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朱自清英语翻译
2.3.2 四个英译本的介绍
第一个译本是由朱春申翻译,他传达了原文的审美观念,并在《荷塘月色》的译本中选用了最合适的词语。第二个译本是著名的译者王淑升翻译的,第三个译本是由杨宪益和他的妻子戴乃迭翻译的。他们的翻译体现出:译出语言要忠实于译入语言的深层意义以及原文的文化:译出语言可有些许洋味,他们的审美思想在《荷塘月色》中很好地体现出来了。第四个译本是李明在2005年翻译的。因此在这个译本中,有很多新思想和新方法。
3 讨论
3.1 语音
3.1.1 韵律
汉语是一种带声调的语言,英语是一种带重音的语言,散文的韵律相当重要。对于英译本来说,展现汉语译本的韵律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C:“像闪电般。”
E1:“like streak of lightness.”
E2:“with the suddenness of lightness.”
E3:“in a flash.”
E4:“like a streak of lightness”
在汉语译本中,四个汉字会加快韵律。读者能看到并感受到其震颤,正如汉字译本中的韵律一样,在E1里也有四个重音节。翻译能给读者视觉和感觉上的强烈感觉。在E2中,作者将四个音节挑战到九个,这使得句子速度变得更加的慢。E4的韵律几乎和E1相同,E3的韵律比其他三个快。
3.2 词汇
3.2.1 重叠词
在汉语译本中,叠音词展现了声音与意义的美感。在英译本中,译者使用形容词或副词而不用叠音词。
叠音词是汉语中一种普通的语言现象。它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它的作用是强调情感,加重韵律。在英语中很少有叠词。它的大部分是拟人化,如bubble-bubble。在汉译本中有27对叠音词。其中十对在第四段。他们可描述睡莲的状态、颜色、芳香、叶子和水。但在英译本中,译者将叠音词都改成了普通词。例如,汉译本中的“亭亭”传达了跳舞女孩苗条的身材。“星星”描述了满天星的美丽。英译本没能翻译出作者对睡莲的爱与文章的美丽。这是由于不同的语言特点导致的。
3.3 修辞
“隐喻或明喻可以使话语变得美不胜收,它可以深化作品的主题和宗旨”(GWTurner, 1973:133)。在这里,把第四段作为例子来进行分析。在作品的翻译中,修辞的运用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
3.3.1 明喻及通感
C:“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E1:“A breeze stirs,sending over breaths of fragrance,like faint singing drifting from a distant building.”
E2:“Their subtle fragrance wafted by the passing breeze,in whiffs airy as he notes of a song coming faintly from some distant tower.”
E3:“The breeze car
ried past gusts of fragrance,like the strains of a song faintly heard from a far-off tower.”
E4:“When a breeze passes,it wafts breaths of fragrance,which are like faint singing drifting from a far-away building.”
中文版的尝试使用通感来用缕缕清香比喻渺茫的歌声,使得人们在文字中感觉得到池塘的美丽。所有四个英文版本均采用了明喻以取代通感。他们通过嗅觉和听觉来表达基本的效果。选择不同结构的句子和不同的词语都会使翻译程度不同。E1翻译得很好,它使读者感到莲花的动态美。“drifting from a distant”还运用了头韵的修辞手法。E2翻译的不太理想。翻译的过长、甚至降低了通感的程度。E3翻译的词语过于简单,如“carried”和“heard”也过于肤浅。总体来说,E4的翻译是最好的。
3.3.2 暗喻
暗喻源于希腊。在暗喻里如“like”和“as”这些明显的词语是不可能找到的。在中文版里,“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显示了叶子的静态。他们无法像人类和动物一样站立。第二句并没有翻译这句话,它会影响到文章总体的感觉。第三句使用了词语“serried”来表明叶子密切的程度。这个词是相当忠实于中文版的。但“bent”却不在情景之中。在第四句中,“Jostling and overlapping”夸大了原文的含义。第一句的翻译总体上是最恰当的。虽然这些话不是很华丽,却表达了作者的意愿。
4 总结
从文体分析角度来说,由朱纯深翻译的译本是最忠于中文原文的。选词几乎都很正确。它使用了许多翻译技巧、句子结构和修辞。他的翻译再现了中文原文的文体并体现了原文的音美和意境美。第二个由王淑升翻译的译本就有些欠缺、尤其是在结构上。在他的译本中,第三自然段和第七自然段被删除了。这样使得文章结构和意义都变得不完整。第七自然段是关于采莲的情景。《采莲赋》在中文原文中是一首非常重要的诗。由杨宪益和戴乃迭翻译的第三个译本结合了中西方文化,译者再现散文的神和美、尤其是容易被散文忽略的细节。这表现了译者对原文恰到好处的理解力。在译文中有一些洋味,比如正式语、非正式语以及一些古英语。在某种程度上它减少了散文的中国味。由李明翻译的第四个译本中是最新的。因此,在这个译本中有其他三个译本的影子。其中的一些词语用的和其他三个译本一样。参考他人的长处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如果不能恰当地使用,译者很容易丢失自己的翻译风格。
参考文献:
[1]刘世生,朱瑞青. Patterns in language: Stylistics for studen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Turner. G.W.(1973). Stylistics. Great Britain
:Penguin Book
[3]冯庆华.文体翻译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朱纯深.翻译探微:语言、文本、诗学(最新增订本)[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8.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qking.com/%D4%AD%B4%B4%D7%F7%C6%B7/2010/66697.html
赞同0| 评论 2010-6-8 10:56 jennie0069 | 八级
译文一 (朱纯深译)(原载1927年7月10日《小说月报》第18卷第7期)
Moonlight over the Lotus Pond
I have felt quite upset recently, Tonight, when I was sitting in the yard enjoying the cool, it occurred to me that the Lotus Pond, which I pass by everyday, must assume quite a different look in such moonlit night. A full moon was rising high in the sky; the laughter of children playing outside had died away; in the room, my wife was patting the son, Run-er, sleepily hum ming a cradle song. Shrugging on an overcoat, quietly, I made my way out, closing the door behind me.
