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理想与信念调查报告
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没有信仰,则没有名副其实的国土……
——美国诗人惠特曼
调查目的与方法
弊人在高中就确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人生理想,然而大学生活快过去一年半了,我还没有找到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难道是我的处世方法有许多不对的地方吗?
通过与周围同学的交谈,我发现许多同学把人生理想同职业理想混淆了,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人生理想作为指导,更有许多同学的人生理想与我的有着天壤之别:怎样将这个如此复杂的问题澄清呢?
许多大学教授一再强调现在整个中国是浮躁的,大学也是浮躁的,现在的青年普遍缺乏信仰:假若这是正确的,那么这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在网上我也搜到了一些关于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的调查报告:可是我周围的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伴随着如此众多的疑惑,我做了这个调研,旨在解除自己的疑惑,指导自己的生活。
本次调查通过问卷的方式,由于时间、资源等原因,本次调查规模较小,发放问卷份数只有82份(2份无效,总计80份),调查范围也主要是06级中文系的学生,然而“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此次调查还是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我从中也得到了许多启发。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部分同学没有明确的人生理想,但有明确的职业理想或生活理想,并且大部分同学混淆了人生理想与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具体理想的概念。
在被问及其人生理想与职业理想的状况时,有12位同学表示无人生理想或只有职业理想,占15% ;68位同学表示只有人生理想或职业理想与人生理想都有,占85% 。然而在接下来的问题中发现,这68位同学中很少有人能够将指导一生的人生理想与指导短期的职业理想区分开来,即他们大多所指的人生理想就是其职业理想。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理想,其中按内容划分,理想可以分为社会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素质理想。社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社会理想包括对未来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科学文化制度、社会面貌等等的预见和设想。职业理想是人们对未来工作部门、工作性质以及在职业上达到的程度的追求和向往。生活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既包括对于吃、穿、住等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包括对文化娱乐等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还包括对婚姻、家庭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素质理想是人们作人的目标,是作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追求和向往。
我们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生理想是以上所有根据内容划分出来的各种具体理想的有机的总和,社会理想是人生理想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人们在设计自己的未来职业、生活和做人的时候,总是以未来的社会为前提和基础的。
显然人生理想已不是一个孤立的理想,而是一系列理想的总和,是一个系统。他的形成必然要需要一段很漫长的时间,他的改变也必然要经过一段并不简短的时间。
此次调研可以显示,大部分同学片面的将某一种具体理想理解为了人生理想,比如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等生活理想,“做一个中学教师”等职业理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如当被问及其人生理想改变过几次时,在有人生理想的同学中有14位同学表示改变过三次以上,占20.59% ;27位同学表示职业理想改变过三次以上,占 33.88% 。人生理想一旦确立,应该是很不容易改变的,因为它是一个系统,系统的变化必然要经过量变引起质变的相对漫长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人生理想的概念意识非常模糊。
如果非要挑明职业理想与人生理想的明确区别的话,那么我们不妨用这样一句话来解释——人生理想可以通过许多职业渠道来实现。
2、理想与信念的取向令人担忧
当问及其人生理想是与哪些方面有关时,只有2位同学在答案中选上了“实现共产主义”,只占2.5% ;有21位同学选上了“为了促进教育、学术、民主等相关事业的发展而奋斗”,占26.25% ;有32位同学选上了“证明自己,让别人看得起”,占40%,并且有7位同学只选了此项,占5% ;有7位同学在此项填上“做自己想做的事” “自己活的快乐”等观点几乎完全一致的信息,占8.75% 。
理想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一个人的政治立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集中表现。人们的政治立场有先进与反动之分,世界观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别,人生观有崇高与卑下之说。因此,人们的理想也应有先进与反动、科学与不科学和崇高与卑下的差别。先进的、崇高的理想是建立在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之上的,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理想。
持有“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青年必然有一个理论的高度,必然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的督促感,必然能够识大局办大事。持有“为了促进教育、学术、民主等相关事业的发展而奋斗”理想的青年,把学习、工作等作为一份事业来做,必然能够产生无穷的动力。那么持有“证明自己,让别人看得起”的理想的青年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呢?为了证明自己,在某些特定的历史场合下,他会做出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来呢?持有“自己活得快乐”理想的青年们,又是怎样一种生活状态呢?为了让自己活得快乐,他会采取什么行动呢?
