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从目前高校毕业生增多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的矛盾状况
看,就业形势近期内不会有较大好转,想要解决就业困境,毕业生需要适时适度转变择业观念。要转变当代大
学生的择业观,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其次,家长正确调整对子女
就业的期望值,家庭作为个体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之一,成为主导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重要力量。最后,高
校切实改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进行转变择业观的教育,学校是主要的阵地。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急剧增加,从2001年到
2007年七年间,毕业生人数增加了将近400万左右。而大学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则逐年下降,过了当年的毕业生签约高峰
期后,未能及时找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呈显著增长趋势,当
前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根据众多研究者的调查结果
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并不低,如李冰仙在《从就业
难看大学生的考研热—基于地位获得理论的研究》一文中指
出,湖南大学生对工作地区、工资待遇要求比较高。[1]一方面
是就业形势的严峻,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又没有降低自己的
就业期望值。从目前高校毕业生增多与社会经济增长速度以
及市场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的矛盾状况看,就业形
势近期内不会有较大好转,想要解决就业困境,毕业生必然
需要适时适度转变择业观念。目前到底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大
学生的择业观?是大学生自己不能审时度势,还抱着“大学生
是天之骄子”的荣誉称号在现实面前不肯低下自己“高贵的
头颅”,或是另有因素在推波助澜,影响了当代大学生择业观
念的转变?笔者试图通过实证调查,直击当代大学生矛盾的
内心世界,希冀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二、已有研究
大学生择业观是毕业生对于择业目的和意义比较稳定
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体现,它与毕业生的自身利益和日常生
活最为密切,是毕业生价值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p56)
国外对大学生择业观状况的研究较多,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型
研究都获得了较为一致的研究结论,即大学生都会高估自己
的预期收入,而预期收入会受到家庭背景、性别、学校、专业、
成绩、就业信息来源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改
革的不断深化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当代大学
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我国整体就业问题的重点,探讨我国当
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或择业观成为一大热点。目前,学界
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研究主要有就业观内涵、择业观特
点、择业观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等方面。[3](p45)当前的研究
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就当代大学生择业
观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泛泛而谈的居多,深入研究的在少
数。从教育学方面研究的居多,而从社会学等其他角度研究
的较少。提出的对策比较笼统,现实可操作性不强。很多仅仅
提到要转变大学生的择业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
观,而往往忽略了影响大学生择业观转变的相关因素。
三、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特征
笔者主要从大学生自我认知、父母的期望值、高校就业
指导工作三个方面来考虑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大学
生的自我认知,主要考察大学生对自己的社会地位的认知,
对于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的认知;父母的期望值,本
研究不做类别细分,仅考察大学生平时感知的父母对自己未
来工作基本情况的设想。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本研究主要考
察“大学生对学校就业情况的需要程度”“,大学生对于学校
就业工作的了解程度”“,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内容”等
方面。笔者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长沙四个高校部分大四或
是研三应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其中研三的受访对象都是本
科直升上来的以前并无工作经验的学生)。每个学校分别完
成了50-60个样本的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共发放了调查问
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1%。调
查样本的具体情况分列如下:按性别分类,其中男生共有
119人,女生81人;按专业类别划分,则理科生71人,文科
生110人,工科生为19人;从家庭来源看,有119人来自农
村,51人来自城镇,30人来自城市。根据整理后的数据资料,
从整体上把握了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基本特征,以及大学生
