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欧盟鼓励企业创新的措施
欧盟鼓励企业创新的措施
2j,
政策与管理全球科技经济瞻望
西欧技术创新状况
为了更好地指导欧盟及其成员国制定有效的 技术创新政策,欧洲委员会企业总司和欧洲统计局 从1997年起联合对西欧的技术创新活动开展了调 查研究工作.
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卢 森堡,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以及英国的初步调 查结果表明,平均来说,在1994,1996年期间,工
大企业要比 业部门53%的企业可被看作是创新的.
中小企业更具创新性.在拥有250名以上雇员的工 业企业中,有81%的企业为创新型的.对中小企业 来说,这一比例分别为59%和44q,~. 调查表明,在服务行业,有41%的企业是创新 关于企业的创新活动成本,调查结果表明,对 制造业来说,这一平均成本占企业营业额的4%左 右.大企业的技术创新投资强度要较中小企业的为 大.而中小企业之问则没有什么明显差别.另外,技 术创新投资强度最大的工业部门差不多也是创新 企业比例最高的那些部门.如果不考虑批发商务和 金融中介,在服务部门,平均来讲,企业创新活动的 投资强度接近3%.
有关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目的的调查结果表 明,60%的工业部门的创新企业和68%的服务业部 门的创新企业的首要的创新理由是改进产品质量
或服务质量.另外,扩大产品品种或服务品种以及 进入新市场或增加市场份额也是企业开展技术创 新活动的重要目的.但是,在创新企业看来,旨在符 欧盟鼓励企业
创新的措施
的.由此可见,欧洲工业企业较服务业企业更具创 新精神.在服务行业,有73%的大企业是创新型的, 而中小企业中分别只有49%和37q,~是创新型的. FJ%04-3
FO'2,?
刘辉
合标准与规范,降低原材料
与能源消耗或者减少环境
破坏以及替代销路很好的
产品并不是它们开展技术
创新的重要理由:
调查显示,在制造业部
门,有关技术创新的主要信
息源好像是顾客或消费者
以及工业企业或集团内部
信息源,这一结论对各种规
模的企业都有效不过,随
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内
部信息源的重要性增加.需
要指出的是,北欧国家以及
说英语的国家的企业倾向于给予顾客和消费者以 更多的重视.从总体上讲,服务行业的情况基本类 似.然而,有趣的是,在服务行业,消费者的作用好 像不如在制造业那样重要.
将近半数的创新企业其技术创新项目进展的 主要问题是经济困难.在工业部门,企业技术创新 的最大的麻烦是难以接受的经济风险,过高的创新 成本以及缺乏合适的资金来源.这三个因素构成了 企业启动新的创新计划的主要障碍在这一方面, 服行行业的情况差不多相似.但是,在服务行业,就 创新项目严重推迟这一点而言,结构的僵化以及合 格人才的缺乏要比经济因素更加难以克服.
鼓励企业创新的措施
囡
全球科技经济瞳望
鼓励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是欧洲当局 需要迎接的一项重大挑战,这就要求当局制定各种 政策,以适应不同的经济与社会背景.
欧洲委员会强调,需要采取若干有关技术与创 新的政策手段.为此,欧洲委员会曾于1996年11 月启动了第一个欧洲创新行动计划,这是欧洲委员 会自1995年发表《创新绿皮书》以来在技术创新方 面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
第一个创新行动计划是在欧盟及其成员国这 两个层次上展开的,其重点实施领域是空间技术的 应用与推广,军民两用技术的开发,乡村发展,环境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音像产品以及服务行业.欧洲 委员会认为,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促进创新 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于创新的法律环境,行政环 境与金融环境,建立研究与创新间的有机联系 第一个创新行动计划不仅实用于90年代末占 主导地位的社会一经济环境,它也是欧共体一级当
前和今后创新政策的发展框架.在这一点上,于 1999年年初正式出台的欧盟第五个框架计划引入 的若干新的要素特别是"创新与中小企业"专项计 划这一要素反映了欧洲委员会重视为了更好地将 欧洲的研究同创新联系在一起所提出的新挑战. 欧洲委员会认识到,中小企业是重要的创新动 力和参与者,它们在欧洲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它们的发展能够对新的经挤活动的出现,欧洲 工业竞争力的提高,经济的增长以及就业的增加做 出重要的贡献.
"创新与中小企业"专项计划属于横向计划,其 经费总额为3.63亿欧元,跨度为4年.这一专项计 划的目标是促进为执行第一个创新行动计划而开 展的创新活动,鼓励欧洲中小企业发挥更加积极的 作用,并为它们参与第五个框架计划提供方便. "创新与中小企业"专项计划所确定的在创新 领域的任务为:
?
支持与创新相关的活动,如技术转让的后续 工作,具有示范效果的项目的启动;
?
充分利用能够促进研究成果的使用与转让 或促进创新企业建立的网络,活动和机制; ?
组织研究来评价项目及其成果,并通过技术 实施计划来推动项目成果的利用;
政策与管理
?
提供可用来监督与评价框架计划各主题计
划下开展的技术转让活动以及有关创新的其他活 动的数据.
在提高中小企业参与研究,技术开发以及示范 活动的能力方面的任务为:
?
开展合作研究行动.该行动可使来自两个以 上成员国的至少三个不同的相互独立的中小企业 一
起开展研究活动,以便内部解决其共同的技术问 题.或者将这些问题委托给具有合适的研究与技术 证实能力的合法第三实体,其中包括工业实体; ?
支持与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协作和合作研究 项目的行动;
?
提供用来监督与评价在框架计划的各个主 题计划中采用的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各种措施的执 行情况的数据.
另外,欧洲委员会决定在"创新与中小企业"计 划的框架下建立"欧洲创新趋势表.这一"欧洲创 新趋势表的作用是介绍有关欧洲创新的共同参考 框架,其目的是:
?
改进资料基础与分析基础,以便更好地理解 创新的法律框架与管理框架以及创新的政策影响; ?
分析政策趋势,比较创新的成就,并揭示卓 有成效的方法,成功的实践和一些措施的效果; ?
便利成员国,协作国和欧共体之间就创新的 成就与政策进行的多边信息交流;
?
建立一个用于讨论,分析,跟踪和制定有利 于创新的政策建议与方案的欧洲平台; ?
改善创新政策的决策过程的基础.
除了设立专门的"创新与中小企业横向计划 之外,在第五个框架计划的四个主题计划中都分别 设立了"创新单元"."创新单元"的重点任务是促进 各个主题计划研究成果的开发和利用工作,并有助 于确保同"创新与中小企业"横向计划中实施的创 新活动之间的相互补充和交互作用.
