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考察本族的历史、考察你的家庭尤其是祖上的居住地、人口变化、本族风土人情等。最好是有族谱, 依据族谱将自己最亲近的家族呈现出来,并询问家族中年长者讲本族有特点、有代表性的故事,然后选取家族史上的名人及故事!既然是家族简史只要能写清祖上的居住地、人口变化、本族风土人情、本族有特点、有代表性的故事,家族史上的名人及其故事也就行了。注意家族史上的名人,如果有历史名人更好,如果没有,只要在当地较有名望的人就行,甚至本族涌现出的好人好事都可以写。
正阳关张家历史谁知道,当年鼎盛一时的旺族后代现在哪里?
太平天国沃王张乐行和儿子被抓住后,儿子被好人掉包救下,凌迟处死的是替身。
儿子带上张乐行的遗骨几经辗转到湖北隐姓埋名改为李姓。
多年后儿子回安徽老家为张乐行修建了房屋,其后人:一、参加了八年抗战的国民党中央军122军345师师部少校副官主任李天江;二、当代杰出共产党人、世界杰出华人、世界杰出华人专家、国学家、中国艺术大家、香港特区国际羲之书画院名誉院长-永久的丰碑李学贤(其岳父是太平天国陈玉成孙子,**亲自颁发青天白曰勋章的抗战英雄-黄中权,国民党时期担任省议员,是**亲密的挚友),我们家族保留了祖上张乐行的沃王服、沃王宝剑及官印。
国民党政府知道我爷爷李天江是沃王后人,解放前夕,我爷爷李天江带着家人随部队从湖北撤退至重庆,解放后爷爷和父亲李学贤曾回过安徽老家看望张家宗亲,他们知道张乐行后人来到重庆。
八十年代爷爷和父亲专程回湖北枣阳琚湾镇到祖上张乐行墓前拜祭,九十年代爷爷去逝后,再后来父亲李学贤2006年曾独自一人回安徽涡阳老家,没有见到张家亲人。
爷爷和父亲去逝多年,我是最近才知家族长辈历史,我一定会完成他们的心愿,不久的将来,我会带领全家人回安徽老家认祖归宗!...
急求"尊师重教的典型例子"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园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程门立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尊敬老师,诚恳求学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师者,人之模范也。
——杨雄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
——《北周书》 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 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 年羹尧: 不敬师长者天诛地灭 误人子弟者男盗女娼 重教尊师,看圣境重开,紫气萦怀光射斗; 富民创举,喜才人辈出,群星璀璨志兴邦。
**: 重教尊师新地天,艰辛攻读忆华年。
微分运算功无比,耄耋恢恢乡国篇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
——《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
——《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
——《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吕氏春秋.劝学》 ?8、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
(经:途经.好其人:爱戴教授自己的人,虚心向他 们求教。
隆礼:尊崇礼义)——《荀子.劝学》 ?9、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 ?10、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荀子.大略》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12、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 ?13、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康有为《政论集.在浙之演说》 14、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宋〕李觏《广潜书》 事例:程门立雪 尊师重道”由来已久,最早见于《后汉书·孔僖传》,此后“尊师重道”被人们引用一千五六百年,成了一个“老牌”成语。
十几年前,“尊师重道”被民间改成“尊师重教”,并流行起来,“尊师重道”就没人再用了。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社会初步形成了重视教育、尊敬老师的风尚,“尊师重教”已深入人心,这是改革的成果,社会的进步。
然而,笔者以为“尊师重道”也不能因此弃而不用。
我国传统上把学问、知识、修养分为“道”、“经”、“术”三个层次。
“道”是最高的学问。
“经”是对“道”的阐述。
“术”是实践“道”的手段、方法、技术,是操作性的知识。
重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
中国古代所有学派都把“道”作为最大的学问,最高的价值标准,最终的追求目标。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纵观各派学说,“道”是人们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是最高的智慧,最普遍的规律,最重要的行为规则,重道的传统今天我们继承下来了,我国是“有道之邦”。
今天我们的道,首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他如爱国、爱民等道德修养等,也都属于道的范围。
我们今天的道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又吸收了其他民族的文明成果。
与历史相比,我们今天的道的智慧要高得多,施行的范围也最大。
现在的问题是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里出现了“重术轻道”的倾向。
重术本无不对。
中国传统文化有轻术的毛病,改掉这个毛病是很大的进步。
术能直接产生具体的效益。
知识的“术化”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益处,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可是,近年来功利主义、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大为滋长,什么术获利快、获利多就练什么术,以至于很多急功近利者认为“唯术有用,为道无益”,专在术上下功夫。
问题就出在这里。
拿教育来说,主要的行为应该是教师传道、学生悟道。
可是有相当多的学校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不多,力气主要放在训练学生的解题术、应试术上。
结果是训练出来一批“有术寡道”的“术士”,他们有某种技术,却不大懂为人之道,没有高尚的社会政治理想和人生理想,没有大智慧,在术上也没有大的发明创造。
这正是今天教育的一个弊端。
重术轻道的弊病在其他领域也都有所反映。
术本身没有价值取向,有道者可用来造福人类,无道者亦可用来行骗作恶,关键看有道无道。
我们的社会在转型,发展变化很快,很多观念在变化,也必须变化。
但是并不是所有观念的变化都是对的、合理的。
像“尊师重道”等很多传统的观念体现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它们的生命是超越时空的,今天仍然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能丢弃 尊师重道方面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警语名言500句〉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
出自《孝经。
天子章》 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意思是: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敬教师,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师傅。
出自《苟子》。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是:古来学习的人必须有老师教导。
出自韩愈《韩昌黎集?师说》。
疾学在于尊师。
意思是:要很快学得知识才干,首先在于尊敬老师。
出自《各氏春秋?劝学》。
...
