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攀枝花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外联部部长何华
--------------------------------------------------------------------------------
2011年3月6日下午4点,攀枝花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志协”)外联部部长何华在志协办公室接受了我们的专访。她出于1989年10月23日,来自四川射洪,现就读于人文社科学院09级法学2班。2009年10月加入志协外联部,至今志愿服务时数已多达170个小时。她获得过“攀枝花学院四星级志愿者”“四川省第13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在我们眼中,这个被我们称为“华姐”的女生是一个秀外慧中、做事认真、脚踏实地、幽默自信、开朗乐观的人。
扮演好学生的角色
对大学的认识,华姐把大学当成进入社会的过渡。首先端正对学校的认识,再好的大学也有差生,再差的学校也有人才,关键是看你自己在大学的发展,你是否扮演好了一个学生的角色。她主张学习为主,上课为先,该学习的时候认真学习,不要因为太多的社团活动耽误了专业课的学习,本末倒置会得不偿失的。
选择了就要走下去
“我就是受不了看见别人需要帮助,而我们有能力帮却不帮。”华姐说:“助人为快乐之本,自小就喜欢帮助别人,来攀大看到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就积极向组织靠拢,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了。”选择了就要走下去,要对得起自己的头衔。事实上她也这样做了。初任部长之时,秘书长要求做策划时间紧,任务重,最困难的是以前重未做过策划,该怎么做一概不知。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与一盏台灯相伴,一手用手机翻查做策划的资料,一手握笔摘录,就这样学会了做策划,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挑战。她笑道:“真的,有时候人不逼自己,就不知道自己有多能干,要相信自己。”
选择了,走下去,收获的是成长。华姐与志协一同成长,两年来她参加了协会的许多活动。她说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去看张杨(生于1992年,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手脚肌肉萎缩,医生断言他活不过18岁,却仍坚持作画),她感慨:“以前以为自己就算坚强的了,见到张扬才明白坚强的真正含义!”
还有一次就是四川省第13届少数民族运动会期间去机场服务。她坦言,自己是比较贪睡的,但那段时间她每天早晨都是5:30准时起床的。她说,“我们做的都是小事,也就给候机的乘客端杯开水,陪他们聊聊天,为初来攀枝花的朋友们介绍路线,事后我们学校的志愿者受到很多人的好评。”试想在海拔一千多米的机场,寒意沁骨,一杯冒着热气的开水和耐心的陪伴带给候机乘客的是怎样的温暖与感动。
在志协这条路上,她正越走越远……
平平淡淡才是真
对于爱情,她不向往琼瑶小说里的轰轰烈烈,反之,她喜欢细水长流的坚守。顺其自然,不为爱盲目是她的爱情观;如果他真的爱你,他会为你们的未来打算,对你们的未来负责。华姐对她现在的男朋友非常满意,她讲了一些他们之间的往事:换届的时候,她曾问他,她去不去竞选部长,去的话陪他的时间就更少了。他说,去!而千里之外的他许多晚上都等到她结束工作再跟他聊聊。提到这些,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华姐眼神里写满愧疚,她说:“挺对不住他的!”
华姐还幽默的说:“隔那么远,吵个架都吵不好的,打电话还多费钱,聊QQ呢,信号又不好,发一条消息半个小时才收到!不过我们很少吵架,就算吵架也是他给我道歉的。”我们也都忍不住笑啦。华姐说,“但我也决不把感情的问题带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对于未来可能面对的最大困难,华姐打趣的说道:“就看过得去2012不。”我们再一次大笑,接着她正色道:“其实对于未来,我只希望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困难再大总是有办法解决的的。以后嘛,最好可以当家庭主妇,过平淡的生活。”
对于现在,华姐如是说,要对自己好点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要杞人忧天,踏踏实实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可以啦。
近一个小时的专访伴随着大家的谈笑声结束了,这次专访让我们对工作、学习、爱情都有了重新的定义,相信大家也对华姐有了一定的了解吧!