为了更好地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同创新活 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新一届欧洲委员会已决定在 其机构改革中将原先负责创新的总司和负责工业 与中小企业的总司进行台并,成立一个新的总司, 并取名为企业总司.欧洲委员会的这一机构调整将 导致统一政策的制定,以适应欧洲企业的进一步发 展.一
范文二:及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鼓励措施
煤炭加
2006年第3期
COAL
工
与综合利
用
No.3.2006
PROCESSING&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摘要:介绍了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壳牌干粉煤气化技术、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GSP
煤气化技术的研发过程及国内引进情况,三种技术的研发国均不以煤为主要能源,体现了他们目光长远的经济战略决策,而我国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缺乏积极性及入力、物力资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措施。
关键词:煤炭气化;技术开发;自主创新;问题中图分类号:TQ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397(2006l
03.0038—04
1我国煤化工技术现状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反应,生成各种化学品。煤炭气化是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将气化剂(02、H20或C02)与煤炭反应,生
力,引进、研制和开发先进的煤气化技术。到目前为止,我国几乎开发过所有的气化方法,但往往开发到中试甚至只有实验室规模就停止了,如流化床工艺、气流床工艺等,导致真正拥有知识产权的大容量先进气化技术至今几乎仍是空白。在基础研究方面,我国对煤炭热解、气化动力学、气化过程传质及传热、气化过程污染物迁移规律等都进行过研究,但不够系统,也没有总结
成洁净的合成气CO和H:。该法是对煤炭进行
化学加工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实现煤炭洁净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煤气化工艺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煤气化
技术的先进性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煤化工的效率、成本和发展。气化炉的开发需要煤炭、金属材料、化工流体力学、传质传热、耐火材料、自动
出可以应用的规律。
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我国的煤气化完全依赖常压固定床技术。这种气化技术的缺点是原料适应性差,规模小,环境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有800多家中小型化肥厂仍采用水煤气工艺,约4000台气化炉,每年消费无烟块煤(或焦炭)4000多万吨。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紧缺和油价的持续攀升,我国的煤化工工业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并成为当今能源化工发展的热点。从中央到地方都在研究和部署今后5~lOa煤化工发展方
控制等技术相互结合,但在我国由于许多领域分
割过细,如煤质研究、气化技术开发和应用单位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力量较分散,影响了煤
炭气化技术的开发。因此,我国煤气化技术总体水平落后,与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差距甚远。国家
从“六五”至“九五”期间投入大量人力、物
收稿日期:2006—03.15
作者简介:马会华(1975一),女,河南开封人,1998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学学士,鹤壁煤业(集团)公司经济师,电话:0392—2914977。
向、战略重点和重大项目,特别是产煤地区已将发展煤炭深加工、构建煤化工基地或园区、延伸传统煤炭产业链,作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大举
万
方数据
2006年第3期马会华,等:浅析我国煤气化技术引进、研发及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鼓励措施39措。有专家指出,煤炭能源化工工业是今后20a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煤化工工业国家。虽然煤炭资源在我国仍处于能源的主
体地位,但长期以来,我国并没有将煤转化技术的开发放在重要地位。20世纪70年代,由于当
时发生石油危机,促进了替代能源和洁净煤技术的开发,国外许多大型公司抓住机遇,开发出煤化工新技术作为战略技术贮备。由于我们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致使在发展煤化工产业时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来引进这些技术。
2
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煤气化技术
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煤气化技术有壳牌煤气化技术、德士古气化技术和GSP气化技术。这些技术都是花费几十年的时间,经过一系列的小试、中试、工业化示范装置等科学程序和持之以
恒的努力,最后成功推向市场的。而这些公司所
在地荷兰、美国、德国却不是以煤为主要的直接能源和化工原料,因此,这些研发技术体现了他们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引领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这些经验值得我国的企业思索学习。
2.1
壳牌干粉煤气化技术的开发
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石油危机引发了荷兰
壳牌国际石油公司(SHELL)对煤气化的兴趣。1972年SHELL公司决定开发煤气化工艺,通过对比当时的煤气化技术,对所开发的工艺制定了基本原则,形成了基本概念。
1)小试
1976年,公司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建成处理
量为6t煤/d的小试装置,进行煤种试验,验证
SHELL气化理论,为工艺模型开发提供基础数据,并进行材料试验和煤气净化方法试验,收集基本环保数据。
2)中试装置
在小试的基础上,于1978年在原德国的汉堡建设了一套日处理150t煤的中试装置。主要任务是进行不同煤种的气化试验,与小试结果对比,验证煤气化数据和工艺模型;同时进行相关的设备试验,确定煤气化关键设备的设计原则,
为工业化装置的设计提供数据,为生产装置积累
操作经验。中试装置累计进行气化试验6000h,
万
方数据于1983年结束运转。
3)工业示范装置
J工业示范阶段在中试的基础上,对气化和煤气冷却系统的设计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并在美国休斯顿郊区的壳牌工厂建设了工业示范装置。该装置于1983年设计,1986年开始运转,气化规模为250~400t/d。示范装置的主要任务是验证SHELL煤气化工艺技术,包括工艺特性及设备可靠性,为进~步开发商业化生产提供操作技能和经验。装置累计运行15000h,气化了大约18种煤,于1991年被关闭。
4)工业化应用
1993—1998年在荷兰布根伦市IGCC电站
建成气化规模为2000t/d的炉子,用于整体煤气
化燃烧一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发电量为250MW。1994年首次用煤气化发电,1998年装’
置转交当地公用事业部门,进入商业化运行
阶段。
壳牌煤气化技术从2001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到2005年底,在中国市场共签约了16套装置。目前仍有多个项目在洽谈中。2.2德士古水煤浆气化技术
1)初试
1948年美国德士古公司首先创建了水煤浆气化工艺,在洛杉矶近郊建设了第一套中试装
置,这在煤气化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开端。由
于20世纪50—60年代油价较低,水煤浆气化无法发挥资源优势,再加上工程技术问题,于1958年中断了试验。
2)中试
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发展停顿了10多年,直
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生了第一次世界性石油危机才出现了新的转机。德士古公司重新恢复了试验装置,于1975年建成一台2.5MPa的低压气化炉,1978年和1981年再建两台压力为8.5MPa的高压气化炉,其任务是进行煤种评价和研究开发,共试烧了20种煤。
3)工业示范
1973年德士古公司与联帮德国鲁尔公司开始合作,于1978年在联帮德国建成了一套德士
古气化工业试验装置。该装置是将中试成果推向
工业化的关键,通过试验获得了全套放大技术,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2006年第3期
并为以后各套工业化装置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1980年,在美国阿拉巴马建成第二套工业装置,研究天然气改煤的经济性。
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德士古气化装置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进入了商业黄金时代,国外采用德士古气化技术建成的工业化装置共有12台套。中国从1993年引进第一套设备建成投产以来,至2004年6月,已累计签署了26项许可贸易协议,其中17个项目已经在商业运行,目前仍有多个项目在洽谈之中。2.3德国GSP煤气化技术
原民主德国一直致力于煤炭综合利用的研究工作,即使在国际石油市场过剩的年代,也没有中断褐煤气化的开发工作。弗来贝格矿业大学在1964年组建了燃料研究所(DBI),主要研究煤矿开发、燃料开发和气化技术。
1970年,DBI开始研发气流床气化炉。1979年建成3MW中试装置,并进行了多种煤的试验。1984年在德国黑水泵市建成130MW(30t/h)工业装置。从1986年到1990年主要气化褐煤,生产民用煤气,1988—1989年达到高
负荷运行,1991年后主要烧废油和污泥。东西
德合并后,1991年德国诺尔公司收购了前东德燃料所气化工艺部门,成为技术的拥有者。1996
年建成5MW的完整中试装置,期间对城市垃
圾、石油焦、生物质和其他燃料等进行试验。1999年,此项技术又被劳柏格电厂收购,2001年在英国建设30MW水冷壁气化炉,气化渣油,用于燃料气。2002年,此项技术又被瑞士未来能源公司收购,在捷克建成140MW水冷壁气化炉,气化渣油,用于IGCC的燃气。2005年,在中国市场已经签订了两个技术转让合同,还有多家企业正在与之洽谈。2.4技术引进费
引进一套处理量750t/d的德士古煤气化装置,专利费、工艺设计软件包费及培训服务费约300万美元。引进一套处理量2000t/d的壳牌煤气化装置,软件费约为900万美元。引进GSP煤气化装置,以后续工艺所需气体量收取软件费。引进两台GSP气化装置的费用与引进单套壳牌气化装置的费用相当。
