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民族运动的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民族运动的发展
作者:艾英爽
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7期
摘要: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涨,民族运动伴随着阶级斗争共同推动内蒙古近代历史的发展。在这个阶段,内蒙古民族运动在两个中国的命运、革命和反革命之间的决战中出现, 并就“进步”和“落后”接受着历史的考验。衡量民族运动的根本尺度,是否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的理论探索和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践,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政策体系,对日后新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民族运动中国共产党
一、内蒙古民族运动的定义
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论,民族运动即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平等和民族独立的斗争,就其实质性基本内容而言,便
1
是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平等。殖民地被压迫的民族争取实现民族平等、摆脱剥削和压迫的基本标志就是实现民族独立。就其本义来讲,民族运动具有民族斗争的性质,即凡属一个民族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平等的斗争,不论其参加者的社会阶级和阶层,都应被当做是民族运动。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在多民族共处的历史环境中很难区分,因为反民族压迫斗争通常与反阶级压迫的斗争相互交织共同推进历史的发展。民族运动并不是阶级斗争,本民族内部阶级斗争,和本民族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反压迫斗争,不属于民族运动的范畴。
内蒙古民族运动,指的是在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民族运动,并非指所有民族的民族运动。解放战争时期的内蒙古民族运动便是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内,摆脱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平等,即实现对本民族事务享有当家作主权利的民族自治,“反抗民族压迫、争取民族平等和民族自治的斗争”。凡蒙古民族发动参与以反抗民族压迫、争取民族平等和自治为目标的斗争和运动都应被当做内蒙古民族运动的组成部分。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本身就是以蒙古族的民族解放和内蒙古各族人民的阶级解放为奋斗目标的。
二、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民族运动的历史背景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2
会,社会矛盾由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逐步转变为封建统治者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其中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为最主要矛盾,内蒙古社会的基本矛盾也随着这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日趋尖锐。内蒙古民族运动在内蒙古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并发展,并贯穿于内蒙古近代历史发展的始终。推动近代内蒙古民族运动产生和发展的最基本原因就是民族压迫的存在,而内蒙古民族运动的基本斗争目标便是改变由民族压迫带来的民族之间的种种不平等。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各历史阶段的内蒙古民族运动均以不同的结果结束, 但是,在此过程中内蒙古民族反抗压迫的力量逐渐地壮大起来了,促进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蒙古蒙古民族运动前所未有的高涨,而解放战争时期则成为了近代内蒙古蒙古民族运动发展的最后的关键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民族运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内蒙古的大地上,比如东蒙古自治运动、呼伦贝尔自治运动、国民党统治区的蒙古自治运动等,这些都是处在两个中国的命运斗争之间的民族运动,即“新中国”,独立富强的人民民主的新中国,还是“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整个中国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和蒋家王朝的反革命而划分成为两大对立营垒。
在这个阶段内蒙古民族运动在两个中国的命运、革命和反
3
革命之间的决战中出现, 并就“进步”和“落后”接受着历史的考验。衡量民族运动的根本尺度,是否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站在人民群众这一边, 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人民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广泛统一战线, 就是进步的。而站在反动派一边, 与革命人民为敌的, 就是反动的。
三、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民族运动的发展
抗战胜利以后,初期内蒙古民族运动主要表现为有不同政治倾向的社会阶层参加和领导的多起自治运动,其中主要包括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张家口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西蒙自治运动。其中,中国共产党经过广泛深入、艰苦细致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发动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唤起了广大劳动农牧民,团结争取各阶层人士,排除极少数反动分子,逐步取消或统一了其他几起自治运动,并且使这场民族运动走上了寻求民族和阶级同时解放的崭新道路。
在解决近代内蒙古民族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取消了残存的王公扎萨克制度和封建特权,建立了内蒙古民族统一的实行区域自治的人民民主政权;从内蒙古的民族关系和地区特点出发,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中维护蒙古民族传统土地所有权(即在土改中适当照顾蒙古族的土地利益)的同时,使其他各族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还通过各种新的政策、法令,取消了历代反动统治者的民族歧视、压迫性的政
4
令和制度,实现和保障了蒙古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平等权利。
四、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民族运动中的作用
在内蒙古民族运动蜂拥而至这样复杂的局面下,中国共产党面临了一大难题,如何正确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团结广大蒙古族民众,同少数分裂主义分子进行斗争。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找到解决内蒙古民族问题的道路。在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民族政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民族平等和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发展少数民族经济政策、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政策、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尊重少数民族语言风俗和宗教信仰的政策等。实行这些政策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和解放全中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确保了内蒙古的统一和团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to.com,您的在线图书馆
5
范文二:专题七 民族运动发展史
专题七 民族运动发展史:从民族独立到民族振兴
【主干知识重组】
一、明清时期的外来侵略
1、列举日本、葡萄牙、荷兰、沙俄的侵略
史实。
2、分析中国开始遭受外来侵略的原因。
二、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
1、列举鸦片战争的背景、时间、国家、经
过、结果、影响。
2、列举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背景、时间、国
家、经过、结果、影响。
3、列举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时间、国家、
经过、结果、影响。
4、列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背景、时间、
国家、经过、结果、影响。
综合问题
通过比较上列四次战争,说明近代史上列强
对华侵略呈现怎样的趋势?