人物采访稿范文哪儿有
采访稿范文- 赵宣学习资料- 中学天地- 和讯2009年2月28日 采访稿范文- 中学天地的- 和讯 记者:你推崇的人物当中**算是一个,我想知道你为什么推举**。
刘诗泽:我很不喜欢当第二的感觉 精选人物采访范文- 【老淡】- 广西民族大学04级播音与主持艺术【淡 精选人物采访范文 作者:goking 日期:2008-03-0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一般人物采访稿范文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 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急需一篇校园人物采访稿范文- - 2009年12月26日 急需一篇校园人物采访稿范文,是采访学校社团的副社长。
急需一篇校园人物采访稿范文,是采访学校社团的副社长。
先时间地点人物。
采访稿范文怎么写?? - - 问题补充 2008-10-30 17:07 采访稿范文帮帮我谢谢 十大娱乐事件、十大人物采访稿范文络用语、人物影视top10所有你想知道的,尽在! 人物采访稿范文http://hi.baidu.com/jiacaji0809/blog/item/64f351927cbdfe86a877a4db.html
人物专访范文 3000字 谢谢
怎样写人物专访人物专访属于记叙文范围,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
近几年来,报刊上经常刊登这类文章,很受读者的喜爱,不但记者写,中学生文学爱好者也常把写人物专访作为社会实践和练笔的机会。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专访呢?第一,在确定专访对象时,必须熟悉访问对象的大体经历和主要成就。
这样,交谈时也就有了话题,便于提出问题,写作时也有助于文章的充实。
例如,有一篇题为《漳州飞来的小鸟——记八次叩响获奖大门的胡晓梦》的专访,作者在采访之前,仔细了解了胡晓梦同学是如何攀登文学殿堂的(从十四岁到十六岁,八次叩响获奖大门),并且认真阅读了胡晓梦的作品,于是,作者满怀澡情地写道:“果然不负众望。
晓梦用她的一双纯真的眼睛,深情地注视着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用她的全副的心灵去感知生活,从江上那来去匆匆的帆船上,看到那腰间拴着绳子的孩子的寂寞孤独,以深切的同情写成了散文诗般的《白帆之歌》:从‘花市’的热闹景象中,发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以优美的文笔写成了《买花》;从热闹的家宴中,发现冯科长的贪婪无耻,写了《客人》给以无情的鞭挞和揭露;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姑娘小翠的不幸的婚姻中,发现那几千年来不合理的封建积习,至今还吞噬着可怜的农村少女的青春和生命,写出了感情深沉而有震撼力的《小河,小河》,发表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这段文字,不仅使这篇专访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而且也使读者对晓梦的作品有了概貌的了解。
第二,要善于发掘专访对象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或独特的兴趣爱好,以便从多方面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
例如,山西省平陆县西街中学初一学生程若明发明了“多面黑板”和“果核刀”,荣获科技发明三等奖,被人们誉为“小小发明家”。
《中国少年报》的记者在访问他的时候,兴致勃勃地追踪他的发明之路,从程若明同学决心为山区的老师减轻负担(一位老师要在同一间教室里,给两三个年级上课。
一块黑板常常不够用,老师擦了写,写了擦,又累又不卫生),到他从书上及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建楼房是为了减少占地面积,增加居住面积,书上的话顾第三,要注意突出重点,勾画出访问对象的举止、神态和性格特点。
前些时候,《中国青年报》“人物剪影”专栏里有一篇《文坛一怪》的文章,文中写道:“他四十多岁了,高了兴就一个人在屋里又唱又跳,从床上跳到桌上,再跳下来;和朋友聊天,没有正形儿,常说出比小学生还幼稚的话,问出莫名其妙的问题来;在老学者们座上,他又俨然是个“小老夫子”,说话文诌诌;早饭吃什么,他记不住,常把帽子、车钥匙丢落,却能在诗歌讨论会上,不用讲稿侃侃而谈,大背《论语》、《人间词话》、佛经、苏珊·朗格和科林伍德的美学——甚至某页第几段都说出来,令听者目瞪口呆。
”文字不多,却活脱脱地勾画出当代文坛“怪人”——深通中国古典文、史、哲,能书、能画、能篆刻、能谱曲,熟悉戏曲的中年作家钱世明的形象。
