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期末论文
期末论文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
摘要:中国的改革开放最早从农村开始,但农村改革的历程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从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家庭承包经营一直到目前的税费改革。不管是哪次改革,既有其成功的经验,也有其不足的教训,对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归纳,对于促进我们以后的整个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改革历程;改革经验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始发的,总结农村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从中获得的启示,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推进改革开放、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 新中国农村改革的历程
中国的改革最早发端于农村,但是,在农村改革和发展中,我们走过的道路并不顺利。回顾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必将对今后中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各行各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
1.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前的改革
建国后,我国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进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其中,农村的改革尤
其令人瞩目。而农村改革中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又以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最为典型。这三项改革决定了我国农村改革的方向和基调。
首先是土地改革,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土地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释放出了制度潜能,充分调动了几亿中国农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之路,1955年10月召开的党的七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要求加快农村合作化的速度。1956年11月,全国加入高级社的农户比重已达到96%。这时,我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由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社向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社的转变。
人民公社化是合作化的进一步升级和飞腾,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讨论了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问题,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人民公社化的浪潮。人民公社在“一大二公”的同时对农业的大破坏,并直接导致了国民经济进入极其严重的困境。也正因为如此,当国民经济已走向崩溃的边缘时,长期受压抑的农民在农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改革。
1.2 十一届三种全会召开后的改革
(1)家庭承包经营。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全国改革的序幕。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打开突破口的。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农村一项最成功的制度变迁。
1978年12月16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的“生死契约”为标志,拉开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经营体制改革序幕。此后,包产到户在全国迅速蔓延。但是,包产到户一开始就受到了怀疑、指责和批判,原因在于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性质到底是姓“社”姓“资”的问题还有争议。1982年1月1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农村改革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文件不但肯定了联产承包制,而且从理论上说明它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93年,家庭承包责任制被正式列入宪法,成为一项国家经济制度上的根本大法。同年,国务院决定农村耕地的承包期在原有15年不变的基础上再延长30年不变。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归纳了指导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必须坚持的十条方针,概括了三条基本制度,其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
基本经济制度被定位为基本制度之一。实践证明,家庭承包责任制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农村经济运行的组织化程度、有序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农业因此也获得了新的发展。
(2)农村税费改革。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农业的大丰收,随之出现了“卖粮难”。农民收入增长乏力,负担却逐渐增加,干群关系日趋紧张。2000年3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决定率先在安徽全省进行税费改革试点。2002年3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出了《关于做好2002年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2002年进一步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范围。2003年
3月27日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2003年在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政策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这样,历经曲折的农村税费改革工作又在摸索中走向全国。2006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意味着,中国农民负担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正式成为历史。这不仅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战略性举措,而且使中国9亿农民彻底告别了延续数千年的“皇粮国税”,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工业反哺农业。
2007年以后,中央对农村政策的实施日益和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低保、医疗等结合起来。从20世
纪90年代开始,学术界就早以开始讨论工业反哺农业的问题。但真正将这一理论付诸实施是在2007年以后。从社会保障制度上看,200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部署2007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时,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已建立制度的地区完善制度,支持未建立制度的地区建立制度。”在医疗改革上,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7年我国将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试点,试点范围将扩大到全国80%的县(市、区)。地方财政补助标准要全部提高到每人20元,并不断完善办法,规范管理,确保参合农民真正受益。此外,农业部有关负责人最近表示,2007年国家将加大农机购机补贴资金投入,资金规模将有较大幅度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将实现五个扩大。2007年购机补贴将在全国2/3以上的农业县实施,
并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联系村倾斜,并将国务院确定的血吸虫疫区县全部纳入补贴范围。这些措施表明了国家真正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信心和决心。
2 农村改革的经验
(1)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试金石。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理论指导,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的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产生了**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
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
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生产关系的变革以生产力发展要求为客观依据,从我国生产力多层次性与不平衡性出发,循序渐进是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是以生产力发展要求为客观依据的生产关系的变革,而“人民公社化”运动则是脱离生产力性质及水平要求的变革。因为发生在合作
化完成后不到一年的所谓“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质上是以高级社(甚至是初级社)为基础的经营单位大合并。这样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无论在当时,甚至今天农村生产力状况都是不适合的,它超越了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生产力在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同时还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的时机、方向、速度。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极大的推动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因为这种生产关系既适应了我国农村生产力比较落后的一面,又有利于发挥已经形成的社会化生产手段的应用,既满足了农业生产作为自然再生产需要随机应变、独立决策的要求,又不违背社会主义农业应该有计划发展的特点。
(3)立足国情,突出中国特色,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是改革成功的前提。
在改革的过程中,中央始终坚持了:第一,承认
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第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探索和完善农村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第三,坚持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为农村注入新的活力;第四,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依靠群众推进改革的伟大事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都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结果。
(4)能否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是改革成功的保证。
我国农村在长达30年的大变革过程中,整个社会不但没有发生大的动荡,而且保持了社会政治的稳定,经济上取得了巨大发展,这与我们正确处理好了改革、开放、稳定三者的辩证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邓
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认真总结了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提出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基本要求。他认为,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上,稳定是前提。没有政治稳定,社会动荡不安,什么改革开放,什么经济建设,统统搞不成。因此,无论出现什么情况,这个前提不能缺少,不可动摇。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走向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保持稳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预期成功的法宝。
(5)是否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我国农村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乡总体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2000年以后,城市居民收入增长一直在1000元以上,远远高于农村居民。中央政府
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缩小城乡居民收入方面的差距,在农村实行了税费改革。据统计,2002年20个全面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省份农民负担平均为73.7元,比改革前减少47元。税费改革的免除,得到了农民的极大拥护,改革的实行,不仅使农民的负担得到了减轻,更重要的是,它表明了中央政府切实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重要地位,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从城乡分割走向城乡融合迈出了关键一步。城乡融合不仅仅是为推进社会进步准备条件,更是为促进工农业生产及实现城乡优良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也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试金石。我们只有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立足中国国情,
立足中国改革实践的发展,就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选集[M].第三卷.论联合政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 [2]陈吉元,韩俊.人口大国的农业增长[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中国当代史[M].江西人民出版社,1958.
