高着实践;实践需要理论,同时也促进、丰富、完善着理论。教研员与教师的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平等关系,应该与教师站在同一个层面上,从不同的角度关注同一个问题,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教研员需要亲近课堂,亲近教师,亲近学生,只有亲近才能了解,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发现,只有发现才能共同商讨,才能有效地将先进的理论转化为真实的教学实践。
总之,教研员应有其自身的专业化发展道路,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与新课改同行,与广大教师同行。练好内功、发展自我。做学习型教研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教研员的使命。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