Alongside the Lotus Pond runs a small cinder footpath. It is peaceful and secluded here, a place not frequented by pedestrians even in the daytime; now at night, it looks more solitary, in a lush, shady ambience of trees all around the pond. On the side where the path is, there are willows, interlaced with some oth ers whose names I do not know. The foliage, which, in a moon- less night, would loom somewhat frighteningly dark, looks very nice tonight,although the moonlight is not more than a thin, greyish veil.
I am on my own. strolling. hands behind my back. This bit of the universe seems in my possession now; and I myself seem to have been uplifted from my ordinary self into another world, I like a serene and peaceful life, as much as a busy and active one; I like being in solitude, as much as in company. As it is tonight, basking in a misty moonshine all by myself. I feel I am a free man, free to think of anything, or of nothing. All that one is obliged to do. or to say, in the daytime, can be very well cast a side now. That is the beauty of being alone. For the moment, just let me indulge in this profusion of moonlight and lotus fra- grance.
All over this winding stretch of water, what meets the eye is a silken field of leaves, reaching rather high above the surface. like the skirts ef dancing girls in all their grace. Here and there, layers of leaves are dotted with white lotus blossoms, some in demure bloom, others in shy bud, like scattering pearls, or twinlking stars, our beauties just out of the bath. A breeze stirs, sending over breaths of fragrance, like faint singing drift- ing from a distant building. At this moment, a tiny thrill shoots through the leaves and flowers, like a streak of lightning, straight across thc forest of lotuses. The leaves, which have been standing shoulder to shoulder, are caught trembling in an e merald heave of the pond. Underneath, the exquisite water is covered from view. and none can tell its colour; yet the leaves
on top project themselves all the more attractively.
The moon sheds her liquid light silently over the leaves and flowers, which, in the floating transparency of a bluish haze from the pond, look as if they had just been bathed in milk, or like a dream wrapped in a gauzy hood. Although it is a full moon, shining through a film of clouds, the light is not at its brightest; it is, however, just right for me - a profound sleep is indispensable, yet a snatched doze also has a savour of its own. The moonlight is streaming down through the foliage, casting bushy shadows on the ground from high above, dark and check ered, like an army of ghosts; whereas the bengin figures of the drooping willows, here and there, look like paintings on the Io tus leaves. The moonlight is not spread evenly over the pond, but rather in a harmonious rhythm of light and shade, like a fa mous melody played on a violin.
Around the pond, far and near, high and Iow, are trees. Most of them are willows. Only on the path side can two or three gaps be seen through the heavy fringe, as if specially re served for the moon. The shadowy shapes of the leafage at first sight seem diffused into a mass of mist, against which, however, the charm of those willow trees is still discernible. Over the trees appear some distant mountains, but merely in sketchy sil- houette. Through the branches are also a couple of lamps, as listless as sleepy eyes. The most lively creatures here, for the moment, must be the cicadas in the trees and the frogs in the pond. But the liveliness is theirs, I have nothing.
Suddenly, something like lotus-gathering crosses my mind. It used to be celebrated as a folk festival in the South, probably
dating very far back in history, most popular in the period of Six Dynasties. We can pick up some outlines of this activity in the poetry, It was young girls who went gathering lotuses, in sam- pans and singing love songs. Needless to say, there were a great number of them doing the gathering, apart from those who were watching. It was a lively season, brimming with vitality, and ro- mance. A brilliant description can be found in Lotus Gathenng written by the Yuan Emperor of the Liang Dynasty:
So those charming youngsters row their sampans, heart buoyant with tacit love, pass to eath other cups oJ wine while their bird- shaped prows dtift around. From time to time their oars are caught in dangling algae, and duckweed float apart the moment their boats are about to move on. Their slender figures, girdled with plain silk, tread watchfully on board. This is the time when spring is growing into summer, the leaves a tender green and the flowers blooming,- among which the girls are giggling when evading an outreaching stem. their shirts tucked in for fear that the sampan might tilt.
That is a glimpse of those merrymaking scenes. It must have been fascinating; but unfortunately we have long been de nied such a delight.
Then I recall those lines in Ballad of Xizhou Island:
Ga
thering the lotus, I am in the South Pond, /The lilies, in autumn,, reach over my head; /Lowering my head I toy with the lotus seed, /look, they are as fresh as the water umderneath.
If there were somebody gathering lotuses tonight, she could tell that the lilies here are high enough to reach over her head; but, one would certainly miss the sight of the water. So my memories drift back to the South after all.
