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肠运动有哪些形式?(大肠运动,内容物,结肠,蠕动,往返运动)
摘要: [大肠运动有哪些形式?(大肠运动,内容物,结肠,蠕动,往返运动)] 大肠的运动形式有袋状往返运动、分节推进运动、多袋推进运动和蠕动四种。这些运动的作用主要是对结肠内容物进行搅拦和缓慢地搓揉或将肠内容物向肛门方向推移。这些运动的频率,根据人体的生理情况而不同。空腹时袋状往返运动产生频率较高,而餐后或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则… [关键词:大肠运动 内容物 结肠 蠕动 往返运动 肠壁 向远侧 空腹]……
关键词: 大肠运动 内容物 结肠 蠕动 往返运动 肠壁 向远侧 空腹
大肠的运动形式有袋状往返运动、分节推进运动、多袋推进运动和蠕动四种。这些运动的作用主要是对结肠内容物进行搅拦和缓慢地搓揉或将肠内容物向肛门方向推移。这些运动的频率,根据人体的生理情况而不同。空腹时袋状往返运动产生频率较高,而餐后或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则分节推进运动、多袋推进运动和蠕动产生的频率增加。
(1)袋状往返运动:大肠壁的环肌无规律的收缩,使肠壁各个不同部位的粘膜向肠腔褶皱,使肠壁在外观上形成许多袋,称结肠袋。由于该收缩运动不协调,在不同部位交替反复发生,是一种往返运动,使结肠袋中内容物向两个方向作短距离移动,但并不向前推进。这种缓慢的揉搓作用使肠内容物混合,并与肠粘膜接触,促进内容物中的水和电解质吸收。这是空腹时多见的一种运动形式,乙状结肠的袋状往返运动,可使粪便形成卵圆形。
(2)分节推进运动:通过结肠的运动,将一个结肠袋的内容物推移到下一段结肠中,并继续向更远部位推进。这种运动使肠内容物不返回原处而继续向前移动,称分节推进运动。结肠分节性收缩时,将肠内容物挤向远侧和近侧,但推向远侧的力量较大,使肠内容物继续向远侧移动。
(3)多袋推进运动:这种运动是邻近的几段结肠同时收缩,将肠内容物推移到下段肠腔内。然后移入肠内容物的一段结肠以相同形式收缩,使肠内容物继续前进。大肠以多袋推进运动的形式将肠内容物向前推移的距离较大。
(4)蠕动:是大肠的纵行肌和环行肌协调的连续性收缩,使大肠形成一些稳定向前的肠壁收缩波,不断将粪便推向前进。蠕动的特点是,肠段受到充胀时,纵行肌首先收缩,接着是环行肌收缩,这样就形成了舒张在前,收缩在后的蠕动波。蠕动常从肝曲开始,以每分钟1~2cm的速度将肠内容物推向左半结肠。结肠蠕动时向前推进力量很大,是结肠运送的主要形式。降结肠的内容物比较干燥,故蠕动比较明显。
在结肠前段偶见蠕动和逆蠕动的交替,逆蠕动与蠕动方向相反,可延缓大肠内容物的向前移行 ,有利于水和其它物质的吸收。
此外还有一种进行速度较快(2~5cm/分),推进较远(大于15cm),收缩较强的蠕动称集团运动。通常从横结肠开始,每日3~4次,常见于进食以后,因胃充盈食物所引起——胃结肠反射。这种反谢多见于儿童,甚至有谈论进食或听到有关排便时就会引起。集团运动可使肠内容物迅速进入乙状结肠和直肠,从而引起排便感。睡眠时集团运动消失,长期卧床,结肠集团运动减少,易发生便秘。膳食中纤维素增多,可增加结肠集团运动,增加粪便量;纤维素缺乏,则结肠运动减弱,从而延长致癌因子等对结肠的刺激,也是结肠癌产生的原因之一。
正常人的结肠内容物向前运送速度每小时约5cm,进食后每小时10cm。钡餐后,4.5小时入盲肠,约6小时到肝曲,9小时到脾曲,11小时到降结肠,18小时到盆结肠,24小时开始排出。但钡餐一般是空腹服下,且比重比食物大,而食物从摄入到肛门开始排出时间,吃纤维素食物者平均需14.5小时,吃低纤维 素饮食者,平均需要28.4小进。但运送时间与食入的数量有关,也受其他因素和情绪影响。
相关热词:大肠运动 内容物 结肠 蠕动 往返运动 肠壁 向远侧 空腹
相关文章
大肠运动有哪些形式?(大肠运动,内容物,结肠,蠕动,往返运动)
1.便秘常继发于哪些疾病之后?(便秘,粪便,神经,大肠,内分泌)
2.大肠运动是如何调节的?(大肠运动,神经丛,结肠运动,神经,肠管)
3.大肠运动具有哪些特点?(大肠运动,平滑肌,肌肉,紧张性,粪便)
4.大肠内的气体有多少?(细菌,发酵作用,腐败作用,饮食,二氧化碳)
