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以人为本
目 录
一、企业人本管理概述 . ..................................................... 1
(一)人本管理的提出和认识 ............................................ 1
(二)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 2
(三)人本管理的研究现状 .............................................. 2
二、企业人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 3
(一)人本管理的理念没有确立和落实 .................................... 4
(二)激励机制不够合理 ................................................ 4
(三)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 5
(四)企业人本管理的综合评价体系缺乏 .................................. 5
(五)缺乏企业文化的构建 .............................................. 5
三、实现企业人本管理的途径研究 . ........................................... 6
(一)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化 .................... 6
(二)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获取观念,积极主动争取人才 .................... 6
(三)完善企业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素质 .................................. 6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做到以人为本 ................................ 7
(五)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保证人本管理的顺利实施 ........................ 8
(六)创建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重视内部动力的推动作用 .......... 9
结论 . ..................................................................... 9
致谢 . .................................................................... 10
参考文献 . ................................................................ 11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标志着一种富有人性化的社会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已经明确提出。在我们人力资源管理中,也就是,要以实现企业员工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企业员工的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企业员工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员工。这也就引出来了我们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以人为本” ,也就是社会上所流行的“人本管理”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之时,要明确 人本管理理念是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人本管理的提出,标志着一种人性化的社会发展观已经确立。当前,人本管理理念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念,近年来, 人本管理作为新兴的管理理论前沿,受到大批国内学者的重视, 并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一、企业人本管理概述
(一)人本管理的提出和认识
广东商学院周振林教授把西方管理分为四个阶段:物本阶段、资本阶段、人本阶段和能本阶段,人本管理是一项人本主义,即人本主义的产物[1]。
人本管理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是指把人视作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本管理最核心的任务之一,就是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企业的经营目标的实现。现代企业人本管理的特点表现在: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模式,把人置于管理中最重要的地位:尊重人、关心人、造就人,以激发全体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追求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共同实现。
“人本管理”中的“人”字也可以做不同的理解。一般的理解这里的“人”也就是企业的员工,即企业对员工是尊重的,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中,企业是把员工作为人来看待,而不是将他们等同于机器设备来对待,因为管理中人性化的东西很多,很富有人情味。当然以人为本中的“人”还不仅仅限于企业的员工和顾客,还包括企业的其他所有利益相关群体,比如说企业的供应商、企业的求职者、企业所处的社区、企业的股东、以及企业的合作伙伴等各个方面的人。因为对人的尊重如果是发自内心的,如果已经深入企业的骨髓,成为企业的灵魂,那么它就必然会渗透融合于企业的各种关系之中。
“人本管理”的“本”字,从本源上来讲,以人为本实际上是“人本主义”的一个命题,而“人本主义”又是针对“资本主义”而提出的。众所周知,早期的企业都是以资本为中心建立起来的,资本的不断积累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是企业谋利的最主要手段,再加上资本的相对稀缺和劳动力的相对剩余,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就必然是从属于资本的。与此相适应的管理也是以“资”为“本”的。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企业越来越清楚地认知到人对企业生产率以及利润目标的贡献,“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更是将企业中的人提升到比物质资本更为重要的地位上来。逐渐地,“人本主义”在企业管理理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作为人力资本载体的人不仅仅具有生产性,同时还具有社会性,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了,
其核心是:对企业中的人应当视为人之“本身”,而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资源。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以人为本之“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本位”、 “本身”之意,它是一种从哲学高度产生的对企业自身性质的再认识。
(二)人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1、人本管理强调“人”重于“物”
人类社会的发展迄今已经历三种经济形态, 即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们往往更关注的是“物”, 包括土地、原材料、机器设备、资金和技术等,活生生的人往往只被视为物的附属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后,由于知识资源的特性以及知识和人才作用的凸显,人被摆放在了首要的地位,人的重要性就变得非比寻常。比尔盖茨坦言:“如果把我们公司 20 个顶尖人才挖走, Microsoft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这种“人”重于“物”的观念从日益人性化的现代企业文化中亦可窥见一斑,如联想的“办公司就是育人”,格
[2]兰仕的“人气- 企业最大的财富”等等。当然, 重视人,坚持以人为本,并非完全
由于经济的发展,其实它也反映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和人对自身的认识的深化,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整体进步。
2、“人尽其才”--以激励为主积极开发人力资源
人本管理,最重视的就是人在企业中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想办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就是要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在动力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活动过程。激励来源于需要,需要有精神的和物质的,因此我们应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此外还要充分释放员工的潜能,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激发员工的主体地位,点燃他们的工作热情;培育团队精神,强化团队意识,实施团队管理,激发团队动力,增强文化圈效力。人力资源开发是组织和个人发展的过程,其重点是提高人的能力,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它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人力资源发展过程的始终。
3、“人人管理”--使员工从“被管理者”向“管理者”转变
这里的管理者包涵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即管理别人。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是企业的管理者,但每个人都潜存着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可能[3]。应当鼓励这种管理理念的存在:人人争当先进,时时追求进步,事事争当成功。把企业当成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小社会”。另一个层面是从地位上来说的,也就是说要尊重每个员工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尊严和权利,事事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三)人本管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人本管理研究基本上是从概念内涵的理解、要素、实施及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
人本管理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初风靡世界,至今仍是一种管理思潮,
其核心是尊重人和激发人的热情。它在知识经济时代显示出新的特征,在不同企业里其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但其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企业生存发展之灵魂。人是企业经营的主体,是确保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是企业的战略资源。在企业发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中,应把人力资源放在首位,切实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人本管理的基本要素, 指的是组织在开展人本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要涉及到的一些客观行为主体、行为客体和客观存在的外部条件。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少, 且研究也不够深入。中南大学厉敏从四个方面阐释了人本管理的要素[4]:①人本管理中的人。人本管理中的人是人本管理的主体; ② 人本管理的团队。指因企业的某项关联工作使各成员联合起来形成的具有归属感和工作精神的集体; ③ 人本管理的组织。人本管理对组织结构、组织形态和运转机制最本质的要求, 就是要保障组织整体的高效能, 以帮助人的全面发展; ④ 人本管理的环境。一个组织要想取得人本管理的预期成果, 必须利用和营造人本管理的环境, 使众多的环境因素形成有利于组织推动人本管理的合力。
人本管理的实施是将人本管理理念和管理对策渗透到管理工作中, 使管理工作在人本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基本框架内进行的一系列行为活动。对于人本管理实施, 学术界见仁见智,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三种观点:我国企业人本管理应该中西合璧;要有效地实施人本管理, 必须建立合适的机制;应该将我国企业人本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审视。
人本管理评价是指应用确定的度量尺度, 采用恰当的评判方法, 对所得到的人本管理结果判定其优劣得失的过程。人本管理评价是人本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只有通过评价, 才能对人本管理实施进行及时控制并对效果进行及时反馈, 从而使人本管理向更好的目标和方向进行。然而, 学术界对人本管理评价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仅有少数学者在这方面有所涉及。薛梅提出了企业人本管理实施效果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内部员工士气高涨,对企业忠诚度提高及企业外部绩效显著,企业社会声誉非凡。然而也只是定性地描述了主要的人本管理评价因素, 而且对评价指标也没有细分到变量层次, 因而未能建立评价模型进行定量分析。李昌盛借用美、日等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最新研究成果, 认为“一个组织的组织环境、员工士气、职业生活质量以及员工在工作中的满意度, 是考核评估人本管理绩效的主要因素指标。
二、企业人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人本管理模式在全球范围的兴起,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21世纪知识经济初现端倪,“资本资源”的统治地位逐渐被“智本资源”所取代,知识的作用上升到第一位,作为知识载体的人的地位也就被放到第一位。实施人本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是当今世界各国企业管理的历史趋势。目前,在我国全社会范围内,掀起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和管理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人本管理的社会氛围已基本形成。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人本管理取得了明显的进展,知识、人才得到尊重,教育投入不断加大,薪酬制度、用人制度得到不断完善。但必须看到,