Deep in my thoughts, I looked up, just to find myself at the door of my own house. Gently I pushed the door open and walked in. Not a sound inside, my wife had been asleep for quite a while. Qinghua Campus, Beiiing
July, 1927
朱自清:荷塘月色(The Lotus Pool By Moonlight)
译文二:译者不详
The last few days have found me very restless. This evening as I sat in the yard to enjoy the cool, it struck me how different the lotus pool I pass every day must look under a full moon. The moon was sailing higher and higher up the heavens, the sound of childish laughter had died away from the lane beyond our wall, and my wife was in the house patting Juner and humming a lullaby to him. I quietly slipped on a long gown, and walked out leaving the door on the latch.
A cinder - path winds along by the side of the pool. It is off the beaten track and few pass this way even by day, so at night it is still more quiet. Trees grow thick and bosky all around the pool, with willows and other trees I cannot name by the path. On nights when there is no moon the track is almost terrifyingly dark, but tonight it was quite clear, though the moonlight was pale.
Strolling alone down the path, hands behind my back, I felt as if the whole earth and sky were mine and I had stepped outside my usual self into another world. I like both excitement and stillness, under the full moon, I could think of whatever I pleased or of nothing at all, and that gave me a sense of freedom. All daytime duties could be disregarded. That was the advantage of solitude: I could savour to the full that expanse of fragrant lotus and the moonlight.
As far as eye could see, the pool with its winding margin was covered with trim leaves, which rose high out of the water like the flared skirts of dancing girls. And starring these tiers of leaves were white lotus flowers, alluringly open or bashfully in bud, like glimmering pearls, stars in an azure sky, or beauties fresh from the bath. The breeze carried past gusts of fragrance, like the strains of a song faintly heard from a far-off tower. And leaves and blossoms trembled slightly, while in a flash the scent was carried away. As the closely serried leaves bent, a tide of opaque emerald could be glimpsed. That was the softly running water beneath, hidden from sight, its colour invisible, though the leaves looked more graceful than ever.
Moonlight cascaded like water over the lotus leaves and flowers, and a light blue mist floating up from the pool made them seem washed in milk or caught in a gauzy dream. Though t
he moon was full, a film of pale clouds in the sky would not allow its rays to shine through brightly; but I felt this was all to the good - though refreshing sleep is indispensable, short naps have a charm all their own. As the moon shone from behind them, the dense trees on the hills threw checkered shadows, dark forms loomed like devils, and the sparse, graceful shadows of willows seemed painted on the lotus leaves. The moonlight on the pool was not uniform, but light and shadow made up a harmonious rhythm like a beautiful tune played on a violin.
Far and near, high and low around the pool were trees, most of them willows. These trees had the pool entirely hemmed in, the only small clearings left being those by the path, apparently intended for the moon. All the trees were somber as dense smoke, but among them you could make out the luxuriant willows, while faintly above the tree-tops loomed distant hills - their general outline only. And between the trees appeared one or two street lamps, listless as the eyes of someone drowsy. The liveliest sounds at this hour were the cicadas chirruping on the trees and the frogs croaking in the pool; but this animation was theirs alone, I had no part in it.
Then lotus-gathering flashed into my mind. This was an old custom south of the Yangtse, which apparently originated very early and was most popular in the period of the Six Kingdoms,* as we see from the songs of the time. The lotus were picked by girls in small boats, who sang haunting songs as they padded. They turned out in force, we may be sure, and there were spectators too, for that was a cheerful festival and a romantic one. We have a good account of it in a poem by Emperor Yuan of the Liang dynasty called Lotus Gatherers:
Deft boys and pretty girls
Reach an understanding while boating;
Their prows veer slowly,
But the winecups pass quickly;
Their oars are entangled,
As they cut through the duckweed,
And girls with slender waists
Turn to gaze behind them.
Now spring and summer meet,
Leaves are tender, flowers fresh;
With smiles they protect their silks,
Drawing in their skirts, afraid lest the boat upset.
There we have a picture of these merry excursions. this must have been a delightful event, and it is a great pity we cannot enjoy it today.
范文二:朱自清《春》英语翻译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If swallows leave, there is a time for them to be back again;
If willows die, there is a time for them to be green again;
If peach blossoms fall, there is a time for them to bloom again;
But, you, the wise, tell me why do our days leave and never come back? ---If they are stolen by someone, who could it be? And where could it be hided? If it is the days themselves that escape from us, where do they go now?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没有声音, 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I don’t know how many days God endows me to live on the earth. However, I’m really aware of a few things leaving from my hand. Counting the time silently, I find more than eight thousand days have slid away from my hands. Just like a drop of water from the tip of needle disappearing into the ocean, my days are dripping into the stream of time, soundless, traceless. I can’t help to sweating on my forehead and tearing on my face.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Everything just comes and goes as its own willingness. And how hasty its moving step is! When awaken, I feel chinks of slanting sunlight is shinning in my room. Then I find it has crept into a different place. Does it have feet? In contrast, what I have done is only to follow its trace and spin with it in vacant. Thus, when I am washing my hands, it flows away through the basin. The time I am eating, it is swallowed in the bowl. Immediately I am in daze, it just passes away from my stagnant eyes. Instantly, I perceive its fast-moving step. However hardly had I stretched my hand and persuade it to stay when it slipped away from my finger. When I am in bed, it briskly come across me and fly away by my feet. Once I open my eyes and meet it again, that only proves another day has vanished. Hence I mask my face and sigh, just at the same time it flashes before me and left nothing but a vague shape of the new day.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What can I do in these swiftly escaping days and on the world which is full of thousands of houses .I can do nothing but wandering and hurry .What has been left besides wandering in the more than eight thousand hurried days? The past days are like light smoke which blows by the wind or just like the thin fog which is dried by the new sun. What mark have I left? Have I ever left hairspring mark? I come to the world naked, soon, should I leave in the same way? But, It’s unfair …Why do I come to this world without doing nothing?