5.摆动pendular movement(内容物,节律,脊椎动物,小肠运动)
6.成卵细胞 ooblast,connecting filament(成卵细胞,受精,果胞,助细胞)
7.肠促胰液肽 secretin(肠促胰液肽,十二指肠,分泌,激素)
8.假空泡 pseudovacuole,gas vacuole(假空泡,鱼腥藻,蓝藻类,微细结构)
9.柱孢子囊(柱孢子囊,孢子囊,放射状,着生)
10.厚壁囊chlamydocyst(厚壁囊,内容物,内壁,菌丝)
11.胃-结肠反射 gastro-colic reflex(结肠,反射,大肠,食物)
12.严重腹胀有何危害?(腹胀,肠腔,肠壁,腹腔,心脏)
13.呕吐是怎样引起的?(呕吐,呕吐中枢,内容物,感受器,逆蠕动)
14.晚餐过饱影响睡眠怎么办?(睡眠,萝卜,食物,身体健康,肥胖症)
15.马氏管 Malpighian tubule,Malpighiantube(马氏管,后肠,内容物,体腔)
16.卵表层变化 cortical change of egg(卵表层变化,卵黄膜,精子,内容物)
17.水瘊子怎么治疗?(水瘊子,马齿苋,碘酊,中药,解毒)
18.呕吐反射(呕吐反射,呕吐,呕吐中枢,内容物)
19.呕吐 vomiting(呕吐,呕吐中枢,内容物,吗啡)
20.甲硝唑中毒引起的溶血(甲硝唑,溶血,中毒,内容物,白细胞)
21.胃肠道外瘘(胃肠道外瘘,胃肠道,愈合,用药)
22.脉案分析一则(患者,血管,水肿,病史,内容物)
23.蠕动(运动) peristalsis,peristaltic movement(蠕动,神经系统,心脏,蠕形动物)
24.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及预防(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药物,症状,分泌)
25.一典型呕血黑便病例的讨论(黑便,呕血,病例,患者,病史)
上一篇:大肠内的气体有多少?(细菌,发酵作用,腐败作用,饮食,二氧化碳)
下一篇:什么叫直肠柱?(直肠柱,粘膜,儿童,肛门括约肌,直肠壶腹)
大肠运动的形式
1.袋状往返运动这是在空腹时最多见的一种运动形式,由环行肌无规律地收缩所引起,它使结肠袋中的内容物向两个方向作短距离的位移,但并不向前推进。 2.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这是一个结肠袋或一段结肠收缩,其内容物被推移到下一段的运动。进食后或结肠受到拟副交感药物刺激时,这种运动增多。 3.大肠的蠕动是由一些稳定向前的收缩波所组成。收缩波前方的肌肉舒张,往往充有气体;收缩波的后面则保持在收缩状态,使这段肠管闭合并排空。 在大肠还有一种进行很快,且前进很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它通常开始于横结肠,可将一部分大肠物推送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集团蠕动常见于进食后,最常发生在早餐后60min之内,可能是胃内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由十二指肠-结肠反射所引起。这一反射主要是通过内在神经丛的传递实现的。
(1)大肠运动的形式
(1)大肠运动的形式
?(袋状往返运动
?(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蠕动和集团蠕动
(2)排便
排便反射:粪便进入直肠,刺激直肠内的感受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至中枢(脊髓腰骶段,大脑皮层等),盆神经传出冲动增加,阴部神经传出冲动减少,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外括约肌舒张,使粪便排出体外。
(3)大肠内细菌的活动
(4)食物中纤维素对肠道功能的影响
(六) 吸收
1(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2(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 水的吸收:通过渗透作用被吸收