我国企业人本管理的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还不适应。
实行人本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特征的。人本管理是管理科学的核心。企业内部管理秩序的建立与完善、实施与落实,无不取决于全体职工的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虽然许多企业管理者都认识到了人本管理的重要性,但在我国现阶段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人本管理的理念没有确立和落实
在企业管理中,行政管理是组织指挥生产的一种常用手段,对于集中统一加强管理,确实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是,在企业管理中,有的管理者过多地依赖于行政管理手段管理员工,长此以往,结果必然是逐渐抹杀员工的积极性和劳动热情,使其丧失主人翁责任感。如果过于依靠制度管理,而不是千方百计地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不断积极主动地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那么规章制度也不会得到自觉执行。只有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把人看成具有独立思维和主观能动作用的人,才能激发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中保持和发挥旺盛的竞争力。虽然有些企业也确立了人本管理的理念,但没有将其真正深入到每个领导者头脑中,转换成有形的、实的东西。
企业由以管理“物”为中心转变为以管理“人”为中心是其在管理方面的重大转变。目前一些企业在追求人本管理过程中,缺乏对人本管理理论内涵的深刻认识,即使制定了一些人本管理方法和人本管理方案,没有达到切实提高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自身活力的目的。这样的企业精神很难在职工的头脑中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撼和共鸣,形成共同的认同感。
(二)激励机制不够合理
长期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职工的正常需要得不到满足,企业管理者没有很好地从满足人们需要的角度来考虑调动职工积极性,忽视了“需要是积极性的本源”这一关键问题。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方式上,多数企业以工资、奖金、福利、住房和提升等外在激励手段为主,尤其突出货币激励的作用,而忽视了对良好组织环境的培育。仅靠物质刺激,只能换来一时的劳动热情,缺乏长效性和持久性。特别是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的影响,容易在职工思想上产生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思想倾向,以至于偏离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方向,最终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发挥。激励手段过于单一和僵化,这样只能使少数人从中获益,而大多数职工不能得到有效的激励。激励的机理是基于“人是需要的动物”这一本性,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激发人的动机,引导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今天的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企业员工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
心理需要日趋多元化。
(三)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招聘、培训、设置安排岗位、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一些企业领导担心替人“做嫁衣,”从而不愿花代价培养员工,据调查,许多企业的培训实施率都在 50%以下,企业有近一半的生产技术人员、设计人员、研究开发人员、管理人员没有机会参加必要的教育培训,而日本企业的比率近 80%[5] 。一些员工担心自己花精力学习提高的“机会成本”难以挽回而动力不足,相应地,也就难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培养人、发展人的机制。。
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力资源的素质低下,教育培训工作缺乏长远目标。许多企业虽然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也讲企业文化建设、学习型企业的构建等,但在培养人、发展人的问题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 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 重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轻适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等。二是许多企业劳动者主人翁意识淡薄,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的程度很低。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合理化建议件数极低,全民企业每人每年为 0.07 件,而日本企业每人每年为 24件,可见全民职工合理化建议受重视的程度极低。实践表明,职工合理化建议的数量和质量是职工参与管理程度的重要标志。三是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待遇偏低,国营企业在人才战中处于劣势,跳槽已成为国企中一个时髦的名词,而且原有的能够吸引人才的优势如公费医疗、养老保险、福利分房等许多私营企业已经取消。企业岗位安排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对员工的长远发展、职业生涯也缺乏规划与管理,不能做到人尽其才,致使员工对企业丧失信心。
(四)企业人本管理的综合评价体系缺乏
人本管理不是空洞抽象之物,而是可以通过其具体指标体现出来,这些指标包括经济指标、政治指标、社会指标和环境指标。然而,在我国现阶段,还缺乏一套企业人本管理的综合评价体系。一些地方政府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不断向企业要“经济效益”,这种扭曲的政绩观,使企业在速度和质量两者之间陷入两难选择,最终导致企业片面追求速度,大搞规模扩张,形成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非科学发展模式。一些企业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润,不顾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忘记了其社会责任,忽视企业的政治指标、社会指标、文化指标和环境指标。
(五)缺乏企业文化的构建
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从整体来看,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相当数量的企业主管对企业文化缺乏了解,对企业文化、企业发
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主动、卓有成效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仍属少数;二是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者,只注重企业文化的后两个层次(制度文化和物化文化) 的建设,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主要层次的培育,忽视了把正确的价值观渗透到企业人本管理之中的工作;三是一些企业领导的“官本位”思想在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筑起了一道天然的隔离墙,阻碍了上下沟通,导致员工对领导不满;一些不顾员工情感、尊严、幸福的简单粗暴的管理方法使员工反感,“一人多任”、“一把手说了算”等管理作风使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不能发挥应有的决策和监督作用;四是企业文化与企业目标不一致,企业文化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不能很好地融入企业人本管理中去,职工缺乏对企业的精神归属感、活力和动力。
三、实现企业人本管理的途径研究
(一)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化
实现企业人本管理,首先应从人才招聘开始,人才招聘又依赖于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规范市场运行机制,改革人力资源市场的培育机制,形成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培育、流动、使用在内的运行机制,把人才的录用、就业、流动、失业、转业、发展等各环节都纳入这一体系中去,保证人力资源在安全高效稳健的市场运行机制条件下进行优化配置。政府在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结合政府大部制改革,对原人事、劳动两部门所属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进行合并调整,整合现有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成立一个统一机构进行管理;加强公益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丰富服务功能,统一内部管理,增加人员能动性,提高服务水平,建设专业化的服务人员队伍;积极引导人力资源市场经营性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统一的政策体系,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
(二)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获取观念,积极主动争取人才
在人本管理模式下,企业获取人力资源必须有新的理念和思维。企业要从被动地依据工作岗位缺口等待应聘者向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主动争夺人才转变;要从“先有业务后有人才”的观念转变为“先有人才后有业务”,从应急到储备转变。企业要突破传统的人员获取模式,对特殊的、有用的人才设立专门的岗位,以保证其特殊才能的发挥。
(三)完善企业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素质
在当今社会,企业及其员工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变化非常迅速,这就要求他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要适应环境的变化,就必须加强对员工的培训。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加强员工培训应从完善培训机制入手,重点是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培训的目的上,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培训不仅要着眼于提高员工对岗位的适应性,更要着眼于提高员工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对市场的驾驭能力及竞争能力。为此,要扩大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在确定培训的目的时,特别要充分考虑员工个人的发展规划,并使之与企业发展规划有机结合。
其次,在培训内容上,要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员工的实际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出发,既着眼于现在,又着眼于未来。在此原则下设置培训课程要考虑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发展方向、员工个人素质、企业现存主要问题等因素。在确定培训内容时,不能采用“制度+控制”的模式,而应采用“学习+激励”的模式:培训内容并非注重“告知员工不许干什么”,而要注重“启发员工应该干什么”;并非“强制员工必须干”,而是“激励员工我要干”。
再次,在培训方法上,要针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技能性的培训,要采用讲授与实际演练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强员工的动手能力; 理念性的培训,则应主要采用案例或范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员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地进行分析归纳,以增强员工的思维、判断能力。在选用培训方法时,要尽可能不用“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方法,而应采取“启发式”培训方法,即只给员工摆出问题、点明思路,让员工自己去分析探索,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做到以人为本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首先必须解决三个问题。
1、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
一是坚持“选贤任能”的用人标准,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传统,大胆使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青年干部,让年轻人“有盼头”,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二是坚持用人所长、扬长避短的原则,根据个人的知识、能力、性格等个性特征,把人安排在能发挥所长、避免所短的岗位上。三是要信任、尊重、关心下属,切忌既让人工作,又不信任人,不敢放心放权,使下级丧失工作激情和责任感。同时,还要关心下级,让下级感到温暖,从而激发工作热情。
2、创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