的自我认知、家长的期望值以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当代大
学生的择业观之间的关系。
1.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基本情况。
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来检验当代大学生就业期望值是
否过高,分别是“择业时首选的地区”“、最理想的工作单位”、
“期望的月薪标准”。
有80%的被调查者表示愿意去沿海地区工作,17.5%的
被调查者愿意去中部城市,而仅仅只有2.5%的人愿意去西
部地区工作。可以看出,有相当高比例的毕业生想去学校、外
企和政府部门工作。
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51.5%)希望自己的月薪是2000-
3000元左右,希望是3000-4000元的也不在少数,比例为
16.5%,还有20.5%的被调查者的期望值更高,希望是4000
元以上,而期望值在2000元以下的仅占11.5%。可见,当代
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确实不低。
2.个体认知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自己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从调查对
“大学生就业难”持明确反对意见的人仅占3.5%,还有3.5%
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楚。而非常明确赞同这一观点的比率也
达到14%,比较赞同的人甚至高达79%,总之,感觉到“大学
生就业难”的应届毕业生已经高达93%。
再来看大学生对于自身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调查表明,大学生已经认识到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中优势不
大,有0.5%的人认为有优势,有74.5%的人认为有并不明显
的优势,更有25%的人认为是毫无优势可言的。现实情况正
是如此,现在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在选聘人才的时候,注重的
是经验,一般都会要求有2-5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如有更长
时间的相关工作经历,那么学历条件可以适度放宽,所以一
般应届毕业生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没有绝对的优势。当然,
现在很多过去专科生就可以进去的单位已经提升到需要本
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层次了,有文凭的比没有文凭的
在某种程度上还是有点优势。
当代大学生已经深刻认识到就业难问题,那么他们对于
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又将是持何种态度?对于自己在劳动力
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又是有何感想?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
对于自己的社会地位,还是有个比较适中的认识,认为社会
地位很高的和认为很低的都只有占很低的比例,而认为大学
生的社会地位一般的就占了绝对多数,比例高达85.5%。所
以大学生的对于自身社会地位的还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而另一方面,也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大学生相对于那些
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继续升学的同学,他们自己还是有点优越
感的,相对于那些未能继续升学的老同学,有6%的大学生
有优越感,有54.5%的人有点优越感,没有优越感和说不清
楚的仅占39.5%。
既然在心理上有种优越感,那么体现在找工作的过程
中,如果发现自己的工作比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同龄人的工
作待遇还要差的话,一般心里还是会有点想法的,调查显示,
37%的大学生难以接受自己将来的工作待遇比没有上大学
的同龄人差,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觉得可以接受。
一方面已经认识到就业难的现状,对于自己的社会地位
以及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中的有无优势也有了理性的认识,既
知道自己已经不是万人仰慕的“天之骄子”,但是同时又觉得
自己的社会地位还是比一般人稍高,在面对学历不如自己的
同龄人时还多少有点优越感。一方面认识到自己在就业市场
上优势不明显,并不能依靠自己的高学历占便宜,另一方面
又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工作待遇还低于不如自己学历水平
的人。综合来说,大学生自我认知因素方面的矛盾影响了大
学生择业观的转变。
3.父母期望值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
国人往往把家庭需要放在第一位,把满足父母长辈的期
望看作是孝敬他们的方式,所以笔者选择从父母对子女的影
响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在回答父母是否经常拿自己和同龄
人比较的时候,调查显示,有高达75%的被调查者选择了
“会”,只有25%的人选择了“不会”,可见大部分的家长还是
会拿自己的孩子和他人的孩子比较。
而从子女的角度看,有33.5%的人会很在意父母的评
价,有54.5%的人还是会在意父母的评价,只有11.5%的人
对于父母的评价表示无所谓。在有着几千年忠孝文化的中
国,子女会自觉努力扮演父母亲所期望的角色。这一方面可
以维护社会、家庭的稳定,当然在另外一方面来讲,如果在父
母的期望和自己的选择有冲突的时候,这会给抉择者很大的
心理精神压力。
由于子女在意父母的评价,我们就有理由相信父母对自
己子女的就业期望值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子女自身的就
业期望值,毕竟与很多因素比起来,家庭的影响力的分量大
小是不言而喻的。共有85.5%的被调查者觉得父母对自己的
就业期望值很高和较高,只有14.5%被调查者觉得父母对自
己的就业期望值不算高。
前面已经有所叙述,即很多子女还是很在意父母的意见
和看法,那么具体到就业问题上,我们发现,如果子女的就业
状况达不到父母的期望,那么会有55.5%的被调查者会觉得