[4]**.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
[5]叶振鹏.中国历代财政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1999.
范文二:论文题目 中国教育制度改革之农村教育问题
论文题目 浅谈中国教育制度改革之农村教育问题
学生姓名 朱志荣 学 号 0816132 专 业 教育技术学 学 院 信息技术与传媒学院
2012年 4 月 15 日
浅谈中国教育制度改革之农村教育问题
教育体制改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的强制行为,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但是,这场进行了为期八年的教育改革在发挥其功效的同时,却也显现出了一系列问题。为此,就我实习阶段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对农村教育的部分现状做一简要分析,了解一下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
一、教学问题
去年年末,国家将对我省“两基”工作进行评估验收。为了切实做好“两基”迎验工作,广泛宣传 “义务教育法 ”和国家“两基” 评估验收的重大意义。两基是我国普及义务教育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国务院扶持西部地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国民素质,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然而,目前状况显示,在我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因为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由此看来,教育已经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孩子们是渴望拥有知识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开拓视野,知识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的高升,知识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当然,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没有技术,人才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没有人才,技术只能等待有人来驾驽。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以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发现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二、教师问题
老师不愿意改变他们已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师很不满;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
改革,但是,当地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的生存问题,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开除学生,不准为学生订购额外参考教材等。然而受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但是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老师感到有很大的压力。我就以实习期间,亲身经历为例:早上走进四二班的教室,看到他们的班主任在训导孩子们,经了解,原是打架斗殴事件。中午一同学向我请教一道数学题,临走之前,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很惊讶,他说:“朱老师,要是有人欺负你,你给我说,我揍他~”,当时我就顿住了??另外,近两年内实施的“县办中学、乡办小学、中心村办幼儿园”的集中办学模式,原本是教育布局的大调整,其目的是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发展,通过教育资源的大整合、师资力量的大交流,实现办学效益、教育教学质量的大提高,让学生上好学,读好书。然而伴随而来的一有系列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和农村大规模劳动力到城市就业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或者父母双方都在城市打工,或者父亲或者母亲单方在外面打工,这些孩子或者与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住在一起,或者与亲戚、朋友、邻居生活在一起,也有很大一部分孩子自己独立生活,虽然目前还没有关于该群体数量的确切统计数字,但有一点可以断定,就是这个群体的数量正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劳动力需求的不断增大而日益增加,总的来看,特殊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给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发展都造成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祖父母等亲属或因年长,或因经济生活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的监护权的情况随时可见,儿童在健康、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件屡有发生,前段时间在一些农村发现的毒奶粉事件和前不久河南系列杀人案件的受害者中,留守少年儿童占到相当比例,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
另外,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他们不愿意呆在农村,是因为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
教师严重不足。就我们学校来说吧,几乎没有一个老师懂音乐,叫他们如何给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呢,懂计算机的人更是没有;老师的年龄老龄化,学校中差不多都是临近退休的老师。
三、学生问题
通过实习阶段,和学生们的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小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发展的因素,小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缺乏主动性,需要家长及其老师的监督指导才行。学生们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习方法有待改进,老师教的不好,归于外界,没有考虑自身的因素。60%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这就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四、家长问题
在农村,家长一般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能不能考上大学,对学生课外知识的了解极大的限制,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外读物是闲书,废书,看那些书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考试没有好处。
还有大多数家长没有家教意识,他们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里刨食吃。但这些也许是因为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吧。
五、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在此我谈谈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提高教师的工资,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的、