影响人才归离的关键因素在于是否有“拴心留人”的机制和环境。人才更加注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要求有一个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的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创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环境,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为人才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让人才长期“充电”,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二是为人才提供职务晋升的机会,满足人才地位的需要。三是为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待遇,至少不低于社会同类人才的工资报酬。四是为人才提供相对满意的退休福利,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五是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让人才在融洽的氛围中增加亲近感。
3、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
一种分配制度合理与否的判断标准,是看它能否起到激发员工积极性的作用。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要处理好平均主义“大锅饭”的问题和收入分配悬殊的问题。目前,在我国企业中,收入分配悬殊的问题比较突出,为了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防止收入悬殊,一是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原则;二是要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三是要确定企业领导收入与员工收入的合理比例。
(五)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保证人本管理的顺利实施
实施企业人本管理的主体是企业,但全面推行企业人本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参与。在实施企业人本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是主体,企业的责任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方针; 政府是主导,政府的责任是指导并督促企业走科学发展之路,把是否实施人本管理作为评判企业改革发展是非的标准;社会各界也应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用正确的舆论引导督促企业积极主动地采取人本管理措施。为防止企业把人本管理简单化或成为口头宣言,需要建立企业人本管理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指标。
1、经济指标
主要指企业经济规模、发展速度、发展质量、经济效益以及经济成果的分配等。这一指标既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又反映企业满足员工物质利益需要的状况。衡量企业人本管理的经济指标不仅有经济效益、成本耗费、科技含量等,也包括员工薪酬、福利、住房等[6]。前者是条件,后者是目的。主要观测点包括:利润增长率、员工平均收入增长率、恩格尔系数下降率、单位工业生产增加值能耗下降率。
2、政治指标
包括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依法治厂的执行情况等。民主管理涉及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等基本的民主权利。员工能否依法行使这些基本权利,取决于依法治厂的水平。如果连法律赋予员工的基本民主权利都得不到保障,就根本谈不上人本管理。主要观测点包括:企业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工会维权情况、职代会作用发挥情况。
3、社会指标
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实施企业人本管理,就要妥善解决好企业员工存在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子女上学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等,让职工安居乐业。特别要解决好下岗职工的生活问题和再就业问题,有效防止集体上访,促进社会和谐。主要观测点:企业员工社会保障率、再就业率、慈善捐赠情况。
4、文化指标
主要指企业在提高员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提供的条件和机会。主要观测点:员工平均受教育年限、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培训覆盖率。
5、环境指标
环境指标主要通过企业的生产生活环境、社会治安和资源节约状况来反映。企业实施人本管理的环境标准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主要观测点: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公共健身娱乐设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状况。
总之,企业行政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应建立一套企业人本管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
系,作为考核企业领导工作业绩的标准,以推动企业人本管理的顺利实施。当然,这些指标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还需要进一步探究和论证。
(六)创建以团队精神为核心的企业文化,重视内部动力的推动作用
与传统管理相比,人本管理价值观更加注重员工的内在需要和满足、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开发。首先,从企业的员工看,无论其能力大小、贡献多少、职位高低,都希望被认为是真正有思想、有价值的人,而非是完成特定任务的劳动力和活性资料;其次,从企业本身看,企业要实现管理目标固然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考核等他律性因素,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所激发的团队精神、主人翁责任感等内在自律性因素的内部动力机制;再次,从文化导向看,我国向来就有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传统,完全有条件在此基础上营造以平等氛围与团队精神为中心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内部文化。团队精神的建立包括:一是尊重企业内各类团体的相对独立性;二是培育员工合作精神,充分认识孤掌难鸣,避免单干;三是建立各部门或部门内各员工间友好相处,共享信息,共同参与的组织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四是建立上下共同发展、荣辱与共的精神。
结 论
企业管理中的人本管理,是对人与企业管理的一种关系和行为的协调,现代的企业管理本身就是对人和物及信息的管理再造。企业管理的职能、作用的发挥,企业管理措施、办法的贯彻落实,企业目标的实现,都是通过人来完成的。因此,企业就是通过围绕调动企业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开展一切管理活动的。针对现代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就必须抓住现代企业人本管理抓住人、用活人,培养人,开发人的宗旨。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企业应在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指导下,针对人的需求进行管理,在实行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的同时,塑造以人为本的健康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竞争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致 谢
本论文从立题到论文撰写整个过程都是在郑惠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郑惠珍老师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上都给予我极大的关怀和帮助,在传授我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及创新能力,不仅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使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为我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开阔了我的视野。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会以老师为榜样,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加强对论文相关内容的改进,将本论文在提升一个档次。谢谢老师。
参 考 文 献
[1]石书臣,2002:《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涵义和时代特征》,《. 河北大学学报》第2期。
[2]王非,2009:《浅析如何提高我国企业人本管理的效能》,《管理纵横》第6期。
[3]王建萍,2005:《. 以人为本的管理与企业价值观》,《中外企业文化》第8期。
[4]刘伟、熊志坚,2007:《国内人本管理研究综述》,《价值工程》第3期。
[5]王菲,2009:《浅谈企业人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经济》第3期。
[6]胡绍红、田字义,2010:《企业人本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第1期。
[7]加里·德斯勒、曾湘泉,2007:《人力资源管理(第10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段鹏飞,2009:《关于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研究综述》,《学术论坛》第4期。
[9]于丽娜,2009:《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经营管理者》第4期。
[10]周三多、 陈传明、 鲁明,2003:《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11]孔祥国,1994:《市场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必由之路》,《湖南社会科学》第1期。
[12] 朱晓丹,2004:《论人本管理》,《学习与探索》第3期。
[13]王素芳,2008:《浅谈企业管理之“以人为本”》,《商业经济》第5期。
[14]陈敬莲,2007:《基于企业管理中人本管理的探讨》,《经营管理》第3期。
范文二: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安徽省太湖县小池镇中心学校 唐公卿
以人为本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原则,它的宗旨是:以尊重人、关心人的信任人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以造就人、成全人和发展人为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学校工作非常复杂,然而学校管理关键是人的管理,管理人的关键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一 、明确职责,实施民主管理。
教育实践证明,领导班子是学校的中流砥柱,是办学校的力量源泉。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当好领头雁。班子的凝聚力会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每学期初,在第一次校务会上,重申制度,明确职责,如校长、分管校长、教导人员、事务人员、辅导员、班主任等都有明确的任务,对照《学校管理手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好自己应尽的工作,真正达到分工尽职、团结协作。在平时的工作当中,始终围绕“一日常规”、“一周评比”等制度进行有效检查、督导,真抓实干,力求出成效。
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充分尊重信任教师,集中集体智慧,增强主人翁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只要是有关学校建设的工作,都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然后经过全体教师会集体通过。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形成“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共识。
二、与时俱进,塑造学校形象。
教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就要不断加强学习交流,与时俱进。在工作中首先抓好教师的的政治学习,强调教师要注重师德修养,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学习中进行比较、反思,联系学校和自身找差距谈体会,把对学校、个人的危机感、忧患意识时常装在脑海里,变成自己的内驱力,从而更加爱岗敬业。其次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的进修,提升学历层次;全力实施继续教育,保证一定时间的集中学习,在学习中,经常开展座谈讨论,交流学习体会,取长补短,互帮互学,促进共同进步。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更加加倍努力。
在加强学习的同时,开展各项活动。利用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展示教师的教育成果;通过师生同台献艺、比赛的活动,展示教师的精神风貌;积极参与教改活动,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这样,既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又能塑造出全新的学校形象,使教师具有使命感和自豪感。
在学校教育、教学、服务等各方面工作中树立先进典型,扩大学校的整体形象。只要是教师做出了一点成绩,校长及时肯定,积极表扬,弘扬正气。特别是在教学上有上进心的教师,既给他们“搭台子”、“架梯子”,为他们提供展示水平的“舞台”;又为他们“树牌子”、“压担子”,适时下达与其教学工作相关的任务,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并经常督促他们不断完善自己。
三、换位反思,关心教师生活。