You, the wise, please tell me why our passed days can’t come back forever?
范文三:背影__朱自清
背影 朱自清
教学设想
《背影》通过叙述、细节描写等来表达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文章在朴实的语言中,凝结着深厚的父子之情。
本单元学习的是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并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因此在学习中,本课就把“细节描写”作为教学重点,通过联系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背影来深刻体会文中父亲的背影的意义。力争在两课时的时间里,掌握字词,把握文中技巧,运用课堂互动、讨论、再现事件的方式,在教师的主导下,以学生为主角,解决重点及疑难问题,共同把握文章之技巧和主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一) 温习、巩固作家作品及背景。
(二) 复习巩固记叙文的“六要素”与刻画人物的“五
大法”。
二、智能目标
(一)把握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二)学习文章朴实的语言、不加修饰的写实记叙特色。
三、人文目标
在学习和赏析中,深刻体会文中朴实的语言所蕴含的深厚感情,体验父爱与母爱的伟大,体验子女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发扬中华民族积淀下来的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把握“叙述”和“细节描写”的技巧,并在作文练习中,初步掌握其用法,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教学难点
作者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父亲的背影——来写,写得不落俗套,但却语言朴实,动作迟缓,抒情真实,不采用华美的辞藻,却读来感人至深,感人肺腑。那么本文是怎样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立意作文、组织材料的呢?
教学方法:导读法
课型选择:讨论课
教具准备:彩色粉笔
教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有关朱自清文学常识,掌握文章生字词,划分层次,了解段意。
一、了解情况,导入新课
(7分钟)
(一)了解情况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散文,那你们能告诉我散
文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学生答:形散而神不散)(副板书)。我们以前也学过记叙文,那你们知道记叙文的“六要素”是什么吗?(学生答: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事件、结果)(副板书),你们还能告诉我刻画人物有哪些方法吗?(学生答: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烘托)(副板书)。很好,同学们,那你们知道记叙性散文的特点是什么吗?
2、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示他们从散文与记叙文的
结合入手,对学生的发言多给以鼓励。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刚才问你们关于散文与记叙文的问题,
是因为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记叙性的散文,这篇记叙
性散文将我们怎样刻画人物,怎样通过细节描写来抒发真情实感。
2、同学们,我这里有一首小诗,没有题目,请同学
们帮安个题目,看谁安得最好?
转身
抬腿
扬长而去
学生有的答《离开》,有的答《转身》,有同学答
《背影》。
3、同学们答得都很好,我认为题目安为《背影》再
好不过,同学们想想,这三个动作留给我们的就是一个“背影”啊!
2、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背影》,就是朱自清先生的
名篇。(板书课题)
3、请同学们默看文章方框内的提示,并想想作者为
什么歌颂父亲的背影。
(三)明确重点
1、我们以前学过朱自清先生的另一篇写景的名篇—
—《春》,知道朱自清先生是写景的高手,从对《背影》的学习中,我们将会看到,他同样是写人的高手。虽然是写人,但却写得有点与众不同,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
“艺术特色”。那么,它与其他写人的文章不同之处在哪里呢?
2、同学们,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教学重点,同时,也
是我们的教学难点。我将带着大家共同解决这个难题。
二、复习巩固,把握语词
(15分钟)
(一)复习巩固
1、作家: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
2、作品:朱自清早期诗作表现对黑暗的批判和对光
明的追求,散文创作的成就最大,语言朴实,文笔秀丽。代表作有诗文合集《踪迹》、《雪朝》,散文集《背影》、《你我》、《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散文代表名篇有《春》、《绿》、《荷塘月色》、《背影》。
(二)把握语词
差(chāi)使: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叫“当差”,这里
指职务
狼藉(jí):乱七八糟的样子
簌簌(sù):纷纷落下的样子
典质:(把财产、衣物)典当、抵押出去。典,当;
质,抵押。
勾留:短时间的停留
琐屑:不重要的、无关紧要的小事
著(zhù):多音字,这里指筷子
蹒跚(pán)(shān):因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
摆的样子
拭(shì):擦
三、划分段落,文章题解
(22分钟)
(一)划分段落
1、扫除了字词障碍,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
边读边思考一下问题,并给文章划分段落。
问题1:文章写的是什么事?背景是什么?把事情的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事件、结果等用
红笔标注出来。
问题2:文章一共几次写到背影?几次写到我流泪?
作者想表达什么思想感情?