高效的竞争环境;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第二、解除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改革学校管理机制和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数量。吸引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比如现在正在进行的特设岗位的教师到偏远地区支教。
就以上分析,我认为以后的教育中要继续充实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提高质量,在保持两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和制度,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儿童早期教育,重点发展学前教育,使绝大部分乡村儿童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范文三:当代中国经济专题期中论文,农村土地改革
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2010-2011学年第2学期
“当代中国经济专题”课程期中论文
姓名: 李慧婷 学号: 0920310201 班级: 09市营2班
30年改革30年变化
内容提要:30年前中国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30年一个轮回,下一步改革又将回到农村,而土地是其改革重点。一旦确定农村改革作为下一阶段政府工作的重点,国家将在法律层面、政策层面推出一系列的配套措施,但这条配套改革之路显然走起来并不会十分容易。 30年的曲曲折折,30年的改革,农村土地在不断地具有更有效的利用与发展潜力,农村发展亦是日新月异。
关键词:30年,改革,法律,政策,
一、基本信息
土地改革,就是土地制度改革,包括使用制度、产权制度以及税收政策改革等等。由于农业在经济中的长期重要地位,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也成为政策制定的重要内容。回顾中国农村土地改革发展历程,更能帮助我们理解新的农村改革政策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促进作用。
抗战胜利后,在反奸清算和减租减息斗争中,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彻底解决土地问题。为了满足农民的要求,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把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政策,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到1947年2月,解放区已有三分之二的地区解决了土地问题。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在总结解放区土地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在解放区掀起了更为广泛的土地改
1
革运动。在土地改革运动广泛开展起来后,有些地方发生了对地主、中农和民族工商业“左”的偏向。中共中央及时发现并纠正了这一错误偏向。1948年1-2月间,**、**、**就土地改革问题分别作了《关于目前党的政策的几个重要问题》、《土地改革中几个问题》和《关于老区半老区进行土地改革与整党工作的指示》。这些文件对怎样划分农村阶级以及对土改中的具体政策作了明确的规定。4月1日,**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在总结土改经验的基础上,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概括为“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后,新解放迅速扩大。1948年2月15日,**为中共中央起草了《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对新解放区的土改政策又作了许多明确的规定。由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有了深入的发展,到1948年下半年,解放区大约有1亿农民分得了土地。土地改革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农民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得到了解放,他们的革命积极性大大提高,从而推动了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
二、30年农村土地改革发展历程
1. 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1948年,1953年)。
建国之初,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农民不仅获得了土地,而且对拥有的土地“有权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土地改革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的生产和发展。
2. 社会主义改造收回土地所有权(1954年,1956年)。
被誉为“三大改造”之一的农业改造,目的是要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土地制度,确立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农民个人直接所有的土地,也从土地无偿入股、统一经营,发展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
3. “三级所有”的土地改革(1957年,1978年)。
2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国内农业供给相对有限,所以又一次进行土地改革。在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土地属于三级集体所有,即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农村生产小队三级所有。社员集体在公有土地上统一生产和劳动,社员没有任何私有土地,彻底消灭了私有制。这一阶段是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彻底被收回的阶段。 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通过农业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人民公社运动,逐步使得个体农民私有的土地向集体所有制转变。这一转变的结果是,农民对于土地的产权弱化,土地在运动当中逐步归集体所有,个体农民与土地不再存在法律上的产权关系,那么,自由经营、买卖和出租的流转方式已经不可能实施。
4. 联产承包责任制(1979年后)。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同志提出并主张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3年开始在全国广大农村全面推行。到1983年底,98%左右的农户都实行了包干到户,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7%左右,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这种模式在保证农地集体所有权的基础上保证了农户的独立经营权,并对农村土地的经营收益分配关系进行了调整,调动了农民积极性,短时间内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5. 1987年,沿海发达省市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进行试验。
