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一: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名词解释: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2010年11月19日傍晚六点半,央行再次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内第五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百科中介绍: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上调背景
原因
1、因为流动性过剩造成的通货膨胀,上调准备金率可以有效降低流动性 。
2、因为现在美国的信贷危机,上调准备金率可以保证金融系统的支付能力,增加银行的抗风险能力,防止金融风险的产生。
变化
2007年7月19日,中国经济半年报发布。200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11.5%,消费物价指数(CPI)则创下了33个月来的新高。一些银行当天即预测,紧缩政策已近在眼前。
我国货币供应量多、贷款增长快、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较高、市场利率走低。这一“多”、一“快”、一“高”、一“低”,表明流动性过剩问题确实比较突出。
出现问题
始自2003年下半年的这一轮宏观调控,一直试图用“点刹”的办法让经济减速,而今看来,这列快车的“刹车”效率似乎有问题。11.9%的增速,偏离8%的预期目标近4个百分点。中国经济不仅没有软着陆,反而有一发难收之势。
1、货币信贷总量的过快增长是提高准备金率的直接原因。
促使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200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0.8%。同年6月份贷款增加5250亿元,创月度贷款的最高水平。7月份贷款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增长71%,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2003年前7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872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贷款增加18475亿元的水平。从一季度开始,对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中央银行就已经多次予以警示,并于6月中旬发出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政策信号。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 与外资大量流入导致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迅速增加有关。 第二,与实体经济迅速增长有关。
总之,实体经济的过快增长既带动了货币信贷增长,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加之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资本正在神秘地、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仅仅依赖公开市场操作手段,达不到金融调控的目的。
2、仅仅依赖公开市场操作手段,达不到金融调控的目的。
前已述及,自2003年以来,由于国内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陡然加大了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巨大冲动,以及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也导致外资流入的陡然上升。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人民银行仅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其力量已不足以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例如,对回笼因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这一项,尽管不断加大发行央行票据的规模,仍然感到力不从心。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扩张,6月份虽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各商业银行注意风险,但此后的数据显示,未见任何效果。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单凭公开市场操作或窗口指导,其作用有限,必须要有政策效力更强的政策手段,这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央行规定的存款机构依法必须存放于金库或中央银行的存款比例,它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主要用于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一般来说,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中央银行会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货币供给,刺激需求;当经济过热的时候,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加强则中央银行会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使得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减少信贷的资金;另一方面使得货币乘数减小,收紧银根,降低货币供给,抑制经济过热。
另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目前的经济形势有关,首先是房地产泡沫严重;其次,目前通胀反弹速度过快,从去年出现通胀苗头到现在,时间并不长,但通胀已经很明显;第三,经济过热,今年第一季度有好几个省的GDP增速超过15%。汤敏认为,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主要是为了打压房地产泡沫,抑制通胀和经济过热。
总言之~旨在防止中国经济过热 下面是各学者专家的见解:
“加息属于意料之中,但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大货币工具同时使用,这在本轮调控中还是第一次。”经济学家王小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加息主要意图在于防止中国宏观经济从偏快走向过热。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高达11.1,,呈现出多年所没有的快速增长。而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了2.7,,3月涨幅达3.3,,4月上涨达3,,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当前存在一定通胀压力。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汤敏说,此次央行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是这几年来较大的动作,此举表明政府不愿让经济朝着过热的方向发展,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央行也表示,本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旨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
汤敏说,目前中国经济存在通货膨胀有抬头的风险。央行系列政策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防止通货膨胀,防止资本市场过热,防止过多的外汇流入,达到防止经济过热的目标。
深层次引导百姓理财行为
“由于流动性过剩等诸多矛盾的存在,中国经济中已存在资产价格增长过高,股票市场火热,物价上涨存在压力等现象,央行出台的组合政策能有效缓解这些矛盾问题,也能深层次地引导百姓理财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说。
目前,中国股市已经持续一年多的上涨,上证综合指数屡次创新高,百姓买股票、基金的热情空前高涨。央行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显示,前3个月投资股票开户数
新增871万户,是2006年全年新增数的1.7倍。而购买基金的投资者也导致银行排队现象进一步加剧。
不过,在股市火热的情况下,投资风险尤其值得注意。而国内股市的火热,“赚钱财富效应”也在加剧着市场的流动性。南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苏彦祝表示,当前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适当引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所所长汪同三说,这一系列措施在更好地防止中国整体经济由“偏热”走向“过热”的同时,也会让股市发展更趋于理性,避免股市风险。
伴随着基准利率的调整,相关房贷利率也会上调,这将适当加大购房者的压力。不过,从五年以上贷款仅上调0.09个百分点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上调0.09个百分点的幅度来看,购房者“负担”不会太大。而各家商业银行还会有相应优惠措施,更缓解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
“从前几次加息看,以20年期30万元房款为例,每次调整只是每月多交几十元,压力不大。何况,每次房款增加幅度都要等到下一个年度才调整。”在中国进出口银行工作的高鹏说。
经济学家王小广还认为,央行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客观上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存贷款利差过大,银行主要靠放贷赚取利润,导致一些银行没有把主要力量放到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改善上来。
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原因是
流动性过剩,就需要收缩银根,采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减少市场上的流动资金量,防止经济过热或过度通膨等情况发生。
范文二: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1、货币信贷总量的过快增长是提高准备金率的直接原因。
促使中央银行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2003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长20.8%。同年6月份贷款增加5250亿元,创月度贷款的最高水平。7月份贷款增加额比上年同期增长71%,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2003年前7个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872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贷款增加18475亿元的水平。从一季度开始,对货币信贷的过快增长,中央银行就已经多次予以警示,并于6月中旬发出调整法定准备率的政策信号。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货币信贷增长偏快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第一, 与外资大量流入导致基础货币、银行准备金迅速增加有关。
第二,与实体经济迅速增长有关。
总之,实体经济的过快增长既带动了货币信贷增长,也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资本,加之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国际资本正在神秘地、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2、仅仅依赖公开市场操作手段,达不到金融调控的目的。
2、仅仅依赖公开市场操作手段,达不到金融调控的目的。
