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好/我们很糟》——请给我一个出口
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偌大的迷宫,曲曲折折、
,所有人都在试探性的前进与后退;或者停在原地不动,等待有一天迷宫可以自己转动起来,从而转出一个出口。
——玄曦皓■ 题记
经常看电影的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在审视一部电影的时候,除了看它的硬件设施是否完善,还会非常主观的去考量其软件配置。所谓硬件,就是整部影片的
,从导演到演员、从人物到故事再到影片的方方面面客观性的部分;那么软件一方面就是电影的主旨,或者叫核心思想、主要价值观,另一方面就是和使用者,即观影者的契合度。有些电影看上去很拙劣、很简陋,甚至有点小儿科、稚嫩、不成熟,可是却能够抓住你的心,这样就算是对味的电影,契合度高的电影。《世界很好我们很糟》就可以算是这样的一部电影,起码对于我来说,是有非常高的契合度的。
1
故事有点离奇,讲述了一对同卵双生的
在成长过程中围绕着懵懂、迷茫、暧昧、怨恨、孤单、绝望、复仇等诸多心理境遇而展开的人生旅程。两人起点相同,走的路却不同,虽然最终完成了
。在人的一生中,起点是未知的,你甚至都不会记得起点之后一两年的事情,只能够听人讲、任人说。那么之于起点,完全没有了主动权,就像一场赛跑,你不是主动请缨站上起跑线的,而是被人推在了那个位置,不得不跑。每个人都是“被生命”的,之所以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纯粹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年幼时以让梨名扬天下的
曾说,孩子和母亲的关系就是物品与瓦罐的关系,没倒出来之前是一体的,倒出来就没有什么关系了。他因为这个观点被曹操以不孝罪杀了头,可是我却认为这个观点实在正确的很。
与西方的生命源于上帝不同,我们的文化氛围决定了
受之父母,如此一来,所谓的人人平等便绝对不可能成立。试想,一个给你生命的人怎么可能与你平等呢?对于你来说,他们就是你的神,你不得不供着、拜着、伺候着、孝敬着。平等从何谈起?事实上,世间本不该有生之恩这回事,只有养之恩。所要报答的也只是养之恩,而非生之恩。换个角度想一想,有时生不仅不为恩,可能还会为罪,如果你生下孩子之后无法给他提供足以生存直到自立的环境和条件的话,就是变相的罪恶。况且在我们这个文化下,生孩子有多半是带着私欲性质的,很多家长生孩子是为了给自己养老,这种想法实在过于丑陋。
但是有另外一种情况,似乎就可以颠覆生之恩与养之恩的地位,如《世界很好我们很糟》中的
军和君,他们的生命由母亲难产而死所失掉的生命得来,给予就变成了置换。如果有人愿意一命抵一命,那么这个生之恩的分量就会略重,即便略重也无法抵消或盖过养之恩——无人养,给了生命也是死,还多加了一份磨难。如此说来,看似冷峻无情的父亲比母亲更加伟大,因为他抚养了两个孩子十几年,养之恩明显大于生之恩。请不要一提起生孩子就把种族延续、人类延续这样的宏大命题搬出来,没有多少人是为了延续人类文明而结婚生孩子,大家都只是为了自己的生活罢了。所以用一个范世界化的理念来为自己
并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2
上生命的旅程,要经过许多转折,有的只是略微纠正方向,有的则是
,彻底掉头。总有人说,不该做计划,计划不如变化快。这就像几乎所有人走到最后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所走的路与起初设想下的轨迹是如此的不同。梦想是不太容易成真的,你的梦想越遥远越漫长就越容易出现大的偏差。如果你的梦想只是这个礼拜每天早上八点起床,那么就非常容易实现了,即便非常容易,也有可能因为某个闪失而前功尽弃。假若你的梦想许在若干年后,成为一个作家、一个歌手,那么这个梦想大概也就只能做梦的时候想想了,是不太可能成真的。
有太多人为了
的梦想而失掉了眼前的东西,他们不畏浮云、
,自以为今后的路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实现,难免也太天真了。大多数时候,理想是被用来当做
戳破的,戳破一个,换上另一个,迟早还是被戳破。直到
,没有力气再被理想牵着鼻子走,才会静下心来,对自己说一句:生活也就这样了,能有现在这样的生活已经不错了,并且赞赏自己懂得何为
。因此绝大部分人都相信一旦三十岁还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四十五十以后,即便心有余可是力也不足了。
军想当作家,君想当歌手,他们两人想要
。可是到头来,军
不堪,君沦为
,起初的
也像纸片一样漫天飞舞,抓住任何一片都只看到一抹惨白,看不到美丽的
。他们都成为了梦想的阶下囚,想得太多,反而失去的更多。
当无法随心所愿时,整个世界都会变得肮脏不堪,在他们的眼中,别人很幸福,世界很美好,可是他们低下头看看自己却只觉得很糟。这不是别人的问题,也不是世界的问题,而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一句大俗话这样讲,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军和君给自己、给彼此的
太大了,太难以实现了,就像自己给自己戴上了重重的
,只能够停在原地任人宰割,却没有力气手牵着手去寻找这座迷宫的出口。于是,悲剧成为了必然性的结局,生命也成为了被唾弃的对象。
3
伦理本身就是一个随大流的东西,不是定理,更不是真理,只不过是随着文明的逐渐进步而慢慢形成的
的规矩。既然是规矩,就有一定的界限,这个界限也是底线;一条线而已,轻轻松松就迈的过去,因为它不是高墙也不是
。
不会遭
,也不会得绝症,只会成为别人眼中违背道德的人。军和君的相爱就是这种情形。实质上,违背的是别人的道德,而不是自己的,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有的人认为每天洗澡是卫生,有的人则认为每天洗澡是
,这种东西是没有条例、没有法案、没有定性的。正如
被视为不道德,可是在很多国家还将其视为合法。总之一句话,伦理是软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伦理观。
如此说来,兄妹相爱又怎样?姐弟相爱又怎样?两个男人相爱又怎样?