这样,土地经营权的流转突破了家庭承包经营的限制,中国土地流转制度开始进入试验阶段。2005年7月,广东省发布《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草案)》,明确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于2005年10月1日起上市流转。此举意味着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进入了市场化的阶段,也是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突破。
6. 2008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获通过。
3
决定中提到,“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三、社会效益
1.有利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市场化将统筹远郊城镇化和城区住房困境,避免上海市政府的“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困扰,是平衡上海城市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的有效措施;上海远郊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然需要大量的外来科技、高学历人员以及普通工人,科学规划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富余部分用于市场化开发公共配套完好、价格合理的社区,可以吸引部分年轻外来人口和部分城市人口到远郊来购房置业,实现“产居融合”的低碳生活模式,这样既能够进一步增加农民的收益,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房价持续上涨的压力;同时,有条件的农村居民也可以自由选择到城市择业和居住,有效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
1.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取向。
城乡土地二元制度的功能之一就是保障农村粮食生产、维护国家食品供应稳定的安全考虑,这是农村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是农业用地的功能。在禁止农用地流通的制度控制下,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农民补偿,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国家福利的机会,符合全体公民应该享有平等机会的现代化发展理念。
四、可行性分析
1.沿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可以保持社会稳定和谐。
农业建设土地集体所有权变为国有或私有都面临可能的政治成本和意识形态风险,中国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不能改变;1978年后,
4
我国农村集体农用地的土地承包经营和城市国有土地房地产开发中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成功实践都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取得成功的典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操作模式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2.沿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可以降低土地交易成本。
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角度出发,即将开展城镇化的区域主要土地权属都是集体所有制[3],在发展中,土地集体所有制不用转换是交易费用相对节约和农民合理受益的产权安排模式,集体组织获得更多的收益,能够更好的为农民利益服务,这才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的初衷。
3.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管理机构上移便于社会保障统筹。
新的土地制度和政策设计,已将根据规划集中居住农民的社会保障由政府一次性予以解决,较好进行了土地作为农民保障的制度安排,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为将来分阶段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水平奠定基础。
4.激活市场要素运作可以促进城镇化持续滚动推进。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一旦流转,理论上可能危及农民切身的生存利益,甚至导致“流民”现象的出现,这是一度从制度上限制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重要原因。但在实际中,农民也是理性的“经济人”,草率卖掉所有住房的毕竟只是少数,1956年前的土地私有制,全国因出售土地致贫的农民占到全国农民的0.3%[4],奉贤在1952年土地私有制下,农民出售土地的农户只占农户总数的0.5%[5]。上海目前的农民收入75%来自于企业务工的工资性收入,按照目前农民确权可以拥有的住房面积基本都可达到每户180平方米,每户可有两套90平方米的住房,“流民”现象基本可以避免,农村家庭财产的市场化,将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政府资金得以流动,城镇化推进速度和效率得以提高。
五、战略意义
1.有利于构建基层政府和农民自身的动力机制。
城镇化的主体是农民,执行机构是基层政府所属的非盈利组织。根据奉贤庄行镇和青村镇的农村宅基地土地置换集中实践,如果集约的土地可
5
以在同区域进行市场化房地产开发,则农民的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新型社区再造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形成良性循环,深受基层政府和农民的欢迎和拥护。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化集约开发的房地产将有利于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资源用于新农村社区综合服务配套水平提高和农民社会保障资金的和城乡文化交流,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2.有利于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多社会结构优化。
土地政策调整后,拥有可出租、转让和抵押房产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的农民财产收入快速上升,资本流动可带来的乘数效应也会显现,农民可以成为构建“橄榄形”社会结构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生力量。
3.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目标的有效实现。
农村集体土地房产开发由基层政府或政府所属土地营运非盈利组织机构统一经营管理、稳步推进,市场成熟后,推动土地营运非盈利组织机构通过上市融资成为公共事业公司,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和目标实现,为实现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六、总结
土地流转的核心目的在于发展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借鉴其他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经验。“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都可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实现规模化经营,可以发挥规模优势,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还可以提高抗风险能力,可以规避分散经营在信息不对称下的低效率。同时,使得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可以得到有效执行。比如,国家对农业的相关财税补贴等。