前已述及,自2003年以来,由于国内宏观经济的良好运行陡然加大了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巨大冲动,以及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也导致外资流入的陡然上升。使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信贷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人民银行仅仅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其力量已不足以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例如,对回笼因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这一项,尽管不断加大发行央行票据的规模,仍然感到力不从心。对于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扩张,6月份虽进行了窗口指导,要求各商业银行注意风险,但此后的数据显示,未见任何效果。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单凭公开市场操作或窗口指导,其作用有限,必须要有政策效力更强的政策手段,这就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央行规定的存款机构依法必须存放于金库或中央银行的存款比例,它是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主要用于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一般来说,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中央银行会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加货币供给,刺激需求;当经济过热的时候,为了防止通货膨胀的加强则中央银行会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使得商业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减少信贷的资金;另一方面使得货币乘数减小,收紧银根,降低货币供给,抑制经济过热。
另外: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与目前的经济形势有关,首先是房地产泡沫严重;其次,目前通胀反弹速度过快,从去年出现通胀苗头到现在,时间并不长,但通胀已经很明显;第三,经济过热,今年第一季度有好几个省的GDP增速超过15%。汤敏认为,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主要是为了打压房地产泡沫,抑制通胀和经济过热。
总言之,旨在防止中国经济过热 下面是各学者专家的见解:
“加息属于意料之中,但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两大货币工具同时使用,这在本轮调控中还是第一次。”经济学家王小广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认为,此次加息主要意图在于防止中国宏观经济从偏快走向过热。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高达11.1%,呈现出多年所没有的快速增长。而一季度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了2.7%,3月涨幅达3.3%,4月上涨达3%,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当前存在一定通胀压力。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汤敏说,此次央行采取的这一系列措施是这几年来较大的动作,此举表明政府不愿让经济朝着过热的方向发展,而是更加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央行也表示,本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旨在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投资合理增长,保持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
汤敏说,目前中国经济存在通货膨胀有抬头的风险。央行系列政策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防止通货膨胀,防止资本市场过热,防止过多的外汇流入,达到防止经济过热的目标。
深层次引导百姓理财行为
“由于流动性过剩等诸多矛盾的存在,中国经济中已存在资产价格增长过高,股票市场火热,物价上涨存在压力等现象,央行出台的组合政策能有效缓解这些矛盾问题,也能深层次地引导百姓理财行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说。
目前,中国股市已经持续一年多的上涨,上证综合指数屡次创新高,百姓买股票、基金的热情空前高涨。央行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数据显示,前3个月投资股票开户数新增871万户,是2006年全年新增数的1.7倍。而购买基金的投资者也导致银行排队现象进一步加剧。
不过,在股市火热的情况下,投资风险尤其值得注意。而国内股市的火热,“赚钱财富效应”也在加剧着市场的流动性。南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苏彦祝表示,当前小幅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适当引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所所长汪同三说,这一系列措施在更好地防止中国整体经济由“偏热”走向“过热”的同时,也会让股市发展更趋于理性,避免股市风险。
伴随着基准利率的调整,相关房贷利率也会上调,这将适当加大购房者的压力。不过,从五年以上贷款仅上调0.09个百分点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也上调0.09个百分点的幅度来看,购房者“负担”不会太大。而各家商业银行还会有相应优惠措施,更缓解了购房者的还款压力。
“从前几次加息看,以20年期30万元房款为例,每次调整只是每月多交几十元,压力不大。何况,每次房款增加幅度都要等到下一个年度才调整。”在中国进出口银行工作的高鹏说。
经济学家王小广还认为,央行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客观上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更好地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存贷款利差过大,银行主要靠放贷赚取利润,导致一些银行没有把主要力量放到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改善上来。
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原因是
流动性过剩,就需要收缩银根,采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减少市场上的流动资金量,防止经济过热或过度通膨等情况发生。
范文三: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学
-存款准备金的变动
姓名:
班级:09级金融(2)班 学号:P090210130
一、存款准备金变动的情况 具体情况入下表所示:
表格1 存款准备金变动的具体情况
二、历次存款准备金变动的分析
1. 1984年-1998年存款准备金变动的分析
存款准备金制度实行的初衷是确保银行体系的安全和存户的利
益,以法律强制的形式规定银行将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缴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随着赋予中央银行可据情调节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权力,这一制度才成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始于1984 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当时规定了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 ,历经 1985 年、1987 年、1988 年三次调整定到 13 % ,同时要求保持5%-7 %的备付金。当初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使中国人民银行集中掌握一定数量的资金,以平衡信贷收支、扩大人民银行在宏观调控中的经济力量;而不是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调控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1988 到 1998 年十年内 ,法定 准备金率一直不变 。
2. 1998年-2007年存款准备金变动的分析
(1)经济背景:存款准备金制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首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备付金率高达30%以上,这导致商业银行可用资金大大减少;其次,“惜贷”出现,商业银行将资金放置在央行获取利息的情况出现,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下降,同时也影响经济的发展。1989年到199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仍大大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的增长。其中,1993年11月-5月全民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同期增长70.7%,超过国民收入增长约4.5倍,这在历史上也是少见的“高速度”。
(2)变动情况:(具体的变动情况如表一所示)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8年3月21日起,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改革,主要内容有以下七项:
(一)将原各金融机构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两个帐户合并,称为“准备金存款”帐户。
(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准备金存款帐户超额部分的总量及分布由各金融机构自行确定。
(三)对各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法人统一考核。 (四)对各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按旬考核。
1. 各商业银行(不含城市商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当旬第五
日至下旬第四日每日营业终了时,各行按统一法人存入的准备金存款
2. 城市余额,与上旬末该行全行一般存款余额之比,不低于8%。○
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法人暂按月考核,当月8日至下月7日每日营业终了时,各金融机构按统一法人存入的准备金存款余额,与上月末该机构全系统一般存款余额之比,不低于8%。从1998年10月起,上述金
3. 各商业银行(不含城市商业银行)和中融机构统一实行按旬考核。○
国农业发展银行法人按旬(旬后5日内)将汇总的全行旬末一般存款
4. 现在执行按月考核存款准备金的城市商余额表,报送人民银行。○
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暂按月(月后8日内)将汇总的全系统旬末一般存款余额表,报送人民银行。自10月份起统一执行按旬(旬后5
5. 各金融机构按月将汇总的全日内)报送一般存款余额表的制度。○
系统月末日计表,报送人民银行。人民银行定期对金融机构上报的有
6. 从2001年1月1日起,各金融机构法人每日关数据进行稽核。○
应将汇总的全系统一般存款余额表和日计表,报送人民银行。
(五)金融机构按法人统一存入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低于上旬末一般存款余额的8%,人民银行对其不足部分按每日万分之六的利率处以罚息。金融机构分支机构在人民银行准备金存款帐户出现透支,人民银行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金融机构不按时报送旬末一般存款余额表和按月报送月末日计表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七十八条予以处罚。上述处罚可以并处。
(六)金融机构准备金存款利率由缴来一般存款利率7.56%和备付金存款利率7.02%(加权平均7.35%)统一下调到5.22%。
(七)调整金融机构一般存款范围。将金融机构代理人民银行财政性存款中的机关团体存款、财政预算外存款,划为金融机构的一般存款。金融机构按规定比例将一般存款的一部分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存入人民银行。
1999年,我国内需不足和通货紧缩现象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日趋明显,我国经济的启动此时除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外,还需要相应增加货币供应量予以配合,为此,央行进一步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6%。
(3)效果:这两次调整的效果非常明显。适当收紧了金融体系流动性,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农村信用社在满足春耕资金需要、增加农业投入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3. 2008存款准备金的变动分析
(1)经济背景:上半年通胀压力大,经济过热,为落实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继续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
