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民族社会学导论论文
民族社会学导论
首先我强调民族关系是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为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在党的领导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保证。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是我们建立和谐民族关系的基础,而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则为建立和谐民族关系提出了内在的必然要求。
时至今日,我们都知道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主要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民族与民族交流障碍的关键。随着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在如今的经济腾飞过程中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和谐的民族关系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
要想缩小各民族之间的隔阂,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方面的基本国策,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符合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国情,而且在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中体现了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真实作用。
(一)物质文明范畴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较比西部地区发达,从而可使东部地区较为优越的资源带到西部,从而满足西部地区资源的
短缺。同时鼓励东部发达地区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去帮助他们。
自己的认知:通过自己的劳动,能让他们发展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同时,为解决民族地区目前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提供一份帮助,为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为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文明建设范畴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需要通过实践来不断完善。坚持是前提,完善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坚持和充分发挥其优越性。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中,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这既包括制度本身的完善问题,也包括制度实践的成效问题。
自己的体会: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只有不断的改善,我国民族之间的问题才能有效的解决,使我国这个多元化的国家才能更加的团结,让世界各国对我国刮目相看。
(三)精神文明范畴
对于精神文明建设而言,要用“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教育我国各族人民和后代,使“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代代相传,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
自己的感受:通过教育使各民族之间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并且最好通过各种互动的节目来增进彼此之间的距离,把不同的民族装进自己的心中,与自己的血液融合
在一起。
二: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
(一)平等
平等,是民族关系和谐的基础。各民族不分大小、不分历史长短、不分先进落后一律平等,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
1:共同
要求不仅是在政治上的平等,而且也是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全面平等,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就是实践全面平等的基本观点。
2:统筹、协调
对一个地域分布、自然环境、历史基础、发展水平等条件大为不同的多民族国家来说,并不是齐头并进的发展,当然也不是在一个既定模式下的共同发展。根据我国的国情特点,只能采取有条件快速发展的地区先发展,进而这些地区的发展成就(资金、技术、市场、经验等) ,通过国家的统筹、协调和地区间的支援带动落后地区之间的发展,这样才能消除历史遗留的发展差距、缩小现实扩大的发展差距,就是对各民族、各地区共同发展要求的统筹兼顾,也是实现全面平等、社会公正的必由之路,才是挽救民族间差距缩小的重要砝码。
(二)团结
团结,是民族关系和谐的保障。多民族国家内部的各民族团结,是国家层面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
1:一致性
通过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根本利益的一致,包含了各个民族自身发展的特殊利益要求,如因地制宜的特色经济,多样性的文化、语言、宗教和社会生活习俗等,对此不仅需要各民族相互的尊重和理解,也需要法律和政策的保障。
2:发展、互动并进
如今,在我国的民族问题中,也存在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的影响,这些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利用那些最广泛、最普遍的问题制造舆论、蛊惑人心、煽动不满、挑起事端。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抵制这些外部的影响,从根本上说就是要通过加快发展,解决好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问题,实现民族间的交流。
(三)互助
互助,是民族关系和谐的动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通过互助实现的。
1:互动与帮助
即各民族之间不仅仅是靠经济来维持,更重要的是要靠民族间的多元化、资源共享、互相帮助等方面去认识。 2:相互依存
没有互助,就不可能实现“共同”。互助是民族关系充满活力的表现,其特点是各民族之间互动关系的日益密切和相互依存。
小结与感受:在与各民族经济社会交往的过程中,采用
各种形式的办法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促进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帮助,树立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典型,形成民族团结光荣的良好社会风气,是我们每个当时代的大学生要求去做的事情之一。
另外鉴于以上两点,我个人认为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例如: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 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来看, 新疆的发展都在全国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新疆由于 历史、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其发展相对东部沿海地区呈落后状态。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在新疆更具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新疆, 宗教对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正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发挥其积极作用, 克服消极影响, 是建设和谐新疆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 新疆宗教信仰除伊斯兰教以外, 还有佛教、基督教等。
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在不同宗教之间,我们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尊重,积极引导宗教,努力发掘宗教中的积极因素,尽量的消除一些不好的东西,不断地自我调节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最后我想说,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我们大学生最好从以下几点做起:
1:我们在与其他民族同胞相处过程中,要努力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2:我们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
作斗争。
3: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实现民族和谐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范文二:汤夺先论文:民族社会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复杂而敏感,民族政策也因此而为历代政府所高度重视。 建国之初,全国的少数民族工作面临极其复杂的形势。