2、同学们读完,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1)、文章标题叫《背影》,主要围绕什么来写?(背
影)。谁的背影?(父亲的背影)。
事情的背景是什么?(祖母去世,父亲失业,
家境陷入困境)。
(2)、课文写背影,一共写了几次呢?(四次)。写
我流泪一共写了几次呢?(四次)。
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四次背影——
父爱子,四次流泪——子爱父)。
3、这几个问题我们解决了,现在我们给文章划分段
落,我请同学划分,并归纳段落
大意。师生确认文章可分为四个部分。
(1)请第一个同学划分第一部分。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请另一个同学归纳大意。(写的是我
两年后怀念父亲的背影)。教师归纳:怀念背
影。(板书)
(2)请第二个同学划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2
—5自然段)。请另一个同学归纳大意。(写的
是祖母过世,父亲失业,家境陷入困境,还有
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教师归纳:铺垫背影。
(3)请第三个同学划分第三部分。第三部分:(第6
自然段)。请另一个同学归纳大意。(写父亲给
我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和父亲和我分别时
的背影)。教师归纳:刻画背影、惜别背影。
这是文章详写得部分,其它三部分都是略写。
(4)请第四个同学划分第四部分。第四部分:(第7
自然段)。请另一个同学归纳大意。(写得是我
收到父亲的来信深受感动,再次回忆起父亲的
背影)。教师归纳:再现背影。
(二)文章题解
同学们,刚才我们已划分了段落,对文章有了顺序上的把握,我们再回来看文章标题,就能得出发现。
背影——可看作是父亲的一面镜子,照映着父亲的特殊面貌。由于生活的暗示,作者有独特的发现,选择了这个最佳角度来描写。以“背影”为题,并以“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父爱的真挚,老境的颓唐,都通过背影表现了出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巩固复习上节课已学的知识,进行提问。深入理
解文章意蕴,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把握记叙性
散文的特点,提升文章主旨。
一、 提问巩固,导入新课
(3分钟)
上节课我们掌握了文章的生字词,现在我进行提问。教师问,“蹒跚”是什么意思?(学生答:指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举著提笔”的“著”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著”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要读“zhù”,是指筷子)。我们也分析了文章的段落,并归纳了文章答段落大意,现在我也提问一下同学们。教师问,文章重点写得是哪一部分?(学生答:第三部分,刻画背影和惜别背影)。
二、 分段把握,深入讲解
(20分钟)
(一)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惦记背影。(略写)(第一
次写到父亲“背影”)
1、 作用、地位:统领全篇,是文章的总纲。
2、 技巧手法:开篇设置悬念,运用倒叙手法。
(二)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叙述背景,铺垫背影。
(略写)
1、2—3自然段:写祖母过世,父亲失业,家境悲凉。(第
一次写到我“流泪”—惆怅之泪)
(1)、“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表现父亲在悲痛中安慰作者,要坚强镇定。
2、4—5自然段:写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
(1)、作者的父亲在徐州当烟酒公卖局长,却还要借钱为
祖母办丧事,从侧面描写了作者父亲的为人正直。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
心胜过关心自己。
(3)、“聪明过分”、“太聪明了”——我的两次自责,当
初对父爱的不理解,现在的悔恨。
(三)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刻画背影,惜别背影。(重点)(详写)
1、刻画背影部分。(第二次写到“背影”,第二次写到“流泪”—感动之泪)
(1)、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表现背影。
动作:走、爬、攀、缩、微倾等——动作吃力、费劲。
外貌:黑布小帽、黑布马褂、深青布棉袍——朴实、庄重(守孝期间)
(2)、作者运用语言描写再次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心。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2、惜别背影部分。(第三次写到“背影”,第三次写到“流
泪”—感动之泪)
(四)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再现背影。(略写)
1、第四次写到“背影”,第四次写到我“流泪”——思念之泪。
2、“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父亲写信的真情,儿子读信得真情,碰撞出最感人的力量。
三、分析写作技巧
(10分钟)
文章是记叙性抒情散文,是记叙与抒情的结合。
(一)抒情分析
文章整个结构是抒情的,从开头的“最不能忘记”的抒情,到最后又在“泪光中浮现背影”的抒情,中间再加以细节描写与叙述,课文中“四次流泪”的抒情,都是抒情的最佳证明,也证明了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
(二)记叙分析
在总结构为抒情的文章中,抒情固然是重要的,但还要记叙,而记叙,叙述与细节描写是最佳方法。
1、 叙述:第2—5自然段在总体上都在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叙述有利于文章事件的发展,注重详略得当。
2、 细节描写:
(1)语言描写:
1)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安慰儿子,表现父亲的坚强和沉着,也含有淡淡的哀愁。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对别人送儿子不放心,还是要自己送,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也是极其细致极其深厚的。
(2)动作描写:
1)第5自然段:“拣”、“做”、“嘱托”——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照。
2)第6自然段:“穿”、“爬”、“跳”、“走”、“探”、“攀”、“缩”、“倾”——动词的描写恰到好处,表现了爱子之心是多么的强烈。
(3)外貌描写: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将父亲平凡的外表写出来,就与伟大的父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外形平凡——爱心伟大
(三)记叙抒情分析
文章在总结构上抒情的,主要通过四次流泪来抒发感情,但这种感情的抒发要有有力的感人的事件来撑托,感情才不会空洞乏味。因此,作者选取了“背影”这一叙事
角度进行描写,角度新颖,运用叙述和细节描写等手法,使叙中含情,情寓叙中。抒情是通过“四次流泪”来完成的,而记叙则是通过“四次背影”来完成的。
【抒情是记叙的灵魂,记叙是抒情的骨架】
四、 作业布置,知识迁移
同学们,下去以后找相关的记叙性散文来读,运用我们所学的叙述和细节描写来分析文章,并且我要求每一位同学要用细节描写的技巧写你身边的一个人或一件事,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附:板书设计
背影朱自清
父
子
之
情 开篇设疑
回忆往事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铺垫背影(父亲的细心关照) 刻画、惜别背影(望父买橘、父子分手)
再现背影(别后思念) 理解父爱
父
爱
子
子
爱
父
范文四:背影(朱自清)
背 影
作者: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
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小贴士:
父亲节起源于美国的节日(现已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节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异)。在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节日里,子女佩戴红玫瑰表示对健在父亲的爱戴,佩戴白玫瑰表示对已故父亲的悼念。
范文五:朱自清背影
朱自清《背影》教案 /教学设计 (一 )