调节,还是不断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下半年尤其是9月份后,金融危机导致经济大幅减速,经济下滑风险增加,必须放松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故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信贷背景变化:在这一次小幅回调期前,中国信贷增长率呈较快上升趋势。在金融危机之前确立的从紧货币政策又使我国信贷增长率在2008年出现过下降趋势, 以至于企业普遍感觉信贷吃紧。而金融危机的意外到来,使得央行货币政策形成180度大转弯,改变了从紧货币政策,数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2)变动情况:具体的变动如表一所示
(3)效果分析: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更有利于我们减少外界因素对我国的影响,从而有利于应对美国“次贷危机”;对于一路狂跌的中国股市了来说,利率的下调,无疑会给低迷的股市带来一些活力,有利于企业的投融资;虽然对于各大商业银行来说,在短期内的盈利会受到影响,但总体来说,对银行长期的发展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4. 2008年-2011年存款准备金的变动分析
(1)经济背景:2008年至2009年我国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年末余额为40.0万亿元,同比增长31.7%。近几年,国际收支的大幅顺差导致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货币信贷总量增长过快,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
(2)变动情况:具体的变动情况入表1所示
5.2011年到现在存款准备金的变动分析
(1)经济背景:从央行角度来看,应该早就知道国内11月消费
者物价指数将大幅回落及11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将下降较低的水平(实际情况是如此),加上出口增长下降,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外汇占款出现少有的负增长,及欧美国家经济将面临着进入衰退的风险,再加上美国等6家央行协调行为救市。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央行也加入放松货币政策的协调行为中。 (2)变动情况:具体的变动情况入表1所示
(3)效果分析:缓解市场中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有利于缓解经济放缓的压力,改变市场预期,对国内股市正面影响很大,而且对国际市场影响同样不可低估。不过,市场也不可过高估计此次是国内货币政策进入又放松的通道,央行的货币政策仍然在不变基础上求变化。
三、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的问题
相对而言,我国目前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弹性。我国对不同地区金融机构的不同类别存款均实施统一的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资金松紧程度各异,机构规模大小有差别,且不同类别存款的货币性强弱不一,存款准备金率“一刀切”式的变动对各类机构的影响不一致,难免造成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无的放矢” 或“雪上加霜” 的情形。
(2)操作过于简单化。我国以金融机构月末或旬末的存款余额作为计提准备金的基础, 固然简化了操作程序,但也给金融机构刻意调控缴存金额留下了空间,从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存款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丁具的调控效果。而且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所带来的政策效果非常
强烈,对金融机构的超额准备金、货币乘数及社会的货币供应量,以及引导整个经济和社会大众的心理预期等,都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频繁使用不利于社会经济金融的稳定。
(3)对准备金支付利息降低了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低于超额准备金利率水平,商业银行的吸储成本低于资金上存的获利,商业银行有增加超额准备金的利益驱动,致使超额准备金率偏高。当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降低超额准备金率来抵消政策影响。
(4)频繁调整,导致反应不敏感。央行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导致调整的可预测性增强,市场投资者与金融机构做好预期,并提前调整投资与信贷对策。在央行公布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消息后,市场就不象前几次调整那样反应强烈,而表现温和,反应的强度较弱。
四、完善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建议
(1)降低或取消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央行停止对准备金付息,不但可以减轻自身的利息负担,还能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与国际接轨。停止对准备金付息这一过程需分步走,要考虑商业银行的适应力和承受力。首先可先保留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付息,停止对超额准备金的付息,迫使商业银行减少超额准备金存款,提高已有资金的利用效率。其次,等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明显下降后,再次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直至停止对法定存款准备金付息。
(2)改进准备金的计提方式。首先是对不同类别的存款规定不同的准备金缴存比率。由于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客户提取银行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因此客户存款的期限不同,其提取的准备金也应有所差别:存款的期限越短,其货币性越强,就规定较高的准备金比率。相反,存款的期限越长,其货币性越弱,就规定较低的准备金比率;其次是改变准备金的计提基础,将金融机构的日平均存款余额而不是旬末或月末存款余额作为计提准备金的基础,以避免人为操控。
(3)适度降低调整准备金率的频率和幅度,使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较为平稳。
(4)在不同地域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对资金相对充裕的地区确定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资金匮乏的地区确定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
范文四:中央银行学调整存款准备金率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宏观经
济的影响
年级:201X级 学号:XXXXXXXXX
专业:XXX 姓名:XXX
一、准备金率简介及调整背景
(一)准备金率简介
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存储准备金(Deposit reserve),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
(二)调整详情及背景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背景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近二十年来,存款准备金率经历了六次调整。1998年以来,随着货币政策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化,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根据宏观调控的需要进行调整。
自1998年以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过两次大的调整,一次是1998年3月将存款准备金率由13%下调到8%,一次是1999年11月存款准备金率由8%下调到6%。最近的一次是从2004年4月25日起,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即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7%提高到7.5%。从2008年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601398,)、农业银行、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交通银行(601328,)、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是使银行的信贷膨胀遭到遏制,不良贷款反弹压力也将持续存在,银行业绩增长令人担忧。这些担忧反映到股票市场上,可能意味着下半年银行股将难以走强。而如果银行能够成功实现向零售银行业务的转变,大幅提高中间业务收入,降低对利息收入的依赖,那么该类银行无疑将受到投资者追捧。
从2011年6月20日起,央行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保持着“一月一调”的提升节奏。自去年以来,央行更是先后12次上调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
法定存款准备金作为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三大货币政策措施之一,起始于18世纪的英国。而后,美国1913年的《联邦储备法》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形成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由于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各国普遍认识到限制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重要性,凡实行中央银行制度的国家都仿效英美等国的做法,纷纷以法律形式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例,并授权中央银行按照货币政策的需要随时加以调整。在过去近100年里,美国一直在不断强化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管制,同时也不断采取措
施完善法定存款准备金管制的手段,如根据金融创新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应当缴纳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负债项目;根据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金额大小实行累进的法定准备金比率。1935年美国《银行法》颁布之后,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便成了美联储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调整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可描述为:为抑制(刺激)经济增长,减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高(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减少(增加)→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和全社会投资规模缩小(扩大)→货币乘数缩小(扩大)→市场货币供应量减少(增加)→市场利率提高(降低)→投资、消费支出减少(增加)。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最终引起货币乘数的变化,通过乘数效应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变化。
因此,这是一个给经济可能会带来较大震荡的政策工具。在货币政策理论中,普遍认为该政策手段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过于猛烈,被称之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一把“猛斧”。因此,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在运用该政策时,慎之又慎。即使用也只是作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或只是在宏观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才采用此项政策调节宏观经济形势,并不是经常使用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