在交待和完成各项任务时,校长不凭自己的主观意识随意从事,只有在布置和检查当中作一番换位思考,就会改变许多粗暴生硬的操作方法,才能体会到他人的甘苦。只有这样,才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会使教师愉快地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任务,也才会有更多的教师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在学校管理中抓住教师的心理需要,急教师之所急,想教师之所想,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对待青年教师,充分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有尝试成功的机会,显露身手的空间,展示他们的艺术才华,充分肯定他们、赞扬他们、激励他们。对待中年教师,鼓励他们把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畅谈出来,开展教研教改,座谈交流。对待老年教师,适当给予照顾,充分尊重他们,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工作之余,学校领导经常到教师家走一走、聊一聊。这样,一来可以了解教师家庭的情况,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开一些“小疙瘩”,坚定工作生活的信念,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同时也有利于发现教师各种不同类型的需要,以便及时改善和消除工作中的不满意因素;二来可以彼此交换各自对工作的不同意见,在角色换位中,增进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达到消除矛盾和隔阂,避免产生负效应的目的。在交流中,把自己放在与教师平等的位置上,以同事、朋友的身份真诚交流,多听教师的意见和反映,做忠实的听众,同时针对教师的不同特点和思想上的偏颇,及时进行疏导,不忘自己的角色价值。
四、适时激励,强化竞争意识。
激励是教育和管理的有效手段。在学校工作中,进行激励非常必要。为表彰先进,学校制定了一些奖励措施:以年度检测考试为依据,设置了名次奖的前进奖;对年度考核为优秀的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对在学校各项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也予以适当的奖励等等。这些措施虽然量不大,收效却很明显。用老师的话来说:这钱最值得,既体现了劳动,又体现了实绩。
激励措施的设置引入了竞争,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现代民主管理,能使教师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把学校的发展需要变成学校和自己的共同需要,变成自己的自觉追求,从而使学校与教师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起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实现自我管理,体现有的价值。
范文三: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研究综述
摘 要
“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引起学术界的广泛探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研究和论述。本文尝试对“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意义等主要问题进行粗略梳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较为系统的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研究;综述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传统发展观的科学总结,它作为全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写入党的第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第一次成为党的决议中的用语,这是发展理论的一次重大突破。从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来,学术界围绕“以人为本”思想展开深入探讨,提出了很多有学术价值的观点,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也存在一定分歧。本文尝试对当前研究现状作出综合整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背景
对于“以人为本”思想提出的背景,大多数学者有较为统一的认识。
第一种观点,对“以神为本”的彻底否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得到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文化逐步繁荣昌盛。但由于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仍然低下,人均受教育水平仍不高,特别是传统发展观注重经济发展,轻思想道德建设,部分人缺乏思想信念,“以神为本”的封建残余思想仍以某种方式存在和蔓延着,如近年来有些封建迷信现象屡禁不止。“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从新确定了人在自然、社会及思维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就彻底否定了“以神为本”的愚昧思想。
第二种观点,对“以物为本”的深刻反思。在新的信仰还未重新建立起来的情况下,金钱等物质性的东西便成为人民的普遍追求,物本位取代了神本位。还有,在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创造了物,物反过来支配人的活动,比如商品、货币、资本的产生对人的奴役。由于人还无法完全摆脱对物的依赖和渴望,“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一些地方领导,只抓GDP,忽视人的生存权、发展权、教育和就业。“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深刻反思“以物为本”的结果,并超越了“以物为本”的思想。
二、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依据
就“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看,大部分学者认为,“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古今中外人本思想和理想有着深厚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一方面来自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夫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古代思想无不体现“民本”的概念。同时,**同志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提出了以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其也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的理论共识,是当代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支点和根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一
定意义上就是“民本”思想在我党政治生活中的体现。另一方面,“以人为本”理念与西方文化思想紧密相连。在西方,个人中心主义自古希腊尤其是文艺复兴以来始终是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主导原则。
真正对“以人为本”思想进行科学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为科学的“以人为本”理论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个角落都贯穿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生产力中,其决定性作用的是人而不是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人学观的根本价值就是在于追求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内涵
就“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内涵而言,大部分学者把其分为三个层次,既:“谁”要以人为本;以“谁”为本;以人的“什么”为本。
(一)对于“谁”要以人为本来说,既“以人为本”的实践主体,大部分学者认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人人都是实施“以人为本”的主体,人人都应该自觉的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从狭义上讲,其主体是中国共产党,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关键在党。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向自己提出的理性要求和向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
部分学者最后强调,“以人为本”的广义主体与侠义主体之分只是学术上的区分,而非实践上的分离。在现实生活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既体现了党的主张,又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两者从根本上是完全一致的,不存在党的主张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要求完全背离的事实。
(二)以“谁”为本,是强调以人为本的客体。大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即针对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状况,党和国家提出“以人为本”理念中的“人”主要是指广大人民群众。但另有部分学者提出,由于所有制和分配制度发生变化,我国社会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各个阶段、阶层内部发生分化。所以制定政策时,一定要兼顾不同社会阶级、阶层的利益需求。
(三)以人的“什么”为本。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三种分歧:
第一部分学者认为,“以人为本”是以人的需求为本。
第二部分学者认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既是以人的现实生存需要为本,也是以现实的人的发展完善为本,是二者的有机结合,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历史条件下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三部分学者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所以只有以“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本才是现实的。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指能够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整体的、长远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总和。在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人民根本利益的内涵式不同的。在现阶段,人们的吃穿住行等物质方面得到满足后,人们就会追求更高的、更多的东西以满足自身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制定政策时,着重解决人们反映最强烈的、与人们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利益问题。
但还有些学者在此三层内涵上增加了另一层涵义:以人为本的“本”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存在一定分歧,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有的学者从本体论的意义理解“以人为本”。认为“以人为本”是对世界本质的正确认识和如实反映,它对一切时代、一切社会都是天经地义、至高无上的,人是世界之本、社会之本、自然之本。
其二,有的学者从价值观和历史观两个层面的结合上来理解“以人为本”的“本”,“以人为本”不仅包括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而且包括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将“以人为本”从价值观拓展到了历史观的领域。
其三,还有学者认为这个“本”应该理解为“目的”,但这个“目的”应该历史的理解,即从处于不同社会发展水平的整个社会中的人的需要出发,去确定发展的目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人的主流需要不同,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同,“以人为本”还要逐步的具体化。
其四,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主要是一个价值观的命题,回答了在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珍贵,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本”是根本、出发点、落脚点的意思。
四、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意义
关于“以人为本”的意义,大部分学者认为有以下两方面: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们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权,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二)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和前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论从理性目标还是从实践过程来说,都离不开“人”这个主题因素。人的主题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主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体现,那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张晓东.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观[J].江海学刊,2005,4.
[2] 邹明洪.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 究,2005,1.
[3] 陈曙光.对“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1.
[4] 孙雪梅.论“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0,9.
[5] 尚大军.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及其现实意义[J].文化空间,2010,4.
[6] 李阳阳.论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9.
[7] 张奎良.“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J].哲学研究,2004,5.
[8] 张奎良.马克思视野中的以人为本[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3.
