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王 维1.诗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面的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①使: ②征蓬: ③胡天: ④侯骑:3.近人王国维称颈联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请分析它好在哪里? 答:4.(2008,广西玉林)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以下是07年铜仁中考题)5.从景物描写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说说你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的理解。6.用自己的话,描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千古壮观”。 答案: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 ①出使 ②飘飞的蓬草 ③指西北地区 ④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3. 描绘了在边塞见到的奇丽壮阔的景象。一“直”一“长”一“圆”使画卷具有了巧妙生动的几何构图美,大中有小,静中有动,既具立体感,又具流动感;而且画面的色彩美自然天成;白漠,青烟,清水,血阳,信笔涂抹,自然天成。淡远的色彩衬托出大漠的广袤,浓丽的色彩凸现出大漠的生机,淡妆浓抹,既雄浑又秀美。4. CD5. 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也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姑且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从中透露出诗人内心幽微难言的激愤抑郁的情感。6.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尽头,俯首远瞰,横贯浩瀚沙漠的黄河边,苍茫地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
《使至塞上》阅读练习与答案
12-3《使至塞上》阅读练习与答案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运用了 、 等修辞手法。(比喻、对偶)
2、试分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的表达作用。
答: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奇异景象,表现了作者的真切感受。
3. 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 、 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
动和兴奋之情。
C 、 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 ,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 、 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被近人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现在请你说说这两个字好在哪里?
答: “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5. 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 .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其实是“过居延属国”,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 .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 .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长长的河流。(“长河”指黄河) D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
6.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 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答:“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7. 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答:燕然
8. 尾联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业的心情。这个典故隐含在哪两个字中?
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9. 颈联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字以内)
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10.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
A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并非轻松愉快。因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
B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 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 .“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
使至塞上译文
使至塞上
1、 单人独乘,轻车简从,到边疆去慰问、察看,我身为使者路过居延。
2、随风飘飞的蓬草,飘过边塞,振翅北飞的归雁,又进入了胡人居住的地方。
3、在浩瀚无际的沙漠中,烽火台上燃起的一股浓烟直起,蜿蜒曲折的黄河映村着落日的残红。
4、在萧关遇上侦察骑兵,报告唐军统帅就在燕然这边防前线上大破敌军。 黄鹤楼
1、 从前那位登仙的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如今在这里只剩下了一座黄鹤楼。
2、 黄鹤这一去将不再回返,人们能看到的有那千载漂浮不尽的白云还在楼头
唐唐悠悠。
3、 呵,眼睛水道分明,远远望去,历历在目的是汉阳树,附近绿色撩人,那
芳草萋萋的地方,便是鹦鹉洲。
4、 看,天已经傍晚。请问:我的故乡该在哪儿才是?默对着这江上起伏的烟
波呀,真使人不胜忧愁!
归园田居
1、 在南山脚下种了豆子,杂草茂盛,而豆苗却稀疏。
2、 早起,去南山下除杂草,到晚才戴月荷锄而归。
3、 狭窄的山路旁草木长得很高,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
4、 衣服沾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要称了自己的心愿就好。
采莲曲
绿萝裙融入荷叶仿佛一色裁剪,荷花与采莲女的面容相应争艳。
那么多莲舟荡入池底都看不见,听到歌声才觉察人在荷塘采莲。
莲叶
1、船儿前行,河水溅起,参差的绿荷在荡漾,倚在船边的栏杆旁,风一阵阵吹来,摇动着一柄柄的荷叶,送来缕缕的清香。
2、要多多感谢那些浣纱的女子,他们没有采摘荷叶,留下荷叶,给雨戏水的鸳鸯遮盖。
赠荷花
1、世间的人们对待花和叶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入金盆,而把叶子变成尘土。
2、只有荷花是绿叶红包相配相映,荷叶的舒卷,荷花的开合,全凭自然。
3、荷花荷叶长期互相辉映,荷叶减少,荷花衰败,令人愁苦难当!
白莲
1、他不施脂粉,长受艳丽的红莲欺凌,这样淡雅高洁的花,真该开在瑶池仙境。
2、看他淡漠无情,有谁知道她的无穷幽恨?秋天清晨她摇摇欲坠,正当月晓风清。
莲
1、 城中有人挑着担子在卖莲房,为此,我们不去西湖划船郊游玩赏。
2、 莲农随时即攀折担中的荷花,剥出连内的莲子,那莲子有着露水的风味和
月色的清香。
爱莲说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陶渊明独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很喜爱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空,外面直,没有(缠绕的)枝蔓,也没有(旁逸的)枝节,香气越远越清芳;挺拔洁净地立在水上, (只)可以远远地观察,却不能轻慢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贵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跟我一样的还有谁呢?(至于)对牡丹的喜爱,当然人数就多了。
使至塞上改写
使至塞上改写
一辆车,几个随从,向大漠缓缓驶去,想想都已经过了居延了,那么慢,却又那么快。回想以前,从开始准备到现在,就只有,也只有这几个人与我同行。现在想想,他们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而我竟不知用什么去回报他们。
我就好像那飘飞的蓬草,皇上就如同一阵风,风一吹,我就飞,风往哪儿吹,我就往那儿飞。我这一生四海为家,已经习惯了,如今有要安营扎寨到边疆了。表面上看,好像也是一个官职,但我心里跟明镜一样,皇上定是听了小人的谗言,抬头看看天空,北归的大雁飞入了胡人的天空中,但也就是那么几只罢了。
沙漠中,几缕烽烟,直冲云霄,孤零零的直直升起。黄河上的落日依旧是那么圆,可是谁能体会我现在的心情?落日余晖,剩下的就只是一瞬的美丽,那一瞬过后,便是永远的黑夜了。
在这里,生命的意义在此定格,万古恒定,黄河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太阳与黄河融为一体,一切都那么自然,却又那么凄凉。
一直走到尽头,才碰见一个侦查的骑兵,一问才知,原来统帅在燕然。也对,我们这一小波人的行进,不足以惊动大军;我这一个小小的官职,也不足以震撼到统帅,我们只有在落日余晖的照耀下,继续行走,可能又要经过漫长的时日。唉,都走到这里了,继续往下走又算得了什么呢?对,这些根本不算什么,既然已经不能在皇上身边效力了,我怎么样都可以,随遇而安吧!
使至塞上 王维
使至塞上王维 (唐代)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注释】①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是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途中所作。
②使:奉命出使。 ③单车:一辆车,车辆少,这里形容轻车简从。 ④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
⑤属国:古代官名典属国的简称,掌管少数民族事务。汉代称负责外交事务的官员为典属国,这里诗人用来指自己的身份。属国另解为:汉代时称那些已经归附的少数民族地区。“属国过居延”即“过居延属国”。
⑥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额济纳旗东南。又东汉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⑦征蓬:随风飘飞的枯蓬,此处为诗人自喻。⑧胡天:胡人的领空。
⑨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 归雁入胡天" ,像一只大雁一样飞入胡人的地区,也是诗人自喻。
⑩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11、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 12、长河:黄河。13、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14、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15、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这里指河西节度使。
16、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全文翻译】 轻车要前往边塞去慰问官兵,途中(我)路过了居延。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使至塞上》鉴赏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