中国第57个民族史那个族?
没有第五十七民族。
从小学到大学.我们的脑子里就已经定型了中国有56个民族的事实.以至于我们从来都不去问其原因,就好象我们从来不问为什么地球上有人类一样。
事实上,民国时期五族共和,只承认有汉满蒙回藏五大族,至于壮族这类根本不承认。
西方人目前也是以族群概念进行划分,这55个少数民族划分的方法是从苏联学来的,事实上1979年以后停止甄别新民族。
造成目前有很多未识别民族存在。
将来都可能成为第57民族。
其实,当前划分也有时代局限,比如个人认为,既然中国的俄罗斯移民后裔可以独立划分为俄罗斯族这个少数民族,土生葡人也可以划分为葡萄牙族。
呵呵--------------------------------------------------------------------------------------------中国未识别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口统计里,是指所有因人数太少或者是已被汉族或其他族群同化而还未被正式确认的民族或族群,也可能是民族问题未明而未被中国政府所承认的少数民族。
现时,在全中国的未识别民族人口大约有73万人。
艾努人 Aynu 归为维吾尔族 说艾努语(印欧语系伊朗语族)。
八甲人 Bajia 未识别民族 毕苏人 Bisu 澜沧县等地毕苏人归入拉祜族;勐海毕苏人未识别 6000人 菜族人(自称) 未识别民族 计32户,170人。
穿青人 Chuanqing 归为汉族 中国西南地区60多万的族群,民族问题含糊。
僜人 Deng 未识别民族 僜人现多住在西藏自治区南部近麦克马洪线边界附近,人口大约2000人。
他们积极向中国政府申请重新识别,成为独立民族,但因为中国结束民族识别政策以及该人群人数过少,计划最终告吹。
革家人 Gejia 归为苗族,黄平县称之为未识别民族 约五、六万人。
人群民族问题未明,他们仍积极请求政府承认为独立民族。
格鲁人 归为藏族 说嘉绒语,分布在四川阿坝州的马尔康、黑水、理县、汶川、金、川、小金等县,雅安地区的宝兴县,甘孜州的丹巴县。
使用嘉绒语的人口约11.69万人。
顾羌人 归为藏族 说贵琼语,分布在四川甘孜州康定县的舍联、时济、前溪、麦笨、三合等乡,泸定县的长征、烹坝、泸桥乡以及雅安地区宝兴县硗碛乡的部分村寨,人口约6千人。
克木人 Khmu 未确定族称 现有二千余人,居住在云南省。
苦聪人 Kucong 归为拉祜族 土生葡人 Macanese 归为葡萄牙后裔居民(《澳门基本法》第42条) 是一个由多种族群混合而成的群体,难以分类。
土生葡人在中国澳门特区通常为葡萄牙人或其人于东南亚各地的后裔与澳门当地的汉人结婚后生下来的人群。
现时大多数人只在澳门及东南亚生活。
中国澳门特区政府把土生葡人法律确定为澳门少数族群,享有法律认证的政治权利;中国大陆把土生葡人定为未识别民族。
土生葡人主要说葡萄牙语,一些人说中文;他们曾经创造过土生葡文,作为自己的语言。
莽人 Mang 未确定族系 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金平县,1985年统计有82户,568人。
摩梭人 Mosuo 云南归纳为纳西族,四川归纳为蒙古族 中国唯一一个母系社会为主的人群,人口约数万人,民族识别问题未明。
部分摩梭人实行走婚制度,在**年代曾经被“强迫”一夫一妻。
茂族人 归为藏族 说扎坝语。
分布在四川甘孜州道孚县的亚卓乡、红顶乡、仲尼乡、扎拖乡、下拖乡和雅江县的瓦多乡、木绒乡,人口约8千人。
掸族 Shan 部分人被归纳为布依族或壮族,也有人被归纳为未识别民族。
与壮族及布依族同源,语言可互相沟通。
人群分布在中缅边境附近,通用缅甸语。
缅甸的掸族为独立民族。
夏尔巴人 Sherpa 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境内,部分散居在中国西藏喜马拉雅山山上,民族问题未明。
人口大约二千人,通常以登山向导为生。
图瓦人 Tuvans 归为蒙古族 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湖附近。
图瓦人现为蒙古族的分支。
布里亚特人 Buryat 归为蒙古族 主要居住在中国新疆和内蒙古附近。
布里亚特人定为蒙古族。
虽然他们认同自己是蒙古人,但是他们的文化与一般蒙古文化极为不同 占族 Utsul 归为回族 西家人 Xijia 归为苗族 羿人 Yi 未识别民族 有人口约300余人。
犹太 Youtai/Jews 有部份被划为回族,有部份被划为未识别民族 传统上被称为“蓝帽回回”,所以被划为回族的一部份;但实际上,其民族组成与回族无关,尽管犹太人跟回族的组成部份阿拉伯人是兄弟民族。
中国的犹太人散居于中国大陆各处,尤其是在黑龙江省和与俄罗斯犹太自治州连接的中俄边境附近。
者来寨人 归为汉族 居住在甘肃永昌县境内的者来寨,有人口200-400余人。
阿尔巴津人 Albazinians 归为满族
维吾尔族历史名人
踢球绕新疆的维吾尔族青年--迪力夏提他2011年6月30日从伊犁洲新源县出发,现到库尔勒。
他一路都是踢着球,没有别的只是为了支持新疆足球,让全世界人知道我们维吾尔族多么热爱我们的足球,多么热爱这个热土!如果你想迎接他 kasimjan(atlan)大家都认识他。
是个优秀的小伙子!参加2004年CCTV英语大赛获得第三名的荣誉!我们的骄傲!喜欢他的谦虚,稳重,聪明,思想,微笑。
我不得不佩服你adax。
你让我学会了很多!你创建了atlan学校教了无数个学生。
你是个教育家!我永远支持你!希望你一切顺利,事业有成。