近期我国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分析
2006年7月以来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繁上调主要针对流动性过剩问题,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对资金的流动性进行回笼,对整个经济实施宏观调控,防止经济由过快向偏热发展,防止通货膨胀。
1、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信贷规模激增
据统计,截至2006年11月,银行人民币存贷差已达11万亿元,银行手中可供使用的信贷资金空前泛滥,截至2006年9月各项贷款合计为221035186亿元。对于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银行来说,出于自身收益的考虑,在流动性严重过剩的压力下,商业银行的放贷热情必然提高。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银行完成重组和IPO这种融资的增加实际上是资本金的增加,扩大了商业银行信贷的杠杆效应,可以使银行的新增贷款成倍增长。如果不把流动性控制在适当水平,银行过度扩张贷款的压力会再度上升信贷规模将出现高速反弹,这势必会加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过热现象。
2、国际收支顺差矛盾突出
中国海关总署1月1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年全年中国进口总额9558.2亿美元,出口总额为12180.2亿元,累计贸易顺差为2622亿美元。2007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已达15282亿美元。高额贸易顺差及外汇储备形成了巨额的外汇占款,直接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量,再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了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度增长加剧了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3、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投资过热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前3季度,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为61800亿元,同比增长达28.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0.15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10062亿元,同比增长达2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3%,增幅虽比上半年回落2.15个百分点,但依然比去年同期加快1.2个百分点,指标仍在高位运行。
4、公开市场业务及再贴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近年来,为了对冲由于购买外汇而增加的基础货币,中央银行加大了在货币市场进行债
券正回购、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在对冲持续刚性增长的外汇占款时,受到了一定限制;而我国目前的再贴现率已经较高,上调再贴现的空间有限。由此,提高准备金率成为中央银行可以动用的较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历次准备金率调整情况
详见附录: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一览表
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准备金率调整对金融机构震动较大
准备金率上调,需要银行重新调整资产组合,但是金融机构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如果市场发育不完善,超额准备金在金融机构间分配不平衡时,准备金率对金融机构产生的震动会更大。
降低金融市场运用资金的比率
准备金调整频繁,银行会倾向保持较高超额准备金,进一步降低可用资金比率。即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
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
由于多数国家对准备金存款不付息,而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以及是否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金融机构的的经营成本。
(二)对我国房地产的影响
因为我国房价太高,出现了很大的房地产泡沫。央行多次提高贷款利率也是为了增加房地产投资商的成本,以减少他们的投资行为,不过效果不明显。而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大大减少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对完成房地产调控目标会有明显的作用。
(三)收缩流动性、降低信贷规模的影响
央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降低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及其信贷规模,进而降低货币供应量。在目前,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大大低于历史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具有很强的政策约束力。经过2009年的常规放贷后,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在2%以下了,此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投放信贷的能力具有直接约束力。
(四)对减轻通胀压力,缓解经济过热的影响
2010年,我国CPI同比上涨3.3%,2011前两个月均保持在4.9%的高位运行,3月4月则突破了5%的重要心理关口。一段时期以内,通胀依然是宏观调控的重中之重。在2010年3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2011年可能会继续大幅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背景下,我国货币市场利率将逐步上行。这对降低通胀压力、防止经济过热将产生一定作用。
附录: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一览表
范文五:《中央银行学》导学资料-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学》导学资料——存款准备金率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政策。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特点是对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
存款金准备金制度起初的功能是防止流动性危机,随着中央银行调节经济手段的进一步成熟,转变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金作为银行支付保证的意义已经淡化,主要作为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手段。
存款准备金比率的高低对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和支付能力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业务成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之一。 一、存款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的涵义。
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银行按吸收存款的一定比例提取的准备金。它由以下部分组成:
(1)自存准备金,即存款货币银行为应付客户的提取而以库存现金持有的准备金;
(2)法定准备金,即存款货币银行按照法律规定必须按一定比率将吸收的存款转存中央银行的准备金;
(3)超额准备金,存款货币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二,法定准备金政策与业务操作
1、法定准备金政策的涵义。
法定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利范围内,通过规定或调整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控制和改变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间接控制社会货币供应量的活动。目前在大部分国家,都在法律上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并赋予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权限。因此,法定准备金政策也可以称之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世界上最早在法律上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银行法(1824);最早将存款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的是英格兰银行,18世纪英国的私人银行就将准备金的一部分存在英格兰银行,用于银行间的转账结算;最早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向中央银行上缴存款准备金及其比率的是美国《联邦储备法》(1913);美联储最早获得改变存款准备金比率的权利(1935),并将准备金比率作为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的工具使用。
2,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作用。
(1)保证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流动性。
存款货币金融机构为了应付客户的提现需要,都保持一定的现金准备。但是,保持现金准备对存款货币机构来说是一种负担。因为保持现金准备没有利息收入,还要为此支付保管费用、存款利息和员工的工资等,所以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机构来说,理性的行动是尽量减少现金准备,特别是当存在良好的投资机会的时候更是如此。一部分存款货币机构就会理性减少现金准备,其结果是常常发生流动性危机,历史上这种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各国普遍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强制存款货币金融机构将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保证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和清算能力。
(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
强制规定吸收存款中的一部分作为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为中央银行办理银行同业之间的清算和向金融机构提供贷款以及调节资金的流向提供了条件。
)调节货币供应量。 (3
作用过程如下:
法定存款准备率??缴存的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货币乘数??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信用创造能力?、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
反之亦然。
见表11-1,假定法定准备金比率为10%,银行根据经验为了应付客户的提现需要,另外持有10%的现金(超额准备)。因此,就有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1。假定现在中央银行将法定准备金比率提高到15%,那么,由银行自主决定的超额准备金比率降为5%(如果是在现金不能计算为法定准备金的国家,需要将此现金存入中央银行),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变为表11-2。银行觉得5%的现金(超额准备)难以满足客户的提现要求,应该恢复10%的现金准备。于是通过收回一部分贷款或卖出一部分证券,补充现金(超额准备),银行的资产开始收缩。资产负债表是否就变成表*,
表11-1 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1
资产 负债
现金(超额准备) 100亿元 存款 1000亿元 法定准备金 100亿
元
贷款、证券 800亿元
表11-2 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2
资产 负债
现金(超额准备) 50亿元 存款 1000亿元 法定准备金 150亿
元
贷款、证券 800亿元
表*
资产 负债