万
方数据3其他技术
煤化工的其他领域如甲醇合成、煤制油、煤制烯烃等都存在类似的情况,关键技术被几家国外大型公司控制,甚至通用技术大型空分装置也是如此。
4提高企业研发能力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许多产业都缺乏能够支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技术,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性技术供给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由以上几家气化技术的研发过程及市场推广可以看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命力,从而决定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若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可以获得超额利润,甚至垄断利润;男一方面能够使企业在本领域内始终保持技术领先地位。这两方面都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2006年1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新世纪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动员令。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5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掌握着国家优势资
源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科技自主创新方面应发挥领军作用,但是这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核心技术缺失带来的产业技术空心化在企业中显著存在,并成为制约企业国际竞争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1)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还不强,动力机制不完善,科技投入明显不足。这是因为:一方面,一些行业中国有大型企业长期具有垄断地位,因而缺乏竞争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的长任制,对其缺乏有效激励,企业家的创新意愿和创新动力明显不足。这在很
2006年第3期马会华,等:浅析我国煤气化技术引进、研发及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鼓励措施41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科研开发。
(2)技术开发成本高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企业技术创新是以现有的资本投入来换取未来可能的收益,因此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尤其是企业自主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短缺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现实障碍,而中高级技术开发人员的缺乏直接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6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措施
(1)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可以设置行业专项基金,为具备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活动提供资金支持。针对重点发展的行
主创新所需科研经费的筹集提供更为广阔的资金渠道。
(4)建立国家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共性技术创新能力。打破传统部门所有的壁垒,减少重复建设,根据共性技术开发的需要,加快技术创新
基础设施的建设,建立科技基础平台和公共信
息、公共数据的有效共享机制,提高科技基础设施利用效率。
(5)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和管理,有效抑制重复引进的行为,在政策和资金筹措方面,鼓励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自主创新。
(6)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开发中长期的应用技术和有关的基础技术,要有专业队伍从事研发工作,高素质人才是自主创新、科技开发的最重要资源,要着力培养、吸纳研发人才,特别是领导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7)一个企业资金与技术的力量总是有限的,若多家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达到集成创新,是一条投资少、效果好、优势互补、各方共赢的路子,对于认准的、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也可以通
业项目提供税收返还和税率优惠等政策,以鼓励
企业积极主动开展创新活动。
(2)将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纳入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的考核体系,激励企业家的自主创新行为。可考虑将科研经费投入量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和每年企业获得的发明专利指标,纳入国有大中型企业领导人的年度和任期考核中,激励国有大中型企业自主创新,以培育核心竞争力。
(3)建立各类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专项基金,
过并购获得所需人才和相关的技术专利。
支持和引导企业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为企业自
晋城劣质高硫无烟煤生产合成油示范工程奠基
2006年5月27日,晋城煤业集团高硫无烟煤生产合成油(10万t/a)示范工程奠基。
该项目与其他“煤制油”项目比较,其特别之处就在于所利用的原料煤是灰分高达22%~30%,硫分高达2.4%~3.6%,灰熔点高于1500℃的“三高煤”,没有单独开采和直接使用价值,更准确地说,它属于非经济性资源,目前在晋城矿区赋存丰富。据资料显示,类似煤种在山西省以至全国均有一定储量。
该项目所使用的煤气化技术是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历经20余年研究开发,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八?五”科技成果奖、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项目投产后,主要产品是高质量的93号汽油,副产液化天然气、硫磺,可调产精甲醇、二甲醚、乙烯、丙烯等化工产品,可灵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潜力。该项目预计投资lO.8亿元,建设周期30个月,投资回收期税前8.92a,税后9.85a。
(宫
文)
淄博矿业集团煤炭热解提取煤沥青技术获得成功
淄博矿业集团历经6a攻关,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自主研发的煤炭热解提取煤沥青技术获得成功。这是该集团继从煤沥青中提取碳纤维和活性碳纤维后突破的第三大核心技术。碳纤维具备耐高温、耐磨.、抗拉强度高、导电四大特点,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民用工业等领域,素有“材料之王”的美誉。这项高精尖产品的生产技术此前完全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我国全靠进口。
有了这项技术,每吨煤的沥青提取率可由10%提高到50%左右,意味着每2.5t价值不过千元的煤,可生产出It售价分别高达15万元和40万元的碳纤维或活性碳纤维,增值150~400倍。
(崇
文)
万方数据
浅析我国煤气化技术引进、研发及自主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鼓励措施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马会华, 王凤敏
鹤壁煤业(集团)公司,信息处,河南,鹤壁,458000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OAL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2006,""(3)0次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彭万旺.步学朋 煤炭加压气化及高温煤气净化和脱硫技术开发 -洁净煤技术2000,6(2)
北京煤化学研究所"六五”期间研究开发了φ650 mm的加压移动床中试气化装置,进行了5个煤种的半工业试验,为煤气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七五”期间建立了φ100mm加压固定床及流化床气化小试装置,对30余种典型气化用煤进行了试验,取得大量煤种加压气化特性数据输入国家煤种资源数据库;"八五”期间进行"联合循环发电关键技术--加压流化床气化技术”研究,开发建设了φ300 mm的中试加压流化床气化试验装置,该装置与低热值煤气燃烧试验单元和燃气轮机叶片磨蚀试验单元相连接,进行了5个煤种的完全气化及部分气化试验;从"八五”到"九五”期间进行了真实煤气的高温煤气除尘及高温脱硫技术研究.高温陶瓷过滤器试验达到大于99%的除尘效率;研制开发了铁、锌、铜、锰等系列高温煤气脱硫剂,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采用气流床脱硫和移动床再生的高温煤气脱硫SMOVEN工艺,煤气处理量为15 m3/h,煤气脱硫效率大于99%,经高温脱硫后的热煤气完全可以满足燃气轮机及环保的要求.
2.会议论文 章荣林 水煤浆加压气化制取合成气技术 2002
本文介绍了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开发及应用概况、工艺特性、工艺流程和对煤种的适应性。推荐采用水煤浆加压气化技术,以扩大我国制合成气的原料路线。
3.会议论文 郑春勇 造气机电一体化自动加煤控制技术 2002
机电一体化自动加煤控制技术是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小氮肥技术开发部建议推广产品,是化学工业工程建设标准定点产品,是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在小氮肥行业推广的十项高新技术中的一个。本文介绍了机电一体化自动加煤控制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经济性和适用性,阐述了机电一体化自动加煤控制装置。
4.期刊论文 李若平.LI Ruo-ping 煤炭气化制取化学品的发展趋势 -辽宁化工2006,35(8)
在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对国际、国内煤炭气化制取化学品新工艺的技术开发状况进行了介绍.指出在全球原油储量趋于减少的未来,减少对油气能源的依赖,寻求开发能源替代品的重要性.