三、日本的侵华历程
1、 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
2、 出兵山东和《二十一条》
3、 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
4、 全面侵华战争期间的军事、政治、文化
侵略和经济掠夺
四、主要不平等条约
1、《南京条约》及附件的主要内容和危害
2、《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危害
3、《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危害
4、《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危害
5、《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危害
【规律知识总结】 工业革命(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对市场(商品、资本)的需要是列强多次发动对华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而中国制度落后和政治腐败是影响战争结果的重要因素。列强的侵华战争是西方在全球范围殖民扩张的一部分,战争的结果是中国在政治经济上被纳入以资本主义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 军事是政治的集中体现,西方发动对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从而满足其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政治上的特权和勾结只是经济侵略的保证。不平等条约的内容既反映了战争的目的,又反映了战争的结果,既说明了列强获得的利益,又可理解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和影响。因而条约内容成为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钥匙。在不平等条约的内容中,“协定关税”、“允许外商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严禁中国人民进行反帝斗争”三条最能反映列强侵华的阶段特征。 甲午战争是近代列强侵华的转折点。战前以商品输出为主,战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并出现瓜分领土的狂潮,反映了帝国主义的特点。
【主干知识重组】
一、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中俄《尼布
【规律知识总结】 民族矛盾是中国近代史的最主要社会矛盾。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统一是实现民族振
楚条约》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与义和团
2、清军爱国官兵。关天培、邓世昌等
3、资产阶级。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五四运动。
2、北伐战争和五卅运动。
3、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高涨。
4、全民族抗战。
5、解放战争
兴发展民族经济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爱国救亡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 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民族革命运动都与同期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相联系,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一部分,得到其他国家人民的支持也对世界人民的斗争作出了贡献。 总的趋向是:由农民阶级主导的旧式民族运动发展到资产阶级主导的民族民主运动,由中国人民孤军奋战到与世界人民共同战斗,由失败发展到最后胜利。
【主干知识重组】
一、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美洲民族运动
1、北美独立战争。
2、拉美独立运动。
二、19世纪的欧洲民族运动
1、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标志
2、德意志、意大利的民族振兴
3、极端民族主义的发展表现
三、19世纪至20世纪的亚洲民族运动
1、亚洲革命风暴
2、日本的民族振兴。
明治维新
日本成为新兴强国
3、亚洲的觉醒。
4、亚洲国家的现代化。
韩国、新加坡的成功经验
东盟的形成
印度的发展
西亚经济的特点和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
四、综合问题
1、 概述世界近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历程和阶段特征。民族解放运动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规律知识总结】 民族主义是伴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世界潮流,表现为民族意识的萌发,民族国家的形成。不同的地区和民族,民族主义的内容不同,有的追求民族国家的统一,有的维护民族国家的独立,有的致力于民族国家的振兴。民族主义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促进了世界性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但一些国家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也给世界带来了战争和灾难。西方殖民侵略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生的根源,但国内经济、阶级结构的不同及国际局势的影响,又决定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民族解放运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是对以资本主义西方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的挑战并最终促成这一体系的崩溃。民族解放运动极大影响和改变了世界面貌。 受国情和国际局势的影响,亚洲新兴国家选择了不同于西方也不同于苏联的现代化发展模式,并取得了很大成功,新加坡、韩国是其中的典型。
系?