现金(超额准备) 100亿元 存款 1000亿元 法定准备金 150亿
元
贷款、证券 750亿元
不对,因为与此同时, 购买银行出售的证券和归还银行贷款的企业或个人也不得不减少在银行的存款,银行的负债也开始减少。负债减少又需要收缩资产。理论上,这个调整过程一直进行到准备金200亿元/(法定准备金比率15%+超额准备金比率10%)=资产=800亿元
时结束,银行系统的资产负债表变为表11-3。反之,调低法定准备金比率的情况也同样按照上述过程进行推理。
表11-3 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3
资产 负债
现金(超额准备) 80亿元 存款 800亿元 法定准备金 120亿
元
贷款、证券 600亿
元
一般说来为了应付非预期的债权债务的收回和发生,银行总是需要持有超额
准备金。从整个银行体系来看,超额准备金处于平均水平。但是,就个别银行来看,每家银行的经营方针各不相同,有些银行经营方针比较稳健,持有较多的超额准备金。而有些银行比较冒险,持有的超额准备金较少。一旦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比率,持有超额准备金较多的银行可以动用超额准备金满足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要求。而持有超额准备金较少的银行该怎么办呢,好在现代金融体系已经建立了满足银行短期资金需求的短期同业市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呼),持有超额准备金较少的银行可以立刻在同业市场拆入资金,以满足法定准备金比率要求。
由此可见,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整通过两条渠道影响货币供应量。
第一条渠道是影响同业市场利率的渠道。虽然就整个银行体系来说,同业市场的拆出拆入在内部进行,似乎并不影响货币供应量。但法定准备金比率提高以后,银行闲散资金的数量马上变化,相对拆出资金的数量,拆入资金的需求增加将引起同业市场利率上升并传导到资本市场,进一步引起信贷收缩。
第二条是通过存款货币机构超额准备金的调整进行的,然后通过资产和负债的扩张和收缩影响货币供应量。例如,存款准备金比率提高5%,虽然仅仅增加法定准备金20亿元,但是通过银行信用的多倍收缩,减少存款200亿元。
当然这两条渠道也不是泾渭分明的,作用过程是很复杂的,上述例子也是高度简单化的。但是,法定准备金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效果非常明显却是可以明确断言的事实。
3,法定准备金政策工具的特点。
如上所述法定准备金政策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
首先对货币供应量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是中央银行收缩和放松银根的有效工具。
其次,对所有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影响是均等的。不像公开市场操作或再贴现率政策,只对参与市场操作或申请中央银行贷款的银行才发生作用。
但是,上述优点有时也是缺点:
首先,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动会通过银行信用的收缩扩张产生放大作用,效果过于猛烈,对经济的振动太大,难以成为日常使用的政策工具;对整个经济和社会公众的心理预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因而存款准备金率有固定化倾向。
其次,存款准备金政策对各类银行和各地区银行的影响不尽相同。也可能使
超额准备金比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性困境,造成金融不稳定。特别是由于数学中“大数定律”的存在,大银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可以比小银行少,又有比较多的资金来源渠道,如发行替代存款不需缴付存款准备金的融资工具。如果小银行持有与大银行相同的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高,极易造成小银行的流动性危机。某种意义上来说,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小银行并不公平,因此,美国对小银行要求的法定准备金比率较低。
由于我国法定准备金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比较弱,主要作用于集中信贷资金和保持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因此,中央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也在情理之中。但是,长期来利息过高使得银行产生了赚取利息的动机,削弱了政策作用。
4,准备金政策的变化趋势。
绝大多数国家对法定存款准备率都有一定程度的限制,规定了法定存款准备率调整的最高限和最低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中央银行降低了它们的法定存款准备率。
由于中央银行对法定准备金不支付利息,因此,法定准备金就成为对缴付准备金的金融机构征收的一种赋税,削弱了其在金融市场的竞争力。于是就产生了逃避法定准备金的金融创新,很多变相存款应运而生,仅对存款货币机构征收准备金就显得很不公平。而非存款货币机构已经具备种类繁多的筹资工具,长此以往存款货币机构的竞争力更加岌岌可危。
有鉴于此,美国从1990年12月取消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1992年4月将支票存款的准备金比率降低到10%。加拿大取消了所有两年以上期限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瑞士、新西兰、澳大利亚的中央银行也已完全取消法法定存款准备金。 三、 准备金存款业务的基本内容。
(1)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存款货币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用于放贷或投资,而要按照法定比率提取准备金并缴存中央银行。例如,如果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为10%,那么吸收存款100万,其中10万必须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缴存中央银行。
由此可见,存款准备金比率的高低直接制约着存款货币机构的业务规模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比率,控制存款货币机构的放贷和投资能力,达到调节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就存款准备金比率规定的具体内容来看,有以下方法,
首先,按照存款类别规定准备金比率。仅仅从期限来说,存款就有期限长短不一的各种类型。存款的期限越短,货币性越强。因此,很多国家根据存款的期限长短,规定不同的准备金比率。一般来说,准备金比率按活期、定期、储蓄的顺序逐步提高。但是,也有特殊情况,如有些国家为了抑制定期存款的增加,反而对定期存款规定较高的准备金比率。也有很多国家,不管存款的类别,规定统一的准备金比率。
其次,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型、规模、经营环境规定不同比率。同样是存款货币银行,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其规模、所处地区、经营环境等千差万别,因此,其信用创造能力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少国家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型、规模、经营环境规定不同的比率。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规模较大以及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存款货币银行信用创造能力较强,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就较高。反之则较低。
最后,由于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对存款货币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影响较大,调整效果过于强烈,因此,有些国家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幅度进行规定。
(2)规定可充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内容。
由于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不断提高,金融机构不一定要以现金的形式持有准备金。因此,很多金融机构根据流动性,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一线准备和二线准备。不少国家对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内容也进行了不同的规定,例如美、德、法等国将库存现金计入存款准备金,而在日本和意大利则不能。
(3)确定存款准备金计提的基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确定计算准备金存款的数量。通常有三种方法,即日平均余额法、旬末余额法和月末余额法。
日平均余额法就是每日计算准备金存款的余额,具有及时性和保证性,有利于防止存款货币机构将法定准备金用于资产业务和中央银行准确地通过准备金比率控制货币量。但是,计算和管理比较繁琐,难以保证执行。
旬末余额法和月末余额法的优点是比较简便,容易操作。但是,不能准确反映存款的实时变化。存款货币银行可能通过在期末暂时挪用其他资金冲抵法定准备金或暂时压低存款余额的方法,逃避法定存款金比率的管制。导致中央银行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控制货币数量能力被削弱。
其次,确定缴存存款准备金的基期。
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当期准备金账户制,即一个结算期的准备金以当期的存款数作为计提基础;第二种是前期准备金账户制,以上一个结算期的存款余额作为计提基础。
四、我国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业务及其特点。
中国人民银行在1984年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之后,建立了存款准备金制度。
(1)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确定。
在最初阶段(1984年4月1日)按存款种类分别核定,例如企业存款20%、储蓄存款40%、农村存款25%。1985年虽然改为统一比率,但是其主要针对的是国有金融机构。对城市信用合作社实行较高的准备金比率。
(2)存款准备金由两部分组成。
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存款准备金不能用于支付和清算。因此,按照规定金融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还开设一般存款账户,即备付金存款,用于金融机构之间资金收付。
以此可见,过渡时期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不同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由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分别发挥集中资金和金融机构之间清算的作用。1998年3月21日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合并为“准备金存款”。
(3)中国人民银行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支付利息。
一般来说,中央银行不对法定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因为,
首先,法定存款准备金的缴存是强制性的,并不需要通过利息率的高低进行调整。
其次,中央银行以提供结算服务为补偿。
第三,如果支付利息的话,中央银行将把这部分费用转移到给金融机构的贷款中,反而使事务处理复杂化。而且,如果支付利息,可能造成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的动机,削弱中央银行通过存款准备金比率的调整,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却对准备金存款支付利息。因为,在我国金融职能逐步替代财政职能的过渡时期,政府仍然需要通过中央银行集中一部分资金用于政策性项目的投资,所以,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较之发达国家高很多,如果不支付利息,将会影响存款货币金融机构的经营。但是,这也仅是暂时性的措施,随改革的深入必将取消对准备金存款的利息支付。
(4)准备金存款的计提。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规定实行前期准备金账户制以及旬末和月末分别计算基期的方法。即在城市的存款货币银行的分支机构按上旬末存款余额计算准备金比率,并于5日内进行缴存。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存款货币机构在县以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按照上月末存款余额计算准备金比率,并于8日内缴存。
以下是一些最近的评论
-------------------------------------------------------------------------------------------------------