凡是熟悉这位“文坛怪人”的朋友门,读了这段文字,都说:“像极了!”又如,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的李劲同学荣获我国青少年程序设计一等奖,将应美国的苹果电脑公司的邀请赴美参观访问,按常理,写人物专访应该着重写李劲同学在程序设计方面的成就,然而,《中学生报》的中学生记者却从少年科学家谈语文这个角度进行了专访,重点突出,构思独特,善于取舍。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人物专访,内容一定要真实,引述采访对象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必须是原意,作者不能随意改动或发挥,无根据的拔高和添枝加叶是不允许的。
所以,在专访时,要细心倾听,掌握尽可能多的第一手材料,时间、地点、人物,作品和数字等要当场问清楚并记下来,以免张冠李戴。
文章写完以后,最好送采访对象过目,听取本人意见,以免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急需一篇校园人物采访稿范文
先时间地点人物。
然后是两个人的对话(前面有名字)给你一篇范文吧: 时间:1999年8月21 日 地点:北京大学季羡林家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背得滚瓜烂熟。
爷爷,我跟您太像了,我也最喜欢看闲书。
有一回上数学课,我低头看《水浒传》,一边看,一边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
爸爸知道这件事后,头一回打了我,虽然一点儿都不疼,可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季羡林:(笑)我小时候父母不在跟前,叔父不大管我,可是他不让看闲书。
怎么办呢?我放学以后不回家,偷偷藏在一个地方看闲书。
我看的闲书可多了,《彭公案》《济公传》《施公案》《三侠五义》我都看。
我是主张看闲书的,为什么呢?苗苗你说说,文章怎样才能写好呢? 苗苗:我觉得,应该写真事。
季羡林:是这样。
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我小时候,跟我一个妹妹一块儿看,家里的桌子底下有个盛白面的大缸,叔父一来,我舞一赶紧把闲书藏到缸里头,桌上摆的,都是正课。
(笑) 苗苗:爷爷,我喜欢语文,数学不行,偏科。
季羡林:喜欢语文当然好,但语文要好,数学也要好。
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
所以,不管你喜不喜欢,一定要学好数学。
最近清华大学办了一个班,选的是高才生,提出要培养中西贯通,古今贯通的人才。
我看,有这两个贯通还不行,还应该加一个文理贯通。
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
苗苗: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我记住了。
爷爷,有人让我妈妈赶快给我找一个好外语老师,说过了12岁再学外语就永远也说不冷了。
爷爷,您会那么多种外语,您说,他们说得对吗? 季羡林:倒不一定是12岁,当然早学比晚学好。
学外语的发音跟母语有很大的关系,有些地方的人口音太重,学起来就困难。
古文也很重要。
我觉得,一个小孩起马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
最近出了一本书,鼓励小孩背诗。
我提个建议,应该再出一本散文集,从《古文观止》里选,加点儿注。
小时候背的,忘不了。
苗苗: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呀! 季羡林:(笑)可不是让你一天背下来哟。
...
人物采访稿范文哪儿有
采访稿范文- 赵宣学习资料- 中学天地- 和讯2009年2月28日 采访稿范文- 中学天地的- 和讯 记者:你推崇的人物当中**算是一个,我想知道你为什么推举**。
刘诗泽:我很不喜欢当第二的感觉 精选人物采访范文- 【老淡】- 广西民族大学04级播音与主持艺术【淡 精选人物采访范文 作者:goking 日期:2008-03-02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一般人物采访稿范文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 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急需一篇校园人物采访稿范文- - 2009年12月26日 急需一篇校园人物采访稿范文,是采访学校社团的副社长。
急需一篇校园人物采访稿范文,是采访学校社团的副社长。
先时间地点人物。
采访稿范文怎么写?? - - 问题补充 2008-10-30 17:07 采访稿范文帮帮我谢谢 十大娱乐事件、十大人物采访稿范文络用语、人物影视top10所有你想知道的,尽在! 人物采访稿范文http://hi.baidu.com/jiacaji0809/blog/item/64f351927cbdfe86a877a4db.html...
怎么做校园人物专访,不是些文章,是真的去采访。
就是说我要问...