[9] 韩庆祥.解读“以人为本”[N].光明日报,2004-4-27
范文四:以人为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人为本
作者:王方
来源:《科技视界》2013年第29期
【摘 要】藏阅借一体是一种适应新形势的学习和研究需要的现刊阅览方式,从管理的角度看,以往开架阅览方式下单一的“规章制度管理”的模式已不能完全有效地适应这一现刊阅览方式。因此,现刊阅览室适时引入“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已日益显示出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现刊阅览室;开架阅览;以人为本
近年来,我市图书馆顺应时代的要求,现刊阅览室实行藏阅借一体的全方位开放的管理和服务模式,并在增加开放时间及订购期刊数量和增设先进设备等多个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提高了期刊利用率并方便了读者的学习和研究。与此同时,我们还从基础做起,适时引入“以人为本”管理新理念,深入地探讨并建立了一套符合时代特点和精神的人性化管理模式。本文拟就当前现刊阅览室开架阅览引入“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有关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 1 “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含义
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指任何管理都应以人为中心,是相对于过去多年来一直单一实施的“规章制度管理”(即以管理规章和违章处罚为主体的管理模式)而言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是本着“读者第一”的原则,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在研究读者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取非强制方式,在读者的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识、规章制约转变为人们的自觉行为的一种管理模式。
2 引入“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必要性
图书馆作为一个服务部门,它的服务宗旨是面向读者、方便读者,以读者为中心。图书馆要让读者满意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提供人文化的服务。适时引入“以人为本”这一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2.1 藏阅借一体式阅览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管理模式
所谓藏阅借一体式阅览,是指读者按相关规定进入开架式阅览室自由择取有关期刊资料进行阅读和外借的一种开放式借阅形式。这种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阅览室只阅不借的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了阅览室为读者服务的功能,同时也为阅览室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适时引入“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是适应这种藏阅借一体式阅览的最佳方式。
2.2 读者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管理模式
范文五:以人为本
“ 以人为本 ” 之 “ 人 ” 的实践论诠释
【原文出处】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 20064
【原刊页号】 24~30
【分 类 号】 B1
【分 类 名】哲学原理
【复印期号】 200610
【文章日期】 2006-04-10
【作 者】陆剑杰
【作者简介】陆剑杰,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江苏 南京 210001
陆剑杰 (1935-),男,江苏海门人,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教授。
【内容提要】 需要区别 “ 以人为本 ” 原则的政治释义与学术解读, 借以深入研究马克思的人学观。 对这种人学观的 “ 人 ” ,应当作实践论的诠释,从而弄清人的抽象性与具体性、共同性与个人性、 当代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由此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历史观和人学价值观的统一性。 【摘 要 题】专题 ·人学
【关 键 词】现实的个人 /实践论诠释 /科学观与人学观之统一
【参考文献】
[1]** . 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04-04-05(2).
[2]虞云耀 .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话 )[N]. 光明日报, 2005-11-15(1).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卷 [C].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 118-11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 [C].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85[-1], 77-78[-2], 72[-3], 60[-4], 287[-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卷 [C].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669[-1], 649[-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 [C].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33.
[7]**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 [R].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 52[-1], 223[-2]. [8]王锐生 . 论人的两种全面发展 (对话 )[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 2002, (1):1-8.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册 [C].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102[-1], 103[-2].
[中图分类号 ] B0-0[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007-5801(2006)04-0024-07
党中央提出 “ 以人为本 ” 的科学发展观之后,在我国哲学界兴起了研究 “ 以人为本 ” 原则进而 研究人学原理的热潮, 这充分展现了社会实践对于哲学发展的根本性推动作用。 在这场讨论中, 发生了许多不同意见,诸如有没有 “ 抽象的人 ” 、存不存在 “ 一般人性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科学 论重要还是价值论重要、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未来的理想还是现实的任务, 等等。 我以为, 有一些分歧是语义性的,但也有一些分歧是实质性的,而实质性的分歧又同采用怎样的诠释方 法紧密相联。本文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诠释 “ 以人为本 ” 原则中的 “ 人 ” ,以就教于学术界的 朋友们。
一 “ 以人为本 ” 原则的政治释义与学术解读
这两个方面是必须加以区别的。对前者,我们尊重提出者的论释与界定;对后者,则有广 泛的斟酌余地和讨论自由,由此而引出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本真规定和当代话语的全面性探究。
只有作了这样的区别,我们才能弄清二者的关联。
(一 ) 中央领导同志对 “ 以人为本 ” 原则的政治性或实践指导性界定
**** 2004年 4月 4日在 “ 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 ” 上正式解释了中央提出的 “ 以人为本 ” 原则。他说:“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 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 一年多之后,**总理 2005年 10月 8日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中又作了大体相同的说明。 这两个正式说明的特点, 一是把 “ 以人为本 ” 的 “ 人 ” 与 “ 人民群众 ” 、 “ 全体人民 ” 视为涵义相同的概念,着重指明:以人为本,实质 上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二是把 “ 以人为本 ” 主要地解释为 “ 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服务,让 “ 发 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 。这就说明:中央提出 “ 以人为本 ” ,是在新形势下重申党的宗旨,是为改 革、发展、现代化事业确立了根本价值原则。这里的 “ 以人为本 ” 如许多学者所论确实是一种价 值观,它没有涉及 “ 人创造历史 ” 、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 这样的历史本体论问题。
(二 ) 我国政治理论界对中央提出的 “ 以人为本 ” 原则的阐释
