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八股文样品
[题目]学习“与时俱进”
1、[破题]“与时俱进”四个字,“时”和“进”二字是关键词。“时”者时代也、历史也;“进”者进步也、改革也。
2、[承题]21世纪属于什么时代?属于全球化时代。我们将怎样取得进步?按照全球化的发展规律行事,就是进步。“与时”,不墨守历史成规:“俱进”,改革开放,进入先进国家行列、实行先进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3、[起讲]世界各国都在进步,我国岂能例外?经济从工业化进步到信息化;政治从专制制度进步到民主制度;文化从知识禁锢进步到知识解放。这是全球化时代的脉搏。
4、[入手](提股)全球化时代的主要特点是信息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电视、计算机、手机,以及层出不穷、功能奇特的信息产品,成为主导资源。由此,劳动力从农业和工业转向流通和服务产业,劳动密集产业转向知识密集产业,白领工人多于蓝领工人。知识成为主要资本。
美国的农民只占人口的百分之一点几,工人只占人口的百分之十几。工农阶级在人口比例中变成极少数。如果不是亲自在美国和日本看到“没有农民的农场”和“没有工人的工厂”,我将继续高呼“耕者有其田”和“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5、[起股]信息化不神秘。说话、写信、打电话、看电视、用计算机,都是信息化。能讲普通话,走遍中国,不要翻译,信息化。在计算机上输入拼音,自动变为汉字,跟网友互通电子邮件,信息化。在计算机查找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书目和数据,信息化。计算机和手机结合,进行通信、通话、传递图片和摄像,跟国内外学术同行作学术交流,信息化。信息化在你身边。信息化使你得到新消息和新知识。
6、[中股]今天,任何国家都一方面继承和改进本国的传统文化,一方面利用和创造国际的现代文化,这叫做双文化时代。双文化促进文化的发展,也引起文化的冲突。在先进与落后的冲突中,在复古与创新的矛盾中,“与时俱进”是历史导航的方向盘。
追求先进生产力要从学习模仿进而能发明创造,前提条件是开辟自由创造的环境。追求先进文化要摆脱思想的束缚,先进文化是自由土壤中萌发出来鲜花。广播、电视、计算机等信息工具,要充分运用,不要限制运用。信息化时代而限制信息,何以自解?
时代更易,容易发生社会动荡。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相安无事。十八只螃蟹放在一个竹篓里,哪能不我挟你、你挟我?一个把黑袍从头盖到脚,一个穿比基尼游泳装、肚脐眼儿也露了出来,这两人能携手在王府井大街一同溜达吗?文化冲突实际是文化差距的摩擦。
7、[后股]“与时俱进”不是自愿选择,而是客观规律;不是特殊策略,而是一般公式,只能一时背离,不能长期背离。社会进步有层次程序,倒退是偶然,超越也是偶然,循序前进是常规。
社会发展有四次飞跃:从部落社会到奴隶社会是第一次飞跃;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第二次飞跃;从封建社会到资本社会是第三次飞跃;从资本社会到后资本社会是第四次飞跃。
“与时俱进”提醒人们不要犯时代错误。专制残暴,穷兵黩武,纳粹败亡,苏联解体。21世纪不会再出现勃列日涅夫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因为那是宣传,不是真实。
8、[束股]真理也“与时俱进”,不是一成不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真理不怕批评,批评是真理的营养品。怕批评的不是真理,而是未能适应时代的宗教和教条。迷信时代要过去了,盲从时代要过去了,现在是独立思考、择善而从、不拘一格、奋力求进的“与时俱进”的时代了。
参考资料:[周有光]学写八股文
谁推荐几篇经典八股文
我刚找了一个网站,里面选了六篇八股文,可以去找.我从中选了两篇,有注释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选自《钦定四书文》(康熙)韩菼 圣人行藏之宜,俟能者而始微示之也。
盖圣人之行藏,正不易规,自颜子几之,而始可与之言矣。
故特谓之曰:毕生阅历,只一二途以听人分取焉,而求可以不穷于其际者,往往而鲜也。