(,) 无机盐的吸收
? 钠的吸收:通过肠上皮细胞膜上的钠泵转运
? 铁的吸收:通过肠上皮细胞释放的转铁蛋白,与铁离子结合为复合物,进而以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进入胞内。
? 钙的吸收:通过刷状缘膜上的钙通道进入细胞内,再通过基底膜的钙泵或通过钙钠交换进入血中。
? 负离子的吸收:通过电位梯度转运。
(,) 糖的吸收:以单糖的形式,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被吸收。
(,) 蛋白质的吸收:以氨基酸、二肽和三肽的形式,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被吸收。 (,) 脂肪的吸收:以脂肪酸、甘油一酯和胆固醇等形式,在胆盐和载脂蛋白的协助下吸收如血液或淋巴。
(,) 胆固醇的吸收
五(课程进度:周学时5节。
六(学时分布:本章理论讲授8学时,分3次进行。
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2学时);
第三节 胃内消化(2学时);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2学时);第五节 大肠内消化 , 第六
节 吸收(2学时)
七.、新知识新进展及生理学科学史话
(一)胃肠道内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亚型及其分布
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通过肾上腺素能受体抑制胃肠活动。根据肾上腺素能受体与不同的激动剂结合和被不同的阻断剂所阻断的性质,可分为α受体和β受体,α受体又可区分为α1和α2两个亚型,β受体也区分为自β1、β,等。肾上腺素能α受体主要分布在肌间神经丛中的肠神经元上,去甲肾上腺素通过α受体作用于节后胆碱能神经元的突触前膜,抑制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Ach)的释放,这是一种轴突-轴突去甲肾上腺素能-胆碱能抑制性突触。当节后胆碱能神经元的轴突被电剌激时,外源的去甲肾上腺素可抑制ACh的释放;电刺激迷走神经引起消化管壁平滑肌收缩,若预先应用α受体激动剂,则会削弱这种效应。在肌间神经丛中的α受体可能是α2受体,因为α2受体激动剂可乐宁的效应要α1受体激动剂比苯肾上腺素强400倍。一般认为,突触前膜的α受体是属于α2受体,自主神经系统中的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纤维的突触前膜上都有这种受体存在。交感神经对胃肠运动的抑制是通过肌间神经丛中胆碱能神经元上的α2受体抑制ACh释放而实现的。β受体可能直接通过消化道
平滑肌抑制消化道活动。肾上腺素能受体在消化道的存在情况与动物种属及消化道的具体部位有关。如,从猫结肠分离的平滑肌细胞缺乏α受体,但在胃平滑肌细胞上和豚鼠小肠纵行肌上发现有α1受体。
(二)呕吐中枢的研究新进展
Borison和Wong首先提出呕吐中枢位于脑干延髓网状结构背外侧,此后,不断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补正意见:
Brizzee和Mchler认为小细胞网状结构(面神经和舌神经细胞体所在的部位,简称PCRF)的某些神经解剖联系与呕吐中枢作用是一致的,因此,提出PCRF可能就是呕吐中枢,并认为,在阐明呕吐反射时,作为最终协调机制的结构基础,PCRF非常重要。Fuklda和Koga提出,面神经后核附近的周围网状结构,是催吐中枢模式发生器部位,它的呼吸神经元参与中枢模式的催吐活动,并指出两种神经元参与中枢模式的神经元呕吐逼出活动
Millier-AD (1994) 提出呕吐基本脑区和非基本脑区的概念。认为协调呕吐的非基本脑区包括小脑、通向延髓头端的面神经后核以及脊髓。去除小脑仍可引起非真实性呕吐。面神经后核水平延髓外侧损毁可消除呕吐相关的呼吸成分,从而认定该区存在呼吸运动前神经元和呼吸运动神经元。剌激该区域脑干不能引起呕吐,这与c-fos表达结果一致。即在此区域未见作为呕吐中枢表达c-fos免疫反应性的唯一适合的标记神经元决定簇。而c-fos表达方式提示,对催吐药物起反应的呕吐整合神经元可从后极区和孤束核辐散到外侧被盖区,参与躯体-自主性整合过程。这一假说认为,呕吐并不是先前定义的"呕吐中枢"结构单一整合的结果,而是通过闩水平和面神经后核之间的一个散布控制系统调控的。