制度是约束人们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有效的制度安排可以调节矛盾和冲突。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2],“造成国家间贫富差别的主要根源就是是否有一套好的制度能有效地减少社会运行的交易费用。若制度合理,则交易成本就低,交易也会较顺利进行,进而分工所带来的收益也就能顺利实现;否则,分工虽然能降低生产成本,但交易发生困难,分工带来的收益就会因交易成本过高而受损,甚至根本无法实现分工的收益。可见制度对经济运行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所谓的“好制
6
度”,就是能够存在自发地、持续有效地减低社会运行的自动解决冲突的自我执行机制。一套好制度的形成,需要有明晰的产权运行机制,它是其他制度安排的基础;明晰的产权能使当事人的利益得到尊重与保护,从而使行为主体的内在动力得以激励”。地租是土地使用者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任何社会,只要存在着土地所有者和在土地上生产的土地使用者,地租总是客观存在的。土地制度作为国家调节国民经济社会有序发展的经济制度,通过规范国家、集体、个人在土地上的权属,实现国家集体土地的有效利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目前由于村民集体经济组织没有实质意义上的集体土地经营管理和处置权,无产权和地租功能的土地制度,不具有激励功能,不具有自发地、持续有效地减低社会运行和解决冲突的执行机制。从理论上分析,我国目前城镇化的困境难以避免。
农村土地改革是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需要领导者与全体人民共同的努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民族精神的不断凝聚,相信我们可以把这条路走得越来越顺,越来越宽敞。
参考文献
[1] 《产权论纲》王占国,孙伟花(李成龙(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2] 《马克思主义土地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石莹、赵昊鲁著,经
济科学出版社。
[3] 《效率、公平与产权》[美]詹姆斯.E.米德著,施仁译
7
范文四: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税制改革论文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水平的税制改革
摘要:今年来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取得很好的成效,但是与城市依然有很大差距,中国的学生教育关乎中国未来的命运,就几个方面对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的税制改革提出不足和完善的建议。这是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可以缺少的环节,关乎社会公平问题,矛盾必然存在,如果制定政策者能够平衡注重农村教育的发展,给予应有的支持,社会才能更和谐安定。 农村的教育应当引起财政部门的高度注意,农村作为弱势单位,应当受到政府在税收方面的特殊优惠,应当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达到世界级应有的水平,这样才能给予国家强劲的后续发展动力,使得农村能够涌现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农村自身的农业模式本身缺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有心而力不足,需要财政特殊支持。日本教育财政制度值得我们借鉴与反思。
关键词: 中国农村教育 不足和完善 存在问题 税制改革 中日对比
目录
一.。。。。。。。。。。。。。。。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国际比较 1?????中国教育经费投入比重和日本的教育经费投入比重
2?????中国农村学生就餐营养存在问题和日本的现有学生午餐财政制度
二。。。。。。。。。。。。。。。。。中国农村教育不足出现的原因
三.。。。。。。。。。。。。。。。。。中国农村教育税制方面的改革措施和日本借鉴经验
四.。。。。。。。。。。。。。。。。。结论
内容
一.。。。。。。。。。。。。。。。中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1教育投入存在问题
联合国建议教育投入的标准是应占国家或地区GDP的6%。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为4.9%,欠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是4.1%。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衡量,占GDP比例4%都是低水平的目标。中国教育投入占GDP比例4%的目标,不仅和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而且还落后于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只能和非洲国家的穷国相比,实在令人汗颜。(中国新闻网) 《中华民国宪法》规定:“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百分之十五,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百分之二十五,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百分之三十五,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这些数据足以表明我国的财政政策制定不合理之处,有失公平公允之处,长此以往,农村必然会更加落后,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子女没有像城市子女那样的教育机会和改变命运的机会,违背社会主义公平与正义,是对农村学生教育权利的剥夺。
科技兴国,科教兴国。在这个年代,是否已经变成了一句空谈,或者只适用于城市学生,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就提出了科教兴国的口号,国民义务教育比例高达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凡是日本国民都有义务教育以上的学历,我们跟日本比较,经济总量旗鼓相当,在税收分配方面似乎有很多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中国期刊网: 2000 年日本国家预算支出的文教及科学振兴费用约占国家总预算支出的8%
战后重建初期,义务教育免费制度的落实,成为日本各级政府的一项艰巨任务,许多战后初期地方政府首脑因为无法完成法律规定的举办义务教育学校的职责,而辞职甚至自杀。日本的义务教育史被称之为“血泪的义务教育史”,不止一位政府官员因为筹集不到义务教育资金,以自杀以谢国民。
日本文部省统计的2002 年全部教育经费支出的概况,其中学校教育经费占到总教育经费支出的84.6%,而学校教育经费支出中义务教育经费支出占37.2%,是学校教育经费支出中比重最高的。而国家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支出占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28%,地方为69.9%)(中国期刊网)
小结:中国与国际有明显差距,执行力度不够和制度制定不科学。没有深入思考。
2农村学生仍受营养不良困扰 ,约一成常年挨饿 ,这是我国农村存在的问题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九阳希望厨房公益项目等机构均发布了营养午餐改善状况的阶段报告。报告称,营养不良依旧困扰着农村学生,约1/10中西部农村学生每天仅吃一两顿饭,而中西部农村学生吃不饱饭的主要原因是没有食堂。
营养不良依旧困扰农村学生
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昨天联合发布了《中国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3——加强学校食堂建设打破营养改善瓶颈》蓝皮书。蓝皮书显示,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但城乡差别仍较为显著,农村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偏低,隐性饥饿普遍存在,存在“吃不饱、吃不好”的问题,约1/10中西部农村学生每天仅吃一顿或两顿饭,很多贫困农村学生只能吃米饭、馒头和咸菜。营养不良依旧困扰农村学生。 虽然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