5.会议论文 赵瑞同.韩飞.郭宝贵.张鸿林 气流床煤气化技术开发进展 2005
从理论上讲,煤炭气化都可以生产合成气与燃料气,但为了使经济效益最大化,人们在气化技术与气化煤种方面一直不断地寻求改进和开发,从而形成了众多技术流派。煤气化技术是洁净、高效利用煤炭的重要技术之一,是煤炭化工合成、煤炭直接/间接液化、IGCC技术、燃料电池等高新洁净煤利用技术的先导性技术和核心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外煤气化技术的发展概况,分析了国内煤气化研发进展及应用,指出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中一直占主导地位,煤炭加工利用过程中的排放物已经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
6.会议论文 欧青 “仪峰牌”LYJ-1型造气专用DCS系统简介 2002
本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注册的股份制高科技企业,现下辖一个研究所、应用部及技术开发部。本文分析了“仪峰牌”LYJ-1型造气专用DCS系统的设计思路,对系统中主要产品进行了分解介绍。
7.期刊论文 王武林 热电企业实施热电煤气三联供技术开发方案的探讨 -热力发电2004,33(3)
拥有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电企业,增设干馏系统可提供民用中热值煤气;热负荷不足且位于小城镇的地方热电厂可配置水煤气炉对小城镇供应煤气.两方案均可实现热、电、煤气三联供,还具有节能环保双重效益和提高热电机组综合利用率的功能.
8.会议论文 金群英.高之江 非深冷法煤(焦)富氧连续气化工艺用于中小氮肥厂改造 2001
本文介绍了非深冷法煤(焦)富氧连续气化工艺技术开发的最新进展及煤(焦)富氧连续气化用于中、小氮肥厂的改造方案,对5万t/a合成氨联产1万t/a甲醇示范项目的设计基础、工艺流程、主要设备选择、自动控制系统等进行了阐述。
9.期刊论文 胡益之.李洪晋.韩冬青.Hu Yizhi.Li Hongjin.Han Dongqing 21世纪洁净燃料——二甲醚 -煤化工2006,34(5)
二甲醚作为一种新型的洁净燃料受到广泛的关注,详细介绍了二甲醚的国内外市场,已建、在建、拟建装置状况,对二甲醚替代液化石油气和柴油的可行性和技术开发状况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对比了两步法和一步法合成二甲醚的生产工艺,最后对二甲醚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10.期刊论文 范仁礼.胡益之.孔宪祯.王满荣 关于山西煤层气合理利用的意见 -煤化工1999,""(3)
根据山西省的实际情况,煤多而缺石油和天然气,电多而化工产品品种少等特点,提出山西煤层气的利用应主要用于生产车用燃料和化工产品,并对生产车用燃料和化工产品的途径进行了论述.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mtjgyzhly200603014.aspx授权使用:延安大学(yadx),授权号:3189e9c3-af2e-43f7-b82c-9e3a00cf2b87
下载时间:2010年11月26日
范文三:各国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各国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产业发展
靼鼻:?
l,^
在当前国际经济,科技一体 化的情况下,要搞好自主科技创 新,必须了解世界科技发展动态, 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为 此,协会应该积极组织与国外的合 作交流,保持行业与国际相关行业 和企业的信息畅通.
协会要重视在行业内创造一 个合作的环境,并积极寻求和建立 一
种共赢的合作模式,帮助企业实 现强强合作,对要害核心技术组织 联合攻关,聚集财力及人力,攻克 一
些重大的技术难题.
!illi笆jI
:0
协会将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 传技术创新对于行业发展的重要意 义,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 利用媒体的监督作用来揭露和打击 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保护创 新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呼吁有
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对安防的重视. 提高安防的社会地位及影响力.协 会还应该下大力气提高对行业的信 息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国内外新 技术,市场,管理以及知识产权, 法律法规和侵权评估等方面的情 况,帮助企业了解国内外技术创新 情况,为企业创新决策提供信息支 持.
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力争 使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成为中国安 防行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 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安防产业 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 争力的中心环节,争取尽早使中国 安防行业成为创新型行业,在技术 创新方面列中国工业行业前列. 3.lcs1131安盼I...年月第'期
各国鼓励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 美国
在美固,中小企业是囡家自主创 新的主体.美国企业创新产品中82%来 自中小企业.美同学者曾对某阶段进 入市场的635项创新项目进行研究,发 现就企业规模而言,中小企业创新数 量多于大企业2.5倍,创新产品市场化 速度快27%,大革高新技术项目也多出 自中小企业.
有关法律有《小企业法》,《小
企业投资法》,《小企业技术革新 法》和《小企业创新发展法》.中小 企业创新科研计划面向由美同人创办 并独立经营,有营利性质,雇有研究 人员且规模在500人以内的公司企业. 一
般来说,中小企业技术产品创新的 起步阶段为6个月,最多可得到1oJY美 元的资助,重点是确定创新技术的价 值和可行性;起步阶段经有关部门审 核通过后进入第二阶段,时间最长为 两年,资助金额最高可达7j万美元, 重点是研发并对新技术的市场化潜力 进行评估.
美国政府后来又制定了巾能源 部,卫生部,宇航局和全国科学基金 会等参与的小企业技术1进计划,以 帮助那些没有独立研究机构的中小企 业.该计划主要是促进中小企业同高 校,科研机构及政府资助的研发中心 等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 系,并鼓励两者组建合资企业同 时,技术转让也为高校和其他公共科 研机构带来可观收益.
法国
1968年成立国家创新署(OSEO— ANVAR),专门针对中小企业出台"企 业创新计划".法同还有同家技术创新 型企业创业大赛,欧盟第六框架计划
法国成立国家科研署(ANR),并于 2004年2月7目正式运行.科研署旨在加 强和扩大社会科学研究的数量与规模, 促进公共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研发合作, 引导和强化科学的发展方向,创造更 多,更广的新知识,以加强同家科学技 术基础.主要模式是通过遴选科研项目 并为之提供资会支持.
,lk创新署" 2()05年8Jr]3()U"工
成立,工业创新署正式公布了末来 "工业创新激励划"计t划拟疋选 择有限的10多个大型工业研发项目, 利用未来5,15年时间,予以重点支 持,取得创新突破,获得所处领域技 术与市场的绝对优势按照规划, 2007年前,项目研发总投入为20{L欧 元,罔家与k各承担()%
德国
德同政府促进创新的投,融资政 策是:鼓励企业研发和创新,鼓励研 究机构闹绕企业需求研发创新,鼓 励创建技术型企业,加强研发和创新 基础设施建设,鼓助投资者为研发和 创新活动提供贷款,风险投资,为企 业融资创造优忠条件.