alla保佑你adax~ 他是受中国共产党培育,亲身领受茅盾影响的维吾尔族作家之一.第一个用维吾尔文传播了马恩列斯对文学艺术的论述.发表了长诗他创作的歌剧在维吾尔当代文学史上产生巨大影响,他是维吾尔名人鲁特甫拉·穆塔里甫Lutpulla Mutellip 他一生手工制作和田古老的特产桑皮纸.曾被波士顿纸张博物馆的伊莲娜女士邀请去美国威斯康辛州举办第36届史密梭民俗生活艺术节作现场表演,他带去的一些桑皮纸被观众一抢而光,国外媒体称他是“地球上最古老手艺的幸存者”.他是#维吾尔名人#和田桑皮纸制作手艺的第10代传人托乎提·巴克 他出生在和田一个维吾尔家庭,从小由浙江支边到新疆的汉族父母所收养,在大漠当过兵,也曾流浪四方,结交甚广,93年开始创作民谣,05年发表第一张个人专辑#红雪莲# 重量级乐评人称之为"这个时代流行乐最缺失的声音之一""流行乐罕见的美丽纯粹民谣" 他是#维吾尔名人# 民谣歌手,诗人@洪启 他曾生活在十八世纪的阿克苏,关于他的个人生活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得到比较可信的确切记载,他将世界文学名著首次从阿拉伯语翻译成维吾尔语,曾翻译了#一千零一夜# 对维吾尔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维吾尔名人# 文学翻译家 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汗·迈赫苏姆 他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新疆丝绸之路书画院副院长.深入研究维吾尔文字书法,著有.他的书法继承维吾尔传统艺术,并融会阿拉伯等伊斯兰文字和书法技巧,他是#维吾尔名人#维吾尔书法家尼亚孜·克里木.舍尔赫 他对我国突厥语族诸语言古文字研究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并搜集和整理了大量的第一手突厥诸语言资料,出版4部专著,发表10余篇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论文.除了精通突厥语族诸语言外,还掌握俄语,法语,英语,日语等多种语言知识.多次参加社科院的博士论文答辩.他是#维吾尔名人#民族语言研究所博士导师雅森·吾守尔 他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科研工作二十年,对唇腭裂修复与肿瘤基因研究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现任自治区人民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院长,口腔医学教研室主任;自治区人民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人民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指导委员会委员.他是#维吾尔名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木合塔尔·霍加 他对天生热爱音乐,且悟性极好,凭父亲留下的一把热瓦甫琴,勤奋学艺,很快熟练地掌握了许多民间乐曲,并改编了等几首乐曲,创作了等优秀独奏曲,这些乐曲不胫而走,传遍了天山南北,至今仍被人们演奏着.他是#维吾尔名人#著名民间艺人塔西瓦伊 ( 图文无关) 他是第一个用民间歌谣的形式阐述亚萨维主义者, 苏菲神秘主义哲学体系的文学家,他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为人民群众所传唱,同时也成了伊斯兰教僧侣文学的典范.是他在维吾尔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贡献.他是中亚哲学思想史上极其重要的传奇人物#维吾尔名人#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 (图为他的陵墓) 他现任中国突厥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维吾尔族历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和新疆维吾尔族古典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主要科研成果有主要参加的科研项目有等.他是#维吾尔名人#突厥学家,博士研究生导师买提热依木.沙依提 他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比利时列日大学理学博士,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等多项课题.发展了激光分子束外延长膜及对其进行原位光电子谱学研究的方法. 他是#维吾尔名人#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 奎热西.依布拉欣 Kurash Ibrahim 他曾游历各地搜集资料,先写成,后经修改,补充,于1908年写成,该书对研究维吾尔族史,特别是伊斯兰教在维吾尔族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价值,他还著有和等著作.他是#维吾尔名人#伊斯兰教学者,历史学家毛拉·穆萨·赛拉米 Mawla Musa al-Sayrami 她是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她在药学(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5篇被...
关于家族姓氏历史的论文怎么写??
一、中华民族是历史融合的产物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指出的:“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见《费孝通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602页。
) 中华民族是历史融合的产物。
早在新石器晚期,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已经出现了许多部落和部落联盟,产生了互不相同又互相影响的文化。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黄帝战胜炎帝、击杀蚩尤,炎、黄联合战胜太昊、少昊,以及尧、舜、禹禅让,都是中原先民各部落在向外发展中互相冲突、融合的历史痕迹。