拨款160多亿元,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但多份报告指出,很多中小学校因为缺食堂或者食堂存在问题,出现“有米无锅”的现象。蓝皮书指出,目前“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县近一半的中小学校没有食堂,即使有食堂,也存在基础设施差、厨房设备简陋、缺乏就餐场所,食堂工作人员不足和技能低下、食品安全缺乏保证等问题,制约了学校食堂供餐的推广。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昨天发布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评估报告》中也指出,没有合格的食堂是农村学生吃不饱吃不好的主因。(腾讯教育 新闻滚动京华时报[微博]孙雪梅 2013-05-21 03:50) 评估报告认为,营养改善计划在供餐形式、食堂建设、食品安全、资金监管、学校与教师负担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中国网) 农村学生占据中国学生的大部分,尤其是打工农村父母,常年不在外,农村子女教育还受到户口的局限性,农村学生的上学营养问题函待解决。 农村学生在营养方面明显落后与城市学生。从宏观角度看,丧失基本的社会公平。 城乡差距依然明显。我国存在城乡差距,农村尤其落后,我们再来看一下日本的教育中孩子的营养情况: 日本营养午餐在中小学普及率分别为99.4%和82.2%,已成为一项普惠制度
学校营养午餐的价格约为市场价格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特困生午餐免费
国家与地方财政对学校营养午餐给予经费补贴,中央财政负责提供配餐中心及学校配餐室的硬件与设备,地方政府(县、市、町、村)提供配餐中心及学校配餐室工作人员的工资及运输费用等、学生家长只交营养配餐的原材料费。固此,学校营养午餐的价格约为市场价格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约250—300日圆(合人民币19-23元)。对特困学生,免费为其提供午餐,免费午餐的费用由国家和地方财政各支付50%。
父母经济困难而无力支付午餐费,学生可获得地方政府提供的午餐和学费援助
在营养午餐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的情况下,日本文教大臣2009年在接受“Japan Times”采访时透露,营养午餐制度所面临的一大问题还是有的家长不愿付钱。日本文教省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05财年,有98993个学生的家长没有支付营养午餐费,占全国学生总数的1%。调查中,60%的小学和初中认为,不支付营养午餐费的家长没有责任心和道德感。文教大臣说,以前人们不支付午餐费是因为经济困难,现在可能是其他原因。2008年,包括神奈川县政府在内的一些日本地方政府决定向因为父母经济原因而没有支付午餐费的学生提供午餐和学费援助。
日本的“营养午餐”始终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网易新闻)(网易新闻:日本营养午餐从制度到执行都贯彻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可能日本作为一个小国家,容易治理,但是作为领土大国,我国也应当积极借鉴,日本从落后的二战时期的战败国,同样百废待兴,但是日本从制度到执行,甚至卫生标准,配
送标准,消毒标准,检查标准,都是值得我国学习的。
小结:中国的教育投入和学生具体的营养情况不容乐观。中国农村学生的未来在哪里?中国的未来在哪里?中国农村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吗?
二。。。。。。。。。。。。。。。。。中国农村教育不足出现的原因
1.教育拨款体制不透明,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缺乏相应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使相关人员使用教育经费状况出现不当。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长期以来没有达到法定的4%的比例,最关键的原因是没有建立合适的教育拨款体系与透明的学校财务管理体系,教育拨款和用钱都缺乏监督、约束机制,由此造成教育部门的“要钱花”、“讨钱花”和“乱收费”、“乱花钱”现象并存,教育一边缺钱,一边乱花钱,形成恶性循环。
2.税收支出政策制定缺乏对农村教育的关注。
3.地方经济实力比较落后,无力支持地方教育的发展,农村作为基层单位,收到财政支持时,已经受到层层削减,教育建设工作落实不到位。
4.形象工程很多,地方做样子,没有实际行动在教育方面。
5.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温饱问题刚刚解决,无力解决教育问题。
三.。。。。。。。。。。。。。。。。。中国农村教育税制方面的改革措施
1.加强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推行农村教育投入落实情况,中央
采取抽查方式,不定期以及随时随机抽查农村教育投入落实情况,对于没有落实财政支出建设农村教育的地方,地区,依照相关法律予以惩戒。
2.中央要对地方进行调研,设立独立部门,给予权力,对地方教育经费使用进行监督。
3.调整税收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支持力度。
4.财政支持农村的学校,住宿,食堂的建设。
5.政府专项投入食堂的教师学生的就餐补贴。
6.地方政府自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7.政府拨款解决农村教师的工资,住房,子女上学就业问题,给予优惠政策,吸引高校毕业生农村支教。
8.适当增加新税种,支持对教育工作的投入。
9.政府实行对义务教育学生免除所有费用,每月还要发放学生固定最低生活费。
10.支持地方自主私人办学,给予减免税收政策的支持。
11.政府财政与法律并行,切实抓好教育工作
12.将政府教育费用的投入占总财政收入保证百分之四以上,保证教育经费中百分之五十以上用于学校教育经费,学生用餐费,学校建设费用上,始终与经济发展同步甚至高于经济发展速度
(尽管目前日本的义务教育经费制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纵观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日本政府对义务教育进行强有力的财政和法律支持,才使得其义务教育得到较早、较快、较好地发展和普及,才使得其整个社会的劳动力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为其经济腾飞奠定人力资源的基础。
我国面临着人口多、资源少的现实,义务教育的普及更是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没有足够的财力,很难实现高质量的义务教育普及。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历史尽管不长,但是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并且各地义务教育与普及程度已经形成巨大差
异,这与通过对日本义务教育经费制度的探讨,也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是在理论上,要明确义务教育责任在政府,政府要明确“教育先行”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加大对义务教育经费的预算,并同时制定合理、高效的义务教育与经费管理政策和机制。我国当前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采取的是“以县为主”,然而事实上,我国目前还有1400 多个财政贫困县,包括400 多个财政极端贫困县,县级财政很多是属于“吃饭财政”,甚至还有不少是“欠债财政”。这样的财政状况何以支撑义务教育这一项巨大的工程呢?笔者前面也提到过,日本当前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中,中央、都道府县和市町村的负担比例一般保持在3∶4∶3,中央和都道府县的投入总共占70%左右。而我们的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又占多少呢?