《背影》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点 ]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 朴实的语言风格。
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 培养学生 “关爱他人”的优良 品德。
[教学课型及课时 ]
1. 教读课
2. 一课时
[媒体设计 ]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
一、导入新课
一见到大家精神的样子, 我就感到非常高兴! 我对大家有着非常好的印象, 我非常 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 , 愿我们今天的学习合作愉快!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朱自 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背影》 (板书课题--背影)
一谈到中国的现代散文, 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 一谈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就不 能不提到 《背影》 。 《背影》 这篇散文因其成功地描述了 “父爱” 这一主题而被人们广为传诵。 --提到“父爱”这个话题,有一件事令我刻骨铭心(讲一件亲身经历的动人故事导入到课 文的范读上来,争取声情并茂,感人泪下) 。下面我们就来共同看一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 写这“深沉的父爱”的。
二、教学新课
(一) 、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放伴奏音乐,力求生动) 。
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
1、教师提问:刚才提到, 《背影》这篇散文因其成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一主题而 被人们广为传诵。读完这篇散文之后,你觉得作者是通过选取什么角度来表达“父爱” 这一 主题的?
明确:作者是通过选取“背影”这个角度来表达“父爱”这一主题的。
2、本文的题目是“背影” ,文中一共几次写到“背影”?
明确:第一次:点题的背影;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第三次:离别时的背影;第四 次:思念中的背影。
3、 这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应该是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 然后,让指名学生单个朗读,比较哪个学生朗读得比较好,教师在朗读技巧(轻重音)上加 以指导,找出应重读的词,加以体会,教师适时加以引导。然后,教师适时提问:作者是怎 样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的?
明确: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刻画, 作者首先写了父亲的衣着:
(让学生齐读课文)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描写父亲的穿着突出 了什么颜色?(黑色)为什么突出黑色? (穿黑色衣服与他家中死了亲人有关,黑色给人以 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
板书:沉重
作者接着又描写了父亲走路的姿势:(让学生齐读课文) 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了 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动手写一写这个词,并想一想,作 者为什么用 “蹒跚” 这个词?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走路蹒跚的父亲要经过铁道, 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是令人十分担心的! )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板书:蹒跚
板书后教师提问:作者又写了什么? (父亲爬月台) 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学生齐 读课文)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动作描写) 这个句子作者运用了哪几个动词? (“攀” 、 “缩” 、 “倾” )为何用“攀”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只能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 起身体向上“攀”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是多么地令人揪心啊! ) 用“缩”字有什么好处?(“缩”字说明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全在手上 了,如果手掌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多么得紧张啊! )同样, 用“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一个“倾”字表明父亲要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 子。这是一个艰难努力的背影!
板书:艰难努力
要求学生齐读这几句话,要突出应重读的词。
4、我们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比如:“皱纹很深” , “两鬓苍苍”等 等, 本文的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 而只写父亲的背影呢? (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 的,教师适当予以肯定)
讨论后明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点擅长选取表达感情的聚焦点。 本文的聚焦点就 是“背影” 。这张“背影”就凝聚着“深深的父爱! ” ,日常生活中,蕴含父爱的事例还有很 多,而作者只去写“背影” ,正好获得了以少的材料表达丰富感情的效果。这个聚焦点“背 影” 留给我们的印象也就十分深刻了。 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 这张背影对儿子 来说太熟悉了, 如果是在平常, 父亲的背影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 感动的原因是父 亲的背影出现不平常的背景下。文章前三段已作交待:祖母去世,满院狼藉,偿还欠债,光 景惨淡。失去亲人, 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失业等境况又使他的内心充满了忧愁, 父亲肩上 的担子是沉重的,然而此时的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学业,便宽慰儿子说:“事 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还决定亲自送儿子上火车。在这种情况下,作者 深深理解了父亲对自己深深的爱, 但作者更加爱自己的父亲。 作者这时看到父亲的背影情不 自禁的流下了眼泪,这是心疼的泪水,这是感激的泪水。 )
5、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请问: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 (学生指出句子后, 师生共同体味父亲言语里面蕴涵的深厚感情。 在 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引导、点拨)
(1) 、 “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父亲这是做什么?(这是在 宽慰儿子) 这时最悲痛的人是谁?(是父亲) 为什么宽慰儿子?(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 的学业)父亲表面上比较想得开,这是为了宽慰儿子,实际上他把悲痛压在了心底,不让儿 子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
(2) 、 “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学生讨论回答后明确:父 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 )
(3) 、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父亲为何买橘子?(担心儿
子路上口渴。 )这个父亲对儿子是多么得体贴入微啊!