投融资机制丰要厂f】研发和创新政 府资助计划,中小企业研发和创新融 资支持计划以及政府行为投资计划三 部分组成,根据项目不同目标和阶段
采取不同的计划.对研发和创新项 目,共性技术研究以及提升企业创新 能力,一般采取政府专项资助的直接 方式,辛要以联邦财政资金无偿资助 项目,即"政府资助计划";对研发 和创新项目成果进入市场以及技术型 企业快速成长,一般采用政府资助中 小企业研发和创新融资的接方式, 及政府行为风险投资的直接方式. 本世纪初以来,在政府政策宏观 调控与资助计划的积极1导下,德圊 的创新体系出现r结构不断调整完 善,创新成果转化加快以及教育科研 趋于国际接轨等特点,取得了丰硕的 成果.在德国,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等分工有 序,特色鲜明的科研机构,以及高 校,号业信息机构,图书馆成为企业 创新的重要知识来源.2()()1年,德困 发表8CI论文67921篇百万人口中专 利数这一指标名列世界第四.近年 来,德围企业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口 年增长率超过8%,居世界第二.
范文四:欧盟鼓励服务业创新活动的政策措施
S C I E N C E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21科学与管理 、 前 言
欧洲经济的发展与欧洲各国服务业的发展是密
切相关的。欧洲国家大部分的工作、G D P 和生产力
的发展都以服务业为基础,因此服务业对于促进欧
洲各国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服务业在许多发达国
家也有着主导地位,因为这些国家的就业率、G D P
和经济增加值的三分之二都来自服务业。在过去的
20年中,服务业是唯一一个为欧洲经济创造就业的产
业。在 2001年,欧洲由服务业及其相关产业创造的价
值占其全年总价值的 54%,而制造业只占 34%。因
此,服务业不仅是欧洲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
且是新时期下欧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尽管服务业在欧洲和其它发达国家的经济中占
有统治地位,但很少有人去关注服务业的创新活动
和相关政策,服务业的创新活动被大大地忽视了。这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直到今天大量的创新研究都是在
以制造业创新为范例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什么这种
情况能够持续这么长时间呢?即使是在 20世纪的早
期,一些欧洲和北美国家的服务业已经具有一定的
规模和经济地位,它为这些国家创造的价值大约占
G D P 的 25%到 35%。服务业之所以被忽视了这么长
时间,主要是受到一种认为服务业是一种被动的经
济和创新活动的观念的影响。受这种观念地影响,很
多人认为服务业是制造业创新成果的使用者,它的
创新活动远远落后于制造业。
所以对于欧洲来说,他们需要去认识、理解和支
持服务业的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再支持或关注
制造业,因为各个产业之间的发展并不是零和博弈。
服务业应该成为增强和保持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因
素。制造业企业是商业服务业的顾客,商业服务业
服务质量的好坏对于制造业能否更好的发展十分重
要。在美国,通过对部分经济区域的研究,一些学
者认为服务业对于经济的扩张有非常重要的贡献。
尽管有许多欧洲国家依靠服务业进行发展,但在
政策制定方面,服务业没有得到或只得到很少的注
意。往好里说,服务业尤其是服务业创新方面政策的
缺失,是政府的政策不够健全, ;往坏里说,这种政
策的缺失是一种无知和漠视。因此欧盟打算制定一系
列有效的、完整的和综合的政策以使服务业的创新活
动能更好的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欧盟鼓励服务业创新活动的政策措施 尹晓蕊 刘洪武
摘 要:欧洲经济的发展与其服务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近几年来,欧洲开始关注服务业的创新活 动,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服务业对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并介绍欧盟为了促进本 地区服务业的创新活动所制定的政策计划和方向。
关键词:服务创新 区域创新 政策
二、相关政策
为了更好的促进欧洲服务创新活动的开展,欧 盟打算从法律和规章制度、知识基础、企业家和财 政支持、包括政府采购在内的市场需求几个方面制 定一系列的制度框架。
2. 1完善服务创新的法律和制度
2. 1. 1为服务和服务业的创新活动建立一个欧盟 内 部 市 场
创新与竞争力与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创 新能够使竞争力持续下去,竞争力同样也能促使创 新活动持续下去,因此,产业和市场的变化能够帮助 实现创新。如果竞争力由于市场或产品的变化被削 弱,那么竞争力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创新、技术改进和 组织变革。如果要发挥服务业全部的创新潜力,那么 欧盟内部的服务业市场就必须能充分的发挥作用。 在 1997年到 2002年间,欧盟几乎所有的新的就 业机会都是由服务业创造的,同时由服务业创造的 经济增加值也占到欧盟经济增加值的 70%。然而,在 欧盟内部的交易中,服务业只占到 20%。一个完善的 单 一 的 服 务 业 市 场 , 在 它 的 中 期 应 该 能 使 欧 盟 的 G D P 增加 0. 6%,就业增加 0. 3%(大约是 60万个职 位) ,创造超过 370亿欧元的收入。如果不能建立一 个真正有效的、单一的欧洲服务业市场,那服务业的 创新活动就会受到阻碍。对于新兴的服务业来说,一 个广阔的市场意味着服务类企业能够更快和更容易 的收回新的服务产品的成本。因此,欧盟计划在欧盟 内部建立一个统一的服务业市场。首先,要促使各国 开放他们自己的服务市场,将先前相互分离的服务 市场组合起来。现在,有太多的服务公司在当地的受 保护的市场里运营,这种情况导致了资源(尤其是高 素质的服务人员)无法合理配置,很多资源留给了那 些低质量或高成本的服务。通过扩大市场规模,一方 面可以促进服务业的专业化,使他们能够提供更高 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有利于发展许多有成本效益 的服务项目,有利于各个市场中企业之间的优势互 补,能够促进服务业内创造性想法的产生,促使更多 的资金被投入到服务业的研发和创新活动中去。然 后,再将这几个市场融合成一个单一的服务市场,这 样就能够促进新服务和组织模式的传播。
制 度 和 潜 规 则 对 服 务 创 新 过 程 有 显 著 的 影 响 ,
22
2期
创新战略
当它们在一些方面促进创新的同时,在另一些方面却 阻碍了创新的进行。制度的制定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措 施去支持新的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发展,要为服务业相 关规章制度提供指导,为新的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发展 提供前期的支持,而不应该像过去一样,仅仅扮演监 督者的角色需要明确的是,有效的制度能使各个地区 的行动相一致,而且政府需要把那些对生产者或消费 者来说成本高但收益少的政策去除掉。同时,规章制 度不应该总被看作是一种消极的措施。一个稳定的, 同时也是在不断完善的政策,能够为服务创新提供积 极的动力。因此欧盟计划鼓励服务业制定一系列标 准,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这些新标准能够快速有 效地实施,以使服务业有更好的表现。
创新活动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自由流动对于 服务业创新活动在欧盟的顺利开展又是一个重要的 条件。对于劳动力的流动,欧盟已经做了一些规定, 例如统一职业资格的认定标准(职业资格是一种学术 水平、职业训练和经验的结合) ,以使劳动力能够在 成员国之间自由流动。这一规定对于知识密集型服 务公司(KIBS firms)和他们的国际化扩展战略来说 是十分重要的。服务业专业人员(包括工程师和设计 师)的自由流动对于在欧洲内部建立一个完善的服 务市场体系,在未来实现观念、工作实践和工作模式 的自由流动起到了关键作用。所有的这些方面对于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活动有很重要的支持作用。