其次,在行动上,要明确中央和地方在义务教育经费负担上的责任,对义务教育经费负担进行法律规范,制定可行性、可操作性的义务教育经费筹集管理的法律制度,并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得到有效的利用。鉴于日本当前义务教育经费支出的现状,笔者认为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普及过程中的教科书免费的做法,还有待考量。这种低效率使用义务教育经费的所谓改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发展和普及还缺乏思考,没有从根本上去考虑问题。)(中国期刊网)
四.结论:
中国的农村子女占据中国子女的很大比例,解决农村子女的教育问题势在必行,农村教育现在已取得示范性的成就,但是和发达国家依然有差距,要继续提高农村教育的条件,提高农村的师资教育水平,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人力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资源,不能一味从城镇出发,在大多数的农村更是不能忽视,农村有自己的落后性和局限性,需要充分依靠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利用财政的作用,切实发挥财政的效力,将资源和资金做出应有的平衡决策和分配,落实到乡村,行政部门应当积极分权制约,避免教育资金和资源的浪费和滥用,甚至以权谋私,国家切实要加强反腐力度,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近年来一直很快,如此多的资金伴随着高税收,调整税收支出结构势在必行。
日本除了教育经费中,家庭负担较重以外,这是一个弊端。很多方面是值得中国学习的,并且要贯彻,日本是我们中国很好的学习例子。中国要对义务教育做出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以期制定出适合我国的国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作用不可估量。 因为义务教育的责任在于政府,政府要做的是发挥财政作用和执行力,制定法律法规,坚决贯彻方针政策,才能有效解决农村义务教育水平问题。
范文五:由“三农”问题中国农村经济改革论文
由“三农”问题浅谈中国农村经济改革
摘 要:“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而这其中农民问题又显得尤为重要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质就是围绕着“三农”问题展开的,如何科学合理的处理好“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的问题,对于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三农”问题的现状和产生原因的角度来阐释农村经济改革的必要性,并据此提出一些有关解决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三农”问题;农村改革;方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2.4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2-124-03
一、引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也在不断缩小,但相比于其他国家,农民仍旧是中国人口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群体。据统计,截止至2010年,中国的农业人口约为6.74亿,占总人口比重的50.32%,而这一比重在韩国仅为8%,在台湾为6%。农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最主要的问题。上个世纪农民的主要问题是土地问题,从目前来看这个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在21世纪,最主要的问题已经转变为农民的就业与收入问题。在土地大量流失、城乡二元结构日益凸显的当今社会,很多现象并不是由市场竞争造成的,而是由中国特有的制度所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产物,是过去一系列改革的遗留。很明显,我国的农村经济仍较为
落后,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二、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
(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加大
说到“三农”问题,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一方面是农民收入低且增长缓慢,而另一方面又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攀升以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
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二)土地流失严重,失地农民增多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化、工业化水平迅速提高,道路、桥梁建筑等公益性事业也快速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房地产事业迅猛发展,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中的很多人在过去都是依靠土地为生,突然间没了土地,加之这些人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一旦这笔为数不多的补偿款用尽之后,这一部分人群就会因缺乏必要的保障而加重社会的负担,甚至会对社会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同时,由于在征地过程中权利的不对等,谈判地位的缺失等,农民的自身权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在征地过程中农民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导致的冲突屡见不鲜。
(三)农村大量的劳动力闲置,结构性失业问题凸显
随着土地的大量流失,失地农民人数的不断攀升,农村闲置的劳动力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经济的发展需要知识型、技能型人才,而失地农民的知识水平普遍偏低且自身素质较差,其不断提高的就业期望值与现实可提供的就业机会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增加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难度。因此,虽然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庞大,但其质量远不能适应现代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民就业不充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刻不容缓,一旦处理不当不仅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甚至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大,教育、医疗水平落后
一直以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差距就极其显著,尤其是在教育和医疗方面,这也是农村人口一直向城市迁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城镇居民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远远好于农村,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以及61.8倍。同时农村的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方面与城市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学生的个人特长和兴趣方面的培养方面更是远落后于城镇。在医疗方面,城乡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国80%的公共卫生资源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卫生服务和资源严重不足,农民拥有的病床数小于1张/千人,拥有的医疗人员为1人/千人;城镇人口拥有的病床数为3.5张/人,拥有医疗人员为超过5人/千人。同时农村人口
参与医疗保险的程度较低,加之昂贵和不透明的药品价格,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 我国“三农”问题的成因
(一)城乡分治的二元经济结构
在新中国成立时,国家贫困和外交封锁迫使我国无奈的选择了以农业的牺牲来发展工业的方式。为了在国内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实现工业化,我国对农村的非农产业发展予以限制。限定粮食作物为种植作物,同时实行统购包销政策,对农产品实行低价收购,对工业产品实行高价销售。这种二元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为我国工业累积了巨大的资本,极大的促进了我国工业的进步,然而这种进步是以对农业的巨大损害和农民利益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为了配合国家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在户籍制度上我国也出台了严格的限制政策,1959年颁布的《户口管理条例》把我国人口明确地分为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同时我国还推出了一系列城乡差异的政策,在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都对城镇人口有一定的倾斜,生活在农村地区的广大农业人口无法享受到与城镇人口一样的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这进一步拉大了城乡间的差距。
(二)不合理的农村土地制度