1949年 9月 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性 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共同纲领》明确规定 “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 。
满族是中国的 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东三省,以辽宁省为最多。
另外,在河北、内蒙古、山东、新疆等省、自治区以及北京、成都、兰州、福州、
银川、西安等大中城市均有少量散居满族,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目
前在满族的主要聚居区建立有帕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宽城等 n 个满
族自治县,还有 229个满族乡。 2000年统计的满族人口数为 1, 068万,是 1953
年 239.9万人的 4.45倍。
1. 原生论 (P五 mordialist 即 proaeh)
原生论者认为,民族认同或者民族性来自于具有共同世系或共同文化的根基
性情感联系
2. 情境论或工具论 (xnstrumentalistapproach)。
情境论者或工具论者强调民族认同的多重性,以及随情境江具利益 ) 变化的
特征。工具论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无时不在算计和优化自己的利益
费孝通的《关于少数民族
族识别问题研究》 、傅乐焕的《关于达呼尔的民族成份识别问题》 。
北京大学教授马戎于 2004在北京大学学报 (哲社版 ) 第 6期发表题为《理解
民族关系的新思路 — 少数民族问题的 “ 去政治化 ? , 》 。他认为,一个多民族国
家要想实现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就应该使民族问题 “ 去政治化 ” 。其中一个重
要的措施就是 :转换政策,实行文化主义的民族政策。此文一发,立即招来了国
内学术界一些学者的质疑 ?” 。更有人指出, “ 民族问题的 “ 去政治化 ”:一种污名
化的民族研究 ”2。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中国的一项基
本的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自治机关都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一级地方国家政权。
从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到目前,截止 2000年,中国己先后建立了
154个民族自治地方,其中 5个自治区,同时还有 30个自治州、 119个自治县 (旗 ) ,
1256个民族乡。 55个少数民族中,已有 44个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自治地方总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64.30k ,自治地方总人口共 1.6亿人 ” ,尽管
民族区域自治工作在国内各民族之间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然而就满族民族自治区
域的建立而一言,发展仍然是缓慢的。
关于满族建立自治地方问题,在 1952年《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颁布后,
李维汉曾向东北局提出过,当时设想在东北满族聚居区建立一个满族的自治地
方,但遭到当时东北的领导人的反对。在 1958年的黑龙江日报上,有人发表一
篇文章, 《必须旗帜鲜明的发对资产阶级民族观》 ,文中批判了 “ 满族的右派分
子关玉衡 ” 主张恢复满族传统,如上坟、祭祖、跳萨满等。此外还有一系列批判
他主张建立满族自治地方等问题。见微知著,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少有人敢提
满族自治地方的问题。庄原承德地区,青龙县在建国之初也曾提出过在当地建立
民族自治县的主张。然而不幸的是,这些合理的要求均因为当时高压的政治氛围
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当事人甚至受到了不合理的批判。很长一段时间内,满族
自治问题成了一个 “ 敏感话题 ”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之前。
提到满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就不能不提到李维汉。李维汉是我国民族政策主 要制定者和民族工作的领导者。新中国成立后,李维汉担任中央统战部部长和中 央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长期主管统一战线和民族工作。根据《共同纲领》规定, 1952年他主持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此 后,他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落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倾注了大量精力,对 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李维汉几次反复修改,最后完成了《关于建立满族自治地方的问题》给中央 领导同志的信,由中央统战部上报中央。
李维汉指出 :满族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建国以来我党也一直承认满
族是一个民族。根据这些条件和宪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 的 规定,满族享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权利,并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条件。现在,百万人 口以上的少数民族除满族外都有了自治区或自治州,唯有满族至今没有自治地 方。这种情况使许多满族民众和干部感到 “ 不正常 ” ,对他们的民族感情造成了 伤害,也会引起其他兄弟民族的担心和忧虑。这是民族政策方面的一个重大悬案。 31
李维汉认为,在月一东地区以及其他满族聚居区建立若干满族自治地方的意见是适 当的,可行的。
改革开放之后,各族干部学习了马列民族理论以及中国的民族政策,为满族 自治地方的打下了思想基础。 1984年 5月 3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二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至此,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政策臻于完善。
、民族成份恢复与更改的影响
1. 体现了对个体民族认同权利的尊重
2. 有助于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
清朝入关之后,满汉民族长期杂居共处,彼此通婚,满族的经济生活、文化 生活、宗教习俗也与汉族基本融合。从满族人口发展过程看,政治因素起到了举 足轻重的作用。民族繁荣的血缘、经济、地域等要素都是在政治因素的保证下不 断发展的。
3. 消极影响
从清朝灭亡到现在,满族人口的变化一直呈现着一种 “ 戏剧化 ” 的特点,人
口数量呈现大起大落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满族人口曾出现过短时间的飘升。 如果用时下最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满族在数量上 “ 被 ” 壮大了 ! 但是,这
本身并未给满族的认同带来增强,这种情况只能用时间来解决了,当国内的民族 之间的差距真正的解决了,当民族之间实现了事实上的平等,那么满族民族成份 的恢复与更改或许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不仅满族是如此,我国其他一些民族存在 的类似的问题和其他的民族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如果说在民族识别过程中是国家完全主导的话,那么大规模的民族成份的恢 复与更改则可以说是地方政府和底层民众的双重互动的结果。在民族成份的恢复 与更改的过程当中,地方政府之所以积极介入,是为了利用国家的民族优惠政策 为地方谋求 “ 利益 ” ,为地方的发展谋取更多的 “ 原始资本。 ” 地方政府介入和
干预民族身份的更改与变更,在某种程度上, “ 工具主义 ” 的动机取代了少数民 族成员的民族认同和民族感情。利益的考量从而成为民族身份界定中的决定性因 素。而大量的他民族民众进入本民族之中,势必会造成这些少数民族的认同感下
降。
。全
球化进程不仅带来了资本、技术和货物的全球性
流动 , 而且也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特征 ——— 人口流
动。它一方面不断对传统的民族国家疆界造成冲
击 , 另一方面也在进一步加速世界上各种异质文
化的接近和沟通。因此 , 世界各民族、族群之间频
繁而多样化的族际交往成为全球化时代社会发展
的常态
在我国 , 种族与族群社
会学也被称为 “ 民族社会学 ” 。 [
民族社会学理论告诉我们 , 21世纪人类社会
的发展处在相互矛盾而又相互依存的两个过程
中 :一方面是全球化与一体化 , 主要是经济、科技
甚至某些物质文化的发展趋向全球一体化 , 另一
方面却是多民族与多元文化主义。在此基础上形
成了三个层面上的民族认同 :一是族群认同 (eth-
nical identity),即多民族国家内各少数民族及其
认同。二是民族 ——— 国家认同 (nation-stated i-
dentity), 即对国家主权的认同。三是广义的文化
认同 (cultural identity),即超越民族国家的世界范
围内的不同文化的各自认同 ,
当代政治社会学认为, 政治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 不仅取决于政治主体拥有哪些可利用的 政治资
源以及是否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政治资源, 而且还取决于政治制度的设计是否能够有效地激励 政治主体充
分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政治资源, 取决于现有的政治制度设计能不能有效地理顺和改善民族 区域自治地