2. 1. 2知识产权与服务创新
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产权体系,有利于激励和维 持创新活动,对于服务业来说也是如此。相对于制造 业来说,服务业很少利用知识产权去保护他们的创新 成果。虽然服务业一般不像制造业那样需要专利权保 护,但著作权和商标权对于他们就十分重要了。从 C I S 3的数据来看,服务类公司并没有把知识产权保 护的不足看作是创新的一个主要障碍。但是,这个论 点是不正确的,它值得我们从两个方面来仔细的审 视。首先,对于某些特定的服务领域,比如信息服务 或计算机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些 领域的企业经常会感到现有的产权机制不能很好的满 足他们的需要。虽然欧盟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某些 方面已实现了改善,比如扩大了产权的保护范围以实 现对软件设计中某种窗体的保护,但对于那些知识密 集型和高科技服务公司来说,问题依旧存在。其次, 随着所有形式的服务日益成为知识和创新密集型活 动,越来越多的服务企业开始遇到知识产权方面的问 题以及对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进行保护的问题。到目前 为止,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力还没有带来严重的影响, 但是从目前创新活动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时间的推 移它将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欧盟计划对知识产权 在服务创新方面保护不力的问题进行控制,并且要制 定相关的政策去改变这一现状。
欧盟计划在两个方面采取手段。首先,逐步地、 系统地让大家知道知识产权政策、相关的体制(如数 据库保护)能够为创新型服务企业提供哪些特权。不 仅要让大家知道如何更好地利用现有的知识产权法 规,而且要让他们知道如何从策略上和实践中处理 好其他公司的知识产权。其次,支持中小型服务企业 使用它们自己的、其他公司拥有核使用的知识产权。
2. 2服务创新和知识基础
2. 2. 1服务业的 R &D 和创新政策
最近的一项研究指出,服务企业很少学习和利 用创新政策,而且即使他们利用了创新政策,他们 也经常会因现有的创新政策偏向制造业而受到伤害。 欧洲的各个地区,对不同行业的创新活动提供的财 政或其他支持的比例是不同的,但总的来说服务类 企业比制造类企业得到的支持要少的多。尽管创新 政策应该是“中立的” ,它不应该偏袒哪一个行业, 但事实上,R &D 和创新政策明显地偏袒制造类企 业。应该注意的是 R &D 和创新政策不仅包括那些可 以提供财政支持的政策,还包括一些更有效的不需 要财政支持的政策,如竞争政策、相关的制度和教 育政策。无论是欧盟的各个成员国还是欧盟自己, 他们制定的政策都明显偏向于制造业,当然这种偏 袒在各个成员国之中表现的更明显。因此,对于这 个问题应当尝试解决目前在大多数国家都存在的政 策偏向制造业的问题。那些需要解决技术创新问题 的企业会发现许多的组织、研究机构和创新中介都 愿意帮助他们;相反,服务企业会发现对于他们经 常面对的问题很难获得这些研究机构的帮助。这是 制度惯性的结果,同时也是服务企业没有充分地表 明他们的知识需求的结果。
欧盟打算让服务公司更直接地参与制定和完善 国家和欧盟的研究议程以及 R &D 和创新计划,并在 未来的框架计划(Framework Programmes ,FPs) 中,将服务业的相关问题考虑进去。
2. 2. 2科学基础和研究的结合
虽然服务业依靠 R &D 已经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但在一国和地区范围内,服务型企业仍然无法将科 学和已有的知识连接起来。因此,服务型企业不仅无 法和外部的伙伴合作,而且也无法同大学和研究机 构合作。这也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从 C I S 2研究数据中 获得的关于服务型企业是如何看待创新信息资源的 问题。在调查中,顾问、大学、研究机构和专利权并 没有被认为是四个最重要的资源。在所有的资源中, 没有任何一个被超过 10%的创新公司认为是“非常 重要的” ,尽管一些金融服务需要依靠顾问提供信 息。这个结果显示对于服务业的创新活动来说,这些 创新资源都不太重要,但是这些资源有可能在服务 业的创新活动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时被经常用到。
如何去支持服务型企业在他们国家和欧洲的范
S C I E N C E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23科学与管理 围内实现科学和知识基础的结合呢?有两种方法可
以实现这个目的:第一,让科学和知识基础更好地
适应服务型公司的创新需求;第二,让服务型公司
更好的理解和使用科学和知识基础。
因此,欧盟考虑在以下方面对服务业创新活动
提供支持:
(1)鼓励更多的关于服务创新的社会经济学研
究,这样可以为服务活动提供一个基本的研究平台。
(2)建立一个“Service R&D Challenge Call” ,
通过 R &D 和创新项目鼓励服务业、 “混合型”制造
业和单纯的制造业去系统地发展新的服务产品和相
关的支持服务。
(3)促使服务业与某些研究网络和项目密切地
联合起来。例如,围绕新技术(生物工艺学、纳米
技术、新的信息通讯技术、会聚技术等)建立起来
的各种公司能够积极地与服务型公司接洽,成为服
务公司的主要客户,服务公司将成为供应商和最终
用户之间最主要的桥梁。新技术的发展将会促进服
务业的发展。并从服务业是否能很好地融入以及是
否能提高服务业的创新能力这两个方面来评估这些
研究网络和项目。
(4)引进荷兰成功的创新保证人计划(对中小
型企业提供创新保证) ,并将这一计划在整个欧洲地
区推广,尤其要针对服务型企业。这个保证人为那
些主要的没有 R &D 的企业提供小数额的资金,这样
他们就可以从高校的研究机构和技术研究组织获得
帮助,以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这个计划有很高的
附加值,而且对于服务型中小企业建立它们同高校
研究机构的联系非常有帮助。
2. 2. 3教育、学习和技能
教育、学习和技能这个问题对于服务创新来说非
常重要,其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创新和新技术的
引入经常会伴随着公司对培训和相关技能发展的投
入;第二,高素质员工的缺乏会制约服务企业的发展。
高素质劳动力的缺乏对服务创新来说是一个重大障
碍,而且从 C I S 3的统计数据来看,它被认为是阻碍
服务创新的第四大障碍。同制造型企业相比,服务型
公司表现出以下的特点:企业的竞争优势更多的依赖
于劳动力的技能和不断的练习,这是因为他们大多数
的创新行为与技能和不断的练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近几年的创新研究中,学者们忽视了劳动者
技能在创新中的作用,但是明显地,技能对创新和
公司的发展有基本的影响。两种主要的技能需要政
策在服务业的创新方面给与更多的关注。第一种技
能是管理技能。很少有人接受过创新管理方面的正
式训练,对于那些已经接受过某些正规学科(如市
场营销、会计学、金融学)的的人来说,就更少有
人接受过这种训练了。第二种技能是劳动技能。以
往的教育和培训体系鼓励高度的专业化。这种高度
专业化比较适合以高度分工为基础的经济,但是不
适于那些人们在工作中需要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情 况。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关联在服务类工作中非常 普遍,包括与服务工作相关的创新活动,人们发现 工人的技能在这些活动中是欠缺的。因此,需要调 整教育和培训体系、增加学位课程和个人学习的主 动性,以适应服务经济的需要。
欧盟计划从下面几方面支持与创新服务经济相 适应的教育,学习和技能,并且服务业、商业和行 业协会将是推动这些政策实施的主要力量:
(1)确定新型教育的需要:鼓励进行一些试验, 这些试验能够为识别服务业所需要的综合性的知识 和技能提供引导,并从细节上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 如何与正规的教育相结合,然后就如何设定合适的 课程提出建议。同时,提高服务业员工在管理和劳 动技能培训方面的主动性。建立一个“欧洲服务业 培训圆桌会议(European Services Industry Train-ing Roundtable) ” ,去帮助了解现代服务业工人希望 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然后将调查结果反馈给培 训课程的制定者。