呕吐时,因为膈肌(与吸气相关)和腹肌(与呼气相关)运动神经元同步发放。因而有学者设想,延髓吸气和呼气神经元两者产生共同的作用(兴奋或抑制)。这些延髓细胞分布(单突触或经脊髓中间神经元)使呼吸中枢的指令分别到达膈肌和腹肌运动神经元。
Hoshino电生理学研究指出,前庭迷路和延髓呕吐中枢存在与呕吐有关的通路联系,而Isao-H认为,前庭器官与自主神经中枢存在呕吐相关的纤维联系。
(三)13C-醋酸呼吸试验胃液体排空检测法
醋酸为水溶性的两碳酸,在胃内极少被吸收,于近端十二指肠吸收后迅速被代谢产生CO2。将[13C-1]醋酸作为指示剂溶于液体或半固体试餐中以反映胃液相的排空。13C - 醋酸与半固相食物混匀,在体外与pHl.0的胃液一同孵育,30min后仍有大于85,的标记物滞留于液相中。为了找出醋酸在体内的代谢时间,可以将混有13C-醋酸的液体直接注入志愿者的十二指肠内,约14min后13CO2在呼气中达到高峰,
高峰出现的时间比经口摄人早39min。醋酸在体内的半代谢时间为53min。与辛酸相比醋酸的分子量要小,这也许是其代谢时间短的原因之一。
液体排空试验的试餐为250ml专供糖尿病人饮用的营养液(热量225卡),将150 mg l3C-醋酸溶于其中。半固相试餐则用75ml牛奶加30g燕麦片制成 (热量200卡),同样用150 g 13C-醋酸标记。受使者隔夜空腹,留取空腹呼吸气样(-5min),在10 分钟内摄入试餐,紧接着留取0时气样。餐后第一小时每隔5min、第2-4h每隔10min抽气取样。所有的呼气样本经气体同位素比值质谱仪分析得出δ13C值。通过计算得出排空时间参数。得出13C-醋酸呼吸试验胃液相及半固相排空曲线。从曲线中可以看出液相及半固相的排空没有初始的延迟阶段而呈快速排出形式。呼吸试验液相排空13CO2排出的峰值50-160min,半固相排空13CO2排出高峰位于餐后30-80min。以半固相试餐的13CO2峰值不晚于50min视为排空正常。 (四)发现促胰液素的故事
1902年1月,当英国两位生理学家白利斯 (WilliamM(Bayliss,1860-1924) 和斯他林(ErnestH(Starling,1866,1927) 正研究小肠的局部运动反射时,他们看到-篇新发表的法国科学家Wertheimer的论文,声称在小肠和胰腺之间存在着-一个顽固的局部反射。对此,
他们感到很大的兴趣。这个法国人的实验是这样的:当将相当于胃酸的盐酸溶液注入狗的上段小肠时,会引起胰液分泌。为了进一步分析它的机制,他发现直接把盐酸溶液注入狗的血液循环,并不能引起胰液分泌;中等剂量的阿托品 (能阻断副交感神经) 也不能消除这个反应。Wertheimer甚至还进行了更为关键的进一步实验:他把实验狗的-段游离小肠袢的神经全部切除,只保留动脉和静脉与身体其他部分相连。当把盐酸溶液输入这段小肠袢后,仍能引起胰液分泌。但他仍然坚信这个反应是"局部分泌反射",-个顽固的神经反射,因为他认为,小肠的神经是难以切除得干净、彻底的。
白利斯和斯他林看了这篇论文后,立即用狗重复了法国学者的上述实验,证实了他的结果,即放置盐酸溶液于这段切除了神经的小肠袢后,确能引起胰液分泌。但他们深信切除神经是完全的。那么,怎样解释这个结果呢,他们大胆地跳出"神经反射"这个传统概念的框框,设想:这可能是-个新现象- "化学反射";也就是说,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粘膜可能产生了一个化学物质,当其被吸收入血液后,随着血液被运送到胰腺,引起胰液分泌。为了证实上述没想,斯他林立即把同一条狗的另一段空肠剪下来刮下粘膜,加砂子和稀盐酸研碎,再把浸液中和、过滤,做成粗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静脉中去,结果,引起了比前面切除神经的实验更明显的胰液分泌。这样,完全证实了他们的设想。一个刺激胰液分泌的化学物质被发现了,这个物质被命名为促胰液素(secretin)。这是生理学史上一个伟大的发现!