2、 19世纪中期,亚欧民族运动有哪几种类
型?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结合中国历史有关知识说明19世纪末
20世纪初,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4、 比较美国独立战争与拉丁美洲独立运
动的异同。
5、新加坡的现代化之路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范文三:第12讲 近代中国的民族运动
第 12讲 近代中国的民族运动
一、选择题
题点 1列强对华的侵略
1.某位同学在阅读有关鸦片战争的历史书籍时,看到下边两个图表,图一 (清初时期 ) 至图二 (清中叶时期 ) 代表清朝与某国贸易关系的变化。你认为图中的某国应该是
(
)
图一 图二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日本
2. 某部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叙述了 1843年上海的场景, 请找出有悖历史事实的一组镜 头 ()
A .有很多英国国旗在飘扬
B .悬挂日本国旗的工厂一家接一家
C .民众对政府割香港岛给英国感到气愤
D .在海边码头,一艘英国货船正在卸货,一旁的大清官员与英国领事商谈关税额 3.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甚至 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 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有奋起救亡,勇于变革。”下列能够反 映 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 勇于变革”的史实 是 ()
A . 《马关条约》和戊戌变法
B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 《南京条约》和太平天国运动
D .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4.有人这样形容某次中日战争:“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 北京政府战。”文中的“战”指的是 ()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台州之役
C .鸦片战争 D .抗日战争
5. 2012年 2月 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长河村隆之提出了“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
过”的错误言论,并且拒不悔改,称其言论与日政府主张相同。下列驳斥该错误言 论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图片
B .历史专著的相关描述和评论
C .日本历史教科书的相关表述
D .电影《金陵十三钗》
6. **曾经总结道:“自 1840年起,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们, 每一次战争几乎都以中国战败、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终。”之所以出现这种局 面,其根本原因是 () A .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B .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C .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D .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7.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 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 1884年、 1898年、 1900年,这表明 ()
A .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 .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 .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 .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
题点 2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
8.有人在评价中国历史上的某次运动时称“自有家国以来未有之奇变”,它的狂飙起 落成为介于变法和革命之间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应该指 () A .洋务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五四运动 D .义和团运动
9. 1900年 6月八国联军对华采取战争行动后,清驻英公使罗丰禄向英国外交大臣索尔 兹伯理询问联军行动的意图,索尔兹伯理答复说:“目前女王陛下政府丝毫无意采 取任何步骤,影响北京现存政治局势。他们的唯一目的,是要恢复秩序及保障生命 和财产。”由此可知,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
A .恢复中国的封建统治秩序
B .镇压义和团运动
C .维护列强在华的共同利益
D .协同作战瓜分中国
10.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 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 A .一 ·二八事变 B .九一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1.**在 1938年写道:“八个月中,陆空两面都做了英勇的奋战,全面实现了伟 大的团结, 几百万军队与无数人民都加入了火线; 其中几十万人就在执行他们的神 圣任务中光荣地、壮烈地牺牲了。”在此,** ()
A .认为政府的错误导致此阶段伤亡过大
B .肯定全民族抗战功绩以鼓舞全国士气
C .充分肯定抗战以来敌后战场的功绩
D .认为抗战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12.下图所示为 1904年清朝驻日外交官杨枢的一则奏折 (部分 ) ,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
因是 (
)
A .甲午战争后国人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 .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 .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 .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二、非选择题
13.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 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 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 在以后, 他们不肯给我们 平等待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
(2)简要叙述中国在 19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
(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
14.阅读下列材料: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材料一 早在明朝初期, 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 明、 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 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 1895年,日本趁中日战争之中清政府败局已定,窃 取钓鱼诸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
材料二 当清政府与日本签订条约的消息传来, 台湾人民鸣锣罢市, 集会示威, 发 誓:“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 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 徐骧领导的义军, 英勇抗敌日军。 他在临终前高呼:“ 大丈夫为国捐躯,死而无憾! ”
材料三 1943年 12月中、美、英三国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 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 1945年的《波茨坦公
告》规定:“ 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 。同年 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 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
材料四 2005年 3月 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反分裂国家 法》 :
第三条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 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统一, 是中国 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 国家和平统一后, 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钓鱼诸岛”是在中日哪场战争之中被日本窃取的?请写出:这场 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名称?