我在这里提出 “ 政治理论界 ” 的概念,以区别于 “ 学术界 ” 。所谓 “ 政治理论界 ” 是指其研究者 致力于对政治原则的理论解释和对政治实践的理论总结,他们的优点和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的 紧密结合,既为政治实践原则的提出提供基础,又为学术研究的发展作出贡献。中央党校常务 副校长虞云耀在《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文中说:“ 科学发展观 强调 ? 以人为本 ? ,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 一步回答了 ? 为谁发展 ? 这一核心问题 ” ,接着又说:“? 以人为本 ? 不仅包含了发展 ? 为了谁 ? 的价值 内涵,而且也包含了发展 ? 依靠谁 ? 的深刻内容 ”[2],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这样,虞文显 然是拓展了中央领导同志的界定,把对 “ 以人为本 ” 的解释从价值观扩展到全部历史观,理解为 价值论和历史观的统一。依靠人民又为了人民,这本来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常理,不同的是,把 这两个方面同时概括入 “ 以人为本 ” 原则。在我看来,这就使 “ 以人为本 ” 的 “ 本 ” 有了两重涵义。 一是价值本位之 “ 本 ” ,明确以人民为价值本位,一切为了满足人民的价值要求;二是历史本位 之 “ 本 ” ,人民的价值要求不是来自人民之外的什么力量的恩赐,而是人民自己奋斗的结果。人 民是目的,人民又是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人民是目的与手段的自我同一。我注意到:** ** 2005年 12月 13-15日在青海考察时对 “ 以人为本 ” 又作了一次解说。他指出:坚持 “ 以人为 本 ” 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就把 “ 以 人为本 ” 既解释为价值原则, 又解释为科学原则, 把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和科学论辩证地统一起 来。我以为,这是中央对 “ 以人为本 ” 最新的全面的界定。
(三 ) 我国学术界对 “ 以人为本 ” 的讨论
我认为,中央提出 “ 以人为本 ” 的科学发展观,其实践针对性与政策实质是清楚的。对于学 术界的意义则在于:把实践中提出的 “ 人 ” 的问题和对它的解答提上了学术台面,要求揭示 “ 以人 为本 ” 原则的学术蕴涵,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学术研究。这里的学术生长点在于把握住 “ 人 ” 和 “ 人民 ” 范畴的区别与联系。在历史动力的问题上,运用 “ 人民 ” 范畴得出的结论是:人民群众是 历史的创造者, “ 人民 ” 的对立面是阻碍历史进步的反动者; “ 群众 ” 的对立面则是少数的领袖人 物。说 “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 ,第一排斥了反动力量,第二排斥了英雄史观。而运用 “ 人 ” 的 范畴得出的结论是:人是历史创造者, “ 人 ” 的对立面是 “ 神 ” ,是 “ 物 ” 。说 “ 人是历史创造者 ” ,第 一排斥了 “ 神 ” 以及其他精神实体创造历史的唯心论;第二排斥了社会历史是来自人以外的物质 力量的自我演化的机械论。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 “ 人是历史创造者 ” 、 “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 ,这两个结论都有,而
且,凡认真研读过马克思文本的学者都能看到, “ 人是历史创造者 ” 的观点既历史在先,也逻辑 在先。在 1844年写的《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 “ 精神批判 ” 创造历史的唯心 史观,明确宣示:“ 历史什么事情也没有做 ” , “ 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 不是 ? 历史 ? , 而正是人, 现实的、 活生生的人 ” , “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3] 1848年马克思发展了《神圣家族》中的论点,把人创造历史同必须尊重客观物质条件的制约联 系起来,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马克思强调指出:“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 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 , [4-1] 形成了人的历史主动性与历史创造活动的客观条件的物质制约性相统一的经典命题。马克思在 这个基础上,肯定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的历史动力。列宁、**在激烈的人民革命中, 进一步确定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的论点。
在价值目标的问题上,运用 “ 人民 ” 范畴得到的认识是:“ 人民 ” 是目的,共产党为人民服务; 运用 “ 人 ” 的范畴得到的认识是:人是目的,历史的终极指向是建立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的 共产主义社会。这里, “ 人为目的 ” 是历史在后、逻辑在后的。因为首先是无产阶级解放、人民 解放,然后在长期建设中创造条件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人是目的比人民群众是目 的更高,更深远。说 “ 人民是目的 ” ,就是拒斥为少数人服务的价值观念;说 “ 人是目的 ” ,就是 拒斥以非人的其他事物为目的, 批判资本主义的财富目的论, 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超越 “ 物役 ” 狭隘性,而实现人的发展。
二 实践论视域中 “ 人 ” 的抽象性与具体性
讨论到 “ 以人为本 ” 的 “ 人 ” ,就发生了这里的 “ 人 ” 是 “ 抽象的 ” 还是 “ 具体历史的 ” ,或者 “ 既抽 象又具体的 ” 这样的学术问题。 这里, 马克思的批判的武器和建构的工具都是他所创造的感性实 践论。
(一 ) 马克思所批判的 “ 抽象的人 ”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以 “ 现实的人 ” ,即实际生活着的、从事生产劳动实践以及其他社会实 践的、结成社会关系的 “ 人 ” 为出发点和基础的。这是马克思对 “ 人 ” 、 “ 人的本质 ” 、 “ 人性 ” 的透彻 的科学发现。这种 “ 发现 ” 有一个对前人的人学的批判过程。费尔巴哈对宗教神学的批判是马克 思的 “ 现实的人 ” 产生的重要历史前提。可以说,费尔巴哈是从宗教神学的迷雾中发现了 “ 人 ” 。 这是近代哲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然而怎样进一步理解 “ 人 ” 本身这个问题, 费尔巴哈没能解决。 马克思恩格斯评论道:费尔巴哈的 “ 很大的优点 ” 即 “ 承认人也是 ? 感性对象 ? 。但是,他把人只看 作是 ? 感性对象 ? ,而不是 ? 感性活动 ? ,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的领域内 ” , “ 他还从来没 有看到现实存在着的、 活动的人, 而是停留于抽象的 ? 人 ?” 。 [4-2] 这里, 马克思对于所批判的 “ 抽 象的人 ” 给出了明确的界定,那是只了解 “ 人 ” 是 “ 感性对象 ” ,不了解 “ 人 ” 更是 “ 感性活动 ” 的哲学 观念, 亦即既不了解人的实践生活、 也不了解人的社会联系的观念。 马克思以 “ 现实的个人 ” 或 “ 现 实的人 ” 与之对立。他超越 “ 思辨 ” 、面向 “ 现实生活 ” ,从而发现 “ 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 活过程 ” 、 “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3], “ 人的本质, ……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 关系的总和 ”[4-4],建立了 “ 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 ” 的科学,即历史唯物主义。
(二 )“ 现实的人 ” 的抽象与具体
批判 “ 抽象的人 ” , 不是说在建立 “ 人 ” 的概念的时候用不着 “ 抽象 ” 的方法。 这两个 “ 抽象 ” 在意 义上是不同的。前者指对 “ 人 ” 的理解脱离和排除了人的现实生活和历史发展;后者则是指形成 “ 人 ” 的概念时所使用的逻辑方法。抽象与具体统一,是辩证逻辑的一个基本原则。在人学问题 上, 一个一个的 “ 人 ” 是 “ 个别 ” , 总体的 “ 人 ” 中有 “ 一般 ” 。 我们从一个一个实际活动着的个人中概 括出人的一般本性,这用的是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方法;再从人的 “ 一般本性 ” 去考察历史地变
化着的人性, 这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以此观察, 马克思的 “ 现实的人 ” 既是个人, 又是 “ 人 ” 本身;既是具体,又是抽象。在社会历史中,每一个感性地活动着的个人,都是现实的。说 “ 现 实的个人 ” ,这就是具体;同时由 “ 现实的个人 ” 集合而成的阶级、族类、人类也是 “ 现实的 ” 。说 “ 现实的人 ” 就它指谓所有人的群、族、类均具有实践本性而言,它就是一个逻辑的抽象。 但是,还有另一种具体与抽象的逻辑。按照这种逻辑,每一个人都是鲁宾逊式的孤立的个 人,从这个 “ 具体 ” 中,他们 “ 抽象 ” 出 “ 人 ” 的概念;这个 “ 人 ” 没有马克思所说的 “ 现实的生活 ” ,只 有概念制造者思想中赋予的 “ 人性 ” ,当然也就没有现实性,而只是理论上的 “ 人 ” 或虚幻的 “ 人 ” 。 费尔巴哈也使用这种逻辑。他看到,每一个人都有理性、意志、爱;经过逻辑抽象,得出所有 的人贯通着理性、意志、爱的本性的人学观。现代自由主义的人学逻辑也是这样。他们主张 “ 方 法论的个人主义 ” ,认为人的一切都可以化解,惟独个人是不能化解的。每一个个人都向往 “ 自 由 ” 、追求 “ 自利 ” ,所以,普遍人性也就是向往自由、追求自利。所有这些论者的误区:不在于 他们使用了抽象与具体的逻辑方法,而在于他们的根本出发点就不是 “ 现实的个人 ” 。所以,他 们的 “ 人 ” 无论是个别、还是一般都是不科学的。
(三 ) 马克思实践论基础上的人的 “ 一般本性 ” 和 “ 具体人性 ”
作为社会历史研究的对象,同其他对象一样, “ 人 ” 当然既有 “ 一般本性 ” ,又有 “ 具体人性 ” , 马克思明确地承认:人有 “ 一般本性 ” 。在《资本论》第 1卷中,马克思写道:“ 首先要研究人的 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 ”[5-1]
按照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人的 “ 一般本性 ” 应当包括:A , 人是有生命的存在物, 人有维持生 命、延续生命的需要,亦即生存、享受、发展的需要。 B ,人的需要只有通过生产劳动以及广 泛的实践才能满足。 C , 需要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相互带动, 使人处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之中。 D , 人为了生产,为了更全面、更广泛的实践,必须建立其社会联系,展开广泛的交往。 E ,人生活 在社会联系、社会关系和交往实践之中,并由此而获得思想、情感、意志。这五项相互联系的 人性,贯穿在人类社会的全体和始终,因而,是社会的人的客观的、一般的、绝对的本性。 马克思主义所理解的 “ 人的一般本性 ” 是全面而系统的。前马克思的学者往往把人的本性的 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看作是人的惟一本性。这样做是有理由的,然而又必须把它包容到体系中 去的。孟子说 “ 食色,性也 ” ,对不对?对。然而,这只是人的 “ 一般本性 ” 中的浅层。黑格尔沿 用前人的定义,说 “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由于人有思想 ” ,并认为有加以强调的必要,对不对? 也对。然而,思维始源于存在、产生于实践,把人的思维本性放到更根本的实践本性的基础之 上,才是合理的。