(2)培训:探究和发展一些的培训方案,包括:①选出能够适合服务业知识和技能需要的最实 用的课程;
②投资实施“双重‘工作地’学习项目(dual 憌 orkplace ? learning programmes) ” ,这样能使年轻人将 传统教育方式与服务公司和组织中的工作培训相结合; ③在服务业 R &D 和服务创新管理的基础上鼓励 课程的创建和专业交流。这应该包括向服务公司提 供一定的支持,以促进他们创新管理水平的提高, 特别是要加强服务创新过程的形成;
④支持具有多学科性质的“服务工程(s e r v i c e engineering) ”或“服务科学(service science) ”的 培训及学习活动,这样就可以提供一些方法和工具, 并使他们在新服务产品以及服务业新的商业模式的 发展过程中得到系统地应用。
(3)研究新的税收优惠政策:采用税收优惠政 策去支持培训,尤其是与创新相关的培训。
2. 3服务创新中的企业家地位和财政支持
2. 3. 1企业家地位和财政支持
企业家和新的公司形式是推动服务业创新的关 键力量。首先,有研究表明: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 创新型企业中新公司所占的比例较高。因此,根据 C I S 3的调查数据,在瑞典,有 10%左右的创新型服 务企业是在 1998年之后成立的,而在制造业,这一 数字仅为 5%。同样地,在丹麦,8%的创新型服务企 业是新企业,而制造业只有 1%。第二,服务业新公 司的进入(或原有公司的退出)对于促进创造性地毁 灭、创新和技术新方式的产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服 务业新公司的产生往往伴随着新的商业组织模式的 产生。因此新公司对于推动服务业创新有重要作用。 然而一些有潜力的服务型的新公司却很难得到投资
24
2期
创新战略
者的青睐。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很少有风险投资公司 去满足新的服务企业的需要;二是因为服务型企业的 主要的资产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的资产,而这些 资产都难以进行担保。这就给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带 来了非常大的障碍,特别是在设计、技术等专业服务 领域。最近,O E C D 也承认服务业面临着这些障碍:创 新活动的筹资问题对于服务业来说仍然是一个重大的 障碍,而且相对于制造业来说,这一障碍对服务业的 影响更大。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某些服务型公司, 如商业服务公司,它的规模很小,这样就意味着这些 公司如果想要获得私人投资就要受到更多的限制。
因此欧盟计划从以下方面提供支持:知识产权估 价;尽职调查(due-diligence);可行的商业和财务计划;培 养自身的主动性,为专业人员实施上述内容提供帮助:
(1)为更好的知识产权评估提供支持:对知识产 权进行评估通常是很困难的,因为里面包含了大量 的无形资产,因此,要为更深入详细的知识产权评估 提供支持。这可能需要外部的知识产权专家和对知 识产权评估有着丰富经验的财务服务公司来完成。
(2)对尽职调查的支持:帮助企业降低管理专业 人员的成本,并帮助他们做好彻底的尽职调查。如果 缺乏适当的尽职调查,将会影响投资者在企业成长 初期进行投资的积极性。由于小规模的基金的内部 分析能力很有限,进行一个成本很高的尽职调查程 序,会对小型基金的投资形成一个主要的障碍,企业 很可能在初期阶段就会遭到拒绝。
(3)对财政和商业计划的准备提供支持:这可能 需要经过一个“审查——筛选——指导”的过程,这 一 过 程 包 括 易 于 使 用 的 可 以 用 来 诊 断 的 在 线 工 具 , 这个工具能够为投资者和创新专家提供一个低成本 的方法去识别那些与投资目标或客户最相近的项目。 最初的审查将为公司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类。这些 通过审查的项目将被交给一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 对这些类型的项目很感兴趣,并且他们将评定这些 公司是否准备好了接受合作伙伴的支持和指导。只 有那些完全符合这两个标准的项目,才有可能获得 进一步的分析。最后的指导阶段的目的是为了迅速 地识别某一个商业理念的优势和劣势,去确定这个 商业理念需要得到怎样的“待遇” ,并且要确定打算 进行投资的投资者的数量。这三个步骤提供了一个 低成本的方法去审查和选择那些有成长潜力的服务 公司,而且一个充分结构化的商业模式,能够提供一 个有潜力的、高的投资回报。
(4)培养顾问人员的主动性:那些被选到的风险 资本家、孵化器、其他的投资者(比如天使投资人)和 法律专家应该接受有服务业经验的创新专家的培训, 这样他们才能为创新型服务公司提供更多适当的帮 助。欧盟的相关组织也将自发地为创新专家和那些关 心服务业筹资问题的企业家提供一些工具和培训。
2.3.2服务业集群
另一种扶持服务业企业家和创新活动的方法是 促进服务业的集群化发展。集群常常能够形成创新 发展的核心。大家普遍地认为新公司在与集群内的 其他公司、投资者、教育机构和研究中心的接触过 程中能够得到迅速的发展。而且这样的集群能够能 够得到当地强大的劳动力市场的支持,劳动力市场 能够提供各种所需的人才,而且还能促进知识和最 好的实践方法的传播。
2. 4服务创新需求及公共采购
在许多关于顾客敏感型(client-intensive)服务 的研究中,大家都或多或少地突出了顾客在服务业 创新活动中的作用。这也部分地揭示了那些与顾客 有密切接触的专业商业服务企业能够得到迅速发展 的原因。因此,服务公司能够快速发展不仅仅是因 为他们有专业的知识、能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和送货 上门的服务,还因为他们能清楚地明白顾客需要什 么,并能把这种需要转化为新的市场需求。
根据欧洲和美国队服务创新活动所作的一项调 查,需求的缺乏对创新活动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障碍。 波特认为:苛刻的顾客对于刺激和维持企业的竞争 和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那些原意和能 够为改进的或新颖的服务付钱的、挑剔的顾客的缺 乏,为服务业设置了一个更大的障碍,因为企业发 现,他们要想跨越这个障碍是十分困难的。而且,从 政策的角度来看,很难对这些行为进行激励和鞭策。 一种与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创新政策有关的
政策需要加强需求对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总 的来说,这也适用于服务业和那些公共服务业中被 忽视的领域。有研究指出,政府和公共采购对鼓励 创新活动有显著的作用,但同时也强调,实施这一 策略有很多的问题和障碍。因此,必须有一个创造 性的措施去解决这个问题。欧盟正考虑从以下几方 面解决问题:
(1)在发展需求驱动型 R&D 项目上进行更多的尝试。 (2)制定一些能够激励服务采购的方案,增加 服务业的市场透明度,以帮助顾客和中间使用者能 够更好的获得可用的服务产品信息。
(3)政府自身也是消费者,因此可以探索一些 方法帮助服务业开拓市场。同样地,政府通过扮演 一个有着高要求的领导型消费者的角色去支持服务 创新活动。
参考文献:
[1]J e r e m y Howe l l s , Knu t Bl i nd, F o s t e r i ng I nnovati on i n Se r vi c e s (2007) , A Re p o r t o f t he E xp e r t G r o u p o n I nnovati on i n S ervi c e s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工商学院 山东省高速公路集团)
范文五:【doc】德国政府鼓励创新的政策与措施
德国政府鼓励创新的政策与措施
4
德国政府鼓励创新的政策与措施
文/闰瑾
【摘要】2006年9月,德国联邦政府出台了《德国高技术战 略》,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未来若干年德国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措
施.确定了创新的发展蓝图.