(2)根据材料二, 举出当时领导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的爱国领袖两位 (除徐骧外 ) 。 台 湾人民在反割台斗争中,表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3)根据材料三回答,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和台湾光复的具体时间。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抗日战争在近代中华民族抗争史中的重要地位。
(4)根据材料四回答,当今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案
1. A 2. B 3. D 4. A 5. A 6. D 7. D 8. D 9. B 10. B
11. B 12. A
13. (1)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史实:包括近代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等 方面的影响。
(3)言之有理即可。如:能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性的回答。
14. (1)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
(2)邱逢甲、刘永福;爱国主义精神 (或抵抗侵略,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等 ) 。
(3)日本宣布投降时间:1945年 8月 15日。台湾光复时间:1945年 10月 25日。 地位: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4)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范文四:第五章 欧洲的民主民族运动
第五章 欧洲的民主民族运动
本章参考书目:钱乘旦:“试论英国各阶级在第一次议会改革中的作用”,《世界历史》1982年第4期。关勋夏:“十九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历史教学》1985年第2期。郭华榕:“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历史地位”, 《世界历史》1984年第4期。沈炼之、楼均信:《法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张广翔:“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世界历史》2000年第4期。
第一节 英国的议会改革
一、改革前的议会选举制度:1、议席分配不合理,存在大量“衰败选区”。2、选民人数少,占人口总数的比例低。3、选举手段腐败,贵族通过贿选操纵选举。
二、改革前的社会结构变化
1、工人阶级A 、破产的手工工人强烈希望通过议会改革,调整工资和物价,保障自己的生存。B 、工厂工人进行工会运动,以期改善直接的生活和工作状况。
2、中等阶级A 、自由职业者和专业人员等希望议会改革,清除腐败政治。B 、工业资产阶级19世纪20年代方才投入政治运动,此前忙于发财致富。
3、贵族A 、辉格党代表最大的土地贵族、商业与殖民利益。他们支持改革,希望与中等阶级结成同盟,防范下层人民的革命倾向。B 、托利党代表地方乡绅。他们反对对政治制度作任何变动。
三、1832年议会改革1、改革内容:A 、降低选举资格。B 、调整选区和代表名额。2、改革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参政权,普通工人仍无选举权。
四、1867年议会改革
1、改革内容:A 、降低选举资格。B 、调整选区。
2、改革结果:50%的成年男子享有选举权,农业工人和妇女仍无选举权。
五、1884-85年议会改革
1、改革内容:A 、扩大选举权。B 、重新分配选区。
2、改革结果:大部分成年男子获得选举权;选区选民数基本相等。
第二节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一、法国革命以来政体形式的演变
君主立宪制——?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
二、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原因: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与工业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力量的强大及其全面统治的确立,是法国共和制最终确立的根本原因。
2、资产阶级和农民的最终共和化,使共和制具有了坚实的社会基础。3、工人阶级政党的建立及其捍卫共和制成果,推进了共和制战胜君主制的进程4、以1875年共和宪法及其后来一系列巩固共和制法律的颁布为标志,共和制在法国最终确立。 1875年宪法: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法律创制权,有权任命文武官,缔结和批准对外条约等。1884年修改宪法:共和制不可触犯,凡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担任总统。
第三节 俄国的改革
一、克里木战争(Crimean War ):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以保护东正教徒利益为名,发动对土耳其的战争。俄<——>土、英、法、撒丁俄国战败,丧失在黑海保留舰队和在黑海沿岸设立要塞的权利,放弃之前吞并的一些领土。
二、1861年改革:1、克里木战争后,亚历山大二世面临战争失败和财政危机的内外困境,决定推行以废除农奴制为中心的一系列改革。2、1861年,沙皇签署《二月十九日法令》和《改革宣言》。3、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社会经济关系发生根本转折。改革成为俄国后来相继进行的各项改革的前奏,对俄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改革未触动沙皇专制制度。亚历山大二世在统治后期,日益走向保守。亚历山大三世时期,政府走向反改革的道路。
三、民粹派运动:1、“到民间去”运动1873年,巴枯宁和拉甫洛夫等发起。一两千大学生到农村去,号召农民推翻沙皇专制制度。2、刺杀政府要员
第四节 意大利统一
赵克毅、辛益:《意大利统一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辛益:“加富尔派复兴意大利的纲领与实践”,《河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高海林:“断裂与延续:意大利历史发展的特征”, 《史学月刊》2004年第11期。
一、统一运动的精神动力和思想基础:1、精神动力→罗马帝国的辉煌2、思想基础→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
二、统一运动的路线
1、马志尼派: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战争,驱逐外国侵略者,推翻封建制度,建立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包括意大利领土的、独立的和自由的共和国”。
2、加富尔派: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驱逐外国势力,实现统一,建立一个立宪君主制的国家。
A 、19世纪30年代末-1847年:努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争取实现贸易自由;推动兴建铁路;改革农业;兴办社会福利事业,普及国民教育。积极促进民族意识的成熟。B 、1848-1849年:进行争取立宪改革,推翻奥地利和西班牙在意大利统治的斗争。C 、1850年代:在撒丁王国全面推行该派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纲领,为统一建立巩固的基地,在其他各邦国,发展经济,为意大利统一准备经济基础。
加富尔在撒丁王国的改革和外交活动
改革→工业、贸易、军事、宗教、公民自由等。
外交活动→寻求盟国支持,反对意大利统一的最大障碍——奥地利。
三、统一运动的进程