截止2010年7月,丰源信息
【政策分析】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学分析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货币政策手段,它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款规定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其按照规定的比例计提并上缴存款准备金。我国中央银行从1984年开始实行商业银行上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政策。
长期的实践证明,法定存款准备金不仅可以保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流动性和现金兑付能力,调节货币供应量,而且可以影响利率水平以及银行的成本和利润,总之它在国家进行经济的宏观调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10年短短的五个月中,央行连续三次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由2008年末的15.5%上升到17%。以下将从金融学角度分别对近10多年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趋势、调整的原因以及调整以后可能会对金融机构存贷款数量乃至整个实体经济形势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1、1998年3月至2010年5月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趋势
从1998年到2010年,在这短暂的个多年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日渐开放的市场体制的完善,我国的金融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市场监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我国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货币政策之一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在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由数据可知,在过去的十多年的时间中,存款准备金率调整频率达29次。
其中,1999年调整到6%达到波谷,2008年6月调整到17.5%达到波峰,在持续了四个月之后再次降了下来。另外调整频率最高的年份为2007年,在短短的一年中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次数高达个次,平均每36天调高0.5%。
同时,从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幅度来看,1998年调整的幅度最大,达五个百分点。而调整幅度最小的则属2008年9月份,只是单纯地对中小银行进行调整,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依然保持17.5%不变。2010年前五个月,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这是继2008年10月份连续三次下调之后又出现的连续三次回升。 2、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原因分析
影响央行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的因素很多,当经济处于衰退时,央行会采取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达到扩大信贷规模,刺激投资,复苏经济的目的;当经济处于高涨阶段时,央行则会采取相反的措施。另外,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倾斜也会促使央行调整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以促进存在正的外部效应产业发展,遏制有负外部效应的部门规模的扩大。对于2010年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原因,以下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通货膨胀预期因素促使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物价上涨
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务院出台的4万亿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10月份以后,我国CPI、PPI持续上涨,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加剧,这在一定的程度上说明经济刺激计划有所作用。为了将这两个指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央行就需要通过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回笼资金,避免物价大规模上涨。
2009年1月数据显示,在信贷规模与M2分别增长21.33%和18.79%的同时,M1却下跌6.68%,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由此可见,刺激经济的新增贷款相当一部分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是停留在“借新还旧”以及虚拟经济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2009年2月份以后若干月份股市的超常反弹。大规模的投资资金游离在实体经济之外,这一方面使得经济刺激计划的目标难以有效地实现,同时,又会有大量资金再次投放到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中,助长了虚拟经济和泡沫经济的不稳定性。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适度的货币政策,回笼必要的资金,以保证实体经济尽快地从这一波金融危机中恢复出来。
回笼资金,为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公平竞争提供有效的市场环境
国务院出台的47亿投资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短期内有力遏制了经济下滑。但是由于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的投资主要渠道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本次经济刺激计划中收效甚微。没有民营企业的有效参与,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一些垄断行业利用投资扩大规模,客观上加剧对民营企业的排挤,使得处于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雪上加霜。这不仅难以发挥市场竞争的促进作用,而且随着部分民营企业的倒闭更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此时,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缩小对大企业的信贷规模。以此来缓解市场恶性竞争的状况就显得格外重要。
2010年央行实行对大型金融机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而对于农信社则依然保持不变,这对于一些中小民营企业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将产生不容忽视的作用。
3、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从金融理论上不仅影响基础货币,而且影响货币乘数。从以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结果来考虑,2010年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可能会对现实经济中的股市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重要影响。
对货币乘数、基础货币乃至商业银行存贷款数量的影响
以中央银行实行紧缩政策为例,当法定准备金率r提高时,一方面使得货币乘数K1变小,另一方面,由于准备金率提高,使商业银行应缴的准备金增加,超额准备金则相应减小。虽然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都是基础货币的组成部分,但只有超额准备金才真正构成派生存款的基础。法定准备金的提高会改变基础货币的构成,降低商业银行创造信用和派生存款的能力。总之,提高存款准备金比率,会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迫使商业银行减少放款和投资,达到紧缩效果。
对股市的影响
观测2007年以后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幅度同政策公布后首个交易日沪指的涨跌情况,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用EXCLE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存款准备金率海上调一个百分点,政策公布之后首个交易日沪指平均
下降0.11个百分点。这是由于存款准备金率和央行贷款、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味着回笼货币,货币供给数量变动,必然会对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为更好地实现政策目标,中央银行可能会使央行贷款利率同存款准备金率同方向调整。货币市场的一系列信号必然会引起股市波动。
4、结论
中央银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整宏观经济,防范通货膨胀的风险,这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但由于存款准备金率较大的杠杠效应和缺乏灵活性,因此应尽量避免短期内对这一政策工具频繁的使用。
在实施反通胀措施时,可适当地加大政策的透明度,合理引导人们的预期,从而使宏观调控达到理想的效果。另外,实行地区差别准备金率,抑制四大商业银行信贷集中。实行地区差别准备金率,不仅是将存款准备金率同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挂钩,更重要的是,在农村或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让金融机构适当地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使其保留充足的超额资金准备,这一方面可以调整和优化地区经济结构,同时又可以促进当地金融机构和经济的齐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
中信证券:2010年5月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点评:
是继2月25日上调以来的又一次上调,符合货币信贷调控的节奏。目前金融体系内资金充足,4月22日发行的900亿3年期央票,其利率低于前期利率水平,表明目前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本次存款准备金政策的调整大约能冻结基础货币3000亿元,在当前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上调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会导致货币供应偏紧的状况,也不会对经济增长造成明显影响。
经济偏快是货币政策调整的基础。目前快速的扩张经济可能有转向过热的风险,因此,存款准备金调控是顺应经济周期的必要调整。
---------------------------------------------------------------------------------------------------
东北证券:准备金率调整对银行经营影响不大
10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通知,将对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各家均上调0.5个百分点,缴款预计在本周完成,金额约在2800亿元-3000亿元左右。除了招商银行中期的准备金率略低,本次需要略微调整资产规模满足要求之外,其余银行都有比较充裕的超额准备金来应对此次临时性的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对上市银行影响的经营不大。从对银行股走势的反映上,银行在近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补涨,主要驱动因素应该是较低的估值,特别是与H股的价差的过度扩大,加上整体美元走弱、资产价格暴涨所带来的正面推动效应。但是我们在四季度策略报告中所说的整体政策环境放松和悲观预期的缓解可能部分有所出现,但是没有出现实质的真正意义上的缓解,我们提醒投资者在银行股补涨之后要注意控制仓位,银行股如果再出现10%-15%的上涨可以考虑短期减少仓位。
-------------------------------------------------------------------