不敢想之。
中国有句俗语“人活一口气,佛烧一炷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理想与信念的重要性,理想的正确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对这15%的没有理想的同学,我真想问一问他们这二十来年是怎么生活的呢?孤船没有灯塔的指引如何在茫茫大海中漂行?中国快到了“满国尽是小皇帝” 的时代了,父母的过分溺爱使得“成年不成人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吾惟能忧之,爱莫能助。
更令我惊讶的是竟有40%的同学选了“让别人看得起”,难道一个人是活给别人看的吗?那对于那些默默奋斗的无名英雄们,我们又如何看待呢?然而细一想之,出现如此的偏差也并非偶然,我们的校园里有太多“展现自我”“证明自我”等极具有诱惑力和误导性的条幅了。不敢想象如此功利的思想竟快要霸占大学校园了。
3、理想确立的时间各不相同
调查第五题是:你在什么时候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A.初中 B.高中 C.大学
结果恐怕要让许多人大跌眼镜:在68个人中有23.53%的同学选择的A项,并且在以后的题目中显示这部分同学中对自己理想比较坚定的占25% ;有51.47%的同学选择的B项,对自己理想比较坚定的占14.29% ;有25%的同学选择的C项,对自己理想比较坚定的没有一人,值得指出的是这25%的同学在做下面这道题时
你的人生理想是与下面的哪些方面有关?
A.实现共产主义
B.为了促进教育、学术、民主等相关事业的发展而奋斗
C.为了亲人的幸福 D.证明自己,让别人看得起
E.其它(可简约填在答题表上)
只有3人选了B项,只占17.64%,更没有同学选A项,大多是选了C或D。
我们许多人认为大学是确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理想的重要时期,然而从调研的数据来看,我们的看法不是很妥贴。
几乎所有的同学是在初中或高中度过的青春期,众所周知青春期是一个迅速成长的时期,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青春期里得到初步甚至是永久的确立,因为人的脑子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坏毛病,一个理想一旦进入我们的脑海就如同初恋情人的影子般想甩也甩不掉、想忘也忘不了。
那么在初中和高中进行关于理想的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应当让那时的学生多多了解社会,以让其培养起正确的社会理想;应当让其多多体验生活的艰辛和快乐,以让其树立起丰富而有激情有向往的生活理想;应让其多多了解社会分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以让其确定下初步的职业理想;应让其多多接受礼仪、文化、为人等关于人的素质的知识,以让其有一个成为崇高的人的目标。
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由于应试教育的畸形发展,导致我们在这许多方面做出了许多的失误。如高中分文理科,理科生对政治课置之不理,文科生对自然科学至若悯闻;而学生与社会之间存在很大的隔膜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状况;他们的礼仪文化等知识也大都是通过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而获取的,那么同学之间的素质理想存在很大的差异似乎已是一个必然。
然而到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需坐下来仔细地进行研究。现在,吾辈只得再表惟能忧之之遗憾了。
个人心得
文章写到这,思绪万千,欲说还休。
“纸上得来终需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此次调查给我的一个不小的收获正在于此了。许多大学教授说呼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浮躁过,在这里我们或许找到了某些答案。有许多持有“为实现共产主义”“促进学术事业发展”等崇高理想的同学在,只不过是我独学而无友,所以孤陋而寡闻。
然而,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看一看这些此次调查的整体状况,怎能不令人担忧?反映出的问题怎不令人焦急?
相信关于大学生理想与信念的调查报告会很多,吾做此报告仅献我一些调查的新方向,如大胆地给人生理想下来一个定义,指出了人生理想与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具体理想的区别等,希望有余力的朋友继续做一些深入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