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城乡两种不同的土地产权安排,城市与农村建设用地在使用上存在着制度性差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受到限制,不能像国有土地那样充分体现其资产价值,造成城市与农村同类用途的土地不能实现“同地、
同价、同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价值未能得到充分体现;二是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我国宪法规定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农民集体,《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是村农民集体、村内两个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但由于农民集体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涵不清,土地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的界定不明。且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界定,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受到极大限制。
(三)农民教育水平低
农民教育水平低,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农村教育基础设施本身薄弱,且职业教育未能形成体系。第二,农村财力不足,也由于这一原因导致农村教育投入不足,进而使得农村教育的投资体系难以运转。加上国家近几年来,加大对城市教育的关注,将主要教育投资用于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第三,师资力量的大量流失,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致使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1/3或1/2,进而造成偏远地区、艰苦地区教师的大量流失。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运行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在现实的运行过程中仍有很多的问题,其中最显著的也是与农民最为相关的问题就是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平衡问题。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覆盖范围有所扩大, 然而也应看到在整个
社会成员的保障方面其覆盖范围还是有限的。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充分建立, 许多农民无法享受到社会保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广大的农民工对城市的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但他们却被排斥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之外, 农民工的这种艰难处境暴露了社会公平机制的扭曲, 凸现了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平衡的问题。
四、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途径
在存在诸多矛盾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如何快速、合理的解决上述矛盾成为了党和政府的当务之急。为了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推出了大量措施,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取消了农业税极大地减轻了农民负担,而政府提供农业补助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严峻的事实仍摆在眼前,农民收入低、生活无法得到保障、权益受损等多重问题仍待解决,进一步加深中国农村经济的改革刻不容缓。
(一)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我国农村土地的具体权属是不清楚的,产权关系是不清晰的,农民在土地所有者权益上没有得到量化的体现,难以实施土地的所有者权能,因而在土地出卖过程中农民没有直接的发言权,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政府首先应该加强农村土地征用体系的改进。目前,农民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和土地征用制度不完整,是引发土地纠纷等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且采用一套完备的补偿政策,保障农民的
生活稳定。其次,有关土地法律法规的完善也是十分必要的,法律法规具有强制性的特征,是保护农民合法权利的主要手段。法律法规的完备程度代表了国家文明程度,并且在实施过程中对惟利是图者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在制裁中起到有法可依的作用。
(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从实行以来,不可否认其为中国人口的有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其认为对中国人口的划分进而在政策上的倾斜导致了利益分配的不公,并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差距。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彻底实行户籍与社会福利相脱钩的政策,户籍应是对人口归属地的一个划分,而不应该与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挂钩,一切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利益分配政策都应予以废除。二是打破城乡分割管理的户籍制度,实行统一的管理,这种做法目前已经在个别的城市得到实施。三是放宽人口流动的限制,在农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引导并为其创造条件,取消不合理的收费以降低农民的迁移成本,为农民的迁移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三)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民只有有了可靠的生活保障,才能够实现整个农村地区乃至社会的长治久安,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的繁荣。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首先是要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那些生活贫困的农民应予以一定的照顾。其次是全面推行农村医疗合作制度,避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
最后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即将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我国,这项措施尤为重要。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改革原来主要涉及国有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面,逐步建立农民与市民平等一致的、覆盖全社会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体系。
(四)加快我国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我国要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办法之一就是建设小城镇,这是由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办法之二就是按照市场的机制自发的转移;第三种就是离土不离乡,这是一种更本土化的方式。解决“三农”问题是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根本途径,有步骤地将一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促使一部分农民放弃原有的土地,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农业机械和现代化种植方式的作用,才能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也才能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断增加的城市人口对农副产品的需求将大幅度上升,这对扩大产品市场容量,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产品深加工行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村产业链和增加农民收入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畅军锋. “三农”问题影响及对策研究与小康社会建设[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2] 黄祖辉、徐旭初、蒋文华.中国“三农”问题:分析框架、现实研判和解决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9,(07):4-11.
[3] 刘克崮、张桂文.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3,(05):67-76.
[4] 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3,(04):68-71.
[5] 赵磊.“三农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j].农业经济问题,2005,(06):12、17、79.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期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