方各政治主体的关系,真正实现政治资源的无障碍式共享
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的公共治理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当代政治社会学十分强调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来理解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 在一个 “ 多元一体 ” 的社
会中, 正确认识这种主体间性是非常重要的。 强调主体间性, 就是不再把自身之外的世界看 作是单纯的
客体,而是看作另一些主体,并从主体与主体间的关系来考察存在,认识人类社会的实践, 从而达到不
同主体之间的和谐互动。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也强调, 人对于客观世界而言是主体, 但任何 一个主体的
存在必定包含着其他主体与他一样的存在。马克思说:“ 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名 叫彼得的人
把自己当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叫做保罗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 ”
[5] (P67)
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在很多
时候都忽略了主体间性的存在而简单地把客观世界分为主体和客体。 这种简单的二元对立当
然是不符合
辩证法的
。实际上,主体与客体是相对而言的,不同的主体是互为前提、互为补充的辩证关系,这就 是
主体间性的本质
。
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来理解今天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就是要认识到这种自治必须处理好多元 主体在
社会治理中的相互关系,才能充分调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积极性
。传统的民族区域自治虽然也强调多
元一体, 但实现多元一体的途径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是传统社会的 “ 统治 ” 模式, 而传统社会的 “ 统治 ”
黄 骏:论新形势下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创新
· 5·模式在本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的治理
。
其权力行使方向是由上至下,其运作机制由于缺乏适应现代社会公
共治理的合理的责、 权、 利配置与平衡协调的和谐互动, 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各个不 同社会主体
参加社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这就很难保证不同的主体能够真正成为彼此认同并齐心协 力的多元一
体。 变革原有的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传统社会治理模式, 就是强调民族地区各种社会主体 之间自愿平
等的有效合作
。
政府组织在整个社会中虽然还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它已不再是实施公共事务管理 功能的唯一权力核心, 这也意味着政府的作用范围明显缩小, 而多元社会主体的共同参与则 使公共事务
的多元化治理成为必然的选择。 公共治理的主体构成也从传统的政府扩展到了民族地区的所 有社会主
体。 这是一种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的开放式治理, 要求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平等合作伙伴关 系,提高社
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实现公共治理型民族区域自治不仅需要 “ 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 本民族内部
事务的权利 ” ,而且还需要努力构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及其他社会主体的和谐关系。
鉴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 脱贫致富任务艰巨, 因此, 人们把大力发展 地方民
族经济看成是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一个核心主题, 这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 这同样需要 全社会各方
面的共同努力。 2007年 9月 1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简报第 3期在谈到 广西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也指出,当前全区新农村建设领导机构上下不统一,部分县 (区) 、乡
(镇)
、村领导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热情不高,存在畏难情绪,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部分农
民 “ 等、靠、要 ” 思想比较严重,自觉主动参与性不高,为此需要探索建立一个政府、农民群 众和社会
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6]
这也表明,要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
面临的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
、
能够充分调动各个社会
主体共同参与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积极性的公共治理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不是以旧瓶装新 酒,具有可持
续发展意义的改革必须通过制度的创新, 有效克服传统治理中的先天不足, 从根本上理顺各 种社会关
系。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开始在
西方民族社会学研究中崭露头角 , 打破了民族同化
理论占据支配地位的格局。继民族同化理论之后而
盛行的多元文化主义 (multiculturalism)是一项方
兴未艾的理论研究 , 至今仍然是西方各国民族问题
研究中的重点
满族统治者定鼎中原后,为保持本民族的优势地位,将其在关外创立的八旗制度与
中原儒家伦理观照下的传统制度体系相铆合,采取了 “ 旗、民分治 ” 的统治策略,在旗、民的 居住、
交产、婚姻、司法、职业、教育及社会控制等各个方面构筑了严密的藩篱和经界。然而,这 些措施
的推行从一开始就与统治者的初衷相悖, 且面临着难以克服的困难。 各地的旗、 民一体化进 程却
在分治中日渐加速, 这一状况在聚居八旗人口近全国半数的八旗 “ 大本营 ” 一北京体现得尤为 明
显。
综合论视角以李绍明等学者
为代表 , 他指出 :“ 民族社会学既是民族学的一个分
支 , 也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 既是民族学的一部分 ,
又是社会学的一部分。因而 , 它是这两门学科之间
的中间学科或边缘学科 ” 。 “ 民族社会学的任务是研
究各民族的社会形态及其发展变革中所出现的问
题。 ”[
,设立
“
区隔制度
”
以保障少数群体权益的初衷在实践中的效果将适得其反
。
内容分析的方法
我国民族社会学经验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 基于 1998-2007年 120篇经验研究论文的内容分析
赵 锦 山 2010年 2月
清代北京的旗、民一体化进程
— 兼论北京满汉文化的交融
常书红 2004年
民族社会学视角下的西方多元文化主义研究
高永久 , 高永辉 2010年 5月
王钰:《曲折的历程,辉煌的成就-新中国民族工作 50年》 ,
《青海民族研究》 , 1999年第 4期。
《 “十七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泛文本研究
—— 一种基于电影社会学的视角》 ,杨 鹏
[参考文献 ]
[1]胡文仲 . 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 [J].外语教学与
研究 , 2005, (5): 323.
论新形势下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创新
———
基于当代政治社会学的研究视野
黄 骏 2010 年第 6 期
《民族身份背后的利益诉求一以部杖子满族乡民族成份恢复与更改乃例》金彦龙 2011年 4月
从乾隆时期满族文化传统的迅速
转变看汉文化的影响
成积春 1997年第 4期
对 “ 满 人 汉 化 ” 的 思 考
——— 以清东陵汉学、汉教习的设立及裁撤个案为例
王海燕 2011 年 6 月
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民族社会学视角
梁改萍 a, 冯小钉 b2010年 1
范文三:民族社会学 -傩戏论文 原创
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安徽大学]民族社会学
期末论文
神奇的傩戏
——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
授课教师:
完成时间:
1
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神奇的傩戏
——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摘要】:
安徽池州傩戏是一种古老的仪式性戏剧,其搬演过程包括傩舞、正戏、吉祥词三部分,其中的“请神”、“迎神”、“送神”等仪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人类学价值,受到多方学者的关注。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池州贵池傩戏, 自2005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后, 2007年6月,池州又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傩文化之乡”。由此可见,傩戏艺术在今天仍然散发出巨大的魅力。傩戏艺术神奇渊远,本文试从傩戏的形成,源流出发,考察傩戏在的发展以及当今社会人们对傩戏的开发与保护。