促胰液素的发现,使白利斯和斯他林很快意识到,这不仅是发现了一个新的化学物质,而是发现了调节机体机能的一个新概念、新领域,动摇了完全由神经调节的概念。也就是说,除神经系统外,机体内还存在着一个通过化学物质的传递以调节远处器官活动的方式。为了寻找-个新词来称呼这类化学信使,他们采用了同事哈代(w(B(Hardy)的建议,创用了源于希腊文的-个字"激素"(hormone "刺激"的意思) 这个名称。促胰液素便是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激素。这样,产生了"激素调节"这个新概念,以及通过血液循环传递激素的"内分泌"方式,从而建立了"内分泌学"这个新领域。从此,国际上一个寻找激素的热潮开始了,使内分泌学出现了惊人的发展。迄今,不论在植物界和动物界都有激素的存在。在低等和高等动物机体内已经发现了多种激素,而且每年都有新的激素被发现,激素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在促胰液素发现之前和之后,白利斯和斯他林都没有进行过消化腺分泌的研究。白利斯应用物理一化学观点,发展了普通生理学概念,著有《普通生理学原理》一书,文字典雅精炼,被誉为经典著作。斯他林工作更多,主要在血液循环生理方面,有著名的"斯他林心脏定律"等。
八、自我测试思考题
1( 根据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胃肠激素的作用包括哪些方面,
2(为何当我们睡眠时唾液分泌减少,而恶心时唾液分泌增加,
3(试述进餐对胃液分泌的影响。
4(为什么吃油腻的食物后,不容易感到饥饿?
5(胃酸分泌是一种耗能过程吗? 为什么,
关节运动形式有哪些
关节是人的身体部位中活动最多的,同样关节也是最容易受到损伤的,关于关节的疾病有很多,像关节炎、风湿等都极为常见,关节疼痛的时候最明显的症状就是酸痛,让患者坐立难安,所以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关节部位,那关节运动形式有哪些呢?大家在平时应该怎么锻炼关节部位呢?
[关节运动形式有哪些]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肩部的另;,1-3个关节,其中如肩胸关节可允许肩胛骨在胸壁上有广泛的滑动度,包括升高、下降、上旋、下旋、前移和后移等。肩肱关节运动时,肩胸关节也随着运动,二者的共同协调运动称为“肩肱节律性”。影响关节的活动功能。人们可以通过对患病的肢体进行适当运动来促进功能恢复或功能代偿的途径来促进机体康复。而肌肉力量的训练就是其中的关键之一。肌力练习按肌肉的作用程度可以分为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与助力运动3种。
肩胛骨的活动也极大地增加了肩关节的可动性。胸锁关节则是上肢与躯干相连的唯一关节,肩肱关节无论向哪一方向运动,均需要胸锁关节的微动协调。肩锁关节亦属微动关节,它能使肩胛骨垂直地向上、向下(如耸肩)和肩胛骨关节盂前、后运动(如向前击拳)等。是医疗运动的主要方式,克服外加阻力进行的主动运动又称为抗阻运动。被动运动是由外力进行,肌肉不做主动收缩。常用牵伸挛缩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组织,保持或恢复关节活动度或放松挛缩肌肉。
关于关节运动形式有哪些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如果你想有个健康的身体,或者不想在年纪大了之后关节部位疼痛的话,就按照上面的方法做一些锻炼吧!另外大家在平时一定要养成运动的好习惯,坚持锻炼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https://gl.baidu.com
考点复习 · 胃、大肠、小肠的特殊运动形式
真题回顾
【2000-12 生理学 A型题】胃容受性舒张的主要刺激物是()
A. 胃中的食物
B. 小肠中的食物
C. 咽部和食管中的食物
D. 胆囊收缩素
E. 促胰液素
题目解析
容受性舒张:是指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舒张(以头区为主)。所以本题答案选C
考点讲解