迨于有可以自信之矣。
而或独得而无与共,独处而无与言。
此意其托之寤歌自适也耶,而吾今幸有以语尔也。
回乎,人有积生平之得力,终不自明,而必俟其人发之人有积一心之静观,初无所试,而不知他人已识之者,神相告也,故学问诚深,有一候焉,不容终秘矣。
回乎,尝试与尔仰参天时,俯察人事,而中度吾身,用耶舍耶,行耶藏耶? 汲于行者蹶,需于行者滞,有如不必于行,而用之则行者乎?此其人非复功名中人也。
一于藏者缓,果于藏者殆,有如不必于藏,而舍之则藏者乎,此其人非复泉石中人也。
则尝试拟而求之,意必诗书之内有其人焉。
爰是流连以志之,然吾学之谓何。
而此诣竟遥遥终古,则长自负矣。
窃念自穷理观化以来,屡以身涉用舍之交,而充然有余以自处者,此际亦差堪慰耳。
则又尝身为试之,今者辙环之际有微擅焉,乃日周旋而忽之,然与人同学之谓何,而此意竟寂寂人间,亦用自叹矣。
而独是晤对忘言之顷,曾不与我质行藏之疑,而渊然此中之相发者,此际亦足共慰耳。
而吾因念夫我也,念夫我之与尔也。
惟我与尔揽事物之归,而确有以自主,故一任乎人事之迁,而只自行其性分之素。
此时我得其为我,尔亦得其为尔也,用舍何与焉?我两人长抱此至足者共千古已矣。
惟我与尔参神明之变,而顺应无方,故虽积乎道德之厚,而总不争乎气数之先,此时我不执其为我,尔亦不执其为尔也,行藏又何事焉?我两人长留此不可知者予造物已矣。
有是夫,惟我与尔也夫,而斯时之回,亦怡然得默然解也。
前文释义: (一)破题二句,明破行藏,暗破惟我与尔。
凡破题无论圣贤与何人之名,均须用代字,故以能者二字代颜渊。
(二)承题四句,三句、五句皆可。
承题诸人直称名号,故称颜子。
破承皆用作者之意,不入口气。
(三)起讲十句,多少句数并无定法,可以任意伸缩。
起处用若曰、意谓、且夫、今夫、尝思等字皆可。
“故特谓之曰”下,入孔子口气对颜渊说,“毕生”四句正起,“迨于”三句反承,“此意”二句转合,总笼全题,层次分明,起讲以后,皆是孔子口气。
(四)只用“回乎”二字领起,以无上文,故直接入题。
孔子对于弟子一律呼名,颜子名回,字子渊,所以不曰渊而曰回。
“回乎”下为起二比,每比七句,句数多少无定,中后比亦然,特起比不宜长,致占中后比地位。
用意在题前我尔字盘旋,轻逗用舍行藏而不实作。
(五)为提比后之出题,仍用“回乎”唤起,将“用舍、行、藏、我、尔”字一齐点出,此为五句,但相题为之,句数可以伸缩。
(六)为提比后之两小比,醒出行藏用舍二语,叫起“我尔”,意为中比地步。
惟两小比,或有用于中比之下,或有用于后比之下作束比,位置倘或不同,则用意随之而改。
令之全篇仍为八股,亦有省去此小比,而全篇文为六股者。
(七)此为二中比,抉发题中神理之所在,锁上关下,轻紧松灵,向背开合,可以参之议论,但仍不宜尽用实笔实写耳。
(八)此为过接,于中比后,即过到题之末句“惟我与尔”、紧接后比。
(九)此为后二比,实力发挥,用题“惟我与尔”末句,总起用舍行藏全题,气势舒达,意无余蕴,全文至此而成篇矣。
每比八句,因其中比略长。
若中比较短,则后比之文,尽情驰骋,往往至十余、二十句者亦有。
(十)此为全篇之收结,倘有下文,则收结改为落下。
总上言之,凡破题、承题、起讲、领题、出题、过接、收结,皆用单句法。
起讲中间亦有用对句者,八比则出比与对比必相对以成文,此定体也。
举此一篇而分释之,以略见八股之例。
其余体格,不及详论。
作为例证,先选用了这篇韩菼的制义文。
这篇文章收在乾隆时方苞编的《钦定四书文》一书中,关于这部书,将在另外一篇中再作介绍,在此不赘。
这里先介绍一下作者: 韩菼是清代初年八股文名家,字元少,江南长洲人(即现在苏州),官作到礼部尚书,《清吏稿》有传。
应顺天府乡试时,尚书徐乾学在遗卷中发现了他的卷子,十分赏识,取中了他。
接着在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年)癸丑科会试、殿试都是第一,俗话叫“状元”,按官方制度,应称“一甲一名进士及第”。
授翰林院编修,后曾任编撰《大清一统志》总裁。
平生学问通《五经》及诸史,以善写制义著称,乾隆时追谥“文懿”。
上谕并嘉奖云:“菼雅学绩文,湛深经术,所撰制义,清真雅正,开风气之先,为艺林楷则。
”就是说他所写的八股文,是八股文的典型范文。
在光绪甲辰,科举最后一科的三鼎甲之一的探花(第三名)商衍鎏所著《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一书中,引了此文。
因之此文“释义”部分,是从商著转录的。
【女与回也孰愈】 以孰愈问贤者,欲其自省也。
夫子贡与颜渊,果孰俞耶,夫子岂不知之?乃以问之子贡,非欲其自省乎? 若...