【关键字】:傩戏艺术;池州(贵池);傩戏文化;开发保护;
2
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目录
前言 .............................................................4 一、什么是“傩” ..................................................4
(一)、“傩”字源流考与“傩”的历程 ............................ 4
(二)、“傩”与“傩戏” ........................................ 6 二、池州“傩戏” ..................................................6
(一)、“傩戏”在池州的形成 .................................... 6
(二)、池州傩戏的表演形式及特色 ................................ 7
1 .池州傩戏的表演形式........................................ 7
2 .池州傩戏的表演特色........................................ 9 三、池州傩戏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 10
(一)、池州傩戏的文化学价值 .................................... 10
(二)、池州傩戏的民俗学价值 .................................... 10
(三)、池州傩戏在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价值 ....................... 11 四、傩戏的开发与保护 ............................................. 12
(一)、开发傩戏资源的可能性 ................................... 12
(二)、开发利用傩戏资源的措施 ................................. 12 五、全文总结..................................................... 13 六、参考文献..................................................... 13
3
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前言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信仰过原始宗教,或长或短有其自然、图腾、祖先崇拜的历史。先民们为了生存与发展,在生产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便产生了“祀神驱鬼”的“祭仪”,产生了本民族的宗教职业者“巫”。“巫”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他们使神灵附体,替鬼说话,占卜世间难事;另一方面,他们又表现人们对鬼神的酬谢,以歌舞取悦于鬼神。此外,他们还装扮特定的“狞厉”形象来驱逐灾疾。而“傩”就是一种极古老的“迎神驱鬼”仪式。《辞海》释为:“古时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举行“傩仪”要跳“傩舞”。
也就是说,“傩”起源于原始巫术,戴面具的舞者手执兵器,表现驱鬼祈福内容。而随时间的推移,傩的性质从单一的驱鬼祈福逐渐向娱乐性转化,出现了表现劳动生活和传说故事的节目。有的发展成为风格古朴的戏剧形式,称为“傩戏”。傩戏是中华文明之源,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具有与众不同的音乐特色,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
而池州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积淀,越来越被海内外人士所认识,人们在了解池州历史文化的同时,也认识了池州。池州摊戏就是近些年来展现于世人面前的古代戏曲文化艺术的一朵奇葩。池州摊戏流行于佛教圣地九华山西北麓池州境内的茅坦、观前、墩上、马牙、里山、清溪、解放、棠溪一些乡镇。这些乡镇的姚、刘、章、姜、杜、韩潘、汪等姓氏的乡民,从古至今,在春节间,以氏族为单位演出摊戏,形成了习俗,尤以刘街乡范围内的一些村落最为盛行。 一、什么是“傩”
(一)、“傩”字源流考与“傩”的历程
“傩”是一个曾经让许多人感到很陌生,连许多知识分子遭遇时也需要注音的字,然而曾几何时,它已是传统文化中最时尚的一个词,当代越来越多的人在熟悉它,“傩”从古老的象牙塔走出,意义逐渐扩展,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传统文
4
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傩”的出现很早,甲骨文中即有记载。《礼记?月令》记载:
季春之月??国人傩,九门磔禳,以毕春气。
仲秋之月??天子乃傩,御佐疾,以通秋气。
季冬之月??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可见在周王朝时已经有“国人傩”、 “天子傩”、 “大傩”多种形态的傩仪,在不同的季节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反映了人类早期与自然的一种关系,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及人类的一种迫切改变自然气候对人类生存影响的愿望。
到了汉代,傩、傩仪有了更大发展。比如《续汉书》比较详实地描述了汉代傩仪的内容、过程、规模和功能等,使我们看到它新的发展。
进入魏晋南北朝、隋唐以及宋元明清各朝,傩、傩祭在前朝因袭、传承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扩大。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就记载宫廷大傩仪的举行。
而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转折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一个崭新社会制度的建立,在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主导的思想观念下,傩祭的走向边缘与被禁是时代的必然,同时傩的研究也一同被尘封,在人们的视线里,傩、傩祭成为遥远的历史。直至20世纪80年代傩及傩戏才又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总结来说,傩和傩祭、傩仪是一种世界性的古文化现象,它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 以巫术活动为中心, 是原始民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它起源于远古的驱鬼逐疫仪式, 是一种原始宗教的巫文化现象, 被称为“人类文化的原生态”、“研究人类文明的活化石”。而从其字形结构看, 由“ 人”, “难”二字组成, 即人遇到灾难。
5
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二)、“傩”与“傩戏”
在原始先民生产发展水平不高,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又缺乏正确的方向和指导的前提之下,人们越到困难,或是碰到无法处理的事情,便想借助与鬼神的力量,祭祀,驱鬼。因此,“傩戏”便在“傩”和“傩祭”的基础上演化成熟。也就是说,傩戏是从傩祭活动中蜕变或脱胎出来的戏剧,它是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傩戏作为傩文化的载体,伴生于宗教与民俗活动中而具有生命力。
驱傩仪式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屡见记载, 在现代民间社会中仍有广泛的流传。古代文献中它又被称为傩、蜡、磔除、禳除、祓禊、驱除、大搜等等。它是在岁时节日或发生天灾人祸时举行的一种旨在禳除邪祟不祥、消除精神焦虑、恢复世界秩序、维护人间安宁、祈求幸福吉祥的仪式。仪式中, 巫师头戴面具, 身披兽皮, 扮出一幅凶神恶煞的模样, 挥舞武器, 手舞足蹈, 耀武扬威, 搜索城市或村落的每一个地方, 让邪祟恶魔无藏身之地, 最后将象征邪祟的东西(可能是一个人、一只羊、一只鸡或一只鸡蛋)逐出城市或村落, 象征着邪恶已被驱 除或震服, 人间重新恢复了固有的安宁和秩序。这就是“傩戏”。 二、池州“傩戏”
(一)、“傩戏”在池州的形成
傩戏, 琳琅满目, 种类繁多, 各有特点。以服务对象、演出对象和演出场所划分, 分为民间傩、宫廷傩、军傩和寺院傩四种。在古代, 傩祭、傩戏的流行曾遍及西南地区、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嫩江流域。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的演进, 傩祭、傩戏在嫩江流域、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一带日趋衰亡。而在以贵州为中心的广阔地带, 时至今日, 仍在节日期间演出, 流传的剧目多达几百个。傩戏研究的重点剧种有: 贵州傩堂戏、云南端公戏、重庆庆坛戏、四川提阳戏和西藏藏戏、安徽省池州市池州区刘街乡等地的傩戏。
6
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长江南岸,属吴、楚交汇之地,素有“无傩不成村”之说,方圆百里山区,几乎所有古老家族都有自己的傩神会,用以请神祭祖、消灾纳福,而各自的礼俗与艺术形式又各具个性,显示了池州傩戏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意义。池州傩戏是我国诸多傩戏傩文化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它发端于古老的驱鬼逐疫仪式,以头戴面具为表演特征。历代以来,这种仪式与对图腾、神灵、祖先、土地以及生殖等崇拜信仰和风俗联系在一起,与儒、释、道文化相互渗透,在皖西南一隅世代承袭。