多方声音:10月11日央行突然上调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期限为2个月,缴款日定在本周内。初步估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冻结资金1680亿元左右。
建设银行副行长朱小黄表示。“央行此举主要是通过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向市场传递信号,并不具有惩罚性。”
农行副行长潘功胜也指出,央行是在合理运用调控工具,收紧流动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非针对信贷,而是针对银行过多的存款。因为这些钱不收回的话就会流入银行间市场,增加市场流动性,不利于管理物价水平以及通胀预期。
今年以来,存款一直维持高位运行,央行数据显示,9月份当月新增存款1.45万亿,创3月以来新高。
同时,外汇占款恢复高位运行也给市场带来流动性过多的隐患。数据显示,9月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达到2895.65亿元,创今年1月份以来的新高。通过货币乘数效应,外汇占款的增加会导致货币供给大幅增长,从而造成流动性增加。
回想今年5月10日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也是在市场流动性宽裕、外汇占款持续高位运行的背景下作出的举措。
---------------------------------------------------------------------
附一篇论文:
我国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及其效应
内容提要:本文从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较西方国家更加有效、调控流动性更具优势、以及解决我国当前经济金融矛盾更具成效等方面,系统分析了近期我国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从收缩流动性、减轻通胀压力、缓解房地产上涨动能等方面,综合评估了这一政策的实施效果;并据此对我国货币政策取向进行了预测,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数量型货币政策仍将是我国最重要的金融调控手段之一。
关键词:金融调控 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率 政策效应
存款准备金制度最早是为保证商业银行对客户清偿力而设,其后增加了资金清算功能,并逐步发展成为货币政策工具。我国自1984年实施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主要履行了两大功能,一是1984年-1998年间的央行筹集资金、调整信贷结构以及清算功能,二是1998年至今的货币供应量调控功能。2006年以来,我国加大了存款准备金调控的频率和力度,2006年7月-2008年6月间,为抑制经济过热,央行一方面连续7次上调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从2.52%调高至4.14%,另一方面连续18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5%提升至17.5%的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9月-2008年12月,为有效应对美国经济危机,在连续4次调降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降至2.25%的同时,连续3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5.5%(中小型金融机构为13.5%);2010年以来,与前期利率与存款准备金率“双管齐下”不同的是,为收缩市场流动性,没有动用加息手段,仅单纯3次上调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至17%的历史较高水平。为什么在国外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普遍“淡出”情况下,我国还频繁使用,为什么2010年仅选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其成效如何,本文就此进行全面分析,并推测未来货币政策调控取向。
一、我国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
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金融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在保持利率和汇率稳定的基础上,尽早尽量收缩流动性,实现“稳经济增长、防金融风险、破房产泡沫”等多重目标,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成为最佳调控政策选择。这主要是由以下三方面决定的:
(一)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较为有效
西方发达国家在1930年代以前,存款准备金制度主要履行保证商业银行对客户提款支付功能;1930年代-1980年代,成为央行调控信贷规模、结构与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其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功能大幅削减,如美国、日本等极大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水平至3%左右,仅将其视为作稳定储备要求、辅助央行调控利率水平的工具,加拿大和新西兰等将准备金率降为0,英国、瑞士、丹麦和瑞典等已取消这一制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国家金融创新的突飞猛进和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技术的不断完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发挥效力的“土壤”基本丧失。与西方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作为“三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的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在我国金融调控政策中的地位与作日益增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具备存款准备金政策发挥良好效应的条件。
1、存款类金融机构占金融机构比重很高
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而基础货币等于现金、财政性存款、法定存款准备金与超额存款准备金之和,货币乘数取决于通货比率、财政存款率、电子货币存款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等多方面因素。理论上讲,在较为极端的情况下,即没有现金漏损且银行在上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后的资金全部用于贷款,货币乘数最大值是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而在现实经济运行情形下,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伴随资本市场、金融衍生市场、网络金融、电子支付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不断增多且路径更趋复杂,存款准备金制度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效力急剧降低。
在我国,虽然金融创新持续推进,但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存款类金融机构占金融机构比重很大,直接决定了我国存款准备金率政策效力较高。这主要体现在
两个方面:从金融资产分布看,2008年末,我国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占金融资产比重高达87%,在全社会金融资源配置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从社会融资结构看,间接融资占比仍然很高,2009年末,我国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比重超过70%,直接融资占比仍处于补充和从属地位。
2、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较低
如果存款类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较大变动,反之,其效用较为有限,商业银行等可以通过减少超额存款准备金的方式予以应动,自身信贷规模不会受到影响,央行无法达到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目的。2008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普遍保持在2%-3%,大型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基本为1.5%-1.8%。个别季度突破2%,2010年一季度末二者分别达1.96%和1.43%,处于历史最低水平,这一阶段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较其他阶段更好收缩市场流动性。
3、我国货币乘数处于较高水平
2001年-2006年间,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较为稳定,最大货币乘数与货币乘数之间的差距始终在4-5年之间波动;2006年以来,伴随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加速上扬,这一差距持续缩小,2010年3月末降至1以下,说明当前我国货币乘数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在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较小的情况下,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将较为显著。
(二)当前金融体制下单纯收缩流动性,存款准备金政策更具优势。
当前,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金融体系尚不完善,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外汇实行结售汇制度,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资本市场具有“新兴+转轨”特征,决定了存款准备金制度较其他货币政策调控工具更具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存款准备金制度调控力度最大。央行“三大货币政策”调控工具相比,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主要作用于基础货币,只有存款准备金率既能直接影响基础货币,也会影响货币乘数,是三者中力度最大的调控工具。
二是存款准备金制度调控成本最低。我国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存款准备金付息,2003年12月以来,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直是1.62%,普遍低于历史同期一年期央行票据发行利率,二者利差基本保持在100BP以上,2010年以来二者利差为30BP左右,公开市场操作成本远高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三是存款准备金制度对市场利率和汇率影响最小。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在不提高利率,不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稳定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达到收缩市场流动性的目的;而要实现同样紧缩效果,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都会根据市场利率波动动态调整央票和回购利率以及再贴现利率,不可避免抬高市场利率,进而加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吸引热钱流入、阻碍经济增长。
四是其他替代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较为缺乏。当前,我国利率市场扔在推进当中,央行难以通过价格手段达到调控目标,而再贴现手段局限性较大,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最常用的调控工具。加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和资本充足制度尚不完善,也决定了存款准备金制度成为约束银行信贷过度扩张的有效手段。
(三)我国经济金融发展面临诸多突出矛盾,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最佳选择。