采访有特征性的人物,我以前是采访老师的,可以问 : 学校伟大事迹他对于学校有什么看法在学校的的工作心得教育的学生有什么成就,为此骄傲吗其实有很多插入点,但很重要的是问题不能重复,相似。
问题要有价值,采访的人物人际关系如何,性格特征,都要调查清楚,要做到面面俱到,要冷静的说~~~~~~~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求范文
生涯人物访谈记录(一)访谈时间:2008年12月12日访谈形式:QQ聊天【附录(一)附有QQ聊天记录】访谈人:潘欢欢、丁海仙、方羽芬 记录者:周海燕、乐维亚、竺盈利被访谈人:周**被访谈人物简介:周**,毕业于中国政法在大学新闻系,并获得法学双学位,现为“经济观察报”记者。
访谈详细过程记录:杨悦:您好,很荣幸您给予了我这样一个能够访谈您的机会,首先谢谢您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的访谈。
朱熹妍:好的,不用客气。
杨悦:我们知道现在找工作很难找,好工作就更难找了,我想问一下您,您是怎样找到这份工作的?朱熹妍:是简短点呢,还是详细点呢?杨悦:详细点吧!朱熹妍:一开始是大二的时候在《经济观察报》社会实践,很多同学都选择一个地方盖章就混过去了,我觉得还是真的出去学些东西比较好。
后来独立做了几篇稿子,报社感觉不错。
2007年10月份,我也是刚刚考完司法考试等成绩,于是就在几个媒体中应聘。
主要就是两个:北京青年报和经济观察报。
北青的招聘前前后后要三四个月,经观的有熟人推荐,正好他们缺人,就进去了。
杨悦:恩,那么请问如果在大学学的专业不是记者方面的专业,您认为以后有可能做记者工作吗?朱熹妍:有,现在媒体里面一多半的人都不是新闻专业的。
一些专业甚至比新闻专业更容易找到新闻职位,比如英语、经济。
一些理工的知识背景对一些选题的操作会更深入。
杨悦:那这么说就是说从事记者行业没有太大的专业*罗?朱熹妍:对,但是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对逻辑能力、应变能力、和对文字的把控能力要求稍高。
现在的传媒很少能够等待你成长,除开国有企业内部媒体外,都需要有经验、有人际关系的。
所以必须让自己看起来经验丰富。
杨悦:那么您认为如果想要以后从事记者工作,在大学阶段应该多做些哪方面的准备?需要像其他许多行业一样考些什么资格证吗?朱熹妍:不需要考什么证。
考证完全凭兴趣,但是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媒体除外,另外一些体制内的媒体还停留在**招聘要求上,要求英语六级达到一定分数,还有计算机等级证书。
大学阶段应该多多阅读报纸、期刊、杂志之类的刊物,以及经典文学著作和现代畅销书——这样你才不会与社会脱节。
另外不要偏科,要一专多能。
杨悦:恩,请问记者工作是您理想的工作吗?或者说,从事这一行业您觉得与您的兴趣爱好有关吗?朱熹妍:从某些方面说,记者这个职业比较理想,生活比较充实、多彩,待遇方面也比较好。
能够与社会高层接触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我一直认为,兴趣、爱好与工作无关。
但是你的工作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比较重要。
这关系到你的自我价值实现。
杨悦:呵呵,刚刚您提到待遇方面比较好,我想冒昧的问一下,您一个月可以拿大概多少薪水阿?朱熹妍:基本工资很低的,2000.补贴6、700,稿费就属于多劳多得了,从3000-6000不等。
另外一些活动经费2000左右。
能够保证是每月差不多6000。
杨悦:哦,那看来即使有了一份很好的工作也不能养尊处优,还得努力干呀!朱熹妍:是啊,除非你进国企或者**。
嘿嘿。
杨悦:做记者工作的话可能会遇到那些困难,其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啊朱熹妍:如何面对他人的要求:因为你对报社有工作责任;因为你有话语权,很多人都会找你帮忙;作为社会人,你的亲友也会对你提出要求;最严重的是,你自己对自己的要求,通常是最严格的,反映在报道上,就会无休止地烦下去。
这些都需要控制度。
杨悦:我们知道哈,记者工作肯定经常需要在全国各地到处跑,作为一名女记者,一方面需要在外到处跑新闻,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家庭的主心轴,有可能与许多家庭的事情需要你去料理,您觉得这矛盾吗?您是怎么样处理这两者关系的。
朱熹妍:哈哈,我们是80后,我们不做饭的,挺多一周用全自动洗一次衣服。
实在看不下去了请个钟点工打扫卫生,自己房间的就自己打扫了。
基本上没有什么家务。
杨悦:呵呵,貌似现在80后都不在家做饭了哈,呵呵。
您认为记者行业的前景如何阿?需求空间还大吗?朱熹妍:记者行业是不朽的,但是记者是容易生锈的,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基本上每年要换一批新的。
但是应届毕业生很难进入一线媒体,如有此志向,一定要注重实践经验和视野开阔。
另外,除非你有情节,否则记者不是一个终生的职业。
我准备干几年积累些经验和资源后再深造,或者创业。
人,不一定要把自己规划得太死杨悦:恩,今天跟您聊了这么多,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还能经常与您聊聊,再次感谢您能接受我的访谈。
谢谢!朱熹妍:不用客气。
人物专访要怎么写?