考古发现已证明,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下游的新石器文化——山东龙山文化,已经对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后继者河南龙山文化、陕西龙山文化产生重大影响,发生相互渗透的联系。
与河南龙山文化阶段大体相当的良诸文化(长江下游)与山东龙山文化关系更为密切。
夏、商两代,汉民族的发展已具雏型。
据有的史学家考证,夏的先民是从长江下游发展至黄河下游,商的先民是由辽河下游发展至中原,周的先民是由渭水流域向黄河下游发展。
夏、商、周三代已经形成统一的分封制的奴隶制国家。
中华民族的先人,在一万年前已有百万之众。
至夏初(公元前21世纪)已有1 355万人口。
在西周(公元前11—前8世纪)全盛时期人口约达2 000万左右。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前221年)中华民族的融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经过500多年的战争兼并,原来的东夷、西戎、南蛮、 北狄都与中原华夏族相互融合,形成“五方之民共构天下”的局面。
原来的秦、楚、吴、越,都已华化。
尽管战争连绵不断,由于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加上疆域的扩大,到西汉初年(汉平帝元始2年,即公元2年),人口数已达5 959万人。
汉代继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实现了空前的统一。
汉族在汉代已基本形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9年)是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
这一时期,不仅中原地区的居民融合程度更深,而且西北和北方的大量少数民族与中原进一步融合。
五胡十六国时期,由匈奴、鲜卑、羯、氐、羌5个少数民族先后建立的13个政权,使东北、内蒙、甘肃、宁夏、青海等地的居民与中原居民得以广泛深刻地交往、融合。
至唐代(公元618—907年),中华民族的活动疆域和人口,都空前地扩大和增加起来。
盛唐时期,人口总数约8 000万左右。
宋、元、明、清(公元960—1911年)的近千年时间里, 中华民族的发展更趋成熟。
宋代(公元960—1279年)北方先后建立的辽、 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使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得以进一步统一、融合。
其中女真人建立金国(公元1115—1234年)曾将势力推至淮河以北,先后在北京、开封建都。
元朝(公元1271—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清朝(公元1644—1911年)是由满族建立的朝代。
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扩大和密切了他们和汉族的关系,还带动了其征服地区各族和汉族的融合。
元代的疆土极其广阔。
在元朝统治下,不仅中原居民、北方居民得以进一步融合,而且西北、西南的民族和中原民族的关系也得以进一步密切。
同时,在中国还涌入了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居民,以他们为主体,在吸纳土著居民的基础上,形成了人口众多的回族。
清代已形成今天中国的版图(因清末被列强侵占许多领土,当时的疆域比现在要大)。
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由几十个民族共同形成的中华民族已发展成熟。
清代乾隆31年(公元1766年)的人口已达到20 809万,至道光 13年(公元1833年)增长到近4亿人(39 894万人)。
近代(公元1840年以来),在与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中,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更加觉醒,民族意识不断增强。
“四万万同胞共赴国难、共御外侮”,成为一致的呼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更标志中华民族的完全成熟。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的半个世纪中,由56个民族构成的中华民族,实现了国家的彻底统一和民族的真正平等,各民族的融合也发展到崭新的阶段。
这是一个既有鲜明个性又有深刻共性的民族共同体,这是一股积蓄了近万年而形成的伟大力量。
二、中华民族历史融合的特点 世界上所有历史较久、人口较多的民族,都是长期广泛融合的产物,也都有共同的规律。
而中华民族的融合,更具有典型性。
中华民族的历史融合,至少有以下四个特点: 1.融合的向心性 综观近万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其融合的腹地是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其融合的核心是华夏族,继而是汉族。
春秋战国之前,是夷、戎、蛮、狄竞相伸入中原,最后为华夏族所融合,“五方之民,共构天下”,汉族也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
秦汉之后,是更遥远的地方,主要是塞北、西域的少数民族入侵乃至入主中原。
最后,他们也大部甚至全部被汉化,使汉族在数量上扩大、质量上提高,中华民族得以在此基础上形成。