2010年以来,伴随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宏观经济刺激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和欧美国家经济缓慢复苏,我国经济金融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突出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存在一定经济过热风险。2010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高达11.9%,创危机以来最好水平;与此同时,投资增速居高不下,在2009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创2004年以来最高增速达35.89%的基础上,2010年前4个月仍达20.49%的危机前平均水平;前4个月累计用电量同比增速达23.85%,创世纪2003年以来最高增速。
二是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依然严峻。从M2变化看,今年前4个月M2同比增长21.48%,虽然较去年28%-29%的增速略有下降,但仍较大幅度超过2004年-2008年;从新增信贷看,今年1月-4月新增信贷增速为21.96%,虽然低于2009年30%左右的水平,但仍高于2004年-2008年间平均15%左右的水平;从
M2与同期GDP和CPI同比增速比较看,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伴随“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推出,金融市场流动性极度扩张,2009年各季M2增速大幅超过GDP与CPI增速之和,超过幅度高达18个-22个百分点,创近10年来最高水平,2010年一季度该差额降至8.4个百分点,仍较大幅度超过2000年-2009年不到5个百分点的水平;从外汇占款变化看,2002年以来,伴随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对外贸易加速扩张,人民币升值潜力增大,我国外汇占款快速提高,新增外汇占款从2002年的5367亿元迅速增至2008年的超过4万亿,2009年接近2.5万亿,居历史较高水平,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比重从2002年的50%左右,持续增至2010年一季度末的138%,在结售汇制度下,基础货币被动投放规模不断增加,流动性过剩日趋严重;从公开市场投放量看,央行票据到期和正回购到期等资金投放规模快速走高,从2002年的近1万亿元,增至2009年8.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00%,2010年前5个月投放量高达3.5万亿元,在进一步加剧市场流动性的同时,提高了公开市场对冲操作的要求和成本;从商业银行存贷比看,2009以来,多数银行存贷比指标超过70%,个别银行更是超过了75%的监管红线,放贷冲动依然较大。
三是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2007年-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前,我国房地产投资加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实际增速超过同期城镇固定资产实际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金融危机期间这一局面有所改观,但2010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再次出现过热迹象,前4个月这一差额迅速上升到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国商品房价格指数持续攀升,1999年-2008年年均上涨5%左右,2009年开始加速上升,同比增速接近10%;部分发达城市涨幅更甚,2010年与1999年相比,宁波、青岛和杭州累计涨幅超过一倍,上海、北京、广州等累计涨幅近1倍,中心地段涨幅更大,普遍超出居民购买能力,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房地产泡沫,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
四是潜在通胀压力增加。2010年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逐步企稳,希腊等国债务危机日益明朗,我国出口持续改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力度有望降低或择机退出,价格指数随之回升,CPI当月同比,在经历2009年2月份-10月份连续9个月负增长后转正,且持续攀升至4月的2.8%;PPI当月同比,在经历了2008年12月-2009年11月连续12个月负增长后转正,不断涨至4月的6.81%,通胀压力逐步显现。
鉴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在不提高利率、不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基础上,通过回收基础货币和降低货币乘数,快速有效紧缩市场流动性,减少对货款依存度较高的房地产开发与投机,降低潜在通胀压力,稳定经济增长,较好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与问题,因此2010年以来连续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必然选择。
二、我国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效应
自1985年统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来,1985年-2006年的21年间,我国很少使用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共调整整10次;但2006年以来开始频繁使用这一力度较大的货币政策工具,2007年和2008年分别调整了9次,对调控当时过热的经济局面发挥出重要作用。2009年为实现“保增长”的核心目标,需要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保持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不变。但2010年以来,伴随国内经济形势根本好转,为解决日益凸显的经济金融矛盾,我国连续3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对收缩流动性、降低信贷规模的影响
央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降低商业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及其信贷规模,进而降低货币供应量。鉴于今年3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均是针对大型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保持13.5%的水平不变,精略估算能够快速冻结超过8500亿元的资金。
从实际效果看,今年1月中旬和2月下旬两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1个百分点后,一季度末,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分别较上年末下降0.3个和1.2个百分点,其对国有银行信贷收缩效果较为理想,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信贷收缩效果甚微,而由于国有银行负债规模是股份制银行的2.5倍,因此前两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总体流动性紧缩效果较明显。
鉴于一季度末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仍保持在1.43%和1.9%的水平,今年5月上旬第3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为满足这一政策要求,简单地将其超额存款准备金“搬家”,则较难实现紧缩流动性的目标。若能够较少动用超额存款准
备金,则紧缩效果较为明显。考虑到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企业活期存款与居民储蓄存款占总负债比重分别为超过60%和40%,前者短期负债经营压力较大幅度超过后者,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62%,超过一年期国债利率20BP左右,再结合一季度实施情况,估计流动性紧缩效果仍会较为明显。
(二)对减轻通胀压力、缓解经济过热风险的影响
受连续3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影响,我国货币市场利率逐步上行,对降低通胀压力,防止经济过热产生一定作用。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变化为例,1个月、6个月和1年期利率分别从今年年初的1.77%、1.91%和2.25%,小幅升至5月末的2.5%、2.18%和2.42%,各自涨升了72BP、27BP和17BP。如:再以票据直贴利率为例,剔除春节等季节性资金紧张因素,珠三角、长三角、中西部和环渤海6个月期直贴利率基本上从今年年初的2%左右,升至5月末的2.6%左右,6月上旬普遍上升至2.85%。
(三)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长期以来,银行贷款是我国房地产开发的最主要融资渠道,特别是1998年以来,银行对房地产业的支持,由过去的单纯对房地产企业给予贷款支持,转变为同时对房地产企业和购房者予以信贷支持,在进一步提高房地产业对银行信贷依赖度的同时,也加大了以信贷杠杆为主要手段的房地产投机、催生了房地产泡沫。房地产资金来源结构分析表明,1999年-2010年4月,其他资金中的定金、预收款和个人按揭贷款占比普遍超过85%,而这些资金绝大部分来源于银行贷款,同时各项应付款也基本源于银行信贷,因此总体看,实质性银行信贷资金占房地产资金来源的比重高达80%以上。今年以来频繁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上4月1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大幅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对三套房及以上严格限制,银行在总体信贷资金趋紧情况下,必然会首先遵从政策要求,大幅削减房地产贷款,在挤掉房地产泡沫的同时,促进我国房地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稳健发展。
(四)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提升存款准备金率会减少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资本市场资金面,下拉债券价格和股票价格。而在金融实际运行中,影响资本市场走势的因素纷繁复杂,且不同时期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也不尽相同。今年连续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债市和股市的影响较小,资本市场运行主要是由其他因素主导。
受经济增速较高,通胀压力加大,房地产紧缩政策出台,银监会加强地方政府贷款风险排查影响,投资者政策转向预期增强,风险偏好快速下降,促使股票市场节节走软,债券市场稳步攀升。今年1月-5月,股票市场震荡下行,以上证综指为例,由上年末的3277.14点,下探至5月末的2592.15点,降幅高达21%,日均成交量下降20%以上。同期债券市场量价齐升,以交易所国债指数为例,从上看末的122.35点,涨升至5月末的125.38,涨幅达2.48%,成交量放大15%。
三、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取向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虽然持续向好,但受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洲深陷债务危机,欧元持续走软等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较大,我国经济增长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同时,我国夏粮丰收,猪肉价格走低,蔬菜价格走稳,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滑;加之在持续量化紧缩货币政策等作用下,我国M2同比增速正在从去年末29%左右的较高历史水平,持续回落至今年4月末的21.48%,不断接近17%的预定增长目标;因此,短期看,我国不会出现通胀,加息可能性较小,且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也趋于降低。
中长期看,随着国际经济企稳回升,我国出口增速将快速提高,经济自主增长动能有望迅速恢复,房地产市场在逐步调整到位后仍会继续活跃,对CPI影响较大的猪肉价格和粮食价格有上涨动力,加上国际经济回升趋势确定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再度走高等,我国通胀压力将逐步增加,但调控手段的首选仍是数量型紧缩,即综合运用信贷额度控制,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量化金融调控手段,确保货币供应既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又不致因流动性过剩引发新的资产泡沫和不良贷款等金融风险;只有出现较严重通胀压力时,才可能加息。
(杨琳)
转载请注明出处范文大全网 » 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