下面是一篇范文哈! 我是那个“残次品” 若请来“童话大王”郑渊洁,就不用再写作业——19年前,12岁的郑正与校长打了这个赌,并获得兑现。
如今,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郑正成了一家著名游戏网站的高级顾问,并准备创业。
回忆往事,这个曾经的问题男孩说,幸好,在工业化的教育流水线上—— 郑正31岁了,这是他人生中第二次接受采访。
第一次发生在去年6月,采访单位是《男人装》,他以苹果产品的狂热收藏者形象出现。
文章附了一张由他创意的照片:8台他曾使用过的苹果电脑放在办公桌上,身后摞着高过头顶的产品包装盒,郑正坐在中间咧嘴笑,脑袋上还顶着一个苹果——是真的苹果,富士。
“就一个热爱生活的IT男呗。
”他又咧着嘴笑,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儿。
眼前的郑正,黑帽衫,蓝仔裤,白球鞋,操一口京腔,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北京青年形象。
翻看他的履历,一种不同才开始显现:小学,退学;初中,退学;高中,退学。
从小,没人夸过他是好孩子。
1岁时,他往煮粥的锅里偷偷撒尿;在幼儿园,他躲到门后面,把门“朝园长脸上推”;上了小学,他在老师的粉笔盒里放毛毛虫,拔同学的自行车气门芯,还用超大倍数的放大镜烧蚂蚁,引起一场火灾。
然而,最让大人们头疼的,是他敢公然拒绝写作业。
他曾发明过一种由冰棒棍、橡皮筋组成的“作业器”,可以用来夹着6支笔在横格本上完成抄写,后来,“作业器”在班里普及了,他却不想再用了。
“第一,就是懒,第二,会的东西,为什么还要重复?”忆起往事,郑正一脸严肃。
“有你没我!”数学老师曾指着郑正的鼻子说。
他被禁止参加春游,因为会影响“集体纪律”。
他被罚站,一开始只在他捣乱的时候,后来,老师直接修改了上课的开场白:“起立,郑正你出去,同学们好,我们开始上课。
” 在转入五一小学之前,郑正曾在两所小学读书,都以被劝退告终。
为了随时“和老师谈话”,他的母亲甚至从北京四中辞职,调到他上过的第二所小学做英语老师,但郑正还是失学了,因为,班主任的心脏病复发了。
真正扩大化的冲突发生在1991年,郑正刚转入五一小学,还不到两个月。
一天,校长在班会上演讲:“不写作业就不会有好成绩,没有好成绩以后就没出息。
” “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没出息,成绩好的学生不一定有出息。
”郑正连手都没举。
“这话谁说的?”校长问。
“郑渊洁说的。
”郑正把手按在正在偷看的《童话大王》上。
“郑渊洁说的?那你把他请来啊。
”校长抬高声调,“你把他请来,他要是真这么说,我就免你作业!” 郑正没吱声,但刚一放学,他就迫不及待地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
结果,这个母亲先去找了校长。
“若能找来郑渊洁,则执行一个约定。
”她说,”郑正哪门考试能上90分,他就可以不写哪门作业。
” 这听起来像个奇怪的约定,但在老师们看来,这话从郑正母亲嘴里说出来,“一点都不怪”。
她从不打骂儿子。
郑正不想上学的时候,她甚至不会发怒,而是带上小提琴,陪郑正到公园的大树下拉琴。
然后用轮流撕花瓣的形式决定是否去上学,“谁撕到了最后一瓣听谁的”,“谁也不许耍赖”。
有一次,她带郑正去爬山,途中看到一棵从岩石缝中长出的小树。
“郑正,帮妈妈添个词,树什么岩,岩上葱葱。
”母亲问他。
“破?行吗?”郑正想了一会,战战兢兢地回答。
“树破岩,岩上葱葱。
儿子你太棒了!”母亲抱起郑正,转了好几圈。
那时,郑正刚被老师勒令退了学。
为了帮儿子,这位母亲托朋友找到当时还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任记者的崔永元,又通过他间接联系上郑渊洁。
深秋的一天,郑正突然被老师叫到校门口,他一度有点害怕,“以前都是轰到班门口就完了”。
结果,他看见了郑渊洁。
“不行不行,有点断片儿,有点短路。
”回忆起往事,郑正使劲捶着脑袋,死活想不出用什么词语形容当时的心情。
“同学们,我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但是……” 崔永元回忆,郑渊洁刚一张嘴,坐在他旁边的校长“就有点儿坐不住了”,“脸色越来越白”。
郑渊洁也还记得,进行到20分钟的时候,崔永元便拿着小纸条上台和他耳语,“校长说郑老师工作很辛苦,要不今天就到这儿吧。
” “为什么啊?” “他说辛辛苦苦教育了几十年,都让郑老师这20分钟给毁了。
” 崔永元捂着嘴,又压低声音补了一句:“不过,你看底下的孩子们这么乐呵,你就撒开了来吧。
” 崔永元记得,整场演讲中,孩子们不停地笑,不停地鼓掌。
从那以后,直到小学毕业,郑正果真再没有写过作业。
1993年,由于工作原因,母亲要移民到美国。
在机场,她与刚上初中的郑正击掌立约:照顾好自己,6年后来美国读大学。
郑正彻底变成了“差学生”。
他从不作弊,遇到考试,只是规规矩矩地在试卷里填上郑正两个字,然后交卷,得一个6分的卷面分。
他不怕老师要求家长签字,甚至他的全班同学都不怕,因为郑正学会了模仿每一个家长的笔迹。
1995年,郑正上高一,他经常逃学,打工赚钱,然后花自己赚来的钱上网。
而那一年,互联网刚刚进入中国。
同年,他便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个人主页。