相爱又怎样?不同的人自然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只不过有一个大众和
的区别。抛开生物学的可能性不谈,如果全世界百分之八十都是同性恋,那么男
爱就自然会被视为异类。既然存在,就不要用一种
的态度去质疑它,只有自以为是的人才会以道德卫士的旗号对别人指指点点。
爱本身没有错,即便身份不对,有爱也没有错,只要
情愿就不必理会别人怎样说。然而人言毕竟是可谓的,我们不可脱离的要生存在人群之中,也不可避免的要在别人的言语中过活。为了摆脱这个局面,军和君才会许下
、寻找
的愿望。只不过现在的社会想要玩归隐显然太难了,
的市道下,真正能够抛开一切世俗的人少之又少,每个人都不得不生存在
味很浓的圈子里。军的不得志,君的堕落,都印证了这个光鲜的世界只是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器皿,丑陋的内容比比皆是,躲也躲不掉。除非你练就了
,否则各种炮弹会将你打的
。
在这样的环境中,受伤的不只是军和君,还有他们的父亲。妻子难产而死,只留下两个孩子,家庭的重荷不言自明;学校里的
,权利
,也让生活变得沉重不堪。诚然,他对女儿犯下的罪是不可原谅的,这只能证明他的软弱,而不能证明他本质的邪恶。若是一个
,怎会不续房?怎会只身一人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况且他不止一次的在说自己不是个好父亲,不断地自责,只不过是对自己孤苦心境的抚慰。这个家庭里,没有一个
,都只不过是被生活所迫而已。
4 选择继续活着,继续坚持着,大概只有一个最简单的理由——相信明天会比今天更好,或者说相信今天还不是最糟糕的一天。如此一来,便是对这个迷宫还寄予期望,还对找到出口充满了信心。军以为可以重新来过,重新牵起彼此的手,却不知十年之间,每个人都变得太多了。君的绝望与悲观,让她宛若一具
,全然没有了一丝希望与欢欣,对于她来讲,生活是真的糟糕透了。对于父亲而言,他在不停地寻找能够
的
,可是迷宫里是没有这种
的好事的。走一步,退一步,走千步,退千部,来来回回总在宿命的大框框里打转,因为你不是上帝,无法跳出迷宫来看一看大体的格局,只能够用狭隘的眼光打量周围的一切。
寻找出口,作为起初的梦想,到最后却沦为一句玩笑,直到最后的一分一秒,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世界是没有出口的,这一生不是为了寻找一个终点,只是为了描绘一个过程而已。哭过、笑过、忧愁过、喜悦过、无奈过、彷徨过、坦然过、释怀过、憎恨过、宽恕过……这就够了,实在没有必要去为了结局大伤脑筋,结局只有一个,出口只有一个,就是死。对于军和君以及他们的父亲而言,都在为了这个出口疲于奔命,他们以为一旦找到出口,就意味着功德圆满,于是有的不断地进行
交易,有的不断地写些低俗文字,有的不断地出卖肉体,到头来才发现出口还是那样的遥遥无期,甚至连一点影子也看不到。
与此同时,过程却早已一片
,斑斑驳驳,肮脏不堪。最后的绝望给了自己,其实这一切要怪的也是自己,为了虚空的理想而在各种物质的腐蚀下丧失了本善的灵魂。
每个人都在试图找出一种方式,让自己仅有的一次生命能够活的更加精彩,殊不知在这种寻找一上路的时候,悲剧就被注定了。这样人都是走极端的人,只有极少极少的人能够选对路并且一直坚持下去,绝大部分人只是在空耗时间,虚度生命。为什么一定要考虑的那么长久,为什么一定摸着终点过活?所有人的终点都一样,都是死,没有例外,那么还有什么必要一直在摸索无限趋近于死的答案?这样的生活也太可悲了。
这个世界一直很美好,出口一直很多,可是都不是通往死亡的。你打开一扇门,走进去,发现有一盘
的馅饼;打开另一扇门,走进去,发现有一杯刚刚榨出来的
;又打开一扇门,走进去,发现你的爱人给你一个大大的微笑,何必再为了那些虚空的门而费神,为何不享受眼下的美好呢?美好的是世界,糟糕的只是你的心境,前者永恒不变,后者则需要自我掌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注册
投稿取消
文章分类: |
|
还能输入300字
上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