1、1859年对奥战争:4月,奥对撒丁宣战。7月,法奥讲和。11月,撒丁、奥签订条约。1860年3月,中部各邦进行公民投票,与撒丁合并。1860年春,撒丁完成了意大利的局部统一。
2、西西里起义和加里波第远征:1860年4月,西西里人民爆发大规模起义。5月,加里波第率领“千人志愿军”支援。1861年3月17日,意大利王国成立,维克多·艾曼努尔二世为国王。
3、统一的最后完成:1866年普奥战争,意参加普方,使威尼斯归还。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根据公民投票,罗马合并于意,教皇被剥夺世俗权力,避居梵蒂冈。
第五节 德国统一
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俾斯麦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07年。关勋夏:“略论俾斯麦‘三次战争’的性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邢来顺:“论俾斯麦统一德国过程中的外交策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一、德意志近代的统一力量
1、德意志皇帝:在德意志近代初期,邦国的专制制度加强了诸侯的分裂势力,德意志皇帝未能统一德意志。
2、普鲁士道路:17世纪,普鲁士建立容克国家。普鲁士容克国家的改革:腓特烈二世(1740-1786年在位)的“开明专制”。19世纪初的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
3、资产阶级?——容克阶级?:在1848年革命中,资产阶级既没有统一德国,也没有推翻专制制度。1860年代初,资产阶级反对专制政府,容克阶级胜出。
Blood and Iron speech
The position of Prussia in Germany will not be determined by its liberalism but by its power ... Prussia must concentrate its strength and hold it for the favourable moment, which has already come and gone several times. Since the treaties of Vienna, our frontiers have been ill-designed for a healthy body politic. Not through speeches and majority decisions will the great questions of the day be decided - that was the great mistake of 1848 and 1849 - but by iron and blood.
二、俾斯麦与德国统一
1、丹麦战争:1864年,普奥发动对丹麦的战争,迫使丹麦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泰因割让给普奥。普除获得领土,还检验了军队的战斗力,摸清了奥底细。
2、普奥战争:俾斯麦展开多边外交(英、俄、法、意),以在对奥战争中孤立奥。1866年6月,战争爆发。根据和约,奥放弃对荷尔施泰因的统治,同意普吞并汉诺威、黑森、拿骚、法兰克福;同意解散德意志邦联,同意美因河以北诸邦在普领导下成立北德意志联邦。
3、普法战争:1870年,战争爆发。11月,南德4邦正式与北德意志联邦合并,成立德意志帝国。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正式即位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三、德意志帝国:1、帝国服从普鲁士,普鲁士服从皇帝,皇帝和容克结成同盟,构成帝国的基础。2、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实行联邦制;宪法具有某些民主特征。3、俾斯麦在压制社会主义运动(《非常法》)同时,颁布社会保险法,改善工人处境。
范文五:B.亚非拉民族运动未产生新的领导阶级
第四章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第一节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 考点、重点与难点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的形成;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垄断组织的形成。
【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二、三维三练
【课前自练】(10分钟)
〇l.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 、 、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立。
〇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最显著的成就是 的广泛应用,它成为补充和取代
动力的新能源,使人类社会进入 。
〇3(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推动了
和 、 的发展。
〇4(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带动了电讯事业的发展,19世纪70年代美国人 发明电话,90年代意大利人 试验无线电报取得成功,都为迅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〇5(化学工业的建立也是这一时期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一项重大突破,1867年
发明炸药,大大促进军事工业的发展。
〇6.垄断组织的形式有 、 、 ,垄断最初产生在 领域。
【课堂精练】
一、选择题(36分)
B(亚非拉民族运动未产生新的领导阶级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处于低潮
D(资本主义制度普遍建立并趋向完善
?2.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重新走向高涨的表现主要有( )。
?罢工运动次数增多,规模扩大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 ?武装斗争增多 ?以经济斗争为主要奋斗目标
A(??? D,??? C(??? D(???
?3.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重新高涨,其中影响最大的事件有( )。
A(德意志西里西亚工人起义 B(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C(英国的宪章运动 D(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
?4.第二国际与第一国际建立的相同点有( )。
?马克思.恩格斯都是其领导者 ?都实行严格的民主集中制 ?都是国际性工人组织 ?都建立在工人运动从低潮走向高潮的阶段
A(???? B(??? C(?? D。???
?5(与“五一国际劳动节”决议有关的是?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美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罢工?1889年7月14 日巴黎?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通过决议 ( )
A.?? B(?? C(??? D(???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国际无产阶级运动进入新阶段。据此回答5-6题。
?6.19世纪90年代,俄国工人运动发展的突出特点是( )。
A(工人阶级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B(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俄国传播
C(开始了无产阶级政党建党的准备工作
D(布尔什维克党建立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解放战争时期内蒙古民族运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