马克思讲过 “ 人的一般本性 ” , 也讲过 “ 人的本质 ” 。 那么, “ 人的一般本性 ” 和 “ 人的本质 ” 是什 么关系呢?我认为, “ 人的一般本性 ” 是对人性的总体性或系统性的抽象;而 “ 人的本质 ” 是在这 一总体或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层次。如果这样的理解是正确,那么,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 论是指人的生活基础是人的实践、人的社会本性是人的社会联系。建立了这样的认识就使人的 “ 一般本性 ” 同 “ 具体人性 ” 统一起来了。实践是人的绝对本质,但感性的实践总是具体的。总体 的实践构成全部人类生活的基础,而具体的实践以及实践中形成的具体的社会关系派生出具体 的人性。 实践在本质上是历史地演变和发展的, 实践的发展导致人性的变化, 形成具体的人性。 这种具体人性在社会关系中存在对抗阶级的时候,表现为人的阶级性;实践的历史发展导致阶 级的消灭,人性于是变成共同人性。
讨论了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诠释人的抽象性与具体性问题之后,我们就会明确:第一,中 央提出的 “ 以人为本 ” 原则,在理念上,它所提的 “ 人 ” 是 “ 现实的人 ” ,而不是无实践活动、无社 会关系、无历史发展的前马克思主义的 “ 抽象的人 ” 。我们党提出 “ 以人为本 ” ,不是要使自己的
人学观念回到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时期,更不是回到中国的孔子,而是坚持并发展马克思创立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观,这种人学观继承、扬弃了前人的人学思想。第二,中央提出的 “ 以人为 本 ” 原则, 在实践上是以当代正在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关 系之中、正在向现代化目标前进的中国人、中国人民为本。在总体上,依靠全体中国人推进现 代化建设实践, 为了全体中国人的幸福生活而开展这项实践; 在结构上, 正确处理各社会阶级、 阶层、集团的关系,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达到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 实践论视域中 “ 人 ” 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了解了马克思人有 “ 一般本性 ” 的论点之后,需要进一步讨论人的个性问题。这里有两个关 系,一是人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二是人的群体性和个人性。
(一 ) 人的 “ 一般本性 ” 与人的 “ 共同性 ” 是两个相互区别的概念
第一, “ 一般本性 ” 是绝对性抽象,指谓历时的各代的个人、共时的所有的个人,在人类生 存发展的全时空中的贯通性本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 “ 一般本性 ” 根本上是人的实践性 以及由实践性导出的 “ 交往性 ” 、 “ 发展性 ” 、 “ 创新性 ” 。人的 “ 共同性 ” 则是相对性抽象。最微观的 是两个个人之间的共同性,中观的有各阶级、阶层、各社会集团之间的共同性,宏观上是人类 的各民族之间的共同性。第二, “ 一般本性 ” 是总体性抽象。如前所述, “ 一般本性 ” 是人各种本 性的 “ 总体 ” 、 “ 总和 ” ,每一层次或方面的本性都是实有的,但它们只有在人的 “ 一般本性 ” 的体 系中才能得到正确的界定, 孤立地看到其中的哪一层次或哪一方面, 用以代替一般本性的系统, 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人的共同性则是各个方面的人性的共同性。只要指明不同的人或人的群 体的共具人性就可以肯定那是人的共同性。第三, “ 一般本性 ” 导致人的差异性。正因为人是实 践的、结成社会关系的、不断创新和超越自身的,人才一代一代地不相同;人的群体才在社会 关系中占据不同的地位,发生利益的对立,出现思想观念的冲突。人的 “ 共同性 ” 则是在承认差 异性的基础上寻找相同或相似之性。
(二 ) 从社会结构的中介性中界定人的共同性
我想进一步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各个不同的社会阶级、社会阶层、社会集团,它们的社会 地位不同、思想道德有别、利益要求各异,为什么存在和存在着怎样的共同性呢?这要以马克 思主义实践论为基础,从人的实践结构即社会结构中寻求根据。
以前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中,把社会生产结构理解为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两个层次的 对立统一关联而形成的结构,又把生产关系片面地理解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和劳动产品分配 关系。这样,处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体系中的不同社会集团就只有利益和思想的对立关系,没有 共同性可言了。其实,真实的社会结构并不是这样的,而正确反映真实社会结构的马克思主义 生产结构学说也不是这样理解的。关键在于: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之间有着非常复杂的中 介块。 真实的 “ 生产力 ” 是由 “ 要素的生产力 ” 、 “ 结构的生产力 ” 、 “ 环境的生产力 ” 和三者的共同基 础 “ 科学技术的生产力 ” 组成的。真实的 “ 生产关系 ” 是由 “ 技术的生产关系 ” 、 “ 交换的生产关系 ” 、 “ 经济的生产关系 ” 三者结合而成的。我们注意到:马克思在创立其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时,就对 生产结构作了三段式的论释。他写道:“ 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 历史性的形式。 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 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 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 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 ”[6] 研究这个 “ 三段式 ” 论释, 我们要着重注意在 “ 生产力 ” 和 “ 经济关系 ” 之间的、作为它们的中介的 “ 生产方式 ” 。 “ 生产方式 ” 就是人们如何生产的方式,亦即劳动者在使用一定生产资料指向一定劳动对象的生产活动中结 成的技术性关系。它既是 “ 技术的生产关系 ” ,又是 “ 结构的生产力 ” ,是 “ 亦此亦彼 ” 的中介。 “ 生 产方式 ” 是区别于经济关系的技术性关系,由此就派生出同一生产方式 (小生产的生产方式、社
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 信息网络技术的生产方式等等 ) 下的各阶级、 各阶层、 各社会集团的 “ 共 同性 ” 。如,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都生活和活动在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之中,两阶级有着尖锐的利 益冲突,但也存在着由于小生产生产方式产生的家长制政治思想、狭隘保守的社会观念等共同 性。正因为有这种共同性,农民起义的最后成果会是他们的领导人转化成为封建皇帝。这里 “ 由 此达彼 ” 的桥梁正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共有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 同 “ 生产方式 ” 相联系的还有 “ 交换方式 ” ,它同样是中介性的,从而给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打上相同或相似、相通 的社会烙印。在市场经济的交换方式中, “ 自由 ” ,就是自由地占有商品,工人和资本家都要求 这种 “ 自由 ” ; “ 平等 ” ,就是平等地等价地交换商品的社会权利,工人和资本家都希望保障这种 权利。
(三 )“ 个人性 ” 或 “ 个性 ”—— 现代市场经济生活中的特性概念
同 “ 共同性 ” 相对应的是人和人性的 “ 差异性 ” 。这种 “ 差异性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 “ 个人 性 ” 。 “ 个性 ” 严格地说应该叫 “ 个人性 ” ,而不是 “ 个别性 ” , “ 个人性 ” 或 “ 个性 ” 则专指实存的每一 个人的人性, 英文写作 “Individual character, Individuality , Personality” 。 当社会处在前市场经济 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结成整体而未取得真正的独立自主性的时候, “ 个性 ” 概念是潜 在的、没有主流性的;只有当社会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人取得了对物依赖条件下的独立自主 性时, “ 个性 ” 概念才会显性化和普遍化,人的 “ 个性 ” 才得到张扬。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肯定 “ 个性解放 ” 在新中国的意义。**在 1945年党的七大书面报告中说:“ 有些人怀疑中国共产党人不赞成发展个性, 不赞成发展私人资 本主义,不赞成保护私有财产,其实是不对的 ” 。 [7-1] 在大会的《结论》中进一步指出:“ 在中 国的封建制度下,广大人民也没有独立性和个性,原因是他们没有财产。独立性、个性、人格 是一个意义的东西,这是财产所有权的产物,革命就是要让人民有财产,从而有个性、自由和 人格。 ”[7-2] 中国在 1978年之后,经过对计划经济的扬弃,重新发展以财产所有制既有公有、 又有私有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从而在中断了若干年之后, 在新的条件下重新实现 “ 个性 解放 ” 的历史任务。这种 “ 个性解放 ” 不是资本主义的,而是以广大人民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财产 为基础的。 如果重新把大量的人变成 “ 无产者 ” , 使他们失去财产所有权, 那就应了马克思在 《共 产党宣言》中说的话:“ 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 立性和个性 ” 。 [4-5]