同时,池州傩戏是中国封建社会族傩表演的一个“活的标本”, 历史上它仅在宗族社区里搬演, 直至上世纪80 年代因被学人的广泛关注后才为世人认知。池州古属吴头楚尾, 受楚文化影响甚巨, 而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崇巫术、好淫祀”, 这一特征, 便使得池州演化出不可或缺的傩仪、傩舞表演艺术。池州傩祭及其傩舞表演, 最早见于记载的当为唐代对南北朝时的梁朝昭明太子神像的祭祀活动。
(二)、池州傩戏的表演形式及特色
池州傩戏, 流行于池州及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山村和圩区的姜、杜、章、姚、刘等十几个大姓氏族中。傩戏, 是以驱鬼疫、祈吉祥为目的的请神敬祖的一种祭祀活动, 并以原始的戏曲演出形式出现, 娱神娱人, “人神共赏”。 1 .池州傩戏的表演形式
池州傩戏的表演形式, 主要分四部分: 首先是傩祭( 或傩仪) , 其次是傩舞, 第三为正戏演出, 第四是致吉祥辞。
?( 傩祭
池州傩戏演出期间, 各演出村社和氏族, 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典, 其内容包括迎送傩神、请神、朝庙三种主要仪式。迎送傩神, 指演出前各村社氏族要对启用象征傩神的傩戏面具举行的隆重迎接和送别的仪式, “送神上架”期间有
7
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专人恭颂固定的“送神词”: “一年兴一年, 买马置庄田, 合门齐发迹, 富贵永绵绵。”请神, 又称“请阳神”, 其时间和形式各宗祠有所不同, 有的将傩神迎进祠堂, 由长辈或年首颂读《请神文告》, 烧香敬酒; 有的则恭颂吉祥词《新年斋》请神; 有的还在正戏《孟姜女》“朝庙”一场时, 由年首念“请神簿”, 敬请各路神仙。池州傩祭时被邀请之神, 包融性极广, 范围极大, 大致有天上之神、地上之神、人间之神、艺术之神及儒、释、道三教众神。朝庙, 即在傩戏演出的最后一天, 举行隆重的朝庙活动, 由年首或族长率领众民,敲锣打鼓、耍狮舞龙, 场面隆重而热烈, 内容丰富多彩, 如同庙会一般。
除上述的三种傩仪之外, 在正戏的演出期间, 还有“邀台”和“供粑”仪式。“邀台”, 即演至深夜休息时,由年首设酒宴招待演职人员。“供粑”即在傩戏活动期间, 家家户户用糯米制作成“鲤鱼跳龙门”、“麒麟送子”、“天官赐福”、“寿桃”等糕点, 送进宗祠作为祭祀傩神的供品; 另对来访亲朋作为礼物赠送, 以求吉祥喜庆之意。
?(傩舞
池州傩戏演出期间, 在正戏表演前后, 以舞蹈的形式, 为乡民驱邪纳福、祈求人寿年丰、万家吉祥平安。表演的形式上生动活泼, 独具特色。
?( 致吉祥辞
这一部分的表演是在正戏演出后用来请求傩神纳福的小节目, 主要有“新年斋”、“问土地”等内容。“新年斋”由3 人或多人戴面具扮成和尚, 如寺庙拜禅一般演唱, 拜祭天上诸神; “问土地”由1人戴面具扮成土地神, 与年首问答, 喊吉祥辞, 如, 年首:“你是何方寿星? ”土地神:“咱不是寿星, 咱是本方土 地, 保你全家平安”等。
?( 正戏
8
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指池州傩戏中的主体部分, 其剧目部分源于明代说唱词话。主要剧目还有《刘文龙赶考》、《孟姜女》、《章文显》、《关花索》、《薛仁贵征东记》等等。池州傩戏正戏部分的唱腔, 根据曲调特点一般分为高腔和傩腔两大类。傩腔是傩戏独有的颇具地方特色的唱腔, 属花腔小调, 源于不同时代流行的民歌俗曲, 如池州山歌、号子、莲花落等, 曲调质朴、流畅, 接近口语, 有浓郁的、原生态的乡土风味。
2 . 池州傩戏的表演特色
池州傩戏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保存最为古朴、最为原生态并独具楚风吴韵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既不同于广西壮、汉民族的“师公戏”, 也不同于川陕地区的“端公戏”, 更不同贵州的“撮泰吉”和云南的“跳虎”、“跳豹子”等。无论是从人类文化学, 还是从社会形态学的角度加以考察, 池州傩与云南、川陕及两湖等地傩文化相比较最为显著的特质, 就在于池州傩的娱人为主, 娱神为辅,
而后者则是以还愿为主的“教傩”, 零是现存最古老、丰厚、完整的“社傩”,
散、原始, 显然还没能完全剥离其上古巫术的衣钵。具体说来, 池州傩戏有以下特色:
?( 有固定的演出时间, 即以春节至元宵节次日为止。池州傩戏的演出已融入中国传统的节令习俗, 成为当地民众欢庆春节的必备节目。
?( 由年首或族长主持仪式, 而不是由巫师或巫人主持。池州傩戏演出已演绎成大型的、群众性的祭祀活动, 其朝青山庙部分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赶圩”和汉族的“赶庙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 表演以村为单元, 或以一氏族为核心, 主旨在于祈福纳吉, 驱邪逐疫, 保一方平安。
?( 重娱人而不重娱神, 演出中突出自娱自乐的因素。演出社班为当地农民, 他们在戏师口传心授下进行傩戏表演。
9
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 其声腔艺术发展较为完整、完善。徽池雅调、青阳腔、弋阳腔、余姚腔在该地的发达, 使池州傩戏的声腔艺术较为优雅、整饰, 与戏曲型的表演较为接近, 有开先河的贡献。因此, 它的表演风格为各地傩戏表演所鲜见, 并独具风格。
?(融入了原生态的诸元素。有的社班在表演时, 还将流行于当地民间的高跷马、地马、地灯等杂技艺术形式融入其中, 使表演更加生动活泼, 更为民众喜闻乐见。
?(所用唱本, 原样照搬明代说唱文学话本, 因此, 表演兼具戏曲文学与说唱文学的双重属性, 为探索中国戏曲史多姿多彩的表演形态和剧本文学形态, 提供鲜活的样本, 极具学术价值。
三、池州傩戏的文化价值与意义
池州傩戏, 作为中国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深受古楚文化的浸润, 又有着皖南山区特有的民俗文化的品质, 其文化学、民俗学及戏曲史的价值和意义内涵悠远深沉。
(一)、池州傩戏的文化学价值
池州傩戏, 作为长江中下游傩文化的典型代表, 首先具象地展示了古楚巫文化的流变和嬗变历程; 其次揭示了皖南地区特有的较为完整、完善的封建宗法社会的意识形态及宗教崇拜。比如, 社班的演出是以家族( 宗族) 为体系; 族长或德高望重者为“年首”主持傩祭、傩舞和傩戏的演出; 所祭祀众神( 傩神) 包容广泛, 既有上古时代的自然神祗, 又有儒、释、道三教众神, 还有流传于民间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中的半人半仙式的“英雄人物”等等, 从中可以真切可感地窥见或折射出皖南地区民众的情感、意志、心态及信仰的演绎轨迹。
10
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二)、池州傩戏的民俗学价值
池州傩戏的娱人特性, 决定了其在当地民俗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首先, 演出与当地人欢庆春节有机地相结合, 成为民俗活动的一部分。其次, 傩事活动与地方古俗有机地相结合。如, 池州南山刘氏宗族社班的傩戏演出结束时, 有一“打社公”的节目。“社公”即土地之主, 先祖之灵。“社公”戴面具上台, 手执竹鞭,挥向空中连击四次, 口中诵道: “一打风调雨顺, 二打国泰民安, 三打满门吉庆, 四打五谷丰登。”这正是江淮地区鞭打春牛、祈求丰年的古俗遗存。第三, 将当地习俗穿插在傩戏表演中进行。如, 池州山湖村唐姓氏族, 在演出《花关索》剧目时, 添有男丁的家庭, 将事先准备好的8 枚红蛋, 从剧中男女主角鲍三娘和花关索的竹马下滚过, 让村里想要男孩的人家来争抢红蛋, 以求早得贵子。第四, 将当地流行的俗曲, 如山歌、号子、采茶歌、舡歌、莲花落等民间俚曲, 汇集于傩腔表演中, 使傩戏在唱腔上质朴、流畅、通俗易懂, 有着浓郁的地方乡土风味。
(三)、池州傩戏在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价值
中国的戏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舞台艺术, 它融汇了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美术等多重元素。池州傩戏以其古老、丰厚、质朴及在演出形式、面具、唱本、剧目、唱腔和道具等方面葆有古老、完整的结构及特色, 因而, 被当代戏剧大师曹禺先生誉为可与万里长城相媲美的一大奇观, 被中国戏曲界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池州傩戏对中国戏曲发展的贡献及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池州傩戏的演出是与民间的祭祀活动紧密结合, 保存着戏曲最古老的传统, 使观众在身心愉悦的同时能够满足其祈福逐疫的意愿。第二,傩戏的面具艺术开创了中国戏剧史上脸谱艺术的先河, 所创制的傩戏人物面具已完全摆脱巫文化中的狰狞、恐怖的一面, 而根据剧中人物性格刻化的需要, 更加贴近现实, 给观众以愉悦感。第三, 源于皖南地区民间俗调俚曲的傩腔, 对黄梅戏的传统唱腔曲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安徽黄梅戏的“傩神调”正是源于傩戏中的“傩腔”。
11
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四、傩戏的开发与保护
傩戏是中华民族文化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傩戏虽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但在社会大背景的冲击下,也便显出衰微的趋向。因此,怎样才能保护好这一民族文化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一)、开发傩戏资源的可能性
首先,傩戏资源是客观存在的,这是开发的基础。大量的独具特色的傩戏文化艺术资源,那美丽动人的傩戏传说、高亢粗犷的傩戏音乐、妙趣横生的傩戏舞 蹈、神奇叫绝的傩戏绝技、生动活泼的傩戏剪纸、精雕细刻的傩戏面具等等都是可开发利用的文化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
其次,有众多的从业人员。傩戏文化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群众吸收创造并发展起来的,具有时代传承性与广泛的群众基础,人们不仅喜闻乐见,而且亲自参与,拥有众多的民间艺人。
第三,傩戏具有神秘的艺术效果。傩戏文化,以其绝无仅有的艺术韵味和特色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艺术画廊里独领风骚,深受中外友人喜爱,具有美好的开发前景。
(二)、开发利用傩戏资源的措施