在第一拨儿上网的发烧友里,郑正曾遇见一个叫郑华的男孩儿,他的个人主页全是...
人物采访稿范文,请帮忙...先谢谢!
人物专访的提问技巧- - 人物专访,是记者请新闻人物就专门性的问题进行解答的一种方式,是记者带着目的对有关人士进行专门的采访。
是以记者同人物的谈话为主取得直接材料并穿插背景材料而成的一种特殊通讯。
它比一般报道要详细而生动。
专访中少不了采访对象、记者两个因素。
专访的特点在一个"专"字,重点是一个访。
人物专访既强调新闻性、政治性又要强调其可读性。
相对于其它新闻形式,人物专访可读性具有亲和力。
因此,为受众所喜闻乐见。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人们对其要求和关注程度高。
人物专访难写在于如何不流于平淡、所写人物有鲜明特点。
如果读者看完后能记住这个人物,并与其他人物区分开来,这就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人物专访。
而鲜明的人物、典型的事例,生动的细节都取决于采访的成功与否。
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谈沟通是最重要的一个途径。
采得好采得细,对人物就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就能够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从而发现人物的闪光点和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更加准确地提炼主题,让读者想看、爱看,觉得可信、可亲、可学。
采访失败,就是再精心运作,也写不好。
采访的好坏,记者提问的技巧尤为重要,问题提得好、提得准有助于打开采访对象的话匣子。
笔者认为目前记者在提问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点不足:一是提问过大过空,让被采访者不知如何回答。
一些记者采访还是喜欢"你有什么感想"等"老三问"套话。
二是记者口头表达能力差,提问不能简明扼要。
问话让采访对象不得要领,一些记者轻问重写,提问辞不达意,他们往往笔头功夫过硬,嘴上功夫不行,在认识上还有偏见:认为注重口才是讲花架子,不务实。
笔者经常能看到一些记者提问,说了好多话绕不到主题上,如问一个农民企业家,下一步的打算,是否有意于资助农村教育。
说来说去,不仅把被采访者说糊涂了,连记者自己也不明白说了什么。
三是记者的采访态度不端正,也有学识有限。
有的记者提问时信口开河,对对方回答不理解,使对方在心理上产生反感,从而与记者拉开了心理距离。
这些都在无形中影响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情趣。
被采访对象容易出现下面几种情况:一、主观上是配合采访的,但却由于紧张或激动总是开不了口。
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工人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二、消极应付采访。
虽然开了口,却总是偏离主题,或有意识地回避记者某些敏感问题。
三是采访对象牵引着记者跑,被采访者信马由缰,一泻千里地讲下去,记者不能控制局面,采访费了不少时间,看似记了一大堆,要用的却不多,既费时又费力。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和问题,笔者依据自己肤浅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同行探讨。
一、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
一些问题可以现场发挥,但关键的问题一定要做准备。
记者在采访前主题明确既可保证采访有的放矢,也能减少时间浪费。
记者必须要有几个直奔主题的问题,事先要有充分的估计,不打无准备之战。
有些口才不太好的记者,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
一是可以做到心中有底,临阵不会慌乱。
二是也可以事先练习问话。
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
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
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
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二、用内行话提问。
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
记者张嘴一问,被采访者就能听出来,你对他的事情了解不了解,你对他的工作认识程度有多高。
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
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