(四 ) 区别个人性与个别性
有的人不是在市场经济中人的独立性的意义上讨论 “ 个性 ” ,而是在任一个人在先天素质、 生活态度、人生方向诸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性的意义上讨论 “ 个性 ” 。这说明 “ 个性 ” 的两种含义 ——“ 个人性 ” 和 “ 个别性 ” 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着的。在人与人相互依赖的社会中,个人具 有 “ 个别性 ” 但没有独立自主意义上的 “ 个人性 ” 。在意识形态层面,社会被整体主义观念所笼罩, 人的 “ 个别性 ” 被压抑。达到对物的依赖条件下的 “ 人的独立性 ” 的社会, “ 个人性 ” 确立起来。人 的个别性不再受压抑而是得到张扬。
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诠释人的 “ 共同性 ” 和 “ 个性 ” 问题之后,我们就会明确:第一,中央提 出 “ 以人为本 ” 原则,是要充分肯定当代中国人的共同性、共同利益,克服用片面的对立观点夸 大人民内部的各种矛盾的错误思想;第二,中央提出 “ 以人为本 ” 原则,也是要充分肯定每一个 人的差异性, 保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 克服把 “ 人民 ” 同每一个人片面地对立起来的错误思想。 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模式的改革,进一步促进当代中国人的 “ 个性解放 ” 。
四 实践论视域中 “ 人 ” 的当代发展与未来发展
在中共十六大提出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的命题之后,人们想到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反复谈论 的未来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有学者已经指出,这是 “ 人的两种全面发展 ” , “ 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对现实社会中的人的全面发展走向未来的价值指引;而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 每前进一步都是对前者的接近和证明。 ”[8] 本文想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 这一问题。
(一 ) 人的发展性是由人的实践性派生的
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同义的,不过,一则是从 “ 人 ” 的视角看发展;一则是从 “ 社会 ” 的 视角看发展。 “ 发展 ” 和 “ 运动 ” 不同, “ 发展 ” 是揭示 “ 运动 ” 的前进上升性质的范畴。 这种前进向上 性,指的是运动的总过程和总趋势;在其某一或某些阶段上,人和社会均可能发生倒行运动。 这种前进向上性,又是指事物的由量到质、由质到量的变化;前进向上性在质变时刻表现为 “ 跃 迁性 ” 。 这样理解的 “ 发展 ” 均是由人类生活的实践性派生出来的, 实践是人能动地改变客观世界, 借以创制新事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同时又在改变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变人自己的活动。 “ 改变 客观世界 ” ,造成 “ 自然 ” 与 “ 社会 ” 相统一的属人世界的发展;改变人造成 “ 智能 ” 与 “ 道德 ” 相统一 的属世界人的发展。实践在这个过程上的前进向上性,不排斥它在一定阶段上的重复性。这种 重复性正是创新性的准备过程。这样,人的发展,也就显示出了阶段性。
(二 )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人的发展
马克思已经对人的发展的历史性作出了原则的分析。人的发展以人所创造的生产力、生产 方式、生产关系为基础,经历了三个大阶段或大时代。一是 “ 前资本主义 ” 的大时代。以手工工 具为标志的生产力、小生产的生产方式、同样狭小的自然经济的交换方式、从原始公有到后继 私有的经济关系,使人处在缓慢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对于这个大时代的 “ 人 ” 有一个论断:那 是 “ 发展的早期阶段,单个人显得比较全面,那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造成自己的丰富的关系,并且 还没有使这种关系作为独立于他自身之外的社会权力和社会关系同他自己相对立。 ” 马克思说:这个阶段的人具有 “ 原始的丰富性 ” 。 [9-1] 马克思对 “ 人 ” 的这些判断,显然是同分工尚不发达、 人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自然经济占着统治地位的前市场经济社会形态的判断相一致的。我们 从当代尚存的自然经济领域仍可看到这种 “ 原始的丰富性 ” 的残存。在那里,人既要种粮,又要 种棉;既要下田,又要捕鱼;既要纺纱,又要织布;既要裁剪,又要缝制。比较后来分工细密 的生产方式,那是全面的,丰富的;但同时又是原始的,离人的初始状态差距不大的。这大约 就是所谓 “ 原始的丰富性 ” 吧!二是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开始的市场经济大时代。生产力的社会 化造成分工的精细化;分工的精细化造成市场交换的普遍化;市场交换的普遍化造成人的交往 的世界化。马克思对这个大时代人的发展作了如下的论断:在这种 “ 第二大形态 ” 之下, “ 才形成 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 。 [9-2] 比较一下 “ 全 面的能力 ” 同 “ 原始丰富性 ” 的关系,就可以懂得,这种 “ 全面的能力 ” 显然不是指由分工的消除而 产生的全面性,而是指同社会化生产、市场经济和开放世界相联系的能力的全面性,包括科学 技术发展的能力、社会关系自觉调节的能力、进行广泛交往包括国际交往的能力。这些能力是 社会所具有的全面的能力,是由社会分工的统一性和相互补充性所构成的。三是超越市场经济 的未来社会的大时代。这个大时代中,将实现 “ 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 。 [5-2] 这时的 “ 全 面发展 ” 是克服了旧式分工, 人可以在自由时间变换自己的活动内容和方式, 从而获得的全面发 展。这种 “ 全面发展 ” 是同 “ 自由发展 ” 结合在一起的,这种 “ 自由发展 ” 不是市场经济意义上的自 由,而是克服旧式分工束缚的那种 “ 自由 ” 。从第二大时代向第三大时代跃迁的基础是生产力的 极大发展。到那时,人们用以生产劳动的时间大大减少,超脱生产劳动的自由时间则占了全部 生活时间的主要部分。这样,从第一大时代的个人的 “ 原始丰富性 ” 的那种 “ 全面 ” ,到市场经济
时代的全面关系基础上社会的 “ 全面发展 ” ,再到后市场经济时代的超越生产劳动必然王国达到 自由王国的 “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画出了人类在劳动实践基础上发生的社会关系更新 和人的发展的轨迹。
(三 ) 当代中国人能实现怎样的全面发展
当代中国总体上是处在人类第一大时代到第二大时代的转换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已经初步建立起来,正在向这一体制的完全建立并成熟运行的方向发展。按照上面所作的对人 的发展的历史分析,当代中国人的 “ 全面发展 ” 基本上是人类第二大时代的 “ 全面发展 ” 。离第三 大时代的 “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还非常遥远。但是,从结构方面看,由于中国社会具有 二元性和过渡性, 人的发展也呈现着梯次推进的样态。 中国的一部分还处在前市场经济的时代, 那里的 “ 人 ” 仍保持着 “ 原始丰富性 ” ;中国的又一部分则已经基本地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那里 的 “ 人 ” 已经取得了市场经济意义上的独立性, 进入 “ 全面的关系 ” 和社会性的能力全面发展状态; 中国还有一部分,那里的 “ 人 ” 正享受着越来越多的 “ 自由时间 ” ,利用这种超越生产劳动的必然 王国所造成的活动空间,多方面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才华。这部分人虽然少,但显示出人 类未来的远景。中国 “ 人 ” 同时实现着的三个转变:从传统的人到现代的人、从片面发展的人到 全面发展的人、 从现在的生产劳动必然王国中的 “ 自由 ” 到未来超越生产劳动必然王国的 “ 自由 ” , 展现着中国 “ 人 ” 的发展历程、发展面貌、发展前景。中央提出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涵盖着这三 个转变,贯穿其间的主线是对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的要求。
总之,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诠释人的当代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问题,我们就会理解 到,第一,中央提出的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的方针,是以中国当代人的现实性为出发点的。中 国一方面必须促成一部分地区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使人生活在开放的社 会、全面的生活之中,从而带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必须把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结合起来,使个性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接轨。第二,中央提出的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重 在促进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身体健康素质的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全面发展的人, 才能一步一步接近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来诠释 “ 以人为本 ” 原则,就可以确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一种在人 创造历史并且是在客观条件制约下创造自己历史的科学历史观;又是一种在历史运动中人的目 的逐渐实现的人学价值观;中央提出的 “ 以人为本 ” 的科学发展观,把努力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 客观规律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人学目的统一起来。对此,我们要有唯物 主义的态度,辩证的方法,防止陷入任何一种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