(4) 、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父亲担心儿子是否顺 利地到达北京。 )
(5) 、 “进去吧, 里头没人。 ”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 ) 同学们看,这真是“儿行千里父担忧啊 ! ”
这五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 语言朴实, 但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 之情,谁说父爱不细腻,谁说父爱不伟大,这就是伟大的父爱!
三、总结梳理,回扣目标
这篇文章通过运用抓住“背影”这个聚焦点的写法,运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 深的父爱”这一主题。
四、拓展
同学们,讲到这里,我不由地想起了电视剧《咱爸咱妈》的主题歌——《父亲》这 首歌,大家熟悉不熟悉?(熟悉)我给大家唱一下好不好?(好) (演唱“父亲” )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接受了来自父母、祖辈、老师同学对我们的许多关爱,面对这 些“关爱” ,我们应当怎样做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善于接受别人的关爱,还要 善于理解别人,以实际行动去关爱别人,我们要做一个爱自己,更爱别人的人。 )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 写一篇记述父母、祖辈、 老师、 同学关爱自己的文 章,题目自拟。
朱自清《背影》教案 /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的
1. 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2. 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3. 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
教学设想
这篇课文与上篇课文不同。 《这不是一颗流星》反映的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而本课反映 的是旧社会家庭亲人的关系。前者是父亲心目中的儿子,后者则写的是儿子心目中的父亲, 人物形象的悬殊, 也构成了课文完全不同的内容。 但作为记叙性文章, 在写作方法上还是有 很多共同点的,而思想感情上的家庭亲情,同样是一脉相承的。
教学本文, 重点应放在特定环境下父子深情的特定表达方式, 抓住文章命题立意的角度 和文章线索来作为分析的突破口; 还应抓住本文独特的写人记事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从中体 会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可分两课时讲授。 第一课时主要是划分段落层次, 分析贯串全文的线索, 侧重完成 第一个教学目的; 第二课时则以重点语段、 语句的体会为主要教学内容, 侧重完成第二个教
学目的。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突出往事回忆的结构形式;用“背影”连接贯串故事情节的艺术构思。
教学过程
1. 布置预习(可在课前进行) 。
①让学生认真阅读一遍课文。
②结合课后练习三、七体会课文。
本文分三部分,第二部分分三层,概括出它们的主要内容,并找出起、讫语句。 2. 教师导语(先板书出课题) 。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性散文,也可以说是回忆性散文,同《这不是一颗流星》一 样,属于记叙文。本文写于 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广大读者所传诵,多少年来 也一直被选入教材,哺育了几代人。对于过样的名篇,我们应认真阅读、学习。
本文作为一篇记叙文,与《这不是一颗流星》有很多相同点,如都是写家庭亲情,都是 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的、 生动的材料、 都是通过一定的情节线索来组织材料、 通过场面和人物 的描写来表现中心意思。 在这些相同点中, 又各有不同的表现方法。 阅读时要善于在学习新 课文的过程中,联系旧课文,比较鉴别,从中融会贯通,得到一些新的启发。
我们在阅读 《这不是一颗流星》 时, 是从分析结构形式入手, 弄清故事情节及其表现形 式。本课的学习也应该这样。
3.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解释词义。
交卸(xia) :卸,解除、除去。 “交卸” ,用于某种职务。 “推卸” ,用于某种责任。
奔丧(sāng) ,有关死人的事,名词。奔丧,在外地赶回办理尊亲丧事。丧,别读s àng,丢掉,失去。动词。
踌躇(chóu chú) ,犹豫不定。另意,形容得意。
迂腐(yū) ,拘泥保守。迂腐,拘泥于旧的准则。迂,另意“迂迴” ,曲折、绕远。 蹒跚(pán shān)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tuí) ,精神委靡,意气消沉。
琐屑(xia) ,指细小繁杂的事。
晶莹(yíng) ,光洁透明。
4. 朗读课文。
找学生朗读课文,最好分三个部分,找三个同学分别朗读,提出朗读要求。
5. 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层次,掌握结构形式。
(1)本文如分成三个部分,应怎样分法?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三个部分的分界线, 划出三个部分后, 归纳大意, 要求用同样的语式 (字数、结构形式大体相同) ,训练概括能力。
“那年冬天”是现在与回忆的分界线。 “这几年来”是回忆与现在的分界线。第一部分, 首段, 第二部分, 首、 末之间的段落; 第三部分, 末段。 各部分的大意可以归纳如板书所示。
板书:
①开篇寄思
②往事回忆
③结尾怀念
此板书上的概括不是唯一的, 概括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表述方式, 此 处千万不能约束学生发挥自己见解的能力及创造能力。 当然, 这种概括必须是正确的。 这里 有个严格的界限,也必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如学生能用“背影”作线索概括,也应肯定:
①不忘背影
②描写背影
③思念背影
(2)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文章叙事的层次又可以分成几层意思呢?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中间部分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交代父子分别时的家境
第二层次:送行前父亲的细心关照
第三层次:送行时看到父亲的背影还可以有别的概括,比如:
中间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交代家境
第二层次:浦口送别
在第二层次“浦口送别”中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层次:
第一、细心照顾
第二、车站买橘
第三、车门话别
如按此划分,板书设计为:
按前种划分板书设计为:
(3)在划分段落层次时,应从开始就告诉学生,文章本身的结构形式是固定的、是客观 存在的。 我们划分层次应力求符合作品本身固有的思路及其结构形式, 但由于读者认识的差 异、角度的不同、目的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分法。这就要作具体分析。有的是这样分也可 以, 那样分也未尝不可; 有的则是绝对不行。 划分层次还是有原则的, 不是可以任意划分的。 学生进入中学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养成独立阅读和分析的习惯,比教师“一言堂” 、只 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的灌输性教学, 不知要强多少倍, 不必担心学生会有损失, 也不必担心 达不到教学目的。
6. 引导学生弄清情节线索,体会取材角度。
本文用什么把全文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并且贯串起来?是很容易找到的。
这就是“背影” 。
现在,要弄清楚:
(1)作者是怎样用“背影”来贯串并连接全文的?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并随时归纳。
本文在几处写了“背影”?