【关键词】德国创新德国高技术战略
2006年9月,德国联邦政府出台了《德国高技 术战略》,系统,全面地阐述了未来若干年德国鼓励 创新的政策和措施.确定了创新的发展蓝图. 一
,德国剀新政珞的目标
德国联邦政府将创新列为其重要工作之一,并 明确表示,所有与研究和开发相关的部门及机构, 都要树立促进创新的明确目标.
德国创新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德国科研水 平和经济竞争力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到2020 年,使德国成为世界上"最适于研究的国家"?.具 体而言.德国希望通过鼓励创新,保证其在能源, 环保,交通,安全,医药,生命,航天等科学技术领 域处于世界尖端水平:能够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 为生产力,保证德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始终拥 有新技术和新产品,具有强劲的竞争力;促使德国 成为一个崇尚创新的学习型社会;鼓励并支持自 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者,创业新手和大, 中型企业等各行各业的人才,勇于创新,积极尝
试.
为此,德国联邦政府追加了60亿欧元的投入, 如此大幅度地增加研发经费,这在二战以后的德国 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到2009年,加上原有经费,德 国投入尖端技术的费用共计可达150亿欧元.德国 联邦,各州和经济界将通力合作,到2010年,使德 国的研究投入经费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 ?BMBF:DieHightech—Strate~e,Bonn,Berlin2006,S.7
二,德国鼓励剀新的呈纂措j慰
《德国高技术战略》的出台,标志着德国政府第 一
次将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通过跨行业, 跨领域的合作.鼓励并支持创新.具体措施如下: 1.重点资助17个对未来科研与经济发展具有 决定性意义的创新研究领域.这些领域,有的与国家 政治和安全利益密切相关,如安全,能源研究等;有 的关系到德国的经济利益.有利于其在全球开拓新产 品,新市场,增加就业,如光学,医疗卫生,信息与通 讯技术,纳米技术等(见下表).这些领域不仅对科研 人员.而且对投资者都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2.加强对各种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创新的主体 是人.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创新的关键是 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激发人才的创造性,为其提供 发展创新的机会和可能.因此,德国政府不遗余力 地培养并资助各行各业,各层次具有天赋和创新思 维的人才.其中也包括中小学生.
(1)通过开展各种竞赛,在大,中,小学和职业学 校中选拔有天赋的学生.遵循人才早发现早支持的 原则.使中小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能够获得相应的
开发和资助.例如,如果12岁的男孩能够技巧娴熟 地演奏钢琴,15岁的女孩能流利地使用4种语言,这 些孩子就应得到支持.2006年11月,联邦教研部在 历史上第一次邀请了全国200名在"青年研究","国 际奥林匹克"等竞赛中获胜的学生和青年到柏林聚 政策志向
2007.7
fo1IdEdcc毛雪rnforn1m邑o
德国重点支持的17个研究领域
2007.7
政策志向
序号研究领域
1医疗与制药技术:具有不断增长的市场潜力 2安全技术:不给犯罪与恐怖主义机会
3植物研究:农业和工业发展的新路
4能源技术:21世纪的挑战
5环保技术:浩睁的水.清洁的空气和富产的土地 6信息与通讯技术:带动经济活力的第一"创新发动机" 7运输工具与交通技术:未来的移动能力 8航空技术:安全与洁净地飞行
9宇宙航行技术:为了从地球飞向宇宙
10海洋技术:为了世界海洋的创新
11服务业:走上知识经济之路
12纳米技术:微小中的巨大经济潜力
13生物技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命科学 14微系统技术:优精产品的制造
15光学技术:光创造就业岗位和经济增长 16材料技术:新材料设计
17制造技术:世界经济的技术设备
会,交流经验,鼓励他们在未来创新之路上继续努力, 做出更大的贡献.目前,德国有0.7%的天赋大学生得 到了资助,联邦政府将把这一比例提高到1%. (2)吸引外国专业人才.德国将通过提供优良 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简化居留手续,提供优惠的移 民政策等方式,吸引国外优秀专业人才. (3)加强对具有天赋的女性的资助力度,开发
并利用其特有的聪明才智.主要做法有:通过增建全日制学校,发放父母补贴等方式,为有孩子的女 性创造就职的便利条件;通过"女孩日"等活动,培 养女学生对技术与科学研究的兴趣:通过"5O岁后 计划",提高高龄女性的就业能力等.
(4)加强继续教育,倡导终身学习.
(5)实施"精英大学计划",加强高校人才培养. 根据"精英大学计划"将建立4O个博士研究生院, 3O个优秀研究机构和1O所精英大学,确保德国具 有世界一流的人才和科研水平.
(6)制定((2020高校公约》,进一步明确联邦与 各州的教育管理职权,共同出资,通力合作.保证大 学提供足够的学习位置.以吸纳更多新生入学.满 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 3.通过专r1项目,促进科研机构与经济界的紧 密合作.联邦政府致力于打通学术界与经济界之间
",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通过国家财政支持, 的"边界
并以合作研究和共同开发项目等方式,使科研机构 和经济实体联手,把德国打造成为注重业绩,善于 应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大国.为此,联邦教研 部和德国科学机构联合会共同设立了一个新奖项,
即"科学与经济交流奖",表彰科学界与经济界交流 合作的典范.
4.进一步开发东部,提高"新联邦州"科研与 经济竞争力.具体措施有:在政治层面上,举行联邦 与东部各州的"创新对话",寻找联邦和东部各州创 新战略合作的新形式;在东部举行"创新周"活动, 宣传创新思想及其应用,激发创新热情;推行旨在 提高东部创新能力,解决专业人才短缺的"地区企 业"计划及其子项目"创新专家计划"和以东部中,小 企业为目标的"创新管理与企业管理"计划.仅这3 个项目就获得联邦教研部共约1.2亿欧元的资金. 5.优化中小企业的创新条件,提高其创新能力. 德国政府将简化中,小企业创新资助申请程序.减 少官僚主义;在企业税收方面.进行有利于企业创 新的改革,促进其与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并帮助它 们将其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产品.到2009年,将投 入8.5亿欧元的资金,增长幅度为40%.联邦经济部 将主要资助利用科研成果创办新企业等项目,并为 此设立专项基金.
6.设立新机构,凝聚各方研究资源.以高新技术 战略为主要内容的研究与创新政策涉及德国众多部 门和机构,横跨不同领域.为了更好地整合联邦各种 资源和力量,保证创新政策顺利并有效地实施,由联 邦教研部倡议,建立了"科学与经济研究联盟".该联 盟由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与联邦和各州相关行政 管理部门一起,共同负责创新政策的运作和实施,并 以年度报告的形式,总结,汇报一年的进展情况. 参考资料
1http://www.bmbf.de
2HRK——Pressespiegel
3BMBF:DieHightech—Strategie,Bonn,Berlin2006.
4http://www.sueddeutsche.de 5dpaKulturpolitik
(作者单位: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
责任编辑王永丽
5
放育信恩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欧盟鼓励企业创新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