新建傩戏旅游景点是首选措施。民间保存的傩戏文化项目和实物十分丰富。因此,我们可以从中选择3-5个不同民族的典型班子进行整合、提炼、规划、布局、串联成傩戏文化的旅游景点,在解决交通和旅游设施的同时,与其他旅游景点连接起来,从而达到推荐和宣传傩戏文化旅游路线和旅游项目的目的。其次、建设傩戏博物馆。博物馆是保存、保护、宣传傩戏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场所,涵盖着傩戏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傩坛、傩仪、傩器、傩术、傩技、傩乐、傩舞、傩戈、傩面、傩案、傩医、傩对联、傩文献、傩成果等。通过实物、图片、文字、
12
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书籍、文物、现场表演等,向游人展示和介绍傩文化的历史,这对于傩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傩戏文化旅游品牌的塑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还可以开发傩戏手工艺品。开发具有傩戏特色、适销对路的工艺产品,使旅游景点内的小市场具有个性和特色。最后,表演傩技绝活。傩技绝活是傩戏中最具观赏价值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宝贵的财富,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加工改造,把“上刀梯”、 “下火海”、 “吃碗”、 “口含红铁”、 “斗鸡”等傩技节目组合起来,这对傩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将起到重要作用。
五、全文总结
池州摊戏历史渊源悠久,它的的演出活动也受到中外戏曲研究家的重视。凡看过演出的,无不认为贵池摊戏不仅古老,而且风格独特,所展示的文化层面丰富。有的说“池州摊戏包容了不少学科,其内涵和外延非常宽广”,有的也说“池州摊戏不仅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而且是研究当地民风、民俗的活的材料”等等。
总之,池州傩戏及傩文化具有极高的珍贵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加强对池州傩戏及傩文化的研究, 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民间宗教的发生、嬗变和宗法社会结构及皖南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民俗等的认识。通过对池州傩戏的源流、表演形式和在人类文化学方面的价值和意义的探究, 也有利于进一步揭示中国农村社会, 尤其是皖南地区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传统信仰、价值取向和文化习俗。现在,池州摊戏已经形成了多种学科,尤其是戏曲和民风、民俗研究方面,可以说是一朵奇葩。但是,不容忽视的一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傩戏艺术的未来也同样面临着考验,因此,加强对傩戏的开发与保护,是当前人们发展傩戏艺术的重要工作之一。
六、参考文献
[1] 吕光群.《安徽贵池傩文化艺术》[M].安徽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2] 谈家胜.《近20年来安徽贵池傩戏研究综述》,J,(池州学院学
13
神奇的傩戏——从池州傩戏看傩戏艺术与傩戏文化
报(2007(26(6):69~73。
[3] 苟安华.《贵池摊戏艺术初探》,J,(池州师专学报(2000(14(2):29~30。
[4] 王义彬.《池州傩戏的“心理疗伤”作用》,J,(中国音乐学(季刊)(2008(2(2):49~52。
[5] 刘祯.《傩戏的艺术形态与形成新探》,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3(17):131~140。
[6] 汪胜水、石雁.《池州傩戏面具艺术的美学内涵解读》,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2):54~57。
14
范文四:民族社会学
浅谈民族社会研究中的文化相对论
作 者
指导教师 付安定 杨宗亮
摘要:在民族社会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每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成都凝聚了民族自己的特殊智慧,文化无先进和落后、高级与低级之分,那么民族虽然有大有小,有先进和后进之分,但都应完全平等。在民族社会的研究中,文化相对论对于民族社会学的研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文化相对论对于民族社会研究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文化 民族 社会 文化相对论
一、文化相对论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又称文化价值理论, 是指两个连锁的观念。其一:为文化或文化的形象是取决于保持该文化的社会群体或民族的独特表现;其二:由此而否定放诸四海皆猴的价值标准的存在。该方法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一切文化价值同等,没有高低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象征该民族文化中最主要特征的“文化核心”。 尽管各民族文化特征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本质是相同的,即它们熊起到对内团结本民族,对外表现一个整体的作用。任何一种文化行为如果脱离了其文化背景则毫无意义。必须联系它在某种文化中所处的地位,联系该文化的价值系统方能做出价值判断,并认为文化判断的标准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的文化价值。基于这种理论的文他人类学研究方法,称为文化相对论方法。 文化人类学创立以来,进化学泥和传播学派注重人类文化的一致性,故多进行文化过程的趋同研究,在文化的“先进”与“镕后”基础上强调文化过程。在18世纪初,法国学者对北美印第安人进行人类学分析时提出,不能以欧洲人道德标准去看待土著人的文化思想。美国人类学大师F .博厄斯在20年代提出了人类学的旨趣在于历史上人类创造的分歧性,要看重一种文化的每一方式的特点和地位,从语言的声调乃至婚姻的形式,都必须放在它所发生的“整个系络”中考虑的观点。他认为只有在每种文化自身基础上深入每种文化,只有深入
研究每个民族的理想,并把在人类各个部分发现的文化价值列入总的客观研究的范围,客观的、严格的研究才有可能,这是较早的文化相对论学说。
(二)文化相对论的由来
真正成为一种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是在本世纪40年代末。这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亚洲、非洲及其它大陆民族解放运动高强,欧洲中心论以及类似的文化优劣论受到了毁灭性打击,于是对备民族文化判断的“价值理论”成为较现实的问题。1949年,美国人类学家M .F .赫斯科维茨发表了《人类及其创造》一书,承认了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否认欧美评价体系的绝对意义。他指出没有权利把欧美的道德概念当做绝对的东西,它们是相对的。这是由于判断是以经验为基础的,而对经验的感受则现个人所受文化糯化预定这一原因决定的。文化相对论学派由此产生,文化相对论学派,人类学的一个学派。这一学派认为,任何一种行为(例如信仰或风格) ,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没有一个对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绝对价值标准。
执这种研究方法的人,主张抛弃欧美中心主义,尊重每个民族文化,在反对暴力干涉非西方民族的文化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但如夸大文化相对性,就是否定文化发展过程,忽视社会的发展,看不到人类历史存在的共同规律性的统一性。由此在采用文化相对论研究法时,不能绝对地强调文化相对的理论。
(三)文化相对论的观点
文化相对论是人类学研究事物的基本态度之一。文化相对论认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无论过去、现在或哆来它们在价值上都是平等的,人们不能用自己文化的价值标准作为普遍、共同、绝对的标准。去衡量、评判另一种文化的价值。文化相对论对于研究人类体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不同的种族都具有不同的体质特征,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某个种族的体质较优异,而另一个种族的体质较差。因为,每一个种族身上都同时具有一些较进步的体质特征和一些较古老的体质特征,人类体质特征的形成是和遗传、环境、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的。 文化相对论学派的基本论点是,认为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因此,在比较各民族的文化时,必须抛弃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我族文化中
心主义”观念。他们认为,每个民族的文化时常会有象征该民族文化中最主要特征的“文化核心”。例如,现代欧美文化中的技术;中世纪欧洲的宗教统治;现代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亚人中的社会威望;印度托达人的水牛;大洋洲加罗林群岛的波纳佩岛的薯蓣等。文化相对论认为,尽管各民族文化特征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它们的本质是共同的,其价值是相同的,即它们都能起到对内团结本民族,对外表现为一个整体的作用。大洋洲土著居民的文化在为大洋洲土著居民服务时,就像欧洲文化为欧洲人服务那样好。因此,他们也像功能学派的领导人﹑人类学家马利诺夫斯基,B.K. 一样﹐主张保存落後民族的固有文化,而不要用先进的文化去使他们发生变化。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有些美国学者说,既然文化相对论认为一切文化都具有同等价值,都要受到尊重,那么法西斯主义文化也是一种文化,难道就不必对它进行抨击了吗?