本文在四处写到“背影” 。
这四处写“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每次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第一次在开头,不忘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别时,望父买橘时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第四次在结尾,泪光中再现背影。
第四次背影的出现, 是怎样随着文章情节的推进而有不同的表现力的呢?或者说, 文章 对父亲的回忆是怎样以“背影”为线索连贯起来的呢?
可以做这样的理解,板书设计如下:
(2)作者为什么选择 “背影” 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 并用它来组织材料、 结构成文呢? 教师可引导学生作短暂的交谈、自由讨论,然后集中发言,教师择优肯定、适当补充。
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 体现 着高明的艺术构思:
①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 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②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 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 而以 “背影” 出现, 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③艺术视角的创新。 作者不落俗套, 不随人后, 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 给人以生动、 新颖的感受。
这三点对初一学生来说, 认识上可能有一定差距, 只要求能够一般的理解即可, 重点在 于提高认识,不要求掌握。故教师讲清楚,不必整理笔记。
7. 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这不是一颗流星》一文在结构形式、情节线索方面,在选取材 料、组织材料方面,以及写法上都有相同之处。试作比较。
《这不是一颗流星》的结构形式是:
“现实——回忆——现实”
《背影》的结构形式也是:
“现在——回忆——现在”
《这不是一颗流星》以熊皮手套为线索贯串全文; 《背影》则以背影为线索贯串全文。
《这不是一颗流星》的主体部分选择病房这一场合表现主人公的活动; 《背影》的主体 部分则选择“车站送别”这一特定环境重点描写。
《这不是一颗流星》选取孩子关心阿婆冻伤的手这一主要情节来表现主题; 《背影》则 选取“浦口送别”这一主要情节来表现父子深情。
布置作业
1. 做课后练习一、四、五。
做练习一将重点划在书上。 熟读课文第 6自然段, 并学习重点分析。 可按照这样的顺序 思考:①写了什么,②怎么写的,③好在哪里。将思考的结果写在练习本上,准备课上口头 回答。
2. 做课后练习二。
这一题要认真思考,有明确的观点,简要整理成文字,准备在课上口头回答。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朴实语言、平凡细节的深刻内涵;父子间的深挚感情。
教学过程
1. 教师导语。
上节课着重分析了课文的段落层次、 情节线索,以及从“背影” 这一新的视角命题立意 选材组材的意义,并与《这不是一颗流星》作了对比。这节课要着重体会本文朴实自然的语 言,体会作者怎样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平凡的细小的事情来叙事抒情。
下面, 沿着课文的顺序,挑出一些重点语句或语段, 细细体会作者语言的特色,朴实无 华的语言中如何饱含着深情。
2. 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句。
作者在文中三次写了流泪, 每次写法各有什么不同, 各自在什么情况下, 表达了什么样 的思想感情?
文中作者三次流泪,都是在三个部分的最紧要时刻。
第一次流泪是在交代家境衰败的情况下,见着父亲,面对家破人亡的景象, “不禁簌簌 地流下眼泪” 。这次掉泪表现出触境伤情的悲哀。这一次掉泪,引出父亲的在文中为数不多 的重要话语:“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父亲的这几句话, 表达的感情是很丰富的, 很深沉的。 这里有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和劝慰, 也流露了父亲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 同时, 也可以看出父亲内心深处不甘受命运摆布、 不 怨天尤人的自我宽解、自求振作的复杂心情。
第二次流泪是在浦口送别时,作者眼看父亲跨过铁道蹒跚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 来了” 。这次掉泪是情不自禁,为父亲的背影所感动。这一次掉泪,因为是在车站上,又是 在临别之前, 特定的情况决定了作者的举止,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 又是一次复杂的心态显示。 怕父亲看见了要伤心, 应是赶紧拭泪的主要原因; 怕别人看见了 不仅是怕自己显得不雅,而且也怕要给父亲带来难堪。
第三次流泪是在读到父亲来信中那种感伤之词时,出现了“晶莹的泪光” 。这一次闪出 “泪光” ,应是别父两年多的现在,即执笔为文的时候,想象两年多前离别时的情景,不禁 黯然长叹。这种在“泪光”中再现“背影”时,戛然而止,与开头不忘背影相呼应,其震撼 读者心灵的力量有如撞钟,余音不绝。
教师在讲授时, 应随问随答, 随写板书, 语调中要能传达出语言本身的感染力量。 板书: 3. 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段。
本文 4、 5、 6段,特别是第 6段的描写,是全文的核心段落,集中表现了作者“最不能 忘记的”父亲的背影。我们应认真阅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