【2015年西综大纲生理学(六)消化和吸收3. 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4、小肠的分节运动5.排便反射】
一、胃的运动形式
1、胃可以分为头区和尾区,头区包括胃底和胃体上1/3,运动弱,主要功能:储存食物;尾区包括胃体的下2/3和胃窦,运动较强,主要功能:磨碎食物,使其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
2、紧张性收缩:是指胃壁平滑肌常处于一定程度的缓慢持续收缩状态。紧张性收缩在空腹时已经存在,充盈后逐渐加强。主要作用:使胃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防止胃下垂;也可以使其保持一定的压力,以利于胃液渗入食团中;它还是其他运动形式的基础。
3、容受性舒张:是指进食时食物刺激口腔、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反射性的引起胃底和胃体舒张(以头区为主)。主要作用:使胃的容量大大增加,以接纳大量的食物入胃,而胃内压却无显著升高。容受性舒张是通过迷走-迷走反射而实现,但参与该反射的传出神经纤维属于抑制性纤维。
4、蠕动:胃的蠕动以尾区为主。空腹时基本无蠕动,食物进入胃约5min,蠕动开始。胃的蠕动始于胃中部,并向幽门方向推进。蠕动波约1min到达幽门,频率3次/min。特点:蠕动开始较弱,传播途中逐渐加强,速度也明显加快,一直到幽门。当幽门收缩时,食物被反推,有利于食物和消化液的混合,对块状食物有碾磨作用。
二、胃的排空及调节
1、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食物进入胃后5分钟左右就开始了胃排空。胃排空速度的影响因素:液体食物快于固体,小颗粒食物快于大块食物,等渗液体较非等渗液体快,三大营养物质中促进胃排空的强弱:糖类>蛋白质>脂肪。混合食物4-6时完全排空。
2、促进胃排空的因素:①食物对胃的扩张刺激,通过迷走-迷走反射和壁内神经丛局部反射引起胃运动的加强,促进胃排空;②食物对胃的扩张刺激和某些化学成分引起促胃液素释放,它既能促进胃排空,又能抑制胃排空,其总效应是延缓胃排空。
3、十二指肠内抑制胃排空的因素:①食糜及其含有的酸、脂肪和高渗性及肠壁的机械扩张刺激肠壁上的感受器,通过胃-肠反射抑制胃排空;②食糜中的酸和脂肪刺激小肠粘膜释放促胰液素、抑胃肽等,抑制胃排空。
4、胃排空的直接动力:是胃和十二指肠的压力差;原动力为胃平滑肌的收缩。
三、小肠的运动形式
1、紧张性收缩:它是小肠进行其他运动的基础,使小肠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
2、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交替进行的运动,空腹时几乎不存在分节运动。主要作用:①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有利于化学性消化;②增加食糜与小肠的接触,并不断挤压肠壁以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有助于吸收;③分节运动本身对食糜的推进作用很小,但分节运动存在由上而下的频率梯度,这种梯度对食糜有一定推进作用。
3、蠕动:小肠蠕动可发生在小肠的任何部位,推进速度0.5-50px/s,主要作用:将食糜
向小肠远端推进一段后,在新的肠断进行分节运动。蠕冲动:当其传播很快很远时称为蠕冲动。主要作用:可一次把食糜从小肠始段推送到末端,有时可推送到大肠。
四、排便反射
排便反射是一种内脏反射动作,粪便下降到直肠,刺激直肠壁,通过反射作用使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等发生一系列的蠕动运动,同时又使肛管内、外括约肌放松以及隔阂腹壁肌收缩,遂将粪便排出。其低级中枢在脊髓腰骶部,但其活动受高级中枢的控制。中枢或传入、传出神经的功能损坏,则排便功能受到障碍,引起粪潴留或大便失禁现象。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大肠运动有哪些形式(大肠运动,内容物,结肠,蠕动,往返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