文化相对论者主张抛弃欧美中心主义﹐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反对用暴力干涉落后民族的文化﹐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他们不作分析地把一切文化都看作是具有同等价值的文化﹐忽视社会的发展水平﹐不主张帮助落後民族提高文化等﹐又起了遏制亚非人民觉醒﹐使不发达地区继续处于被殖民主义者支配的落后状态的作用。
(四)文化相对论的意义
文化相对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它能够抵消民族中心主义的消伊面,反对种族歧视,保护弱小民族的利益。当然,文化相对论并不是意欲全盘肯定特定人群中的种种习俗与行为,而对其不作任何分辨。它只是告诉研究者,倘若想真正认识人类的不同文化(文化变异) ,就必须把一种文化类型放到特定的背景中去研究。倘若过分强调“相对”,走向极端,也是违反科学原则的。长期以来,文化相对论与文化普同论的探讨和争端一直就没有停止过。
(五)文化相对论的主张
文化相对论主张,事情的对与错、好与坏、合理与不合理,要根据事情发生的文化背景来判断。两个例子可以说明文化相对论:饮酒在英国和爱尔兰无所谓对与错,而在中东国家却是错误的,要受到官方的惩罚;贿赂在美国法律下是非法的,而在许多国家是可以接受的一种商业惯例。 反驳上述的文化相对论的主张是很难的,因为不同的文化或国家对于好与坏、道德与不道德等存在很大的差
异。但是,如果一个人在文化相对论上走向极端,并且相信以下观点:“因此,为了在另一个国家、另一种文化中生存,与那个国家、那个文化中的人采取一样的行为方式是可以接受的。”,这就会产生伦理上、甚至法律上的问题。具有这种潜在问题的一个例子是,这种感觉会使一个美国企业(当位于另一个缺乏反贿赂法律的国家中时) 贿赂公职人员,尽管贿赂在美国对外禁止行贿法中是违法的。文化相对论在某些情况下会成为决策过程的一个适当的部分,但是它的应用必须受到常识以及对东道国与母国法律的尊重两方面的调节。
二、民族社会中的文化相对论
文化相对观是文化人类学学科观中的一种观点。20 世纪以来,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亚非及其他大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欧洲中心论及相类似的理论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于是对各民族文化价值的评价就成了现实的问题。在此历史条件下,文化相对观经过博厄斯的学生赫斯科维茨等人的极力宣扬得以流行。其主要观点是: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因此,在比较各民族的文化时,应该从该民族的内在文化法则和文化背景上来理解,而不能以评估者自身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必须抛弃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我族文化中心主义观念。这种观点强调指出将本民族文化价值标准强加于其他民族之上,对异族文化横加指责和粗暴干涉的做法只能导致对文化的偏见和误解,甚至会导致民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影响民族团结。
(一)文化相对观体现了民族平等
文化相对论认为, 文化的价值是多元的,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与其特殊的环境相适应的, 都有其独特的价值。绝对的、普遍的价值标准是不存在的, 不能以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来评判另一种文化中的行为。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应该是平等的, 无所谓先进和落后、高级与低级之分。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每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成都凝聚了民族自己的特殊智慧,文化无先进和落后、高级与低级之分,那么民族虽然有大有小,有先进和后进之分,但都应完全平等。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该民族群体长期劳动创造及智慧的结晶,其优良部分不仅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同时,“一个民族的文化,塑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种种行为方式、风俗习惯等,因为他们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
当今世界,文化千姿百态。民族学研究各民族的文化现象、特点、功能与发展规律,首先要使不同文化的民族,不论其人口多少,文化发展高低、快慢,都有平等地存在与发展的权利,都视其为人类文化宝库的组成部分。我们承认每种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然而,若每个民族、每种文化中的人们都认为自己的文化比其他文化优越、伟大,就会步入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唯我独尊的误区中,甚至由此产生对其他文化的偏见和歧视,人类文化的平等地位就无法体现。承认并尊重这些民族自身文化的风格、特点和发展道路,遵循了人类文化平等发展的原则,也利于实现民族平等。
三、理解相对文化论对民族社会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相对论对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启示
主张文化相对论,并不意味着我们提倡文化相对主义,即静止地、僵化地、孤立地去看待某个民族文化而不主张文化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全球化的今天,任何文化都不能孤立封闭的发展而是必须汲取其他文化形式的先进成果。但是应该明确的是这种吸收应是主动的,以维护本民族利益,有利于本民族发展为最高原则的。全球化的历史背景为不同地域、不同特质的文化构建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对话与交流的平台,平等基础上的融通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民族文化必须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之路,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在全球化条件下,过度地强调本土文化易落入狭隘的民族主义怪圈;一味地全盘西化更易丧失民族的独立性。因此如何能更好地平衡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化的关系,已成为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文化相对论的现实意义
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仍存在很多不安定因素。在一定意义上讲,几乎都与文化因素相关。那种站在自己文化立场上歧视其他文化的不平等态度,直接影响着世界和平。理解文化相对观,对于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分析世界局势和理解我国所采取的措施和制定的政策,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我们正确制定民族政策,促进民族平等、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地位平等,都有各自的别具特色的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民族政策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宗教信仰,注意民族特点、文
化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民族经济与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第二,有助于我们坚定信心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照搬别国模式,只会禁锢人们的思想,束缚人们的行为,妨碍人们的创新与开拓,也必然会导致本国传统文化的丧失、经济的畸形发展以及政治局面的混乱。
第三,有利于增进不同国家间的相互尊重,建立平等、友好的国际关系。各国都有各自的历史和文化,各国人民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都相当热爱,有权根据本国的历史和文化特点选择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以自己民族为中心,无端指责别国文化“低下”“野蛮”“落后”,并试图将自己的文化模式、价值标准、意识形态、政治制度强加于别国的做法是愚蠢可笑的,它只会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
参考文献:
[1]刘鄂、和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纲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 年6月版.