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
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
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
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
如记者采访下岗再就业典型,采访对象是做针织品的。
笔者以前曾长期采访纺织行业,对针织较为了解,采访时顺口说出氨纶、细螺纹针、圆形织机等专业用词,让采访对象很惊喜。
她认为对她的行业很看重,无形中缩小了心理距离。
这次的采访用了8个小时,采访对象把想说的不想说的都说了出来,情况掌握得细、全,通讯写出来就真、有感染力。
三、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
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
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
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
笔者在采访中常采用这种方法。
有次采访一位英勇牺牲的警察妻子,警嫂心情总平静不下来,笔者就问有关他们女儿的事情,从年龄问到女儿对父亲的死如何说的、如何想的。
然后就引到了采访的主线上来。
在采访残疾音乐家...
人物通讯稿范文
(1)人物通讯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各条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
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
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实例〉严师·慈父·名医——记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 喻登智 吴建平采访乡村教师——酉阳县浪坪乡评议村小民师喻登智,乡亲们异口同声地称他:是名医、似慈父、更是严师!1975年,喻登智接过教鞭,在评议村小的三尺讲台上一站就是20年。
如今,他已由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变成了鬓角染霜的“小老头”,可他痴心无改,无怨无悔。
说他是名医,不是因为他有多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他一直坚持义务为学生和乡亲们治疗疾病。
评议村地处酉阳、黔江、彭水三县结合部,离乡所在地也有近20公里。
这里缺医少药。
刚当上民师时,学生们因营养不良,常生病。
喻登智买来一些医学书籍,在认真教书的同时挑灯自学,掌握了儿科推拿术,并学会了用中草药治疗简单的疾病。
一次,学生谢光玉在课堂上呕泻不止,当即休克。
喻老师用学到的知识紧急施救,使谢光玉终于苏醒过来。
家长闻讯赶来后,感激之泪涌出眼眶,连称喻老师“恩人”。
为备足常用药品,他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在外出开会时尽可能多买些西药,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到山里采中草药。
他爱生如子。
三年级学生胡世淑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可连续几天没到校上课了。
喻老师在家访中得知,其父病故后家庭难以维持生计,只好不读书了。
喻老师鼻头发酸,眼泪禁不住往外流。
他当即决定免去胡世淑的学费,并保证供给她课本和学习用品,使即将失学的胡世淑重返校园。
问及20年中喻老师究竟为多少学生资助过书费和学费,他说:这点小事不足挂齿。
他抓校风、学风十分严格。
有人对坚持升国旗不理解,他认为“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人认为学生搞义务劳动是“不务正业”,他说这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劳动的习惯”。
学生的红领巾没戴好,他帮助纠正,甚至脸未洗干净他也帮助洗净。
乡亲们还说喻老师是真正的“以校为家”。
学校教学条件差,没有教具,所用的直尺、三角极、圆规、量角器及体育器材都是他亲手仿制的。
课桌凳、门窗坏了,他亲手补修。
房上的瓦片被大风揭了,他亲自上房检修。
他说这样可节约点钱,多资助几个失学儿童。
自1983年以来,他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全区的会考中总是名列前茅,其中1983年毕业的40人就有32人升入初中学习。
突出的成绩使喻老师多次被乡、区、县、地评为先进教师。
他于1994年9月获得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园丁奖,去年夏天又光荣地出席了全省乡村教师“夏令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