八股取士&文字狱的例子有哪些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
又叫制艺、制义、时艺、时文(相对于古文而言)、八比文等。
它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总共包括八股,所以称八股文。
“股”或“比”,都是对偶的意思。
八股文滥觞于北宋。
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规格,不一定要求对仗排偶。
但有的考生不自觉地运用排比笔法,写成与八股文类似的文章。
元代科举考试,基本沿袭宋代。
明代洪武元年(1368),诏开科举,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
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八股文更为兴盛,并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
此后,一直沿用下来,直到戊戌变法后,才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而废除。
八股文的基本特点,大致为以下几方面:1.题目一律用《五经》、《四书》中的原文。
2.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
3.体裁结构有一套固定的格式。
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组成。
八股文的字数也有限定。
明初制度: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500字。
《四书》义一道,300字。
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准。
书写亦有格式。
明清两代,八股文是几乎所有官私学校的必修课。
从童试到乡试、会试都要用它。
不会写八股文,就无法通过科举考试,就难以做官。
而八股文的惟一用途,即在于应付科举,此外毫无实用价值。
明清时期许多有识之士,均对八股文深恶痛绝。
它最后终于被废弃,应该说是历史的必然。
明朝时期仍沿用科举制,但规定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并以“八股文”作答,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封建统治的忠实奴仆
成人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2014成人高考语文作文多拿分六大策略》 策略一:书写工整。
判卷老师不会给一份阅读都很困难的作文打高分的。
策略二:开篇吸引眼球。
判卷老师不可能仔细读你的全文,如果开篇无新意,你的作文很容易被扔进40分的那一堆里。
策略三:严禁啰嗦。
纵观历年满分作文,没有一篇充斥口水话的,洗练是高考作文必须具备的。
策略四:多准备素材。
这不是写作的好方法,高考拿分却很有效。
温儒敏也曾批评过现在的语文教师违心教学,称他们鼓励考生大量使用名人名言,并用猜题的方式给学生指导作文。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做很合多数阅卷老师的口味,至少现在如此。
策略五:不要写得过于“八股”。
高考作文阅卷的问题不是标准问题,而是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求稳求保险”,造成学生作文不敢“出格”,文风普遍四平八稳,八股味浓厚。
这就导致了高考作文要么文艺腔十足,要么忧国忧民,显出一种和考生年龄不相符的文风,虽然这种文章前些年被大量当做示范文,但近年来明显风头已变。
策略六:用最朴实的语句搭文章框架。
文章脉络必须清晰,主架构不想要太多修饰。
别指望判卷老师有心情仔细揣摩大段拗口的“文学作品”。
...
儒林外史中的人物形象大致分为哪四类, 有没有具体的例子
楼主是不是准备出书啊,呵呵 我们怎样写序言 时下,个人出书而找名家写序成为一种时尚,很多人乐此不疲。
我觉得,这样做弊端很多。
现在读者英明得很,找名家写序这个小把戏早已被人们看穿。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找名家作序,除了冠冕堂皇的理由之外,想借名家之光恐怕是不争的事实。
有一些出书的人,千方百计甚至挖空心思地找到自己所崇拜的名家写序,以撑门面,这已成为一种流行风。
有的称这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对此,我不以为然,在下本事不大,却有一个怪脾气,我从来不模拜任何人,我不以任何人为楷模,也不以任何人为偶像,我不敢说不想借任何人的光,但我没树立什么迅速成名成家的宏伟蓝图,写东西任其自然,我想到哪写到哪。
至于搜集作品出书,也用不着找名家来个开场白,而自己更不必多言,白纸黑字,用句俗话:那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你看了,说好,肯定有你的道理,说不好,也有你的根据,我想,这比起名家写序挡在读者面前,更能体现对读者的尊重,假如写得好,也不会因没有名家序而被读者看不起,而写得不好,可能由于作者的诚实态度而不至于让人家更加恶心。