[2]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年12月版.
[3]杨昌儒:《民族学纲要》,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4月版.
[4]李惠国主编. 社会科学新方法大系[M].ISBN:7-5366-2624-X/C03.重庆出版社,1995.
[5]张实著. 体质人类学[M].ISBN:7-81068-610-0/Q983.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范文五:民族社会学
T00914199 09编辑出版 孙漫漫 我的家乡——在变化
首先, 我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来来自于皖北阜阳颍泉区苏屯乡段庄村的一个 农民家庭。在那里,有我的亲人,有我的乡亲,有我的启蒙老师,有我儿时的所 有记忆,还有我那可爱的家乡。然而,记忆深处的家乡却不是现在这样的,这是 社会发展的标志。 这种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变化, 更多的变化是人内心 深处以及整个地区习俗的变化。
众所周知, 20世纪,农村是改革开放最落后的地方,因此许多传统的习俗 保持的也很完好。然而, 随着时间的继续和改革开放的深入, 农村的许多习俗也 在慢慢的淡化、消逝。 我的家乡也没有逃过这个有着巨大利益的灾难 (我个人的 看法) 。
在我小学的时候(20世纪末、 21世纪初) ,我唯一去过的地方就是阜阳市, 而且是很少去,因此对家乡的一切都无比熟悉。 所谓的乡间小路, 应该不是江南 的石子路而是我们那里的羊肠小道。我上学的道路都是泥巴路,下雨天, 总会有 人摔倒在泥浆里, 我也是其中之一 (为此我妈妈每到雨季都为我的换洗衣服发愁, 囧) 。对于那些道路,我如今很是怀念,但是我却再也找不到它们了。现在的社 会发展了,所以那里的道路也就给换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想富,先修路” 。 道路好了, 人们就更方便出外赚钱, 外面的世界和文化也就更容易对我们产生潜 移默化的影响。经济被带动起来以后, 接着就是我们的习俗和观念了。 这也许是 它们所措手不及的, 在这种没有任何攻击的情况下, 人们慢慢的就改变了一些习 俗,这是潜移默化,这是自然而然,总之,它是那么顺其自然、理所当然的发生 了,发生的无声无息却翻天覆地。这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春节的拦门棍。 除夕之夜, 我们家都会在大门口横放一根大木棍, 然后在过完初一后再拿走。 小的时候, 我就很纳闷, 为什么要在门口横放一个很长的大木棍呢?爸爸给我的 答案是“这可不是一般的棍,这是拦门棍,专门拦截那些妖魔鬼怪进屋的。 ”我 很严肃的听着,然后郑重的点头, “原来如此啊。 ”据说,那是关于年兽的问题, 拦门棍就是拦截年兽的,后来慢慢的发展成拦截各类妖魔鬼怪。从此, 我都对那 个棍很尊敬,从门口过时都会跳过去。 这个习俗一直持续着, 而且那时候我和妈 妈去左邻右舍拜年时,发现他们也和我们家一样,不过我已经见怪不怪了。 对我 们来说,不放才怪呢?可是,世事难料,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发展,我发现那种习 俗很少有人家放了,仅仅有些年龄大的老年人还守着那些观念,一直坚持着。 我 家也一直是个很传统的家庭,每年都坚持,可是今年却没有。后来我提醒爸爸, 爸爸说他忘了,后又说没关系的。是啊,忘了,忘了是因为没放在心上,而没关 系则是因为大家都没放。 观念在改变, 行为也随着变了。 其实, 这只是一个方面, 春节中许多细小的环节又有谁清楚的记得呢?再比如,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以前 的春节, 大家都是挨家挨户的串门子拜年、 叙叙家常, 而如今呢?如今的道路顺
畅了,大家在一起的交流反而少了, 男人们在一起打麻将, 妇女们就在一起打扑 克牌,孩子们则在家里看电视。 虽说是农村不比城市可以去逛街, 但是却和城市 的人们一样缺乏相互的交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在变, 至少不再是曾经的淳朴、 憨厚。
我并不能用一句 “变化”把所有的事情都描述出来,有许多变化根本就不是 我们看得见的, 更不是我们能用语言形容的。 春节习俗的变化也映射出现实社会 的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正在发生着。对于这些变化,我不赞同, 但是却能理解也 能接受。 因为这些变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历史的必然性。 我国是一个 拥有庞大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人多就意味着口多,那么多张口等着吃东西, 中国 怎么能不发展呢?更何况世界上其他的国家都在发展, 我们中国不可能再重蹈覆 辙清末年代的事情了。在这双重作用下,这些变化就是不可避免的。相反,这些 变化对于我们的国家也是件好事, 至少人们的日子都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了, 同 时这些变化与中国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此,从国家利益上看,它 百利而有一害。唯一的一害就是地方文化在流失,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流逝。 对 于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该弘扬, 更应该加以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保护了, 那我们的那些民间传统习俗难道不应该保护弘扬吗?有些可能是迷信的, 但是有 些却是一个地方的象征, 更是那个地方人们的引以为豪的过去和憧憬美好未来的 希望。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都应该清楚并然爱自己的家乡,以及为自 己家乡的某些习俗而引以为豪。但是许多习俗在流逝,也许一些年过后, 我们的 后代都想象不出曾经的那些习俗是如何做的,最多只是在书本上看看。就像, 我 国的许多灭绝动物一样,当它存在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对它加以保护, 而当他们 灭绝了, 我们才意识到它们珍贵, 还对一些剩的很少的动物尊为稀有动物。 稀有 动物本来并不稀有, 只是我们把它们变成了稀有动物而已, 相信以后会有更多的 非稀有动植物变成稀有动植物。 这些只是希望国家能对地方的文化传统习俗加以 重视及保护。
另外, 春节的习俗变化只是一种文化的改变,虽然严峻但并不可怕; 可怕的 却是人们之间心里的变化,但是这却是阻止不了的。我对此有很深的感受, 而且 我很不希望这种变化的发生, 但是我却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 国家对此也做不 了什么具体的措施,因为这是一种趋势, 是一种向城市市民发展的趋势, 势不可 挡。
归结来谈,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 所以我不能否认这些变化为人们生活带 来的巨大利益, 但是我也不得不意识到它对当地文化和人们心灵的侵蚀。 存在即 是合理的, 也许它们的变化存在的是合理的, 我并不能加以什么样的评判。 而我, 只是希望我们大家能意识到并妥善对待这些变化, 让它们尽量的完善, 让我们自 己也尽可能少的被其侵蚀。 凡事不要等我们失去时才知道后悔, 毕竟失去的东西 很难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