汉族人口占中华民族总人口的90%以上,这是因为汉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先后融合了大量其他成分。
因这种融合,汉族的活动范围也...
我的家族史怎么写,有关我的家里的历史,一篇论文的形式
我叫奚锐,20世纪80年代末出生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听说过吧,就是那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人间天堂。
也许我的名字谈不上如雷贯耳,但大名鼎鼎还是算得上的。
我很喜欢这个名字,还是挺有诗意的。
我的家族不大也不小,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家族成员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和海外都有。
我的祖先是哪个朝代诞生的,没有听我的父辈提到过。
我的外公是一个老革命,在抗日战争时期就离开家乡,16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在艰难困苦岁月里,我外公信念坚定,坚决抗战到底不动摇,他坚决贯彻游击战思想,同时又在敌占区展开地雷战、地道战等多样化的战争模式,消灭了多股游荡在各个村庄的鬼子兵。
老爷子的游击队战绩显赫,从一名普通的士兵到八路军的连长,老爷子打仗那个叫猛啊,冲锋号刚响,就如猛虎下山冲了出去,那股气势令敌人胆寒。
建国后,老爷子根据组织安排转业到地方工作,从副县长、县长再到市粮食局长,最后从监狱长的岗位上退了下来。
老爷子戎马一生,立下战功无数,生了2个儿子,3个女儿,全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勤奋工作着。
当然啦,我爷爷也不甘落后,怎么说也是一知识分子来着。
他出生于上海浦东的一个贫苦人家,上世纪60年代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响应祖国的号召支援内地建设,来到安徽合肥南部的一个师范学校,从事教育工作。
爷爷这一辈子虽然平平淡淡,默默无闻,但是一直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真可谓桃李满天下,生了2个儿子,1个女儿,2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总算也是美满幸福。
纵观我的家族史,其中有太多太多的人,他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与经历,爷爷与外公则是我最敬佩的。
家史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书啊。
...
侯家家族史论文2000字
王姓是占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其姓源十分复杂。
1、出自姬姓。
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太原(今山西太原一带)、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
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
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
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还有周平王太孙赤出奔晋国,其子孙为纪念其身份改姓王。
另战国末年西周桓公揭之后人,为纪念被秦灭后的原居住地王城,分别改姓王。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
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叔父,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
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
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
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
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
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
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
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
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
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
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
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
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9、由复姓简化而来。
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
10、出自元朝王室。
成吉思汗六子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追杀,逃往中原。
因身为王爷,为显示身份改姓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