从另一个角度讲,找名家写序从某种程序上讲是对人家不尊重。
道理很简单,你非常虔诚而恭敬向名家呈上你的文稿,写的咋样不说,那厚厚的文稿总也算得上心血的凝聚,有的经过几年或十几年才积累下来的,名家也是人,哪能没有同情之心,于是或直言说好、妙、高,有的转弯抹角说同样的意思。
我看过很多名家给出书人写的序,至今没看到说书写得不咋样、不太好之类的序言。
而事实上,真正能够得上好、妙、高的书并不很多。
我猜想名家给别人写序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
那是你逼人家扯谎,逼人家捧你,逼人家掉价。
我曾看过我认为很正直的作家为别人写序,只见一片苦心溢于字里行间,但分明是言不由衷,我总觉得这有些逼良为娼的味道。
我想,名家写序的滋味不会好受的,不论他(她)怎样写,都很难达到问心无愧,因为,这个问题,远远不是写作技巧能够解决的,要我说,写序是名家的陷阱,这样说,大概有点耸人听闻,但未必不是事实。
名家写序未必能够写好。
名家之所以成为名家,往往因为在某一方面创作成就突出,名家往往不是全才,全才的名家可能存在,但极少。
名家并不是写的每一篇文章都妙不可言,事实上,名家很多文章也属平庸之作,其中写的序言之类的东西多属此种。
现在我还未发现哪位作家由于擅长写序言而出名的。
而事实上,现在好多名家写的序言形成了序八股,千篇一律,样子都差不多,有的想试图变变花样,往往还是弄巧成拙,真是英雄气短,大家风范荡然无存。
有的故作姿态,搔首弄姿,有的空话、假话、套话、错话连篇,毫无章法,令人很不舒服。
往往见诸于这样的文字:名家读了某作者的文稿,于是心灵受到巨大震憾,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产生了一个惊喜,受到强烈的感染,有一种全新的感觉,被文章深深打动了,受益如何明显,不可多得……也不知名家们何时多情善感起来,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觉得,不象是作品如此感动了名家,大概是作者的感情感动了名家,从而使名家越来越容易被感动,以至感动得不得了。
而言过其实的感动,可能对读者是一种误导。
既然名家说作品写得好,就可能有人去摹仿,去借鉴,当他们最后得知自己中了名家的圈套会怎么想?是不是有误人子弟之嫌? 依我看,出书的人大可不必麻麻烦烦地找别人作序,既然能够出书,写个序应该是件简单的事,而序的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应该是出书人的一大幸事。
人的一生,不能自主的地方已经很多了,这令人无奈,但我固执地认为,能够自主的地方尽可能自主,使你成为真正的你,我成为真正的我,而不应使你变成我、使我变成你,从这一意义上讲,自己出书自己作序也是自主自立的体现。
求采纳
什么是应试记叙文。
明朝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
行文格式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
“破题”用两个句子说破题目要义。
“承题”是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
“起讲”为议论的开始。
“入手”为起讲后入手之处。
以下自“起股”至“束股”才是正式议论,以“中股”为全篇的中心。
这种八股文专讲形式,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写出来的文章空洞无物。
...我看网上都说托福的综合写作像八股文,那么怎么个八股法?结构固...
托福作文写作应该分为三个层次,也就是我们确定中心思想后应该找三个理由来支持.托福写作还有一个五段论,第一段为中心思想,二三四为支持段落,第五段总结观点.这个就是所谓的八股文.但是形式不能太明显,在表达中多加入自己的思想,八股文的形式会隐晦一些.一般这种写作可以助你在托福作文中取得高分.构建综合写作整体,你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将听力及阅读中的核心观点提炼出来,并指明对应的两个观点是支持还是对立;第二,分为几个段落,分别从不同角度总结出两个观点的论据.最后,重申主要论证观点并注意切忌掺加个人观点.听力结束后,考生还会有时间回看阅读文章,所以不用完整记忆阅读文章的论点和论据,记下核心即可.有问题,可以再问我.
我是行政管理学自考专科的,我就剩下行政管理学和公文写作与处理还...
关于行政管理学,还是要以本为本,就是要多看教材,多做点题,尤其是之前的考试真题。
做三套,分析研究。
应该就没问题了。
关于公文写作。
其实公文写作与处理是一个过程,需要日积月累,但为了应付考试,也需要临时抱佛脚。
一是多看,在看中分析。
拿来一些别人写的你感觉很好的文章仔细研读,分析内容逻辑性、结构层次性以及文章对于所要解决问题的针对性,这是框架方面。
还要仔细分析遣词造句之细节,锤炼基本功。
二是练一些,练中提高。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三是训练思维。
写作尤其是公文类材料需要你平时注重思考,训练自己的思维高度和深度,这项功力,终生受用。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有问题可以随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