愧对父母亲,有39.5%的被调查者会觉得是形势所迫,希望
得到父母的理解。只有5%的人表示无所谓,所以可以看出,
大学生择业观的确立受到来自家长的压力比较大,大学生选
择工作不单是由自己决定,他们还要兼顾家长的感受。
4.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与大学生择业观。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
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同时按照社会的要求有计划、有
步骤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之社会化的专门机构。当儿
童进入学龄期后,学校的影响逐步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
重要的个人社会化因素。[4](p187)但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不到
位,已经表现得很明显。在笔者的调查中,面对开放性的“在
择业过程中需要哪些指导”的问题,很多被调查者,明确表示
需要诸如“就业信息提供”“、面试礼仪以及技巧”“、就业途径
开拓”等方面的扶助。而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调查结果
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有高达89.5%的应届毕业生不清楚和不
太清楚自己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四、对策建议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笔者认为,要
转变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当代大学生要努力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大学生择
业观的转变,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大,但是归根
结底是大学生自我认知因素的影响,内因是关键,外因通过
内因起作用。在新形势下,大学生要自觉完全彻底的抛弃不
良择业观,树立健康向上实际可行的择业观。要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的社会责任感。在择业时注重个人
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既满足自身利益,也要考虑国
家需要。不排斥到需要人才的基层、偏远地区及农村去就业。
[5]
要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生应根据所学专业和个
人兴趣和能力特长两个方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在入
校后就应该妥善处理好长远目标与短期目标、长远利益与眼
前利益、待遇与机遇、个性与适合等的关系,在科学测定的基
础上,对自己的未来有个初步的规划,并为之付出努力。还要
增强自主意识,择业是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事情,所以在择业
过程中,要勇于“我的事情我做主”,可以考虑父母家人朋友
的意见,但是也不能完全受他人观念的左右。要有自己对自
己负责的勇气和决心,这样才能减少思想顾虑和精神包袱,
作出切合实际情况的择业决定。同时要树立竞争观念,以正
确认识自己的特点和兴趣指向为基础,主动谋求适合自身发
展的职业;以了解社会职业发展的趋势和就业形势为基础,
主动寻求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结合点;以掌握就业市场规
则为基础,主动展示自己的特长和实力,勇于“推销”自己,积
极参与竞争。
其次,家长正确调整对子女就业的期望值,家庭作为个
体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之一,成为主导大学生择业、就
业的重要力量。父母的期望,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影响很
大,一方面它常常成为当代大学生在涉世之初建立价值标准
的基本依据,另一方面,家庭的期望不可避免地、自觉或不自
觉地融入到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实际生活中。家长要以正确的
态度引导大学生择业,也要鼓励大学生发挥自主性,改变强
制干预的习惯。大学生的成长是家长一次次放手的过程,家
庭应该鼓励大学生发挥自主性,做出自己人生的重要决策。
最后,高校切实改进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对大学生进
行转变择业观的教育,学校是主要的阵地。高校应加强思想
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高校价值观教育应与
时俱进,大胆承认对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却也不能
矫枉过正,需要防止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要加强对大学
生择业技巧指导,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掌握一些面试前的准
备和面试技巧二部分内容以便充分展示自己非常重要,它可
以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少走弯路,找到自己满意的职业和
岗位。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家访、召开
家长会等措施,为家长与学校的交流提供渠道。
参考文献:
[1]李冰仙.从就业难看大学生考研热的原因—基于地
位获得目标的理性选择视角[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2]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
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3]李寿欣,乔资萍.当代大学生择业心态的调查分析
及其指导[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3).
[4]陈成文.社会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李继宏.大学生的择业观[J].就业指导,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